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學習標本製作有哪些收獲對生物標本製作教學有哪些建議
學習標本製作鞏固所學知識、培養思維、增強動手能力,製作好了還會收獲成功的喜悅。標本製作教學中強調知識的運用,製作的技巧,還應該加強創新教育。
『貳』 怎樣在高中生物實驗說課比賽中獲一等獎
一、教學設計思想
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是顯微鏡的結構和顯微鏡的操作。主要以提高學生顯微鏡的使用技能,因此,本節課應准備好足夠的顯微鏡供學生實驗使用。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說明顯微鏡的構造和作用。
2、能力目標:能獨立使用顯微鏡,觀察到清晰的圖像。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認同顯微鏡的規范操作方法,愛護顯微鏡。
三、教學重點:顯微鏡的使用方法;學生獨立操作能力的培養。
四、教學難點:規范使用顯微鏡,並觀察到物象(要求學生用左眼注視目鏡內圖像的同時,右眼睜開)。
五、課前准備 :
准備顯微鏡,兩種標本(寫有「上」字的玻片、動植物永久裝片),擦鏡紙,紗布。
七、教學過程:
(一)、了解顯微鏡的工作原理
顯微鏡是由目鏡和物鏡2個凸透鏡成像。物體在物鏡一二倍焦距之間使物體呈一個放大的實象,這個實象落在目鏡的一倍焦距之內。目鏡再呈一個放大的虛象,進人眼。
(二)、認識顯微鏡的結構
1、教師按照機械部分、照明部分和光學部分的順序對顯微鏡的各部分名稱及結構進行講解。
機械部分
(1)鏡座(2)鏡柱(3)鏡臂 (4)鏡筒(5)物鏡轉換器(旋轉器)(6)鏡台(載物台)
(7)調節器:①粗調節器(粗准焦螺旋):大螺旋稱粗調節器,移動時可使鏡台作快速和較大幅度的升降,所以能迅速調節物鏡和標本之間的距離使物象呈現於視野中,通常在使用低倍鏡時,先用粗調節器迅速找到物象。
②細調節器(細准焦螺旋):小螺旋稱細調節器,移動時可使鏡台緩慢地升降,多在運用高倍鏡時使用,從而得到更清晰的物象,並藉以觀察標本的不同層次和不同深度的結構。
照明部分
裝在鏡台下方,包括反光鏡、集光器。
(1) 反光鏡(2)集光器(聚光器)
①聚光鏡:由一片或數片透鏡組成,起匯聚光線的作用,加強對標本的照明,並使光線射入物鏡內,鏡柱旁有一調節螺旋,轉動它可升降聚光器,以調節視野中光亮度的強弱。
②光圈(虹彩光圈):在聚光鏡下方,由十幾張金屬薄片組成,其外側伸出一柄,推動它可調節其開孔的大小,以調節光量。
光學部分
(1)目鏡:裝在鏡筒的上端,通常備有2-3個,上面刻有5×、10×或15×符號以表示其放大倍數,一般裝的是10×的目鏡。
(2)物鏡:裝在鏡筒下端的旋轉器上,一般有3-4個物鏡,其中最短的刻有「10×」符號的為低倍鏡,較長的刻有「40×」符號的為高倍鏡,最長的刻有「100×」符號的為油鏡,此外,在高倍鏡和油鏡上還常加有一圈不同顏色的線,以示區別。
2、以小組為單位,看書認識顯微鏡各部分名稱。
(三)、了解顯微鏡各結構的作用
教師指示各個不同部位,由學生說出各部分的作用(同時教師進行補充說明)。再試一試,真實感受各部件的功能。如辨認目鏡和物鏡,調節准焦螺旋等。
(四)、掌握使用顯微鏡的方法
1、低倍鏡的使用方法
(1)取鏡和放置:顯微鏡平時存放在櫃或箱中,用時從櫃中取出,右手緊握鏡臂,左一手托住鏡座,將顯微鏡放在自己左肩前方的實驗台上,鏡座後端距桌邊1-2寸為宜,便於坐著操作。
(2)對光:用拇指和中指移動旋轉器(切忌手持物鏡移動),使低倍鏡對准鏡台的通光孔(當轉動聽到碰叩聲時,說明物鏡光軸已對准鏡筒中心)。打開光圈,上升集光器,並將反光鏡轉向光源,以左眼在目鏡上觀察(右眼睜開),同時調節反光鏡方向,直到視野內的光線均勻明亮為止。
(3)放置玻片標本:取一玻片標本放在鏡台上,一定使有蓋玻片的一面朝上,切不可放反,用推片器彈簧夾夾住,然後旋轉推片器螺旋,將所要觀察的部位調到通光孔的正中。
(4)調節焦距:以左手按逆時針方向轉動粗調節器,使鏡台緩慢地上升至物鏡距標本片約5毫米處,應注意在上升鏡台時,切勿在目鏡上觀察。一定要從右側看著鏡台上升,以免上升過多,造成鏡頭或標本片的損壞。然後,兩眼同時睜開,用左眼在目鏡上觀察,左手順時針方向緩慢轉動粗調節器,使鏡台緩慢下降,直到視野中出現清晰的物象為止。
2、高倍鏡的使用方法
(1)選好目標:一定要先在低倍鏡下把需進一步觀察的部位調到中心,同時把物象調節到最清晰的程度,才能進行高倍鏡的觀察。
(2)轉動轉換器,調換上高倍鏡頭,轉換高倍鏡時轉動速度要慢,並從側面進行觀察(防止高倍鏡頭碰撞玻片),如高倍鏡頭碰到玻片,說明低倍鏡的焦距沒有調好,應重新操作。
(3)調節焦距:轉換好高倍鏡後,用左眼在目鏡上觀察,此時一般能見到一個不太清楚的物象,可將細調節器的螺旋逆時針移動約0.5-1圈,即可獲得清晰的物象(切勿用粗調節器!)
如果視野的亮度不合適,可用集光器和光圈加以調節,如果需要更換玻片標本時,必須順時針(切勿轉錯方向)轉動粗調節器使鏡台下降,方可取下玻片標本。
(五)、練慣用顯微鏡進行實際觀察
學生按小組進行操作,觀察寫有「上」的標本和預先准備好的永久裝片,並巡視,發現普遍存在的問題,請一名同學上前演示。先請學生補充,後教師補充,最後進行提問:
1、將觀察到的標本移到視野中央.先移動一下標本,看朝哪個方向移動,這說明了什麼?
2、觀察寫有「上」字的標本.並寫下你在視野中看到的圖象.
3、變換不同的目鏡和物鏡進行觀察,看看物象有什麼變化?
4、放大倍數不同,看到的細胞個數與大小有什麼不同?
5、看到的物像究竟被放大了多少倍?
(六)、實驗整理
提示:顯微鏡使用完後,怎麼辦?
取下標本片,轉動旋轉器使鏡頭離開通光孔,下降鏡台,平放反光鏡,下降集光器(但不要接觸反光鏡)、關閉光圈,推片器回位,蓋上綢布和外罩,放回實驗台櫃內。最後填寫使用登記表。
『叄』 高中生物實驗教案怎麼寫
實驗一、顯微鏡 的操作
一、教學設計思想
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是顯微鏡的結構和顯微鏡的操作。主要以提高學生顯微鏡的使用技能,因此,本節課應准備好足夠的顯微鏡供學生實驗使用。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說明顯微鏡的構造和作用。
2、能力目標:能獨立使用顯微鏡,觀察到清晰的圖像。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認同顯微鏡的規范操作方法,愛護顯微鏡。
三、教學重點:顯微鏡的使用方法;學生獨立操作能力的培養。
四、教學難點:規范使用顯微鏡,並觀察到物象(要求學生用左眼注視目鏡內圖像的同時,右眼睜開)。
五、課前准備 :
准備顯微鏡,兩種標本(寫有「上」字的玻片、動植物永久裝片),擦鏡紙,紗布。
七、教學過程:
(一)、了解顯微鏡的工作原理
顯微鏡是由目鏡和物鏡2個凸透鏡成像。物體在物鏡一二倍焦距之間使物體呈一個放大的實象,這個實象落在目鏡的一倍焦距之內。目鏡再呈一個放大的虛象,進人眼。
(二)、認識顯微鏡的結構
1、教師按照機械部分、照明部分和光學部分的順序對顯微鏡的各部分名稱及結構進行講解。
機械部分
(1)鏡座(2)鏡柱(3)鏡臂 (4)鏡筒(5)物鏡轉換器(旋轉器)(6)鏡台(載物台)
(7)調節器:①粗調節器(粗准焦螺旋):大螺旋稱粗調節器,移動時可使鏡台作快速和較大幅度的升降,所以能迅速調節物鏡和標本之間的距離使物象呈現於視野中,通常在使用低倍鏡時,先用粗調節器迅速找到物象。
②細調節器(細准焦螺旋):小螺旋稱細調節器,移動時可使鏡台緩慢地升降,多在運用高倍鏡時使用,從而得到更清晰的物象,並藉以觀察標本的不同層次和不同深度的結構。
照明部分
裝在鏡台下方,包括反光鏡、集光器。
(1) 反光鏡(2)集光器(聚光器)
①聚光鏡:由一片或數片透鏡組成,起匯聚光線的作用,加強對標本的照明,並使光線射入物鏡內,鏡柱旁有一調節螺旋,轉動它可升降聚光器,以調節視野中光亮度的強弱。
②光圈(虹彩光圈):在聚光鏡下方,由十幾張金屬薄片組成,其外側伸出一柄,推動它可調節其開孔的大小,以調節光量。
光學部分
(1)目鏡:裝在鏡筒的上端,通常備有2-3個,上面刻有5×、10×或15×符號以表示其放大倍數,一般裝的是10×的目鏡。
(2)物鏡:裝在鏡筒下端的旋轉器上,一般有3-4個物鏡,其中最短的刻有「10×」符號的為低倍鏡,較長的刻有「40×」符號的為高倍鏡,最長的刻有「100×」符號的為油鏡,此外,在高倍鏡和油鏡上還常加有一圈不同顏色的線,以示區別。
2、以小組為單位,看書認識顯微鏡各部分名稱。
(三)、了解顯微鏡各結構的作用
教師指示各個不同部位,由學生說出各部分的作用(同時教師進行補充說明)。再試一試,真實感受各部件的功能。如辨認目鏡和物鏡,調節准焦螺旋等。
(四)、掌握使用顯微鏡的方法
1、低倍鏡的使用方法
(1)取鏡和放置:顯微鏡平時存放在櫃或箱中,用時從櫃中取出,右手緊握鏡臂,左一手托住鏡座,將顯微鏡放在自己左肩前方的實驗台上,鏡座後端距桌邊1-2寸為宜,便於坐著操作。
(2)對光:用拇指和中指移動旋轉器(切忌手持物鏡移動),使低倍鏡對准鏡台的通光孔(當轉動聽到碰叩聲時,說明物鏡光軸已對准鏡筒中心)。打開光圈,上升集光器,並將反光鏡轉向光源,以左眼在目鏡上觀察(右眼睜開),同時調節反光鏡方向,直到視野內的光線均勻明亮為止。
(3)放置玻片標本:取一玻片標本放在鏡台上,一定使有蓋玻片的一面朝上,切不可放反,用推片器彈簧夾夾住,然後旋轉推片器螺旋,將所要觀察的部位調到通光孔的正中。
(4)調節焦距:以左手按逆時針方向轉動粗調節器,使鏡台緩慢地上升至物鏡距標本片約5毫米處,應注意在上升鏡台時,切勿在目鏡上觀察。一定要從右側看著鏡台上升,以免上升過多,造成鏡頭或標本片的損壞。然後,兩眼同時睜開,用左眼在目鏡上觀察,左手順時針方向緩慢轉動粗調節器,使鏡台緩慢下降,直到視野中出現清晰的物象為止。
2、高倍鏡的使用方法
(1)選好目標:一定要先在低倍鏡下把需進一步觀察的部位調到中心,同時把物象調節到最清晰的程度,才能進行高倍鏡的觀察。
(2)轉動轉換器,調換上高倍鏡頭,轉換高倍鏡時轉動速度要慢,並從側面進行觀察(防止高倍鏡頭碰撞玻片),如高倍鏡頭碰到玻片,說明低倍鏡的焦距沒有調好,應重新操作。
(3)調節焦距:轉換好高倍鏡後,用左眼在目鏡上觀察,此時一般能見到一個不太清楚的物象,可將細調節器的螺旋逆時針移動約0.5-1圈,即可獲得清晰的物象(切勿用粗調節器!)
如果視野的亮度不合適,可用集光器和光圈加以調節,如果需要更換玻片標本時,必須順時針(切勿轉錯方向)轉動粗調節器使鏡台下降,方可取下玻片標本。
(五)、練慣用顯微鏡進行實際觀察
學生按小組進行操作,觀察寫有「上」的標本和預先准備好的永久裝片,並巡視,發現普遍存在的問題,請一名同學上前演示。先請學生補充,後教師補充,最後進行提問:
1、將觀察到的標本移到視野中央.先移動一下標本,看朝哪個方向移動,這說明了什麼?
2、觀察寫有「上」字的標本.並寫下你在視野中看到的圖象.
3、變換不同的目鏡和物鏡進行觀察,看看物象有什麼變化?
4、放大倍數不同,看到的細胞個數與大小有什麼不同?
5、看到的物像究竟被放大了多少倍?
(六)、實驗整理
提示:顯微鏡使用完後,怎麼辦?
取下標本片,轉動旋轉器使鏡頭離開通光孔,下降鏡台,平放反光鏡,下降集光器(但不要接觸反光鏡)、關閉光圈,推片器回位,蓋上綢布和外罩,放回實驗台櫃內。最後填寫使用登記表。
『肆』 四川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實驗室建設
四川大學生物基礎教學實驗中心建立於1995年,是四川省首批通過評估並掛牌的省級基礎教學實驗中心。在「國家生物學基礎學科基地建設」、「世界銀行高教發展項目貸款」、「211」一期工程以及國家重點學科的支持下,經過幾年的建設,生物基礎教學實驗中心成為了四川省省級基礎教學實驗示範中心。
生物基礎教學實驗中心於2000年搬到新校區,面積近3000平方米,目前中心擁有各種儀器設備2036台件,其中五萬元以上精密貴重儀器24台,設備總值達1100萬元人民幣。中心共有教職工27人,在職教授7人,副教授10人,其他人員8人,具有碩士、博士學位教師的比例為90%,實驗技術人員均為大專以下學歷,平均近46歲。全體在職人員的平均年齡為41歲。中心對校內外開放,承擔生物科學、醫學及相關學科本科基礎實驗教學任務,現常年學生近2000人,年均實驗教學量為16萬人時數。開設的主要實驗課程有:普通生物學實驗、動物學實驗、植物學實驗、微生物學實驗、環境生物學實驗、醫學細胞生物學實驗、生態學實驗、地學基礎實驗、細胞及遺傳學實驗、生物化學實驗和分子生物學實驗等,共計172個實驗項目。此外,中心還建立了穩定的野外綜合實習基地,改進了實習方式,提高了實習效果。1997年經與當地政府合作,在峨邊縣黑竹溝建成了一個集植物學、動物學、生態學、微生物學一體化的野外綜合實習基地。2002年又在離成都70多公里的三江地區和平武縣的王郎地區建立了新的野外實習基地。三江地區和王郎地區均為國家自然保護區,這兩個地區都有原始森林、地貌景觀奇特、生態原始、環境優美、氣候獨特、物種豐富,是大熊貓自然保護區,是我國生物多樣性豐富的地區之一。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生態學家和森林學家到這兩個地區考查後,都贊不絕口,從2000年開始有三屆本院學生和兩屆中美合作創新班的學生(中、美學生)到上述兩個地區進行野外綜合實習,取得了非常好的實習效果。 四川大學植物標本館由我館植物學先驅錢崇澍教授於1935年創建,後由世界著名植物學家方文培教授發展壯大,迄今已有60多年的歷史。經過我校植物學家們幾十年的野外考察和國內外的館際標本交換,目前我館共收藏植物標本50餘萬份。其中經過研究發表的植物新種模式標本1000餘份,其規模之大,數量之多,名列我國高等院校首位,僅次於中國科學院下屬的個別大型標本館。早在本世紀五十年代,本館就被收入世界著名植物標本館專集。目前正在申報國家瀕危物種科學委員會野生植物科研標本交流豁免。
四川大學植物標本館作為植物學的研究基地,匯集了豐富的標本資料,為編寫世界植物學專著、國家及區域性植物志提供了充足的標本資料,為植物分類學、植物區系學、植物地理學、植物生態學、植物化學、孢粉學、植物細胞學、古植物學及葯用植物學等學科的發展提供了具體的實物標本,也為農業、工業及醫葯衛生事業等生產應用部門提供了資料及依據。同時本館還為大批國內、外植物學博士生、碩士生和本科生完成學位論文以及教師的教學和科學研究工作提供了優良的條件。在科學教育上,我們曾先後接待了數以萬計的大中專學生到此參觀學習,為宣傳和普及科學知識作出了貢獻。 四川大學動物標本館是由原四川大學動物標本室和原華西協合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於1952年院系調整時合並建立的,最早的標本採集於1908年。著名生物學家周太玄、劉承釗、陳義、雍克昌、馬德、胡淑琴等曾先後為動物標本館的建設和發展付出過辛勤的勞動。經過歷次野外考察和實習,數代人的卓越工作和艱苦努力,目前本館的標本收藏已達到8萬多號。其中,既有珍貴的模式動物標本、珍稀瀕危動物標本,例如大熊貓、金絲猴、白鰭豚等,又有國際間交換、贈送的珍貴標本,例如袋鼠、鴨嘴獸、針鼴、鴯鶓、食火雞、犀牛、斑馬等。很多標本的野生種在自然界中已很難見到,屬於無價之寶。
動物標本館收藏豐富、種類較齊全、規模較大、歷史久遠,不但在西南地區首屈一指,而且在全國高校中也是名列前茅。本館具有非常顯著的地區性特色,標本收集長期側重在西南地區,特別是包括在動物演化、物種形成上有著重要意義的橫斷山脈地帶。對於研究物種形成、區系演變、生物多樣性及動物資源的保護與利用等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目前正在申報國家頻危物種科學委員會關於野生動物科研標本交流豁免。
實驗室重點針對西部地區遇到的生物災害猖獗,生態環境惡化,大量生物資源瀕臨滅絕,生產水平低下,食物安全危機等科技難題,依據四川大學及其生命學院特有的歷史、地理和科技優勢,以資源生物學與控制生物災害(「控災」)、保護生物資源、保護生態環境、保護人類健康和食物安全(「三保」)為主要研究領域,應用現代生物技術並集成有關高新技術,進行綜合治理,達到有效控制生物災害,保護生物資源,保護生態環境,保護人類健康和食物安全,從而促進我國西部,尤其是青藏高原地區生物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地方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室通過多年來的建設與發展,已建成一支人員年齡結構合理、專業方向齊全的科研及管理隊伍。現在固定人員43人,其中教授15人,博導10人,副教授20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組成員1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1人、教育部跨世紀人才2人,四川省學術帶頭人3人,具博士學位的研究人員29人。所有研究人員中,45歲以下的有35人,占總人數的81%,在固定人員中,有5人為設備管理人員,其中1人為高級工程師(副教授),3位為工程師,已從事設備管理8年以上.1.四川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有生物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有國家級重點學科-植物學、國家生物學人才培養基地和生物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4個省級重點實驗室,設有生物學博士後流動站,為本實驗室培養研究生奠定了堅實基礎。 2.本實驗室現有博士生導師10名,碩士生導師25名。自1996年以來,已培養畢業博士生40餘名,碩士生100多名,培養外國留學生7名;現每年招收博士生40多名,碩士生100名左右。現有在讀博士生68名,碩士生172名。
3.本室現擁有總價值2100多萬元的儀器裝備,有2000平方米實驗用房和上百個實驗操作檯面和有關配套設施,可以滿足研究生實驗研究使用。 經過多年的科研實踐,特別是建立國家專業實驗室10多年以來,本實驗室在科學研究和對外交流方面都做出了較好的成績。 自1996年以來,共承擔國家、部省級及橫向科研項目80餘項(其中國家級42項、省部級及其他項目43項),先後獲國家和部省級科技進步獎30餘項,96年以來獲獎7項(其中國家級科技獎2項,省部級科技獎5項),研究開發出了6種農用生物制劑,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0項,專著8部,在重要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近200篇,SCI和EI收錄的60多篇。與國內外有關科研院所建立了廣泛的學術交流和科技合作關系。本實驗室成功地舉辦了三次全國草地鼠蟲害防治學術討論會和一次青藏高原生態保護學術交流會,參加國際學術會議28人次,27人次大會發言或小(分)組發言。特邀來本室講座的國外專家16人,國內專家10人次,與美國華盛頓大學、密執安州立大學、佛羅里達大學
『伍』 如何利用模型,標本,實物等直觀的教具上好高中生物課
直觀教學對於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提高學習生物學的興趣、取得良回好的課堂教學效果答具有重要意義.而在生物學直觀教學中離不開各種直觀教具,例如活的生物體、生物標本、模型、掛圖等.如何充分利用好這些直觀教具是成功進行教學的關鍵. 1 選擇的最佳性原則 生物學課堂上,一節課往往要運用多種教具.如何選擇教具,哪些該選,哪些不該選,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時應該根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和內容,從學生實際水平出發,選那些最直觀、最有代表性、最有助於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的教具,做到教具"少而精,少而實用",使教具能發揮出最佳的組合效果,這就是選擇的最佳性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