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八年級上學期地理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了解我國季風氣候的影響范圍、特點以及季風帶來的利弊。
能力目標:通過讀冬夏季風圖、各地氣候曲線和降水柱狀圖,提高學生讀圖能力,從中培養學生分析綜合、比較等能力;掌握分析氣候特徵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評價季風氣候對人類活動產生的影響,逐步樹立辯證問題的能力。通過學習我國的災害性天氣,幫助學生初步樹立防災減災的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我國季風氣候的基本規律及季風氣候的影響范圍,季風給我國帶來的好處及不利影響。
難點:鋒面雨的形成。
教學過程
情景導入: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說一說本地一年中的風向有什麼變化,這種變化對本地的氣候有什麼影響。
合作探究:
互動一:指導學生讀冬季風圖、夏季風圖,列表比較冬夏季風的發源地、風向、特點及影響范圍等。
發源地
風向
特點
影響范圍
冬季風
夏季風
互動二:讀「我國的季風區圖與非季風區圖」,並配合「中國地形圖」、「中國干濕地區圖」,小組討論:
1.季風區與非季風區是根據什麼劃分的?
2.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大至以什麼山脈為界?
3.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降水有什麼不同?
學生小組討論並全班交流後,教師再利用課件演示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展示北京降水柱狀圖和烏魯木齊降水柱狀圖加以印證。
看一看利用課件演示動畫「鋒面雨的形成」,並要求學生閱讀教材39頁短文「鋒面雨」,講故事完成:鋒面雨是怎樣形成的?「梅雨」和「伏旱」發生在什麼時間,是怎樣形成的?
互動三:探究活動課文40頁1題和2題
1.展示北京、上海、廣州三地氣溫曲線圖和降水柱狀圖,完成:從圖上可以看出,季風區內哪幾個月降水量較多?哪幾個月氣溫較高?這種降雨和熱量的配合特點對農業生產有什麼好處?
2.展示阿拉伯半島和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景觀圖,設問:兩地處在大體相同的緯度位置上,但是氣候差別很大,你能說說這是為什麼嗎?
總結新課:閱讀課外短文「我國季風氣候顯著的原因與影響」,分析季風區與非季風的形成原因及影響區域,季風氣候顯著對我國的經濟發展的影響等。
拓展探究:要求學生利用網路資源查找有關我國的寒潮、台風、水旱災害等資料,從災害發生的原因,帶來的危害,有效的預防措施等方面進行說明。
B. 人教版八年級上地理第二章的教案
寫好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教學過程是由教師的教和學生版的學所組成的權雙邊活動過程。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指教學大綱規定的、學生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和技能、技巧,要深刻透徹地理解,並能牢固地記憶和熟練地掌握;另一方面要求學生在掌握規定的基礎知識、技能、技巧的基礎上,發揮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把所掌握的基礎知識類推到有關問題中,去理解、分析、解決新的問題。要實現這樣的目的,就要在授課前充分了解學生的認識規律和身心發展的規律,根據物理教學過程的具體特點,設計出合乎客觀規律性的教學方案,遵循教學規律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如果不認真書寫教案,教學過程中必然目標模糊、心中無數、要求不當、隨心所欲而不可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