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九年級化學上冊 第一章 第2節 化學研究些什麼課件 滬教版
【學習目標】
1.知道化學研究的內容是什麼。
2.能區分常見的物理變化、化學變化。
3.了解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4.知道觀察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並初步學會觀察化學實驗現象。
5.保持學習化學的興趣。
【教學過程】
導語:化學研究物質的變化和性質、組成和結構、用途和製法。
板書:
化學研究些什麼
變化 性質 組成和結構 用途和製法
一、物質的變化
演示:把一張紙揉皺。
提問:這張紙變得醜陋了,它還是紙嗎?
師生小結: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是物理變化。
演示:點燃剛才揉皺的這張紙,引導學生觀察現象。
提問:這張紙燃燒後,它還是紙嗎?
師生小結: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是化學變化 (又叫化學反應)。
過渡:化學變化常伴隨哪些現象呢?
演示:鎂帶燃燒實驗,引導學生觀察現象。
板書:發光、放熱、冒煙、變色
演示:鹼粉與食醋的反應,引導學生觀察現象。
板書:產生氣體
演示:硫酸銅溶液與石灰水的反應,引導學生觀察現象。
板書:生成沉澱
演示:酒精爆燃做功實驗(或加熱試管里火柴頭實驗),引導學生觀察現象。
板書:釋放或吸收能量
提問:能不能根據現象去判斷一個變化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
小結:判斷一個變化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就是看它有沒有新物質生成。現象僅僅可以幫助我們去判斷,但是不能依據現象去判斷。
選一選:
1.下列古詩詞中( )只涉及物理變化
A.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B.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C.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D.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2.下列( )屬於吸收能量的化學變化
A.植物的光合作用 B.蠟燭燃燒
C.燈泡通電後發光 D.濕衣服曬干
過渡並播放:「鳥巢焰火」視頻。
提問:燃放焰火發生的是何種變化?
講述:焰火是一個美麗的化學變化。獲得美的感覺,我們依靠的是觀察。觀察是獲得信息的重要手段。要學好化學,必須學會觀察。
設問:那麼,如何觀察呢?
講述:觀察的方法,即:利用各種感官,看顏色、聞氣味、聽聲音、手觸摸、皮膚感觸等。觀察的步驟:反應物的色、態、味;反應時是否出現火光、煙霧、顏色、氣體、沉澱等;生成物的色、態、味等。
學生實驗:按要求做課本第11頁「活動與探究」,注意引導學生觀察現象。
判斷: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蠟燭先熔化,後燃燒
B.吹滅蠟燭的瞬間產生白煙,白煙能夠被點燃
C.蠟燭燃燒時只發生化學變化
D.蠟燭燃燒生成的CO2和H2O,可以藉助小燒杯和石灰水去檢驗
二、物質的性質
講述:性質是物質本身具有的一種屬性。
介紹:一些化學性質(如可燃性、不穩定性、腐蝕性、毒性、酸性、鹼性等)
講解:上述性質需要通過化學變化才能表現出來,所以叫化學性質。
介紹:一些物理性質(如密度、顏色、氣味、味道、溶解性、揮發性、導電性、延展性等)
講解:上述性質的獲得,通過直接觀察或物理方法就可以,不需要化學變化就可以表現出來,所以叫物理性質。
過渡:性質與變化容易混淆,如何區別?
講解:變化描述的是一個過程,如蠟燭燃燒、鐵生銹等。性質是物質本身具有的一種屬性,多用能夠、可以、易、會、是等詞語描述,如蠟燭能燃燒、鐵易生銹、銅是紫紅色的固體等。
連一連:
化學變化 石蠟熔化
化學性質 石蠟易熔化
物理變化 石蠟燃燒
物理性質 石蠟能燃燒
選一選:
下列物質的用途,是利用它物理性質的是( )
A.金剛石堅硬,能做鑽探機的鑽頭
B.木炭燃燒放熱,可以用來煮飯、取暖
C.鋁導熱、導電,可制炊具、導線
D.蠟燭燃燒的火焰明亮,可以用來照明
三、物質組成和結構
講述:「組成」就是物質由哪些元素組成的;目前發現的元素約有109種。「結構」就是物質是由哪種微粒(原子、分子、離子)構成的,這種微粒又是如何相互連接的。
播放課件:石墨、金剛石的結構。
講述:它們都是碳原子構成的,但碳原子連接的方式不同。石墨是層狀結構,金剛石是空間網狀結構。
學生實驗:按要求做課本第14頁「活動與探究」,注意引導學生觀察現象。
選一選:
從下面選擇1個錯誤的說法( )
A.加熱麵粉、葡萄糖後,都得到黑色殘渣,說明它們的組成里都含有碳元素。
B.物質都是由元素組成的。有的由1種元素組成,有的由多種元素組成。
C.酒精、葡萄糖的組成元素一樣(都是C、H、O),所以它們的性質完全一樣。
D.金剛石、石墨都是碳元素組成的,但它們的性質相差很大(如硬度),這是它們的結構不同造成的。
四、物質用途和製法
講述:用途就是這種物質具有什麼作用,如酒精可以消毒、肥皂能去污……製法就是用什麼方法獲取這種物質,如酒精可以用糧食發酵來製取;也可以用石油來合成……化學就是一門製造物質的科學,目前人類已經製造或提取了4千多萬種物質。今後人類攻克環境污染、治癒疑難雜症、構建新型材料等還需要一些新的物質。因此,研究物質的製法已成為化學家最重要的任務。
投影並講述:19世紀末諾貝爾制出了安全炸葯,他因此積累了巨額財富,他拿出920萬美元設立了至高無上的諾貝爾獎。從此,很多化學家因為制出了重要的物質而榮獲諾貝爾化學獎。
哈伯(德)因首先合成了氨氣,獲1918年諾貝爾化學獎;
霍沃思(英)因首先合成了維生素C,獲1937年的諾貝爾化學獎;
黑格(美)、馬克迪爾米德(美)、白川英樹(日) 因為制出了導電塑料,獲2000年諾貝爾化學獎。
錢永健(美籍華人)因為合成出熒光蛋白質,榮獲2008年的諾貝爾化學獎。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1965年中國化學家合成出結晶牛胰島素,1979年獲諾貝爾化學獎提名……
填一填:
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化學方面最早研製出的重要物質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填黑火葯、紙、瓷器、酒、醋、鐵等均可)。
選一選:
下列關於酒精的敘述,前半句與後半句不屬於因果關系的是( )
A.中國人最早學會用糧食發酵造酒;釀酒是化學變化。
B.酒精能燃燒;酒精可做燃料。
C.酒精無色透明、有特殊氣味;酒精燈不用時要及時蓋上燈帽。
D.酒精對中樞神經有抑製作用;嚴禁酒後駕車
【小結】本節課主要內容,並完成如下排列樣式的板書。
【布置作業】
1.動筆:完成課後習題和本節《探究與訓練》。
2.動口:向身邊的人宣傳「嚴禁酒後駕車」。
3.動手:上網查閱中國化學家合成結晶牛胰島素項目為何與諾貝爾化學獎擦肩而過。
【教學反思】
本節課教學環節緊湊,傳授的知識薄有綱、厚有目;重視基礎學習與生產生活的緊密聯系,注意引導學生從生產生活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注重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和化學素養,充分體現「由生活走向化學、由化學走向社會」的新理念。
整節課教師平等參與、民主引領、適時指導、多元激勵,學生全程參與、全員投入、積極主動、興趣濃厚、表現突出、收效顯著。在探究的過程中,重視以教師為主導創設探究情境,強調以問題為核心引領科學發現,注重以學生為主體促進知識應用,注意以小組為單位營造合作氛圍。
當然,由於本節內容多,因此教師的講述稍顯多了。
總之,本節課的三維目標基本達成。
『貳』 教學反思之後做什麼
教學反思是教師立足於自我之外的教育教學過程,對自己已有的觀念和所做出的行為以及由此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教學反思可以使教師超越實證材料與方法,使思想的自由度、探索性與創造程度得到拓展與提升,從而謀求品味到理性沉思所帶來的幸福。教學反思還能滿足認識興趣,增加理論旨趣,提高教師抓住教學問題的能力,為教師提供審視教學的「慧眼」。教學反思對於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發展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因此,我們大力提倡教師多進行教學反思,教學反思被認為是教師職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 在教學反思中教師能發現教學設計和教學過程中的不足,能增進對於學生,對於教師自己的了解,深化教育理論,教育理念的認識,同時也會根據教學現象得出一些經驗,提出一些問題等,這些都是教師教學反思後可能得到的結果。如何科學地對待這些反思的結果,是教學反思能否積極效果的關鍵一環。要使教學反思在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發展,教師在專業成長和自我成長中發揮巨大的作用,教師不僅僅需要反思,更為關鍵的是在於反思之後做什麼。 一、反思之後是交流。教師要將自己教學反思的結果與人交流,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蘇伯納曾經說過「兩個人一起交換蘋果與兩個人一起交換思想完全不一樣,兩個人交換蘋果每個人手上還是只有一個蘋果;但是兩個人交換思想,每個人就同時有兩個人的思想。」與人交流可以激發思考的靈感可以完善發展自己的反思結果。在交流的過程中要善待評判與反對聲音,反思的結果只有在反對和評判聲中才能完善和發展。 二、反思之後是學習。教學反思是一面鏡子,教學反思過程中教師容易發現自己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也能夠從日常教學現象中提出問題,當這些問題依據自己的現有水平無法解決時,這就需要學習,向同事學習向有經驗的老教師學習,專家請教,閱讀相關的書籍自己學習。反思之後的學習針對性目的性強,因而這種學習更具有積極的現實價值,學習的效率也更高。 四、反思之後是改進。教學反思的最終目的是在教學反思成果的指導下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提高教學質量。教學反思結果經過實踐檢驗後,教師運用教學反思的結果,來指導改進教育教學活動針對自己教學中的問題,在實踐的基礎上對教學行為改進,把自己獲得的經驗和對教育理論應用於教學活動中使之產生積極的教學效果。教學反思之後一定要有行為的更新,這樣的教學反思才有真正的實際意義。
『叄』 《我為什麼而活著》課堂實錄及教學反思
一、教學實錄
教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英國思想家、哲學家、曾獲1950年諾貝爾文學獎的羅素作品《我為什麼而活著》。課文標題「我為什麼而活著」是個設問句,運用設問句作為文章的題目,有什麼好處呢?請同學們用簡明的語言說一說。
(學生思考,小組討論)
生:運用設問句為題,可以引起讀者的思考,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
生:設問往往是對全文內容的高度概括。
師:是的,設問類文題,確實有像你們說的這些好處。你們還見過類似的文題嗎?
生:賈祖璋的《花兒為什麼這樣紅》、魏巍的《誰是最可愛的人》。
師:一看到這樣的題目,首先就要我們先作一思考,激發我們閱讀文章的興趣。像我們的《語文讀本》中就有這樣的一些題目。如摩羅《巨人何以成為巨人》宗春山《男女分班有必要嗎?》賀仲明《阿Q為什麼是農民》。在高考作文中,好多考生也用設問式的命題來提高閱卷老師的注意力。如《既生亮,何生關張?》《誰偷了玉墜?》等。
師:下面請同學們快速地通讀文本,明確「我為什麼而活著」這一問題。
(學生通讀課文,教師巡視)
生:尋求愛情。
生:尋求知識。
生:同情心。
師:剛才三位同學說出了「我為什麼而活著」的原因?但我發現,前面兩點的表述在結構上是一致的,同學們能否把第三點也改為結構一致的短語呢?
生:富有同情心。
生:同情人類苦難。
師:同學們回答非常好,這樣就使這三個原因,在語言結構上保持一致,都是動賓結構。同學們,你們從這三個原因在文中所處的位置,說說它們有什麼特點?
(學生討論後回答)
生:三個分論點都處在每段文字的開頭。
生:雖然都處於開頭,但在表述上有所變化。第二個分論點加上了「以同樣的熱情」,第三個分論點加上了「愛情和知識,盡其可能地把我引上天堂,但是……」
師:分論點處於開頭,觀點鮮明醒目。但作者為什麼這樣表述呢?不如用結構一致的短語表達更為簡潔嗎?
(學生思考,相互討論)
生:這樣表達是為了使各個分論點之間,在結構上銜接緊密,邏輯性強。同時也說明這三個分論之間不是並列關系,有一定的層進關系。
師:是的,這三個分論點是一種層進式的關系。「對愛情的渴望」是就個體自我而言,是人類最原始的感情;「對知識的追求」是就自然與社會而言,是提高自己素養必須的精神活動;「對人類苦難不可遏制的同情心」,是就整個人類或宇宙而言,是最高的情感。剛才我們說了,主體內容不是並列式結構,是層進式結構。那麼你們還知道,議論文的結構方式還有哪些呢?
生:對照式和總分式。如本文在文章的整體結構上看,就是總分總結構。第一段總起,提出人生的追求三個方面;接著的三段分述尋求愛情、尋求知識、同情人類苦難的理由;最後總結,再次表明自己的人生態度。
師:剛才這位同學說了議論文另外兩種結構方式。且舉了本文的例子,說明是總分式結構。那麼哪位同學能舉出對照式結構的例子?
生:我們高一學過的韓愈的《師說》中就用了對照式的結構方式。文章在引論中明確提出「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的中心之後,一正一反地展開文章。第二段段首提出「師道之不傳也久矣」的分論後點,後面列舉了當時社會恥學於師的種種現象做說明。第三段段首提出「聖人無常師」的分論點後,以孔子的言行來證明。這里,二三段就構成了正反對照。
師:對的,這位同學對課文的理解非常深刻,高一的內容現在還記憶猶新,真是了不起。下面請同學們打開下發的愛爾蘭巴克萊的《幸福》一文。認真閱讀,請從行文結構和論證方法上與《我為什麼而活著》一文進行比較。
(學生先自學《幸福》,然後小組討論,最後班裡交流)
生:這兩篇文章在結構上都呈現出思路清晰的特點。《幸福》一文在整體結構上採用了總分結構。先總說幸福的生活有希望、有事做和能愛人的三個因素,提出總的觀點;接著從三個方面分別進行論述。而《我為什麼而活著》則是總分總的結構。
生:我覺得兩文不光在整體結構上有所不同,在文章主體結構上也有所不同。《幸福》的主體是並列式結構,這三個分論點有希望、有事做和能愛人是可以變換次序的。而《我為什麼而活著》的主體分論點是不能變換的,它是層進式結構。
生:兩文主體部分的分論點所處的位置都在開頭,《幸福》一文比較清楚,結構也一致;但與《我為什麼而活著》相比,顯得邏輯性不夠嚴密,過渡性不好,缺少富有變化的特點。
師:同學們談得很好,比較的很到位。作為議論性的文章在表述上各有特點,各顯異彩。下面請同學們再從論證的方法上看看兩篇文章有什麼不同?
生:我還覺得這兩篇文章在論證方法的不同,主要表現在論據的使用上。《幸福》一文採用例證法和引證法,先用了亞歷山大和英國老婦人作事實論證,論證前兩個分論點,最後用詩人白朗寧的話論證最後一個分論點。論證方法呈現出多樣性。而《我為什麼而活著》一文主要採用講道理的論證方法。論證方法顯得單一。
生:《幸福》一文在分論點論述中還有一個比較顯著的特點,就是在每個論據的後面,還加上一些精要的分析。
師:同學們比較分析非常精當。尤其是最後一個同學比較得更為細切。好的議論文寫作,我們不光要找出論據,更要有自己的分析,打通觀點和材料的關系,使文章充分體現出論證嚴密性。剛才同學們說了《幸福》一文,議論文的論據體現了多樣性,既擺事實又講道理,既有例證又有引證。而《我為什麼而活著》一文論據的使用極為單一。同學們是否可以把其中某一個分論點的論據豐富一下。
(學生思考,組內討論交流)
生:對愛情的渴望這個分論點,可以增加一些事實論據,進行擺事實論證。《邊城》中的翠翠對儺送的愛的執著、《梁山伯和祝英台》中的祝英台對梁山伯的愛的堅守;《羅密歐與朱麗葉》中的羅密歐對朱麗葉的愛的堅貞;《長亭送別》中鶯鶯對張生的愛的痴情。都可以用來論證對愛情的渴望的分論點。
生:對愛情的渴望這個分論點,我們還可以用莎士比亞等一些名人名言加以論證:
①莎士比亞說:愛情是嘆息吹起的一陣煙;戀人眼中有它凈化了的火星。忠誠的愛情充溢在我的心裡,我無法估計自己享有的財富。
②張愛玲說:愛一個人意味著什麼呢?這意味著為他的幸福而高興,為使他能更幸福而去做需要做的一切,並從中得到快樂。
③摩路瓦說:愛一個人原來就是在冰箱里為她留一個蘋果,並且等她歸來;愛一個人就是撥通電話時忽然不知道要說什麼,才知道原來只是想聽聽她那熟悉的聲音,原來真正想撥通的,只是自己心底的一根弦。
④席慕容說:我要你知道,這世界上有一個人是永遠等著你的,不管是在什麼時候,不管你是在什麼地方,反正你知道,總有這樣一個人。
生:對知識的渴求這個分論點,可以用這樣的一些名言加以論證:
斯特恩:對知識的渴望如同對財富的追求,越追求,慾望就越強烈。
培根:知識就是力量。知識是一種快樂,而好奇則是知識的萌芽。
蘇霍姆林斯基:獲取知識——這就意味著發現真理、解答疑問。
生:對人類富有同情心的這個分論點,可以用這樣的一些名言加以論證:
①德國尼采說:同情是一切道德的基準。
②美國馬爾登說:同情是你所能給別人的最佳禮物。
③義大利薄加丘說:對不幸的人寄予同情,是一種德行。
……
師:同學們,由於時間關系,我們對《我為什麼而活著》這篇文章的學習就告一段落了。可以說人為什麼而活著,是一個永恆的話題。我希望各位同學既要明白「對愛情的渴望,對知識的追求,對人類苦難不可遏制的同情心,這三種純潔但無比強烈的激情支配著我的一生」的道理,還要學會議論文寫作的常見結構以及論證的方法。
二、教學反思
「教教材」和「用教材教」這兩個命題,隨著新課改的到來引發了一些爭論。我認為這兩個教學命題,不是矛盾對立的,而是對立中的統一。「教教材」是「用教材教」的基礎,「用教材教」是對「教教材」的拓展、延伸、擴充和深化。其實說白了,「教教材」就是走進教材;「用教材教」就是走出教材。而在教學實踐中,必須認識到「走出教材」與「走進教材」是有機聯系著的,是達到兩相宜的,不是隨意衍生的,是相互融合於教學過程之中的。「走出教材」絕不走出課時教學目標,是從教材文本自然地「走出」,而不是虛假、生硬地強行安插。為了做好這兩個命題的有機結合,我以羅素的《我為什麼而活著》作一教學嘗試,通過實踐我有下面一些啟示:
1.教學目標確立要准確。《我為什麼而活著》是一篇哲理性散文,文章主旨比較清晰,學生從文章標志性語詞,就可以看出,此文表明了「我」為了尋求愛情、尋求知識和富有同情心而活著的這一主旨。同時文章結構也非常明朗,總分總式的結構,層次清楚。但由於是哲理性散文,且是外國作家的作品,所以語句比較艱深,學生比較難懂,即使教師加以點撥,恐怕也是理解不透徹。鑒於此,我作了這樣的設想,乾脆把教學的重心轉移到對文章結構的學習和論據的使用上,以讀促寫,幫助學生學習議論文的架構以及論據的積累和組織,把讀和寫緊密地結合起來。這也符合教學要求。高二學生作文訓練是議論文為主,同時單元「寫作指導」是《讓你的認識更加深刻》,也是就議論文的論述深刻性的指導。再者,我們的學生對議論文的寫作比較薄弱,主要體現在結構凌亂,論據不會使用上。
2.教學內容選擇要妥當。為了體現「走進教材」和「走出教材」,也就是「教教材」和「用教材教」有機結合的特點,我首先立足課本,讓學生走進教材,選取了文題、結構以及論據等問題來引導學生學習教材,大膽地放棄了文句內容的分析,這體現了「教教材」的要求,為學生走出教材打了基礎、作了鋪墊。同時這樣選取也符合「用教材教」的思想,一篇文章可學習的內容很多,關鍵要選取有利於學生學習的內容,促進學生有效學習。有效的課堂教學不光讓學生走進教材,最好還應該讓學生走出教材,對教材內容進行拓寬、延伸、擴充、豐富。為了做到這一點,我引導學生研討設問性的題目妙處,學生通過回溯以前學過的篇什以及了解高考作文擬題,提高學生對設問性題目的認識。「走出教材」這一點,我在在學習文章結構時,適時的選取了愛爾蘭巴克萊《幸福》一文,引導學生作了比較性的閱讀。由於此文在文章結構和論據的使用上與《我為什麼而活著》一文,有一定的異同點,具有很好的可比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大大地提高了教學效果,幫助了學生很好地把握了議論文的結構以及論據的種類。
3.教學方法選取要科學。給我一個支點,可以把地球撬起來。課堂教學更是如此,給學生一個科學的學習方法,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本課我主要採用引導教學法。通過設計的問題,引導學生投入文本學習,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的活動中,明晰文題的精妙和結構的清晰。為了更好地理解議論文的結構和論據相關知識,選取了《幸福》一文,適時地引導學生進行比較性閱讀,學生更好地指出兩篇文章在結構和論據上的異同,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拓寬了學生的視野。引導學生豐富課文的論據,也比較好的讓學生積累了寫作素材,使學生體會到要想使文章的說服力增強,要學會多角度地運用論據和論證方法。
『肆』 《怎樣面對失敗》說課稿 教案 教學反思
說教材:《怎樣面對失敗》是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思品與社會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9課的教學內容。
教材分析:《怎樣面對失敗》是以我們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所遇到的困難和挫折為教學內容,告誡我們怎樣來面對困難和失敗。在生活和學習中,誰都有過失敗,有的人失敗了具有堅強的意志去克服重重困難,繼續努力,從失敗中吸取教訓,最後走向成功。而有的人失敗後意志薄弱,灰心喪氣,一蹶不振,不能去克服重重困難、從失敗中吸取教訓與成功不沾。課文通過我的失敗經歷,通過具體的事例證實失敗和成功所具備的素質,告誡我們失敗並不可怕,而是我從失敗中學到了什麼?從此使我們從失敗中吸取教訓,鍛煉我們的意志,使我們變得更加聰明。
總結經驗更加豐富了我們的知識,課文還通過名人的故事,諾貝爾的故事來闡明名人是怎樣面對困難和失敗,最終成為全世界著名的科學家。做什麼事情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假如諾貝爾不是從上百次的失敗中不斷總結經驗、吸取教訓,而且更需要的是有一種對事業執著之心,肯為人類作貢獻、敢為人先的精神,就不能發明製造出雷管和各種炸葯。最後課文闡明我們應該怎樣去面對失敗。有時侯成功離我們只有一步之遙,可就是應我們沒有很好地面對失敗,從失敗中查找原因總結經驗,致使成功離我們遠去。
說教學過程
教學設計:《我的失敗經歷》,我放手讓學生說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學習中所遇到的困難和挫折而失敗的具體事例,談談自己是怎樣面對失敗的,又是如何想法。
《我從失敗中學到了什麼》 引導學生通過自己失敗的經歷,從失敗中學到了什麼?得到了什麼啟示?
《諾貝爾的故事》 放手讓學生體會理解科學家是怎樣面對失敗,結合自己失敗的經歷,談談自己是如何面對失敗的。
怎樣面對失敗 讓學生理解在失敗中不要怕摔跤,吸取教訓,成功屬於你的含義,談談自己對失敗是如何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