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分層課堂教學評價包含哪些內容
①隨堂聽課評價。從數量上看聽課評課活動大量在隨堂教學的環境中發生。這種形式的語文教學給予老師的教學評價應在實事求是的基礎上進行。
與精心准備、反復試講的課相比對這些數量眾多的課堂教學重在關注教師的素質提高關注教師的教學理念的閃光點關注學生的發展和進步。如果按評課量標的要求面面俱到這種評價是收效甚微的。
②專題研究課評價。在學校大興教學研究之風的今天許多學校經常開展專題研究課的活動。對這樣的教學評價要在(評價標准)的指導下緊緊地圍繞研究課的主題來評價突出一個「研」字。把課堂教學評價的要點與研究課的要點結合起來使研究課的研究主題深入人心。
③公開示範課評價。為培養骨幹教師、輔導年輕教師而舉行的公開課、示範課往往由有經驗的教師或語文學科教學中有影響的教師承擔。
對這樣的課進行評價側重在評價量標的達成度和教學風格方面。突出「示範性」倡導學習者學其方法、學其風格。評價可以把上課者在教學中體現出來的獨由見解、擅長之處作出比較鮮明、突出的分析和概括並加以提煉和升華讓評價起到示範作用。
④優質競賽課評價。為發現和培養教學新人建立骨幹教師隊伍而舉行的教學競賽、優質課評選等活動發掘和培養一大批優秀教師。
對這樣的課進行評價應突出甑別和選拔的功能採用統一標准從嚴要求。在分析對比中選優在選優中總結教學經驗將評優與推廣先進的教學經驗結合起來。
⑵ 課堂教學評價要點包含哪些
(1)符合課程標准年段教學目標與要求。
(2)切合教材特點、教學重難點和學生實際。
(3)兼顧思想教育、能力培養、創新思維與創新能力培育等。
(4)恰當、具體、明確。
(5)教學環節結構合理嚴謹、主次得當、聯系緊密、過渡自然、整個性強、富有新意。
(6)理解、把握教材准確教學內容處理得當課文整體感知與重難點理解適當兼顧思想情感體驗和語言文字、語文能力訓練有機結合正確、全面、精當、落實能體現訓練層次過程清晰、完整。
(7)摒棄繁瑣分析以讀寫實踐為本注意多種教學方式方法、電教手段、教具等的恰當運用和學法指導指點有方。
(8)尊重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注意調動全體學生的學習興趣自主實踐、積極思維教學民主師生平等和諧。
(9)實踐活動時間充足。
(10)學生能開展有效的合作學習能提出有價值的問題。
(11)教師文化素養高鑽研駕馭取教材、組織調空教學的能力和機智靈活處理突發問題的能力強。
(12)教學語言准確、規范、簡潔、流暢、表達力強。
(13)語言形象、生動富有感染力。
(14)板書設計合理簡明字跡工整。
(15)能熟練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
(16)教態自然、親切、大方儀表端莊精神飽滿。
(17)學生主體地位確立學習興趣濃厚所謂活躍自主學習、實踐活動充分。
(18)語言文字與語文能力訓練扎實學習方法掌握、運用好重點突出、難點突破教學目標達成、教學效果好。
(19)教學整體效率高各層次學生均有較大收獲。
根據以上各項的等級評判綜合衡量本課教學的整體水平層次評定等級。
⑶ 課堂教學評價包括哪些內容
課堂教學評價包括獎懲性評價和發展性評價,獎懲性評價的目的是根據評價的結果對教師進行內獎懲,它將容課堂教學評價的結果與教師的獎懲相結合,並以此作為教師晉級、嘉獎、降級、解聘等的依據。
這種評價是目前我國教育領域中運用較多的評價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如參評教師過分注重被評課的質量而不是整個教育教學的質量,出現中評不中用的現象,此外還會出現難以調動廣大教師積極性等問題。
發展性評價的目的則是期望通過對教師的課堂教學進行點評、討論、反思,讓被評教師的教學技能和水平得到提高,評價結果不與獎懲掛鉤,而是為教師之間相互交流、發現各自的優缺點提供機會,為制訂教師發展的目標和對策提供依據。
(3)教學評價包括擴展閱讀
課堂教學評價意義:課堂教學評價體系的建立和實施,可以充分發揮評價的導向作用,促進教師盡快轉變教育思想,在課堂教學中更好地發揮教師的教育創新意識,達到改進課堂教學的目的。
評價體系的建立,意味著對課堂教學中與教和學相關的各種因素的選擇和側重點不一樣,這些不一樣的地方將促使教師在今後的課堂教學中,更加註重評價所側重的各種相關因素,並將其作為課堂教學中展示和發揮的重點,發揮評價的導向功能。
⑷ 教學質量評價三類評估包括什麼
教師的教學效果,可以從三個方面選擇合理的考核指標:
1、教師的學術業務水平。如對教材內容的熟悉程度,對重點、難點掌握的准確程度,組織課堂討論、選用編寫教材、選習題及試題的水平等方面。
2、教師的教學方法。如突出重點、分散難點的講授方法是否恰當,是否結合學生實際,是否達到教學大綱要求及能否妥善組織各個教學環節,承前啟後及啟發式教學方式運用得如何,表達與板書是否清楚與有條理等。
3、教師的教學態度。如是否認真備課,是否執行教學計劃,能否不斷改進教學、更新教學內容,能否既教書又育人等。
對於評價教學效果的各項考核指標,可採用加權記分法。學術業務水平、教學方法、教學態度三方面,如對基礎課可用權重4:3,3;對專業課可用權重5:3:2。對於各項具體指標,也可用加權記分,由教師及學生組成評審組,得出一門課程教學的總得分。
(4)教學評價包括擴展閱讀
具體做法
(1)從學生原有知識基礎出發,提出經過努力應達到的符合教學大綱要求的各學科質量標准和綜合教學質量標准;
(2)對教師的備課、講課、布置和批改作業、輔導、考核,學生的預習、聽講、復習、作業、小結等主要教學環節提出質量標准;
(3)對教學輔助工作,如各處室對教學活動的協調和服務、資料供應和數據統計等提出質量要求。衡量教學質量,既要有數量指標,如識字量,優秀生率,不及格人次占參加考核人次的百分比,領導和教師聽課節數等。
也要有程度標准,如教師講課要體現教材的思想性、科學性,布置作業要考慮學生負擔。學生聽講要理解教師思路,抓重點、關鍵和難點。實驗要有記錄和報告等。通過教學管理實踐,不斷總結研究,使教學質量具體化、科學化、標准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教學質量標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教學質量評價
⑸ 評價教師教學有那幾個方面
教學評價一般包括對教學過程中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手段、教學環境、教學管理諸因素的評價,但主要是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和教師教學工作過程的評價。
整體性原則是指在進行教學評價時,要對組成教學活動的各方面做多角度,全方位的評價,而不能以點代面,一概而論。
由於教學系統的復雜性和教學任務的多樣化,使得教學質量往往從不同的側面反映出來,表現為一個由多因素組成的綜合體。
要求
1、 明確多次評價的目的和評價對象,以解決評價的方向性問題。
2、 明確每次評價的內容,評價的具體目標。
3、 明確為評價而准備的條件。
4、 對評價資料進行客觀、科學的判斷。
評教作用
1、激勵作用
評價對教師和學生具有監督和強化作用。通過評價反映出教師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成績。經驗和研究都表明,在一定的限度內,經常進行記錄成績的測驗對學生的學習動機具有很大的激發作用,可以有效地推動課堂學習。
2、調節作用
評價發出的信息可以使師生知道自己的教和學的情況,教師和學生可以根據反饋信息修訂計劃,調整教學的行為,從而有效的工作以達到所規定的目標,這就是評價所發揮的調節作用。
3、教學作用
評價本身也是種教學活動。在這個活動中,學生的知識、技能將獲得長進,智力和品德也有進展。
教學評價的方法:測驗、徵答、觀察提問、作業檢查、聽課和評課等。
⑹ 新課程教學評價的類型主要有幾類
新課程教學評價的類型主要有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總結性(終結性)評價、過程性內評價。
⑺ 課堂教學評價指標的體系包括哪些部分
(1)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指在一節課教學活動中教師在教案中對認知目標、情感目標和能力目標的確定,以及教學過程中對上述目標的體現這兩個方面來進行價值判斷。
(2)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是指教師對教學內容(包括知識、技能、思想、方法等)由書面文字加工後,轉化為課堂教學中」」導」」的形式的創造性的教育行為。
對教學設計的評價應從教師對教材的挖掘與處理,教學內容的組織與實施,教學程序的設計與布局,知識系統的構建與施教,學科思想、思維能力的訓練與培養,以及學生素質的協調發展等方面進行價值判斷。
①知識傳授准確,基礎知識落實。教師傳授的基本概念、公理、定理、公式、法則等准確無錯誤,分析、推導、解題嚴謹規范,內容體系完整無缺陷、遺漏,學生對基礎知識掌握良好。
②教材處理恰當,重點突出,難點突破,思想教育寓於教學之中。教師對教學內容分量和深度的確定能切合學生實際,重點難點確定準確。教學中能突出重點,圍繞重點組織教學,難點分散且能突破。在教學中能結合教材內容有機地、恰到好處地滲透政治思想教育。
③教學程序設計符合認知規律。認識從實踐開始,教師要結合教材內容,做到理論聯系實際。根據教材的體系與結構做到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表及裡。練習設計層次分明有梯度,容量適中,教學環節層次清楚,過渡自然,教學時間分配適當。
④知識傳播與能力培養有機結合。教師傳授知識要注意形成和不斷完善學生知識系統和結構。通過有效訓練,提高學生的基本技能。在注意培養學生的觀察、記憶、注意、理解、概括等能力的基礎上,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發展學生的創造力。
⑤注重學科的思維過程的培養,重視思想方法的訓練。教師要根據本學科思維特點,注意展現學科的思維過程。讓學生積極參與思維,掌握思維方法。結合所授內容,重視學科思想、方法的訓練,從而提高能力。
(3)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是指教師和學生為實現教學目的和任務所採取的手段,包括教師教的方法和學生學的方法。
對教學方法的評價,要從教師的教法所選擇的教學方式以及學生的主動性的學習方法,以及如何正確處理」」教」」與」」學」」、」」主導」」與」」主體」」的關系來進行價值判斷。
教學方式選擇恰當。教師選用的教學方式應服務於教學目標和服從於教學原則;選用的教學方式要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水平;選用的教學方式要能充分展現本學科的思維特點、思想方法等。
面向全體學生,以練為主,注重信息反饋與矯正。教師應使絕大多數學生達到教學目標要求。在教學中,要有足夠的時間讓學生進行自主練習。從學生練習、答問中及時了解學生」」雙基」」掌握程度和思維過程,及時糾正學生在學習中產生的錯誤。注意調控使之取得最佳效果,要因材施教,分類指導。
(4)教學基本功。
教學基本功專指教師在完成課堂教學任務中所應具備和顯示的教學基本能力。教學基本功的評價主要從教學態度、語言文字的表述、操作技能、教學手段的運用和駕馭課堂能力來進行價值判斷。
⑻ 教學活動的主要評價包括哪些內容
教學評價分類:
1、診斷性評價
診斷性評價是指在教學活動開始前,對評價對象的學習准備程度做出鑒定,以便採取相應措施使教學計劃順利、有效實施而進行的測定性評價。診斷性評價的實施時間,一般在課程、學期、學年開始或教學過程中需要的時候。其作用主要有二:一則,確定學生的學習准備程度。二則,適當安置學生。
2、形成性評價
形成性評價是在教學過程中,為調節和完善教學活動,保證教學目標得以實現而進行的確定學生學習成果的評價。形成性評價的主要目的是改進、完善教學過程,步驟是:
①確定形成性學習單元的目標和內容,分析其包含要點和各要點的層次關系。
②實施形成性測試。測試包括所測單元的所有重點,測試進行後教師要及時分析結果,同學生一起改進、鞏固教學。
③實施平行性測試。其目的是對學生所學知識加以復習鞏固,確保掌握並為後期學習奠定基礎。
3、總結性評價
總結性評價是以預先設定的教學目標為基準,對評價對象達成目標的程度即教學效果做出評價。總結性評價注重考察學生掌握某門學科的整體程度,概括水平較高,測驗內容範圍較廣,常在學期中或學期末進行,次數較少。
按評價所參照的標准劃分:(1)目標參照評價
(2)常模參照評價。
(2)根據...教學評價分類:
1、診斷性評價
診斷性評價是指在教學活動開始前,對評價對象的學習准備程度做出鑒定,以便採取相應措施使教學計劃順利、有效實施而進行的測定性評價。診斷性評價的實施時間,一般在課程、學期、學年開始或教學過程中需要的時候。其作用主要有二:一則,確定學生的學習准備程度。二則,適當安置學生。
2、形成性評價
形成性評價是在教學過程中,為調節和完善教學活動,保證教學目標得以實現而進行的確定學生學習成果的評價。形成性評價的主要目的是改進、完善教學過程,步驟是:
①確定形成性學習單元的目標和內容,分析其包含要點和各要點的層次關系。
②實施形成性測試。測試包括所測單元的所有重點,測試進行後教師要及時分析結果,同學生一起改進、鞏固教學。
③實施平行性測試。其目的是對學生所學知識加以復習鞏固,確保掌握並為後期學習奠定基礎。
3、總結性評價
總結性評價是以預先設定的教學目標為基準,對評價對象達成目標的程度即教學效果做出評價。總結性評價注重考察學生掌握某門學科的整體程度,概括水平較高,測驗內容範圍較廣,常在學期中或學期末進行,次數較少。
按評價所參照的標准劃分:(1)目標參照評價
(2)常模參照評價。
(2)根據評價所運用的方法和標准不同,可分為:相對性評價和絕對性評價。[3]
4、相對性評價
相對評價法是從評價對象集合中選取一個或若干個對象作為基準,將余者與基準做比較,排出名次、比較優劣的評價法。相對評價法便於學生在相互比較中判斷自己的位置,激發競爭意識。
5、絕對性評價
絕對評價法是在被評價對象的集合以外確定一個客觀標准,將評價對象與這一客觀標准相比較,以判斷其達到程度的評價方法。
絕對評價設定評價對象以外的客觀標准,考察教學目標是否達成,可以促使學生有的放矢,主動學習,並根據評價結果及時發現差距,調整自我,具有明顯的教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