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淺談如何深化教學改革,推進課程建設
淺談如何深化教學改革,推進課程建設
作者: 張立坤韓春傑
關鍵詞:改革 理念 整合
教學改革作為課程建設的根本途徑,必須以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的轉變為先導,基於這一理念,學校通過改革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學方法、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等一系列措施促進課程建設。具體體現為:
一、根據高職教育是培養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的教育的理念,進行課程整合,重構課程體系
學校在課程設置、培養目標和學生的業務規格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點。基於這一考慮,我院組織力量,深入行業或企業一線,廣泛開展調查研究,對人才需求預測作了比較充分的分析,與用人單位合作共同對人才培養規格作了准確的定位。專業教學改革方案針對目前市場需要的多個職業崗位需要而定,隨著職業崗位的變動和崗位技術含量的不斷提高,能開發學生可持續發展的潛力。按職業綜合能力模塊的要求,在所有教學計劃的制定過程中,組織有企業專家參加的討論會,充分聽取專業委員會的意見,按人才培養規格,確定各門課程的內容、廣度及技術熟練程度。確定課程標准,淡化傳統的學科意識,優化課程結構,將學習目標以及人才培養規格以模塊教學形式具體化,進行課程整合,重構課程體系。
二、在教學計劃中將所設課程分為職業基礎模塊、專業技術模塊、專業技能模塊
在教學過程中,學校注重強化職業基礎模塊,針對社會對人才文化層次要求的不斷提高及職業教育自身發展的內在要求,開設了外語、高數、計算機應用基礎等職業基礎課,為終身教育奠定基礎;開拓專業技術模塊,對專業進行縱向延伸和橫向拓展,對專業大類中的公共基礎課進行深入分析,認真梳理,剔除重復部分,重組教學內容,構建合理的專業群公共基礎課,使其覆蓋相關專業,為學生在專業群內轉崗打下基礎,如工業分析專業,針對市場需求,增加了電力用油檢驗、電力燃料分析等課程,拓寬了學生的就業渠道;通過對企業需求分析,靈活設置專業技能模塊,如應用化工技術設置了無機化工模塊、有機化工模塊、精細化工模塊,各模塊既有相同的基礎知識應用,又有不同的能力側重。
三、重點專業用「整合」的觀念重新組建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
如化工類專業將化工原理、分離工程整合為化工基礎,並結合化工生產過程進行有目的的學習,不斷補充新知識、新技術並充分發揮我院化工模擬系統的作用,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
四、各專業各主幹課程均增加實驗實訓的比例,並注重與理論教學緊密聯系
在操作過程中,從教學大綱入手按照實用型人才的要求制定了實施性實踐教學大綱,壓縮了驗證性實驗的內容,增加了演練實做項目。如機電專業電工課進行萬用表等各種儀器的拆裝、化工裝備的拆裝、化工管路的拆裝、化工類專業強化化工工藝模擬、化工原理模擬操作,同時進一步充實實踐的內涵,除實驗、實訓、實習外,加強習題課、討論課、測繪、課程設計、大型作業、畢業設計等實踐環節。
這種教學模式將傳統教學中以書本為主,以理論知識為主轉移到以實踐為主,以實際生產為主,克服了傳統教育中學與用分離的弊端。教學過程中,教師既要講解必要的理論知識,又要突出專業技能的訓練,使教學內容更具有針對性,教學過程更具有實效性。
五、注重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的先進性
採用啟發式、講座式、實習式和指導式教學方法,推行課堂教學、現場教學、電化教學等形式,採用計算機網路、多媒體、模擬等現代化教學手段。
六、教材建設工作是整個高職高專教學工作的主要部分,是教學基本建設的一項基礎工作
學校在專業建設中把加強教材建設工作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重點來抓,一是積極選用教育部各行業推薦的優秀教材;二是鼓勵使用近三年出版的高職高專教材;三是學院積極推薦骨幹專業教師進入教育部高職高專規劃教材編審委員會,目前已有十幾種教師參編的專業課教材正式出版;四是配合專業教學改革,大力提倡教師編寫校本教材、講義,用高職特色鮮明的教材體系來反映學校的辦學特色,學校每年投入一定的教材基金支持教材出版,並將教師編寫教材列入年度考核的內容,近幾年已編寫各類講義及自編教材近十種。
總之,通過上述做法,學校呈現了高職教育的一些特色,通過特色化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實施與利用,轉化為人才培養特色和質量,深化了教育教學改革。
參考文獻:
[1]羅剛.工作坊教學方法對高職綜合實訓的啟示.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1(26)
[2]李建紅.對高校實踐教學現狀的調查
[3]李福順.淺談新時期高校實踐教學現狀與對策
B. 大學在人才培養和教學方面應做哪些改革
一、認清了高校教學改革與培養創新人才的關系
社會發展需要創新型人才,高等教育教學需要改革。中國的高等教育自1997年大規模擴招以來,已由精英階段進入大眾化教育階段,大學畢業生穩居世界第一。由於我國高等教育非常規的飛速發展,高等教學的傳統理念、教學方法、教學模式及教育質量評價機制都與國家培養創新型人才、建設創新型國家要求都相去遠甚。以至於拖累了高等教育培養創新高級專門人才的步伐,那麼,中國高等教育必須進行改革,培養更多的創新性人才,積極地為建設創新型國家提供智力支持。
二、加深了高等教育改革視野下對創新人才培養的全面理解
通過在線課程的培訓,我對高等教育改革視野下創新人才培養的全面理解加深,也進一步掌握了創新人才培養的方法和途徑。
1、更新教學觀念
任何行為均源自意識的先覺。培養創新人才必須更新原有的陳舊的教學觀念,尤其對待高校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的科學認識態度,僅強調其一,排斥其二皆不合理。專業教育是大學的教育深度,它標志著某學科領域內專業知識的量;通識教育是大學教育的廣度,更注重學科、專業之間差異化。有人說通識教育有點素質教育的影子,也不無道理。在培訓課上,華南師范大學李克東教授說:「中國很多大學生不懂得如何欣賞交響曲,不懂茶道,著實不應該。」成功的經驗告訴大家,專業領域內創新人才的培養,往往藉助於通識教育的靈感嫁接才能有所突破。
2、轉換教學方法
一般認為,大學教育是學專業知識的開端,誠如浙江大學張劍平教授所言,本科生教育是自學書本階段,碩士研究生教育是自讀論文階段,博士研究生教育是自找問題階段。當然,這里對本、專科階段的教育而言,初步形成學科專業知識體系,是人才培養的深度和幅度。在這個層次上,培養創新人才要求教
師要改變傳統的「灌輸式」或「填鴨式」為「討論式」、「研究式」、「問題
式」方法,加強實踐教學,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師的講授重點為學習
的方法、發現問題的角度、思考問題的原則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方法改變
意味著教師主導角色的定位與學生主體角色的形成。
3、應用現代信息技術
現代信息技術已無處不在,在高等教育改革方面現代信息技術的使用不可或缺。一是要求大學教師體課堂上盡量使用多媒體課件,通過課件可以把抽象的問題具體化,復雜的問題簡單化。最重要的是它能夠擴展和增加大學生課堂教學的知識信息量,所以,有條件的應充分使用多媒體授課。二是利用信息技術教育延伸課堂知識教育。建設精品公開課,教會學生如何利用公開課,尤其是世界著名大學的公開課資源,這對我們新建應用型本科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意義深遠,值得借鑒。
三、拓展了自主學習的平台
此次培訓是對自學空間的拓展,可以根據興趣自由選擇不同培訓課程,實現了構建教師終生學習新知識的平台。一次培訓,終生受益。這既是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培養創新人才的理論培訓,是結合理論具體實踐的開始。
C. 如何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
實施策略:
1.學生分層:我在日常教學中:根據自己班內學生在知識、能力、技能、情意等方面存在的差異,合理地分層(A層、B層、C層)分組(每組4-5人),確保組組同質、組內有層、層層異質。
2.教學分層:形成既有「面向全體」的「合」環節,又有「提優」、「補差」的「分」環節,既有面向全班的統一講授、答疑、小結,又有針對部分的練習、評價、個別指導,還有分組的領學、自學、合作學。
3.目標分層:根據學生實際,制定適合不同層次學生基礎和認知水平的課程教學內容和目標, 教師制定的目標一定要是學生「踮著腳或跳起來能摸得著的」。
4.評價分層:只要學生在原有基礎上有一點進步,教師就要及時給予鼓勵和肯定, 把後進生「久違」的信心還給他們。
注意問題:
1.製造「差生」不差的心理氛圍,千方百計的消除後進生的自卑意識,以增進後進生自強不息的觀念;
2.平時測驗以小組為單位,目的在於強化同學的合作互助的思想,並強調個人形象代表小組形象,以督促後進生進步;
3.教師的任務是少講、精講,把帶有普遍性的問題放到異質小組中進行討論,教師從「填鴨式」教學中解脫出來,進行巡迥指導。
4.尊重學生的差異性,「水至清則無魚」,差異也是一種美,正視差異,利用差異,發展差異、消除差異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5.教師制定的目標要適宜,一定要是學生「踮著腳或跳起來能摸得著的」,要創造機會讓後進生獲得成就感,並及時、恰當地加以肯定和鼓勵。
取得的成效:
1.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
2.改變了學習觀念。
4.增強了合作意識。
5.提高了綜合素質
6.增強了主人翁意識。
第三方面:創新課堂,營造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環境
上學期我校開展青年教師 「創新課堂教學」教學比賽,緊緊圍繞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參與度、如何在課堂上培養合作能力、如何創新教學方法與形式等方面進行有益的嘗試。
活動要求:(五化)
1.教學目標多項化。
2.教學活動主體化。
3.教學方法靈活化。
4.教學氣氛民主化。
5.教學過程動態化。
經驗總結:
課堂教學應該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平等對話、交流和激發的過程。在創新課堂教學活動中老師們根據學科特點創設情境,並將技能學習、理論實踐融於一體,將課堂真正交給學生,使學生對課堂教學的興趣大大提高,充分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和綜合素質,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例如:數學組梁靜老師所講《二面角》一課,就是在學生充分預習的基礎上,要求學生分組製作不同類型的二面角模型,並在課上以組為單位進行展示講解。在這一活動過程中他們不僅熟練掌握了相應的知識點,同時提高了與人合作、口語表達、手腦結合等多方面的綜合素質。再如:語文劉岩老師所講《介紹》一課,創設了一個班級跳蚤市場的情境,在學生充分預習 「介紹」的要點之後,讓他們分別准備一件小物品與別人交換。要求每個人針對自己的物品特點進行介紹,完成與同學間的物物交換。在這一介紹過程中,一方面,學生們認真並涌躍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努力利用「介紹」這一知識點「推銷」自己的物品;另一方面教師則利用最後講評時巧妙地將這一知識點進一步強化,並提出關鍵要點,使學生在參與活動時更清晰、准確地掌握知識點;第三則延伸了語文課堂的內容。
二、轉變體制 創新內容
在課堂教學中加強文化課與專業課、專業課與專業課的聯系並在適當的時候相互結合,可以更好提高學生文化課的學習積極性以及綜合的專業應用素質。因此在這次活動的過程中我們特別要求老師們相互融通,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及專業素養。例如:語文組的馮鶴老師所講的《音樂在我心中》一課,為了讓學生更專業更真實的理解作者陳剛獨特的音樂觀點,他請我們的音樂欣賞課安老師與他一同以訪談的形式來上這堂課,在視覺、思維、形式上等多角度給學生以強烈刺激,在教學中兩位老師引導闡述觀點的同時,學生積極參與討論,不僅深刻理解了課文內容、煅煉了能力,同時陶冶了情操、提高了音樂素養。幾位專業課教師的專業模擬實訓課,將會計、經濟法、營銷等幾門專業課用模擬實訓的形式串聯起來,讓學生在實訓中強化專業知識、了解實際應用,完成從理論到實際工作的真正過渡。
三、創新方法 開拓空間
1.激活「興奮點」,充分調動學習積極性
精彩的課堂導入,往往給學生帶來新異、親切的感受,不僅能使學生迅速地由抑制到興奮,而且還會使學生把學習當成一種自我需要,自然地進入學習新知的情境。例如:新穎活潑的知識競賽、專業性極強的理財問題、趣味問答或謎語、小組合作同台競技、時事及社會熱點話題,還有小品、情景劇、論壇小游戲等多種形式。
2.創設「活動點」,實現教學目標多樣化
學習並非是一個被動吸收的過程,因此,最好的學習方法就是在做中學,將「聽」知識變為在活動中「悟」知識。比如:語文《善良》一課觀點的學習,教師採取了反、正兩方展開辯論的課堂活動形式,讓學生在辯論中最終了解善良到底是什麼、我們該不該堅持的問題;英語課為了提高學生單詞發音的准確度則展開英語繞口令大比拼的競賽活動;音樂欣賞課採用分組小品展示音樂內涵的比賽活動;財會專業課則採納崗位實踐的方式來體驗真正的操作過程等等。這些課堂教學活動緊緊圍繞知識點的學習,將知識體系寓於其中,讓學生在活動中嘗試合作、體驗操作、接受觀點、強化知識、提高素質,以此實現教學目標的多樣化。
3.抓好問題「討論點」,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載。
在課堂教學中,組織學生充分討論,並以積極的心態互相評價、相互反饋、互相激勵,例如:數學劉鳴老師在講《函數的應用》時將「手機月租話費」、「計算機Excel表格」、「龜兔賽跑的故事」等實際或是趣味問題與知識點結合進行討論,讓學生始終沉浸在函數曲線的變幻莫測中,自然成為了教學活動的主體。
四、更新觀念 綜合評價教師的課堂教學
結合學生對創新課堂教學的要求,我認為教學中必須明確以下幾個觀點:
———課堂情境需要有學科味。
———課堂討論要有內在的價值。
———合作學習應讓每個學生有事可做。
———體驗活動更需要感悟提升。
———開放不等於全放手。
扎實、有效是課堂教學的生命線。課堂教學永遠要關注的兩個維度是「教學目標的達成度」和「通過什麼途徑達成目標」。那麼,什麼樣的課才算是好課呢?綜合以上內容,我想,一堂好課應具備如下一些基本特徵。
1.好課有德。
2.好課有效。
3.好課民主。
4.好課求真 。
5.好課功夫在課外。
總的來講,教學質量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解決的,需要我們花大力氣,下大功夫,實實在在的去探索,去研究,任何一個環節有問題都會受到影響,因此,作為教學管理者,我們首先必須不斷更新理念,提高理論水平,在做好管理的同時,身體力行,與教師一道,投身於教學研究與探索之中,只有不斷創新,才能真正實現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D. 學校進行全面發展教育的基本途徑是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經濟社會的發展其根本是教育的發展,其核心是人的發展。教育自身所固有的屬性和功能,勢必決定了其在整個社會發展過程中重中之重的戰略地位。提高全面教育質量,培養社會需要的合格人才是學校工作的永恆主題,高中文化課教學盡快與普高接軌,是學校內涵發展的必然選擇。立足現狀,緊緊抓住教育、教學環節的每一個環節,注重教學過程中每一個階段的質量管理,從學生實際出發,以階段性教學目標的達成來保證高質量結果的實現,是教學管理的根本。就學校的每一個個體而言,只有不斷地發展自我、充實自我、超越自我,才有可能立於不敗。④強化校本管理,打造高素質的教師隊伍。突出「以人為本」的現代管理理念,尊重教師、關愛教師,積極引導教師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借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東風,把教師的專業成長作為學校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支撐點。以教師素質提升工程為抓手,強化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訓,精心打造適合本校教學實際的高素質教師隊伍。創設學習型氛圍,把學校遠景目標與教師個體發展目標結合起來,把學校組織行為與教工個體努力結合起來,實現和諧發展,構建現代學校。總之,創教育強市要求我們的每一所學校都必須成為全市教育的一個窗口、一個亮點,而不只是僅僅依靠幾所重點學校或名牌學校;只有真正消滅了薄弱學校,使每一所學校都得到和諧發展,做到校有特色、教有特點、生有特長,學校教育才能迎來萬紫千紅的春天,我們也就辦好了人民滿意的教育。
E. 關於高等教育改革路徑的論文
摘 要:供給主體多元化是當前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標。政府應從過去的單一供給主體轉為供給主體之一,與其他供給主體平等競爭。此外,政府作為供給主體,不僅要進一步加大對高等教育的投入,更應從制度和方法上對高等教育供給整體進行管理和監督,使其能夠滿足社會有效需求,推動高等教育的發展。 關鍵詞:高等教育改革;公共產品理論;改革路徑選擇;供給主體多元化 公共產品理論作為一種系統的理論,最初出現於19世紀80年代。它是為適應國家干預經濟的需要而確立的,從理論上說明了政府行為是與市場經濟活動融為一體的。所謂公共產品,是指在消費上不具有競爭性和排他性的產品和服務。薩謬爾森對公共產品的經典定義是:每個人對這種產品的消費,都不會導致其他人對該產品消費的減少。 高等教育,無疑是國家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天之驕子,也是國家強盛、民族復興的希望之源。然而,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發展和深化,許多問題也使得我們困惑不已,如擴招後教育教學質量的滑波問題、大學畢業生就業難問題等。面對社會的質疑,高等教育改革何去何從,業已成為學術界關注的焦點。高等教育作為一種適度規模下的公共物品(也有人稱為准公共物品或者俱樂部公共物品),政府有義務、有責任利用看得見的手去介入、影響和校正高等教育改革的思路、路線和目標,使其向著有利於社會進步、國家強盛的方向發展。 一、基於公共產品供給理論下的高等教育特徵分析 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高等教育改革在理論和實踐兩方面都取得了不少進展,特別是高校擴招以來,大大增加了人們享受高等教育的機會,有利於社會整體素質的提高,促進了整個國家的進步和發展。 1.高等教育的公共特質。不同教育性質的確認,一直是學者關注的熱點問題。如厲以寧從供給主體和教育經費承擔方式來看,認為我國現行教育產品有以下五種類型:具有純公共產品性質的教育(如義務教育)、基本具有公共產品性質的教育(如政府投資提供的各類學校教育等)、具有混合公共產品性質的教育(如某個組織為自己的成員設立的學校或培訓班等)、基本具有私人產品性質的教育和具有純私人產品性質的教育。王善邁從教育屬於非營利的公共部門出發,認為教育提供的是公共產品或混合公共產品,而不是私人產品;義務教育屬於公共產品,非義務教育屬於混合公共產品。勞凱生則認為,從教育非壟斷性質、公共產品與市場的關系、產品的競爭性和可分性程度來看,教育這種公共產品可以進一步轉化為私人產品或准私人產品。 高等教育屬性的確認可劃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政府是高等教育唯一的供給主體,且完全承擔教育經費,此時的高等教育屬於純公共產品的范疇;第二階段,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化,高等教育供給主體和經費承擔方式的變化,使得高等教育的性質也相應改變,具有混合公共產品的特點,我們可稱之為准公共產品。 所謂准公共產品,是指不嚴格遵守消費上具有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的產品和服務,即高等教育在消費上具有非競爭性,但是卻可以輕易地做到排他。例如,高校向學生收取一定的費用,來為特定的群體提供產品和服務。這些產品和服務在一定的規模下(學生數量)具有良好的外部效應,但是超過一定規模後,必將發生擁擠效應,從而影響其他消費者的消費數量和質量。因此,我們又可以稱之為俱樂部產品。 高等教育作為一種純公共產品和准公共產品,具有公平性和正的外部效應。所謂公平性是指作為一種教育機構,它是面向社會全體成員的,每一個人均能夠享受這種產品和服務。如早期的高等教育,通過公平競爭(高考)被擇優錄取的考生能夠免費獲得這種教育的權利;當前的高等教育同樣需要通過公平競爭(高考),才能夠獲得高等教育的機會,只不過教育經費不再由國家承擔。正的外部效應是指個人獲得高等教育之後,不僅個人受益,而且具有明顯的社會效益。如從知識傳遞的貢獻來說,它對於提升國民素質、增強綜合國力、弘揚本民族文化、傳播人類科技和文化知識、提高大眾的民主意識等起著潛移默化的積極作用。高等教育的公共產品屬性如表1所示。 2.高等教育的經濟特質。高等教育產品和服務的消費會產生巨大的效益。首先,個人精神層次的提升(精神收益)和社會文明程度的進步(社會收益)等等,這些無形的收益是無法具體測量和估算的。另外,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高等教育也具有相當的經濟特質,具體表現為: (1)新的增長點。在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傳統的拉動消費、擴大內需的手段乏力,什麼才能夠成為我們社會新的增長點?顯然,高等教育無疑處於聲名顯赫的位置。這在世界經濟和教育發展史上是罕見的,可以說是一個偉大的創新。多項調查表明,目前我國家庭儲蓄的首選目標是用於子女教育,特別是高等教育投資,正是這一具體國情強化和放大了高等教育的經濟特質。 對此亞洲開發銀行的湯敏博士早在1999年2月19日《經濟學消息報》中就提出,若三年內使我國高校的招生量增加一倍,且新增學生一律實行全額自費,學費每年1萬元,其他費用每年4—5千元,則屆時高校每年可多收學費200億,其在校消費約為40億。再考慮這筆錢所帶動的間接消費,用我國的投資乘數來計算,這240億可拉動近1000億左右的投資與最終消費。在筆者看來,此觀點可信度多大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高等教育確實能在短期內大大拉動國內消費需求,刺激短期經濟增長。另一方面,更為重要的是,我國居民具有對高等教育經費的支付意願和能力,這就使得高等教育成為我國目前的經濟增長點有了可能。 (2)產業化發展。我國高等教育發展勢頭迅猛,特別是1999年黨中央、國務院作出了高校擴招重大決策後,高等教育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據教育部資料顯示,截至2005年底,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21%,在校生數211210萬人,居世界首位。 高等教育大眾化理論是馬丁·特羅在20世紀70年代初期創立的,他分別將15%和50%作為大眾化和普及化高等教育發展階段的劃分標准,即將毛入學率低於 15%的高等教育稱為精英教育,在15—50%范圍之內稱為大眾化高等教育,而在50%以上稱為普及化高等教育。我國巨大的高等教育需求和相關數據表明,高等教育大眾;化時代已到來,為此很多學者提出了高等教育產業化發展的口號。 所謂教育產業化,是指運用現代產業發展機制和管理方式推進高等教育辦學主體多元化、辦學方向社會化和辦學投入產出效益化的過程。盡管教育產業化問題見仁見智,爭論很大,但事實上,當前在我國還是有具體表現的——主要就是利用社會閑散資本興建並經營大學城、職業院校、二級學院以及民辦高校等,並允許營利的一系列行為。 二、政府在高等教育改革進程中的責任 作為高等教育供給主體之一,政府不僅需要在財政投入、制度和管理水平上努力提高,還需要強化市場意識,並在宏觀上對高等教育領域進行全面的規范和引導。 1.加強高等教育財政投入,構建良好的發展環境。加大財政投入,優化配置,整合各種教育資源,搭建強有力的高等教育平台,能夠發揮顯著的引領作用,從而有效地促進我國高等教育的快速、穩定發展。以「211工程」和「985工程」為例,政府集中資源對部分基礎好、水平高的高校進行重點建設,是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模式的成功嘗試。這兩大工程很好地實現了通過重點建設進而推動整體發展的戰略構想,較大程度改善了高校的辦學條件,提高了高校培養高層次創新性人才和進行高科技開發的能力,一批重點學科已成為國家高層次人才培養、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的主要基地。 2.不斷調整知識結構和教育模式,滿足社會有效需求。高等教育作為專業教育,直接為社會輸送各類高層次人才和服務,因此必須與市場保持緊密的聯系。而我國傳統高等教育存在的與市場需求聯系不緊密、辦學模式封閉滯後等弊端,導致其不能及時准確地反映經濟發展態勢,無法滿足社會有效需求的變化。因此,政府必須洞悉當前社會的需求發展態勢,審時度勢,不斷對高等教育的知識結構和教育模式進行調整,從而引導高等教育保持正確的前進路線。 3.建立現代產權理念,落實高校辦學自主權。從產權理論的角度來看,落實高校辦學自主權,是我國高等教育取得快速發展的前提。政府和高校的關系並非不可變化,應該看到,由傳統政府控制型向政府管理型轉變應是高等教育改革目標之一。因此,建立現代產權理念,實現高校所有權和辦學權的分離,使高校成為具有經營自主權的產權清晰的市場經濟主體,既是重構政府和高校關系的契機所在,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內在要求。 4,建立嚴格的准入、核查和激勵制度。隨著高等教育領域向社會(私人)資本開放,使得某些院校的辦學規模、質量等指標沒有一個嚴格而統一的標准。更有甚者,僅僅把高等教育當成自己的搖錢樹,只重視自己的經濟效益,一切向錢看,最終會導致我,國高等教育體系遭到社會的質疑,從而失去公信力。因此,政府首先應設立一定的門檻,並出台相應的法律法規及配套措施,對高等教育供給主體進行資格審查,並在其提供高等教育產品和服務的過程中實行有效監督。其次應對其提供的高等教育產品進行全面評估和核查,保證質量,提高消費主體的競爭力。第三,建立合情合理的激勵制度,通過諸如財政補貼、稅收減免或者其他市場化手段對提供優質高等教育服務和產品的供給主體予以獎勵。 三、當前我國高等教育的困境分析 當前我國高等教育的困境主要表現為供給和需求的發展不平衡,單一的供給無法滿足日益多樣化、多層次的社會需求。高等教育資源的這種短缺具體表現在其供給數量的匱乏和供給質量的缺陷兩個方面。 1.人口基數過大。隨著知識經濟的深入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眾對高等教育的需求日顯旺盛。盡管近幾年來,高等教育獲得了快速壯大和發展,但相對於我國過大的人口基數,仍然顯得有些供給不足。筆者參閱教育部相關數據,總結了我國2003。2006年的高考招生數據,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雖然2003—2006年高校招生名額增加了150萬人,但是隨著報考基數的增加,高考毛錄取率卻下降了6個百分點,因而2006年就有 420萬人得不到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可以預見在未來五年之內,毛錄取比例在達到人口峰值之前還有可能下降,還會有更多人失去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因此,筆者認為,龐大的人口基數是造成我國高等教育資源嚴重供給不足的主要原因之—。 2.低質供給和知識結構的錯位。高等教育供給不足不僅包括數量上的供不應求,還包括質量上的低質供給以及知識結構上的錯位,導致該資源供給無效或者低效,進一步加深了其供給不足的程度。 首先,由於消費高等教育資源的絕對數量不斷增加,從而使得擁擠效應的發生率大大提高,出現了規模低效的現象,使得教育資源的消費質量大打折扣,主要表現在教師總量不足、組織管理水平落後、教學事故發生率(諸如曠課等)提高等方面。據有關部門對99所高校外語教師情況調查,周課時一般為14節以上,其中20 —29節的占教師總數的32%,30節以上的佔5.4%。而據研究外語教師周課時在8節左右最為適宜。班級教學規模膨脹過快,合班上課,一兩百人上大課現象增多,教師組織教學難度加大,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3.高投入和低產出的矛盾。2006年8月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開展了一項由8777人參與的調查,結果顯示,34.7%的受訪者在談到自己的大學生活時,都覺得「後悔」。高等教育的消費不僅具有抽象的精神收益,還有看得見的經濟收益,因此我們就無法逃避對其投入產出進行比較分析,也就是說要看高等教育的回報率是否大於(或等於)預期。許多教育經濟學家在一般教育投資和高等教育投資等方面作過深入的研究,也給出了不同的估算值。表3是關於不同收入國家對於不同類型的教育投資社會回報率及個人回報率的估算。 從表3可以看到,高等教育投資的回報率,無論對社會還是個人,都是非常高的。值得注意的現象就是,不同國家高等教育投資的回報率隨著其收入高低呈遞減趨勢,也就是說,收入高的國家,高等教育的回報率比低收入國家普遍要低。這說明隨著我國經濟快速增長,人民的收入越高,高等教育的回報率將逐漸減低。換句話說,假定投入(不計機會成本投入)一定,拋開其他諸如知識結構、專業設置不合理等不利影響,當前中國對高等教育投資的產出是低於其預期水平的。 四、我國高等教育供給主體多元化的改革路徑選擇 由於高等教育的公共產品特性,供給高等教育的產品和服務成為政府不可推卸的責任,特別是我國傳統的計劃指派特點以及人們對政府的強烈信任,更使得政府當仁不讓地成為高等教育供給的核心力量。然而,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政府供給並不等於政府生產。政府供給。可以通過政府直接生產和委託社會(私人)部門生產兩種方式來提供高等教育產品和服務。 1.政府直接生產。所謂政府直接生產,是指政府建立高等教育機構對高等教育產品和服務進行直接生產。根據我國歷史現狀,政府對高等教育的供給可以劃分為兩種形態:
F. 如何做好高校教學研究
一、確立「教研推進課改,課改促進教學,教學提升質量」的辦學思路
堅持「以教研推進課改,課改促進教學,教學提升質量」的辦學之路,建立「教育教學課改——教科研——教育教學資源開發」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
新一輪的課程改革,是反映時代精神在教育觀念上的革命性改革。民主、科學、開放的理念是新課程改革的靈魂,它倡導全面、和諧發展的教育;倡導學生主動參與,勇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收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交流合作能力。明確課改的目的,在具體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去探索、去實踐。
實施新課改後,學校的教學將是傳授知識,開發智力,培養能力,健全心理的高度結合。因此,教學工作應首先抓好課堂教學與其補充和延伸的科學訓練。在課堂教學中,強調教學生治學做人的方法,授人以漁,讓學生主動進入角色,進行思考、操作、實踐,形成主動的教學場景,產生省時、博得「共振」效應。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逐步增設各學科的訓練環節,強化學生自我訓練,鼓勵學生進行創新。
堅持不懈地開發學校的教育教學資源。堅持從課改實踐中提出課題,進行教學研究,認識和掌握教育教學規律,以各學科的教研課題研究為契機,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教科研攻關,全面提高教育教學力量的教學辦學模式。
二、建立健全制度,完善評估機制
確立了「教研推進課改,課改促進教學,教學提升質量」的辦學思路。為了保證學校教學改革工作順利進行,學校經過近幾年來的不斷探索和總結,相繼出台了一系列加強學校教科研工作的規章制度及措施。
依據「以人為本,以發展師生的潛力為主線」為辦學理念,學校制定了《教學評價方案》,初步採用多元的、發展性的評價觀念對教師和學生進行評價。對教師的評價,結合自己、學生、同事、學校四個方面開展;對學生的評價,設計為「我給自己寫評語」、「教學寄語」、「家長評價」三個方面,根據學科的特點細分為一些小欄目,整合學生、教師、家長三方面的評價,是評價力求做到內容的全面性、多樣性和動態性。
三、立足教學常規抓教學,開展多樣化的教科研活動
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中心工作,抓好常規教學工作是做好教學工作的重點。學校在認真抓好常規教學的前提下,為進一步推進教改工作,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水平,穩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結合教師的教學實際,積極開展教改和教研工作。
1、開展學習型教研。通過教研組學習,教學設計討論,學生問題診斷,教師聽評課等交流形式,吸引盡可能多的教師參與到課改教研活動中來。
2、開展活動式教研。通過開展各種活動把每一位教師融入到學校教研中去。每位教師每學年按要求必須完成「八個一」活動:讀一本課改專著,撰寫一篇教學論文,設計好一篇優秀教案,製作好一個課件,命一份符合新課程標准要求的試卷,參加一些課題研究,上好一堂研討課,分析好一堂課例,做一次學科專題中心發言,寫一篇不少於1500字的師德師風學習體會。
3、開展專題式教研。教師在教學中常常會遇到很多共同的問題,這些問題很難通過個別教師在教研活動中解決,這就需要全體教師圍繞這些問題,開展專題式研究。學校加強了備課組的集體活動力度,群策群力,隨時根據教材內容的特色,學生的學情反映和教學效果反饋等情況,展開深入研討,深入挖掘教材,大膽處理教材,共同設計最佳的教學方案,以提高全組教師的教學業務能力。學校規定各備課組必須做到「四定、四備、五統一」:即定時間、定內容、定中心發言人;備教材、備教法、備學生、備學法;統一教學進度、同一目的要求、統一重難點、統一作業量、統一考試檢測。
4、開展專題研究。如怎樣開展合作學習?怎樣開發校本課程?中學生探究式學習的途徑和方法等許多專題研究。學校要求每一位教師要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人人都參加課題研究。
四、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面臨的困惑與挑戰
為了確保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持續穩定的提高,讓具有特色的辦學之路更好更堅定地走下去,將面臨著更多的困難和挑戰。教師隊伍狀況不容樂觀,我校教師隊伍存在嚴重的老化問題,自1999年國家取消大中專生指令性分配機制以來,學校沒有得到青年教師的補充,教師的教學工作缺乏競爭,教學氛圍缺少活力。由於學校布局及招生政策的變化,學校的生源素質有了較大的變化。如何應對這種變化,調整教師的教育教學,又提出了新的課題。學校的教科研工作如何進一步創新,如何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提升教學質量,讓學校保持持續穩定的發展,接下來的工作任重而道遠。
G. 為什麼要對班級教學進行改革改革的途徑有哪些
由於班級授課制的局限性:
(1)不利於學生主體性的發揮,學生比較多地是接專受教師所傳授的現成知屬識.
(2)為學生提供的實踐性學習、探索性學習的機會比較缺乏,因此不利於學生多方面的發展.
(3)不能很好地適應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等方面的多樣化,比較固定化,缺少靈活性.
(4)強調統一性,難以適應學生的個別差異,不利於因材施教.
(5)每個學生實際上分別地對教師負責,彼此之間沒有分工與合作,因此學生的互相交流和啟發難以保證.由於具有這樣一些局限性,人們一直在致力於班級授課制的改革
H. 學校推進課堂教學改革的主要思路,措施和成果有哪些
課程改革的核心環節是課程實施,而課程實施的基本途徑是課堂教學。新課程實施以來,課堂教學中出現了一些新問題,這些問題緣於許多教師對新課程背景下課堂教學的一些基本關系缺乏正確認識。本文擬重點就以下幾個關系進行梳理與分析,以期為教師改進日常教學提供思路。了解更多教育資訊,網路一下英盛觀察。
課程改革是一項復雜而細致的系統工程,課程改革的核心環節是課程實施,而課程實施的基本途徑是課堂教學。如果離開了課堂,離開了教師的日常教學行為,那麼課程改革只能是一句空話。如果教師的教學觀念不更新,教學方式不轉變,課程改革也將流於形式,事倍功半甚至勞而無功。因此,教學改革是課程改革系統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環。隨著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推進,如何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改革課堂教學,把先進的教學理念融入到日常的教學行為之中,已日益成為廣大教師和教學研究人員關注和探討的熱點問題。
課程改革其本質是對教育教學規律的再探索,是對教育方針的再認識,是對基礎教育的再定位。這就決定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穩中求變的漸進過程,而絕非是一場運動式的根本轉變。新課改給我們帶來了全新的課堂教學理念,為課堂教學改革指明了方向,廣大教師既要敢於實踐,也要善於思考,還要站在新課程理念的高度重新審視以往傳統的課堂教學,處理好傳統與改革、繼承與創新的關系,要防止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針對廣大教師在課堂教學實踐中遇到的一些問題,下面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談一談自己的體會與思考。
一、研究教學活動方式變革的有效性
學生的發展是通過學生的活動來實現的。學生如何活動,決定了學生如何發展。因此,當前的課堂教學改革把學生學習活動方式的變革作為重點,這是基於課堂教學改革方向的合理選擇。廣大教師也不滿足於講練、機械問答、逼著學、哄著學、死纏爛打的教學方式。但是,在實際的課堂中,我們觀察到,講練和機械問答仍然是主要的教學方式,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則多流於"放羊",效率較低。一方面,教師們期盼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高喊"再也不能這么過,再也不能這么活",另一方面,學習方式變革的結果卻又讓教師們感覺到"山也還是那座山,河也還是那條河"。
之所以陷入這種矛盾的境地,主要原因在於教師們對學習方式的理解存在片面性,在具體使用上存在機械性。譬如,教師們往往把自主學習理解為讓學生自學,把合作學習理解為讓學生討論,不知道在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如何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以至於教師們認為學生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浪費時間、效率低下,擔心教師不講,學生不會,教師不講,教師失職。這說明,在堅持把學習方式變革作為課堂教學改革主要內容的同時,我們應該深入研究何謂學習方式?為什麼要進行學習方式的變革?如何進行學習方式的變革?這樣有助於揭示學習方式的准確內涵,明確變革的對象、合理性和有效性,避免形式主義。
學生的學習方式,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認識、實踐的程序、法則和手段。學生的學習方式,是教與學統一的方式。離開了教師教的學習方式,是自學,不屬於教學范疇。因此,學習方式的變革不是不要教師指導,而是教師如何指導。教師的主導作用應放在關注學生學習的程序、法則和手段,分析學習成功或困難的原因,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目的在於最大限度地促進學生發展,不是為了變革而變革。因此,在變革學習方式時,我們應重點關注學習方式變革目的和手段的合理性,思考通過學習方式我們要達到何種教學目的,使用該學習方式能否有效地達到教學目的。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應重點研究學習方式與教學內容、教學目的的關系,體現出學科特點,突出"語文味"、"數學味"等;應重點研究教師教、學生學的方式,突出學生學習的內外部活動過程的主動性。
二、正確處理課堂教學的幾個關系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主渠道,是教學過程的中心環節;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是實現課程教學改革目標;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上好課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最關鍵的一環。
第一、 做好課前的精心准備和設計。以往的教學環節也是注重課前備課環節,但那隻是偏重老師自己教材知識的把握、教學重難點的把握、學生的學情把握,只是老師瞭然於心就夠了。現在就不行了,它要求老師對於以上問題不但要自己瞭然於心,還要它化成具體可操問題,並於課堂上什麼時候以何形式適時展示出來。這就需要老師提前准備出學案或題板。
第二、把握課堂上學生和老師"學"與"教"的互動關系。傳統的教學主要是以教師為主體,"滿堂灌""牽著鼻子走"是其具體表現。顯然,這種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現代教育的需要。因為它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空間,束縛了學生的能力發展,扼殺了學生的天性及應有的創造力。究其根本原因,傳統的教學顛倒了主次,是以教師為主,把課堂當"講堂"。因此,要真正地改過來,就必須為學而教,以學生為主體,把課堂當"學堂"。這種學生和老師"學"與"教"的互動關系如何把握,達到怎樣的程度還需要長時間的摸索。
第三、處理好課內與課外的關系。課內是有限的,課外是無限的。可以說,播種在課內,收獲在課外。因此,課堂教學只能是點"睛"、點撥、點"種",給學生以充分的自由空間。再者,語文課本一學期也只有三十幾篇文章,三年學完也不過近兩百篇。要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素養談何容易!"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必須將課內學習與課外延伸有機結合起來。
第四、處理好短期效應與長遠目標的關系:為考而教雖然奏效,但只是短期行為,從長遠看,學生得不到實惠。眼下有些同學高分低能,學習中明於心而不能言於口、訴之筆,一篇作文幾百字,錯別字常見,病句不斷,語言蒼白,正是短期行為的結果。衡量一個學生的語文水平如何,應該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著眼;聽,能了於心;說,能達於聰;讀,能通其意;寫,能感於人。因此,有效的課堂教學必須扎扎實實地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
總之,課堂改革是一項艱巨而漫長的工作,它需要我們教師有決心、有信心去該,有行動、有思考去做,長此以往,實現課堂改革,減負增效,推進素質教育的目標就一定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