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推薦些經典的古詩詞~我們老師要我們以PPT的形式上台介紹~~所以~~還要譯文和解析~
蘇東坡《蝶戀花·花褪殘紅青杏小》賞析
蝶戀花·花褪殘紅青杏小 ·蘇東坡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牆里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里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賞析】
以豪放派著稱的蘇軾,也常有清新婉麗之作,這首《蝶戀花?花褪殘紅青杏小》就是這么一首傑作。「花褪殘紅青杏小」,既寫了衰亡,也寫了新生,殘紅褪盡,青杏初生,這本是自然界的新陳代謝,但讓人感到幾分悲涼。睹暮春景色,而抒傷春之情,是古詩詞中常有之意,但東坡卻從中超脫了。「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作者把視線離開枝頭,移向廣闊的空間,心情也隨之軒敝。燕子飛舞,綠水環抱著村上人家。春意盎然,一掃起句的悲涼。用別人常用的意象和流利的音律把傷春與曠達兩種對立的心境化而為一,恐怕只有東坡可以從容為之。「燕子飛時」化用晏殊的「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點明時間是立春後的第五個戊日,與前後所寫景色相符合。
「枝上柳綿吹又少」,與起句「花褪殘紅青杏小」,本應同屬一組,寫枝上柳絮已被吹得越來越少。但作者沒有接連描寫,用「燕子」二句穿插,在傷感的調子中注入疏朗的氣氛。絮飛花落,最易撩人愁緒。這一「又」字,表明詞人看絮飛花落,非止一次。傷春之感,惜春之情,見於言外。這是道地的婉約風格。相傳蘇軾謫居惠州時曾命妾婦朝雲歌此詞。朝雲歌喉將囀,卻已淚滿衣襟。
「牆里鞦韆牆外道」,自然是指上面所說的那個「綠水人家」。由於綠水之內,環以高牆,所以牆外行人只能聽到牆內盪鞦韆人的笑聲,卻見不到芳蹤,所以說,「牆外行人,牆里佳人笑」。不難想像,此刻發出笑聲的佳人正在歡快地盪著鞦韆。這里用的是隱顯手法。作者只寫佳人的笑聲,而把佳人的容貌與動作,則全部隱藏起來,讓讀者隨行人一起去想像,想像一個牆里少女盪鞦韆的歡樂場面。可以說,一堵圍牆,擋住了視線,卻擋不住青春的美,也擋不住人們對青春美的嚮往。這種寫法,可謂絕頂高明,用「隱」來激發想像,從而拓展了「顯」的意境。同樣是寫女性,蘇東坡一洗「花間派」的「綺怨」之風,情景生動而不流於艷,感情真率而不落於輕,難能可貴。
從「牆里鞦韆牆外道」直至結尾,詞意流走,一氣呵成。修辭上用的是「頂真格」,即過片第二句的句首「牆外」,緊接第一句句末的「牆外道」,第四句句首的「笑」,緊接前一句句末的「笑」,滾滾向前,不可遏止。按詞律,《蝶戀花》本為雙疊,上下闋各四仄韻,字數相同,節奏相等。東坡此詞,前後感情色彩不同節奏有異,實是作者文思暢達,信筆直書,突破了詞律。
這首詞上下句之間、上下闋之間,往往體現出種種錯綜復雜的矛盾。例如上片結尾二句,「枝上柳綿吹又少」,感情低沉;「天涯何處無芳草」,強自振奮。這情與情的矛盾是因在現實中,詞人屢遭遷謫,這里反映出思想與現實的矛盾。上片側重哀情,下片側重歡樂,這也是情與情的矛盾。而「多情卻被無情惱」,不僅寫出了情與情的矛盾,也寫出了情與理的矛盾。佳人灑下一片笑聲,杳然而去;行人凝望鞦韆,空自多情。詞人雖然寫的是情,但其中也滲透著人生哲理。
在江南暮春的景色中,作者借牆里、牆外、佳人、行人一個無情,一個多情的故事,寄寓了他的憂憤之情,也蘊含了他充滿矛盾的人生悖論的思索。
蘇東坡《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賞析
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蘇東坡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
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賞析】
蘇詞向以豪放著稱,但也有婉約之作,這首《水龍吟》即為其中之一。它藉暮春之際「拋家傍路」的楊花,化「無情」之花為「有思」之人,「直是言情,非復賦物」,幽怨纏綿而又空靈飛動地抒寫了帶有普遍性的離愁。篇末「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實為顯志之筆,千百年來為人們反復吟誦、玩味,堪稱神來之筆。
上闋首句「似花還似非花」出手不凡,耐人尋味。它既詠物象,又寫人言情,准確地把握住了楊花那「似花非花」的獨特「風流標格」:說它「非花」,它卻名為「楊花」,與百花同開同落,共同裝點春光,送走春色;說它「似花」,它色淡無香,形態細小,隱身枝頭,從不為人注目愛憐。
次句承以「也無人惜從教墜」。一個「墜」字,賦楊花之飄落;一個「惜」字,有濃郁的感情色彩。「無人惜」,是說天下惜花者雖多,惜楊花者卻少。此處用反襯法暗蘊縷縷憐惜楊花的情意,並為下片雨後覓蹤伏筆。
「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三句承上「墜」字寫楊花離枝墜地、飄落無歸情狀。不說「離枝」,而言「拋家」,貌似「無情」,猶如韓愈所謂「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晚春》),實則「有思」,一似杜甫所稱「落絮游絲亦有情(《白絲行》)。詠物至此,已見擬人端倪,亦為下文花人合一張本。
「縈損柔腸,困酣嬌眼,欲開還閉」,這三句由楊花寫到柳樹,又以柳樹喻指思婦、離人,可謂詠物而不滯於物,匠心獨具,想像奇特。
以下「夢隨」數句化用唐人金昌緒《春怨》詩意:「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借楊花之飄舞以寫思婦由懷人不至引發的惱人春夢,詠物生動真切,言情纏綿哀怨,可謂緣物生情,以情映物,情景交融,輕靈飛動。
下闋開頭「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作者在這里以落紅陪襯楊花,曲筆傳情地抒發了對於楊花的憐惜。
繼之由「曉來雨過」而問詢楊花遺蹤,進一步烘托出離人的春恨。「一池萍碎」句,蘇軾自注為「楊花落水為浮萍,驗之信然。」
以下「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這是一種想像奇妙而兼以極度誇張的手法。這里,數字的妙用傳達出作者的一番惜花傷春之情。至此,楊花的最終歸宿,和詞人的滿腔惜春之情水乳交融,將詠物抒情的題旨推向高潮。篇末「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一句,總收上文,既干凈利索,又餘味無窮。它由眼前的流水,聯想到思婦的淚水;又由思婦的點點淚珠,映帶出空中的紛紛楊花,可謂虛中有實,實中見虛,虛實相間,妙趣橫生。這一情景交融的神來之筆,與上闋首句「似花還似非花」相呼應,畫龍點睛地概括、烘托出全詞的主旨,給人以佘音裊裊的回味。
蘇東坡《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賞析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蘇東坡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賞析一】
這首膾炙人口的中秋詞,作於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即丙辰年的中秋節,為作者醉後抒情,懷念弟弟蘇轍之作。
全詞運用形象的描繪和浪漫主義的想像,緊緊圍繞中秋之月展開描寫、抒情和議論,從天上與人間、月與人、空間與時間這些相聯系的范疇進行思考,把自己對兄弟的感情,升華到探索人生樂觀與不幸的哲理高度,表達了作者樂觀曠達的人生態度和對生活的美好祝願、無限熱愛。
上片表現詞人由超塵出世到熱愛人生的思想活動,側重寫天上。開篇「明月幾時有」一句,借用李白「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詩意,通過向青天發問,把讀者的思緒引向廣漠太空的神仙世界。「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以下數句,筆勢夭矯回折,跌宕多彩。它說明作者在「出世」與「入世」,亦即「退」與「進」、「仕」與「隱」之間抉擇上深自徘徊的困惑心態。以上寫詩人把酒問月,是對明月產生的疑問、進行的探索,氣勢不凡,突兀挺拔。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幾句,寫詞人對月宮仙境產生的嚮往和疑慮,寄寓著作者出世、入世的雙重矛盾心理。「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寫詞人的入世思想戰勝了出世思想,表現了詞人執著人生、熱愛人間的感情。
下片融寫實為寫意,化景物為情思,表現詞人對人世間悲歡離合的解釋,側重寫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三句,實寫月光照人間的景象,由月引出人,暗示出作者的心事浩茫。「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兩句,承「照無眠」而下,筆致淋漓頓挫,表面上是惱月照人,增人「月圓人不圓」的悵恨,骨子裡是本抱懷人心事,借見月而表達作者對親人的懷念之情。「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三句,寫詞人對人世悲歡離合的解釋,表明作者由於受莊子和佛家思想的影響,形成了一種灑脫、曠達的襟懷,齊龐辱,忘得失,超然物外,把作為社會現象的人間悲怨、不平,同月之陰晴圓缺這些自然現象相提並論,視為一體,求得安慰。結尾「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轉出更高的思想境界,向世間所有離別的親人(包括自己的兄弟),發出深摯的慰問和祝願,給全詞增加了積極奮發的意蘊。詞的下片,筆法大開大合,筆力雄健渾厚,高度概括了人間天上、世事自然中錯綜復雜的變化,表達了作者對美好,幸福的生活的嚮往,既富於哲理,又飽含感情。
這首詞是蘇軾哲理詞的代表作。詞中充分體現了作者對永恆的宇宙和復雜多變的人類社會兩者的綜合理解與認識,是作者的世界觀通過對月和對人的觀察所做的一個以局部足以概括整體的小小總結。作者俯仰古今變遷,感慨宇宙流轉,厭薄宦海浮沉,在皓月當空、孤高曠遠的意境氛圍中,滲入濃厚的哲學意味,揭示睿智的人生理念,達到了人與宇宙、自然與社會的高度契合。
【賞析二】
本篇為熙寧九年(1076)中秋蘇軾在密州超然台飲酒賞月時所做。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是兩宋時代,也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文藝全才,詩,詞,散文以至書法,繪畫等都有極高成就。無論是詩詞還是散文,都表現出題材廣泛,思想深刻,境界高遠筆力遒勁的特點,在當時及對後世都發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從熙寧四年(1071),到寫本篇止,外任整整五年,與胞弟蘇轍也整整五年未見。蘇軾原任杭州通判,因蘇轍在濟南掌書記,特地請求北徙,來密州任職,然而,濟南與密州相距並不算遠,卻也因各自疲於官事而五年未不得相見,本篇正是表現這種手足相念之情。在抒寫手足情深的同時,詞人不能不想到,兄弟二人都是由於與變法派相左而出為地方官,並備受冷遇的,不能不想到仕途險惡。所以「大醉」遣懷,表現出世與入世,隱退與仕進的矛盾心情,才是本篇的主旨所在。
研求小序,與詞為一,交代詞的寫作時間,「丙辰中秋」,即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背景,「歡飲達旦」;題旨,醉後抒懷「兼懷子由」,前者是主,後者是輔。具體言之:抒詞人外放期間寥落情懷。
此首中秋詞。上片,因月而生天上之奇想;下片,因月而感人間之事變。揮灑自如,不加雕琢,而浩盪之氣,超絕凡塵。胡仲任謂中秋詞,自此詞一出,余詞盡廢,可見獨步當時之概。起句,破空而來,奇崛異常,用意自太白「青天有月來幾時,我欲停杯一問之」化出。「不知」兩句,承上意,更做疑問,既不知明月幾時有,故亦不知天上今夕是何年也。「我欲」三句,蓋因問之而不得其解,乃有乘風歸去之願,「我欲」與「又恐」相呼應。「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就本意說固高妙,就寓意說亦極慰藉。「起舞」兩句,仍乘上來,落到眼前情事,言既不得乘風歸去,惟有徘徊於月下。自首至此,一氣奔放,誠覺有天風海雨逼人之勢。換頭,實寫月光照人人無眠。以下愈轉愈深,自成妙諦。「不應」兩句,實寫月圓人不圓,頗有惱月之意。「人有」三句一轉,言人月無常,從古皆然,又有替月分解之意。「但願」兩句,更進一步,言人與月既然從古難全,惟有各自善保千金之軀,借月盟心,長毋相忘。原意雖從謝庄《月賦》「隔千里兮共明月」句化出,蘇軾加「但願」二字,則情更深,意更濃矣。
其詞詠月,關合人事。
上片借月自喻,起舞弄影,憤世獨立,自現孤高。既懷逸興壯思,高接混茫,而又腳踏實地,自具雅量高致。開頭四句,接連問月問年,一似屈原《天問》,起得奇逸。「不知」數句,筆勢回折,開合跌宕,多姿多彩,以揭示「出仕」,「入世」,即退隱與進仕間的抉擇和引起的困惑。想超脫塵世,乘風歸去,又猶豫徘徊,樓高宇寒不勝之,落足現實,月下「起舞弄清影」,勝似仙境,這就說明詞人並不完全超然自然,而是於自然中覓求「苦中作樂」的生活意義,即蘇軾還是立足於現實,熱衷於人世,覺得有兄弟親朋之愛的人間生活,來得更親切更溫暖。
下片用月襯別情,意在懷人,筆致回環由寫實為寫意,化景為情。用「轉」「低」「照」三字,描摹隨月光流轉,光影的物移,時間跟著推進,無眠而情生。即月光繞過朱閣,又從門戶下射進屋內,照在夜不能寐的人兒身上。其明寫月,暗寫人,頗含怨惱之意。「不應」二句,筆勢淋漓,頓挫有致,看似賞月,問月,實為懷人。用「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的常事常規,來自我寬解。這種演繹自然物理,闡釋悲歡離合,意境豁達,令人玩味不盡。末兩句妙用謝庄《月賦》「隔千里兮共明月」句意,推陳出新,將月圓思親推向更高境界。人生並非沒有憾事,悲歡離合即為其一。蘇軾認為,人有悲歡離合,同月有陰晴圓缺一樣,兩者都是自然常理,無須傷感。終於以理遣情,從共同遣月中互相慰藉,離別這個人生憾事就從友愛的感情當中得到了補償。人生不求長聚,兩心相照,明月與共,未嘗不是一個美好的境界。這首詞上片執著人生,下片善處人生,表現了蘇軾熱愛生活,情懷曠達的一面。詞中境界高潔,說理通達,情味深濃,並以瀟灑之筆,不假雕琢,卷舒自如,因此九百年來傳誦不衰,可見宋元時傳唱之盛。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之所能傳誦千古,在我看來原因有三:由於它高曠的胸襟、豐富的想像和奇妙的藝術構思,使這首詞所展示的形象廣闊而深刻,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和藝術魅力;所抒寫的「此事古難全」的離愁別恨能激起各個時代、各種類型的讀者的共鳴;詞中對美好生活的祝願已越過蘇軾兄弟的界限,「變為一切熱愛幸福生活的人的共同希望」。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是蘇軾獨具特色,膾炙人口的佳作。首先,立意,構思,奇逸飄妙,以超現實的遙想,以虛無飄渺的幻想世界,表現非常現實而具體的人之常情。在這里,詞人通過對月宮仙境的想像,在一種極富神秘色彩的探索和思考中,表現自己的思想矛盾與波折,人生體驗與認識。這種表現不僅超凡脫俗,也構成了本篇的浪漫主義色調和超曠飄逸的風格。
其次,以月為主線,使情,景,理融會貫通起來,是本篇的又一突出特色。上片開頭,由月展開思索,通過連續發問,表現對超脫出世的嚮往。下片亦由月生情,用月的陰晴圓缺,比賦人間的悲歡離合。全篇以月成景,由月生情,又以月明理,寄寓著詞人的人生理想,也使得本篇顯得境界高遠,意味深長,情味厚重。
『貳』 人教版必修三文言文知識歸納(寡人之於國也)
2012
高中語文人教版必修三《寡人之於國也》文言文知識歸納
古今異義詞
①寡人之於國也(寡人,古代國君稱自己的謙詞。今用於形影孤單的人。
)
②河內凶(河,黃河,今泛指河流。凶,穀物收成不好,今常指人暴躁,心腸狠。
)
③請以戰喻(請,請允許我。今常用於對方。例如:
「請坐」
,讓對方坐下;
「請指導」
,
讓對方做指導。
)
④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可以,
「可」是「可以」
,
「以」是憑借。今常連用,表示同意,
認可。
)
⑤棄甲曳兵而走(走,跑,這里指逃跑。今常指一般的行走。
)
⑥或百步而後止(或,有的人,不定代詞。今常用於選擇復句中的選擇詞。
。
)
⑦斯天下之民至焉(斯,則,那麼。今常用於代詞,當「這」
「此」講,如「斯文」等。
)
⑧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供養活著的人;今常用義是保養身體。
)
⑨王無罪歲(無罪,不要歸咎;今常用義是沒有犯罪)
一詞多義
1
.數
①願令得補黑衣之數(
《觸龍說趙太後》
)
(名詞,數目、數量)
②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
《寡人之於國也》
)
(數詞,幾、若干)
③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六國論》
)
(名詞,命運)
④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
《陳涉世家》
)
(副詞,
shu
ò,屢次)
⑤數罟不入洿池(
《寡人之於國也》
)
(形容詞,
c
ù,密、細密)
⑥蒙沖斗艦乃以千數(
《赤壁之戰》
)
(動詞,
sh
ǔ,計算)
2
.直
①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愛蓮說》
)
(形容詞,與「曲」相對,不彎曲)
②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寡人之於國也》
)
(副詞,僅、只)
③系向牛頭充炭直(
《賣炭翁》
)
(名詞,通「值」
,價值)
④予自度不得脫,則直前詬虜帥失信(
《
<
指南錄
>
後序》
)
(副詞,徑直、直接)
3
.發
①百發百中(成語)
(動詞,發射)
②發閭左謫戍漁陽九百人(
《陳涉世家》
)
(動詞,征發、派遣)
③塗有餓莩而不知發(
《寡人之於國也》
)
(動詞,打開糧倉,賑濟災民)
④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
《醉翁亭記》
)
(動詞,花開)
⑤主人忘歸客不發(
《琵琶行》
)
(動詞,出發)
⑥大閹亦逡巡畏義,非常之謀難以猝發(
《五人墓碑記》
)
(動詞,實施)
⑦安能屈豪傑之流,扼腕墓道,發其志士之悲哉(
《五人墓碑記》
)
(動詞,發出、抒發)
4
.兵
①非我也,兵也(
《寡人之於國也》
)
(名詞,兵器)
②窮兵黷武(成語)
(名詞,戰爭)
③必以長安君為質,兵乃出(
《觸龍說趙太後》
)
(名詞,軍隊)
④草木皆兵(成語)
(名詞,士兵)
5
.勝
①驢不勝怒,蹄之(
《黔之驢》
)
(動詞,承受)
②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
《寡人之於國也》
)
(副詞,盡)
③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鄒忌諷齊王納諫》
)
(形容詞,勝利)
高中各年級課件教案習題匯總
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
④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憶江南》
)
(動詞,超過)
⑤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
《岳陽樓記》
)
(形容詞,優美的)
6
.於
①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介詞,比)
②寡人之於國也(介詞,對)
③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介詞,在)
④移其民於河東(介詞,到)
⑤移其粟於河內(介詞,從)
⑥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介詞,與,和)
7
.王
①然而不王者(動詞,為王,讀「
w
à
ng
」
)
②梁惠王日(名詞,君王,讀「
w
á
ng
」
)
8
.以
①請以戰喻(介詞,用、拿)
②可以無飢矣(介詞,憑借,此處的「可以」也可看作古今同義)
③以時入山林(介詞,按)
④申之以孝悌之義(介詞,把)
9
.食
狗彘食(動詞,吃)人食(名詞,食物)而不知檢
10
.之
①填然鼓之(音節助詞,沒有意義的襯字)
②王道之始也(結構助詞,
「的」
)
③申之以孝悌之義(復指代詞,代「孝悌之義」
。或為兼詞「於之」
,向他們)
④寡人之於國也(結構助詞,起舒緩語氣的作用)
⑤無如寡人之用心者(結構助詞,用於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⑥雞豚狗彘之畜(結構助詞,提賓的標志。或作復指代詞,指代「雞豚狗彘」
)
詞類活用
(一)名詞的活用
1.
名詞作動詞
①填然鼓之(鼓,名詞用作動詞,
「敲起鼓」
「擊鼓」
。一說,非活用,用本意)
②樹之以桑(樹,名詞用作動詞,
「種植」
)
③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衣,名詞用作動詞,
「穿上」
)
④王無罪歲(罪,名詞用作動詞,
「歸罪」
)
⑤然而不王者(王,名詞用作動詞,
「為王「稱王」
「統一天下」
)
2.
名詞的為動用法
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喪,名詞的為動用法,
「為„„辦喪事」
)
(二)動詞的活用
1.
動詞當名詞
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生:活著的人;死:死去的人)
2.
動詞的使動用法
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移,使„„遷移,使動用法)
(三)形容詞的活用
1.
形容詞作動詞
謹庠序之教(謹,形容詞作動詞,
「認真從事」
「認真辦好」
)
古漢語句式
(一)判斷句
①非我也,歲也(„„也,表判斷)非我也,兵也。
(„„也,表判斷)
是亦走也(„„也,表判斷)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也,表判斷)
②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也,表判斷)
(二)倒裝句
1.
賓語前置句
①未之有也(賓語前置,應為「未有之也」
)
②雞豚狗彘之畜(賓語前置,應為「畜雞豚狗彘」
)
2
.介賓結構後置(狀語後置句)
①移其粟於河內(
「於河內」為介賓結構)
②樹之以桑(
「以桑」為介賓結構)
③頓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於道路」為介賓結構)
④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
「於刺人而殺之„„」為介賓結構)
⑤申之以孝悌之義(
「以孝悌之義」為介賓結構)
(三)省略句
可以無飢矣(
「以」後省略賓語「之」
,句意是:可以憑借它不受飢餓之苦了)
特殊結構(結合課後「研討與練習」第二題作小結)
1
.
「或„„或」
(有的人„„,有的人„„)
或百步而後止,
或五十步而後止。
——有的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後停下來,
有的人逃跑了
五十步然後停下來。
2
.
「直„„耳,是„„也」
(只是„„罷了,這也是„„啊)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是沒有跑上一百步罷了,那還是逃跑啊。
3
.
「是何異於„„」
(這跟„„有什麼不同呢)
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
?
——這種狀況和拿刀子刺人,把人殺死後,
說「殺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麼不同
?
優孟,故楚之樂人也。長八尺,多辯,常以談笑諷諫。楚莊王之時,有所愛馬,衣以文綉,
置之華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棗脯。馬病肥死,使髃臣喪之,欲以棺槨大夫禮葬之。左右
爭之,以為不可。王下令曰:
「
有敢以馬諫者,罪至死。
」
優孟聞之,入殿門,仰天大哭。王
驚而問其故。優孟曰:
「
馬者王之所愛也,以楚國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禮葬之,
薄,請以人君禮葬之。
」
王曰:
「
寡人之過一至此乎!
」
於是使以馬屬太官,無令天下久聞也。
楚相孫叔敖知其賢人也,善待之。病且死,屬其子曰:
「
我死,汝必貧困。若往見優孟,言
我孫叔敖之子也。
」
居數年,其子窮困負薪,逢優孟,
與言曰:
「
我,孫叔敖子也。父且死時,
屬我貧困往見優孟。
」
優孟曰:
「
若無遠有所之。
」
即為孫叔敖衣冠,抵掌談語。歲余,像孫
叔敖,楚王及左右不能別也。庄王置酒,優孟前為壽。庄王大驚,以為孫叔敖復生也,欲以
為相。優孟曰:
「
請歸與婦計之,三日而為相。
」
庄王許之。三日後,優孟復來。王曰:
「
婦
言謂何?
」
孟曰:
「
婦言慎無為,楚相不足為也。如孫叔敖之為楚相,盡忠為廉以治楚,楚王
得以霸。
今死,
其子無立錐之地,
貧困負薪以自飲食。
必如孫叔敖,
不如自殺。
」
因歌曰:
「
山
居耕田苦,難以得食。起而為吏,身貪鄙者余財,不顧恥辱。身死家室富,又恐為觸大罪,
身死而家滅。貪吏安可為也!念為廉吏,奉法守職,竟死不敢為非。廉吏安可為也!楚相孫
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窮困負薪而食,不足為也!
」
於是庄王謝優孟,乃召孫叔敖子,封
之寢丘四百戶,以奉其祀。後十世不絕。
(節選自《史記
•
滑稽列傳》
)
12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多辯
.
,常以談笑諷諫
辯:辯駁
B
.席以露床,啖
.
以棗脯
啖:給„„吃
C
.有敢以馬諫
.
者,罪至死
諫:規勸
D
.屬
.
我貧困往見優孟
屬:囑咐
13
.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現優孟「以談笑諷諫」的一組是
(
)
①請以人君禮葬之
②即為孫叔敖衣冠
③庄王置酒,優孟前為壽
④請歸與婦計之,三日而為相
⑤必如孫叔敖,不如自殺
⑥屬我貧困往見優孟
A
.①③④
B
.①⑤⑥
C
.②③⑤
D
.②④⑥
14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
優孟言辭詼諧幽默。
楚莊王想厚葬所愛之馬,
群臣進諫反遭嚴詞拒絕;
優孟以反語諷諫,
說是以大夫禮不夠隆重,使庄王認識錯誤,收回成命。
B
.孫叔敖十分看中優孟,臨終前預料兒子必將貧困,要他到時去找優孟尋求幫助。優孟慨
然允諾孫叔敖子後,極力模仿孫叔敖,想使楚莊王醒悟。
C
.楚莊王誤以為優孟是孫叔敖復生,想任他為相。優孟與妻子商定三日之後為相,又責怪
庄王利用孫叔敖成就霸業,而對他的後代卻不聞不問。
D
.
優孟由孫叔敖一事而引發感慨,
指出為官者不應貪鄙求財,
否則將觸犯法令而身死家滅;
但廉吏死後,其家人卻會面臨窮困潦倒的悲慘境遇。
優孟原是楚國的老歌舞藝人。他身高八尺,富有辯才,時常用說笑方式勸誡楚王。楚莊王時,他有一匹喜
愛的馬,給它穿上華美的綉花衣服,養在富麗堂皇的屋子裡,睡在沒有帳幔的床上,用蜜餞的棗干來喂它。
馬因為得肥胖病而死了,庄王派群臣給馬辦喪事,要用棺槨盛殮,依照大夫那樣的禮儀來葬埋死馬。左右
近臣爭論此事,認為不可以這樣做。庄王下令說:
「有誰再敢以葬馬的事來進諫,就處以死刑。
」優孟聽到
此事,走進殿門,仰天大哭。庄王吃驚地問他哭的原因。優孟說:
「馬是大王所喜愛的,就憑楚國這樣強大
的國家,有什麼事情辦不到,卻用大夫的禮儀來埋葬它,太薄待了,請用人君的禮儀來埋葬它。
」庄王說:
「我的過錯竟到這種地步嗎?」
於是庄王派人把馬交給了主管宮中膳食的太官,
不讓天下人長久傳揚此事。
楚國宰相孫叔敖知道優孟是位賢人,待他很好。孫叔敖患病臨終前,叮囑他的兒子說:
「我死後,你一定
很貧困。那時,你就去拜見優孟,說『我是孫叔敖的兒子。
』
」過了幾年,孫叔敖的兒子果然十分貧困,以
賣柴為生。一次路上遇到優孟,就對優孟說:
「我是孫叔敖的兒子。父親臨終前,囑咐我貧困時就去拜見優
孟。
」優孟說:
「你不要到遠處去。
」於是,他就立即縫制了孫叔敖的衣服帽子穿戴起來,模仿孫叔敖的言談
舉止,音容笑貌。過了一年多,模仿得活像孫叔敖,連楚莊王左右近臣都分辨不出來。楚莊王設置酒宴,
優孟上前為庄王敬酒祝福。庄王大吃一驚,以為孫叔敖又復活了,想要讓他做楚相。優孟說:
「請允許我回
去和妻子商量此事,三日後再來就任楚相。
」庄王答應了他。三日後,優孟又來見庄王。庄王問:
「你妻子
怎麼說的?」優孟說:
「妻子說千萬別做楚相,楚相不值得做。像孫叔敖那樣地做楚相,忠正廉潔地治理楚
國,楚王才得以稱霸。如今死了,他的兒子竟無立錐之地,貧困到每天
*
以打柴謀生。如果要像孫叔敖那樣
做楚相,還不如自殺。
」接著唱道:
「住在山野耕田辛苦,難以獲得食物。出外做官,自身貪臟卑鄙的,積
有餘財,不顧廉恥。自己死後家室雖然富足,但又恐懼貪臟枉法,干非法之事,犯下大罪,自己被殺,家
室也遭誅滅。貪官哪能做呢?想要做個清官,遵紀守法,忠於職守,到死都不敢做非法之事。唉,清官又
哪能做呢?像楚相孫叔敖,一生堅持廉潔的操守,現在妻兒老小卻貧困到靠打柴為生。清官實在不值得做
啊!
」於是,庄王向優孟表示了歉意,當即召見孫叔敖的兒子,把寢丘這個四百戶之邑封給他,以供祭祀孫
叔敖之用。自此之後,十年沒有斷絕。
『叄』 高中語文如何講解《寡人之於國也》第5到7段的結構特點,比喻論證,劃分句子節奏,朗讀等。
《寡人之於國也》教案
教學目標:
1.學習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能歸納「數、發、直、兵、勝」多義詞的義項,掌握「或……或……」「直……耳,是……也」「是何異於……」幾個句式的特點。
3.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多義詞義項的歸納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教學難點 :課文中「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的理解。
課時安排: 安排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簡介孟子及孟子思想,熟讀課文。
一、導語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成為後世廣泛引用的名言警句,今天我們來學習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於國也》。
二、孟子生平及孟子思想簡介
學生可結合注釋①及課文後關於孟子的介紹來了解。
三、熟讀課文
1.第一遍學生聽,要求認真聽,同時認真看課文,注意一些字詞的讀音和寫法。
第二遍,學生跟著錄音輕讀。
2.學生各自朗讀課文。
3.教師出示投影內容,檢查學生掌握字詞的情況。
4.根據漢語拼音寫出相應的漢字,給加點字注音,是通假字的註明。
(1)棄甲曳()兵 (2)塗()有餓piǎo ()
(3)雞豚()狗彘()之畜() (4)數()罟()不入wū ()池
(5)無()失其時 (6)謹庠()序之教
(7)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8)申之以孝tì()之義
答案:(1)yè(2)塗tú通假字,同「途」 莩 (3)tún zhì xù (4)cù gǔ洿(5)無wú通假字,同「毋」(6) xiáng(7)頒 bān通假字,同「斑」(8)悌
4.學生各自朗讀課文。了解文意。
四、布置作業
熟讀課文並背誦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理清思路,背誦課文,教師適當作朗讀提示。
一、檢查學生熟讀課文情況
二、指導學生理清思路,背誦課文,並作閱讀提示
提問:這次對話是圍繞什麼問題展開討論的?
明確:「民不加多。」
提問:在提出「民不如多」疑問前,梁惠王先是自詡曰(學生回答)「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為什麼說是「盡心焉耳矣」?具體做法是什麼?
明確:「河內凶,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凶亦然。」
提問:通過和鄰國相比,梁惠王感覺如何?
明確:「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
提問:於是乎,梁惠王才有了怎樣的疑問?
明確:(學生合上課文回答)「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教師反讀本段,學生朗讀並背誦。
教師對背景點撥提示:戰國時代,各諸侯國的統治者,為外爭城奪地,相互攻伐;對內殘酷剝削,勞役繁重,破壞生產力,造成了兵員缺乏、勞力不足,這是個十分突出的問題。爭奪人力,成為各諸侯國統治者的當務之急。那梁惠王當然會提出「民不加多」的疑問了。
提問:孟子對梁惠王這個疑問是如何分析的?
明確:他充分利用梁惠王想爭奪人力的心理來宣傳「仁政」思想。
提問:孟子是怎樣說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與「鄰國並無本質區別的?
明確: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問題,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設喻。
提問:對「五十步笑百步」喻義如何理解?
明確:孟子通過設喻——設圈套,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與鄰國相比,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本質上都是相同的。說明梁惠王比別的國王好不了多少。
教師范讀本段,學生朗讀、背誦。問題的原因找到之後,文章自然而然過渡到第三部分——「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這也是孟子「仁政」思想的具體內容。
提問:他的「仁政」思想的具體內容是什麼?包括幾個方面?
明確:;兩方面:一是「王道之始」的道理,一是「王道之成」的道理。
提問:怎樣才能做到「王道之始」?
明確:「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食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
提問:當採取了這些合理發展生產的措施後,產生的效果是什麼?
要求學生找出並畫出排比句,各自朗讀,合書回答。
明確:孟子用了四組排比句:「五畝之宅......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其中前三組排比是孟子養民的主張,後一組是教民的主張。這樣,作者在這四組排比里,把自己的主張層層鋪敘,渲染得有聲有色,為梁惠王展現了一幅美好的前景。順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結論,即「王道之成」了。
提問:有了合理的措施,還需要有合理的態度。孟子是怎樣批評當時統治者不顧人民死活的?
明確:「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斯天下之民至焉。」 這一段是從反面證明使民加多應有的態度。
提問:這一段用什麼方法進行說理?
狗彘食人食 塗有餓莩歸罪於年成不好
明確: 對比 塗有餓莩 比喻 刺人而殺之歸罪於武器
三、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回顧本節所講內容,概括本文寫作特點,指導學生背誦
1.結構嚴謹 :民不加多的疑問;民不加多的原因;民加多的措施
2.善用比喻(學生可背誦局部何比喻有關的部分)
3.氣勢充沛(學生背誦排比句式)
學生齊讀(齊背)課文。
四、布置作業
熟讀課文。做練習三。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總結文言知識,做課後練習,進行閱讀訓練,對全文進行小結。
一、檢查學生背誦課文。
二、分類歸納總結文言知識
1.詞類活用
找出下列加點詞和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項。
例:今媼尊長安君之位
(1)樹之以桑 (2)可以衣帛 (3)然而不王者
(4)王無罪歲 (5)既來之,則安之
2.句式
找出下面句式,翻譯成現代漢語,並掌握其用法。
(1)或……或……(2)直……耳,是……也(3)是何異於……(4)未之有也
3.(1)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 有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後停下來,有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後停下來。
(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只不過沒有跑上一百步罷了,那也是逃跑啊。
(3)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 這種說法和拿刀子刺人,把人殺死後,說「殺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麼不同?
(4)未之有也 不曾有的事情。(賓語前置句)
三、一詞多義(結合完成練習二)
1.數
願得補黑衣之數 《觸龍說趙太後》 數目、數量
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 《寡人之於國也》 幾、若干
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六國論》 命運
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 《陳涉世家》 shuò 屢次
數罟不入洿池 《寡人之於國也》 cù 密、細密
蒙沖斗艦乃以千數 《赤壁之戰》 shǔ計算
2.直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愛蓮說》與「曲」相對,不彎曲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寡人之於國也》 僅、只
系向牛頭充炭直 《賣炭翁》 價值
予自度不得脫,則直前詬虜帥失信 《〈指南錄〉後序》 徑直、直接
3.發
百發百中 成語 發射
發閭左謫戌漁陽九百人 《陳涉世家》 征發、派遣
塗有餓莩而不知發 《寡人之於國也》 打開
野花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 《醉翁亭記》 花開
主人忘歸客不發 《琵琶行》 出發
大閹亦逡巡畏義,非常之謀難以猝發 《五人墓碑記》 發出
安能屈豪傑之流,扼腕墓道,發其志士之悲哉 《五人墓碑記》 發出、抒發
4.兵
非我也,兵也 《寡人之於國也》 兵器
窮兵黷武 成語 戰爭
必以長安君為質,兵乃出 《觸龍說趙太後》 軍隊
草木皆兵 成語 士兵
5.勝
驢不勝怒,蹄之 《黔之驢》 承受
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 《寡人之於國也》 盡
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鄒忌諷齊王納諫》 勝利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憶江南》 超過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 《岳陽樓記》 優美的
三、布置作業
1.預習下一課。
2.寫一篇短文,談談你對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板書設計
寡人之於國也
惠王疑問: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設喻 :以五十步笑百步,何如(設圈套)
揭示原因:本質一樣——無望民之多於鄰國
孟子主張: 行王道——措施、態度、結果 (對比)
民不加多的疑問——民不加多的原因——民加多的措施
寡人之於國也
教學目的
一、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二、理解文言常用詞語和句式。
三、通過朗讀體會孟子長於雄辯的語言特色。
教學設想
一、層層分析,指導背誦。
二、以讀代講。
三、課時安排: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人
孟子是繼孔子之後的儒學大師,我們經常「孔孟」並稱,初中時,我們學習過《〈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都是勸說君王施仁政。我們今天學習的《寡人之於國也》也體現了孟子的這一主張,並且文中還闡述了他「仁政」的具體內容。
二、誦讀
1.教師范讀正音
王好(hào)戰 棄甲曳(yè)兵而走
谷不可勝(shēng)食也 數罟(cùgǔ)不入灣(wū)池
養生喪(sàng)死無憾雞豚(tún)狗彘(zhì)之畜(xù)
然而不王(wàng)者 塗有餓莩(piǎo)
2.學生齊讀(注意斷句,體會孟子的語言特色)。
3.學生分角色朗讀(請學生留意文中談及民之加多的語句)。
三、分析
1.找出文章中談及「民之加多」的語句。全文結構自然呈現。
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1段
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 2、3、4段
斯天下之民至焉 5、6、7段
請學生用自己的話概括每部分主要內容(不要求精確,允許存在出人)。
說明:梁惠王自謂「盡心於國」問孟子「民不加多」之故。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作答,指出梁惠王與鄰國之君一樣,接著談自己的主張來回答梁惠王的疑問。
2.誦讀第一段
梁惠王說:「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梁惠王覺得自己對國家政務盡心盡力了。他具體的做法有哪些?
提示:河內凶,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凶亦然。
梁惠王施行這樣的政策,結果如何?
提示: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用一句話來概括,梁惠王的困惑在哪裡?
提示:「於國盡心,但民不加多」
板書
於國盡心 結果
梁惠王 移民,移粟 民不加多
鄰國之君 不用心 民不加少
(孟子 施仁政 天下之民至焉)
除虐政
指導朗讀:梁惠王覺得自己對國家已經盡心盡力,所以「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讀時,重音應落在「盡心」二字上。「察鄰國之政」二句,前句輕讀,後句重讀,有自詡之意,又表明自己用心良苦。「何也?」盡心了,但民不加多。讀時應突出其困惑、不解。
請學生朗讀第一部分。
請學生串講大意,教師訂正。
3.梁惠王拿自己於國與鄰國之政比較,孟子為什麼不直接闡明意見,而用「請以戰喻」?
提示:孟子說「請以戰喻」用梁惠王熟悉的「戰」設喻,這樣便於啟發對方。孟
4。子不直接回答梁惠王兩國比較的問題,而比較了什麼?
提示:棄甲兵走者,五十步與百步走。說明:梁惠王很自然地回答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從而不知不覺中否定了自己與鄰國的統治者有別。
5.「五十步笑百步」已成為人們經常使用的成語,含義是什麼?
提示:比喻缺點或錯誤的性質相同,只是情節輕或重的區別。
說明:梁惠王移民移粟與鄰國統治者治國不盡心實質上沒什麼區別,只是形式上或數量上不同而已,從而引出要使民加多,必須施仁政,行王道。
誦讀二、三、四段。
指導朗讀:面對梁惠王的提問,孟子其實已經有了答案,但他隱而不說,先設喻。讀起來應從容不迫。「以戰喻」後可稍長停頓,「則如何」用征詢對方意見的口氣,輕讀。
請學生朗讀。
請學生串講大意,教師訂正。
四、提示應掌握常用文言實詞、虛詞
焉耳矣 凶 無如 加 好 請 填然 鼓 既接 曳 走 或 直 無 於
五、作業
1.背誦前兩部分。
2.理解常用實詞、虛詞。
第二課時
一、檢查背誦
二、導入
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來啟發梁惠王,指出他與鄰國的實質是一樣的,那怎樣才能使民加多呢?孟子自然而然引出自己「仁政」的主張。
三、分析
1.誦讀第五段
請學生依據書下注釋,疏通文意(教師訂正)。
理解內容、本段層次。
提示:第一層 第1、2、3小句
第二層 第4句
第三層 第5句 全段中心
指導朗讀:第一層三句,語勢逐層上升,最後一層全段中心,作為最突出的部分。「養生喪死無憾」一語出現兩次,前者可輕讀,後者應重讀。
請學生朗讀。
引導當堂背誦。
2.朗讀第六段
請學生依據書下注釋
與第五段比較異同處。
提示:同是發展生產,強調「不違農時」,「以時入山林」,「無失其時」,「勿奪其時」。這些都強調不要耽誤生產時機。側面指出,梁惠王「使民加多」的目的,就是驅使百姓去打仗,不得民心。
除了要合理發展生產,制民之產外,第六段還有孟子教化百姓的主張。
指導朗讀:這一段分述王道的四項基本內容,四個「矣」陳述語言,氣勢充沛。最後總結「不……未……」雙重否定句式,讀得應堅定有力。
請學生朗讀。
引導當堂背誦。
四、提示應掌握常用文言實詞、虛詞。
違 時 勝 數 罟 洿 斧斤 以 憾 樹 衣 畜 無 謹 庠序 教 申 孝 悌 義 頒 負 戴 王
五、作業
1.熟練背誦第五、六段。
2.識記本課學習的文言實詞、虛詞。
第三課時
一、檢查背誦
二、導人
梁惠王對人民施小恩小惠就以為做得很好,實際上與其他國君都一樣。孟子從王道之始和王道之成兩方面詳細闡述了使民加多的辦法,但這還不夠,君王對此還應有什麼態度呢?我們看最後一段。
三、分析
1.誦讀第七段。
理清內容:
說明:一方面寫出了社會的不平等,另一方面也是對梁惠王自認為「於國盡心」的駁斥。
孟子最後還用了一個比喻,是怎樣比的?
提示:塗有餓莩歸罪於年成不好,如同刺人而殺之,歸罪於武器一樣。
指導朗讀:「狗彘食人食」句揭露了諸侯貴族的荒淫,朗讀時,要表現出說話人的義憤。「塗有餓莩」句要讀出其悲憤的語氣。「人死」句是借用諸侯國君的自我辯護的口氣,應讀得有諷刺意味。用比喻來反駁,應用質問的口吻來讀。最後,勸勉梁惠王拋棄虐政,施行仁政,應用和緩、勸勉的語氣。
請學生朗讀。
請學生歸納孟子仁政思想。
提示:發展生產,制民之產,教化百姓,還有最後除虐政。總的來說有兩點:一是保民,使民無衣食之患;二是教民,用儒家的思想教育人民。
[板書]
孟子 施仁政 天下之民至焉
除虐政
提示:只有這樣施行仁政,天下之民才能來歸順。
引導背誦。
2.提示應掌握文言實詞、虛詞:
檢 塗 餓莩 發 歲 於 無 罪 斯 至
3.完成課後練習。
[補充] (1)於
寡人之於國也 對於
移其民於河東 到
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 比
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在
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 跟、與
(2)通假文字
①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 無通「毋」,不要。
②無失其時 無通「毋」,不要。
③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頒同「斑」,花白。
④塗有餓莩而不知發 塗同「途」,道路。
四、教師小結
本文主要闡述了孟子施仁政的主張,要想使民加多就要發展生產,使民住有房,耕有田,吃得飽,穿得暖,還要使民懂禮儀,受教育,君王也須革除虐政,這樣百姓才能來歸服。
全文似乎散漫無章,實則結構嚴謹,段落分明,以使民加多為主線貫穿全文,思路清晰。
句式較整齊,這樣氣勢充沛,增強雄辯力。
五、作業
1.背誦全文。
2.識記文言常用詞語和句式
『肆』 此三者,吾遺恨也《五代史伶官傳序》語譯
世人傳說晉王臨死時,把三枝箭賜給庄宗,並告訴他說::「梁,吾仇也;燕王回,吾所立;契丹與吾約為答兄弟;而皆背晉以歸梁。此三者,吾遺恨也。」
意思是:梁國是我的仇敵,燕王是我推立的,契丹與我約為兄弟,可是後來都背叛我去投靠了梁。這三件事是我的遺恨。遺恨即遺憾
『伍』 六國論的教案
絕對上佳 六國論
江蘇省江都市丁溝中學 張廣祥
教學目的:了解作者借史抒懷、借古諷今的為文意圖,體察作者的愛國之情;
掌握重要文言字詞及文言現象;背誦課文。
教學課時:3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疏通字詞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六王畢,四海一」,在《阿房宮賦》里,杜牧用這六個字概括了秦滅六過、一統寰宇的歷史進程。也許因為秦王朝過於短促,歷二代便驟然滅亡,所以後人總愛在秦的暴滅上作文章,而忽視了一個極為重要的課題:秦為什麼能夠以少勝多,以小勝大?或,六國何以由強趨弱,轉勝為敗?歷史學家語焉不詳,文學家往往指斥不當。
賈誼《過秦論》主要指責秦之過,但對秦的勝利(六國的滅亡)之因也作了簡要的剖析:在六國,「爭割地而奉秦」,使秦國「有餘力而制其弊」;在秦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備,外連橫而斗諸侯」。這種剖析顧及斗爭的雙方,是辨證的;但分析不盡准確,因為並非這六個國家都爭著割地奉秦。
歷史的年輪又增加了一千二百餘年,北宋策論大師蘇洵注目這個歷史課題了,於是有《六國論》出。
《六國論》是歷史上第一偏不鞭強秦之暴行,而剖六國之痼疾的文章,所以它具有歷史的嚴肅性;它分析了忍辱求和、賂敵為安的悲劇結局,乃是有感而發,它具有現實批判的針對性(這一點,我們在學習課文中會進一步認識);它不足600字,言簡意賅,機鋒雄辯,又有很強的文學性。「三性」合一,使得本文兼有很高的史學價值和文學價值。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文章——
二、 作者簡介
(學生自讀注釋一)補充兩副寫「三蘇」的對聯:
萃父子兄弟於一門,八家唐宋佔三席;
悟駢散詩詞之特徵,千變縱橫識共源。
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八大家。
三、 閱讀課文
學生先初讀,掃清語音障礙;再齊讀。
四、 疏通字詞
學生自譯。補充(板書):
重要字詞:率、厥、彌、判、速、洎、殆
詞類活用:小/大則……、義不賂秦、卻、禮、西向、日削月割
古今異義:其實、祖父、至於、智力、可以、故事
通假字:厭、當
特殊句式: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天下之大
一詞多義:暴、與、猶、亡、始
五、 布置作業
完成練習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分析課文
教學過程:
一、 檢查作業
完成練習二——四
二、 分析課文
1、 齊讀課文
2、 思考練習一。
3、 提名思考回答:
文章的中心論點是哪一句?兩個分論點是?分別是就哪些國家而言的?文章的論證段落有哪些?哪一句是對歷史教訓的總結?哪一句點明了寫作意圖?
4、 教師簡析(參教師用書)
5、 簡介寫作背景,進一步了解作者的愛國之情
作者生於真、仁、英宗三世。其時,宋王朝雖然尚未疲弱不堪,但北有契丹(大遼),西有西夏,它們不斷騷擾,國家不得安寧。1004年,大遼舉兵攻宋,當時宰相寇準力主抗遼,宋遼在澶州打了一仗,宋軍大勝。形勢如此有利,真蹤卻一味求和,訂下「澶淵之盟」,規定宋每年向遼進貢銀10萬兩,絹20萬匹,自此,抗敵衛國只氣銳減,委曲求全之風日上。後遼又連連加碼,宋均慨然應答。1044年,西夏元昊上書停戰求和,宋卻反而給西夏銀、絹、茶。一代又一代的「為國者」皆被敵人積威所劫,以物供敵,以錢富敵。蘇洵是睹之心憂,憂而思救,以為這和戰國六國以地賂秦相比,有國之而無不及,下場更加不堪設想,於是寫下了這偏醒世文章。
所以,結合背景,我們能夠更加體察到作者的一片愛國之情。
三、 小結
本文立論鮮明,論證嚴密,脈絡清晰,結構嚴謹。
語言上,長短相間、整散交錯。確如王安石雲:「蘇明允有戰國縱橫之學」。
文章字里行間包含著作者的感情,不僅有「嗚呼」、「悲夫」這樣感情強烈的感嘆,就是在夾敘夾議的文字中,也洋溢著作者的情感,如對以地賂秦的憎惡,對「義不賂秦」的贊賞,對「用武而不終」的惋惜,對為國者為積威之所劫的痛惜、激憤,都溢於言表,有著強烈的感染力,使文章不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
四、 齊讀課文
五、 布置作業
背誦課文;
比較閱讀《過秦論》;
學習蘇轍《六國論》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比較閱讀
教學過程:
一、 檢查背誦
背誦中心論點句、寫作意圖句;背誦全文
二、 比較《過秦論》
1、 都是史論文
2、 都借古諷今,以史致用,都得源於作者的憂國情懷
《過》諷諫漢武帝施行仁政,防止重蹈秦朝施行暴政而迅速滅亡的覆轍;《六》諷諫宋王朝要以六國為鑒,奮起抵禦外侮。
3、 論證方法:都雲對比論證方法。
4、 中心論點的提出:《過》卒章顯志,《六》開門見山。
5、 語言:同:多排偶句,句式整齊;長短相間,錯落有致。
不同:《過》詞采華麗,《六》淺顯易懂。
三、 學習另二篇《六國論》
一是蘇轍的,見教材。一是李楨的(節選)
四、 布置作業
寫一篇作文,題目是「從歷史看天下興亡」
附:從歷史看天下興亡
1、 各家關於天下興亡的觀點(高一年級)
《過秦論》: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伶官傳序》: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記身
《諫太宗十思疏》:居安思危,戒奢以儉
《出師表》:廣開言路、親賢遠佞
《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阿房宮賦》:戒奢以儉
《鄒忌諷齊王納諫》:廣開言路
《勾踐滅吳》:勵精圖治,心憂天下,尊賢重士,法紀嚴明
《我們對於香港問題的基本立場》:針鋒相對,寸利必爭,國家利益高於一切,決不搞屈辱外交
《觸龍說趙太後》:磨煉國君意志,培養能君主
《季氏將劃顓臾》:君賢臣能且上下精誠團結
《寡人之於國也》:使百姓不飢不寒且得庠序之教,明孝悌之義(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兩方面都得到發展
《六國論》(蘇轍):六國相互背盟敗約而失韓魏之天下要沖
2、學生習作選讀
悠悠中華經歷了五千多年的風雨洗禮。中國大地上風起雲涌,經歷著無數次「江山不改人已換」的歷史變遷。是什麼原因造成這種種變化呢?或許我們可以從歷史長河的流動中看出一點天下興亡的端倪。
自古以來,一個朝代和一個國家的興亡,首先在於為人君者自身素質的高低和行為的好壞。正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如果一個國君無德無能,行為不正,他的臣子又能好到哪兒去呢?如此一批人去治理國家,他們的國家還能強盛嗎?反之,一個國君德才兼備,則其國家之強盛就指日可待了。大家都知道,劉備之子阿斗,不僅平庸無能,而且整天不務正業,一會兒吃喝玩樂,一會兒又鬥蟋蟀去了,真是枉費了他父親白帝城託孤的一片苦心,也枉費了孔明盡力輔佐的幾番汗水。後來蜀滅,阿斗難道不應該負有主要責任嗎?後人稱之為「扶不上牆的爛泥」,此言得之。太宗李世民聰慧過人,一世英明,「不以惡小而為之,不以善小而不為」,又得魏徵等賢臣輔佐,如魚得水,將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正因為如此,才有後人盛贊的「貞觀之治」。這一些都說明當神器之重者對於一個國家的興亡起著重要作用,如果說統治者是一扇窗,那麼,他的德才就是窗架,品行就是玻璃了,玻璃是否臟了,百姓一目瞭然,要是窗架爛了,怎麼擦玻璃也是不濟事的,那麼,人們就要換窗戶了。
民乃國之本,臣則國之柱。正所謂「得民心者昌,失民心者亡」,人人都說民眾的力量是最可怕的,這話不假,一位國君對待民眾態度的好壞,是天下興亡的又一重要因素。如果一個國家的百姓能夠安居樂業,大臣們能夠盡其所能地為百姓做好事,而君主也能夠慧眼識得英才並能夠知人而任,甚至擇善而從,則國家之興旺發達是不在話下了。反之,則情況不妙了。
商紂王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大暴君,其統治手段之殘忍在歷史上是鮮有的。他魚肉百姓,對百姓橫征暴斂,弄得民不聊生。為了堵住天下人之口,他鉗民而致天下人「道路以目」,更設立酷刑,鎮壓百姓,他還殺賢臣,留下一群溜須拍馬之人。百姓敢怒而不敢言。後來,後周揮幟進攻,守城士卒紛紛掉轉矛頭,反抗商紂王,紂王眾叛親離,只得引火自焚,留下千古罵名。他怎麼知道百姓是一座活火山,爆發出來就會有滅頂之災;他更不知道,「氣壓」不能太高,堵得住人言,堵不住人心!悲哉!劉玄德禮賢下士,三顧茅廬請孔明;愛民如子,過江流淚為父老;擲子於地,義薄雲天愛子龍。後來,蜀與魏、吳鼎足而立其緣由是與「簡能而任」分不開的。
康熙帝對百姓實行永不加賦的政策,使百姓生活富裕安定;他親自探望含冤帶屈的湯若望步入牢房,又促進了當時科技的發展。
這樣的事實不勝枚舉,如果說民是水,臣是船,君是渡河的人,船破了,它就會沉下去,渡河的人就會被淹死。可是如果及時發現漏洞並修補好它,那麼,船就可以安全到岸了。
國家利益高於一切,對於任何外來侵略都應與之對抗,不懼強暴,不欺弱小,這一點,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因素。
南宋之所以被外族入侵,受金人統治,就因為南宋政府的軟弱無能和其朝政的腐敗不堪。朝廷內部,奸臣當道為了個人私利,秦檜處處陷害忠臣良將,竟然連夜十二道金牌召回枕戈前線的岳飛,並以「莫須有」的罪名輕輕地掩蓋了將軍一生 「精忠報國」的宏願。在歷史的長空,只留下一聲「還我河山」和一曲《滿江紅》供後人緬懷。國家破亡,外敵猖狂,這不是南宋政府的軟弱無能和其朝政的腐敗不堪又是什麼?
清末,洋人打開了中國的大門,他們貪婪地瓜分著這塊關閉長久的肥肉。腐敗無能的清政府,與洋人簽訂了一個又一個喪權辱國的賣國條約,致使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國家,中華民族陷入了生死存亡的危險境地。經過孫中山、毛澤東等一大批優秀人物的艱苦奮斗和他們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們才迎來了中華民族的一個嶄新的春天。
以上史實都告訴我們:向侵略者低頭就只有砍頭的命。如果說侵略者是野草,我們就應該是拔草的人。不然,它就會吸取地里的營養,淹沒我們的莊稼。
「紛紛世事無窮盡,後來憑吊空牢騷」,天下興亡的道理,歷史已經給我們作出了正確的論述,我們應該借鑒歷史的經驗教訓,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為中國的繁榮富強奉獻力量。
『陸』 執業醫師課件,是大苗講得好還是賀銀成講得好
賀銀成主要講的是醫學研究生考試西醫綜合方面的,大苗的會好一些吧。
『柒』 急需:弟子規《出則悌》教案 課件
(道法自然說)這些做人的規矩,看起來很繁瑣,在崇尚個性張揚的現代人眼裡,甚至還有點迂腐,但這卻是與人相處必須遵守的規矩。缺少了規矩意識,人際就會變得緊張,構建和諧社會就失去了思想基礎。當年齊王問政於孔子「何以治國」時,孔子回答:「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話雖有著濃郁的封建色彩,卻道出了一個真理:一個社會、一個國家、一個群體,不能沒有規矩。這一點,至今仍有積極意義,關鍵是我們能否使之與時俱進,這是解讀傳統文化的精要所在。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財物輕 怨何生 言語忍 忿自泯
易解:當哥哥姊姊的要友愛弟妹,作弟妹的要懂得恭敬兄姊,兄弟姊妹能和睦相處,一家人和樂融融,父母自然歡喜,孝道就在其中了。與人相處不斤斤計較財物,怨恨就無從生起。言語能夠包容忍讓,多說好話,不說壞話,忍住氣話,不必要的沖突、怨恨的事情自然消失不生。(言語為福禍之門。孔門四科有:德行、言語、政事、文學。可見言語之重要。)
或飲食 或坐走 長者先 幼者後
長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易解:良好的生活教育,要從小培養;不論用餐就座或行走,都應該謙虛禮讓,長幼有序,讓年長者優先,年幼者在後。
長輩有事呼喚人,應代為傳喚,如果那個人不在,自己應該主動去詢問是什麼事?可以幫忙就幫忙,不能幫忙時則代為轉告。
(國父說:『人生以服務為目的,不以奪取為目的。』青少守則明言:助人為快樂之本。)
稱尊長 勿呼名 對尊長 勿現能
路遇長 疾趨揖 長無言 退恭立
騎下馬 乘下車 過猶待 百步余
易解:稱呼長輩,不可以直呼姓名,在長輩面前,要謙虛有禮,不可以炫耀自己的才能;路上遇見長輩,應向前問好,長輩沒有事時,即恭敬退後站立一旁,等待長輩離去。古禮:不論騎馬或乘車,路上遇見長輩均應下馬或下車問候,並等到長者離去稍遠,約百步之後,才可以離開。(敬老尊賢)
長者立 幼勿坐 長者坐 命乃坐
尊長前 聲要低 低不聞 卻非宜
進必趨 退必遲 問起對 視勿移
易解:與長輩同處,長輩站立時,晚輩應該陪著站立,不可以自行就坐,長輩坐定以後,吩咐坐下才可以坐。與尊長交談,聲音要柔和適中,回答的音量太小讓人聽不清楚,也是不恰當的。有事要到尊長面前,應快步向前,退回去時,必須稍慢一些才合乎禮節。當長輩問話時,應當專注聆聽,眼睛不可以東張西望,左顧右盼。
事諸父 如事父 事諸兄 如事兄
易解:對待叔叔、伯伯等尊長,要如同對待自己的父親一般孝順恭敬,對待同族的兄長(堂兄姊、表兄姊),要如同對待自己的兄長一樣友愛尊敬。
試的內容分為默寫《弟子規》的內容、解讀《弟子規》中的語句和談背誦《出則悌》後的打算。所有的內容都圍繞著學生的實際,讓學生們在實踐中真正地領會《弟子規》的內涵。
呵呵,實在找不到了,全混在一起了
『捌』 寡人之於國也中民l之加多的語句
《寡人之於國也》教案
教學目標:
學習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能歸納「數、發、直、兵、勝」多義詞的義項,掌握「或……或……」「直……耳,是……也」「是何異於……」幾個句式的特點。
3.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多義詞義項的歸納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教學難點 :課文中「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的理解。
課時安排: 安排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簡介孟子及孟子思想,熟讀課文。
一、導語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成為後世廣泛引用的名言警句,今天我們來學習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於國也》。
二、孟子生平及孟子思想簡介
學生可結合注釋①及課文後關於孟子的介紹來了解。
三、熟讀課文
1.第一遍學生聽,要求認真聽,同時認真看課文,注意一些字詞的讀音和寫法。
第二遍,學生跟著錄音輕讀。
2.學生各自朗讀課文。
3.教師出示投影內容,檢查學生掌握字詞的情況。
4.根據漢語拼音寫出相應的漢字,給加點字注音,是通假字的註明。
(1)棄甲曳()兵 (2)塗()有餓piǎo ()
(3)雞豚()狗彘()之畜() (4)數()罟()不入wū ()池
(5)無()失其時 (6)謹庠()序之教
(7)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8)申之以孝tì()之義
答案:(1)yè(2)塗tú通假字,同「途」 莩 (3)tún zhì xù (4)cù gǔ洿(5)無wú通假字,同「毋」(6) xiáng(7)頒 bān通假字,同「斑」(8)悌
4.學生各自朗讀課文。了解文意。
四、布置作業
熟讀課文並背誦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理清思路,背誦課文,教師適當作朗讀提示。
一、檢查學生熟讀課文情況
二、指導學生理清思路,背誦課文,並作閱讀提示
提問:這次對話是圍繞什麼問題展開討論的?
明確:「民不加多。」
提問:在提出「民不如多」疑問前,梁惠王先是自詡曰(學生回答)「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為什麼說是「盡心焉耳矣」?具體做法是什麼?
明確:「河內凶,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凶亦然。」
提問:通過和鄰國相比,梁惠王感覺如何?
明確:「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
提問:於是乎,梁惠王才有了怎樣的疑問?
明確:(學生合上課文回答)「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教師反讀本段,學生朗讀並背誦。
教師對背景點撥提示:戰國時代,各諸侯國的統治者,為外爭城奪地,相互攻伐;對內殘酷剝削,勞役繁重,破壞生產力,造成了兵員缺乏、勞力不足,這是個十分突出的問題。爭奪人力,成為各諸侯國統治者的當務之急。那梁惠王當然會提出「民不加多」的疑問了。
提問:孟子對梁惠王這個疑問是如何分析的?
明確:他充分利用梁惠王想爭奪人力的心理來宣傳「仁政」思想。
提問:孟子是怎樣說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與「鄰國並無本質區別的?
明確: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問題,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設喻。
提問:對「五十步笑百步」喻義如何理解?
明確:孟子通過設喻——設圈套,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與鄰國相比,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本質上都是相同的。說明梁惠王比別的國王好不了多少。
教師范讀本段,學生朗讀、背誦。問題的原因找到之後,文章自然而然過渡到第三部分——「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這也是孟子「仁政」思想的具體內容。
提問:他的「仁政」思想的具體內容是什麼?包括幾個方面?
明確:;兩方面:一是「王道之始」的道理,一是「王道之成」的道理。
提問:怎樣才能做到「王道之始」?
明確:「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食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
提問:當採取了這些合理發展生產的措施後,產生的效果是什麼?
要求學生找出並畫出排比句,各自朗讀,合書回答。
明確:孟子用了四組排比句:「五畝之宅......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其中前三組排比是孟子養民的主張,後一組是教民的主張。這樣,作者在這四組排比里,把自己的主張層層鋪敘,渲染得有聲有色,為梁惠王展現了一幅美好的前景。順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結論,即「王道之成」了。
提問:有了合理的措施,還需要有合理的態度。孟子是怎樣批評當時統治者不顧人民死活的?
明確:「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斯天下之民至焉。」 這一段是從反面證明使民加多應有的態度。
提問:這一段用什麼方法進行說理?
狗彘食人食 塗有餓莩歸罪於年成不好
明確: 對比 塗有餓莩 比喻 刺人而殺之歸罪於武器
三、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回顧本節所講內容,概括本文寫作特點,指導學生背誦
結構嚴謹 :民不加多的疑問;民不加多的原因;民加多的措施
2.善用比喻(學生可背誦局部何比喻有關的部分)
3.氣勢充沛(學生背誦排比句式)
學生齊讀(齊背)課文。
四、布置作業
熟讀課文。做練習三。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總結文言知識,做課後練習,進行閱讀訓練,對全文進行小結。
一、檢查學生背誦課文。
二、分類歸納總結文言知識
1.詞類活用
找出下列加點詞和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項。
例:今媼尊長安君之位
(1)樹之以桑 (2)可以衣帛 (3)然而不王者
(4)王無罪歲 (5)既來之,則安之
2.句式
找出下面句式,翻譯成現代漢語,並掌握其用法。
(1)或……或……(2)直……耳,是……也(3)是何異於……(4)未之有也
3.(1)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 有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後停下來,有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後停下來。
(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只不過沒有跑上一百步罷了,那也是逃跑啊。
(3)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 這種說法和拿刀子刺人,把人殺死後,說「殺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麼不同?
(4)未之有也 不曾有的事情。(賓語前置句)
三、一詞多義(結合完成練習二)
1.數
願得補黑衣之數 《觸龍說趙太後》 數目、數量
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 《寡人之於國也》 幾、若干
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六國論》 命運
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 《陳涉世家》 shuò 屢次
數罟不入洿池 《寡人之於國也》 cù 密、細密
蒙沖斗艦乃以千數 《赤壁之戰》 shǔ計算
2.直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愛蓮說》與「曲」相對,不彎曲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寡人之於國也》 僅、只
系向牛頭充炭直 《賣炭翁》 價值
予自度不得脫,則直前詬虜帥失信 《〈指南錄〉後序》 徑直、直接
3.發
百發百中 成語 發射
發閭左謫戌漁陽九百人 《陳涉世家》 征發、派遣
塗有餓莩而不知發 《寡人之於國也》 打開
野花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 《醉翁亭記》 花開
主人忘歸客不發 《琵琶行》 出發
大閹亦逡巡畏義,非常之謀難以猝發 《五人墓碑記》 發出
安能屈豪傑之流,扼腕墓道,發其志士之悲哉 《五人墓碑記》 發出、抒發
4.兵
非我也,兵也 《寡人之於國也》 兵器
窮兵黷武 成語 戰爭
必以長安君為質,兵乃出 《觸龍說趙太後》
草木皆兵 成語 士兵
5.勝
驢不勝怒,蹄之 《黔之驢》 承受
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 《寡人之於國也》 盡
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鄒忌諷齊王納諫》 勝利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憶江南》 超過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 《岳陽樓記》 優美的
三、布置作業
1.預習下一課。
2.寫一篇短文,談談你對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板書設計
寡人之於國也
惠王疑問: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設喻 :以五十步笑百步,何如(設圈套)
揭示原因:本質一樣——無望民之多於鄰國
孟子主張: 行王道——措施、態度、結果 (對比)
民不加多的疑問——民不加多的原因——民加多的措施
寡人之於國也
教學目的
一、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二、理解文言常用詞語和句式。
三、通過朗讀體會孟子長於雄辯的語言特色。
教學設想
一、層層分析,指導背誦。
二、以讀代講。
三、課時安排: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人
孟子是繼孔子之後的儒學大師,我們經常「孔孟」並稱,初中時,我們學習過《〈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都是勸說君王施仁政。我們今天學習的《寡人之於國也》也體現了孟子的這一主張,並且文中還闡述了他「仁政」的具體內容。
二、誦讀
1.教師范讀正音
王好(hào)戰 棄甲曳(yè)兵而走
谷不可勝(shēng)食也 數罟(cùgǔ)不入灣(wū)池
養生喪(sàng)死無憾雞豚(tún)狗彘(zhì)之畜(xù)
然而不王(wàng)者 塗有餓莩(piǎo)
2.學生齊讀(注意斷句,體會孟子的語言特色)。
3.學生分角色朗讀(請學生留意文中談及民之加多的語句)。
三、分析
1.找出文章中談及「民之加多」的語句。全文結構自然呈現。
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1段
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 2、3、4段
斯天下之民至焉 5、6、7段
請學生用自己的話概括每部分主要內容(不要求精確,允許存在出人)。
說明:梁惠王自謂「盡心於國」問孟子「民不加多」之故。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作答,指出梁惠王與鄰國之君一樣,接著談自己的主張來回答梁惠王的疑問。
2.誦讀第一段
梁惠王說:「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梁惠王覺得自己對國家政務盡心盡力了。他具體的做法有哪些?
提示:河內凶,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凶亦然。
梁惠王施行這樣的政策,結果如何?
提示: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用一句話來概括,梁惠王的困惑在哪裡?
提示:「於國盡心,但民不加多」
板書
於國盡心 結果
梁惠王 移民,移粟 民不加多
鄰國之君 不用心 民不加少
(孟子 施仁政 天下之民至焉)
除虐政
指導朗讀:梁惠王覺得自己對國家已經盡心盡力,所以「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讀時,重音應落在「盡心」二字上。「察鄰國之政」二句,前句輕讀,後句重讀,有自詡之意,又表明自己用心良苦。「何也?」盡心了,但民不加多。讀時應突出其困惑、不解。
請學生朗讀第一部分。
請學生串講大意,教師訂正。
3.梁惠王拿自己於國與鄰國之政比較,孟子為什麼不直接闡明意見,而用「請以戰喻」?
提示:孟子說「請以戰喻」用梁惠王熟悉的「戰」設喻,這樣便於啟發對方。孟
4。子不直接回答梁惠王兩國比較的問題,而比較了什麼?
提示:棄甲兵走者,五十步與百步走。說明:梁惠王很自然地回答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從而不知不覺中否定了自己與鄰國的統治者有別。
5.「五十步笑百步」已成為人們經常使用的成語,含義是什麼?
提示:比喻缺點或錯誤的性質相同,只是情節輕或重的區別。
說明:梁惠王移民移粟與鄰國統治者治國不盡心實質上沒什麼區別,只是形式上或數量上不同而已,從而引出要使民加多,必須施仁政,行王道。
誦讀二、三、四段。
指導朗讀:面對梁惠王的提問,孟子其實已經有了答案,但他隱而不說,先設喻。讀起來應從容不迫。「以戰喻」後可稍長停頓,「則如何」用征詢對方意見的口氣,輕讀。
請學生朗讀。
請學生串講大意,教師訂正。
四、提示應掌握常用文言實詞、虛詞
焉耳矣 凶 無如 加 好 請 填然 鼓 既接 曳 走 或 直 無 於
五、作業
1.背誦前兩部分。
2.理解常用實詞、虛詞。
第二課時
一、檢查背誦
二、導入
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來啟發梁惠王,指出他與鄰國的實質是一樣的,那怎樣才能使民加多呢?孟子自然而然引出自己「仁政」的主張。
三、分析
1.誦讀第五段
請學生依據書下注釋,疏通文意(教師訂正)。
理解內容、本段層次。
提示:第一層 第1、2、3小句
第二層 第4句
第三層 第5句 全段中心
指導朗讀:第一層三句,語勢逐層上升,最後一層全段中心,作為最突出的部分。「養生喪死無憾」一語出現兩次,前者可輕讀,後者應重讀。
請學生朗讀。
引導當堂背誦。
2.朗讀第六段
請學生依據書下注釋
與第五段比較異同處。
提示:同是發展生產,強調「不違農時」,「以時入山林」,「無失其時」,「勿奪其時」。這些都強調不要耽誤生產時機。側面指出,梁惠王「使民加多」的目的,就是驅使百姓去打仗,不得民心。
除了要合理發展生產,制民之產外,第六段還有孟子教化百姓的主張。
指導朗讀:這一段分述王道的四項基本內容,四個「矣」陳述語言,氣勢充沛。最後總結「不……未……」雙重否定句式,讀得應堅定有力。
請學生朗讀。
引導當堂背誦。
四、提示應掌握常用文言實詞、虛詞。
違 時 勝 數 罟 洿 斧斤 以 憾 樹 衣 畜 無 謹 庠序 教 申 孝 悌 義 頒 負 戴 王
五、作業
1.熟練背誦第五、六段。
2.識記本課學習的文言實詞、虛詞。
第三課時
一、檢查背誦
二、導人
梁惠王對人民施小恩小惠就以為做得很好,實際上與其他國君都一樣。孟子從王道之始和王道之成兩方面詳細闡述了使民加多的辦法,但這還不夠,君王對此還應有什麼態度呢?我們看最後一段。
三、分析
1.誦讀第七段。
理清內容:
說明:一方面寫出了社會的不平等,另一方面也是對梁惠王自認為「於國盡心」的駁斥。
孟子最後還用了一個比喻,是怎樣比的?
提示:塗有餓莩歸罪於年成不好,如同刺人而殺之,歸罪於武器一樣。
指導朗讀:「狗彘食人食」句揭露了諸侯貴族的荒淫,朗讀時,要表現出說話人的義憤。「塗有餓莩」句要讀出其悲憤的語氣。「人死」句是借用諸侯國君的自我辯護的口氣,應讀得有諷刺意味。用比喻來反駁,應用質問的口吻來讀。最後,勸勉梁惠王拋棄虐政,施行仁政,應用和緩、勸勉的語氣。
請學生朗讀。
請學生歸納孟子仁政思想。
提示:發展生產,制民之產,教化百姓,還有最後除虐政。總的來說有兩點:一是保民,使民無衣食之患;二是教民,用儒家的思想教育人民。
[板書]
孟子 施仁政 天下之民至焉
除虐政
提示:只有這樣施行仁政,天下之民才能來歸順。
引導背誦。
2.提示應掌握文言實詞、虛詞:
檢 塗 餓莩 發 歲 於 無 罪 斯 至
3.完成課後練習。
[補充] (1)於
寡人之於國也 對於
移其民於河東 到
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 比
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在
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 跟、與
(2)通假文字
①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 無通「毋」,不要。
②無失其時 無通「毋」,不要。
③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頒同「斑」,花白。
④塗有餓莩而不知發 塗同「途」,道路。
四、教師小結
本文主要闡述了孟子施仁政的主張,要想使民加多就要發展生產,使民住有房,耕有田,吃得飽,穿得暖,還要使民懂禮儀,受教育,君王也須革除虐政,這樣百姓才能來歸服。
全文似乎散漫無章,實則結構嚴謹,段落分明,以使民加多為主線貫穿全文,思路清晰。
句式較整齊,這樣氣勢充沛,增強雄辯力。
五、作業
1.背誦全文。
2.識記文言常用詞語和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