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優化課堂教學模式,構建高效英語課堂
一、有效課堂的基本理念
有效課堂,指在常態的課堂教學活動中,通過教師的引領和全體學生主動而積極的思維過程,在單位時間內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發展最大化的教學。
有效課堂的核心是教學的高效益——檢驗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標準是學生學習的有效性,有效課堂要在有限時間內使學生的發展達到最大化,做到優質、高效、低負、低成本。有效課堂的生命是以學生為主體——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師生智慧的生成和生命的共同生長。有效課堂的價值取向是學生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使學生高效獲得知識與技能,關注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有效課堂教學實施的手段是互動——包括師生、生生互動;通過互動明確目的,發揮主動;通過互動進行交流,共享經驗;通過互動進行研究,深化思維。有效課堂教學評價的基本思想是以學論教——以學生的學習來評價教師的教,以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狀態來評價課堂教學的質量。有效課堂的發展動力是教師的不斷反思與創新——教師要具有主體意識,富有創新精神,進行反思探究,不斷生成自己的教育智慧。
二、有效課堂的基本標准
1.教學設計精當。准確解讀教材和學生,在把握學情的基礎上對教材、教學資源進行加工提煉,形成目標明確、重點突出、脈絡清晰、方式靈活、學法指導切合學生實際的教學設計。
2.授課精煉有效。要抓住知識主線,做到層次分明,思路清晰,重點突出,講練適度,組織嚴密。徹底改變「滿堂灌」、「一講到底」的落後教學方式,做到三個精講——核心問題精講、思路方法精講、疑點難點精講;三個不講——學生已經掌握的內容不講、講了也不會的不講、不講也會的不講。
3.主體作用彰顯。加強學法指導,使學生的學習方式,從接受性學習轉換為自主性學習。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主動參與性,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使學生在激勵、鼓舞中自主學習,掌握知識與技能,培養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一般情況下,每節課學生自主學習和訓練時間應不少於20分鍾。
4.落實分層教學。根據學生的個性、認知能力、思維類型等差異,實行分層設計、分層教學、分層指導、分層訓練,使每一個學生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充分的、最大化的發展。
5.學習環境寬松。教師要努力使課堂變成學生學習的樂園,營造一個健康、和諧、安全、溫馨的學習環境。教師的親和力和教學藝術要對學生產生積極影響,90%以上的學生喜歡學科教師並對這一門學科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6.學習形式多樣。教師要努力提供豐富多樣的教育資源,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及其他技術、組織手段,讓學生盡可能利用多種學習方式,通過多種感知途徑,在集體與個別學習中,在思辨、操作、爭論、探究的過程中,實現有效學習。
7.學習評價包容。課堂教學評價要堅持發展性評價原則,以學生學習發展為本,為營造有利於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課堂氛圍服務。學習評價的包容性,強調對學生學習狀況、學習能力、學習成果的評價,使評價成為激勵和引導師生發展的手段。
8.教學目標達成。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兩基」落實,作業與練習當堂完成率100%,正確率90%以上;掌握基本的學習方法並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有成功喜悅的學生達95%以上。
三、有效課堂關注的問題
1.學習的參與度。包括學習活動參與的廣度、深度與自覺程度。參與的廣度指班級中積極投入學習活動(觀察、思考、提出或回答問題,探究合作等)的學生數量。參與的深度指提出或回答問題有依據、有深度、有創意,活動、計劃體現自主性,討論、探究活動具有實效性。參與的自覺程度指學生參與目的明確、積極主動,在碰到困難障礙時,參與積極性的保持程度。
2.學習的效度。一是關注課堂教學中提出的問題、學習任務解決數量及質量。二是關注投入產出比。教師要設計合理的教學策略,在有效時間內,取得最大的收獲。
四、有效課堂的評價
1. 有效課堂的評價原則。堅持發展性原則。樹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思想,用發展觀點評價教學過程。把評價重點從教師的作為轉到學生的作為上,把教師的作為聯繫到學生的活動上來。
2. 有效課堂的評價要素
(1)教學任務、目標
教學任務、目標具體、明確、科學,要有意義、有價值的,要合理、符合學生發展需要。
(2)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要符合學生知識、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生成過程,要符合學生的身心需要。要關注學生參與的廣度、深度與自覺度;要關注實現有效學習學生的數量及有效程度;教師重點討論、講解的問題符合學生需要的程度;要關注學生與教師提問、討論、作業等活動表現出的精神狀態與價值追求。
(3)教學活動的氛圍
有效課堂要有和諧、活躍、民主、平等的教學環境,每個學生都有安全、親切、歸屬感。
(4)教學效能
有效課堂是使學生有所收獲的學習活動,評價的重點是學習效能。具體有三項指標,一是問題的解決程度;二是問題解決的投入產出比;三是學習的意願激發程度。
(5)教學特色
有效課堂要體現出教師個人的教學風格特點。
五、有效課堂的實施策略
1.啟動「構建有效課堂行動」。啟動「構建有效課堂行動」,學校的教學研究、質量管理及隊伍建設等均圍繞提高教師課堂教學能力和課堂效益、構建有效課堂這個重心來進行。組織全體教師通過校本教研、校本培訓等形式進行有效課堂培訓,內容包括有效課堂的基本理念、基本標准、實施策略和典型案例等。學校扎實推進「構建有效課堂行動」,做到計劃周密、人人參與、重點突出、效果顯著。每學期組織一次「有效課堂創新成果展示」活動。
2.開展「構建有效課堂」的教研活動。學校把「構建有效課堂」做為教學工作重點,定期開展培訓、教研活動。通過校本研修、網路教研、外出學習教研、跟進教研等方式,採取建模打樣、典型推動等手段全方位推進「構建有效課堂行動」的實施。
3.推進「五步式」集體備課模式。學校圍繞「構建有效課堂」這一目標,積極推行以學科組為單位的分單元或教學周的「五步式」集體備課模式,其基本流程是:教師個人初備——集體研討——專業引領——課案生成——個性設計。教師要認真研究課程標准,獨自鑽研教材,善於發現、研究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探討構建有效課堂的最佳路徑。教師不得以現成的教學輔導資料代替個人研究,不得將一成不變的老教案搬進課堂,不得完全依賴他人的研究成果來實施教學。教師授課後,要寫好教學反思筆記。
4.開展「有效課堂新模式」的創建活動。學校全面開展「有效課堂新模式」的創建活動。學校組織全體教師參加有效課堂新模式的研究和崗位練兵活動。創建活動要瞄準一個目標——低耗時、高效益、輕負擔、高質量;貫穿一條主線——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實現三個轉變——變注入式為啟發式、變學生被動聽課為主動參與、變單純傳授知識為三維並重;摒棄四個無效——無效提問、無效講解、無效討論、無效訓練。每個教師每學期在學校至少上一節有效課堂的展示課。通過創建活動,使90%以上的教師的課堂教學達到「教的靈活、學得輕松、當堂學會、當堂鞏固」。
5.構建科學的課堂評價體系。學校加強對課堂教學的監控與評價,建立一個目標多元、方法多樣的有效課堂教學的評價體系。評價的核心是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和學生的進步與發展程度,評價方法是以教師自我診斷與同伴互助為主的發展性評價。學校為每個教師建立課堂教學評價檔案,每學期組織一次有效課堂評價展示活動。研究制定「有效課堂評價標准」量化表,學校每年進行一次隨機抽樣測評,並通報測評結果。
2. 什麼是巴班斯基的教學過程最優化理論
教學過程最優化就是為了解決學生師生負擔,教學過重的問題及學生不良成績退學的問題而提出的。
3. 淺談常用幾種課堂教學模式及其優缺點和功能
(一)講授式
1.講授式是以教師活動為主的教學模式,通常以教師的講解、演示、范讀為主。 2.講授式的結構特點是:教學目的是為了使學生掌握知識性、記憶性的知識;教學方法是以教師講授為主,課堂主體是教師,學生是聽眾;教學程序大體是宣布本課教學目的並導入新課、講授新課、鞏固復習、布置作業等四個階段。 3.講授式教學的優點是:能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控制整個課堂、掌握教學進度;發揮正面教育和教學的作用,對學生直接傳授知識和進行直接的思想品德教育;能容納大量的聽眾。其缺點是:學生活動少;易受教師教學經驗與教材難易及趣味性的影響。講授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在運用時不能喚起學生的注意和興趣,又不能啟發學生的思維和想像,極易形成注入式教學。 4.講授法的運用要注意以下幾點:講授內容具有科學性和思想性,觀點與教材的統一;照應教材的全面性和系統性,同時抓住它的重點、難點和關鍵;語言要准確、清晰、簡練、生動、通俗易懂。並符合學生的理解能力與接受水平;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學習需要,與其他教學方法配合使用,並合理使用電化教育手段。
(二)啟發式
1.啟發式教學是教師在教學工作中依據學習過程的客體規律,以談話、問答、揭示等引導學生主動、積極、自覺地掌握知識的教學形式。在中國,「啟發」一詞,源於古代教育家孔丘的「不憤不啟,不排不發」。朱熹解釋說:「憤者,心求通而示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啟,謂開其意;發,謂達其辭」。孔子之後,《學記》的作者提出「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進一步闡發了啟發式教學的思想,主張啟發學生,引導學生,但不要硬牽著他們走;嚴格要求學生,但不施加壓力;指明學習的路徑,但不代替他們達成結論。 2.啟發式教學的結構特點是:其目的是通過教師引導學生積極思考,達到對教材內容的真正理解,並培養學生探索問題的興趣和思考能力;其方法,仍然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以講授、談話為主,但增加了學生的課堂活動,同時教師的主導作用由講清教材變為引導學生自己弄懂教材,在關鍵之處啟發學生思考,促使其領悟;其程序是:比較多樣、復雜,視教材的難度及學生的理解程度的變化,一般可按「自學—發疑—提問—釋疑」或「讀讀—議議—練練—講講」的步驟進行。3.啟發式教學的特點是: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實現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積極性相結合;強調學生智力的充分發展,實現系統知識的學習與智力的充分發展相結合;強調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實現學生動力與學習的責任感相結合;強調理論與實踐聯系,實現書本知識與直接經驗相結合。啟發式教學的實質在於正確處理教與學的相互關系,它反映了教學的客觀規律。啟發的優點是有助於培養學生思考問題的興趣和能力;缺點是不容易掌握,使不少新教師在運用時常常流於簡單的一問一答之中。
(三)討論式
1.討論式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就教材中的基礎理論或主要疑難問題,在獨立鑽研的基礎上,共同進行討論、辯論的教學組織形式。2.討論式教學模式的結構特點是:目的上,引導學生探索問題,主動地解決問題,從中獲得知識、技能,發展能力和智力;方法上,課堂以學生活動為中心,教師退居輔助地位,採用分組或全班討論形式,由教師提出問題,學生自己去解決問題;程序上,基本分兩個步驟,第一步,教師創設問題情境,並啟發學生積極思考。第二步,學生解決問題,通過思考、辯論、總結,求得真正的答案。3.課堂討論有三種基本類型:一種是用於擴大和加深有關學科理論知識而組織的系統的專題討論;第二種是就某學科中個別主要問題或疑難問題而組織的課堂討論;第三種是日常教學中採用的帶有研究性的課堂討論。課堂討論的優點是,可以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有助於啟發學生的獨立思考,相互交流意見,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訓練口頭表達能力。缺點在於難以組織、發動學生,而學生一旦被發動起來又不易控制課堂秩序,而且討論問題一般費時較多。4.進行課堂討論一般要求是:討論前,教師根據教學目的確定討論的題目並提出具體要求,指導學生搜集有關材料,認真准備意見和寫出發言提綱。討論進行時,充分啟發學生的獨立思想,鼓勵學生各抒己見,引導學生逐步深入到問題的實質並就分岐的意見進行辯論,培養實事求是的精神和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討論結束時,教師作出總結,也可提出進一步思考和研究的問題。
教學模式的功能
(一)教學模式的中介作用。教學模式的中介作用是指教學模式能為各科教學提供一定理論依據的模式化的教學法體系,使教師擺脫只憑經驗和感覺,在實踐中從頭摸索進行教學的狀況,搭起了一座理論與實踐之間的橋梁。教學模式的這種中介作用,是和它既來源於實踐,又是某種理論的簡化形式的特點分不開的。
一方面,教學模式來源於實踐,是對一定是具體教學活動方式進行優選、概括、加工的結果,是為某一類教學及其所涉及的各種因素和它們之間的關系提供一種相對穩定的操作框架,這種框架有著內在的邏輯關系的理論依據,已經具備了理論層面的意義。另一方面,教學模式又是某種理論的簡化表現方式,它可以通過簡明扼要的象徵性的符號、圖式和關系的解釋,來反映它所依據的教學理論的基本特徵,使人們在頭腦中形成一個比抽象理論具體得多的教學程序性的實施程序。便於人們對某一教學理論的理解,也是抽象理論得以發揮其實踐功能的中間環節,是教學理論得以具體指導教學,並在實踐中運用的中介。
(二)教學模式的方法論意義。教學模式的研究是教學研究方法論上的一種革新。長期以來人們在教學研究上習慣於採取單一刻板的思維方式,比較重視用分析的方法對教學的各個部分進行研究,而忽視各部分之間的聯系或關系;或習慣於停留在對各部分關系的抽象的辨證理解上,而缺乏作為教學活動的特色和可操作性。教學模式的研究指導人們從整體上去綜合地探討教學過程中各因素之間的互相作用和其多樣化的表現形態,以動態的觀點去把握教學過程的本質和規律,同時對加強教學設計、研究教學過程的優化組合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教學模式是從教學的整體出發,根據教學的規律原則而歸納提煉出的包括教學形式和方法在內的具有典型性、穩定性、易學性的教學樣式。簡潔地說就是在一定教學理論指導下,以簡化形式表示的關於教學活動的基本程序或框架。教學模式包含著一定的教學思想以及在此教學思想指導下的課程設計、教學原則、師生活動結構、方式、手段等。在一種教育模式中可以集中多種教學方法。任何模式都不是僵死的教條,而是既穩定有發展變化的程序框架。
4. 如何理解巴班斯基的教學最優化理論
1 在教學任務上,最優化要做到明確教學和發展的目標,了解學生的准備狀態,把教學任務具體化。
2 在教學內容上,最優化要做到分析教材中主要的和本質的東西,確保學生能掌握這些教學內容。
3 在教學方法上,最優化要選擇能有效地掌握所學的內容,完成教學任務的模式,針對不同的學習者,進行有區別的教學。
4 在教學進度上, 最優化要做到確定適當的教學步調、速度,既完成教學任務又節省時間。
5. 如何優化課堂教學更新教學模式
課堂教學是整個教學體抄系的主體部分,是確定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我們在長期的教學中一直摸索著如何提高我們的教學質量,那課堂教學模式、方法和手段就必須要根據實際教學情況要有所變化.沒有課堂教學效果的提高,就算怎麼更換教師隊伍都是徒
6. 如何利用教學模式優化課堂教學
從學生角度來講,高效課堂應具備以下兩個條件:
一是學生對三維教學目標的達成度要高。二是在實現這種目標達成度的過程中,學生應主動參與並積極思考。從這個角度來說,高效課堂就是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考的課堂,是學生充分自主學習的課堂,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課堂,是學生對所學內容主動實現意義建構的課堂。
從教師角度來說,高效課堂應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一是教師能夠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科學合理地確定課堂的三維教學目標。因為教學目標的預設與課堂的實際情況不可能完全吻合,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對教學目標作出適時調整,最大限度地面向全體學生,使其更好地體現教學目標的適切性。二是教學的過程必須是學生主動參與的過程。這種主動參與主要體現在教師能否採取靈活機動的教學策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能否積極引導學生積極思維,能否給予學生更多的時間和機會進行必要的合作和展示,使全班學生分享彼此的學習成果。三是教學中適時跟進、監測、反饋、消解,以多種方式鞏固學生的學習成果,使三維教學目標的達成度更高。
構建高效課堂必須抓好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抓好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和教學方式的轉變。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須在推進課堂教學改革的實踐過程中不斷推動教師觀念的轉變,進而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以逐步消除由於教師講得過多、學生參與過少而導致的靠大量課後作業來完成教學任務的問題,逐步解決忽視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實現的問題。
第二,開展以學課標、研課本、研方法、課後反思等為主要形式的校本培訓。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在很多情況下,課堂的低效是由教師對課標與課本的學習與研究不足所造成的,而教師這方面的不足又影響和制約了其課堂駕馭能力,課堂駕馭能力又反過來影響課堂教學的效率。
第三,抓好教師備課中的備學生問題。不少教師在備課時,只習慣於備教學內容,而忽視備學生。如果教師不去研究學生對所教內容的掌握情況,不去研究學生的個體差異,一切從本本出發,課堂教學的適切性就會大打折扣,課堂教學的高效更無從談起。
第四,研究和設計好課堂提問。在真實、常態的課堂教學中,我們常常發現教師所提的問題本身就有問題,無效問題、假問題、無價值問題充斥課堂,教師的很多提問耽誤了學生寶貴的課堂學習時間,影響了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師要高效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就必須注重對課堂提問的研究,所提的問題必須是有價值的、有啟發性的、有一定難度的,整個課堂的問題設計必須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
第五,加強對課堂節奏的把握和管理。課堂上,有的教師剛給學生提出問題,學生還沒來得及思考,就馬上要求其回答,這樣不僅浪費了學生課堂思考的時間,而且有效性很差。這種形式主義的教學方式使無效勞動充斥課堂,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效率。有的教師讓學生閱讀課文、討論、交流、做鞏固練習等,不提任何時間和標準的要求,學生漫無目的地閱讀與交流,課堂組織鬆散,時間利用率低。有的教師只對學生提出比較籠統的要求,學生不明白教師要他們干什麼和要他們怎麼干,這樣,學生就失去了教師的有效指導。因此,要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和思維空間,要減少「講與聽」,增加「說與做」,嘗試「教與評」。
7. 巴班斯最優化教學模式的含義
樓主你寫錯了把,少了個「基」
1)教學模式是「在教學實踐中基於教學形式和方法的系統結合而產生的一種綜合性的形式」。(巴班斯基)
8. 如何使課堂教學最優化的幾點做法
打造高效課堂的點滴做法與思考
學校是深化課程改革、推進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培養創新人才的主陣地,「打造高效課堂,提高教學質量」是學校工作永恆的主題,是學校一切工作都必須緊緊圍繞的中心環節。那麼,什麼樣的課才是高效的?我認為課堂教學能實現新課程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落實的最優化。達到「輕負擔、高質量;低耗時、高效益」。簡單點說:高效率的課堂,不僅是學生學有所獲,更是投入和產出比較合理的課堂。
我們在高效課堂的打造中經歷了學習、研討、實踐、反思、總結的艱難過程,也有了深刻的體會。我們清醒的認識到打造高效課堂不是單方面的事情,是校領導、教師、學生合力才能實現的。
一、領導的重視是打造高效課堂成敗的關鍵。
推進高效課堂建設校長是第一責任人。可以說高效課堂建設成在教師,敗在校長。為此,領導的重視是打造高效課堂成敗的關鍵。
1.領導重視引領:
(1)做思想和理念的引領者,讓老師們知道:走高效課堂教學改革,是提升和發展學校辦學品位的唯一出路。也是規范辦學行為,減負增效的必要措施。
(2)要做方法和途徑的引領者,領導特別是校長要能為老師們建立高效課堂的基本模式,要指導落實高效課堂教學改革的基本方法和途徑。
(3)要做實施過程的加油站。在實施高效課堂的過程中不是一帆風順的,很難保證教師的工作熱情和興趣,這時領導要做加油站,要給師生們點燃激情,激發興趣,及時鼓勵、鼓勁、加油!
(4)做課堂教學的帶頭人。以身作則、率先垂範是最有威力的。參與備課、聽課、走上講台上課,讓實際行動證明領導對打造高效課堂工作的重視程度。
2、領導重視管理。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高效的管理為高效的課堂保駕護航。
一是重視領導機構的建立。成立專門的高效課堂教學改革領導小組。
二是重視實施過程的組織與管理。要明確職責,對課改的過程實施有效的管理和推進。
三是重視評價的管理。要建立一套有可操作性的、切實可行的高效課堂評價體系。
校領導重視,極大的鼓舞教師工作熱情,激發教師研究探索實踐的積極性,校領導的銳意進取,勇於探索的排頭兵精神,為學校高效課堂的有序推進和全面展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培養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打造高效課堂的根本。
(一)強師德
俗話說「德高為師」。我們的工作是神聖的,也是艱苦的,因為我們的工作需要感情、時間、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這種付出是要以強烈的使命感為基礎的。教師只要具有了責任與奉獻,將工作當做事業來干,那麼高效課堂將會水到渠成。
我校遵循著 「德為師之本」這一原則,強化正面引導,錘煉優秀師德。要求教師實現「一二三四五」目標:一強——強化為人師表意識。二嚴——嚴肅的自我修養、嚴謹的治學態度;三種精神——奉獻精神、敬業精神、創新精神;四高——高度的覺悟、高度的社會責任感、高尚的道德情操、高超的教學藝術;五個一:關心、尊重、理解每個學生;備好每一節課;批好每一本作業本;真誠對待每一個學生;做一個被家長和社會認可的教師。學校舉行 「榜樣就在身邊」為主題的師德報告會,「班主任經驗交流會」,對教師中的優秀的師德典型和師德事跡,進行挖掘整理和提煉,形成系統的經驗,在全鎮范圍進行廣泛的學習和推廣,努力打造一種人人學先進,人人爭先進的良好的師德氛圍。師德考評方案使教師認清了必須遵守的制度及規定;愛心承諾讓每位學生感受到了濃濃的教師情意;師德自查報告讓教師深刻地反思了自己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事實證明:我們的教師工作使命感、責任感增強了,都能夠做到以身作則,熱愛學生、關心學生,以自己的言行和人格魅力來影響學生,這樣的教育教學工作效益明顯提升。
(二)提師能
打造高效課堂,關鍵在教師。必須提高教師的三種能力:備課能力、執教能力、管理學生的能力,只有教師專業能力提高了,才能更好的駕馭高效課堂。
1、提高備課能力——構建高效課堂的重要因素
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要構建高效課堂,須從備課抓起。為提高教師的備課能力,我們進行了切合實際的校本研訓:
(1)集中培訓:每學期開學初的全鎮性的集體研訓,組織教師認真學習課程標准,明確課程標准對本學科本學段的要求,做到高屋建瓴;專業理論學習,豐厚理論素養,做到用先進的教育理論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轉變教育理念,樹立新的教師觀、教材觀、學生觀;對全冊教材的研究,從整體上把握本學期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教學內容,做到全面把握教材。每學期全鎮性的學科教學研討活動,集講座輔導—課例分析—現場實踐—考核評價為一體。對教師的備課、說課、上課、聽課、評課的教學技能進行全方位、立體式、多層面的培訓。
(2)分組研訓:集體備課與電子備課的有機結合。利用每周三教研時間,一是加強單元備課。在進行單元備課時要充分發揮教研組的群體智慧,說出自己對教材的理解,認真傾聽同伴的看法,提高對教材的解讀能力。負責主講任務的老師更要做好充分准備,寫好主講稿,主講後,本組老師要各抒己見,做到相互借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二是分工進行電子備課。有主備教師在全面把握全冊教材、深研單元教材的基礎上,認真進行課時電子備課。其他共享教師以主備教學設計為基礎進行二次備課,達到更好的發揮集體智慧、實現優質資源共享,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目的。教師的備課能力明顯提高。
(3)個性培訓:
①為實現教學現代化,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實現電子備課資源共享,我校進行信息技術分級達標培訓。培訓中,我們堅持從實際出發、因人而異,根據全鎮教師年齡、及已有的應用水平等實際情況將其分為初級、中級、高級、超高級四個級,各級別的分等級達標培訓,通過培訓教師的信息技術教育能力強、信息技術素養迅速提升,授課模式與能力以及課件製作等都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教師的應用水平在各級各類的教學競賽中得到展露。
② 「2+1」特色培訓
我們學校創造性地提出了對村小學開展跨科學「2+1」特色培訓。培訓中,我們注重理論與實踐應用的不斷擴展和延伸,逐步完善培訓課程,探索出本校的培訓模式,即:集中培訓 –應用實踐 ----跟蹤指導 -----教學交流。做到「三有」「四落實」。即:訓前有教案、訓中有記錄、訓後有反思;培訓時間落實、培訓地點落實、培訓人員落實、培訓內容落實。
這種特色培訓的開展,確保了全鎮村小都能開足開齊課程,使村小的孩子受到了全面正規的教育,也使村小教師專業化水平得以迅速提升。
③村小教師「跟崗培訓」
為了加快全鎮小學辦學規范化進程,促進村小學教師的專業成長,我們開展中心小學骨幹教師和村小學教師的不定期「領」、「跟」崗實踐周活動,從而達到雙方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共同提高之目的。
此項培訓體現「三實」即:從村小實際出發、具有實效性、村小老師得實惠。
培訓前期調查摸底,了解其跟崗教師意向和需求,施行菜單式培訓。一方面可以滿足教師多樣化的培訓需求,另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中心校骨幹教師的特長作用,各取所需,各展所長,增強培訓實效。
此項培訓不僅使跟崗教師自身的成長同時,也發揮他們的引領示範作用,輻射帶動其他教師,推動村小教育改革與發展。以上培訓為教師更好的備課奠定了理論基礎,增加了技術含量。
2、提高執教能力—構建高效課堂的關鍵因素
教師高超、嫻熟的駕馭課堂的能力,這是構建高效課堂的關鍵因素。我們知道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那麼課備的再好,如果教師沒有很好的執教能力,也不可能實現高效。怎樣提高教師的執教能力呢?
課堂教學是實踐性很強的事,教師的執教能力是一種默會知識。雖然教師們都經過了各級學科培訓,但很多在紙面上很容易說的問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就變得很難了,這不是培訓就能解決的,還得要教師在實踐中探索和總結,在實踐中得到解決才是真正的解決。
鐵嶺市教育局的「三公開」活動給教師教學能力提升開辟一條最快捷最有效途徑。我校的「人人參與、節節公開、周周研討」活動模式形成常態化,實現「四全」:即(1)確保全員參與:所有教師不分年齡、資歷,人人參與上公開課;(2)覆蓋全學科:將國家規定課程設置的所有學科都納入到公開課活動中;(3)體現全課型:各學科中涉及的課型都要在課堂上得以體現;(4)經歷全過程:教師從備課、說課、上課、聽課、評課全程參與。此項活動深入人心,人人受益,執教能力大幅度、快速提升。我們教師能夠很好的用三維目標統領課堂,關注課堂上的生成,既面向全體,又因材施教。實現高效課堂。
3、提高管理學生的能力—構建高效課堂的重要保障
其實在課堂教學中教學能力和管理能力是兩條腿兩者都健壯才能快步如飛。構建高效課堂,提高教學質量,提升課堂管理能力是保障。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參與會讓安靜是課堂熱鬧起來,如何能讓學習在「熱鬧」中「有序」地進行,取決於教師課堂管理能力。課堂管理的方式、方法有很多,每個有責任感的老師都會在自己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摸索出一套切實可行的方法。我認為管理好課堂,除了班主任的敬業精神外,再就是得法。管理雖無定法,但應得法。得法則事半功倍,不得法則可能勞而無功。
怎樣才能提高一部分教師的課堂管理學生能力呢?我們做法是:
(1)了解教師在課堂管理上存在的問題,這主要是通過觀察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管理表現來了解他們的能力不足之處,通過課後座談了解他們對管理的認識。
(2)學習課堂管理理論一課堂管理新理念的學習和理解,這主要是幫助教師認識到課堂管理不是單純地約束學生的不良行為,而是建立有效的課堂環境、保持課堂互動、促使學生最大程度地參與學習,並有效地利用教學時間,使問題行為最少化,最終幫助學生學會自我管理。
(3)師徒結對。提供切實的指導理論學習解決知的問題形成能力,必須把知轉化為行動。在這過程中優秀教師傳幫帶起著重要的作用。
通過以上方法,教師管理學生的能力有所提高,真正實現知識的超市、生命的狂歡的高效課堂。
三、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打造高效課堂的有力保證。
課堂教學活動是教師和學生緊緊圍繞著聽、看、想、說、做等這一系列連續性的活動進行主動探索、合作交流學習的全過程。而這一切活動的主動性和能動作用所反映的效果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效率和學生學習質量的提高。
「學習習慣」是多層面的,它包括基礎的學習習慣、創造性的學習習慣。基礎的學習習慣,包括課前預習、課後復習、作業規范、書寫整潔、集中精力、認真聽講、獨立思考、認真審題、仔細檢查等常規習慣。在此基礎上,依據新課程理念,要把這些常規的習慣逐步打造為更高層次的學習習慣,即創造性的學習習慣,包括諸如敢於質疑、善於質疑、注重實踐、學會思考、掌握合作、開放、探究式等多種學習方式。
習慣不是天生就有的,它的形成是一個嚴格訓練、長期積累、逐步上升的過程。這就需要教師,特別是班主任教師對說教的學生從入學就要重視這項工作,應該從小處入手,細化一些具體的指導,給學生點時間,培養好學生的各種能力,讓我們的課堂真正「自主高效」。
對學生的培訓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要對學生進行思想和課堂規范要求的培訓。另一方面是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小組合作學習等的培訓,有些學生能力的培訓要「定格」,如語言表達的語序、語音、語速,書寫的行距、字型大小,展示的姿態、表情等。學生的培訓效果是課改課堂盡早實現高效的關鍵因素。
為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我校多措並舉:
1、立足課堂主陣地,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將習慣培養落實到教學的每一個環節。
2、注重激勵與表揚,對學生進行強化教育。在創建的過程中,教師始終要以欣賞、激勵的目光對待學生,讓孩子感到自豪,內心充滿幸福感。比如用贊許、表揚、獎賞等方法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培養。
3、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在活動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4、家校共促,形成家庭與學校共同培養學生學習習慣的合力。
總之,打造高效課堂,優化育人環境,提高教學質量,是每一位從教者的心聲與美好願望,但真正要實現它,還需要教師付出艱辛的努力,更需要教師的智慧,讓課堂真正成為學習的樂園,我想我們每位教師都能朝著這個方向去努力,去奮斗,相信我們的課堂一定會走向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