❶ 小班精細剝豆豆教案
教學目標: 在看看、聞聞、吃吃中認識蠶豆。 體驗剝蠶豆活動的快樂。 活動准備:內2 蠶豆每組一盤、小簍子人手容一個等。 煮好的蠶豆。
活動過程:
? 認識蠶豆外形。
師:「這是什麼?」 「蠶豆是什麼樣的?」
——教師引導托兒看看、摸摸、說說,認識蠶豆的外形。
? 剝蠶豆,認識蠶豆的裡面。
教師:「蠶豆的裡面有什麼?是什麼樣的呢?」
——教師做神秘狀,激發托兒猜想的興趣。
——教師邊剝蠶豆,邊指導托兒觀察、了解剝蠶豆的方法。
——引導托兒說說裡面的小蠶豆是什麼樣的。
? 品嘗煮好的蠶豆。
——鼓勵托兒說說蠶豆的味道。
——教師引導托兒知道蠶豆有營養,喜歡吃蠶豆。
活動延伸:
? 生活活動
午餐製作有關蠶豆的菜餚,如炒蠶豆等,供托兒品嘗。
? 家園共育
家長可帶托兒品嘗各種蠶豆製品,鼓勵托兒多吃豆製品
❷ 幼兒園小班嫩芽兒歌的教案怎麼寫
活動名稱:嫩芽娃娃
活動目標
1、欣賞並理解兒歌《嫩芽娃娃》。
2、了解植物生長的自然條件。
活動重點:欣賞並理解兒歌《嫩芽娃娃》
活動難點:了解植物生長的自然條件
活動准備:
1、自製的圖片。
2、春風、春雨、太陽圖片各一張
活動過程:
一、說一說
1、教師:小朋友,現在是什麼季節?春天來了,地上的草變成什麼顏色了?
2、教師:今天呀,老師特地請來了一本魔法圖書。它會告訴我們,春天來了,大地會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哦。
3、(師出示自製圖書)教師:小朋友們看一看,春天來了,草地是什麼顏色的?
4、師小結:是呀,春天來了,地上長出了新的草,草地變綠了。
5、教師:傍邊還有什麼呢?(春天來了,草地上都開滿了五顏六色的花朵)。
6、教師:我們再看看大樹,它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大樹也開始長葉子了,剛長出來的葉子是淡綠色的,嫩嫩的,我們叫它嫩芽)
二、學習兒歌《嫩芽娃娃》
1、教師: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首兒歌,兒歌的名字就叫《嫩芽娃娃》。你們的小耳朵可要仔細地聽哦,老師念完之後要請小朋友們回答:嫩芽娃娃是怎麼長大的呢?
2、教師:好了,兒歌念完了,小朋友們知道嫩芽娃娃是怎麼長大的嗎?誰來說一說?嫩芽娃娃是怎麼長大的呢?(請幼兒自由發言)
3、師小結:原來是春風吹(將春風圖片貼上),春雨下(將春雨圖片貼上),陽光照(將太陽圖片貼上),嫩芽娃娃才慢慢的長大。
4、教師向幼兒簡單介紹植物的生長規律:現在我們知道,春天來了,天氣暖和了,把種子種在地里,給它們澆水,它們就長出嫩芽了。嫩芽娃娃在太陽公公的照耀下,一點一點地長大,就變成了一棵棵的小樹,小樹慢慢地長出了一片片綠葉,最後了長成大樹媽媽。
5、點讀兒歌,教師:請小朋友們跟老師一起來念這首兒歌。你們的小金箍棒在哪裡?伸出來給老師看一下。
6、復述兒歌
教師:請小朋友們起立,我們加上動作來試一試好嗎?。
三、總結
1、教師:小朋友,要向我們的嫩芽娃娃學習。吃多多的飯,天天鍛煉身體,學習各種本領,長大了就能幫媽媽做很多很多的事情。
2、教師:爸爸媽媽上班很辛苦,請小朋友們放學回家以後,表演這首兒歌給他們看,讓他們也聽聽,好不好?
❸ 幼兒園小班教案《學做好寶寶》
設計意圖: 我發現小班幼兒在與別人交往時不太會使用禮貌用語,根據小班幼兒喜歡在情景中學習、喜歡模仿等特點,我採用源於生活的情景表演,拍攝了一些發生在幼兒生活中的典型場景,積極引導幼兒體驗、感悟、辨析、評價,使幼兒產生學習使用禮貌用語的願望。 活動目標: 1.感知在不同的情景下應使用合適的禮貌用語。 2.願意學習並使用禮貌用語,體驗運用禮貌用語進行交流的樂趣。 活動准備: 1.排練情景表演「去兔媽媽家做客」(由配班教師和大班幼兒表演)。 2.拍攝錄像片段,內容如下: 片段一:起床時,一幼兒不會拉拉鏈,向另一幼兒尋求幫助。 片段二:媽媽下班回到家,幼兒遞上拖鞋。 片段三:小區里,一幼兒在玩鞦韆,另一個幼兒也想玩,於是兩人商量。 片段四:公交車上,一阿姨給幼兒讓座,幼兒坐下後對阿姨說了一句話。 3.活動室四周張貼幼兒進園、離園、和同伴遊戲等場景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學習禮貌用語 1.觀看情景表演。 師:今天兔媽媽請了好多小動物來家裡做客。請你們仔細看看有哪些小動物,它們的表現怎麼樣。 (表演內容:小花貓輕輕地敲門,兔媽媽問:「是誰呀?」小花貓說:「是我。」兔媽媽開門:「請進!」小花貓說:「謝謝。」兔媽媽把小花貓引到桌子前說:「請坐。」小花貓說:「謝謝。」兔媽媽說:「小花貓,我請你吃小魚。」小花貓接過魚說:「謝謝!」 後面依次是小熊、小狗出場,它們和小花貓一樣很有禮貌。中間穿插小狗把小花貓的魚碰翻了,互相說「對不起」「沒關系」。 最後是小老虎出場:它重重地敲門,兔媽媽把門打開後,它不向兔媽媽問好就直接闖了進去,往椅子上一坐。兔媽媽說:「小老虎,我請你吃點心。」小老虎接過兔媽媽給的點心也不說「謝謝」,吃完東西後拍拍肚子、自言自語地說:「我吃飽了。」然後不和大家打招呼就走了。) 2.交流、體驗。 師:有哪些小動物到兔媽媽家做客? 師:你覺得哪些小動物有禮貌? 師:兔媽媽說了哪些有禮貌的話?小花貓、小狗、小熊說了哪些有禮貌的話? 幼:兔媽媽說了「請進」「請坐」「請吃小魚(肉骨頭等)」。 幼:小花貓(小狗/小熊)說了「謝謝」「再見」「對不起」「沒關系」。 師:小動物們聽到兔媽媽說的話心裡感覺怎麼樣? 幼:小動物們覺得很舒服。 幼:小動物們都覺得心裡甜甜的。 幼:小動物們覺得兔媽媽很熱情。 幼:小動物們都很願意到兔媽媽家玩。 師:小動物們聽了兔媽媽的話為什麼覺得很舒服?兔媽媽用了一個什麼字? 幼:兔媽媽的話里都用了「請」字。 師:兔媽媽對小動物們這么熱情、有禮貌,小動物們也應該怎樣呢? 幼:要對兔媽媽有禮貌。 師:要是小動物們沒有禮貌,兔媽媽心裡會怎麼樣呢? 幼:會很傷心/會不高興/會不喜歡小動物們。 師:剛才你們看到小老虎出場時都笑了,為什麼? 幼:因為小老虎敲門的聲音很重。 幼:兔媽媽給它東西吃時,它不說「謝謝」。 幼:它走的時候不說「再見」。 師:那麼你們喜歡誰,為什麼?不喜歡誰,為什麼? 幼:我們喜歡小花貓。 幼:我們還喜歡小狗、小熊,因為它們有禮貌。 幼:不喜歡小老虎,因為它很沒禮貌。 二、聯系生活,運用禮貌用語 師:你們都很喜歡兔媽媽、小花貓、小熊、小狗,因為它們有禮貌。我們應該向它們學習,對嗎? 師:下面我們一起來看電視,想一想電視中的小朋友在說些什麼。 (看錄像片段一,教師旁白。) 師:起床了,玲玲不會拉衣服拉鏈,她想讓旁邊的軒軒幫忙,她應該怎麼說呢?(鏡頭定格在兩個幼兒說話的畫面。) 幼:軒軒,請你幫我拉一下拉鏈,好嗎? (畫面:軒軒幫玲玲拉好了拉鏈。) 師:軒軒幫助了玲玲,玲玲又該怎麼說? 幼:謝謝! (依次播放其他三個錄像片段,教師旁白,鏡頭定格在每個場景中人物交流的畫面,讓幼兒猜一猜、說一說,並讓個別幼兒分角色演一演。) 三、結伴表演,鞏固深化認識 師:我知道你們都很講禮貌,請你們看一看牆上的圖片,和你的好朋友說一說、演一演他們說的有禮貌的話。 (幼兒結伴講述、表演,經歷運用禮貌用語的過程,體驗運用禮貌用語交流的樂趣。)
❹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奇妙的植物》
活動目標:
.知道植物中含有各種色素,初步了解植物色素的用途。
2.培養對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的興趣。
活動准備:
1.各種植物的葉子、果實、花瓣等(如:草葉、紫甘藍、草莓、枸杞、花瓣等);
2.錘子、木棍、石塊、白色棉布若干;
3.小桶一隻,黑板一塊
活動過程:
1.觀看魔術表演,引發幼兒活動興趣。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變一個魔術。(老師從小桶里拿些綠色的葉子包在白色的手絹里,通過搓、擰等方法,使手絹上染上綠色的花紋。)
師:你們看到了什麼?(幼兒猜測)
2.探索植物染色的秘密。
師:葉子里真的躲著神奇的顏色嗎?你們想不想也來變一變?請你們從椅子下拿出籃子,看看你的籃子里有什麼?
師:每個小朋友的籃子里都有一塊白手帕和許多綠葉子,你們也來變一變,看看手帕和葉子有什麼變化。
幼兒操作。
3.藉助工具探索各種植物中的色素。
師:我們已經在植物的身體里找到了綠色,咦?那植物的身體里會不會藏著其它顏色呢?
教師提出操作要求。
(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教師小結
4.初步了解植物色素的用途。
師:植物色素有什麼用呢?
幼兒講述。
活動反思:
孩子們在草地上玩的時候,經常會發現衣服上有了綠色的斑點;在田野里採摘桑葚的時候,也會留下滿手的紫斑,他們既苦惱又好奇,為什麼小草的綠色會跑到衣服上來呢?為什麼桑葚的紫色會跑到手上來呢?其實在我們童年的時候也曾有過類似的經歷。
❺ 小班社會《照顧娃娃》教案及反思
1.教師撰寫教學案例,是教師不斷反思、改進自己教學的一種方法,能促使教師專更為深刻地認識到自己工作屬中的重點和難點,這個過程就是教師自我教育和成長的過程。
2.教師撰寫教學案例的過程是將來自外部的教育理論與指導自己教學實踐的內在教學理論相互轉化的過程,可以為新教師和在職教師的教學提供比較豐富的實際情境,有利於教學中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教學案例是教師教學行為的真實、典型記錄,也是教師教學理念和教學思想的真實體現,因此是教育教學研究的寶貴資源,是教師之間交流的重要媒介。
❻ 小班種子發芽手指教案
活動名稱:
建構活動——手指兄弟
活動目標:
1、讓幼兒認識手的外部結構,能說出它們的名稱,引導幼兒發現可以做各種基本動作。
2、培養幼兒關心自己的身體,知道怎樣運用手和保護手。
活動准備:
1、手套一隻,每個手指裝飾成臉的摸樣。
2、可供幼兒操作的材料:毛豆,筷子和鑰匙,筆和紙,油泥,皮球,積木等。
活動過程:
一、謎語引入,引起幼兒對手的興趣。
1、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有趣的謎語,請小朋友來猜一猜。(謎
語:五個小兄弟,高矮不一樣,天天在一起,齊心把活干。)這是什麼呢?引導幼兒猜出是小手。
二、認識手的結構。
2、教師出示戴上手套的一隻手,引導幼兒認識手。
師:對了,這就是小手,你們都有手嗎?有幾只小手?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雙能乾的小手。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我們的小手是什麼樣子的?
(啟發幼兒說出手指,手心,手背,指甲等名稱,並發現手指的長短,粗細不一樣)
師:我們的手心和手背有什麼不一樣呢?(手心裡有一條一條的叫做手掌紋,手背比較的摸起來比較的粗糙)。
師:我們有幾個手指呢?它們都有自己的名字,叫什麼呢?(引導幼兒知道拇指,食指,中指和無名指是五個手指兄弟的名字)。
教師小結;我們都有兩只小手,共有十個手指頭,手指不僅長短不一樣,粗細不一樣,它們的名字也不一樣。手指上還有手指甲,有關節。手分為手心和手背。
三、認識手指的名稱。
1、出示手。你們發現了我們手指兄弟長得不一樣,我們的名字也不一樣。
師:以手指兄弟的口吻說:你們想知道我們的名字嗎?那小朋友聽好了。
我最矮又最粗,但我最大,所以我叫大拇指。而我最瘦小,所以叫小拇指。我呢?我靠在老大的旁邊,我叫食指。我是最中間的,你們可以猜猜我的名字是什麼呢?就叫中指。最後剩下最後一位了,我即不是最大的也不是最小的。又不在中間,不好取名字,所以就叫無名指吧!
2、讓幼兒用自己的手練習說手指的名稱。
師;小朋友的手指也有名字了,你們的手指兄弟非常的高興,我們一起請它們來跳跳舞吧!(先握好拳頭,請到哪個手指就哪個手指站起來)。
師:老師舉起手指,小朋友來說出它們的名字。
3、引導幼兒知道手的作用。知道自己的小手真能幹。
師:我們的小手有什麼作用呢?(引導幼兒說說小手的作用)。
4、通過玩游戲「看誰摸的對」來讓幼兒知道手的用處很大。不僅可以拿出物品,還可以感知出物品的特徵,如,軟,熱,光滑,粗糙等。
5、組織幼兒討論怎樣保護自己的小手。
師:我們的小手的用處可真大呀!不僅可以拿物品,而且可以感覺出物體的特徵,還可以畫畫,幹活!那我們應該怎樣保護自己的小手呢!(引導幼兒討論)。
老師小結:小朋友都知道保護小手要在天冷的時候及時的擦油。不能玩刀,玻璃,不玩火,不咬指甲等辦法。那小朋友一定要記住哦!
❼ 幼兒園小班教案,一起種小苗
設計思路 1.《種子發芽了》綜合運用了小組討論,多媒體應用,師生互動表演,課堂展示、比較,「小記者」采訪,自己動手畫一畫等多種教學方式,由五個活動組成。旨在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引導學生在做中學,在活動中成長,培養學生手腦並用的能力,學會自主探究,認真感悟。 2.《春天裡,植樹忙》採用交流、體驗,多媒體動畫、情境表演、小組交流等方式進行穿插運用,由四個活動組成,讓學生懂得熱愛樹木,形成初步的生態意識,並對主題進行適當拓展延伸,讓學生更深刻地感悟到植樹造林的重要性。 教學目標 情感與態度:引導學生通過種植,觀察、記錄活動,分享勞動的快樂,明白植樹造林對人類的重要意義,培養學生具有初步的生態意識,升華熱愛春天的情感。 行為與習慣:培養學生觀察、認識大自然的習慣,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及責任心和愛心,教育學生愛護花草樹木。 知識與技能:知道春天是個種植的季節,初步了解種子發芽所需條件,增長學生的自然常識,知道3月12日是我國的植樹節。 過程與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踐操作能力,在活動中體驗提出問題,探索問題的過程,體驗認養管理樹木的過程,共同分享感受、想法和活動成果,學會愛護樹木。 教學重點 通過學生的種植活動,感受到生命的成長和收獲的不易,並認識到植樹造林對人們生活的重要意義,以實際行動愛護綠色生命。 教學難點 感受到生命成長和收獲的不易,學會分享勞動的快樂,以實際行動愛護綠色生命,培養學生的愛心和責任心。 教學准備 教師准備:1.提前布置學生回家自己種植種子,並觀察記錄它的成長過程;2.多媒體課件、(兒歌、音樂、圖片等);3.卡通樹木飾物; ④小獎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