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教案 > 文化創新的教案

文化創新的教案

發布時間:2020-12-14 21:41:06

⑴ 教育技術學的理論與實踐領域的熱點和新發展有哪些

教育技術
目前最熱門的研究方向>>

1· 網路文化
2· 互聯網心理學
3· 教育傳媒技術
教學系統設計
5· 學習科學
6· 創新性技術研究
7· 教育技術哲學文化研究
8· 教育技術藝術基礎研究
9·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
10·當代信息技術前言跟蹤與教育應用研究
11·教育人工智慧研究
12·績效技術與企業培訓
13·遠程教育與遠程培訓
14·協作學習與研究性學習
15·知識工程學研究
16·教育技術理論基礎與基礎理論研究
17·國外本專業的培養目標、課程結構、教學模式、評價管理模式及優秀論著與教材的引進
18·國外優秀教育技術專業網站資源研究
19·我國教育技術專業辦學模式、合理分布與發展規劃

教育技術研究
當前的熱點問題>>

當前教育技術研究的熱點:
·ICT(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與教師專業化
·學習共同體(利用技術構建)
·學習型軟體開發
·學習社區
·傳統教育中的技術與現代技術
·遠程教育模式、控制、評估、監控
·學習資源庫建設
·基於資源的學習RBL
·構建網路教師教與學的共同體
·技術在教育評價中的應用
·如何利用司空見慣的技術促進學習
·教師信息技術素養與培養
·學生信息技術素養與培養
·不可避免的技術帶來的問題——弊端
·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整合
----
(關於這個問題,實際上是一個很討厭的問題,事實上,信息技術無處不再,它只是一種工具,講到這個問題,就好像教你如何使用一把斧頭,它能劈、砍、錘、敲……,並且該這樣辟、這樣砍、這樣錘、這樣敲……,你覺得是一個什麼樣的問題呢?熟練使用而已!)
總之,教育、教學、學習有多少問題,教育技術就有多少問題!
教育、教學、學習有多少理論和實踐,教育技術就有多少理論和實踐!
有教育、教學、學習就有教育技術的未來與發展!
教育技術就是教育主流中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不要管別人怎麼看,做教育技術的人只需要干自己的事,就是對專業的貢獻。
---------------------------------------------

學科研究領域>>

教育技術學作為一門獨立的應用學科,其研究領域可以分為基礎性探索和應用性探索兩個層次(如圖1.1)。基礎性探索所產生的是教育技術學的一般性的具有普遍意義的成果,包括理論創新和技術創新,這為教育技術的各種應用領域提出了共同的基礎,集中體現了教育技術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的學術貢獻和創新。在學科交叉與研究發展過程中,在此層面主要有三種傾向的研究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教學設計(學習環境設計)、面向教育需求而出現的創新性技術研究以及關於教育技術的哲學文化研究。應用性探索直接面向教育技術的各種應用領域,探討、回答源於實踐領域的問題,集中體現了教育技術學的獨特應用價值。教育技術的應用領域可以劃分為在學校教育領域中的應用和在學校以外的企業培訓、終身學習中的應用。近年來,隨著網路通訊技術的發展,遠程學習日益引起了人們的關注,這種方式一方面拓展了學校教育,成為遠程教育,而另一方面可以實現面向企業等機構的遠程培訓。遠程方式本身也日益滲透到教育和培訓機構的內部,不只作為其外部延伸。面對面方式和遠程方式日益表現出融合的趨勢,而不再像遠程教育出現之初那樣界限分明。基礎性探索和應用性探索之間並沒有截然分明的界限,基礎性探索為應用性研究提供了基本依據和基礎,而應用性探索所提出的需求以及所提供的帶有具體領域特色的研究成果可以反過來推動和豐富基礎性探索,比如面向企業人力資源培訓所出現的績效技術就對教學設計理論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下面,我們就按照這一框架對當前的教育技術學研究做一概要分析,以說明這些分支性研究領域的現狀。

教育技術學的基礎性探索
在基礎性探索層面上,當前教育技術學的研究集中體現為三大主要研究傾向:教學設計(學習環境設計)、創新性技術和哲學文化研究。
(一)教學設計(Instructional Design)研究
此方向主要是教育心理取向的研究。教學設計也稱為教學系統設計,它以學習理論和教學理論為基礎探討教學設計的理論與方法,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系統論思想和傳播理論的影響。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學最核心的內容,對教學設計理論與方法的研究歷來是教育技術學理論研究的最基本的組成部分。 隨著學習理論從行為主義到認知主義再到建構主義的發展,教學設計理論也經歷了一個發展過程,從教師中心的教學設計到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設計,建構主義者則更多稱之為「學習環境設計」(Learning Environment Design)。而教學設計研究不簡單是搬用學習理論的研究成果,它同時也推動、豐富了學習與教學理論的發展,兩者之間呈現出雙向的互動關系。 當前,學習理論至少有三種新的發展傾向特別值得關註:即強調學習的建構性、社會互動性和情境性。我們需要在這樣的觀念指導下重新審視教學過程的設計,用新技術支持、促進新教學觀的實現,這對當前的教學設計、教育技術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而教育技術也提出了新的挑戰,比如超媒體環境會帶來更有效的學習,還是只會帶來蜻蜓點水、走馬觀花式的膚淺的學習?如何解釋在計算機媒介通訊(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 CMC)這種新條件中的人際溝通和知識建構?等等。而這些問題的提出和探討恰恰體現了教育技術學的獨特貢獻。因此,在此領域中有兩個重要的前沿性研究方向,其一是基於新的學習理論、以新技術的發展為背景來研究新的教學設計理論與方法,分析新技術在這種新教學模式中的功能及其實現。諸如喬納森(D. Jonassen)的學習環境設計模型、CTGV提出的錨式情境教學(Anchored Instruction)以及瑞格魯斯(C. M. Reigeluth)、梅瑞爾(M. D. Merrill)等的工作均在此方面具有重要影響。 其二是面對新的信息技術環境重新審視人類的認知學習過程,回答在傳統學習環境中所不存在或不甚突出的問題。比如基於CMC的人際溝通與協同知識建構,超媒體網路環境中的信息搜索、獲取與整合,網路環境中的分布式認知(distributed cognition)、基於信息技術的知識建模與可視化表徵,等等。美國匹茲堡大學學習研究與發展中心(The Learnin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瑪夏琳(Marcia Linn)課題組等均在此方面有豐富的研究,在國內,北師大心理系的陳琦教授及其課題組在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當然,上述這兩個方向是密切聯系在一起的,比如美國的「創新學習技術中心」(The Center for Innovative Learning Technologies (CILT))作為一個全國范圍內的合作研究機構,其核心研究主題明顯同時結合了上述兩個方向,如可視化與建模(visualization and modeling)、社群工具(community tools)、學習測評等,其中既涉及對新環境中的認知學習過程的研究,也涉及到如何利用新的學習理論和新技術來設計新型學習環境的問題。
(二)創新性技術(The Emerging Technologies )研究
這里的創新性技術研究是指面向教育需求探討新技術的綜合應用方式,而且更為重要的是在這種需求的推動下對信息技術本身進行創新,包括硬體及軟體技術的創新(而不僅僅是對現成技術的應用),以新技術發展推動教育技術的進步。這類研究的直接結果是導致了面向教育需求對技術應用方式或技術本身所進行的創新,正是這一點才使這類研究具有了基礎性探索的特徵,一般意義上的教學軟體開發不屬於這一類研究,而應歸屬在應用性探索之列。創新性技術的研究集中體現信息科學的交叉滲透和影響,在整個教育技術研究領域中具有重要作用。而這種在教育應用層面上的技術發展尤其是技術創新也集中體現了教育技術學的學術貢獻。在此方面的工作包括基於人工智慧技術所進行的關於智能輔導系統(Intelligent Tutoring System, ITS)的研究,有關智能代理(Intelligent Agent)的研究,等等。當前所進行的關於泛在計算(Ubiquitous Computing)的研究也格外值得關注,即超越桌面計算機以及傳統人機交互方式的局限,發展無所不在的、可以隨時隨地使用的技術工具。掌上電腦、無線聯網以及新的人機交互技術的研究等均為此提供了條件,而這些技術創新將更好地支持學生在學校及家庭中更便利地使用信息技術,更好地實現跨時空的開放學習方式,並促進全體學生的平等使用,減少數字鴻溝。泛在計算也是美國「創新學習技術中心」的一個重要研究主題。
(三)哲學文化研究(philosophical and cultural investigations)
哲學與文化學取向的研究所關注的是技術發展應用對社會及和人類自身發展、教育目的、教育價值、教育過程與體制的深層影響及其應對方式,以此來指導新技術條件下的教育變革。與前面兩個研究方向不同,前兩個研究方向更多關注的是如何解決問題,而哲學文化研究則首先需要對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法本身做批判性反思:將信息技術引入教育真的是必要的嗎?這會對教育、對人的發展、對社會文化產生怎樣的挑戰和深層影響(積極的、消極的)?等等。這一研究方向集中體現了哲學(尤其是教育哲學、技術哲學等)、文化學、社會學等學科的交叉滲透和影響,而這一領域中所提出的一系列的新的深層問題也反映了教育技術學研究的學術貢獻。當前,後現代哲學的技術觀對於科技對人類社會的影響做了批判性反思,反對技術至上的觀點,突出了理性方法的有限性、集權性和中心性。有關技術哲學的研究在重新審視技術的實質、發展及其與人類的關系,強調將技術放在具體的社會文化之中,分析技術問題的文化根源。當前的教育哲學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新的進展。所有這些都會對教育技術研究產生重要的影響。另外,在教育領域中的新信息技術的發展也為哲學家提出了新的課題,數字化時代的人類生存方式,信息時代人的素質結構與教育的目標,對傳統讀、寫、算能力的新解讀,多媒體多帶來的視覺文化,網上虛擬空間中的師生交往等等,這些都是需要以哲學為基礎進行深入思索的問題。在此方面,國外學者展開了一些探索工作,諸如《數字化生存》等著作中的有關思想。在國內,桑新民教授等在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除上述研究外,教育技術中的文化學、社會學問題近年來也開始格外引起了西方學者的關注。研究者發現,任何一種教育技術產品都體現了它所產生的文化和社會的特徵,白人文化中所形成的教育技術未必能適應黑人文化。另一方面,同一種技術工具在不同文化之中可能產生完全不同的應用方式,正如美國一部電影中所描述的,一個可口可樂瓶子在一個原始部落中可以意想不到地被用作各種各樣的工具。在我國,計算機教學軟體在其發展早期即出現了習題庫式課件的泛濫,而網校發展也首先以升學輔導為起點,這些不能不說都體現了中國文化的影響。所以,如何揭示出教育技術的社會文化性?應該如何適應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等等,這些都是有待研究的問題。
總之,教學設計(學習環境設計)、創新性技術和哲學文化研究構成了當前教育技術學研究中三個主要的基礎性探索方向,這是教育技術學研究發展的三大生長點(根基)。而這三者之間並不是孤立的,而是存在緊密的互動關系。信息技術的創新會推動和支持學習環境設計理論與方法的發展,而新的學習環境設計又會對技術提出更新的需求;哲學文化研究對於前兩者的發展及應用均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而學習環境設計的變化、技術的創新發展又會對哲學文化研究提出新的挑戰。這些基礎性探索構成了應用性探索的共同基礎。

閱讀全文

與文化創新的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