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奇妙的植物》
活動目標:
.知道植物中含有各種色素,初步了解植物色素的用途。
2.培養對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的興趣。
活動准備:
1.各種植物的葉子、果實、花瓣等(如:草葉、紫甘藍、草莓、枸杞、花瓣等);
2.錘子、木棍、石塊、白色棉布若干;
3.小桶一隻,黑板一塊
活動過程:
1.觀看魔術表演,引發幼兒活動興趣。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變一個魔術。(老師從小桶里拿些綠色的葉子包在白色的手絹里,通過搓、擰等方法,使手絹上染上綠色的花紋。)
師:你們看到了什麼?(幼兒猜測)
2.探索植物染色的秘密。
師:葉子里真的躲著神奇的顏色嗎?你們想不想也來變一變?請你們從椅子下拿出籃子,看看你的籃子里有什麼?
師:每個小朋友的籃子里都有一塊白手帕和許多綠葉子,你們也來變一變,看看手帕和葉子有什麼變化。
幼兒操作。
3.藉助工具探索各種植物中的色素。
師:我們已經在植物的身體里找到了綠色,咦?那植物的身體里會不會藏著其它顏色呢?
教師提出操作要求。
(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教師小結
4.初步了解植物色素的用途。
師:植物色素有什麼用呢?
幼兒講述。
活動反思:
孩子們在草地上玩的時候,經常會發現衣服上有了綠色的斑點;在田野里採摘桑葚的時候,也會留下滿手的紫斑,他們既苦惱又好奇,為什麼小草的綠色會跑到衣服上來呢?為什麼桑葚的紫色會跑到手上來呢?其實在我們童年的時候也曾有過類似的經歷。
Ⅱ 小班教案顏色躲貓貓課題意義,
活動設計背景
我班本月主題是顏色躲貓貓,在平時的活動中,幼兒表現住了對顏色極大的興趣,為了更好的滿足本班幼兒的需要,引導幼兒去探索,感知顏色世界的奇妙,特設計了此活動。以上內容源自小精靈兒童網站
一、通過魔術導入活動。
1、鼓勵幼兒大膽嘗試,感知點畫的方法。
2、引導幼兒「玩顏色」的樂趣,體驗成功的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點畫的方法: 重重點下去,輕輕提起來,點完一排再一排。
活動准備
1、「魔術瓶」四個(可變出紅、黃、綠、藍四種顏色的水)。
2、紅、綠、黃、藍四種顏色的色塊,棉簽若干。
3、小魚手偶一個,畫有小魚的卡紙若干。
活動過程
一、通過魔術導入活動。
1、出示四個裝有清水的瓶子,表演魔術激發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個神奇的盒子,裡面有四個正在睡覺的瓶子寶寶,小朋友用你們的小嘴巴幫我吹吹,幫我把它們叫醒好嗎?(老師發出呼-----的聲音,帶動小朋友做吹氣的動作)
師:四個瓶寶寶都醒了,它們看到小朋友們好開心啊,所以要給小朋友們表演個魔術,注意看了,它們要玩大變身了。
2、分別將四個瓶子里的水變成紅色、黃色、綠色、藍色。
3、鼓勵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穿的衣服上有什麼顏色,進一步認識紅、黃、綠、藍四種顏色。
師:小朋友看看自己的衣服上有沒有紅、黃、綠、藍的顏色寶寶呢,看好之後舉手告訴老師。
師:小朋友們的衣服上都有不同的顏色,衣服就很漂亮,小朋友們穿著它們開心嗎?
師:可今天有一個小東西它不開心。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是誰不開心了吧,
二、出示小魚手偶,進行情景表演。以上內容源自小精靈兒童網站
師:出示小魚手偶(以小魚的口吻):嗚嗚……
師:你怎麼了,小魚?
幼兒1:小魚哭了。
幼兒2:它為什麼哭呀?
師:我把衣服弄丟了,現在這樣回去媽媽肯定不認識我了。
師:那怎麼辦呢?小朋友讓我們一起來幫助它小魚吧,給他們重新穿上一件漂亮的魚鱗衣服,好嗎?
三、引導幼兒學慣用棉簽畫圓點,表現魚身上的花紋。
1、引導幼兒認識棉簽和色塊。
2、教示範用棉簽蘸上顏料在小魚身上點畫魚鱗。重難點:(重重點下去,輕輕提起來,點完一排再一排。)
3、鼓勵幼兒嘗試和幼兒一起點畫。
過度句:你們都想去幫助小魚。現在老師已經為你們准備好了棉簽和顏料,大家一起來幫助小魚吧!
提示:(畫畫的時候,要小心自己的身上,也不要把棉簽畫到別人的身上。棉簽畫好了,我們仍然得放在盤子里好嗎?)
四、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引導幼兒觀察小魚圖片,提醒幼兒在輪廓線內畫點,給小魚穿上一件漂亮的點點衣服,提醒幼兒注意畫面整潔,點畫完將棉簽擺放在盤內。
五、引導幼兒欣賞同伴和自己的作品,體驗成功的快樂。
六、延伸活動
家長和幼兒一起找找身邊紅、黃、綠、藍的物體,培養幼兒探究的興趣。
教學反思
因為近期幼兒都在認識顏色寶寶:紅、綠、藍、黃 ,所以我想到了棉簽蘸顏料點畫,讓幼兒在創作中感受不同美術工具帶來的樂趣。本次活動主題的選擇比較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引導環節上以魔術表演來吸引幼兒,讓幼兒跟著老師的思路走。指導幼兒時語言比較簡練,師生互動較好,整個活動中,幼兒的興趣較高,大部分幼兒能夠獨立完成作品。基本完成了教學目標。但也存在了一些不足,如: 每組幼兒的色塊是單一的一種,顏料太清等一些細節問題,收作品時是幼兒自己送到老師桌上,場面有點混亂。
如果重上我會給每組幼兒都提供四個色塊的顏料,讓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進行點畫。在最後收作品時可以在黑板上畫出波浪線當做河水,請幼兒將小魚送回水裡。
Ⅲ 中班多元整合---色彩的秘密
主題總目來標:
獲取光與源色的有關經驗,了解光和色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主題內容:
學習活動:
一、多彩的顏色
1、七彩的風
2、兔香蕉兔青草兔蘿卜
3、耳朵上的綠星
4、鮮花送媽媽
5、 顏色大風吹
二、會變的顏色
1、綠色的世界
2、親親綠色
3、我想……
4、藍寶寶 黃寶寶
5、顏色變變變
三、光寶寶和顏色做游戲
1、 奇妙的七色光
2、調皮的七色光
3、多彩的泡泡
Ⅳ 香山奇妙的色彩是什麼
我想是楓葉的紅色吧
Ⅳ 香山奇妙的神話色彩
網上的一些資料,希望對你有用!
據資料所載,西山是指北京西郊連綿山脈的總稱,「西山晴雪」的雪景泛指這一帶。香山是這一帶典型的山峰,因此乾隆將「西山晴雪」碑立在香山山腰。由於不知道「西山晴雪」碑的確切所在,我們先找到了香山管理處,一位名叫康玲的工作人員向我介紹了一個傳說,相傳乾隆出遊香山,過青龍橋,見山坳中一片潔白,酷似積雪。待走進細看,方知是十萬杏樹,迎風輕拂,搖曳多姿;加上杏花幽香沁人心脾,令久居深宮的乾隆皇帝心神盪漾,不能自已。於是,觸景生情,欣然御書「西山晴雪」,我暗自尋思,如果真如此說,這冬天該看不到「西山晴雪」的景象了。
北京的地域文化十分豐富,歷史名人墓便是獨具特色的景觀之一。從地理位置來看,歷史名人墓主要集中在西郊,其中在香山腳下就長眠著四十餘位在中國近現代歷史上有著十分重要影響的人物。
香山萬安公墓是歷史名人墓最多的地方,在蒼松翠柏間有一座青磚圍砌的小園,中國新文化運動先驅和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的李大釗烈士就長眠於此。陵園中矗立著一尊漢白玉的烈士全身雕像,昂首挺立,雄視前方,表現出一位革命者的浩然正氣。
出陵園向右數十米,有一座墓地,青石的墓表,綠色水刷石的墓碑,顯得十分簡朴。這就是著名作家朱自清的陵墓,他的散文被世人所熟悉和欣賞,其中《荷塘月色》、《背影》、《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等名篇膾炙人口。距該墓不遠長眠著現代文學家戴望舒,他是新月派代表詩人,一首《雨巷》使他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名聲大振。由此往西不遠,長眠著傳奇式的人物———抗日名將馬佔山,其墓坐西朝東,墓蓋為漢白玉雕制而成,墓碑的碑額和碑身兩側刻有精美的齒形雕飾,墓碑上鐫刻著鎏金大字。「9·18事變」後,馬將軍在東北奮起抗日,血戰江橋,打響了武裝抗日的第一槍,蜚聲中外。距此不遠長眠的是清末明初的八卦掌創始人、武林高手董海川,他技藝精絕,機智過人,許多關於他殺富濟貧的傳奇故事流傳至今。他的墓為清代制式,豐碑四座,是數百位弟子捐資而建,顯得古樸大方。此外著名畫家王雪濤、劉繼卣,表演藝術家梅熹、劉喜奎,二胡宗師蔣風之,愛國民主人士張西曼也長眠於此。
香山的另一處歷史名人墓群位於碧雲寺西側,在蒼松翠柏環繞的平台上,安葬著著名京劇大師梅蘭芳。他的墓是經過精心設計的,墓地中央用水泥澆鑄成巨型梅花,花心中長眠著梅大師及夫人,墓後岩壁間鑲嵌著兩米多高的白色大理石墓碑,上書「梅蘭芳之墓」五個端莊秀麗的行書大字。梅大師塑造出的一個個舞台藝術形象使人記憶猶新:楊貴妃、穆桂英、虞姬、王寶釧等。而他那獨具一格的韻味,更使人回味無窮。可巧的是距此百尺之內,還長眠著多位京劇界名人,其中有馬連良、王小樓、言少朋、周和桐等,同時胡琴聖手梅雨田和徐蘭沅也葬於此,生、旦、凈、丑又相聚一起,彷彿在為人們演出一台永不消失的好戲。
由此往北是一座坐南朝北、半圓形水泥寶頂。墓前矗立著一塊漢白玉石碑,上刻「抗日烈士佟麟閣將軍之墓」幾個大字,碑前是一張水磨供桌,四周的山坡上長滿了蒼松翠柏。1937年7月7日,佟麟閣將軍在盧溝橋畔率第二十九軍官兵與日寇浴血奮戰,最後壯烈犧牲,年僅45歲。烈士安葬時各界人士紛紛設香案弔祭,沿街民眾肅立哀送。為了紀念他,還將當時北平市阜成門內的一條大街更名為「佟麟閣路」。距烈士墓不遠,長眠著另外兩位中國現代文化史上的名人,一位是新文化運動的健將、詩人劉半農,其一首《教我如何不想她》傳唱至今。他的墓為一石砌方台,正面大理石柱上鑲嵌著劉先生的巨幅遺像。另一位是著名音樂大師、二胡演奏家劉天華,其代表作《光明行》、《良宵》、《空山鳥語》被譽為現代音樂經典之作。他的青石墓碑高不到一米,寬不足一米五,500字的碑文記錄著大師為中華民族文化所做的巨大貢獻。
在香山南麓長眠著西部歌王王洛賓,其墓背靠青山,遠眺京城,黑色的大理石墓碑和墓表,設計得古樸而典雅。墓表上鐫刻著600餘字的《民族音樂家王洛賓墓誌銘》,記錄著老人家坎坷的一生。在墓碑背面刻有老人家手書的《在那遙遠的地方》的樂譜,字跡剛毅而灑脫。老人家的代表作《在那遙遠的地方》、《阿拉木罕》、《半個月亮爬上來》等歌曲,以其雋永的情思、優美的旋律,風靡神州半個多世紀,被譽為華人音樂的經典之作。
此外,在香山腳下還安葬著中國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戊戌變法的主導者梁啟超,北洋軍閥時期內閣總理、著名慈善家熊希齡以及曾在中國近現代史上名噪一時的北洋軍閥直系首領吳佩孚、北洋政府總理段祺瑞、北洋直系軍閥孫傳芳、國民黨山東省主席韓復渠、大軍閥張宗昌等。
在方圓只有幾平方公里的香山景區里會集著如此之多的歷史名人,在全國也實屬少有,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北京地域文化的雄厚。
香山香爐峰南麓有一條幽靜的山坳,它由南、西、北三面連成的山峰形成,酷似一彎新月。名曰:狼澗溝。為什麼叫狼澗溝無從考證。清《日下舊聞考》一書中記載,明代這里曾是採石場,詩人解榛在詩中盡數狼澗溝採石工的艱辛。至今山坳深處還遺有未運走的石料。
這里地質結構主要是砂頁岩、頁岩和火山岩。其中砂頁岩組織疏鬆,孔隙率高,是理想的含水岩層。同時砂頁岩比較軟,容易風化,破碎成松軟的土壤。而緻密的頁岩,既不含水也不透水,構成理想的蓄水層。因此在這山坳里山青水綠,草木繁滋。松樹、柏樹、楓樹、黃櫨、山桃、刺梅、酸棗等幾十個科目上百種植物遍及山中。春天百花滿坳,爭香斗艷;夏季草木陰翳,清幽涼爽;秋天漫山葉煥丹紅,如入畫境;冬天銀巒素嶂,妖嬈動人。
聽這里的老先生講,這山上黃櫨樹、楓樹特別多,最適宜觀賞紅葉。紅葉由於樹種不同,樹齡不同,年降水量不同,甚至降霜早晚、陽光強弱、觀賞角度、距離遠近,紅葉的色彩都是不一樣的。而且每年、每天、每個時辰葉子的顏色也不盡相同。有桃紅、紫紅、嫣紅、朱紅、猩紅、絳紅等十幾種,真是變換無窮,百媚千姿。清晨的紅葉含著露水,晶瑩剔透,鮮艷欲滴;正午時紅葉嫣紅艷麗,似錦如火;下午隨著山風漸起,紅葉隨風搖擺,泛起陣陣紅浪。綠色的松柏,襯著紅色的葉子,深的、淺的、遠的、近的、動的、靜的,顯得如此和諧,如此美麗。正是:「琪纈不是擬其麗,巧匠設色難其工。」
香山狼澗溝還住過兩位在中國近代史上較為有名的人,一位是抗日英烈佟麟閣將軍。1937年盧溝橋事變中將軍為國捐軀,戰死沙場。他是在抗日戰爭中犧牲的第一位國民黨高級將領。抗日戰爭勝利後,特別舉行隆重的國葬,移葬於香山狼澗溝將軍故居後面的山坡上。每年海內外都有許多人前來憑弔祭奠。另一位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活躍在中國話劇、電影舞台上的女演員王瑩。1958年王瑩從城裡遷居到香山狼澗溝,一住就是八年。在這里創作了《兩種美國人》、《寶姑》兩部長篇小說。老舍先生常來此看望她,並贈詩:「小住郊園百病除,西山爽氣入蓬廬。風香雲暖松蔭外,細讀人間革命書。」
香山狼澗溝在清代是香山健銳營正黃旗的軍營。正黃旗的地名沿用至今。東面小山上還遺有鎮營之物———鐵塔的塔基。南面古樹掩映的紅牆灰瓦、依山層層遞進的院落,是當年八旗高等小學。運氣好時,在山溝里還可以尋覓到明清的殘瓷片瓦。
北京西郊香山:傳說中的《紅樓夢》誕生地
中廣網 2005-08-23 09:59:35
今年是偉大的文學家曹雪芹誕辰290周年,據紅學家考證,晚年他曾在北京西郊香山一帶著書,至今還流傳著曹雪芹寫《紅樓夢》的傳說———
■「黛玉」的由來
《紅樓夢》中的林黛玉,據說在最初的《石頭記》里不叫這個名字,而是曹雪芹後來改的。
相傳曹雪芹的家原來住在城裡,搬到西郊時,家裡已經很窮了。為了寫書,他省吃儉用,可有時還是買不起紙墨。一天,他正寫著書,墨用光了,這下他可犯了難。正在這時,好友鄂比先生來訪,便對他說,在櫻桃溝里有一種黑色的石頭,叫黛石,當地的女人們常用它描眉,所以也叫畫眉石,自己曾試著用它畫過畫,何不找來試一試?曹雪芹聽他這么一說,當天下午就去了櫻桃溝,果然找到一些黑色的石頭。拿回家一試,還真能寫字,只是顏色淺了點兒。於是找來一些碎墨兌在一起,再一試,字跡清晰,接著便用它寫起書來。
自從有了「黛石」,曹雪芹再也不愁沒有墨了,一有空兒就到櫻桃溝里撿上幾塊,然後兌點兒碎墨混合著用。因黛石給他寫書提供了方便,為了記住它,便在修改初稿時,把女主人公的名字改成了「黛玉」。在《紅樓夢》第三回中,就有關於黛石的描寫。
■《好了歌》原名《神仙調》
《紅樓夢》里有一首著名的《好了歌》,傳說是曹雪芹根據民間的打夯調改寫成的。
那是乾隆年間,皇帝為了檢閱八旗軍,便在香山腳下開始修建演武廳。一天,曹雪芹來到工地,往四下里一看,好不熱鬧。這時,一陣打夯的調子聲把他吸引了,連忙側耳細聽:「人人那個都說呀/神仙好呦/我說那個呀/功名那個呀/他忘不了呦/古有多少帝王將呀/死了只有土蓋了呦/嗨呦!……」這打夯調來回唱了三遍,曹雪芹聽得入了迷。回到家裡,他還反復琢磨著那首打夯調,覺得挺有趣,既上口,又很有哲理,於是就找出紙筆,想把那打夯調的詞記下來。可想了半天,也沒有把那詞記全。第二天他又去了工地,找到了昨天那位領號的師傅,想問問那首「人人都說神仙好」的調子,叫什麼名。那位老師傅告訴他這調子叫《神仙調》,是很有名的打夯調,接著又唱了兩遍,這回曹雪芹把詞全記了下來。
後來,他把這首《神仙調》的詞,經過一番改編,又加了不少新詞,寫成了歌謠,既上口,又好記,日子不長,就在香山一帶傳開了。再後來他又把這首歌謠的詞仔細地修改了一下,叫成了《好了歌》,並寫進了《紅樓夢》里。
■曹氏風箏
曹雪芹心靈手巧,還是製作風箏的好手兒,他糊的風箏不但樣式多,而且造型獨特,飛得很高,人稱「曹氏風箏」,在乾隆年間曾被譽為京城「四大流派」風箏之一,與當時著名的哈氏風箏、金氏風箏、馬氏風箏齊名。同時他對風箏頗有研究,專門寫了一本有關風箏的書,叫《南鷂北鳶考工記》。
據傳,曹雪芹十幾歲的時候,家裡還很富有。傭人中有位姓劉的花匠,會糊幾十種風箏,於是曹雪芹很快也學會了。後來曹家被抄,曹雪芹回到了北京。當他搬到香山以後,家已經很窮了,有時連寫書用的紙墨都買不起。一天,他見有人在河灘里放風箏,忽然想起自己曾學過的糊風箏方法,就糊了幾個。那做小買賣的鄰居見了後,就要幫他拿到集市上去賣。曹雪芹一想自己正缺錢買紙墨,就同意了。因曹雪芹的風箏做得獨具一格,剛拿到集市上,就被賣完了。那鄰居把賺來的銀子遞給曹雪芹時說:「您只管做,這賣就包在我身上了。」於是曹雪芹便放下正在寫著的書稿,用了三天的工夫趕制出了十幾個新穎別致的風箏,讓那鄰居去賣,結果賺了不少銀子,給他寫書解了燃眉之急。
因為這風箏出自曹雪芹之手,又做得獨具匠心,所以就被人們稱為「曹氏風箏」。沒出兩年,這種風箏就出了名。後來,曹雪芹在寫《紅樓夢》時,還專門寫過放風箏的事,不信您翻開第七十回看看,准能找到。
■後四十回書稿的由來
提起《紅樓夢》的後四十回,一般都認為是高鶚續寫的,可在香山一帶卻傳說那也是出自曹雪芹之手。
據傳,曹雪芹用了近十年才寫完了《紅樓夢》,然後進行反復修改,前前後後修改了五次。可他對書的後四十回總是不太滿意,於是就將書稿的前八十回拿給親朋好友看,誰知不久就傳抄開了,而那後四十回卻一直在修改之中。這時候他的身子骨越來越差了,不久就去世了。
在料理他的後事時,有人找出許多寫滿字的紙張,可一想人都沒了,留著這些紙也沒有用,於是就都剪成了紙錢。就在要燒的時候,被曹雪芹的好友鄂比看見了,連忙搶了過來,展開一看,正好是《紅樓夢》的後四十回書稿,雖然被剪得很亂,好在所有的紙都不缺,只要小心拼對,能夠復原,於是將所有帶字的紙收集起來。
給曹雪芹辦完喪事後,他就開始修補那些被剪壞的書稿。可誰知,他修補了沒幾天就病倒了,這一病就是兩年多。等他的病剛有好轉,就接著修補起書稿來。因為這書稿剪得太亂,數量又多,於是就找來一位叫高鶚的私塾先生幫助修補,二人用了很長的時間才將書稿修補好。高鶚先將書稿拿回去閱讀,他是越看越愛看,真是從心裡喜歡,於是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把整個書稿重抄了一遍,並在上面寫下許多眉批。可他還沒來得及還給鄂比,就又叫幾位朋友借去了。從此,《紅樓夢》的後四十回就開始在民間流傳開了。因為曹雪芹已去世三年多了,那書的前八十回早已流傳到了民間,而那高鶚的眉批寫得頗有文采,人們就誤以為這後四十回是高鶚續寫的,所以傳抄時就把他的名字寫在了曹雪芹的後面。其實這《紅樓夢》的一百二十回,全部出自曹雪芹之手。(戶力平)〔來源:北京青年報〕
④雙清別墅內摩崖
Ⅵ 以顏色為主題的中班社會領域教案有哪些
幼兒園來中班主題活動:奇妙源的顏色
活動由來:
五彩繽紛的顏色能夠孩子最直接的感官刺激,而孩子的衣食住行都與顏色有最直接的聯系。我班孩子對顏色特別好奇、喜歡,幼兒在繪畫的時候常說:我見到的小草是綠色不是這種蠟筆的綠色,孩子的一席話是我們產生了思考,五彩繽紛的世界不僅僅存在這十二種顏色,那麼更多的顏色它們從哪裡來呢?為此我們設計了《奇妙的顏色》這一主題。
活動目標
問題板塊
主題壁報
區域游戲相關內容
家園合作
資源利用
1、通過實驗、觀察和探索等活動,引導幼兒除不感知我們的世界有多種顏色,顏色是有趣、奇妙、會變化的。
2、培養幼兒對顏色的興趣,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探索能力。
3、培養幼兒初步使用顏色的能力。
利用本班的牆壁,在瓷磚牆上上貼上與顏色有關的相片。
引導幼兒利用水粉的繪畫工具,自己調制出的各種顏色。
公布《奇妙的顏色》的網路圖。
為幼兒提供有關顏色小常識的圖片。
動物圖片。
科學區:准備紅黃藍三種顏色,引導幼兒了解這是三原色,以便幼兒做實驗。
Ⅶ 幼兒園聽課記錄及評析. 聽課反思奇妙的顏色
<
親愛的X老師
很遺憾要交這份上自習課講話的檢討書給您,通過寫這份檢討書,我對於自己所犯的錯誤有了很深的認識。眾所周知,上自習課也是學校安排的正規課堂學習,遵守自習課課堂紀律更是理所當然的,但愚笨的我卻犯下了這樣的錯誤,真的是不應該。
努力學習,遵守校紀校規,愛護同學是我們每一個學生應該做的,也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美德,可是我作為當代的學生卻沒有好好的把它延續下來。而我卻都在無知中遺失了組織紀律,不能很好理解自己在這所學校學習目的,現在的我真是覺得愧對老師,愧對家長,愧對培育我這么多年的學校埃
今天上午的自習,我在課堂上吵鬧,讓老師您在百忙之中也還為我的不懂事兒憂心,在此我特為我的無知,特向您做最深刻的檢討。 首先,我認識到造成我自習講話最直接的原因是我的自我約束力能力過差了,當把作業完成以後,就覺得沒事可做;就找了幾個同學聊天,說話聲音於是便無所顧忌的加大了,慢慢的演變成了飛揚的課題氣氛。當然,這不能成為自習課不遵守紀律的借口。先人曾說過我們只有認真反思錯誤,尋找錯誤的深刻根源,認清問題的本質,才能給集體和自己一個交待,從而得以進步。 我在此保證如果有一次重新來過的機會,我會盡我之所能剋制自己,絕不再犯同樣的錯誤了。
Ⅷ 色彩的奇妙之處
香山(Fragrance Hill )又叫靜宜園,位於北京海淀區西郊,距市區 25公里,全園面積160公頃,最高峰海拔557米,是北京著名的森林公園。1186年,金代皇帝在這里修建了大永安寺,又稱甘露寺。寺旁建行宮,經歷代擴建,到乾隆十年(1745)定名為靜宜園。1860年和1900年慘遭搶劫和焚毀,1949年後陸續修復了大部分名勝。主要景點有鬼見愁、玉華山莊、雙清別墅等。玉華山莊位於山脈中部,是庭院型風景點,院內古樹參天,榕樹成行,泉流淙淙,亭台層層,是幽雅宜人的好去處。 香山紅葉最為著名,每到秋天,漫山遍野的黃櫨樹葉紅得象火焰一樣。這些黃櫨樹是清代乾隆年間栽植的,200年來,逐漸形成擁有94000株的黃櫨樹林區。每年10月中旬到11月上旬是觀賞紅葉的最好季節,紅葉延續時間通常為1個月左右。半山亭、玉華山莊和閬風亭都是看紅葉的好地方。七百年前的金代,始建皇家的行宮和香山寺。元、明兩代屢加修建使得皇家園囿初步形成規模。清代乾隆年間,對香山大興土木,使之作為規模宏大的皇家園林--「靜宜園」,名列清代著名景觀「三山五園」之內。
主要說法有二:
一是得名自最高峰的鍾乳石,其形似香爐,稱為香爐山,簡稱香山。
二是得名自古時香山的杏花,花開時其香味使得此山成為名副其實的「香山」。
重陽閣
香爐峰頂的一組建築,意在九九重陽登高矚望京城。建於1983年4月,分為上、下兩層。
孫中山紀念堂
這座殿堂原為普明妙覺殿。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他的靈柩曾停放在碧雲寺最高處的金剛寶座塔內,四年之後,中山先生的靈柩前往南京紫金山時,曾在此殿設靈堂,舉行了隆重的公祭和哀悼,之後,這里辟為「孫中山紀念堂」,供人們瞻仰。懸掛在門楣上的匾額是由宋慶齡親筆所書的「孫中山紀念堂」六個大字。
知松園
位於南北主要游覽幹道西側。佔地2公頃,是1987年新闢建的景區。景區內一、二級古松柏100餘株。在景區之東立寬1.5米,長2.5米,高5.5米巨石一塊,正面書直徑為0.8米的「知松園」三字,石背錄陳毅詩「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欲知松高節,待到雪化時」。知松取意於《論語·子罕》「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景區內有古松同琉璃塔形成借景,命名為「瓊松塔影」。
瓔珞岩
位於靜翠湖南面。始建於明代,是一處人工疊成的石山,有泉水流下,俗稱"小瀑布",淙淙水聲,悅耳動聽,上邊建有小亭匾書"清音",再後敞廳匾書康熙題名"綠筠深處"。《日下舊聞考》稱這里:"亭之勝以耳受,岩之勝以目謀,澡濯神明,斯為最矣"。
眼鏡湖
為中華民國時建。由兩水池構成,形如眼鏡,故名。湖北側依山疊石砌成石洞,引卓錫之水形成水簾洞景區。湖東南有"佳日亭"一座,建於1992年,為十字重檐,蘇式彩畫。
東門:也稱東宮門,是香山公園的正門。原東宮門的歷史遺跡已經不復存在,現在所見的是新翻修的大門,清代乾隆皇帝所題的匾額「靜宜園」懸掛於門楣之上。
香山飯店:現代化設施齊全的高級旅遊飯店,由世界著名建築設計家、華裔美國人貝聿銘設計,其建築特色是積中國北方的四合院和南方的蘇州式庭院於一體,格局典雅。
香山假日商務會所:北京香山假日商務會所地處北京香山公園,北京植物園兩園
之間,三面群山環抱。館內環境清幽雅逸,百年老樹華葉紛披,
灰牆瓦黛古色古香。
香山寺:該寺遺址即金大定二十六年(1186)所建之大永安寺,原為金代行宮。據記載原有五層大殿,前有石坊、山門、鍾鼓樓、城垣、紅牆碧瓦掩映在蒼松翠柏之中,為香山二十八景之一。經英法聯軍和八國聯軍二次浩劫之後,只剩下正殿前的石屏。石碑和石台階等為數不多的幾件不怕火燹的石頭製品了。石屏本身有較高的藝術價值,正面中間是《金剛經》,左為《心經》,右為《觀音經》,背面是燃燈、觀音、普賢像。山門內有漢、滿、蒙、藏四種文字的石碑,內容是乾隆書的《娑羅樹歌》。娑羅樹,被視為佛門聖樹, 是一種具有特殊意義的植物,喬木,葉如手掌,為掌狀復葉,多為七瓣,每年五六月間開花,花為寶塔狀圓錐花序。據佛經記載,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涅磐於娑羅樹下,乾隆皇帝親自撰寫「娑羅樹歌」,也蘊藏深意。
山門外有幾處著名古跡:聽法松:寺門兩側,有二株遒勁挺拔,枝葉繁茂的古松,狀如聽法,故名。金雞叫:在聽法松下甬路中心的方磚上跺幾腳,可聽到錚錚之聲,猶如金雞啼鳴。知樂濠:山門前石橋下有方池,上有漢白玉雕欄,池南側有龍頭,泉水流出,名知樂濠。來青軒:該軒建在依崖疊石之上,登軒四望,青翠萬狀,故名來青。明萬曆二十八年(1596),萬曆皇帝祭陵歸來,見此軒之匾額後,嫌小,遂書徑尺'來青軒'三個大字。寺內還有護駕松、丹井等古跡。
夢感泉:相傳金章宗宿香山行宮,夢見泉水湧出,天明命人掘地,果得一泉,取名夢感泉。後來寺僧想將泉擴大,結果反而枯竭。
雙清別墅:香山寺東南半山坡上,有一處別致清靜的庭院,即雙清。院內二道清泉,常年流水不息,一股流向知樂濠,一股流向靜翠湖,此即"雙清"二字之緣由。院內池旁有八角亭及參天銀杏樹。 1917年河北省大水,督辦熊希齡辦香山慈幼局,在此建別墅,始稱雙清別墅。 1949年3月25日,毛主席隨黨中央由河北平山縣西柏坡來平,住在此處,直到11月份才遷居中南海。在此發表了一系列重要文件。著名的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
鍾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
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即吟成於此處的八角亭內。 從雙清向西北,過香山寺到半山亭。再向上可到白松亭,過絢秋林(紅葉區)和雨香館和閬風亭。
閬風亭:路旁一亭,亭旁一塊劍石,上刻'閬風'二字。站在亭上眺望西山,令人心曠神怡。
森玉笏:從閬風亭向西直上,可見一巨大的懸崖峭壁。乾隆皇帝看它像朝臣手中的笏版,故賜此名。森玉笏三個大字刻在石壁上。附近有許多頌揚的題字和詩句。
朝陽洞:森玉笏西北有一洞,名朝陽洞。乾隆皇帝來此洞曾即興賦詩。現仍能見到石刻。
西山晴雪碑:從平台北望即可見到石碑一座,上書'西山晴雪',乾隆十六年(1751)立。為燕京八景之一。相傳金明昌時,初名「西山積雪」。元時改為「西山晴雪」。明時又改稱「西山霽雪」。清乾隆時又恢復使用了元時名稱。景碑現仍立於香山公園內半山亭北、朝陽洞山道右側。 西山風景優美,唐、宋以來已成為寺院薈萃之地,金代有名的西山八院,就是在金代開辟的園林。「西山積雪」就是當時西山雪後著名景觀。據史載,早在八百多 年前,金世宗就曾在香山一帶建造大永安寺,還興建行宮。後來他的嫡孫,直接繼承他的皇位的章宗完顏璟,又在此地相繼構築了祭星台、會景樓等建築,說這里是 章宗定西山積雪的景點,似屬無可非議。可以想像,每當雪後初晴,從這里憑高臨遠,但見山巒玉列,峰嶺瓊聯,旭日照輝,一派紅裝素裹,倍極壯麗,應該說, 「晴雪」要比「積雪」更富有詩情畫意。
元代著名書法家鮮於樞之子鮮於必仁曾有燕京八景詩,其中《西山晴雪》中描寫道:「玉嵯峨、高聳神京,峭壁排銀,疊石飛瓊。地展雄藩,天開圖畫,戶列圍屏。分曙色流雲有影,凍晴光老樹無聲。醉眼空驚,樵子歸來,蓑笠青青」。
明代, 琉璃塔西山晴雪又改為西山霽雪。明永樂初為翰林院侍講的鄒緝《西山霽雪》詩描寫的「西山遙望起岧嶢,坐看千峰積雪消。素采分林明曉日,寒光出壑映晴霄。 斷崖稍見游麘跡,深谷仍迷野客樵。應日陽和氣回早,登臨未惜馬蹄遙」。可以想像到,大雪初霽,凝華積素,千岩萬壑,宛然圖畫的美好景色。
乾隆來到靜宜園看後寫了《西山晴雪》詩,將「西山霽雪」改為「西山晴雪」, 詩中寫道:「銀屏重疊湛虛明,朗朗峰頭對帝京。萬壑晶光迎曉日,干林瓊屑映朝晴。寒凝澗口泉猶凍,冷逼枝頭鳥不鳴。祗有山僧頗自在,竹爐茗椀伴高清。」也 許是乾隆認為自己寫得很美,或是想對燕京八景再稱頌一番。乾隆十六年(1751年)又依西山晴雪詩疊舊韻賦詩:「久曾勝跡紀春明,疊嶂嶙峋信莫京。剛喜應 時沾快雪,便數佳景入新晴。寒村煙動依林裊,古寺鍾清隔院鳴。新傍香山構精舍,好收積玉煮三清」。將詩刻在「西山晴雪」碑上,立在香山山腰半山亭北,朝陽 洞登山道右側。
玉華山莊:位於香山公園的中心,是在明清古剎遺址上所建的山莊。此處是秋季觀賞紅葉的理想之處。
昭廟:這是一座大型藏式喇嘛廟。乾隆四十五年(1780)為接待西藏班禪來京而建。該廟的醒目建築即琉璃塔,高30米,塔頂有黃色琉璃寶瓶和八條垂檐脊。檐間系有銅鈴56個,聞風而響。下面是八角須彌座及白玉石欄。石欄下是八面張開的瓦蓋,再下面是八面石砌塔基,每面刻佛像一尊。
見心齋:昭廟往北可見一道圍牆,牆內即見心齋。這里是惟一的一處保存較好的古跡。始建於明嘉靖元年(1522),清嘉慶元年(1796)重修。小院內建築布局極富江南情趣。院內東側為半圓形水池。泉水由龍頭吐入池內。上掛'見心齋'匾額。軒後有'正凝堂'五間,現為售品部。池東與軒相對者為知魚亭。院內池軒相映,迴廊臨水,是香山公園中的園中之園。
香山索道:架設於北門至香爐峰頂,全長近千米,分為上、中、下三站。
與香山臨近的著名景觀: 碧雲寺 植物園 卧佛寺
市內公車路線 698路 714路 630路 特5 360路 360快 318路 331上行
331下行 854路 505路 634路 696路
2006年3月,香山公園和豫路修建完成,和豫路全長1350米,是目前唯一一條從南山登香爐峰的山道。
旺季:成人票10元,學生票5元
淡季:成人票5元,學生票2.5元
月票:10元
香山索道票價
平日單程 50元/人
節假日單程 60元/人
兒童單程 (身高低於1.2米的) 20元/人 [編輯本段]二.平頂山市香山 平頂山香山寺
平頂山是觀音菩薩的故鄉,是觀音文化的發祥地。這里的白雀寺是觀音菩薩的出家地,香山寺是觀音菩薩的得道地。
香山之名來自佛教經典。據記載: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出生地迦毗羅衛國都城(佛經中稱父城),附近有名香山,釋迦牟尼在世時其弟子有入香山修道者,其後仍有很多佛教徒在香山修道。故《華嚴經》在排列閆浮提十大名山時,香山僅次於須彌山(即雪山,今喜馬拉雅山)名列第二,成為佛教名山。自佛教傳入中國,香山之名也來到我國,據有關資料記載,我國現有大大小小的香山30處。考其源流,我國香山之得名,源於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其山盛產香木、香草,這一類香山占總數的一半;二是其山形似天竺香山在山上建寺,如平頂山香山(古代先後稱為父城香山、汝南香山、汝州香山);三是先建香山寺,然後山以寺名,如洛陽龍門鄉山、北京香山等;四是其山狀如香爐,因此以香山命名;五是原山名不吉,如四川遂寧縣有血腥山,由刺史白子昉改其名為香山。在我國的這些香山中,香山名早於漢代的,僅有江蘇吳縣鄉山,因春秋時吳王遣美女在此種香采香,故名之;其他絕大多數在漢代佛教傳入中國後,仿天竺香山名之。
在中國這些眾多的香山中,據不完全統計,建香山寺的有9處。最早的是我市香山的香山寺,由天竺僧人支法度建於東漢靈帝光和四年(181)。支法度,月支人,漢代月支人在天竺北天竺建立貴霜王朝,貴霜王朝崇奉佛教,於東漢熹平、光和年間(172——184),曾派遣大量僧人來華傳播佛教,支法度就是光和二年到達都城洛陽,不久即進入潁川郡傳教。支法度巡遊至父城西南八里火珠山時,看到此山頗似天竺香山,遂在當地佛教徒的幫助下於山上建寺,名香山菩薩寺。據元好問《東游略記.梁縣香山寺記》載:說寺初建時,一胡僧自西域來,雲此地山川甚似彼方香山,今人遂謂梁縣香山真是大悲化現之所。元好問所記與支法度在香山建香山寺的記載相吻合,可資為憑。次為洛陽龍門香山寺,史載北魏熙平元年(516)建龍門十寺,但初建時的具體情況均已不載。唐初,有中天竺僧人地婆柯羅,唐言日照於垂拱三年(687)圓寂於此,葬龍門山陽,起精廬其側,掃灑供養,後因梁王武三思所奏請,於天授元年(690)置伽蘭,命名為香山寺,該寺於金元之際已廢。現在的洛陽龍門香山寺,並非唐宋舊址,是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易地重建。唐代所建的另一座香山寺在浙江慈溪縣香山,是大歷八年(773)由僧人釋惟實所建。湖南寧鄉縣北有一座香山寺,建於宋代。北京西山的香山寺建於大定二十六年(1186),該寺是金世宗次女唐國公主在洛陽讀了《汝州香山大悲菩薩傳》,游覽汝州香山後,心所向慕,要求其父世宗皇帝在北京西山所建。山西絳州聞喜縣和湖南靖州兩座香山寺,先後建於明代。河北易縣香山寺和廣西慶遠香山寺,也均為宋代以後所建。從上述9寺建寺時間看,平頂山香山寺建於東漢光和四年(181),建寺時間最早,其他8所香山寺先後建於唐、宋、金、明,歷史遠不及平頂山香山寺悠久。並且,在這9處香山寺供奉的佛菩薩中,以觀音為本尊的只有平頂山香山寺和北京香山寺,而北京香山寺又是仿平頂山香山寺而建。更為巧合的是,天竺香山位於釋迦牟尼出生地父城附近,而平頂山香山也位於父城(漢代置父城縣,治所在古父城)附近,自古以來,人們就把平頂山香山稱作「真香山」。
Ⅸ 中班奇妙的黑白格子教案
活動設計孩子對紅黃藍等色彩有了一定的認識,但對兩種顏色混合後產生的奇妙變化則缺乏認知。《奇妙的顏色》是一首生動、活潑、有趣的兒歌,其中還隱含著兩種顏色混合發生變化的科學知識。因此,在制定活動目標時,我主要從語言、科學、社會方面入手,讓孩子們通過音樂游戲和玩色活動體驗其中的樂趣,對色彩的變化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慾望,知道兩種顏色混合後的奇妙變化,理解兒歌內容並學念兒歌。
本次活動,我主要採用直觀法、示範法、游戲法、操作探索等方式方法。力圖讓孩子通過探索、游戲、看有趣的動畫課件,知道兩種顏色混合後發生的變化和學會兒歌,獲得快樂的體驗和感受。活動開始部分,我以活潑的音樂游戲把孩子們帶進輕松愉快的意境;然後,通過顏色寶寶玩碰一碰的游戲形式,引起孩子們躍躍欲試的興奮和沖動,激起對探索活動的興趣和學習的慾望,並通過操作探索活動,發現顏色混合後的奇妙變化;在學習兒歌這一環節,我利用有趣的動畫課件,進一步幫助孩子理解、熟悉兒歌內容,嘗試簡單的兒歌仿編;在活動的最後環節,我設計了顏色寶寶碰一碰的游戲,幫助孩子加深對顏色混合後的變化的認識。
活動目標1、通過音樂游戲和玩色活動,體驗其中的樂趣。
2、對色彩的變化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慾望,知道兩種顏色混合後的奇妙變化。
3、理解兒歌內容並學念兒歌。
活動准備1、《奇妙的顏色》電腦課件。
2、音樂《找一個朋友碰一碰》。
3、紅、黃、藍顏色水,小勺子、空杯子、小棍子若干。
4、紅、黃、藍色手鐲(每幼兒一個)。
活動過程實錄1、組織幼兒玩音樂游戲《找一個朋友碰一碰》。
(1)師:孩子們,今天我們一起來玩《找一個朋友碰一碰》的游戲吧。(幼兒邊聽音樂,邊自由做動作玩音樂游戲)。
(2)師:游戲真好玩,有兩個小寶寶也想來參加,看看它們是誰呀?(教師出示一杯黃顏色水,一杯藍顏色水)2、讓幼兒探索感知黃、藍兩種顏色混合後的奇妙變化。
(1)師: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黃寶寶和藍寶寶是怎麼樣玩碰一碰游戲的。(教師把兩種等量顏色水混合在一起,遮擋混合後的結果)(2)師:哎呀呀,真糟糕,兩個寶寶不見了(引用兒歌句子),你知道為什麼嗎?(幼兒互相討論)請你們也來試一試,拿一個空杯子,放進同樣多的黃寶寶和藍寶寶,用小棍子攪拌一下,看看會發生什麼有趣的事情,好嗎?
(3)幼兒自由動手探索,感知黃、藍兩種顏色混合後發生的變化。
(4)師:小朋友,你們杯子里的兩個顏色寶寶發生什麼有趣的事情呀?(讓幼兒自由講述自己的探索結果)(5)師小結:兩個顏色寶寶碰在一起變成了一個綠寶寶,啊,真是太奇妙了。
3、利用電腦課件,教幼兒學習兒歌《奇妙的顏色》。
(1)師:顏色寶寶碰一碰的游戲真好玩,我們一起來聽聽顏色寶寶的兒歌吧。(看電腦課件,完整欣賞兒歌)。
(2)看電腦課件,幼兒學習兒歌《奇妙的顏色》。
4、讓幼兒探索感知紅和黃、紅和藍顏色混合後發生的奇妙變化,引導幼兒嘗試把紅和黃、紅和藍顏色混合的變化編進兒歌里。
(1)幼兒自由探索紅、黃顏色混合的變化。
(2)幼兒自由探索紅、藍顏色混合的變化。
(3)小結顏色混合後發生的變化,引導幼兒嘗試把紅和黃、紅和藍顏色混合的變化編進兒歌里。
5、幼兒玩游戲《顏色寶寶碰一碰》。
(1)(教師示範游戲玩法)師:顏色寶寶碰一碰的游戲真是太好玩了,我也想做一回顏色寶寶,誰想和我一起玩碰一碰的游戲?(請出一名幼兒,自選喜歡的顏色手鐲戴上)你現在是紅寶寶,我來當黃寶寶,我們一起聽音樂玩碰一碰的游戲……兩個朋友碰一起了,大家說說,紅寶寶、黃寶寶碰一起會變成什麼顏色的寶寶?(橙寶寶)好的,好朋友拉拉手,一起跳進橙寶寶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