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兒童對外漢語一般都採用哪些教學方法
青少年漢語課程,要注意教材的選取和教學法的運用。教材要以卡通圖書為主,教學法要活潑有趣,多和孩子交流。早安漢語有青少年漢語課程,可以了解下。
『貳』 語言與兒童怎麼樣
針對二年級到五年級的學生,採取全身反應法進行漢語教學,因為兒童主動學習能力差,容易分散注意力,需要老師將學生的興趣點激發出來,採取全身反應法有助於學生融入到課堂學習中來。利用圖片教學模式、兒歌學習模式等活潑的方法來使學生關注漢語學習。 全身反應法的優點是可以讓教室內的一切變成學生學習的樂園,而且學生可以邊學邊動,也符合這個年齡層次的學生好動的習性。比如,老師可以讓某位學生起身,到門邊開門和關門,然後教給學生「開門」和「關門」這個詞彙。 目前,兒童漢語教學中常見的方法有:全身反應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簡稱TPR),自然教學法( Natural Approach),情境教學法( Situational-Language Learning)等。本文將對全身反應法,即TPR做較詳盡的介紹和討論,並結合兒童言語發展規律,分析TPR的可行性,並提出一些教學模式。 兒童對外漢語教學原則65第二語言一切教學活動必須以第二語言教學原則為指導。相對於一般的對外漢語教學,兒童對外漢語教學更應該注重兒童的特點,從而確立適合兒童對外漢語教學的教學原則。處於兒童階段的學習者比較特殊,其性格外向,模仿能力強,愛說好學,但自控力差,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有限;他們認知水平有限,母語的發展水平尚未成熟,他們容易培養學習興趣,但如遇挫折、失敗,或面對枯燥乏味的教學內容或教學形式,也很容易對第二語言學習失去興趣;他們的思維能力尚待發展,相對語言中系統性和規律性的知識體系而言,他們更善於把握形象化、具體化的語言片段;他們尚缺乏獨立學習的能力,在學習的內容安排上,對教師及教學活動的依賴性較強。
『叄』 現有幾種少兒漢語教材的編寫特色
張婧 摘要:目前,對外漢語教材形式多樣,種類繁多,其中少兒漢語教材的數量卻相對較少。本文選取常用的幾種少兒漢語教材進行研究,總結這些教材的編寫特點。通過研究我們發現,趣味性強、內容貼近兒童生活、課堂活動豐富、用圖畫設置交際情景、不直接講解語法,是這些優秀教材的共同特點,也是它們受到廣泛好評的原因,值得廣大少兒教材編寫者借鑒。 關鍵詞:少兒漢語教學 教材編寫特色 一、 前言 近年來,對外漢語教學事業的發展蒸蒸日上,無論是國外開設漢語課程學校的數量,還是來華留學生的數量,都在逐日增長。隨著對外漢語教學越來越受到國家領導及海內外學者的關注,對外漢語教材的數量大幅度增加,從通用教材到針對性教材,形式多樣、種類繁多。但在這些教材當中,兒童漢語教材的數量相對卻很少,甚至還有用成人教材進行兒童漢語教學的現象。如何能夠編出既符合兒童心理及學習特點,又具有系統性、教學效果明顯的兒童漢語教材,越來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本文對現有幾種兒童漢語教材進行初步的分析,總結出該種教材的特點,希望能對以後兒童漢語教材的編寫有一些借鑒作用。 二、 教材簡介 本文選擇了國內外常用的兒童漢語教材進行考察,具體包括以下幾本: 《漢語樂園》:中國國家漢辦重點規劃教材,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出版; 《國際少兒漢語》: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與上海虹橋語言文化專修學校合作編寫,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出版 《幼兒漢語》:北京華文學院編寫,暨南大學出版社出版; 《漢語》:北京華文學院編寫,暨南大學出版社出版; 《中文》: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委託暨南大學華文學院編寫,暨南大學出版社出版; 《您好》:天地華文(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編寫。 三、 教材分類 這次考察的兒童漢語教材可以分為兩類, 一類是是為了兒童以後系統性的中文學習打基礎的,難度不大,是以激起兒童對漢語學習的目的為主。像《漢語樂園》、《幼兒漢語》《您好》等,都屬於這一類。這樣的教材娛樂性更強,圖畫更多,內容相對比較簡單。 其中《漢語樂園》共三個級別,每個級別 6 個單元共 12 課。內容包括,生詞漢字學習,圖解中國文化,介紹手工歌曲故事等多種游戲活動。三個級別學完可以掌握約 50 個漢字,300 個生詞,會說簡單的句子,會背一些中國童謠、詩歌。《幼兒漢語》課本4 冊,教師參考書1 冊。《您好》三冊共100 課。有配套的動畫片100 集。 還有一類是作為國外華文學校或在華國際學校小學教材的,如《漢語》,《中文》,《國際少兒漢語》。其目的是使學生通過系統的學習與訓練,具備漢語普通話聽說讀寫的基本能力,初步了解中國文化,為進一步學習中國語言文化知識打下基礎。這種教材系統性比較強,課本數量多,且生詞量和難度較大,因為要與中國語文課程銜接,後期的課文當中有很多中國小學語文課本的內容,難度逐漸加大。 《國際少兒漢語》全套教材分為《學生課本》、《活動手冊》、《指導手冊》各 12 冊;《漢語拼音·課本》、《漢語拼音·指導手冊》各1 冊另附《圖解詞典》3 冊。 《漢語》全套教材共50 冊。包括課本、練習冊,《說話》和《漢語拼音》。《中文》全套教材共48 冊,包括課本、練習冊。 四、 教材特點 雖然兩類教材教學目標有所不同,但共同的教學對象,使他們在編寫特色上有一些共同之處。正是因為有這樣符合兒童心理及學習特點的編寫特色,這些教材才能成為受到學生、老師、家長的歡迎,並被廣泛使用的優秀教材。 1.趣味性強。 兒童在心理上和生理上,都和成人有很大的不同,在語言學習過程中,激發兒童對漢語學習的興趣是關鍵。因此,趣味性強是優秀兒童教材必備的特點。這種趣味性又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在形式上,兒童漢語教材使用色彩鮮艷的圖書裝幀,充滿童趣的人物形象,大量圖畫,引起兒童的興趣。鮮艷的色彩、生動的畫面最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力,精心設計的漫畫可以使教學內容直觀、形象,使學生很快進入教學情境中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在內容上,這種趣味性主要體現在,課文內容多用比喻、比擬、誇張等手段。比如,對於兒童來講,動物的擬人化非常容易被接受,所以教材中都出現了很多可愛的卡通形象,包括各種小動物,甚至外星人等等,如《國際少兒漢語》中的孫悟空,《您好》中的熊貓等。這些小動物和課文中的人物對話,給孩子豐富的想像空間,由可愛的熊貓教給孩子們語言知識,孩子們更容易接受。 在人物形象上,每個人物都個性鮮明。有的頑皮,有的聰明,不是一個平面 式的人物,一言一行就像孩子身邊的小夥伴一樣,讓孩子覺得親切,容易接受,也願意繼續關注,這個小夥伴身上還會發生什麼有趣的事情。 除此以外,這種趣味性還體現在體裁的多樣化上。包括笑話、兒歌、短詩、圖畫故事,生活小故事、短小的童話、寓言、笑話、謎語等形式,融入課文、練習、課堂活動等各個教學環節當中。特別是根據所學句型及生字詞,教材會設計一些短小的順口溜,具有很強的韻律感,朗朗上口,兒童願意讀,也很快就能背誦下來。在反復的誦讀當中,所包含的語言知識也就深刻記憶到了頭腦之中。 2.課文內容貼近兒童生活。 教材都選擇了與學生在校學習、社交和日常生活中的所思、所想、所說、所做密切相關的話題。幾乎在所有書中,主要人物都包括爸爸媽媽、兄弟姐妹和小夥伴,場景都是在學校、在家中,或和父母外出,和朋友玩耍等。在成人對外漢語教材中去郵局、銀行等等和兒童生活無關的場景,幾乎都不會涉及。只有與兒童日常生活相關的內容,才是他們最有可能使用漢語的語境,也是孩子們最容易理解的內容。否則如果孩子們學習的內容與他們的生活毫無聯系,必然提不起學習的興趣,甚至學也學不懂。學過之後「無用武之地」,必然也很快就忘記。如學習「在哪裡」這個句型時,兒童教材中會用「媽媽在哪裡」做例句,這就比「書在哪兒,本在哪兒」更容易被孩子接受。 書中的指導性語言,往往也採用與兒童對話的形式,不是高高在上,冷冰冰的教導。比如書後的練習,代替成人教材中「完成下列句子」「朗讀下列生詞」這樣的指令,兒童教材中會以「說一說」、「試一試」、「你知道嗎」這樣的句式,告訴孩子該做什麼。再如《漢語》這套教材中,附錄中的生詞表並未冠以「生詞表」這樣的名稱,取而代之的,是「你會讀這些生詞了嗎?」這樣一個問句,讓兒童覺得像是有一位親切的老師在和自己說話一樣。 3.課堂活動豐富,學生參與性強,在游戲中學習。 對兒童來講,游戲是他們學習的主要途徑。尤其是對於語言學習來說,孩子們通過親自動手製作手工藝品,或者學習中文歌曲、童謠,能夠充分調動兒童的視覺、觸覺、聽覺,只有這樣手腦並用,才能在潛移默化中將所學內容內化為頭腦中的知識,使兒童在輕松的游戲中學習語言,而不是枯燥地死記硬背。在有實際交際意義的語言交際活動中,孩子們必須用所學的語言知識和技能,完成設定的目標。游戲所帶來的樂趣,也有助於兒童保持對漢語學習的興趣。這是符合皮亞傑認知發展游戲理論的。同時,用游戲的方法教學,更能體現「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指導」的原則,讓學生從被動的知識的容器變為主動的參與者和學習者。 因此,兒童漢語教材中,每課都有課堂活動,形式多種多樣,包括:畫圖、折紙、連線、猜謎語、手工,唱歌等,更有充滿趣味的各種游戲,包括扔球、傳話筒等,只要是能夠鍛煉兒童語言技能,強化所學語言知識的游戲,就是有助於兒童的學習的。 4.用圖畫設置交際情境。 少兒漢語教學要貫徹 「交際性原則」和「結構——情境——功能相結合的原則」,交際是學習漢語的主要目的,而在教材中為學習者提供一個交際情境,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目前的兒童漢語教材,大多通過畫面的幫助,給每篇課文的對話內容創設一個情境,如上學前和父母告別,在學校跟老師打招呼等,兒童很容易融入到情境當中,也更能了解課文中句子該在什麼情況下使用。 在本文考察的兒童漢語教材中,這一特點表現得比較明顯的是《漢語樂園》《國際少兒漢語》《幼兒漢語》,在這幾本書中,課文內容不是寫成一行行的,而是放在圖畫當中的,用對話框框起來,表明是哪個人物說的話。練習也是,在活潑生動的插圖中,人物對話部分留白,讓孩子自己去填充。孩子們像看漫畫一樣,自然而然就學會了基本對話,不但能引起學習興趣,而且能夠讓孩子對句子的使用情境有一個更形象、更感性的認識,便於兒童形成深刻的印象,也對在何時使用句子有了更明確的認識。兒童階段的記憶仍以具體形象的記憶為基礎,兒童對具體形象材料的記憶效果明顯優於對抽象語言材料的記憶效果。所以用圖畫設置情境,有助於兒童對語言知識的記憶。 5.不講解語法,但要將語法點暗含其中。 兒童學習語言的方式與成人不同,兒童學習語言更多的是一種習得,是在自然狀態下,下意識地、非正式地學習語言。不可能讓他們死記硬背語法規則,在語言環境中無意識的習得才是他們的學習方式。通過反復的練習,在游戲中加深印象,他們自然會在頭腦中形成語言的規律。所以兒童漢語教材一般注重基本句型的教學,字詞句反復操練,讓少兒在對大量語言現象形成感性認知的基礎上,逐步領會漢語的遣詞造句規則。 也正是兒童學習語言的規律,決定了兒童漢語教材中「字不離詞,詞不離句」的特點。提倡整體認知,在實用的句子中習得。所以呈現給幼兒的是言語,是句子。而不是詞和語法規則。 6.其他特色 我們認為,以上五個特點是目前兒童漢語教材所具有的普遍特色,這些特色都是有助於兒童漢語教學的,也是優秀兒童漢語教材應該具備的特點。除此以外, 本文考察的教材中還有一些共同點。 在這些教材中,漢字教學都是從筆畫順序入手,按筆畫、筆順、部件的順序,由獨體字到合體字,先易後難,充分展示漢字形、音、義相結合的特點。基於漢字象形文字的特點,多數教材都會用圖片、象形文字輔助教學,幫助兒童記憶漢字。同時有專門的寫漢字練習,有的還會在學生課本中印好田字格和字的筆順,便於兒童模仿。 兒童漢語教材也會不遺餘力地傳播中國文化。有的教材在插圖中就引入一些中國文化元素,如孫悟空、舞獅子、中國龍等。同時也會單獨列出一個環節介紹中國文化,如長城、故宮等旅遊勝地,中國的節日,美食。豐富、有趣的中國文化,也會進一步引起孩子學漢語的興趣。 多數教材有全方位的配套教材,包括教師課本、指導手冊、活動手冊等。除《幼兒漢語》以外,其他教材都有多媒體配套教材,如《您好》在網站上有100 集的配套動畫片。動畫的形式更能引起兒童興趣,而且更符合情景教學的方法,有助於提升學習效果。 五、 總結 近年來,兒童漢語教材的研究和開發越來越受到重視,科學性與針對性兼具的兒童漢語教材越來越多。總體來說,趣味性強、課文內容貼近兒童生活、課堂活動豐富,用畫面設置交際情境、不講解語法規則,是目前常用兒童漢語教材的編寫特色。但我們也應注意到,兒童漢語教材理論建設還不是十分完善,已發行的教材也還存在著進一步完善的空間。如有的教材趣味性強對兒童有很強的吸引力,但一套教材下來,兒童學到的漢語知識有限;有的教材科學性強,但高級別課程的內容難度過大,和國內小學語文課本無異。如何在保持趣味性的同時,不忽略教材的科學性,能讓孩子切實學到漢語知識;如何在堅持教材系統性的同時,保持教材的趣味性,將是我們在今後研發兒童漢語教材時,需要注意的重點。
『肆』 對外漢語教學:如何讓國外兒童快速提高漢語
讓每個同學參與到教抄學中來。由於班裡學生的年齡小,有不少是僅僅5歲的學齡前兒童,缺乏注意力,所以在一節課上我讓每個學生至少有一次機會下座位,到講台上來活動身體。或是找生字寫在黑板上,或是到台上分角色朗讀課文,或是做動作,讓下面的同學猜。
『伍』 為什麼對外兒童漢語的教學不涉及拼音和語法部分
他們那麼想的角度可能是覺得要把漢語當作母語的形式來教 我們學習母語內時 從來沒學過拼音和容語法的嘛
很多人覺得兒童學習第二語言的時候 比成人更容易習得 而且容易達到母語水平 所以不需要像對成人教學那樣 教系統的知識 另外從智力發展方面看 兒童的心智還沒有完全發展成熟 所以用系統的歸納法 就是說語法規則的教法 可能對他們不那麼適合 主謂賓定狀補他們連自己母語里是什麼都沒有概念呢 教了也很難接受的
從這個角度看 他們的處理方法是有合理性的
可是除了幼兒 拼音教學其實還是有一定需要的 試想不教拼音 每教一個漢字 就讓他們完全沒有任何依靠背下發音 是不可能的(反而見更多人的處理方式相反 教拼音不教漢字)
語法也不是不教 而是換一些方式 不是用主謂賓定狀補來給他們描述 比如一次教形容詞謂語句 他很高 小狗很可愛等等 我們不需要告訴他們規則 可是自己心裡要清楚 是按照怎樣的語法綱把要教的東西穿起來的
『陸』 如何將兒童漢語教學方法運用到成人漢語教學中來 張瑩
從秦漢到現在,漢字教學一直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點和難點。是重點,因為學好漢字是學習語文的基礎。是難點,因為漢字不是字母文字而是一種獨特的文字體系。漢字是形、音、義的結合體:每個字有由某些筆畫構成的固定的形體,表示一個帶調的音節,表示語言里的一個語素。構成字的筆畫很復雜,有二十幾種,形狀不同,走向不同。每個字的筆畫, 少的只有一兩畫, 多的可達二三十畫或更多。字的數量多,《康熙字典》收字 4萬多,現代一般字典、詞典收字也多在1萬以上。據統計,現代常用的字有7000 多,其中最常用的有3000多。此外還有多音字、多義字、異體字、形似字、音近字、義近字等種種復雜問題。因此,在初學階段,認識、理解、書寫都有相當的困難。為了對付這個重點和難點,教育工作者設計了許多行之有效的辦法,取得了不少可貴的經驗,主要表現在識字教材方面。漢語是非形態語言。漢語的語素以單音節為主,寫出來是一個漢字;在古代漢語里,單音節詞占的比例很大。古人利用這些特點,採取幾個字一句的整齊押韻的辦法編寫兒童識字教材,便於朗讀記誦。從西漢史游編的《急就篇》,到南朝梁武帝時周興嗣編的《千字文》,宋初人編的《百家姓》,相傳為王應麟編的《三字經》,到元明以後的各種識字教材,都採用這個辦法。如「天地玄黃,宇宙洪荒」(《千字文》),「趙錢孫李,周吳鄭王,馮陳褚衛,蔣沈韓楊」(《百家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三字經》)。這些教材在教兒童識字的同時,也附帶教一點知識。清代末年廢除科舉,興辦新學堂。初期的「國文」教科書,包括民國初年的,仍舊不同程度地採取這種傳統的辦法編寫,如「人,手,足,刀,尺。山,水,田;狗,牛,羊。一身,二手;大山,小石。天,地,日,月;父,母,男,女」(《共和國新國文》第一冊)。30、40年代,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解放區,也曾用類似的辦法進行掃除文盲和普及初級教育的活動,例如辛安亭在延安編寫過《兒童三字經》等教材。《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經》,從宋代起形成了互相配合的整套識字教材,通稱《三百千》,在全國范圍內使用了1000多年。《三百千》的總字數是2720,把重復字作為一個字計算,大約共有2000單字。史游的《急就篇》是2016字,東漢人增補了128字,現在所見的傳本是2144字。清代的文字學家和小學教育學家王筠認為,教兒童先識2000字左右,就可以打下初步閱讀的基礎(據近年統計,最常用字中的前2400個,在現代白話文著作中的覆蓋率可達95%以上)。另有一種流行於一時一地,帶有濃厚的地域色彩和行業色彩(如農業、商業等),用字用語也更為通俗以至十分接近口語的識字教材,叫做「雜字」。起源不晚於《三百千》,而品種極多。這種教材主要流行於中下層社會,不被重視,流傳下來的很少。現在能夠見到的約有二三十種。
圖文對照
,看圖識字,這是當今世界各國普遍流行的一種識字教學方法。中國現存兩種《對相四言雜字》(圖1)、(圖2)就是採用這種辦法編寫的教材。一種刊印於明太祖洪武辛亥年(1371),另一種稍晚,小有修改。這是世界上最早的看圖識字教材(根據內容考證,此書產生於南宋,元、明、清歷代有略加增刪的多種復刊本,現存的是其中的兩本)。
書法教學
漢字結構復雜,兒童初學寫字有困難,古人設計了一整套的訓練方法。①先學寫大約 5厘米見方的所謂中楷,把筆畫的安排組合充分掌握之後,才學寫小楷和大楷。
②分幾步訓練。開始學寫字是「描紅」(圖3),把印好的紅字按照教師指點的筆順描成黑的。第二步是「影寫」,用比較薄的紙鋪在印好的或者教師寫好的字樣上描摹。第三步是寫「米字格」或「圓格」紙,便於安排筆畫。第四步是在白紙上印好的方格里寫。最後脫格。
③在學寫字的入門階段,寫字和識字分開進行,不求同步前進。例如,讀《百家姓》的「趙、錢、孫、李」等,這些字復雜難寫,因此,開始時學寫筆畫很簡單的「上、大、人」等, 逐漸復雜, 逐步與識字結合。從上述的第四步開始臨摹名家碑帖。先臨摹楷書,進而臨摹行書以至草書,有的甚至學寫隸書和篆書,逐步進入學習書法藝術的階段。
讀書教學
兒童的語文教學,在識字教學告一段落之後,進入讀書階段。首先讀的是《四書》,依次序讀《大學》、《中庸》、《論語》、《孟子》。這些是儒家的根本經典,每個學童都要讀,不論他將來是讀書應科舉還是從事其他職業。這以後,如果他將來要讀書應科舉,他就要誦讀《詩經》、《尚書》、《周易》、《禮記》、《春秋經傳》(合稱《五經》)。還可以進一步讀其他經書如《周禮》、《儀禮》、《爾雅》,史書如《史記》、 《漢書》, 子書如《荀子》、《韓非子》、《呂氏春秋》等等。
如果不準備應科舉,另有一些讀物供兒童和少年閱讀。就內容而論,主要有兩類。第1類是按照儒家思想進行倫理、道德、待人接物的教育。最早的有相傳是管子編的《弟子職》,東漢班昭編的《女論語》。以後有宋代、明代理學家編的 《性理字訓》、 《小學韻語》、《小兒語》等, 以及明代、 清代人編的《昔時賢文》、《弟子規》等。第2類是歷史知識性的讀物。流行最廣的有宋代黃繼善編的《史學提要》, 明代趙南星編的《史韻》和清代王仕雲編的《鑒略》等。第3類是講各科知識以及各種掌故趣聞、名言?語的讀物,始於唐代的《兔園策》和《蒙求》,以後有宋代方逢辰編的《名物蒙求》,明代、清代人編的《龍文鞭影》,《幼學瓊林》等。與此同時進行的初步文學教育有兩種項目,一種是教兒童讀詩。唐代胡曾的《詠史詩》作為兒童教材,內容既有歷史故事,也有不少文學性的傳說故事。宋代以後有《千家詩》,選唐宋名家的優秀小詩編為讀本。這本教科書長期廣泛流行,和《三百千》相提並論,合稱《三百千千》。另一種是教兒童讀散文(文言的)故事,大致始於明代,從明嘉靖(16世紀)之後,陸續出了好幾種這類教材,一般稱為《日記故事》(即每天讀記一則故事之意),並且多為圖文對照本或插圖本(圖4),現存最早的版本是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熊大木校注本,此後也有稱為《書言故事》、《黃眉故事》、《童蒙觀鑒》等名稱的。(見彩圖)
有志於讀書應科舉的兒童、 少年, 除讀《四書》、《五經》外,往往也同時讀以上這些讀物。
作文教學
如果一個兒童是讀書應科舉的培養對象,一般在讀完《四書》之後開始學做八股文。還要學會對對子,這是學做試貼詩的准備工作。八股文和試貼詩都有各種選本供學生仿效,更有書商選取歷科考中舉人、進士的考卷,印成閱讀教材,稱為「闈墨」,被不少教師學生視為應考的捷徑而爭相教、學。年齡稍大一點就要在八股文之外學做「古文」,在試貼詩之外學做其他詩體。為學習作文和作詩提供範本,有各種詩文選。詩的選本如果從《昭明文選》、《玉台新詠》算起,那是很多的,但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莫過於清初人選的《唐詩三百首》,甚至有「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之說。在散文方面,從宋代就已經出了多種專作教材使用的古文選本,如真德秀的《文章正宗》,謝枋得的《文章軌范》,呂祖謙的《古文關鍵》。以後又有若干種。其中最有名的莫過於清初人編的《古文觀止》,選編從先秦到明代的 200多篇有名的文章。《唐詩三百首》和《古文觀止》這兩種選本廣泛流行了 200多年,直到現在還有人使用,其影響之大,沒有別的選本可以相比。各種選本大都有或繁或簡的注釋,解析、評點。教師逐字逐句串講,要求學生熟讀成誦。不準備應考的學生,除了念念《古文觀止》以外,還要念些在生活上有用的書,如各種《尺牘》以及《事林廣記》之類的書。
1919到1949年語文教學
清末廢除科舉,1904年頒布《奏定學堂章程》,在全國開辦新學堂。新學堂的學制、課程以至教材,大都從東西方先進國家引進。唯有語文一科無從引進,因此,只是取消了八股文的教學,代之以國文教科書,形式不同,在內容和方法上沒有實質性的變化。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語文教學才真正受到了一次大的沖擊。識字教學和閱讀教學經歷了較大的變化。
小學里設國語課
,全用白話文(合乎或接近當時口頭語言的書面語),從一開頭就學簡短的白話句子以至短小的文章,如兒歌,故事,等等。「國語」課把識字教學和閱讀教學結合起來,一邊識字一邊閱讀,從閱讀中逐步識字。閱讀教材,除了語言用接近口語的白話文之外,內容也與兒童的生活和學習興趣比較接近,並且逐步增加了文學性,如選用一些當代的兒童文學作品或用白話翻譯的外國兒童文學和中國古代的寓言故事之類。②識字、 閱讀工具的改進。隨著國語運動的開展,逐步產生並且廣泛推行了注音字母,為識字教學創制了一種較好的工具。中國古代沒有很方便的表示字音的辦法,只有直音法,如「虹,音紅」,反切法如「虹,胡翁切」。這兩種方法都有缺點。20世紀初葉,隨著國語運動的展開,出現了許多拼音方案,最後總結為「注音字母」,由當時的教育部頒行全國。此外,供中小學生用的字典和詞書也越來越多,供少年兒童自由選讀的各種課外讀物也多起來了,並且有了專為兒童和中學生編的期刊,如《兒童世界》、《學生雜志》、《中學生》,等等。
閱讀范圍逐步擴大
,白話文和文學教學的分量也逐漸增加。1949年以前,中學里仍設「國文」課(有一段時間,有些初級中學也同小學一樣稱為「國語」課)。初級中學的「國文」課,仍以文言文為主,但是白話文所佔的比例逐漸增加,並且大都是「五四」前後的新文學作品,如蔡元培、魯迅、葉聖陶、謝冰心、郭沫若、徐志摩等人的作品, 以後漸及於茅盾、巴金、朱自清、老舍等人的作品,並逐漸選讀早期白話小說的節錄,如《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鏡花緣》、《老殘游記》,等等。
高級中學的國文
課大都全部學習文言文,不過艱深古奧的古代經典減少,清淺優美的唐宋古文以及史傳、傳奇小說、筆記小說等等逐漸增多。與此同時,提倡課外閱讀,有的學校指定若干種著作為必讀書,如梁啟超的《飲冰室文集》、《胡適文存》,等等。出版了適合於中學生閱讀的綜合性刊物和文藝刊物,如《新青年》、《小說月報》、《東方雜志》、《新中華》、《生活周刊》,等等,其中不少在引導學生自由閱讀之中介紹了一些新的思想觀點,有助於活躍學生的思想。
教學理論
和教學法的研究。20世紀初有人開始引進東西方現代教育學理論,翻譯了一些專著,出版了《教育雜志》,「五四」運動以後,教育學、教育心理學方面的研究更加發展,推動了語文教學理論和教學法的探討,逐漸為傳統的語文教學注入了一些新的因素。這期間從事這方面研討的人很多,其中影響比較大、比較長遠的有陶行知、夏丏尊、葉聖陶、王森然、阮真、朱自清、浦江清,等等。他們共同的主張是:反對以閱讀古代經典為主,提倡讀白話文,讀與社會生活接近的作品,包括文學作品和有實際應用價值的文章;反對注入式講解和讓學生呆讀死記;提倡鼓勵學生廣泛閱讀,獨立思考,學以致用。他們中間多半都有實際的教學經驗,有的探討理論,如王森然,有的長期從事課程標准、綱要的制定和教科書的編寫工作,並編寫了多種使用廣泛的課本,如葉聖陶、夏丏尊,此外還有傅東華等人。葉聖陶、夏丏尊二人從30年代後期就提出過「語文」這個概念,提出了語文教學應當擺脫盲目性,力求科學化的設想,並且合編了《國文百八課》的教材來體現他們的主張。可惜教材只編出了 2/3就因爆發了抗日戰爭而中斷,實驗也停止。
解放區的經驗
。20年代在東南地區有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蘇區」,30年代以後在西北等地區有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解放區」。這些地區的語文教學,更徹底地實現了「五四」運動前後提出的主張,同時並結合地區和戰時狀態的實際,創造了一些經驗。主要是在成人識字教學(掃盲)方面推行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辦法,既適當利用了傳統方法,也利用了拉丁化字母的辦法。其次是結合語文教學進行思想教育。教材既重視語文本身的系統性,教學步驟的科學性,又密切結合實際。陝甘寧邊區政府教育廳編的《中等國文》可為代表。主持解放區的語文教學改革和教材研究的有胡喬木、徐特立、辛安亭等人。
建國後的語文教學
這個時期的語文教學有幾項重大改革和實驗。
1949年以後
,從小學到高級中學,這門學科統稱「語文」,不再劃分為「國語」和「國文」兩個段落。整個基礎教育(或稱普通教育,即從小學到中學的教育)階段都有語言教育的任務,不再把「語」的教育局限在小學階段。
進行多種實驗
。主要的有3種。一是「分散識字」。把小學階段應學會的字有計劃地分配在小學幾個年級的閱讀材料里,隨課文教識字,以減輕小學初期階段識字量大的負擔,把注意力更多地用於說話、閱讀等訓練。二是「集中識字」。利用漢字大多數是合體的特點,選定造字能力強的字(即本身可以是其他若干字的構成部件的)作為基本字,把基本字相同的一批字放在一起集中學習。一般可以在兩年或稍多一點的時間使兒童認識2500個左右的漢字,為閱讀教學打下基礎。三是充分利用漢語拼音幫助識字和讀寫,首先提高學生運用漢語拼音方案的能力,用漢語拼音閱讀和作文,讓學生的口語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然後在閱讀和當作文中逐步引進漢字,最後達到全部用漢字閱讀和寫作。目前一些學校正在進行這種實驗。
改革閱讀教學的內容
。隨著社會制度和教育方針的變革,閱讀教學在思想內容和語言方面都有不少變革。小學語文, 不僅全用白話, 而且更加接近於日常口語,但是必須合乎規范;此外,也選用少量清淺短小的舊體詩詞和近代白話小說的片段。
白話文化
初級中學仍以白話文為主,選入少量文言文。高級中學, 文言文的分量稍有增加,白話文的選材面有所擴充,除文學作品外,也選入一些科學性、政治性和應用性的材料。文言文的選材面也有所擴充,除了歷來膾炙人口的名家散文之外,歷史上著名科學家的傳記等等也在入選之列。
重要的改革實驗
。50年代中期,中學語文教學進行了一次重要的改革實驗,把語文科分為文學和「漢語」兩科,分別進行系統的文學教學和漢語知識教學。為此選派專業人員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內設立了專門的編輯機構,負責擬訂兩科的教學大綱,編寫兩科的教科書。文學科,在葉聖陶、吳伯肖的指導下,由張畢來擔任主編,編出了初中和高中用的全套文學教材。初中教材按照文學體裁分為故事、散文、小說等幾部分,每部分主要是選文,並有介紹有關這類文學體裁知識的課文。高中前兩年按照文學史的順序教學中國文學,選文之外有介紹各個歷史時期的文學發展史和重要作家、作品的課文;高中第 3年講授外國文學。漢語科,在呂叔湘指導下,由張志公主編,編出了漢語課本,主要用於初中階段,按照語音、詞彙、語法、修辭的順序系統地介紹這些知識,並附大量的練習作業。當時的多種語法著作中所用語法體系很不一致,為此草擬了一個《暫擬漢語教學語法系統》作為編寫漢語教材語法部分的依據。文學和漢語的分科教學於1955年在少數中學進行過試驗,1956年在全國中學實行。1958年,兩種教科書停用,恢復了語文課。《暫擬漢語教學語法系統》繼續使用,並且對部分高等學校的語法教學、語法研究產生了一定作用。根據多年使用的經驗,吸收教師們反映的意見,1984年重新擬定了《中學教學語法系統提要(試用)》,取代《暫擬漢語教學語法系統》。
教學研究的新進展
。1949年以來,語文教學的研究工作有了新的進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a.正確處理「文道關系」。語文是人們生活、學習、工作的基礎工具。語文教學必須教學生學好、用好這個工具;語文教學又是向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和文化教育的一個重要渠道,如何處理好這兩個方面的關系,是研究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課題,人們把這種關系稱為「文(語文工具)道(思想,文化)」關系,一般認為「文」與「道」應當統一。在語文教學中,「道」的教育應當寓於「文」的教育之中,並且通過「文」的教育來實現,不能妨礙了「文」 的教育,也不能忽視「道」的教育。b.對傳統語文教育的研究。中國有很長的語文教育歷史,60年代起,有人對傳統經驗進行了整理和探討。c.對國外語文教學的研究。50年代對蘇聯語文教學的研究進行的比較多,特別是如何把教學論的原理運用於閱讀教學,打破了以往多數教師慣用的 串講 法(逐句講解)。近年來研究的范圍擴大了,對國外語文教學的各種學術流派的理論以及課程設計等等進行研究的人越來越多,促進了對中國語文教學研究工作的開展。
發展前景
在語文教學中,漢字教學始終處於一個重要的地位。加快速度,提高質量,把這兩個方面統一起來,是從古到今教育工作者一直在研究和實驗的課題。目前,無論在理論研究上或在教學手段上都比以往具備更多更好的條件。
少數民族漢語教學
綜述
在中國,少數民族在學好本族語言文字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漢語文,是發展少數民族文化教育事業的一項重要任務。少數民族學習漢語文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是由中國的民族分布、民族關系的特點以及少數民族繁榮發展的需要決定的,是長期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自秦漢起,中國就已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發展到現在,全國除漢族外還有55個少數民族。人口合計約有6700萬,約佔全國10億人口的6.7%。其中人口在千萬以上的只有一個壯族,百萬以上千萬以下的民族有14個,其餘都在百萬以下。各民族的分布,大致是「大雜居、小聚居」的局面,各個地區普遍居住著幾個不同的民族,沒有大面積的單一民族居住區。漢族遍布全國各地,或則與少數民族雜居一起,或則成塊地與少數民族相鄰。漢族與各少數民族在各方面都結成極其密切的關系。歷史上,漢語早已是各少數民族兼用的第二語言,同時成為各民族之間共同使用的交流思想的工具。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從根本上廢除了階級壓迫和民族壓迫制度,各民族之間出現空前未有的團結。不同民族之間相互學習語言已成為一種新風尚。少數民族從自身的發展中深深體會到,在我們這個以漢族為主體的多民族國家中,少數民族要迅速繁榮發展,除了學習使用本族語言文字外,還有必要進一步學習使用漢語文。因為漢字記載了中國各族人民共同創造的歷史文化和經驗,漢語是全國各民族相互交際共同使用的語言工具。學好漢語文已成為各少數民族的共同願望。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來,少數民族學習漢語文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到現在,各少數民族中的幹部、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大多數已不同程度地學會使用漢語文。從小學到大學的各級學校中,已根據不同民族的情況,分別設置了漢語文課,編寫了大量的教材,培養了一大批漢語文師資。30多年來,少數民族的漢語文教學已取得了不少經驗。這些經驗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經驗
①必須從不同民族的實際情況出發採取不同的措施和辦法。由於歷史的種種原因,中國少數民族存在各種不同的特點:有的民族(如藏、維吾爾、哈薩克等)人口較多,有大片的聚居區,懂漢語文的人較少,而有的民族(如白、納西、阿昌等)人口較少,只有小片聚居區,懂漢語文的人較多;有的民族(如蒙古、藏、維吾爾、朝鮮、彝等)有歷史較長的文字,而有些民族沒有文字(如獨龍、怒、德昂、布朗等)或只有新創文字(如景頗、拉祜、僳僳等);有的民族社會發展較快,知識分子較多,而有的民族社會發展較慢,知識分子較少;等等。就是在一個民族內部,不同地區也往往存在許多差異。這些不同的特點,決定中國少數民族的漢語文教學應當根據不同的教學對象,採取不同的培養目標和教學方法,而不能搞「一刀切」。
②必須針對民族學生的母語特點進行教學。中國55個少數民族分別使用80多種語言。這些語言分屬漢藏、阿爾泰、南亞、南島、印歐等5個語系。不同語系的語言,特點相差很大;就是同屬漢藏語系的不同語言,各語族同漢語之間也存在許多不同的特點。少數民族學習漢語,常常受到母語的「干擾」,往往把母語的特點帶進漢語學習中來。母語的「干擾」反映在語音、詞彙、語法等各個方面。比如使用阿爾泰語系語言的學生,由於母語里沒有聲調,學習漢語時往往掌握不好音高的變化;又如使用藏緬語族某些語言的學生,由於母語里沒有介詞,學習漢語時使用介詞是個難點;等等。如能針對學生母語的特點進行教學,就能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
③善於處理少數民族語文教學同漢語文教學的關系,是取得漢語文教學效果的重要保證。過去的教學經驗證明:學生掌握本族語言文字水平越高,接受漢語文的能力就越強,學習漢語文的效果就越好。所以,凡通行少數民族語文的地區,原則上應在掌握民族語文的基礎上再安排漢語文學習。至於少數民族語文要學習幾年,哪些課程用少數民族語文授課,漢語文從哪一年開始學習,二者如何銜接等問題,都應根據不同的情況決定,而不能強求一致。只有本族語言而無本族文字的民族,漢語文教學只能從小學一年級開始,這當中必須解決怎樣使用民族語言授課的問題。
④依靠少數民族語文進行漢語文教學。少數民族學生學習漢語時,其母語既有「干擾」的一面,也存在有利的一面。在教學的初級階段,用少數民族語文進行翻譯教學、對比教學,用少數民族文字給漢字注音注義,能幫助學生較快地、准確地掌握漢語、漢字。少數民族語文的輔助作用,可隨學生的漢語文水平的逐步提高而逐步減少,最後轉為全部用漢語進行教學。何時實現這個轉變,應視學生的具體情況而定。
⑤必須大力培養熟悉少數民族語言的漢語文教師。少數民族的漢語文教學水平主要決定於教師的業務能力;而教師的業務能力,大多又決定於是否了解學生的語言特點。如果教師熟悉少數民族語言,就能在教學中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⑥提高少數民族的漢語文教學水平,必須認真總結實踐經驗,加強理論研究。中國的少數民族漢語文教學,除了必須遵循語文教學的一般規律外,還要研究適合各民族特點的特殊規律。要深入進行漢語和少數民族語言的對比研究,研究怎樣在教學中做到既要遵循漢語規律、又照顧少數民族學習漢語的特點。改革教材和改革教學方法是教學改革的兩個重要環節。隨著現代科學的迅速發展,怎樣用現代科學的成果來改革少數民族的漢語文教學,是我們面臨的新任務。
『柒』 教國外四歲的孩子學漢語。要一個1小時和5分鍾的教案。
教四歲的孩子不可能教很復雜的語法知識,主要就是一些基本的日常詞彙或者會話了,而且非常需要藉助游戲的形式,讓孩子覺得有趣。1小時的容量也不能太大,以免孩子的注意力不能長時間保持集中。
一小時:這個孩子不知道以前有沒有漢語基礎,如果有基礎的話就另當別論了,如果沒有基礎的話,可以從最簡單的數字教起。一個小時裡面教會十個基本數字,還有2位數的說法(即從1到99),那就算很不錯了。期間可以再參雜一些日常物件的名稱等,讓其數數。比如:三個人,五個電視機,十個玩具等等。都選量詞用「個」的詞語,以免一開始就讓小孩覺得困惑。游戲方面,可以教數字的手勢(中國人數數的時候用一個手,從6到10都有單獨的表示法,但是老外是用兩個手的,就是最基本的多一個指頭表示多一個數字而已,所以中國人的表示法他們都沒見過,可以教教);還有就是可以教與數字有關的簡單兒歌(想不出來什麼兒歌的話,自己編一個也行,反正隨便借鑒哪個常用兒歌的曲調就行了);還有就是可以帶著孩子在屋裡轉,一邊指物件一邊做動作一邊說話;等等。這些都是為了讓孩子保持集中注意力,反正就是不能一直呆坐不動就行了。
五分鍾:那就把上面的內容精簡一下,選擇其中一個方面(例如一個游戲內容)就可以了。
如果樓主不懂寫教案的格式,可以追問,我以後再回答。
『捌』 如何教學小學生漢語拼音
編誦兒歌,讓孩子易記、樂學拼音
漢語拼音中有許多需要硬記的知識,把這些看起來死板、孤立的知識,融入朗朗上口的兒歌之中,可以減輕知識的難度,便於記憶。
拼音字母字形歌。 聯系圖畫編兒歌記字形。如:韻母ü的學習,可引導孩子們看圖上的魚,問「跟ü有什麼相同的地方,你能不能編一句兒歌記住ü」,孩子們思維活躍,有的孩子會說:小魚跳舞ü、ü、ü,小魚跳高ü、ü、ü,小魚跳躍ü、ü、ü,小魚甩尾ü、ü、ü等等。又如:半圓一豎小尾巴,張開嘴巴ɑ、ɑ、ɑ, 雙門m、單門n、傘把t、9下帶鉤ɡ、ɡ、ɡ等等。
講故事,變枯燥為有趣
故事深受孩子們喜歡。如果在故事中融進枯燥的難以講清的拼音知識,孩子們一定會受益非淺。如小i跟在zh、ch、sh、r、z、c、s後面,組成整體認讀音節的知識,就可以講成一個動聽的故事:
在拼音王國里,有一個最熱心的朋友小i。有一天,小i來找zh、ch、sh、r和z、c、s玩耍,發現他們愁眉苦臉坐在一起。小i忙問?「你們有什麼事需要幫忙嗎?」sh站出來說?「獅子大王要我們為他注音,可我們的頭上都不能帶聲調帽子,這可怎麼辦才好?」小i說?「沒關系,我站在旁邊幫你們帶聲調帽子。不過,我可不能說話(發音)啊。」於是?小i就往zh、ch、sh、r和z、c、s旁邊一站?就分別成了「、chi、shi、ri、zi、ci、si」。後來,大y也幫助i、ü、üe、ie等變成了整體認讀音節。家長或教師只要在拼音教學中本著從學生出發,耐心細致、勤勞耕耘,做到「潤物細無聲」,給孩子們提供良好的學習氛圍,孩子們一定會輕松愉快學好拼音。
『玖』 求助,漢語(少兒漢語教育方向)專業如何
截止到2018年底抄,全世界學習漢襲語的人數將超過1.5億,對外漢語教師需求量至少要500萬。截止2015年底,全球孔子學院僅能滿足的中文學習者數量僅為65.5萬,到2015年底能滿足的中文學習者數量為150萬人,這樣的速度遠遠不能達到1.5億市場需求。到2013年底全球孔子學院累計的中文教師數量僅為1.8萬人,到2020年達到5萬人,而全球對外教師至少需求500萬名。由此可見,對外漢語師資在未來很長時間內都處於嚴重匱乏的局面!
『拾』 兒童漢語課堂和成人漢語課堂有何區別
有適合小孩子的游戲,也有適合成年人的游戲,蘿卜蹲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適合,無論什麼游戲只要讓他們盡快掌握漢語知識就好。專業的對外漢語教師是需要相關的教學能力和教學資質的 這個是必備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