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想要語文出版社版的七年級語文期末復習全教案資料 ,謝謝!
21、《論語》六則
一、字音
不亦說乎 (yuè) 人不知而不慍(yùn) 學而不思則罔(wǎng) 思而不學則殆 (dài)敏而好學(hào) 默而識之(zhì) 誨人不倦(huì)
謚號(shì)謂(wèi) 哉(zāi) 焉(yān) 亦(yì)
二、詞 語
文章中的「而」字的用法有:表並列、表轉折、表承接,下列「而」字的意思為
(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表承接)意思為然後
(2)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表轉折)意思為但,卻
(3)敏而好學(表並列)意思為而且
(4)溫故而知新(表順接)意思為然後、並且
(5)學而不思則罔(表轉折)意思為但、卻
(6)擇其善者而從之(表承接)意思為然後
三、孔子及《論語》介紹
(1)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市東南)人。他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相傳有弟子三千,賢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帶領弟子周遊列國14年。孔子還是一位古文獻整理家,曾修《詩》、《書》,定《禮》、《樂》,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學說對後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2)《論語》是孔子弟子及其再傳弟子關於孔子言行的記錄,共二十篇。是一部我國最早的語錄體的散文集。內容有孔子談話,答弟子問及弟子間相與談論。這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據。南宋時,朱熹把它和《大學》、《中庸》、《孟子》合為「四書」。 宋代宰相趙普說:「半部《論語》治天下」。 體例主要有語錄體、對話體、敘事體,內容以教育為主,包括哲學、歷史、政治、經濟、藝術、宗教等方面,它是儒家精典著作之一。
(3)四書五經是指哪些著作
(3)四書五經是指哪些著作
「四書」指《論語》、《孟子》、《大學》、《中庸》這四部著作的總稱。
「五經」指《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
四、通假字
不亦說乎 「 說」通「悅」 愉快,高興
學而不思則罔 「 罔」通「惘」 迷惑不解
五、歸納
(1)學習方法
溫故而知新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學而時習之 默而識之
(2)學習態度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學而不厭
(3)相關成語
三人行,必有我師 擇善而從 不恥下問 誨人不倦 溫故知新
不亦樂乎 學而不厭
22、《世說新語》二則
劉義慶
一、作家和作品
劉義慶(403—444):南朝宋文學家。彭城(現在江蘇徐州市)人。宋宗室,襲封臨川王,曾任南兗州刺史。愛好文學,招納文士。原有集,已佚。
《世說新語》原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雅量、識鑒、賞譽等36門,主要記晉代士大夫的言談、行事,較多地反映了當時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談放誕的風氣。《世說新語》,是我國最早的筆記體小說集。
二、字音詞義見課文注腳
23、傷仲永
王安石
一、 作者簡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號半山,小字獾郎,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撫州臨川(今屬江西)人,北宋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他出生在一個小官吏家庭。父益,字損之,曾為臨江軍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幾任州官。安石少好讀書,記憶力特強,從小受到較好的教育,仁宗慶歷進士。卒謚號為「文」, 「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重點詞句
1.父異焉,借旁近與之。
譯:父親(對此)感到驚異,(於是)就向鄰居借筆墨來給仲永。
2.並自為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
譯:並且自己題上自己的名字,他的詩的意思是要奉養父母、團結族人。
3.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譯:從此指定物品讓他作詩,馬上就能寫好,詩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鑒賞的地方。
4.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
譯:同縣的人對仲永五歲能作詩感到驚奇,漸漸把他的父親當作賓客來對待,有的人還花錢請仲永題詩。
5.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
譯:他的父親認為這樣有利可圖,每天拉著仲永四處拜訪同鄉人,不讓他學習。
6.不能稱前時之聞。
譯:不能與前時的名聲相稱了。
特殊句式一、省略句:(括弧內粗體字為句子省略的部分)
①不使(之)學 ②令(之)作詩 ③受之(於)天也 ④(余)還自揚州
7.泯然眾人矣!
譯:仲永的才能完全消失已經和普通人一樣了或者完全如同常人了。
泯然:消失。指原有的特點完全消失。然:……的樣子
8.其受之天也,賢於材人遠矣。卒之為眾人,則其受於人者不至也。
譯:方仲永的天賦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的多。最終成為普通人,就是因為他後天的教育沒有達到要求。
9.得為眾人而已耶:
譯:能夠成為普通人就為止了嗎? 意思是比普通人還要不如。
10.還自揚州(倒裝句)
現代語序:自揚州還(狀語後置)
三、仲永的三個階段
①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幼年)
②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十二三歲)
③泯然眾人矣。(青年,今)
四、題目理解
「傷」,是「為......感到哀傷」的意思[意動用法]。流露出作者對一個神童,最終泯然眾人的惋惜之情,強調後天教育對成才的重要性《傷仲永》選自《臨川先生文集》「傷」有三層意思,第一層意思是為仲永這樣一個天才最終淪為一個普通人而感到惋惜,第二層意思是為像仲永的父親這樣不重視後天教育,思想落後的人而感到可悲,第三層意思是為那些天資不及仲永,又不接受後天教育,最終連普通人都不如,重蹈了仲永的覆轍的人哀傷。
五、文章的道理
方仲永的通達聰慧,其天資比一般才能的人高得多,而最終成了一個平凡得人令人感到痛惜的人,人是否能成才,與天資有關,更與後天所受的教育以及自身的學習有關。要學習,強調後天學習對成才的重要性,和對泯滅人才環境的批評。也對應了孔子的一句話:「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六、虛詞用法
虛詞「之」
1、忽啼求之——代詞,書寫工具。
2、借旁近與之——人稱代詞,他,仲永。
3、傳一鄉秀才觀之—代詞,仲永寫的詩。
4、邑人奇之——代詞,他,仲永。
5、或以錢幣乞之——代詞,仲永的詩。
6、余聞之也久——代詞,仲永的事。
7、於舅家見之——代詞,他,仲永。
8、不能稱前時之聞——助詞,的。
9、受之天——代詞,通悟。
10、受之人——兼詞,之於。
11、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介詞,到。
12、於舅家見之——介詞,在。
13、賢於材人遠矣——介詞,比。
14、受於人者不至——介詞,被。
七、詞類活用
1、邑人奇之——對…感到驚奇,形容動詞作動詞。
2、賓客其父——把…當作賓客,漸漸用賓客之禮對待...,名詞作動詞。
3、利其然——認為…有利可圖,名詞作動詞。
4、傷仲永——哀傷,惋惜,形容詞作動詞。為…感到惋惜。
24、木蘭詩
一、作品簡介:
《木蘭詩》又叫《木蘭辭》,選自宋朝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是北朝的一首樂府民歌。它和《孔雀東南飛》一起被稱為我國詩歌史上的「樂府雙璧」,二者異曲同工,交相輝映。它以濃摯的感情和鋪敘、對照、渲染的表現手法,集中描繪了一個平凡的女子――木蘭代父從軍和她解甲還鄉的不平凡的經歷。
《樂府詩集》是最完備的一部樂府歌辭總集,其中的民歌,較生動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和風土人情,分南歌、北歌兩大部分。北歌,即北方民族民歌,題材廣泛,格調雄勁、熱烈、質朴。
二、字詞句
1、字音:機杼〔zhù〕 鞍韉〔ān jiān〕 轡〔pèi〕頭 鳴濺濺〔jiān〕 金柝〔tuò〕 阿姊〔zǐ〕霍霍〔huò〕可汗〔kè hán〕 貼:軍帖〔tiě〕;貼〔tiē〕黃花;字帖〔tiè〕
2、通假字:
①.對鏡帖花黃:「帖」通「貼」,貼,粘貼。
②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火:通「伙」,夥伴。
3、古今異義:
①爺:古義指父親,例:卷卷有爺名;今指爺爺,即父親的父親。
②走:古義為跑,雙兔傍地走;今義行走。
③但:古義為只,副詞,例: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今常用作轉折連詞。
④郭:古義為外城,例:出郭相扶將;今僅用作姓氏。
⑤戶:古義為門,木蘭當戶織;今義人家、門第。
⑥迷離:古義為眯著眼,今義模糊而難以分辨清楚。
⑦十二:古義為虛數多,今義數詞,十二。
4、一詞多義:
市:a.集市,例:東市買駿馬; b.買,例:願為市鞍馬。(名詞作動詞。我願意為此去買鞍馬。)
買: a.買(東西),例:東市買駿馬; b.雇,租,例:欲買舟而下。
願:a願意,例:願為市鞍馬; b希望,例:願馳千里足。
5、 詞語活用:
①「何」疑問代詞作動詞,是什麼。問女何所思。
②「策」名詞作動詞,登記。策勛十二轉。
③「騎」動詞作名詞,戰馬。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5、成語:
【撲朔迷離】 :原指難辨兔的雄雌,比喻辨認不清是男是女。現指形容事情錯綜復雜,難於辨別。
【磨刀霍霍】: 現多形容敵人在行動前頻繁活動。
6、特殊句式及重點句子翻譯
①省略句:願為市鞍馬。(願為『此』市鞍馬」,「此」指代父從軍這件事。) 願意為此去買鞍馬。
②倒裝句:問女何所思(「何所思」是「思所何」的倒裝。賓語前置。)
問一聲閨女想的是什麼?
③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木蘭)不遠萬里,奔赴戰場,像飛一樣地跨過一道道的關,越過一座座的山。北方的寒氣傳送著打更的聲音,清冷的月光映照著戰士們的鐵甲戰袍。將軍和壯士身經百戰,歷經數年,有的戰死,有的活下來凱旋。
④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當著窗戶對著鏡子整理頭發和貼上裝飾。
三、《木蘭詩》中木蘭的形象
木蘭是一個勤勞善良又堅毅勇敢,淳厚質朴又機敏活潑,熱愛家人又報效國家,不慕高官厚祿而熱愛和平生活,表現出淳樸和高潔的情操。她是人民理想的化身,集中了中華民族勤勞、善良、機智、勇敢、剛毅和淳樸的優秀品質,是一個深深紮根在中國北方廣大土地上的有血有肉、有人情味的英雄形象,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里尤為可貴。
25 、詩五首
一、作者簡介
王維:王維(701年-761年),字摩詰,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外號「詩佛」。今存詩400餘首。王維精通佛學,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維摩詰向弟子們講學的書,王維很欽佩維摩詰,所以自己名為維,字摩詰。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受禪宗影響很大。
王維在詩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無論邊塞、山水詩、律詩還是絕句等都有流傳人口的佳篇。山水田園詩派是盛唐時期的兩大詩派之一,這一詩派是陶淵明、謝靈運、謝朓的後繼者,這一詩派的詩人以擅長描繪山水田園風光而著稱,在藝術風格上也比較接近,通過描繪幽靜的景色,藉以反映其寧靜的心境或隱逸的思想,因而被稱為「山水田園詩派」。其主要作家是孟浩然、王維、常健、祖詠、裴迪等人,其中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是王維和孟浩然,也稱為「王孟」。
李商隱:李商隱,男,漢族,字義山,號玉溪生、樊南生,晚唐著名詩人。擅長駢文寫作,詩作文學價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裡排行第十六,故並稱為「三十六體」。
鄭谷:鄭谷(約851~910)唐朝末期著名詩人。字守愚,漢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區人。僖宗時進士,官都官郎中,人稱鄭都官。又以《鷓鴣詩》得名,人稱鄭鷓鴣。其詩多寫景詠物之作,表現士大夫的閑情逸致。風格清新通俗,但流於淺率。曾與許裳、張喬等唱和往還,號「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雲台編》。
王勃: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詩人。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萬榮)人。王勃與於龍以詩文齊名,並稱「王於」,亦稱「初唐二傑」。王勃也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齊名,齊稱「初唐四傑」,其中王勃是「初唐四傑」之冠。
劉禹錫:劉禹錫(772-842),字夢得 ,唐朝彭城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後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後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二、 有關詩人的別稱
1、詩骨--陳子昂 其詩詞意激昂,風格高峻,大有「漢魏風骨」,被譽為「詩骨」。
2、詩傑--王勃 其詩流利婉暢,宏放渾厚,獨具一格,人稱「詩傑」
3、詩狂--賀知章 秉性放達,自號「四明狂客」。因其詩豪放曠放,人稱「詩狂」。
4、詩家天子 七絕聖手--王昌齡
其七絕寫的「深情幽怨,音旨微茫」,因而舉為「詩家天子」。
5、詩仙--李白 詩想像豐富奇特,風格雄渾奔放,色彩絢麗,語言清新自然,被譽為「詩仙」。
6、詩聖--杜甫 其詩緊密結合時事,思想深厚。境界廣闊,人稱為「詩聖」。
7、詩囚--孟郊 作詩苦心孤詣,慘淡經營,無好問,曾稱之為「詩囚」。
8、詩奴--賈島 一生以作詩為命,好刻意苦吟,人稱其為「詩奴」。
9、詩豪--劉禹錫 其詩沉穩凝重,格調自然格律粗切,白居易贈他「詩豪」的美譽。
10、詩佛--王維 這種稱謂除了有王維詩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維的宗教傾向之外,也表達了後人對王維在唐代詩壇崇高地位的肯定.
11、詩魔--白居易 白居易寫詩非常刻苦,正如他自己所說:「酒狂又引詩魔發,日午悲吟到日西。」過份的誦讀和書寫,竟到了口舌生瘡、手指成胝的地步。所以人稱「詩魔」。
12、五言長城--劉長卿 擅長五言詩,他的五言詩作是全部詩作的十分之七八,人稱其為「五言長城」。
13、詩鬼--李賀 其詩善於熔鑄詞采, 馳騁想像,運用神話傳說創造出璀璨多彩的鮮明形象,故稱其為「詩鬼」。
14、杜紫薇--杜牧 曾寫過《紫薇花》詠物抒情,借花自譽,人稱其為「杜紫薇」。
15、溫八叉--溫庭筠 才思敏捷,每次入試,八叉手即成八韻,人稱他為「溫八叉」。
16、鄭鷓鴣--鄭谷 以《鷓鴣詩》而聞名,故有「鄭鷓鴣」之稱。
17、崔鴛鴦--崔珏 賦《鴛鴦詩》,別具一格,人稱「崔鴛鴦」。
18、詩神--蘇軾 蘇軾詩,揮灑自如,清新剛健,一幟獨樹,人稱詩神。
26、賣油翁
歐陽修
一、字音
陳康肅sù 堯咨yáo zī 自矜jīn 家圃pǔ 睨nì之 矢shǐ 頷hàn之 忿fèn然 杓sháo 酌zhuó 瀝lì
二、詞義
自矜:自誇。 睨:斜著眼睛看。
但微頷之:只是微微地點點頭。但,只是;頷,點頭。
笑而遣之:笑著打發他(賣油翁)走。
三、通假字 「杓」通「勺」
四、作者簡介
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意即藏書一萬卷,金石拓片一千件,琴一張,棋一局,酒一壺,醉翁一人),謚號文忠,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是北宋文學革新運動的領導人物,為文以韓愈為宗,倡導寫平實樸素的古文,創立了平易流暢、委曲婉轉的文章風格,為北宋文學的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他是一位有著多方面文學才能的作家,在散文、詩、詞、史傳方面自成一家,留傳後世的有《六一詩話》、《歐陽文忠公全集》。
五、本文揭示的道理
這是一篇寫事明理的記敘文,記敘了陳堯咨射箭和賣油翁酌油的事,說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六、補充文學常識
(1)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和曾鞏。
(韓柳三蘇歐陽修,安石曾鞏八大家。)
2、詩人居士、字、號歸納
李 白, 字太白, 號青蓮居士
白居易, 字樂天, 號香山居士
蘇 軾, 字子瞻, 號東坡居士
歐陽修, 號醉翁, 號六一居士
李清照 號易安居士
范成大,字致能, 號石湖居士
杜甫號少陵野老
李商隱號玉溪生
文天祥號文山
辛棄疾號稼軒
羅貫中號湖海散人
關漢卿號已齋叟
吳承恩號射陽山人
朱熹,字元晦,號晦庵
楊萬里,字廷秀,號誠齋
陸游,字務觀,號放翁
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
鄭燮,字克柔,號板橋
於謙,號節庵
宋濂 明初文學家,字景濂,號潛溪
陶淵明(五柳先生)
張養浩,字希孟,號雲庄
李煜,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鍾隱
賀知章晚年自號四明狂客
袁枚,字子才,號隨園老人
27、三 峽
酈道元
一、 字音
闕 quē處 重岩疊嶂 zhàng 曦 xī月 襄xiāng陵 líng 沿泝 sù 素湍 tuān
絕獻yǎn 飛漱shù 屬引zhǔ
二、 詞義(見課文腳注)
三、 作者簡介
酈道元(約470—527),字善長,北魏范陽郡涿zhuō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北魏平東將軍、青州刺史、永寧侯酈范之子,我國著名地理學家、文學家。
酈道元在給《水經》作注過程中,十分注重實地考察和調查研究,同時還博覽了大量前人著作,查看了不少精確詳細的地圖。據統計,酈道元寫《水經注》一共參閱了四百三十七種書籍。
四、 三峽簡介
(1) 、三峽位置
長江三峽西起重慶奉節的白帝城,東到湖北宜昌的南津關,是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三段峽谷的總稱,是長江上最為奇秀壯麗的畫廊,全長 192 公里也就是常說的「三大峽」。
(2) 、最早提出三峽工程是誰?
孫中山先生最早提出興建三峽工程的設想。1919年孫中山在《建國方略之二——實業計劃》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改善三峽航道、開發三峽水能資源的設想:「以閘堰其水,使舟得以溯流以行,而又可資其水力」。
(3)三峽大壩工程簡介
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簡稱三峽工程),因位於長江幹流三峽河段而得名。三峽河段全長約兩百公里,上起四川奉節白帝城,下迄湖北宜昌南津關,由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組成。選定的壩址位於西陵峽中的三斗坪鎮。壩址地質條件優越,基岩為完整堅硬的花崗岩,地形條件也有利於布置樞紐建築物和施工場地,是一個理想的高壩壩址。
1992年4月3日,七屆人大五次會議審議並通過了《關於興建長江三峽工程決議》。1994年12月14日,三峽工程在前期准備的基礎上正式開工。
三峽大壩工程的建設時間表:
1994年12月14日,三峽工程正式破土動工。
2002年11月6日,具防洪、發電、航運等綜合效益於一體的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明渠截流工程取得成功。
2003年10月26日,三峽工程開始第二次蓄水,三峽水庫的水位在135米的基礎上悄然漲到137.4米,10月31日,壩前水位提高到139米。
2009年,三峽水庫將是一座長達600公里,最寬處達2000米,面積達10000平方公里,水面平靜的峽谷型水庫。)到 2009年三峽三期工程竣工,水位將抬高175米。
五、有關三峽的詩句
1.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
--李白《早發白帝城》
2.十二巫山見九峰,船頭彩翠滿秋空 朝雲暮雨渾虛語,一夜猿啼月明中。 ---蘇轍《巫山賦》
3.扁舟轉山曲,未至已先驚 白浪橫江起,槎牙似雪城。 -----蘇軾《新灘》
4.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5.巴東三峽巫峽長,猿啼三聲淚沾裳。 --------- 民諺
6.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7.峽盡天開朝日出,山平水闊大城浮 。 -------郭沫若
8.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 杜甫《登高》
9、上有萬仞山,下有千丈水。蒼蒼兩崖間,闊峽容一葦。 白居易 --《出入峽有感》
10、一橋飛架南北, 天塹變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 截斷巫山雲雨, 高峽出平湖。毛澤東
28、古文二則
一、字音
蔡勉旃zhān 清稗bài類鈔 徐珂kē 蔡璘lín 券quàn 亡wú何 愕è然 卒zú 輦niǎn 膺yīng 懋mào 傅fù 婺wù源
二、詞義
重點字詞
(1)通假字
亡何(通「無」,沒有)
(2)詞類活用
①重責諾(形容詞作動詞,重視。)
②且父未嘗語我(名詞用作動詞,告訴。)
③卒輦而致之(名詞作動詞,用車子裝運。)
④乃能言(名詞作動詞,說話。)
關於誠信
與朋友交友,言而有信。 -——《論語•學而》
有誠故信,無私故威。 ——(宋)張載
至誠則金石開。 ——惲代英
肯說真話,敢駁假話,不說謊話。 ——陶行知
信用如鏡,一有裂痕,難以復原。 ——(瑞士)亞美路
仁慈和誠實,不僅提高了人的品格,也升高了國家的國格。 ——(美)華盛頓
諺語:①人而無信,不知其可。 ②許人一物,千金不移。 ③大丈夫,一言九鼎。 ④人無信不立。
29、陌上桑
一、作品簡介
《陌上桑》是漢代的一首樂府詩,最早見於南朝沈約編撰的《宋書•樂志》,題為《艷歌羅敷行》。南朝徐陵編輯的《玉台新詠》也收載了該詩,題為《日出東南隅行》。
二、字音
隅(yú) 敷(fū) 籠系(jì) 倭(wo) 墮(ò) 髻(jì) 緗(xiāng) 綺(qǐ) 襦(rú) 捋(lǚ) 髭(zī)須 著帩頭(zhuó qiào) 踟躕(chí chú)姝(shū)
寧可(nìng)不(fǒu)千餘騎(jì) 驪(lí) 鬑鬑(lián)趨(qū)
三、詞語
【古今異義】
1.但坐觀羅敷(坐),古義;因為。今義;坐下。
2.使君謝羅敷(謝),古義;請問。今義;感謝,道謝。
【詞類活用】
1.羅敷喜蠶桑(蠶桑),{名次作動詞;「採桑養蠶」}
2.青絲為籠系(系),{動詞作名詞;「絡繩」}
四、古代美女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西施、貂蟬、王昭君、楊玉環 。四大美女享有「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的美譽。「沉魚、落雁、閉月、羞花、」是由精彩故事組成的歷史典故。 「沉魚」,講的是西施浣沙時的故事。「落雁」,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閉月」,是述說貂蟬拜月的故事。「羞花」,說的是楊貴妃觀花時的故事。
30、詩五首
一、作者簡介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字太白,四川省江油市青蓮鄉。號青蓮居士, 又號「謫仙人」。中國唐朝詩人,有「詩仙」、「詩俠」之稱。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梁甫吟》、《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杜甫:(公元712—公元770),河南鞏縣(今鞏義市)人。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盛唐大詩人,世稱「詩聖」,現實主義詩人,世稱杜工部、杜拾遺,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原籍湖北襄陽,生於河南鞏縣。初唐詩人杜審言之孫。唐肅宗時,官左拾遺。後入蜀,友人嚴武推薦他做劍南節度府參謀,加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後世又稱他杜拾遺、杜工部。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一生寫詩1500多首,詩藝精湛,被後世尊稱為「詩聖」。
曹操:(155~220),即魏武帝。三國時政治家、軍事家,詩人。字孟德,小名阿瞞,譙(今安徽亳縣人)。善詩歌,《蒿里行》、《觀滄海》等篇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並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
因為字數限制,所以只能發下六七單元,如果需要前面現代文的,請留下郵箱,我盡快發給你哈。
B. 語文《短歌行》曹操 教案,題目,翻譯非常急!謝謝啦!
《短歌行》教案
教學目標:
一 了解漢魏晉詩歌的基本特徵,體會曹操詩歌慷慨悲涼的風格,感受詩歌政治性與抒情性相交融的藝術特徵;
二 掌握誦讀與背誦古典詩歌的技巧,培養欣賞古典詩歌的能力;
三 體會古典詩歌的意境美,提高欣賞文學作品的層次,豐富自己的文化積淀。
教學過程:
導入:他曾經叱吒風雲,他死後罵名最多。在三足鼎立的歷史舞台上,他是一個個性張揚的英雄;在中國文學的舞台上,他是個慷慨豪邁的大詩人。他就是——曹操。今天共同我們來學習他的代表作《短歌行》,一起來感受曹操的英雄氣概!
解析詩歌:
一、齊讀正音,交代文體常識(從文題就可看出本文屬歌行體,一般篇幅較長,本詩共三十二句,每四句為一章,每兩章為一解,共分八章四解)。
二、提問:通讀全詩,如果要你用詩中的一個詞來概括詩人的情感,大家認為哪個詞最恰當?(憂!)憂什麼?你是從哪句或哪幾句詩中看出來的?
提示:人才難求 人生短暫 功業未就。 這里學生可以自由發言,教師就學生找到的句子按解進行分析。
1、學生最容易從「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幾句中讀出曹操對人才難求的憂思。教師就此講解第二解。
提示:1)、看課本15頁註解⒁,曹操在這里引用《子衿》這首詩,還說自己一直低低地吟誦它只因為你的緣故,這實在是太巧妙了。「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固然是直接比喻了對「賢才」的思念,但更重要的是他所省掉的兩句話「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曹操事實上不可能一個一個地去找那些「賢才」,所以他便用這種含蓄的方法來提醒他們:「就算我沒有去找你們,你們為什麼不主動來投奔我呢?」由這一層含而不露的意思可以看出,他那「求才」的苦心。曹操曾經四下求賢令,《短歌行》實際上是一首「詩的求賢令」,卻比任何政治求賢令更有號召力,因為曹操用他高妙的文學技巧使刻板的政令帶上了感人的人文力量,而這感人力量正是緣於曹操深厚的文學功底。這是此句妙處其一,另一妙處即「但」字的使用,一個「但」字讓每個知識分子都有理由把自己想像成那個曹操「輾轉反側」「寤寐思服」的「君」,每個看到此詩的賢才好象都聽到了曹操在對自己說「你很重要」。這提醒我們解讀詩歌一定要注意抓關鍵詞。
2)、「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選自《詩經·小雅·鹿鳴》)本是宴請賓客的詩,這里表達對賢才的渴慕。
2、第三解依然表達的是求賢若渴的厚重憂思。「明明如月,何時可掇?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先找學生翻譯,提醒學生:翻譯時大家要想把意思表達清楚完整,必須加入很多連綴成分,這充分體現了詩歌的跳躍性。比興手法,淋漓盡致地表達了真誠的憂思和呼喚。關鍵詞「枉」字非常重要,表達了對賢才的真摯與尊重。
從這兩解中我們看出了曹操對於人才的渴慕以及對賢才難求的無限感慨和「憂從中來,不可斷絕」的厚重憂思,那麼同學們能不能用你的理解和朗誦把這種憂思表達出來?找同學有感情朗讀。
3、詩人在第四解中表達了功業未就的憂思。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曹操真的喝醉了嗎,怎麼想摘月亮啊?提示:烏鵲即烏鴉,此處以良禽擇木而棲喻賢才擇主而事。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引用前人成句,16頁註解(6),這里曹操向賢才們表達了誠心和自己的廣闊胸襟,這句話等於曹操拍著胸脯向人才保證:我就是高山我就是大海,請放心我一定不會「才」滿為患,快來投奔我吧,讓我們一起來干大事吧。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這里使用了《韓詩外傳》里的典故,相傳周公自言:「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於天下亦不輕矣!然一沐三握發,一飯三吐哺,猶恐失天下之士。」這里曹操既是以周公自比,也是以周公自勵。但不管哪種,結果都是「天下歸心」。曹操最終的夢想是要一統天下,萬民歸心,這就等於為天下賢士勾勒了一幅砰然心動的藍圖。「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中國古代知識分子真正的人生目標,作為領導者曹操在這一點上和人才們形成了偉大的共識。
4、教師提問:大家看看我們沒有分析的第一解中詩人是否流露了其他憂思呢?
學生完全可以讀出曹操憂的是人生短暫。「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這幾句詩其實體現的是中國古代文人對生命真相的哲學思考。兩漢時期是中國古人生命悲劇意識全面覺醒的時期,漢王朝的興盛繁榮讓人們更加熱愛生活,而對世俗生活的留戀也讓人們越發覺得生命的短暫。這種對生命短暫宇宙永恆的深切體悟在後代詩歌中比比皆是,同學們能想到哪些詩句?
參考: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提示學生:我們學習詩歌,學習新知識時一定要善於聯系以往所學,「溫故」而且「知新」。
教師激疑發問:魯迅曾評價曹操「是個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個英雄。」曹操這樣的人物怎麼可能慨嘆人生短暫,想要及時行樂,借酒消愁呢?你如何看待這種憂思?同學們你們認為詩人曹操會從人類永恆的生命哲學中品味出什麼哲理呢?
學生自由討論發言。教師總結:這段文字中有兩個意象 —— 酒和朝露。「朝露」是漢魏晉詩歌中常常使用的意象,曹植就有詩雲:「天地無終極,人命苦朝露。」 朝露象徵時光短暫。 「酒」的意象在古典詩歌中最為常見,例如:李白的「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蘇軾「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柳永「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屈子「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辛棄疾「醉里挑燈看劍」,李清照也醉在酒里——「三杯兩盞淡酒,怎敵它晚來風急?」范仲淹「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杜甫晚年窮困潦倒,吃飯都成問題了,卻還感嘆自己「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可見,借杯中物來消解胸中塊壘一直是中國知識分子主流的精神交遊方式。作為深諳中國知識分子心結的文人和政客,曹操開篇這千古一嘆定會引起知識分子在人生經驗上的共識,觸動文人內心深處那最柔軟的地方。看似消極感嘆,實則變相提醒知識分子們「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正是因為生命短暫,所以才要更加珍惜,好好利用這短暫的生命,干出一番經天緯地的大事業。所以下文很自然地便有了人才難求和功業未就的憂思慨嘆。這里提醒大家品味詩歌一定要在全面理解後整體把握詩歌的情感基調。本詩開篇看似消沉,實則意味深長。綜觀全詩,感情基調應該是慷慨豪邁的。
三、全面理解詩人情感後,找同學朗讀全詩,教師適時給予朗讀指導。
同學們可以發現本詩中詩人的感情非常真摯,吳淇在《六朝選詩定論》中評價此詩全篇「曲曲折折,絮絮叨叨,若連貫,若不連貫,純一片憐才意思。」作為領導者曹操這種憂思是厚重的,也許在座的同學們包括我在內還不能深刻地體會,我們只能盡量地用心去揣摩,《三國演義》中有一段曹操橫槊賦詩的精彩片段,鮑國安表演得很不錯,我們一起欣賞一下。大屏幕播放。這首使讓我對曹操有了新的認識,同學們呢?
清人陳沆在《詩比興箋》中說:「此詩即漢高祖《大風歌》思猛士之旨也。」相別而言,顯然本詩技高一籌。大家覺得本詩有哪些寫作技巧值得我們學習?參考:比興、引用、用典
四、小結:曹操的詩歌大致分兩類:反映社會狀況,如《蒿里行》;抒發政治理想及人生抱負,如《短歌行》、《龜雖壽》、《觀滄海》。這節課我們就學到這里,如果你也和我一樣,從本詩中認識了一個不一樣的曹操,鍾嶸《詩品》評價為:曹公古直,甚有悲涼句。如果你也欣賞曹操那種大氣磅礴、慷慨豪邁的人生態度,那麼希望同學們在課下能夠多多閱讀曹操的作品。
備課手記
本課整體設計思路是從「憂思」到「解憂」希望學生從這堂課的學習中受到以下幾方面啟示:感受四言詩的莊重與典雅;感受曹操詩歌的慷慨與悲涼;學會「以詩解詩」,運用以往所學更好的理解新知識,「溫故」而且「知新」;學會從古詩中,從別人的文學作品中讀出智慧讀出自己的見解,當某一時刻你需要時,用他人的智慧來解讀自己的心聲。更希望學生們能夠熱愛祖國古典文化,掌握誦讀與背誦古典詩歌的技巧,培養欣賞古典詩歌的能力;體會古典詩歌的意境美,提高欣賞文學作品的層次,豐富自己的文化積淀。
C. 關於詩歌"短歌行"的教案怎麼寫
《短歌行》教案
教學目標:
通過誦讀和分析討論,體味《短歌行》「憂」中奮發、慷慨悲涼的思想感情;希望能為學生學習古詩文提供一個一般性的樣例(誦讀熟悉-解決詞句疑難-領悟思想情感-誦讀鞏固)。
教學重難點:
1、體會詩句流露出曹操的思想感情,領會全詩的主旨。
2、反復誦讀,體會本詩的藝術特點,學會鑒賞詩歌的方法。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設想:
1、貫徹兩個思想:誦讀是基礎,盡量讓學生自己討論分析。
2、本詩的思想感情還是較明顯的,但如何深入理解,卻是個難點;應該通過分析曹操的生平、為人及寫作背景來評析,給學生一些相關的補充閱讀材料是必要的。
3、全課教學分為三塊:初步體味(熟悉內容),深入體味(討論分析其思想感情),鞏固體味(誦讀)。深入體味部分用三個問題來結構(你對詩中哪個句子有感觸?「憂」、「求賢」各為了什麼?曹操何許人也?)。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龜雖壽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從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位胸懷天下、壯志凌雲的英雄。可以說,曹操的功績是非常大的。但是為什麼歷來人們對他毀譽參半呢?當時的汝南名士許邵shào曾說,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戲曲舞台上也給曹操畫上了代表奸臣的白臉。其實,站在客觀歷史的角度上來看,曹操確實對歷史做出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二、作家介紹及背景
(一)作家介紹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瞞,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說他是政治家呢,是因為他「外定武功,內興文學」 ,知人善察,唯才是舉;說他是軍事家呢,是因為他指揮了官渡之戰,逐漸統一了中國北方;說他是文學家呢,則是因為他是建安文學的開創者和組織者。既然我們現在知道他是個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那麼今天,我們就從文學家的角度上來看一看他作為政治家和軍事家的抱負和情懷。
作為文學家:曹操精音律,善詩歌,即使在鞍馬勞頓中,也常常橫槊賦詩,隨章命題。他的文學成就頗高,與其子曹丕、曹植成為建安文壇的領袖,開創了一代文風,其詩語言質朴,情感深沉,格調蒼涼悲壯,被稱譽為「建安風骨」,他用樂府古題寫時事,繼承漢樂府民歌「緣事而發」的現實主義精神,真實反映了漢末動亂的社會現實。他的詩歌內容較為豐富,風格蒼勁悲涼。有反映戰亂和民生疾苦的《蒿里行》等;有反映個人政治抱負的《短歌行》;有寫景的《觀滄海》和抒情的《龜雖壽》等。
他以海納百川的胸襟,招集當時的許多著名文人,集中在鄴下,公讌倡和,形成一個文學集團。曹操自己的文學路線和寫作態度對於其他作家起著更具體的領導和倡導作用,促進了建安文學的繁榮。
(二)解題
我們先看下題目,了解些基本知識,這是一首樂府詩,是漢樂府的一個曲調的名稱,樂府詩有「長歌,短歌」之分。一般是根據歌詞音節的長短而言。一般說,長歌比較熱烈奔放,而短歌的節奏比較短促,低吟短唱,適於抒發內心的憂愁和苦悶。因此我們從題目可以知道這首詩的音節較短。行,則是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可配樂歌唱。這些,大家作為常識了解即可。
(三)、相關背景
建安十三年,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先後擊敗呂布、袁術等豪強集團,又在著名的官渡之戰一舉消滅了強大的袁紹勢力,統一了北方。這年冬天,親率八十三萬大軍,列陣長江,與「孫劉聯盟」戰於赤壁之下,想一統天下,結果大敗。當時曹操已經五十餘歲,面對戰亂連年,統一中國的事業仍未完成的社會現實,因而憂愁幽思,苦悶煎熬。但他並不灰心,以統一天下為己任,決心廣泛延攬人才,招納賢士致力於建功立業,並寫下了這首詩《短歌行》。
三、整體感知 誦讀熟悉-解決疑難
1、朗讀感知:所謂詩歌是「三分詩,七分讀。」下面我們聽下《短歌行》的配樂詩朗誦,體會詩歌的情感基調,聽後我請同學來談談有什麼感覺體會?看我們從中能得到什麼啟示?(給紅色的字標音)
2、字詞點撥:朗讀詩歌其實就是我們每個人用自己的情感去解讀詩歌,與作者產生心靈上的共鳴。現在請同學們扮演一次曹操,來次橫槊賦詩。如今你就是那位文才武略,領軍出征,欲一統天下的曹操,你該怎麼去讀?請學生翻譯。
3、明確「憂」和「求賢」的思想情感內涵。
提問:你以為在本詩中曹操表達了怎樣的感情呢?(憂)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呢?憂的是什麼呢?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呢?
板書:
(人生苦短)(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賢才難得)(求賢才為己用,實現統一天下的宏偉壯志)從「青青……斷絕」
(功業未就)作者為了什麼而「求賢」呢?「山不厭高……天下歸心」
(求賢若渴,求的是一統天下)
4、解決「憂」和「求賢」的統一問題:
既然曹操那麼「憂」,又深知「人生苦短」,為什麼沒有真的「唯有杜康」了呢,還要那麼辛苦地「但為君故,沉吟至今」,還要去「明明如月,何時可掇」呢,還要去「憂從中來,不可斷絕」呢,還要去「周公吐哺」呢?要做什麼「統一大業」呢?豈不很苦嗎?因為世上多的是「享用人生」的人,多的是庸庸碌碌但較安逸的人。(曹操何許人也?)
要求學生講講自己所知道的曹操。(可以是對曹操的評價,也可以是曹操的人生態度,也可以是你知道的曹操的一些故事)
結論:曹操乃世之英雄,《短歌行》乃英雄之慷慨悲歌。
(板書:英雄之慷慨悲歌)
5、詩歌的主旨 :
這首詩感慨光陰易逝,功業難成,抒發了作者求賢若渴,共圖大業的急切心情。表現出建功立業的強烈願望和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
6、解決疑難(內容、手法、情感)
①如何理解「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這四句詩的思想感情?
表達了詩人奮發進取,不懈追求的理想。「對酒當歌」,猛一看很象是《古詩十九首》中的消極調子,而其實大不相同。這里講「人生幾何」,不是叫人「及時行樂」,而是要及時地建功立業。又從表面上看,曹操是在抒個人之情,發愁時間過得太快,恐怕來不及有所作為。實際上卻是在巧妙提醒廣大賢士:人生就象「朝露」那樣易於消失,賢士應該珍惜時間,及時施展才華。
在這四句詩中,詩人主要的情感特徵就是一個「愁」字,「愁」到需要用酒來消解的地步。「愁」這種感情本身是無法評價的,能夠評價的只是這種情感的客觀內容,也就是為什麼而「愁」。由於自私、頹廢的緣故而愁,那麼,這愁就是一種消極的感情;反之,為著某種有進步意義的追求而愁,那就是一種積極的情感。放到具體的歷史背景中看,曹操為了實現統一中國的雄心壯志而苦苦追求。這個「愁」是追求中的痛苦,是遠大理想還沒有實現時所產生的煩惱,是一種積極的情感。
②如何理解「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這四句詩的思想感情?
表達了作者求賢若渴、禮賢下士的心情。「周公吐哺」的典故出於《韓詩外傳》,據說周公自言:「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於天下亦不輕矣。然一沐三握發,一飯三吐哺,猶恐失天下之士。」周公為了接待天下之士,有時洗一次頭,吃一頓飯,都曾中斷數次,這種傳說當然是太誇張了。不過這個典故用在這里卻能突出地表現作者求賢若渴的心情。「山不厭高,海不厭深」二句也是通過比喻極有說服力地表現了人才多多益善。
7.這首詩的藝術特色有哪些?
⑴巧用比興。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賢才喻為明月,恰如其分地表達賢才難得而憂慮不絕的心情。
「烏鵲南飛」一句,以烏鵲比喻賢士;「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則比喻賢士徘徊選擇明主之意;烏鵲南飛比喻賢才尚在徘徊選擇之意,流露詩人惟恐賢才不來歸附的焦急心情。
「山不厭高」,以山高海深比喻廣招人才的博大胸懷。意在表明詩人以開闊的胸懷接納賢才,唯才是舉,多多益善。
⑵巧用典故。
「青青子衿」二句,因子《鄭風·子衿》,用以比喻渴慕賢才。本意是傳達戀愛中的女子對情人愛怨和期盼的心情。這里詩人化用詩意,比喻熱烈期待賢士的到來。古樸深沉,自然妥貼。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表達詩人禮遇賢才的態度
周公吐哺:作者以周公自比,表達求賢之誠懇,用周公禮賢下士的精神自勵。
(3)借代。唯有杜康:以發明酒的人名來代指酒
四、思想教育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是啊,人生苦短,韶光易逝。身處亂世的曹操尚有建功立業的堅定信念,我們生逢盛世的青少年更要發憤圖強,鑄造絢麗輝煌的人生。
五、課外探究
(1) 魯迅:曹操是一個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個英雄。(《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葯及酒之關系》)
(2)、許紹對曹操的評語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3)、太祖過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備賓主禮。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圖己,手劍夜殺八人而去,既而凄愴曰:「寧我負人,毋人負我!」遂行。《武帝紀》
以上是一些關於曹操的資料,請你結合《短歌行》詩人的形象來評價歷史人物曹操。
非原創,摘自蓮山課件。網路也可搜索到。
D. 短文中的王荊公就是____代的文學家_____,短文中出現的這首詩的題目是_____。
高中語文必修一至必修二文學常識1《雨巷》是戴望舒早期的成名作和代表作,因這首詩被稱為「雨巷詩人」2徐志摩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著名詩人,《再別康橋》是他的代表作3《左傳》是我國第一部敘事詳細的編年體歷史著作,相傳為春秋末年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是研究我國先秦歷史有相當價值的文獻,也是優秀的散文著作。《左傳》、《公羊傳》、《穀梁傳》-被稱作「春秋三傳」4《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國書》是我國最早的一部國別體史書,共21卷。傳為左丘明所著。全書按不同國家記載了從周穆王到周貞定王前後500餘年的史事。《國語》和《左傳》明顯區別是《國語》分別寫不同國家,以記言見勝;《左傳》按年代編寫,長於記事。5巴金,原名李堯棠,現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新生》、《愛情的三部曲》、《春天裡的秋天》、《激流三部曲》。6梁實秋,現代散文家、文學評論家、翻譯家。散文代表作《雅舍小語》,獨立譯有《莎士比亞全語》,晚年完成百萬言著作《英國文學史》。7梁啟超,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學家、學者。代表作《飲冰室全集》。8郁達夫,現代作家,著名作品《沉淪》。9《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分《風》。《雅》。《頌》三部分,用賦。比。興等表現手法。《詩經》里的詩多為四言詩。(《蒹葭》、《採薇》)。10屈原,戰國時期楚國人,我國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11《離騷》是《楚辭》的代表作,是我國古代最長的抒情詩12「樂府雙壁」是指我國古代優秀的南朝民歌《孔雀東南飛》和北朝民歌《木蘭辭》這兩首長篇敘事詩13曹操,小名阿瞞,字孟德,譙(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政治家、軍事家、詩人。漢獻帝時官至丞相,後被封為魏王,死後其子曹丕代漢建魏,追尊為魏武帝。有抒情詩《觀滄海》《龜雖壽》《蒿里行》《短歌行》等篇。高中各年級課件教案習題匯總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14陶淵明,字元亮,一名潛,字淵明,世稱靖節先生,東晉時期田園詩派的開創者。(《桃花源記》、《飲酒》、《歸去來兮辭》)15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詞,開創豪放派詞風,與辛棄疾並稱「蘇辛」;詩歌,與黃庭堅並稱「蘇黃」。16馬丁·路德·金是美國作家,代表作《我有一個夢想》17司馬遷,西漢史學家、文學家和思想家。著作《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它包括12本紀(帝王傳記)、30世家(諸侯傳記)、70列傳(著名人物傳記)、10表、8書,共130篇。它與《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合稱「四史」。魯迅稱贊《史記》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18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代魯國陬(zōu)邑人,春秋末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其思想核心是「仁」。現存《論語》20篇,《論語》是有關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經典著作,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書。是孔門弟子根據自己的記憶或耳聞的傳說寫下來的。全書以記言為主,是一部語錄體的著作。19夏衍中國著名文學、電影、戲劇作家,文藝評論家、文學藝術家、翻譯家、社會活動家。是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先驅者之一,傑出的革命文藝家、社會活動家和電影藝術家。20《古詩十九首》,南朝梁明太子蕭統在《文選》中所輯十九首「古詩」,題為《古詩十九首》。是東漢末年一批文人詩作的選輯,主要抒寫遊子矢志無成和思婦離別相思之情,真實反映了東漢後期動盪黑暗的社會生活,抒發了對命運、人生的悲哀之情。21王羲之,東晉書法家,字逸少,號澹齋,漢族,祖籍琅琊,後遷居會稽(紹興),寫下《蘭亭集序》,晚年隱居會稽下轄剡縣金庭,中國東晉書法家,有「書聖」之稱。22唐宋散文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23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世稱王荊公,又稱王文公。北宋時期政治家、文學家。(《游褒禪山記》選自《臨川先生文集》)24四書五經:《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合稱「四書」。《詩》,《書》,《禮》,《易》,《春秋》合稱「五經」。
E. 結合實際,小議信息技術怎樣改變自己的語文教學
現代信息技術為小學語文學習提供了理想的平台和環境,促進了小學語文學習方式的改變,提高了小學語文學法的實效性。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創設情境,拓展延伸,學生的思維活動建立在濃厚的興趣和豐富的情感基礎上,促進了語文學習的自主性;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建立虛擬教室,超越時空界限,互相聊天、互傳資料、互相討論,促進了語文學習的合作性;現代信息技術和新課程理念結合,設計探究問題,啟迪學生智慧,培養獨立思考、質疑一切和創造創新精神,促進學習語文的探究性。現代信息技術把語文學習帶入了一個美妙的世界,優化了學習語文的環境,提升了語文學習的品質。
關鍵詞
現代信息技術 小學語文 學習方式 改變
正文
21世紀,人類社會發生了深刻的變革。以計算機為核心,包括多媒體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現代信息技術使教育的蓬勃發展成為了可能。現代信息技術為語文學習提供了理想的平台和環境,並滲透到語文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等教學中,現代信息技術是推進語文課程改革和語文學習的突破口。
現代信息技術走進語文課堂,不僅提高了教學效率,而且使教學活動本身產生了重要的變化,擴展了語文學習時間和空間的界限,達到了以往所沒有的廣度和深度。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日漸成熟,以學習者為中心的語文課程模式基本形成,學生學習語文的方式悄悄地發生著改變。
一、創設情境,拓展延伸,促進小學語文學習的自主性。
傳統教學方法往往容易束縛住學生,不利於學生主動學習,而且較多地依賴於教師個人的語言素養。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可以把「四壁如雪」的教室變成一碧千里的「草原」,變成聞名世界的水上城市「威尼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可以穿越時空,回到三國時期一睹諸葛亮的風采,走進抗美援朝的戰場,登上天安門城樓參加「開國大典」……這樣,學生的思維活動建立在濃厚的興趣和豐富的情感基礎上,學生學習語文逐漸走向自覺,自主,學生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
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有目的地創設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的態度體驗,幫助學生理解教材,並使學生的心理機能到發展。如在學習《「鳳辣子」初見林黛玉》一課時,課前3分鍾播放《紅樓夢》主題曲《枉凝眉》: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 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學生聽著歌曲,漸漸「走進」了大觀園,懷金悼玉,深沉哀痛。通過情景的創設,把學生帶入作者曹雪芹的寫作狀態,把學生帶入了學習狀態,使讀者和作者的情感產生了共鳴。在課前導入時,播放了《「鳳辣子」初見林黛玉》的電視片段,王熙鳳的笑聲一下就吸引住了學生。在「未見其人,先聞其聲」時停止播放,為學生製造了閱讀期待,學生不由自主地打開課本讀起了課文。
在課的尾聲,出示《紅樓夢》原著片段,設計「和家長一起讀《紅樓夢》,開展讀書匯報會」一環節,從課內走到課外,走進古典名著。《紅樓夢》是一部偉大的經典名著,一部封建生活的網路全書。顯然,一堂語文課,一個簡單的教學環節,不可能讓學生主動去讀它。怎樣才能幫助學生打開一扇門,引導他們喜歡「紅樓」,自己走進「紅樓」呢?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把《紅樓夢》里的經典詩詞曲賦出示在屏幕上,指導學生誦讀,品析原著的韻味。對那些幽默詼諧的,如《護官符》、《聰明累》等,引導學生用「快板」的形式念白說唱;對《葬花吟》等經典詩詞,就和學生通過視頻欣賞京劇唱腔。就這樣,擇起一點逐步深入,吟詩詞,誦文賦,漸漸地步入「紅樓」,走進了那片意境深遠的「大觀園」。
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來創設情境,拓展延伸,方式靈活而豐富,把無聲的整合成有聲的,無形的設置成有形的……讓學生親眼目睹,如臨其境,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形成強烈的學習動機,使學生想學,樂學,主動參與到語文學習中來。
二、虛擬教室,超越界限,促進小學語文學習的合作性。
以多媒體、網路為核心的現代信息技術將學生引入語文學習新天地,學生可以足不出戶,在家裡學習,同 時又與老師、同學保持聯系。弗雷德曼說:「學生,希望把這個平台當作一個協同合作的地方,教師也想利用這個平台的優勢,我們看到了一個在兩者之間創造真實互動和聯系的機會。」
組織學生加入QQ群,建構一個虛擬教室,讓學習者在裡面進行交互,討論學習活動。依靠現代信息技術建立的虛擬教室將教學延伸到語文課堂之外,它擴大了學生的學習世界,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我建立了名為「我們的503」這一QQ群,要求有條件上網的學生以實名制的方式加入該群,語文教師負責管理,輔導,引導,評價等任務,班幹部協助監督,倡導健康上網。虛擬教室開課時間在周六晚上和周日下午,每次不超過40分鍾。在虛擬學習共同體的學習活動中,學生根據探究的主題進行學習,在學習中學生之間、師生之間進行資源共享、討論和交流等活動。在學習過程中,同學之間進行合作學習,教師以第三者的身份進行觀察,在適當的時候進行引導和評價,把握群成員的學習方向,以保證學習效果。
「我們的503」里的語文學習內容和方式皆豐富多彩,精心設置了以下版塊:
1、語文沙龍。每周一個語文主題,比如學習了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民風民俗」後,我設計了一個主題:歙縣有哪些「民風民俗」?學生在QQ群里暢所欲言,說出了疊羅漢、謝灶、燈會、中秋舞草龍等民俗風情,在了解民風民俗的基礎上受到熱愛家鄉的熏陶。在學習了五年級上冊第七單元「勿忘國恥」後,設計了一個語文主題:你了解中國近代史嗎?學生既在網上搜集資料,又閱讀《中國歷史》等書籍,把搜集的資料和體會在QQ群里暢談,學生了解了一些中國近代史,增強了熱愛祖國的情感。有的語文主題也可以是學生自己提出來的,如怎樣寫好鋼筆字?怎樣寫好文章中的細節?
2、走近名師。現在網路資源豐富,我在網路上搜集名師的課堂實錄,下載下後發到QQ群的共享里讓學生觀看,為那些缺課學生,或補缺補差的學生提供了方便。前段時間,我班有一位學生得了腮腺炎在家隔離,那時剛好是學習五年級下冊語文「異域風情」這個單元,我就在網上下載了名師賈峰的《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和名師王崧舟的《威尼斯的小艇》的課堂實錄,把視頻放在群里指導學生觀看,然後再安排作業給學生做,學生完成後在群里提交,最後我又進行針對性的輔導。這名學生在家期間,利用QQ群學習,沒有落下一節課,學習效果很明顯。
3、筆記展板。這一板塊主要是兩個欄目,一個是學生筆記的分享,一個是老師復習資料的整理。每當一篇新課結束,我都安排語文尖子生把自己的語文筆記發布在QQ群里,讓學生瀏覽或收藏。在期中或期末期間,我把復習資料整理好,上傳到QQ群里,指導學生復習,既減輕了學生的負擔,又提高了復習的實效性。
4、習作論壇。到了高年級,學生喜歡把自己的喜聞樂見的事物寫成文章。我就從中選取部分習作,每周一篇定時上傳到QQ群里,讓學生閱讀並跟帖。這樣,學生既獲得了習作心得,又逐步學會了賞析文章,不僅提升了習作水平,還提高了閱讀能力。不到半個學期,就有10餘篇學生作品在報刊上發表了。
QQ群有許多功能,比如「群社區」可以發表文章和照片,「群直播」可以給學生上課,「討論組」可以進行問題討論,還有「多人會話」功能等,結合這些特別的功能和語文學習的需要還開辟了「視頻誦讀」和「質疑交流」兩個板塊。「視頻背誦」主要是安排學生周六下午互相背書,培養了合作能力,增進了學生之間的情感。在「質疑交流」里,學生提出學習中的疑惑,互相探討,交流思想,可以在線討論,也可以離線留言。
QQ群這個虛擬教室為學生提供了特殊的學習環境,利於學生合作性學習,也起到了因材施教的作用。而且QQ群的建立正好彌補了學習上的無助感和精神上的失落感,學生在QQ群內互相聊天、互傳資料、互相討論,為合作性提供了一個學習的平台保障。
三、啟迪智慧,積極思辨,促進小學語文學習的探究性。
「經由思,抵達詩」,是深度語文的真正追求。當前絕大部分的語文課堂還只是講授為主,教師自我陶醉地講,學生懵里懵懂地聽。作業的設置也是單調枯燥,要麼抄寫,要麼背誦,常以積累為主。顯然,這樣的語文學習是片面的,不利於學生的思考,不能很好啟迪學生用語文來思考問題。
「獨立思考、質疑一切和創造創新精神,是美國教育的靈魂。」,他們的「創造性訓練」著實給我們語文教師許多思考和警醒。我們有自己語文學習的特點,但是他們的語文學習方式確實值得我們思考或借鑒。以前也許我們的教學手段落後,觀念跟不上,可是現在我們有了現代信息技術,有了新的課程理念,我們還能穿新鞋走老路嗎?
由此,我的語文課悄悄地發生了改變,如學完《草船借箭》時,我拋出了一個問題:你覺得他們誰是好人,誰是壞人?學生爭先恐後地回答:「諸葛亮是好人!曹操是壞人!」
我繼續追問:「為什麼這么說呢?
學生一邊翻書,一邊找答案,自信地說:「因為諸葛亮神機妙算,非常聰明。」
我馬上反問道:「因為諸葛亮神機妙算,所以是好人。因為曹操不神機妙算,所以他不是好人?」
學生啞口無言了。
「那誰是英雄呢?」我拋出第二個問題。
「諸葛亮是英雄。」
「因為他神機妙算,所以是英雄。因為曹操不神機妙算,所以不是?」
學生搖頭了,他們的思維凝固了,已知和未知的發生了矛盾。
此時,我在大屏幕上播放了電視劇《三國演義》中曹操的劇照,一張凝眉肅目,另一張則拔劍欲自刎。學生的注意力被聚到了一起。
緊接著,大屏幕上出現了曹操的《蒿里行》,誦讀後分析「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學生明白了詩人在戰爭中的感受,看到了曹操強烈的人民性和現實主義精神。
大屏幕又出示曹操的《龜雖壽》,《短歌行》等詩,和學生一起朗讀,一起賞析。
後來,我和學生觀看了「百家講壇」——易中天品三國之真假曹操,易中天在開場就引用魯迅的一句話:曹操是一個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個英雄,我雖不是曹操一黨,但無論如何,總是非常佩服他的。這句話讓學生既震驚又好奇,在後面的觀看中,學生不時議論紛紛,他們的思維發生了碰撞,對曹操的看法發生了改變。
最後,我再問學生:「曹操是好人嗎?他是英雄嗎?」學生異口同聲:「是!」
在這個教學環節中,我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既播放圖片,又出示詩歌,還觀看「百家講壇」視頻,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資料,在學生分析信息資料以後,他們的思維發生了變化,培養了他們語文學習的探究精神。通過語文研究性學習,學生不但懂得如何運用學過的知識解決問題,還會為了解決問題主動地去大量閱讀資料,運用綜合、歸納、推理、演繹等方式學習語文。
總之,現代信息技術把小學語文學習帶入了一個美妙的世界,優化了學習語文的環境,提升了語文學習的品質。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創新出「情景創設」、「主動探索」、「協作學習」、「會話商討」等新型學習語文的方式,使學生通過情感體驗、問題探究,互助合作,直接獲取知識,自主構建知識體系,學習方式更加優化,學習效果更加明顯。
F. 古代詩歌五首的教案
古代詩歌五首
學習目標
1.朗讀並背誦這五首古代詩歌。
2.培養感悟古代詩歌內容的能力。
3.品味詩歌的意境。
重點難點
1.重點:
(1)朗讀並背誦這五首古代詩歌。
(2)感悟古代詩歌的內容。
2.難點:品味詩歌的意境。
教學時間 四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預習
1.朗讀《觀滄海》《次北固山下》。
2.就詩歌不理解之處質疑。
二、導入
這五首古代詩歌,都是寫景抒情的佳作。詩人們登山望海,駕舟楊帆,賞花觀鳥,詠春悲秋……用凝練生動的語言描繪出一幅幅圖景,喚起我們美好的情懷。朗讀時應該講究抑揚頓挫,在朗讀中要想像詩中的畫面,體會詩人的感情,與詩人同喜共悲,然後再作客觀評析。
三、正課
1.朗讀《觀滄海》,要求讀得富有節奏感,讀出作者的感情。
2.作者作品簡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國譙郡(現在安徽亳州)人。東漢末政治家、軍事家、詩人。在鎮壓黃巾起義的過程中,逐漸擴充軍事力量。建安元年(196)迎獻帝都許昌,用他的名義發號施令,先後削平呂布等割據勢力。建安五年(200)在官渡大敗兵強地廣的袁紹,此後逐漸統一了北方。建安十二年(207)東征烏桓,也取得了很大的勝利。次年率軍南下,被孫權、劉備的聯軍擊敗於赤壁。後封魏王。曹丕稱帝,追尊他為武帝。善詩歌,《步出夏門行》《蒿里行》諸篇,用樂府舊題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氣魄雄偉,慷慨悲涼,對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也有所反映。有《魏武帝集》。
《觀滄海》是曹操的名篇,是他征烏桓時所作。公元207年,曹操親率大軍北上,追殲袁紹殘部,五月誓師北伐,七月出盧龍寨,臨碣石山。他躍馬揚鞭,登山觀海,面對洪波湧起的大海,觸景生情,寫下了這首壯麗的詩篇。
3.關於漢樂府詩
漢代樂府詩一般無標題,《觀滄海》這個題目是後人加的。樂府詩原來是可以配樂歌唱的。詩的最後兩句「幸甚至哉,歌以詠志」是合樂時加上的,是詩的附文,跟詩的內容沒有聯系。
4.賞析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交代觀海的地點,詩人登上碣石山頂,居高臨海,視野開闊,大海的壯闊景象盡收眼底。以下描寫由此拓展開來。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澹澹」,形容大海水面浩淼的樣子;「何」,是「多麼」的意思,是贊美之詞。在這水波澹澹的大海上,最先映人眼簾的是突兀聳立的山島,它們點綴在遼闊的大海上,使大海顯得神奇壯觀。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天蕭瑟,洪波湧起。
雖然已到秋天蕭瑟、草木零落的季節,但島上依然樹木繁茂,百草豐美,給人以生機盎然之感。詩人面對蕭瑟的秋風,極寫大海遼闊壯美,波濤洶涌,浩淼接天,山島高聳挺拔,草木繁茂,沒有絲毫感傷的情調,表現作者壯闊的胸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這兩句藉助奇特的想像來表現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氣慨,寫出大海的氣勢和威力。從兩個「若」字可以看出,這寫的是虛景,即詩人的主觀感受。
5.小結。
這首詩寫登山望海的景象,氣勢雄渾,表達了作者壯闊的胸襟和豪邁樂觀的進取精神。
第二課時
6.朗讀《次北固山下》。
7.作家作品簡介。
王灣,洛陽(今屬河南)人。唐代詩人。玄宗開元年間進士。開元初,為滎陽主簿。五年至九年,參與編撰《群書四部錄》。官至洛陽尉。《全唐詩》存其詩十首。
這首五言律詩最早見於《國秀集》。詩題的「次」字是停宿、停泊的意思。北固山,在今江蘇省鎮江市,三面臨江。詩人這次途經北固山去游吳中,但見船下江水潮平岸闊,頭頂南雁北歸,觸發了心中情思,於是寫下這首傳世佳作。
8.賞析。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首聯「客路」點明自己是客游在外,規定了全詩的情調氛圍。旅途在青山之外,自己乘坐的船正在綠水中向前行。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頸聯寫潮水上漲,江面頓時開闊,江水似乎與岸平了;船行江中,和風順江吹來,船帆端端正正地高掛著。作者通過「風正一帆懸」的小景把平野開闊、大江直流、波平浪靜的大景表現了出來。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頸聯表現的是江上行舟,即將天亮的情景。從中我們可以知道,詩人是於歲暮臘殘,連夜行舟的。既寫景又點出時令。這兩句可以說是「形容景物,妙絕千古」。當殘夜還未消退之時,一輪紅日從海上冉冉升起;舊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作者無意說理,卻在描寫景物、節令之中,蘊含著一種自然的理趣。海日生於殘夜,將驅盡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表現的春意,闖入舊年,將趕走嚴冬。不僅寫景逼真,敘事確切,而且表現出具有普遍意義的生活哲理,給人以樂觀、積極、向上的藝術鼓舞力量。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尾聯,不言思鄉之情,而思鄉之情自在其中。看到南雁北歸,自然想到鴻雁傳書的典故,便想讓大雁把他這遊子的音訊帶給洛陽家鄉。「鄉書」、「歸雁」與首聯的「客路」、「行舟」,遙相呼應,流露出身在江南、神馳故里的飄泊羈旅之情,使全篇籠罩著一層清淡的鄉思愁情。
9.小結。
這首詩借停泊北固山下所見,抒發了對故鄉的思念,給人以積極、樂觀、奮發的藝術享受。
四、作業
第三課時
G. 急求語文高手
教學目標:
1、識記作者、作品
2、有情感的背誦詩文
3、深刻理解詩歌內容與情感
教學重點:
領悟詩人寄寓的豪邁情感
一、導入(播放《三國演義》片頭曲)
看過《三國演義》的同學一定熟悉三國中的人物,你們喜歡誰?說出理由?
學生發言,教師總結。(文字:「奸雄」、「政治家、軍事家、詩人」)歷史上稱曹操為「奸雄」,實際上是偏頗之見。說他「奸」是認為他篡奪了漢家的天下,可事實卻是,直到他死去,曹操都一直自稱「宰相」,從未稱帝。
除此之外,曹操擅長詩歌,《步出夏門行》與《蒿里行》諸篇,用樂府舊題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我們一定聽說過這樣的詩句:「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何以解憂,惟有杜康。」就是其中的名句。
今天我們要學的《觀滄海》就選自於《步出夏門行》組詩。
二、解題:
漢代樂府詩一般無標題,《觀滄海》這個題目是後人加的。樂府詩原來是可以歌唱的。詩的最後兩句「幸甚至哉,歌以詠志」是合樂時加上的,是詩的附文,跟詩的內容沒有聯系。
三、作者及寫作背景
曹操,字孟德,東漢末年政治家、軍事家、詩人。
在鎮壓黃巾起義中,逐漸擴充軍事力量。「挾天子而令諸侯」後,先後滅呂布,建安五年(200年),在官渡打敗兵強地廣的袁紹,逐漸統一了北方。建安十二年(207)北征烏桓,大勝。次年率軍南下,被孫權、劉備的聯軍擊敗於赤壁。他善詩歌,他善詩歌,借詩篇抒
發自己的政治報負。其詩氣魄雄偉,慷慨悲壯,是文學史上建安文學的開創者。《步出廈門行》、《蒿里行》均用樂府舊題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氣魄雄偉、慷慨悲涼。
四、教學設計
【自主性學習】
(一)、 學生課前預習,掃清文字障礙。
指名兩位學生來朗讀,注意節奏、語調、情感。讀完後請其他同學來指出讀錯的字詞。【七年級學生誦讀古詩的通病是急於成誦:讀的速度太快,節奏感不強,這就不利於感悟與理解。要改變這種狀況,須從讀詩的節奏訓練人手。這篇課文有多種詩的體式,節奏型各不相同,用來進行這種訓練以養成良好的誦詩習慣,將使學生終生受益。X X/X X如「東臨偶石,以觀/滄海」(四言句) 】
(二)、 聽錄音,品味並把握朗讀節奏。
(三)、朗讀,展開豐富的想像,初步整體感知課文。
全班齊讀,講究抑揚頓挫,鏗鏘有力,充滿豪情壯志誦讀,然後請兩位學生來說說詩中畫面寫了那些景色?
【合作性學習】
(一)、整體感悟
詩人站在碣石山上,望著蒼茫的大海,波濤起伏,拍打著海岸,山島聳立,豐茂的草木在蕭瑟的秋風中搖曳弄姿,詩人感到這是多麼壯麗的意境,多美好的圖畫啊!看到太陽、月亮的運行離不開大海的懷抱,大海就彷彿是日月星辰的母親一樣,這是多麼博大的胸懷啊!
(二)、 把學生分成組,開始共同研討下列問題。
問:整首詩是由一個字來展開詩的線索,統領全篇的,請指出是哪個字?
理解:「觀」是全詩的「詩眼」,以下十句都是觀海所見。
問:「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此句主要交代什麼?句中直接寫到人嗎?
理解:主要交代觀海地點、方位,句中雖沒有寫人,但我們彷彿看到了曹操登山觀海時那種勃勃英姿。
問:詩中哪幾句是寫實景?主要寫了哪些景色?顯示了什麼?
理解:「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全是實景,主要描寫了滄海水波盪漾的動態景色和山島挺立,草木豐茂的靜態景象。顯示了在茫茫蒼蒼的大海上,波濤起伏,拍打著海岸,山島聳立,豐茂的草木在蕭瑟的秋風中搖曳弄姿,生機勃發,這是多麼壯麗的意境,多麼美好的山河圖畫啊!
問:詩中哪幾句又是寫虛景?能說出這景象嗎?這種景象是一種什麼樣意境?
理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全是寫虛景,即作者的主觀感受,可從兩個「若
」看出。主要描寫了太陽、月亮、星辰銀河都好像從海里升起又落入海里,這些運行都離不開大海的懷抱,都包蘊在這滄海之中。作者藉助奇特的想像來表現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狀觀景象。是一種極其開闊博大的意境。
問:實景是一幅美麗的山水圖畫,虛景能把我們帶進一個極其開闊,博大胸懷的境界,你能悟出詩人寫實虛景的感情嗎?
理解:詩人描寫實景實際上在謳歌祖國壯麗的河山,流露出作者熱愛祖國的感情。詩人目睹祖國山河壯麗景色後,更加激起要統一中國,建功立業的強烈願望。虛景描寫是詩人實際藉助豐富奇特想像,來充分表達這種願望,以滄海自比,勾畫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蘊萬千的景象來表現詩人博大胸懷和豪邁氣魄。實景也能看出詩人的博大胸懷,但跟虛景比較,氣象略遜一籌,這句最能體現作者的博大胸懷。
【探究性學習】
問:《沁園春.雪》這首寫景抒情詩,在寫法和表現手法和《觀滄海》有什麼相同之處?
理解:都是寫景抒情的佳作;都表現了詩人博大的胸懷;先寫景後抒情;運用了想像、聯想;遠近結合、動靜結合、虛實結合。
五、朗讀、背誦。
這是一首以寫景為主題的名作,通過對登山觀海的描寫,抒發了詩人統一中國建功立業的抱負。
學生齊讀,當堂背誦。
六、小結(略)
七、作業:
1、《觀滄海》怎樣總寫?怎樣分寫?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胸襟的是哪幾句?
2、背誦全詩
3、課外閱讀P168《龜雖壽》。
H. 高中語文必修一至必修三文學常識選擇題題目
高中語文必修一至必修二文學常識
1
《雨巷》是戴望舒早期的成名作和代表作,因這首詩被稱為「雨巷詩人」
2
徐志摩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著名詩人,
《再別康橋》是他的代表作
3
《左傳》是我國第一部敘事詳細的編年體歷史著作,相傳為春秋末年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
是研究我國先秦歷史有相當價值的文獻,也是優秀的散文著作。
《左傳》
、
《公羊傳》
、
《穀梁傳》
-
被稱作「春秋三傳」
4
《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國書》是我國最早的一部國別體史書,共
21
卷。傳為左丘明所著。全書按不同國家記載了
從周穆王到周貞定王前後
500
余年的史事。
《國語》和《左傳》明顯區別是《國語》分別寫不
同國家,以記言見勝;
《左傳》按年代編寫,長於記事。
5
巴金,原名李堯棠,現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新生》
、
《愛情的三部曲》
、
《春天裡的秋天》
、
《激
流三部曲》
。
6
梁實秋,現代散文家、文學評論家、翻譯家。散文代表作《雅舍小語》
,獨立譯有《莎士比亞
全語》
,晚年完成百萬言著作《英國文學史》
。
7
梁啟超,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學家、學者。代表作《飲冰室全集》
。
8
郁達夫,現代作家,著名作品《沉淪》
。
9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分《風》
。
《雅》
。
《頌》三部分,用
賦。比。興
等表現手
法。
《詩經》里的詩多為
四言詩。
(
《蒹葭》
、
《採薇》
)
。
10
屈原,戰國時期楚國人,我國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
11
《離騷》是《楚辭》的代表作,是我國古代最長的抒情詩
12
「樂府雙壁」是指我國古代優秀的南朝民歌《孔雀東南飛》和北朝民歌《木蘭辭》這兩首長
篇敘事詩
13
曹操,小名阿瞞,字孟德,譙(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政治家、軍事家、詩人。漢獻帝
時官至丞相,後被封為魏王,死後其子曹丕代漢建魏,追尊為魏武帝。有抒情詩《觀滄海》
《龜
雖壽》
《蒿里行》
《短歌行》等篇。
高中各年級課件教案習題匯總語文 數學 英語 物理 化學
14
陶淵明,字元亮,一名潛
,字淵明,世稱靖節先生,東晉時期田園詩派的開創者。
(
《桃花
源記》
、
《飲酒》
、
《歸去來兮辭》
)
15
蘇軾,字子瞻,號
東坡
居士。詞,開創豪放派詞風,與辛棄疾並稱「蘇辛」
;詩歌,與黃
庭堅並稱「蘇黃」
。
16
馬丁·路德·金是美國作家,代表作《我有一個夢想》
17
司馬遷,西漢史學家、文學家和思想家。著作《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它包括
12
本紀(帝王傳記)
、
30
世家(諸侯傳記)
、
70
列傳(著名人物傳記)
、
10
表、
8
書,共
130
篇。
它與《漢書》
《後漢書》
《三國志》合稱「四史」
。魯迅稱贊《史記》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
離騷」
。
18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代魯國陬(
z
ō
u
)邑人,春秋末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
家學派創始人。其思想核心是「仁」
。現存《論語》
20
篇,
《論語》是有關儒家思想的最重要
的經典著作,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書。是孔門弟子根據自己的記憶或耳聞的傳說寫下來
的。全書以記言為主,是一部語錄體的著作。
19
夏衍中國著名文學、電影、戲劇作家,文藝評論家、文學藝術家、翻譯家、社會活動家。是
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先驅者之一,傑出的革命文藝家、社會活動家和電影藝術家。
20
《古詩十九首》
,南朝梁明太子蕭統在《文選》中所輯十九首「古詩」
,題為《古詩十九首》
。
是東漢末年一批文人詩作的選輯,主要抒寫遊子矢志無成和思婦離別相思之情,真實反映了東
漢後期動盪黑暗的社會生活,抒發了對命運、人生的悲哀之情。
21
王羲之
,東晉書法家,字逸少,號澹齋,漢族,祖籍琅琊,後遷居會稽(紹興),寫下《蘭
亭集序》,晚年隱居會稽下轄剡縣金庭,中國東晉書法家,有「書聖」之稱。
22
唐宋散文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
23
王安石,字介甫,號
半山,世稱王荊公,又稱王文公。北宋時期政治家、文學家。
(
《游褒
禪山記》選自《臨川先生文集》
)
24
四書五經:
《大學》
,
《中庸》
,
《論語》
,
《孟子》合稱「四書」
。
《詩》
,
《書》
,
《禮》
,
《易》
,
《春
秋》合稱「五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