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關於教育學改革的方面
《教育學課程》專題式教學的利與弊
【 作 者 】陳伏琴
【作者簡介】陳伏琴,華中理工大學高教所
【 正 文 】
知識經濟初見端倪,迫使各國把競爭的焦點放在創新人才的培養上,創新教育勢在必行。作為教育改革的核心,課程體系改革已經刻不容緩。
一、創新教育需要創新的教育體系
1、創新及創新教育的必然性。
1)歷史的選擇。人類社會的發展史實質上是一部創新史。 人類社會從野蠻簡陋的原始社會發展到物質文明高度發達的今天,其間充滿著一系列科學技術的發明和創造,而科學的本質則是創新。人類發展的歷史長河中,不斷的推陳出新,創造出一些更適合於時代發展需要的新事物,才能迎來今天的輝煌。因此,創新是歷史的選擇。
2)時代的呼喚。知識經濟時代,人類面臨更多的挑戰, 科學技術加速發展和急劇變革,競爭更加激烈,全球性的生態危機和各種嚴重社會問題也越來越嚴峻,因此僅僅依靠對現有可利用資源的有效配置已經行不通。人類追求可持續發展的唯一出路就是創新。知識經濟賦予我們的是機遇與挑戰並存,只有創新,才能最好的抓住機遇,迎接挑戰。
3)社會的需要。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 進行的是前無古人的事業,改革的模式無路可循,唯有自己在探索中開辟自己的路,因此社會主義事業實質上走的是一條創新之路。「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作為發展中國家,要趕超世界發達國家,立足於世界之林,只有依賴於大量創新人才的貢獻。
創新已是一種趨勢一種必然。但與世界一些偉大的民族相比,與我們肩負的歷史使命相比,我們全民族的創造精神和創造力還是相當不相稱的,因此創新人才的培養已成當務之急。個人的創造潛力,雖系先天的稟賦,可是人人具有。個別差異的存在,只表明程度上的高低與類型的不同;且每個人的發展都不充分,還有餘地接受教育,使之盡量發展。創新能力可因教育教學而發展。史坦(stein )在其《激發性的創造能力》(1974)中,認為創造性思維能力,唯須適當的教育。因此我們應努力改革傳統教育,實施創新教育,擴大學生創新的最近發展區,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
2、實施創新教育,必須改革課程體系。
課程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指所有學科(教學科目)的總和,或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各種活動的總和:狹義指一門學科。
創新教育實施的主要途徑是教學,課程則是教學活動中內容和實施過程(或方式)的統一,因而是實現教育目的的手段,課程的設置合理與否,課程質量的高低,其實施是否有效,都直接關繫到人才的質量,對於增強我國綜合國力,迎接新世紀的挑戰具有決定性作用。因此人們常說,課程居於教育事業的核心,是教育的「心臟」,有人甚至提出高等教育學邏輯起點以課程為起點。同時,課程又是把教育思想、觀念、宗旨等轉變為具體教育實踐之間的中介,沒有這個中介,一切教育目的、思想、觀念、宗旨等都不可能得到落實。因此,要實現創新教育目的,優化課程體系應是首當其沖。
二、現有課程體系的弊端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發展委員會在《學會生存》的報告中曾指出「教育可以培養創造性,也可以扼殺創造性」,而我國的傳統教育在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方面實在不可恭維,從某種意義上說,已大大扼殺了學生的創造性。而不合理的課程體系對形成這一缺憾無疑是起了雪上加霜的作用。因此,實施創新教育,我們的首要任務是找出現有課程體系的種種弊端,然後對症下葯。
現有的課程體系主要存在以下弊端:
1)知識分割過細。由於課程大多按不同專業設置, 有些專業口徑狹窄,課程局限於狹窄的知識面內,因此各門課程之間分割的很細。教學內容劃分過細,各門課程過分強調各自的系統性、完整性。許多教材面面俱到,教師講授又照本宣科,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必然會導致對許多重要內容的舍棄,捨本逐末。而各個專業之間又涇渭分明,隔行如隔山,學科之間難以遷移,由於知識分割過細,各自為政,缺乏整體考慮,其結果一方面造成學生知識和能力不必要的重復和產生某些漏洞,另一方面,又造成學生單向的、刻板的、片面的知識結構,不利於他們多維的、靈活的、創造性的思維能力。
2)課程內容陳舊。許多教材都還是七、八十年代的產物, 有的甚至更早,很少涉及科學發展前沿的東西,缺少時代發展所需要的新內容,如生態環境問題等,教材內容缺乏時代性,新穎性,難以適應瞬息萬變的信息社會。尤其是信息技術日新月異,更需要及時更新教學內容。
3)課程過於求同。課程內容大多屬於定論的東西,不容置疑, 缺乏對學生的啟發性,致使學生習慣於接受書本已有的結論。教學過程中注重對學生求同思維的訓練,而忽視求異思維。課程設置強調統一性,一味地講求整齊劃一,忽視個性的培養,其結果是學校無特色,學生無特長,不利於多規格、多層次的人才的成長。4)教師單向灌輸。教學以灌輸知識為主, 片面強調知識傳承以及應試技巧的訓練,教學中過分偏重講授的方法,強調按部就班的教育方式,多採用演繹法,忽視學生的主體作用,不重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以及非智力因素的發展。
5)實踐環節薄弱。課程大多注重理論的學習,而忽視實踐環節。從理論到理論,課程顯得既枯燥無味,又空洞乏力,導致學生雖滿腹經綸,卻只能紙上談兵,動手實踐能力較差。
6)課程結構不當。專業課比例過大,而對基礎課重視不夠; 必修課過多,選修課較少;重課堂教學,而輕活動課程;重視顯性課程而忽視隱性課程等。其結果是課程門類多,課時多,學生負擔重,自學時間少,不利於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個人特長,不利於發展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造才能。
現有的課程體系造成綜合教育的削弱,創新教育的忽視,實踐觀念的淡薄,使得學生的知識面狹窄,科學與人文分離,動手實踐能力差,個性發展受到忽視,最終阻礙學生創造性發展。
種種弊端的形成,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受中國傳統文化、傳統思想的影響。即重共性輕個性,重理論輕實踐等;二是受系科分割的影響。「大學被狹隘的系科利益所分割,造成了擴大學習領域的障礙。」
三、課程設置的依據
英國哲學家洛克曾經告誡人們:「教育上的錯誤比別的錯誤更不可輕犯。教育上的錯誤正如配錯了葯一樣,絕不能錯第二次,第三次去補救」。要改革不合理的課程體系,首先要清楚課程設置的依據。
課程設置要考慮眾多因素。其中社會與時代要求、科學知識發展的需求及個性發展的需求是幾個主要方面。
1)社會與時代的需求。社會結構一般包括經濟、 政治和文化結構,他們對課程的發展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影響,但其中經濟結構的影響是主要的。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將展示其巨大的魅力。知識更新速度大大加快,人類將會更深刻地體會到「吾生也有涯,而學也無涯」的矛盾性,創新人才的培養成為大勢所趨,因此創新教育的內容要在課程中得到 深刻反映。面臨信息社會,高新技術的發展也應在課程中得到體現。
2)科學知識發展的需求。 科學知識是人類認識成果的特殊形態和高級形態,課程總是從科學知識總和中根據一定的標准精選出來的,因此課程內容一般體現著人類文化的基本要素和精華。隨著現代科學的發展,各個獨立學科之間已由單線聯系走向多維聯系,從而形成了一個縱橫交錯,相互滲透、多層次的、綜合的科學體系。設置一門新的學科,必須懂得與此相關的其他學科知識。要建立和設置較完備的較科學的學科體系和課程門類結構還必須把握和理解整個科學體系中,各個分支學科的具體內容。
3)個性發展的需求。 課程是為促進受教育者的個性發展而設計的,因此受教育者個性結構發展的需求對課程的發展同樣具有制約作用。總的來說,大學生應該處在科學知識發展的前沿,要設置合理的大學課程,就必須了解大學生的已有發展水平及其發展需求。大學生已經具備了比較成熟的表象和形象思維能力;抽象邏輯思維能力也發展到較高水平,促使他們能超出有形的物質條件的束縛而思考問題;他們的思維富於獨立性、批判性、組織性和深刻性。與此相關的是,他們的觀察力、記憶力以及注意力,都已經達到基本成熟的程度,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另一方面,大學生自我意識的發展正經歷著一個明顯的分化、矛盾和統一的過程。通過自我意識,大學生常對自己的整個心理特徵進行評價,分析自己的興趣、動機、情感、意志和性格特徵等的優勢和特點,並力求使之趨於完善。非智力因素在大學生的創造活動中起著始動、定向、引導、維持、強化、調節與補償等一系列相互聯系的作用。由此可見,大學生認知過程和自我意識方面的心理發展水平,表明大學生要求獨立,要求發展個性的願望更加強烈,大學階段也是創造性發展的「關鍵期」。
大學課程的設置應綜合考慮以上因素,協調各因素之間的關系,努力設置最優化的課程體系。
四、課程體系改革的方向
課程體系改革涉及方方面面,本文僅從課程內容與課程結構方面談一下一孔之見。
1、課程改革的總目標。
教育應促進人的全面的和諧發展,課程應該有利於教育目標的實現。因此教育改革的總目標應是構建有利於學生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的整體優化的課程體系。優化的課程體系應促使人才從以下幾方面的提高。
1)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培養學生求同思維和求異思維的統一, 輻合思維與發散思維的統一,抽象思維與邏輯思維的統一等。
2)自學能力的增強。 課程改革必須有利於大學生自學能力的提高,因為獨立思考是創新人才的必備條件之一。首先要從時間上保證,如縮減課時,留給學生足夠的自學時間;另外,從物質上保障,如圖書館、實驗室等設施的建設。
3)人格品質的塑造。大學生不僅要學會做事,更要學會做人。 課程要努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品質。
4)實踐能力的提高。
5)學生個性的發展。2、課程內容的改革。
「什麼知識最有價值」是確立課程內容首先要明確的問題。任何知識都有價值,但「最關重要的問題不在於哪個知識有無價值,而在於它的比較價值」(斯賓塞語)。課程內容是價值實現的載體,功利主義者以「有用」為最高價值,但有用的價值標准往往具有近視性、片面性,不利於人的和諧的可持續發展。因此,選擇知識的標准應從「有用」轉向「有效」。有效知識指對學生新的或具有新意的觀點、材料。
有效知識不同於有用知識,它既包括一部分有用知識,也包括一部分「無用」知識。有些知識當時對學生個體來說,也許無用,或者表面看起來無用,但就學生的長遠發展看卻是大有用處的。同樣的,有用知識也不一定都是有效的,有些知識雖然有用,卻對學生來說並無新意,因此也不能算有效知識。
有效知識也不同於科學知識,它也包括一部分非科學知識,有些科學知識就現實意義來講,逐漸陳舊、老化,它的價值越來越低,直至接近為零,而淪為無效知識。如氣象台「預報」「昨天」的氣象。即使正確也無效了。非科學知識也不能籠統的認為都是無效知識。如神學、宗教等是非科學,它為什麼經久不衰,說明它有一定的有效性非科學知識可以啟迪人們的思考,努力「證偽」,從非科學走向科學,從而形成更牢固的科學世界觀。因此課程內容應盡可能選擇有效知識,主要是那些科學而又有用的有效知識。
在確立了這一指導思想後,我們認為大學課程的具體內容應該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1)專業課程。 專業課程是使學生形成某種職業定向以及用較短的時間勝任某一專業領域的工作的保證。專業賦予人們謀生的技能,是社會發展和人口發展都需要的生存與發展的手段。
2)人文、社會課程。 高等教育目標應當是從社會發展與人的發展的統一需求出發,達到兩點:一是教會學生如何做人,二是教會學生如何做事。專業課程主要教會我們做事,而教學做人的課程卻常常被忽略了。而教育的目的在於使人成為社會人,使人區別於禽獸。因此人文社會課程的開設是必不可少的。人文社會課程主要包括文、史、哲、藝術、經濟學、社會學等。尤其是藝術教育還沒受到應有的重視,而它對開發人的右腦,陶冶人的情操及對創造性的培養方面所能起的潛在作用還遠遠沒有開發出來。
3)科學方法論課程。現代社會是科學高度發達的產物。 大學生理應處於科學知識發展的前沿,而且許多大學生將來都會走上科學研究的道路,推動科學技術的發展。即使不如此,科學方法的掌握也有利於他們的學習,有利於提高他們的創造能力。因此應開設諸如科學研究方法、創造學等方法類的課程。
4)現代信息技術、工具類課程。現代社會知識急劇膨脹, 而且日新月異。知識的獲取與選擇日益重要,現代信息技術可以加速人們對知識的獲取。當代大學生要及時地了解科學發展的新形勢,就必須掌握基本的信息技術與工具。因此計算機網路知識也應擴充到課程中來。
5)實踐課程。針對我國大學生動手能力差的特點, 實踐課程更應受到重視。光有理論,缺乏實踐是很難取得更大突破的。理論不付諸於實踐,就不能實現其價值,因此應加強實驗課、第二課堂等活動課程的建設。
3、課程體系的三個轉變。
實施課程體系改革,無論從觀念上還是從實踐上都應當實現三個轉變。
1)認同性課程轉向「創造性」課程。
與工業經濟相適應的高等教育,其職責在於把個體訓練成為有一定專業技能的操作者,因此課程具有「認同性」的屬性。課程傳授「有用」的知識、技能及行為規范,學生在掌握知識的數量上達到高效率及行為變化上達到高質量,學生只是處於被動接受知識地位,扼殺了學生的個性及創造性思維的發展。知識經濟時代,創造性的「構想」及技術更新構成了經濟發展的主要推動力量,以培養學生創新意識與能力為宗旨的「創造性」課程必將成為學校課程為迎接知識經濟的挑戰而進行改革的方向。「創造性」課程與「認同性」課程的主要區別在於課程的出發點及學習的心理水平不同。「創造性」課程將學生的學習由感知、記憶水平提高到想像、思維高度。主要特徵是學生在課業學習過程中的創新意識、態度及創造性地掌握與創造性地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創造性」課程並不否定對知識掌握的必要性,但卻不止於認同式的掌握。現代社會知識激增,各行各業變化加劇,掌握一門技能便一勞永逸的傳統逐漸被打破。要解決知識無限膨脹與學習能力有限的矛盾,要適應瞬息萬變的社會,就必須掌握最基本的、系統的、方法的知識,因為只有這些知識才具有更強的遷移力。另外,應該教給學生科學前沿的東西,擴大學生的新視野,激發他們的創新意識。
2)「專業化」課程轉向「綜合化」課程。
傳統教育只注重「專業化」課程,學生視野局限於狹窄的知識領域,難以有新突破。現代社會,各行各業之間的聯系越來越密切,局限於某一狹窄專業的孤陋寡聞者難以適應現代社會。創新往往產生於各專業之間的交叉處。因此,實施「綜合化」課程是現代科學向協同化和綜合化發展的趨勢,人們所面臨問題的復雜性,客觀世界的有機統一性等因素影響的必然結果。通過實施綜合課程,有助於給學生提供完整的世界圖景(知識結構);可以消除課程繁多、學生負擔過重的傾向,有助於應付知識的激增,利於學生的學習和個性的發展。綜合化課程一般採取兩種形式,一種是有內在聯系的不同學科的內容糅合在一起而形成一門新的學科,叫作融合課程(fused curriculum),如科學與人文的融合;一種是合並數門相臨學科的內容形成的綜合性課程,叫做廣域課程(broadfields curriculum)。
Ⅱ 學科教學 和 學科教學論 的區別
學科教學來:自
是以實際教學能力和教學理論為培養目標的一個碩士專業,主要以就業為主,與學術研究的碩士相區別。
學科教學論:
是研究如何使有關課程與教學的一般理論跟學科教學實際情況相結合,來指導學科教學實踐,並且在學科教學實踐基礎上研究有關的一般理論,對有關的一般理論進行整合、補充、發展和完善的學科,其核心是以實踐為目的的理性設計。
Ⅲ 那學科教學和課程教學論到底有什麼區別啊
課程與教學論專業的研究方向是致力於課程、教學理論、教師、課堂、學習問題及基礎教育教學改革中的理論和實踐問題的研究。主要是三個方向內容,即教育基本理論研究、學科課程改革與教師專業發展研究、成人教育課程與教學論研究。
而學科教育專業的研究是突出以學科為基礎的實踐研究,切實推進我國學科課程與教學改革;通過學科課程統整研究,帶動綜合理科與社會科課程與教材的開發;通過學科教學行動與實驗研究,切實推動學科教學模式的改革;通過學科與課程與教學論的融合,實現學科課程與教學論的理論創新。
也就是學科教育專業,更傾向於實踐;而課程教學論,則比較注重理論啦(比如說什麼教學方法,建構主義之類)。(說實在的,兩個差別不是特別大)
拓展資料:
教學過程的成效取決於教師對教材教法的選擇以及對學生身體、智力、情緒、精神生活成熟過程的了解,並施以有利的影響,促進這個過程的發展。學科教學心理學其要旨在於造就不僅能適應社會,而且能改造社會的人。每門學科均可根據其特點在為學習者提供知識工具、培養智力和形成個性及習慣方面發揮作用。
學科教學心理學是各科教學法的基礎。它研究的目的有兩個:
①用實驗心理學的方法,研究各科教學法及學習法,把各執一端的、零散的教學經驗和學習經驗加以系統化,提高到具有客觀規律性的水平;
②根據實驗的結果和確切的事實立論,評價現行的教本編輯以及教法使用的得失,尋求提高教學效果的最優途徑。
學科教學心理學研究的范圍很廣。所有中小學教學計劃所列的各門學科,諸如語文、數學、外語、體育、歷史、地理、音樂、美術、自然科學以及其他社會科學均包括在內。可以把中小學分開研究,成為「小學各科心理學」和「中學各科心理學」等。也可以對各科分別進行研究,構成其本身獨立的學科心理學體系,如語文教學心理學、數學教學心理學、外語教學心理學等。
【教學論】 又稱教學法、教學理論,是研究教學一般規律的科學。教學論是教育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它是由教學在整個教育活動中的地位與作用、教學目的、任務、教學過程的本質與規律、教學原則、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手段、教學評價等內容組成的。在當代,隨著教育科學的發展,它已形成為相對獨立的學科。
教學論的研究是在教育學的一般理論基礎上,對教學理論的歷史遺產、現實的教學實踐經驗以及各科教學法的研究成果加以理論概括。國家開設了諸多相應的學科理論教學課程,課程與教學論成為它的二級學科。在培養教學隊伍的建設中將教學論的理論知識應用於實踐,如:中學教學論與教學實踐系列教材,《中學語文教學論》、《中學數學教學論》、《中學英語教學論》等,為國家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教師。
教學論既是一門理論科學又是一門應用科學。教學原理部分闡明了基礎理論和教學的一般理論。在基礎理論方面著重探討知識與教學、教學過程、教學與發展等內容。在一般理論方面主要研究課程理論、智能理論、知情意結合理論、交往理論、活動理論、最優化理論等內容;應用性體現在教學模式和教學活動兩部分。
教學模式 是在一定教學思想或教學理論指導下建立起來的較為穩定的教學活動結構框架和活動程序,是教學理論應用於教學實踐的中介環節。教學活動是教學論體系中應用性最強的部分,它是教學原理的具體運用,是各種教學模式必不可少的、共有的組成部分。
Ⅳ 淺淡如何進行課堂教學的改革
課堂教學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增大學生的參與度,便於學生動口交流、思維碰撞、分享觀點,便於生生互動,便於老師分別指導,從而打破教師「一言堂」、打破傳統的教師「主宰課堂」,實現教師「主導課堂」、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目標。因此,課堂成功與否就是要看學生有效參與的程度如何!我個人認為課堂教學改革應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一、首先教師的教學觀念要改變「新課程、新理念」是我們常常掛在口頭的詞語,如何全面把握「新」、「舊」理念,實現教學觀念的徹底改變?似乎是覺得司空見慣,可又一時說不清、道不明。下面就課堂教學的觀念簡單談一下我的觀點:1、怎樣備好課(1)備好課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引導學生如何學;(2)充分研究學生特點及學生與教材之間的關系,努力找到師生契合點,真正把教育與結合起來;(3)過去著眼於將知識分成小塊呈現,對教材的知識點進行強化設計。今天著眼於學生的不斷提高和身心的全面發展。2、教學的本質是什麼教學是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進行的反思性、批判性、探究性的實踐活動;是以理解為基礎的體驗生活和構建生活的過程;是師生交往互動的過程。3、教學轉向的核心是什麼是教學本質的轉向。具體而言:(1)教學觀念從「單純傳授知識」轉向「知能並重」;(2)教學目標從「以知識為主」轉向「以方法為主」;(3)教學方法從「單純的授、受」轉向「合作參與」;(4)教學特點從「生為教而學」轉向「師為生而教」;(5)教學過程從「重結論」轉向「重過程」;(6)教學對象從「關注部分學生」轉向「關注每一位學生」;(7)教學方式從「單、雙向交流」轉向「群體、多向交流」。4、實現教學轉向應把握好哪幾個關鍵(1)凡是學生能探索的老師絕不代替;(2)凡是學生能獨立發現的決不去暗示;(3)盡量給學生多一些思考時間、活動的餘地。5、進行教學課堂變革,首先弄清教學的結構是什麼 教學結構不清,自然是盲目亂改、亂變,無的放矢。簡單的說,教學結構包括知識結構、課堂教學結構、學生認知結構三個部分。知識結構包括同化結構和順應結構(同化、順應是建構主義理論的兩個核心概念);課堂教學結構包括師、生、教材、教法;認知結構是指內化了的知識網路體系。進行教學變革就是對教學的構成進行合理擺布、優化、改造,使教學符合學生認知規律、體現學科特點。二、教師如何組織教學 這是大家談得最多的問題,幾乎把新課程理念局限在了這一方面(其實,學校把握教什麼,老師研究怎麼教,這就是學校實現以教學管理為中心向以課程管理中心轉變)。但往往又是停留在表面現象上,出現「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尷尬局面。 老師的「角色」是引導、參與;「方法」是研討不是回答;「形式」是演繹而不是歸納;「手段」是組織而不是指令。 具體一點說,就是順著學生的思維脈絡設計教學過程,提供學生參與的機會(動口、動腦、動手),給與學生探究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做中學」;我們都知道: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 實現兩個轉變:(1)從教師行為轉為學生行為——不是老師怎麼教而是學生怎麼學;(2)從感覺效應轉為運動效應——體驗才有價值。三、實踐新課程靠的是什麼 一句話,開展「行動研究」。從一個一個的教學課例開始,不斷積累。不斷積累經驗、教訓就會距離成功越來越近,除此之外,別無選擇。 課堂教學,學生是主體;實踐新課程,老師是主體。因此,實踐新課程需要老師們創新的智慧、辛勤的汗水,必須全心全意相信老師、理解老師、依靠老師。 教育需要三個東西:知識掌握、思維訓練、經驗積累。從總體上講,我國教育需要學生掌握「四個基本」——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經驗。溫總理強調:「學思結合,知行統一」。四、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是課堂教學改革的顯著特徵改變原有的單純接受式的學習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調動、發揮學生主體性的探究式學習方式,自然成為教學改革的核心任務。在接受學習中,學習內容是以定論的形式直接呈現出來的,學生是知識的接受者。在發現學習中,學習內容是以問題形式間接呈現出來的,學生是知識的發現者。兩種學習方式都有其存在的價值,彼此是相輔相成的關系。但是傳統學習方式過分強調接受和掌握,忽略了發現和探究,學生學習成了純粹被動地接受、記憶的過程。這種學習壓抑了學生的興趣和熱情,影響了學生思維和智力的發展。轉變學習方式就是要改變這種學習狀態,把學習過程中的發現、探究、研究等認識活動凸顯出來,使學習過程更多地成為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強調發現學習、探究學習、研究學習。五、在深化改革的今天,據上級有關精神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在課堂教學中,緊緊圍繞新課堂教學的要求,作了如下幾方面工作: 1、精講多練 本學期我們文科組基本改變了以往「以講代學」「以講代練」的現象,「講」為「學」服務的意識有所提高。為了完成這個目標,我們首先把精力放在備課上,根據學生年齡特點,課程標准對本學段本學科的要求,確定出貼近生活,符合學生實際的實用性目標。然後圍繞教學目標,認真分析本節課要講授的內容,找出重點,精心確定教師要「講」的內容。2、優化練習 我們結合洋思經驗及杜郎口中學模式,改革了課堂上的「精英」教學設計,努力從最後一名學生抓起,用愛心對待每一位學生。預習內容、學案及練習設計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對本節課理解程度的掌握,影響到本節課目標的達成率。所以我們圍繞這個「課題」先讓教師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認識,然後教師之間互相研究、探討,寫出心得。最後,由各年級主備人負責將討論結果進行匯總,得出各學科不同課型分層設計練習的模式,並根據各學科模式進行嘗試,教師圍繞本節內容,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分層設計,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分別設計基礎性練習、提升性練習、能力性練習,分層達標。 3、生命課堂 開學初,我們分學科、分年級對學生、學情進行了分析,出台了《學生課堂學習行為要求》,分學科制定出了教學計劃,不同層次學生發展目標與培養措施等。結合改革內容,自己課堂教學方法,學生學習興趣,我校教師進行大膽的嘗試。如語文課堂上努力嘗試「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模式,堅持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激發學生參與學習,主動學習的自覺性,採用多種方法積極為學生創設濃厚的學習氛圍,使學生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為了進一步強化課堂學習氛圍,教師們精心設計不同類型的練習、課堂測試等,讓學生感到「課堂像考試一樣緊張」。通過測試,既可以了解、掌握學生對本節內容的掌握情況,又可以使學生改變課堂拖拉懶散的現象,同時還可以優化我們的課堂教學,使課堂教學充滿生機。 4、激勵性評價傳統的教育在於局限,僵化於固定的思維模式和操作模式,至使教師、學生、家長一古腦兒圍著學生的成績轉,常常「一俊遮百丑」,而忽視了學生能力的培養、個性的形成、特長的發展。我校針對這一現狀,為一年級的小朋友開設了閃光獎,讓每一位孩子都樹立自信心,享受到成功的喜悅,我們除了設立「三好學生」獎外,還設立了一些素質獎,如樂於助人的學生發給「愛心獎」,學習、勞動等各方面進步明顯的學生發給「小孔雀獎」、「金畫筆獎」;學習刻苦,作業認真的學生發給「好學獎」,講衛生,服裝整潔的發給「形象獎」,我們還設置了十星級評選活動。
Ⅳ 某項學科的「課程改革」是否包含「教學改革」
教學改革是一個大題目,課程改革是其中一項具體內容。
Ⅵ 新中國成立以來教育教學有幾次改革
我國語文課程改革可大致概括為三個階段。首先是文革前,在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的大背景下,教材實行「國定製」人教社獨家編寫的。63年與56年頒布的大綱是一脈相承,規定語文是學好各門知識和從事各種工作的基本工具,重視語文的工具性,強調語文的實用功能。其次文革後始於78年的改革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改革開放為背景,教材管理實行「審定製」教材多樣化,但基本上都是訓練體系的。87年的大綱是在78年的大綱的基礎上修訂的,提出了語文不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強的思想性,強調了理解語言文字與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結合;學習語文與認識事物的結合,教學中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這一階段與文革前比有很大發展。世紀之交開始了第三階段的改革,我國進入了建國以來最好的歷史時期,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啟動了,教育部制定了《綱要》,確定了改革的新目標,研製了各門課程的新標准,2001年小學語文課程標准面世,多套新課程教材出現了。
第一階段的改革主要成果是明確了中學語文學科的性質和目的、任務,根據教學大綱的精神,編寫了一套比較切合實用的教材,選文強調文質兼美,編排以培養語文能力為主線,教材是綜合型的;十分強調語文的工具性功能和基本訓練,並強調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與掌握語言文字是不可分割的,嚴格要求學生樹立勤學苦練的風氣。這對於普及、繁榮祖國文化起了重要作用,但對學生的本體地位,對促進學生的發展尚無清醒認識。
第二階段1978年文革以後新頒布的大綱以及由人教社編寫的一套嶄新的教材對語文界的撥亂反正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新大綱的重要特點是思想教育與語文教學的辯證統一,並且把無產階級世界觀作為教學指導思想。大綱著重解決了以下幾個問題:第一,明確了中學語文教學如何適應新時期需要的問題;第二,解決了思想政治教育與語文訓練的關系問題;第三,總結以往的經驗和教訓,基本上明確了在中學階段,語文知識教些什麼如何教的問題;第四,解決了作文教學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文風問題、作文訓練多樣式問題、作文指導和評改問題)。教材管理是「審定製」,小學教材開始了多樣化,小學語文改革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局面。學生就可以在教師指導下通過獨立閱讀、獨立思考、集體討論讀懂課文,改變了依靠教師講解課文的局面,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第三個階段自90年代末以來,不僅著眼於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還從根本上解決對語文學科性質、教學要求的認識問題、語文學科教學內容也進行了較大的調整,與以往不同,它不僅順應了我國整個基礎教育改革的大潮流,也順應了世界母語改革的總趨勢,新課程標准實施以來的變化令人驚喜,新的課程理念融入了教材,也融入了教師的教學實踐。
目前正在實施的《語文課程標准》昭示了新的理念,高質量、多樣化、有特色的小學語文教材顯示出新的教材風貌,教育實踐中融入了新理念,出現了自主而快樂地學習語文的新局面。這一階段的改革還剛剛開始,就顯示出極強的生命力,取得的成果也是顯著的,但要從根本上解決語文教育存在的問題,真正發揮語文課程在弘揚優秀文化、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基礎作用,還需要下大力氣在實踐中進行研究、探索。
主要應加強以下幾方面:第一,語文教學要努力體現語文課程的性質,應遵循母語教育的規律。語言是一種文化,學語言就是進行文化的熏陶,教師要善於挖掘文本本身的寶藏,引導學生用心感悟,提倡本色語文就是要讓孩子在中國文化的浸染中長大。第二,語文教學要張揚以人為本的旗幟,關心人的發展。教師要充分發揮教材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的個性發展的基礎作用,要努力為學生創設三維的最近發展區,把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與知識能力的提高統一在一個過程中。第三,語文教學要緊密聯系兒童的生活實際,經歷一個由生活到文本再到生活的過程,使之開放而有活力。語文學科是與生活聯系最密切的學科,生活多廣闊,語文就多廣闊,要讓孩子到廣闊的生活中學習語文,在學習語文中享受生活、發展生活。
新中國成立以來,語文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在不斷的改革發展。
(一)教學內容的改革,較大規模的有四次。
1.始於1950年的第一次全國性改革,由中央人民政府出版總署編審局編輯出版了全國統一
的語文教材。這套教材的特點是思想性強,內容新鮮,富有教育意義,強調聽、說、讀、寫
全面訓練,不可偏輕偏重。
2.始於1956年的第二次全國性改革,實行漢語、文學分科教學。主要成績是結束了兩科混
教、互相干擾的狀態,初步創造了比較完整的漢語學科體系和文學學科體系;結束了語文教
學中的無政府狀態,開始走上了有格有序有計劃的道路;糾正了重道輕文的偏向,加強了語
文知識教育。
3.始於1963年的第三次全國性改革,是在廣泛地討論了語文的目的任務和怎樣教好語文課
的基礎上進行的。主要成果是明確了中學語文科的性質和目的任務,根據教學大綱的精神,
編寫了一套比較切合實際的教材,選文強調文質兼美,編排以培養語文能力為主線,教材仍
然是綜合型的;十分強調語文基本訓練,嚴格要求學生樹立勤學苦練的風氣。
4.始於1978年的第四次全國性改革,頒發了《全日制十年制學校中學語文教學大綱(試用
草案)》,並陸續出版新編的語文課本,在全國通用。這次語文教學大綱著重解決了以下幾個
問題:第一,明確了中學語文教學如何適應新時期需要的問題;第二,解決了思想政治教育
與語文訓練的關系問題;第三,總結以往的經驗和教訓,基本上明確了在中學階段,語文知
識教些什麼和如何教的問題;第四,解決了作文教學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文風問題、作文
訓練多樣式問題、作文指導和評改問題)。
(二)教學方法的改革,全國性的也有四次。
1.第一次全國性教學改革在建國之初,普遍推行課堂的民主討論,改變了「教師講,學生聽」
的老式教法。「 2.第二次全國性教學改革始於1953年的「《紅領中》教學法」。1953年5月,
北京市女六中為北京師大實習生舉行觀摩課,課文是《紅領中》,在課後評議會上,普希金專
家對這節課提出了意見。次日,北京師大實習生在師大女附中進行試教,他們按照普希金專
家的意見進行實驗。實習生把原來的七課時改為四課時,課堂上注意啟發學生的積極思維,
運用談話法向學生提出問題,學生反映這個教法好。同年七月在《人民教育》雜志發表了葉
蒼岑寫的實習總結,並發表了短評,在全國掀起了語文教學改革的浪潮。
3.第三次全國性的教學方法改革始於60年代初,串講法一時盛行起來。這種逐字逐句串講
並在講解的基礎上加以分析的教法,對於文言詩文,對於落實字、詞、句、篇教學,有一定
作用,但把串講法廣泛地應用於語文教學,就成大同題了。
4.第四次全國性教學方法改革始於80年代,語文教學改革正沿著「加強基礎,培養能力,
發展智力,實行語文教學科學化」的正確方向前進。這次語文教學方法的改革,主要有以下
幾個特點:第一,變「授」為「學」,把重點放在指導學生「學」,從而使學生的學習由被動
變為主動。第二,重視語文能力的培養,堅持聽、說、讀、寫全面訓練。第三,在傳授知識、
培養能力的過程中,注意發展學生智力。第四,貫徹了「百花齊放、百家爭嗚」的方針。
(三)回顧語文教學改革的歷史。
特別是1978年以來的情況,我們高興地看到,語文教學改革具有如下幾個特點:第一,起步
早,而且持續不斷地進行改革;第二,規模大,遍及全國,影響很大;第三,教材改革與教
法改革同步進行,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第四,思想活躍,百花齊放,百家爭嗚;第五,每
個時期都有一批教學改革的帶頭人,尤其是1978年以來,涌現出以於漪、錢夢龍、陸繼椿、
魏書生、寧鴻彬、顧德希、吳昌順、程漢傑、歐陽黛娜、張孝純等優秀的語文教育專家。
回顧語文教改的歷史,我們看到道路是曲折的,繼續前進的路途上還有不少困難。
1.陳舊觀念的破除是很困難的。積極改革者只是極少數,認真學習先進經驗,以新的觀念進
行教學改革的也是少數。一些成功的教學改革經驗之所以在大面積上推廣困難,主要原因是
大部分教師的教學觀念沒有更新,而是因循守舊,固步自封,不思改革。
2.穿新鞋,走老路,缺乏深入改革的緊迫感。在「滿堂灌」、「填鴨式」受到批評之後,就興
起了「滿堂問」的談話法;在「談話法」過時之後,又出現了以應試為目的、以練代講的「滿
堂練」。雖然,教學方法表面上在不斷變化,但實質上還沒有從根本上處理好學生是學習主體
與教師是教學主導的關系,沒有把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放在首位。公式化、
概念化的教學,還有一定的市常有的方法表面上看來有創新,但實際上未擺脫「一言堂」、「滿
堂灌」的陳舊陋習。
3.教改實驗難於推廣的又一個原因是,進行教改實驗的老師比教普通班的考師課業負擔重,
他們要學習理論、做調查研究、積累資料、統計數字、進行總結、撰寫論文,教一個實驗班
的工作量比教兩個普通班的工作量還大,而他們的工作量只按教一個班計算,得不到進行教
改實驗相應的報酬,而且和教普通班的教師之間的關系又不好處,所以許多教師不願做教改
實驗,不願自我麻煩。
4.應試教育的局限性。十幾年來,全國高考、省級會考和初中畢業升學考試,都進行了一些
改革。語文試題在考查基礎知識、基本訓練的同時,著重考查學生的學科能力,對中學語文
教學起了一定的正導向作用。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各級考試對語文教學又有一定的副作用。
這種副作用主要表現在語文教師跟著考試的內容、考試的題型轉,估計不考的內容在課上不
教;只重視教基本課文,不重視非基本課文;只重視課內,不重視課外;循規蹈距,不敢越
雷池一步。這種副作用在高中比在初中大,在畢業班比非畢業班大。突出的表現是加班加點
的「疲勞戰術」和大運動量的「題海戰術」。
回顧語文教學改革,我們既為已經取得的成績而歡欣鼓舞,又為繼續改革的路途上還有一些
障阻而擔憂。我們清醒地認識到,深化語文教學改革的任務是既繁重又緊迫的。葉聖陶先生
在全國中語會第三屆年會開幕式上的講話指出:「不能今年研究,明年研究,研究它二十年。
太慢了!能不能快一點?」葉老的講話過去11年了,但是今天仍有現實意義,我們應該增強
責任感和緊迫感
Ⅶ 學校在推進教育教學改革方面有哪些舉措
教育要發展,根本靠改革。教育改革的目的是學生的和諧幸福,教育改革的瓶頸其實就是文憑這張薄紙,站的高一點來看,捅破這張薄紙,教育改革就會有很大收獲。
①、學校教育壟斷是學校對學生的剝削,學生除了學校教育以外還應該有自我教育、社會教育以及家庭教育的空間和時間。
②、學校教育的目的最基本的就是培養合格的公民,其次是培養人才,再者就是培養精英。
③、教育改革應該主要圍繞著教師、教材和考題的改革,一流的教師、一流的教材和一流的考題才是教育之本。
④、學校教育的方式不僅要注重實用,還要注重理論,更要注重修養。用培養自然人的思想來教育,還是用培養社會人的思想來教育,關鍵看這個人是否有覺悟,是否有理想,是否愛學習,所以需要區別教育。區別不在於形式,而在教育方法和教育過程中。
⑤、學校教育應當注重素質教育,所以不要有側重學科,一視同仁,全面要求;學校教育應當注重基礎教育,所以各學科的考試分數至少應該及格。
⑥、學校教育學到的是系統化的知識和思維方式以及主流意識形態,而其它教育途徑獲得的是碎片化的知識、生活常識以及社會經驗。其它教育是學校教育的補充和完善。
⑦、國家在進行教育改革和加大教育投入的同時,應當加快經濟建設,引導產業結構調整,促進社會對中高端人才的需求量,使學有所用,避免讀書無用論的市場論調以及人才流失的風險。
⑧、智力要集中,科研才有效,技術才能不斷的革新。軍事科技應該是國家技術的領頭羊,產學研應該率先並主要應用於軍事科技的發展,所以國家可加快軍事技術的研發,而只在戰時量產,並在適當的時候,將先進的軍事技術轉化為民用技術。這樣既可減少國家不必要的投入和永占戰略制高點,還可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⑨、教育改革注重點,一悟、兩務、三齡、四觀:悟性;務虛、務實;生理年齡、心理年齡、實際年齡;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道德觀。五項素質、四類教育、三種商:生理素質、心理素質、身體素質、專業素質、社會素質;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自我教育;智商、情商、逆商。
⑩、學校教育的目的是培養人才,而考試的目的是為了公平的選拔人才。國家和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是雙重標准,國家重理論,所以學歷很重要;企業重實用,所以技能很重要。事業單位有負激勵,所以選拔要嚴格;企業職稱有正激勵,所以選拔可放寬。
⑪、時代變遷,讀書觀的轉變,以前讀書要符合國家的評價,讀書要符合企業的評價,未來讀書要符合社會的評價。注重點從意識形態到知識技能再到個人修養。
⑫、在發展中國家,直接學習的效率要低於間接學習的效率,而直接學習的機會成本卻要大於間接學習的機會成本,因此讀書無用論否定的不是知識更不是智慧而是效率。發展中國家的效率低於發達國家,不僅僅體現在經濟上也體現在知識轉化內能的基礎上。
⑬、未成年的教育以思想為主導,未成年人心智不成熟,身體還在發育,各方面都有提升空間,思想決定了他們的品質;成年人的教育以利益為引導,成年人思想成熟,身體成型,各方面處於穩定狀態,利益決定了他們的取向。
Ⅷ 如何做好歷史學科的教學改革
我國目前的高中歷史教學有一個非常突出的問題:那就是「教師很辛苦,學生很痛苦」,如何才能提高教學效率呢?國外從20世紀初就開始了課堂教學有效性問題的研究,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研究是一個大課題,相關的教學理論不勝枚舉。我認為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要貼近教學;要貼近學生;要貼近課堂;要貼近新課程標准。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要與學生發展相結合;要與教師成長相結合;要與新課程改革相結合;要與提高教學質量相結合。尋求一個具有統率意義而又簡潔明了的原則以指導我們的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縱觀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各種論述,提出了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我下面就「有效教學」談談自己的認識和嘗試。
一、注重「知識的傳授」,更注重「情感的交流」
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教師在歷史教學過程中往往更多地注重知識的鏈接、問題設計的梯度和密度、教師如何把問題講解清楚,往往卻忽略了學生「怎樣想」、忽略了學生的情感價值觀。眾所周知,自尊心、自信心是成功的種子,正如某大學教授所說:「真摯的正向鼓勵和引導,尤其要消除某些歷史學習條件困難或基礎差的學生的定勢心理,善於從他們身上捕捉閃光點,促其成長。……教師不僅要對少數學習尖子寄予厚望,更要對每一個學生,特別是對基礎差的學生要予以關照、鼓勵,以增強其自信心。」所以,必要的情感交流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使他們敢於表達發自己的觀點,讓學生以更大的熱情來學習歷史,這才是提高歷史教學的主要途徑所在。
二、注重「形式的美觀」,更注重「效果的突出」
歷史這門學科有其獨特的學科特色,需要記憶、理解的東西特別多,尤其是歷史事件的橫向聯系,縱向聯系,十分復雜,這就需要以直觀的形式表現出來,多媒體就是個有效的手段。上課時一部分教師依賴多媒體,上課的時候老師點點滑鼠,學生看看,必要的板書也沒有,那麼效果呢?很多同學課後都跟老師要課件,說來不及記。可見我們做好的課件雖展示我們教學的形式,而沒有達到好的效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一些重點知識,可以簡單的板書在黑板上,對於一些易混淆,易錯的知識點,漢字也可以讓學生上黑板板書,這樣,多媒體的使用增加了課堂的容量,同時,黑板的板書也提升了學生思維的深度和廣度,從而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培養,正是我們實行有效教學的目標。
三、注重「基礎的夯實」,更注重「能力的提升」
無論是新課標的要求,新課改的目的,還是從學生能力的培養過程來分析,抓好有效教學,都要求對基礎有一個清楚的認識。打好基礎是培養能力的前提。在新課改下,我們採用情境教學,何為情境教學,就是我們在給學生展示本科內容的知識框架的同時,對一些重點、難點知識以具體的材料(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圖表)展示出來,讓學生思考,提煉出觀點,然後再回歸課本。例如我們在上新課《經濟的區域集團化》時,講到歐洲聯合的原因,必修一課本涉及一些,必修二書本也有具體的概括,內容比較散亂,因此在上新課時展示了四段材料,由學生自己提煉出答案,在學生回答基礎上,教師概括展示,這樣掌握了基礎知識,同時又提升了學生的解題能力,可謂一舉兩得呀!
四、注重「完美的過程」、更注重「缺陷的功效」
新課標要求給學生空間,多提供學生發展的平台。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抓好「有效教學」,不僅要注重視知識的教授,也要注注重知識的反饋;不僅要展示老師的思維過程,更要全面展示學生的思維過程。作為老師要多問問:還有什麼?還有補充嗎?還有其他想法嗎?不能因為學生的回答跟自己的「預設」產生矛盾「沖突」,就非得要強拉到自己的軌跡上來,更可怕的是,學生的「展示」還沒有完全展開,就被老師給扼殺了,學生好不容易得到的思維成果,還沒有出生就遭到封殺。這種看似完美的教學(教完了教學內容)卻有很大的「缺憾」,還不如讓學生展示「缺陷」,讓我們和同學一起去分析為什麼,即使這樣導致你的教學內容沒有完成而帶來的缺陷比因你強拉過來的完美更完美一些。
五、注重「前進的目的」、更注重「後退的作用」
傳統的歷史教學,其主要特點是「前進」。教師把一個歷史事件的背景,經過、結果、影響,分析的很細很透,學生也聽得很投入,可一節課上完了,學生不知道這節課上了什麼?整個一節課就像前進的火車一樣,匆匆而過。如果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我們能回過頭來,回頭看知識點之間有什麼聯系,把知識點以框架結構的形式展示出來,使學生有了個整體的結構感,同時新課授完後一定要小結。這種看似「後退」,實際上是思維的「前進」的過程。
有效教學同時也要求教師具有反思的意識,要不斷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學行為:「我的教學有效嗎?」「什麼樣的教學才是有效的?」「還有不有比我的教學更有效的教學呢?」反思的過程也是老師成長的過程。只有經常反思,才能更加有利指導你去更好的預設,更好的抓好「有效教學」。
Ⅸ 教學改革的核心是什麼
教學改革的核心是改變原有的單純接受式的學習方式,建立形成旨在充分調動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學習方式。
教學改革的核心是變革教學關系。學校需要將傳統意義上的教師教和學生學,讓位於師生互教互學,讓師生形成真正的「師生學習共同體」,並開展五要素課堂。
課堂五要素包括有明確、可測的學習目標;有足夠的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活動時間;有科學的學習策略指導;有指向學習目標的真實學習反饋;以及有民主平等、積極反饋的學習。
對於技術對課堂的作用,她認為,技術支持促進了課堂的互動開放與精準反饋。
(9)學科教學改革擴展閱讀:
教學的本質是是師生之間的交往與互動。對學生而言,交往意味著主體性凸顯、個性表現、創造性的解放。對教師而言,交往意味著上課不僅是傳授知識,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進學習。傳統的嚴格意義上的教師教和學生學,將不斷讓位於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將形成真正的「師生學習共同體」。
教學改革,旨在促進教育進步,提高教學質量而進行的教學內容、方法、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推動教學改革的原因很多,主要有:
(1)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2)社會的變革,包括政治經濟制度的變革及意識形態的變化;
(3)教育科學及其他邊緣學科的發展影響到教育觀念的變化。
教學改革可分為:
(1)單項改革。僅就某門學科內容、某一制度(如考試制度)、某一原則和方法進行改革。
(2)整體改革。指對有關教學的計劃、任務、內容、方法、制度進行總體的協調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