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蒙氏小班《風》的教案
活動目標:
通過活動發展幼兒的觀察能力,鼓勵幼兒積極思考,大膽提問。初步培養幼兒對自然界——風的感知
活動內容:
誰吹動了小魚?
活動准備:
1、窗簾掛飾「小魚」。
2、氣球、紙球、紙條、沙包、風車等.
3、選一個有3級左右風的天氣。
活動過程:
一、每組桌上有氣球、紙球等。
教師:桌子上有什麼呀?
幼兒:紛紛舉起桌上的玩具並回答提問。
教師:請小朋友想一想,如果不用手,你能讓這些玩具動一動嗎?
幼兒:有的把手背後,有的把手放在桌下。田蕊用力吹,許多幼兒也在吹,掉在地上撿起來繼續吹。於寧拿著紙板在扇紙條……
教師:你們是怎麼讓玩具動起來的?
幼兒:我用嘴吹、老師我用紙板當扇子吹(扇)動的、老師可是怎麼使勁也吹不動沙包!老師那是因為沙包太沉了、老師這個風車就吹不動……
老師:我們到外面玩風車和這些玩具好嗎?
幼兒:太好了。有的拿風車有的拿紙條和氣球等。
二、戶外活動。
三、戶外活動後。
教師:小朋友們,講一講你們在外面玩什麼游戲了?
幼兒:老師我玩風車了,我一跑它就轉,老師我玩氣球了,風刮的氣球亂跑,我都追不上了,老師我們玩追尾巴游戲了。
教師:為什麼不玩揪尾巴卻玩追尾巴游戲呢?
幼兒:因為尾巴掉了,被風刮跑了,我們就追尾巴。
教師:(指著被風吹動的窗簾掛飾)那天嘉寧問我:「為什麼沒有人吹,『小魚』也會動呀」你們說為什麼?
幼兒:因為是風吹的!因為「小魚」很輕。
教師:王雨你的風車轉了嗎?
王雨:轉了!我跑的時候它轉的可快了。
教師:為什麼小雨的風車吹不動,在外面一跑就轉了呢?
幼兒:因為風的勁兒可大了,媽媽騎車帶著我,一刮風就騎不動了。
教師:你們知道風有什麼用嗎?
幼兒:老師,刮風可害怕了,能把樹颳倒。老師,刮風走不動路。
教師:你們回家後,和爸爸媽媽一起看電視,看書,上網查一查,了解一些風的知識,告訴老師和小朋友好嗎?
幼兒:好!
活動自評:
1、本次活動是由一名幼兒的提問「是誰吹動了小魚」而生成的。教師為了滿足幼兒的求知慾望、利用觀察、感知、討論等形式,使幼兒在主動的學習氣氛中了解風的知識。
2、本次活動以啟發、引導、鼓勵的原則,教師為幼兒提供了玩教具和寬松的學習空間,教師的提問具有啟發性,使幼兒積極思考,讓幼兒在實踐、討論中知道風的存在。
3、小班幼兒生活經驗少,知識面窄,他們還不了解風的用途。教師為了拓寬掌握知識的渠道,讓幼兒和家長一起通過多種方式獲得知識,開闊視野,了解風的知識,促使幼兒的學習興趣向更深的層面延伸。
⑵ 幼兒園小班日常教案 門的開關活動准備
1.教師要寫自己認為有重要意義的教學經歷或教學故事,即要有選擇性,典回型性,不要事無巨細答都羅列進去,要圍繞中心問題進行選擇。並不是說所有的事件都可以成為案例,要善於捕捉教學過程中的「亮點」。
2.應根據以往的經歷撰寫案例,盡量保持案例中資料的真實性,使讀者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可以到案例的主體即學生那是去詢問、調查他們的真實感受。
3.教學案例與其它的教學作品有區別性。
與教學論文相比,教學案例在文體和表達方式上以記錄為目的,以記敘為主,兼有議論和說明;在思維方式上,是一個從具體到抽象的過程,通過對生動的教學「故事」的描述,通過對具體的學生、老師心理感受的描述,反思、總結教學的利弊得失。
⑶ 蒙氏教育小班科學乒乓球會吹走嗎教案
一 名稱:有趣的乒乓球
二 目標:
1探索在不同的環境條件下乒乓球彈性的變化
2知道力的大小與彈性的關系.
3有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興趣。
4對」乒乓明星`乒乓運動感興趣。
三 准備:
1乒乓球人手一份,,記錄表人手一份。
2輔助材料:棉花、木板、紙板球拍等。
3中國獲得多哈亞運會乒乓球比賽冠軍總數以及乒乓球明星的圖片與資料。
四 過程:
1 師生問好.。
2 談話------多哈亞運會與乒乓球
出示乒乓明星的圖片與資料。師:這是誰?他們是干什麼的?多哈亞運會正在舉行。你們知道他們拿了幾塊亞運會乒乓球比賽的金牌?
師幼小結:略。
3 探索乒乓球彈性與力的大小關系。
(1)師:小朋友手上都有一隻乒乓球,請你玩一玩,有什麼新發現?告訴老師和小朋友。
(2)幼兒操作,教師參與幼兒活動。
(3)師啟發幼兒小結:玩乒乓球時用的力大乒乓球跳得高,用的力小乒乓球就跳得底。
4出示棉花、紙板、木板讓小朋友猜一猜乒乓球在哪種材料上跳的高並出示記錄表,請小朋友在表格內記錄下自己的猜測結果。(記錄時可以用數字,或用標記)
材料
棉花
紙板
木板
結果
5請小朋友用同樣的力氣去三種材料上試試,並記錄乒乓球在哪種材料上跳得高。
材料
棉花
紙板
木板
結果
6師引導幼兒從猜想與操作的對比中小結:乒乓球的彈性會變化,當遇到比較堅硬的材料時彈性大跳得高。當遇到比較柔軟的材料時彈性小,跳的低。乒乓球的彈性與力的大小有關系用力大跳的高,用力小跳的低。
7小競賽--------誰是第一
師:小朋友,找你的好朋友,兩人或多人一組比一比,看誰拍的乒乓球數多。引導幼兒在比賽的過程中探索發現乒乓球跳的高度與頻率的關系。
⑷ 蒙氏閱讀小班1《老師好》教案
教學目標
1、 讓幼兒了解保健老師的工作,感受保健老師對他們的關愛。
2、 學會如何向保健老師問好。
3、 願意接受保健老師的檢查。
活動准備
1、 保健老師圖片。2、保健老師給小朋友檢查身體的圖片。
活動過程
1、 通過談話,出示圖片,讓幼兒了解保健老師。
如:親愛的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介紹一位新老師,她有個很好聽的名字,你們想不想認識她呢?(幼兒作答:想認識)我先不告訴你們她的名字,我先問小朋友們一個問題,媽媽帶你們去檢查身體,都是誰幫你們檢查的?(幼兒作答:醫生)哦,他們是怎麼給你們檢查的?
2、 教師總結:我介紹的這位新老師,她的名字叫「保健老師」,你們想知道她是做什麼工作的嗎?(幼兒作答:想知道)她就像是醫生,但她在學校里為小朋友工作,她很關心小朋友們的身體,比如:她會經常摸摸小朋友們的頭,看是不是發燒,再檢查小朋友們的眼睛,是不是異常,再看看小朋友的牙齒是不是很疼,壞掉了,她還檢查小朋友們是不是帶有不安全器具,她檢查的地方太多了,她是不是很關心小朋友們的身體呢?你們喜歡這樣的保健老師呢?
3、 通過觀察圖片,加深幼兒對保健老師工作的認識,並感受那份關愛之情。
如:親愛的小朋友們,除了以上我說的保健老師的工作之外,我們來看一看她還為小朋友做了哪些工作?
4、 教師小結:小朋友們生病了,保健老師幫助喂葯,小朋友的手不小心扎破了,保健老師幫忙包紮,小朋友每天是不是長身體了,保健老師幫忙量體,如果偏瘦,保健老師會提醒小朋友不要挑食,要多吃點營養的東西,如果偏胖了,保健老師又會提醒小朋友要注意飲食習慣,還有小朋友生病了,保健老師又會幫忙打針,小朋友們,保健老師是不是很關心我們呢?那我們是不是希望、喜歡讓她們幫我們體檢呢?
5、 引導幼兒如何向保健老師問好。
如:親愛的小朋友們,保健老師這么地愛我們,那我們是不是也愛她們呢?如果見到她們,我們該怎樣向她們問好呢?如果早上我們見到了保健老師,我們應該說:保健老師早上好,如果下午見到保健老師,我們要說:保健老師下午好,如果放學見到了保健老師,是不是要說:保健老師再見!
6、 請個別幼兒示範向保健老師打招呼。
7、 教師總結:保健老師是好老師,她無微不至地關心著我們,所以我們要聽她們的話,保護好自己,讓自己健健康康的,最後讓我們大家一起說聲:保健老師好!
⑸ 蒙氏開鎖的工作教案
主要內容有倒豆子、折疊、使用勺子、使用鑷子和開鎖等等。親子蒙氏生活班(樣本)蒙氏生活班教案分為19-21個月教案A班22-24個月教案B班25-27個月教案C班...
⑹ 小班區域活動開鎖教案
【活動目標】能講米對准容器倒下。
【活動材料】適量的米,小口版玻璃瓶兩個(其權中一個裝有適量的米),漏斗、托盤。
【活動玩法】
1、講兩個瓶子放在托盤上。
2、把漏斗放置在一個瓶子上。
3、講另一個瓶子里的米對准漏斗緩緩倒下。
4、活動反復進行。(幼兒教育)
⑺ 小班主題課安全我知道蒙氏教案
第一,我認為應該注意教案內容的靈活性。由於我們教學面對的是一個個活生生的有思維能力的學生,又由於每個人的思維能力不同,對問題的理解程度不同。常常會提出不同的問題和看法,教師又不可能事先都估計到,在這種情況下,教學進程常常有可能離開教案所預想的情況。因此教師不能死扣教案,把學生的思維的積極性壓下去,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改變原先的教學計劃和方法,滿腔熱忱地啟發學生的思維,針對疑點積極引導。為達到此目的,教師在備課時,應充分估計學生在學習時可能提出的問題,確定好重點、難點、疑點和關鍵.。學生能在什麼地方出現問題,大都會出現什麼問題,怎樣引導,要考慮幾種教學方案。出現打亂教案現象,也不要緊張,要因勢利導,耐心細致地培養學生的進取精神。
第二,要注意揚長避短。每個人的知識、經驗、特長、個性是千差萬別的,而教學工作又是一項創造性的工作。因此寫教案也就不能千篇一律,要發揮每一個老師的聰明才智和創造力,所以老師的教案要結合本地區的特點,因材施教。
第三,要注意創新。這是真正能體現教案差異的部分。教材是死的,不能隨意更改,但教法是活的,課怎麼上全憑教師的智慧和才幹。盡管備課時要去學習大量的參考材料,充分利用教學資源,聽取名家的指點,吸取同行經驗,但課總還要自己親自去上。這就決定了教案要自己來寫,教師備課也應該經歷一個相似的過程,從課本內容變成胸中有案,再落到紙上,形成書面教案,繼而到課堂實際講授,關鍵在於教師要能 「學百家.樹一宗」。在自己鑽研教材的基礎上,廣泛地涉獵多種教學參考資料,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而不要照搬照抄,要汲取精華、取去糟粕。對別人的經驗要經過一番思考、消化、吸收、獨立思考,然後結合個人教學體會,巧妙構思,精心安排,從而寫出自己的教案。
以上只是這一個星期以來學習的一點心得
⑻ 幼兒園小班蒙氏日常《打雞蛋》教案
活動目標: 1.學習按顏色一隔一排列夾子。 2.通過用三指夾夾子,發展手指小肌肉的靈活性與力度。 3.有序、專注地操作,體驗成功的快樂。 教具准備:操作盤、花邊小碟子、彩色夾子若干、顏色標記卡等。 活動過程: 一、准備活動。 1.走蒙氏線。 2.手指游戲。 評析:准備活動安排了兩個內容:走蒙氏線是常規活動,可以較好地鍛煉幼兒的平衡感和專心細致的工作態度,讓孩子進入蒙氏工作的狀態。游戲活動一方面使小班孩子消除在陌生環境中的緊張情緒,讓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到活動中來,同時手指游戲為下面的操作活動做熱身准備。 二、集體活動。 1.介紹工作名稱:「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項新的工作:夾夾子。」 2.介紹工作準備:「老師先拿一張工作毯,雙手取出托盤放在工作墊的左側。」 3.介紹材料:「有彩色夾子,花邊小碟子、顏色標記卡等。」 評析:跟其他教學所不同,蒙氏工作強調操作的規范和秩序,老師首先示範整個工作的順序:取工作毯——放在指定位置——取操作材料——進行工作——將材料歸位——將工作毯歸位。老師規范的操作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印象。 4.介紹工作內容: (1)右手取出花邊小碟子,看看這個小碟子是什麼樣的? (2)出示圖:小碟子的花邊象什麼? 評析:有了比較直觀的平面的圖示,孩子們進行了充分的想像,如:象水波浪,象山峰,象屋檐,象太陽傘的花邊,象橋洞,象裙子,象方便麵等等。 (3)介紹五角星和箭頭標記。 評析:在小碟子上加上起始點和箭頭標記,而不強調順時針方向,是考慮小班孩子的實際水平,孩子通過反復操作以後,可以從環境里逐步建立起內在秩序。 (4)伸出食指閉眼順時針方向觸摸感覺花邊的高低變化規律。 評析:閉眼觸摸可以更好地鍛煉幼兒的觸覺,幼兒閉上眼睛,排除其它干擾,能更好地集中注意力,感受小碟子的高低變化規律。 (5)示範夾子的開合。 師:「老師還給大家帶來了小夾子,伸出大拇指、食指和中指用力壓一壓,象什麼呀?」 評析:這里老師採用邊講解示範,邊帶小朋友一起練習的方法,有助於幫助孩子掌握正確的動作。有針對地鍛煉了拇指、食指、中指的小肌肉。老師做開合練習,問小朋友象什麼?孩子們的想像很豐富如:象嘴巴,象訂書機、象機器人在說話。當老師邊做開合練習邊從左往右移動時,孩子們自然地想到了象蝴蝶在飛,象小魚在游等等。 (6)按照圖片規律給夾子排隊。 師:「今天,小蝴蝶要進行飛行表演,小蝴蝶的隊伍是怎麼排的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小卡片。是紅、綠、紅、綠。一隻紅蝴蝶,後面跟一隻綠蝴蝶。我們幫小蝴蝶檢查,看它排得對不對。對的我們就用點頭來表揚它,錯誤的我們就用搖頭來提醒它。」 評析:按照顏色規律一隔一排隊對小班孩子來說難度比較適中,但同時要按照一定的方向進行有序排列,就有一定的難度,需要孩子專注地工作,老師同時示範幾種錯誤的排列,孩子在改錯的過程中,加深了印象,從而在操作中能更有效地控制這些錯誤。 (7)順時針方向夾夾子。 師:「從五角星的地方開始,小蝴蝶按照箭頭的方向停在山峰上。一座山峰停一隻小蝴蝶。我們幫小蝴蝶檢查,看它飛得對不對。對的我們就用點頭來表揚它,錯誤的我們就用搖頭來提醒它。」 (8)順時針方向取下夾子。 三、幼兒操作活動。 1.幼兒有秩序取工作毯、雙手取出操作盤放在工作毯的左邊。 2.閉眼觸摸感覺花邊小碟子的高低變化。 3.按圖片規律給夾子排隊。 4.按順時針方向在「山峰」上夾夾子。 5.仍按順時針方向收回夾子。 6.收拾好學具,送回櫃子。 評析:幼兒在操作過程中,老師只是一個觀察者,不隨便幫助,孩子出現錯誤以後,老師可以讓孩子進行二次操作,或者三次四次操作,讓孩子自己來調整,只要孩子有興趣,就不要阻止孩子的工作。
⑼ 小班蒙氏教案求同存異
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真正走上講檯面對學生上了一堂課,希望達到的目標並不大,只求回能從答容站在講台上完成教學設計的基本過程。我覺得我已經達到了預期的目標,尤其是比較好地剋制了緊張的情緒。
一節課四十分鍾我沒有上滿,這是我漏掉了一些環節和進行的速度過快所致,重難點分析不到位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從設計到實際教學,都在擔心評價問題的處理,結果在評價機制上確實出現了很多問題。本堂課我一開始就設立加星大組競賽,由於怕自己緊張忘記加星還特意告訴學生可以提醒我,這也造成了我後來由於加星問題被學生牽著走的局面,尤其是我還不懂得引入減星的技巧。最後倉促結束課堂竟也忘了一開始設立的初衷,沒有給「星星」的評比畫上一個句號。對學生朗讀的評價也很不到位,評價時應該先說其優點再告知不足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