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語用結合教學實際 說說怎麼指導運用 語用的
善於抓住興趣點,看教學的科目分,如果是語文,開講之前聊作者,講寫作背景等內。如果是歷史,結合容那段歷史的奇聞趣事開篇引導。主要以興趣代入,引起學生互動,互動中肯定學生已有知識,告知他即將了解到的知識,盡量生動有趣。
2. 如何構建"語用型"課堂,讓學生在言語實踐中習得運用語言文字的方法
語文課程要培養學生正應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文,豐富語言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習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
3. 語言教學的基本過程
(一)生存環境方面:有社會學家認為,民族的語言文化與本民族的人們的生存環境是密切相關的。英國,作為大西洋沿岸的一個島國,四面環海,航海歷史悠久,使得許多英語語言來源於海洋生活。每個民族都擁有自己不同的文化、歷史、風俗習慣以及風土人情,各民族的語言恰好表現了該民族的文化和社會風俗[2]。(二)宗教信仰方面:就語言文化的發展過程而言,宗教在該過程當中,也發揮著相當大的作用。不同的宗教信仰對語言和文化的發現的影響則也是不一樣的。在中國,佛教在各宗教派當中占據核心信仰地位,已經存在有一千多年的歷史。社會群體相信: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人類是由佛祖來主宰的。而在西方發達國家,尤其是歐美國家,更多的人還是信仰基督教的。《聖經》作為基督徒們的聖書,是西方國家文化藝術以及相應的文化意識形態的基礎。(三)思維方式方面:思維和語言的關系,其實是很微妙的。思維是語言產生和發展的基石性機制,而思維又以一定的方式作為媒介,最終表現出來———以某一種語言形式進行表達。由此可見,思維方式的差異,是導致語言的差異的根本性因素。就拿我們漢民族來說,對於客觀存在的事物或者事實總是以最為直觀的思維作為模版來加以記憶,又或者是復制,但是西方發達國家,則更多的會注重科學,通過理性來加以分析和實證,更多在乎的是培養本民族人民對於相對比較抽象的思維能力的運用。據研究分析,有這樣一種說法:英民族的思維方式是直線型的,而我們漢民族的思維方式是螺旋型的。同時,英民族的思維更偏重於抽象,而大漢民族更偏重於形象。這樣的思維差異表達在語言文化上,就形成了這樣的表現型的差異:漢語使用的一般性規律是:利用相對而言比較具體的、形象性的詞彙,表達相對而言比較虛幻的概念,而英語的使用規律則更多的是擅長於用相對比較抽象性的概念來表達具體的事物,這樣的兩種不同的思維方式必然會給語言文化帶來風格迥異的影響。如:我們漢語表達一個人的心情:他聽到這個噩耗時,猶如晴天霹靂,萬念俱灰,感到自己一下子從峰巔跌到了山谷。(Whenheheardthebadnews,hesorrowedoutwithtears.)綜合而言,英漢語言文化上的差異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英語和漢語兩種語言的構成和使用,甚至可能改變未來的發展趨向。因此,在英語語言文化教學過程當中,一方面要充分地重視語言知識本身的基本框架結構,另一方面,也不能忽略與英語語言文化教學內容有著密切關聯的跨文化的社會文化類因素,最終最大程度地實現語言教學與文化教學的完美結合,得到效益的最大化。
4. 語用分析可以從哪幾方面
語用抄分析把語句中表述的對象襲和對對象的描述,與現實的真實事物及其屬性相關聯。找到真實具體的細節,把這些細節與語句系統的對應起來,形成動態的表意結構。
基本原則
把話語放在語言使用者和語言使用環境(語境)對它的制約中進行分析,為的是了解語用意義和話語的結構在這些制約下的變化,從而發現其中的規律。
基本要素
有四個:1.發話者--語言信息的發出者
2.受話者--指聽話人或信息接受者
3.話語內容--發話者用語言符號表達具體內容
4.語境--就是語言使用的環境,就是語言行為發生的環境
5. 語用學有哪些理論
關聯理論、會話含義、言語行為理論、合作原則、禮貌原則
1、關聯理論是一種認知語用學理論。由斯珀伯與威爾遜在《關聯性:交際與認知》中提出。以關聯性概念與關聯原則為基礎分析言語交際中的話語理論。
關聯原則包括:認知原則,即人類的認知傾向於與最大程度的關聯性相吻合;交際原則,即每一個話語(或推理交際的其他行為)都應設想為話語或行為本身具備最佳的關聯性。在關聯理論中,關聯性被看作是輸入到認知過程中的話語、思想、行為、情景等的一種特性。
2、「會話含義」(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是美國哲學家格萊斯首先提出的,它是語用學的核心內容,在言語交際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會話含義」理論以其新穎重要的內容引起了哲學界﹑ 語言學界的廣泛關注。
3、言語行為理論是一種語言哲學學說。英國奧斯丁提出,美國塞爾等人加以發展。奧斯丁認為,語言是人的一種特異的行為方式,人們在實際交往過程中離不開說話和寫字這類言語行為。語言分析哲學的中心課題應該是研究這種言語行為的本質和內部邏輯構造。
4、「合作原則」是由美國著名語言哲學家格萊斯於1967年在哈佛大學的演講中提出的。
格賴斯認為,在人們交際過程中,對話雙方似乎在有意無意地遵循著某一原則,以求有效地配合從而完成交際任務。因此,格賴斯(H.P.Grice)提出了會話中的「合作原則」(Cooperative Principle 簡稱CP)。
5、1983年,英國著名學者Leech在《語用學原則》一書中闡述了禮貌對語言交際的重要作用。他首次提出了禮貌原則,認為禮貌原則與Grice的合作原則是交際所遵循的兩項原則。Leech把禮貌原則分為六大類,每類包括一條准則和兩條次准則。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關聯理論
網路-會話含義理論
網路-言語行為理論
網路-合作原則
網路-禮貌原則
6. 如何提高語用教學的有效性
有效的語文教學是指通過有效的教學手段使學生在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獲得進步與發展,使之語文素養得到提升,並親歷學習過程和掌握學習方法。隨著新課改的實施與深化,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要求越來越高,如何在有限的時間里達到高效呢?以下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實際,談談自己的思考:一、構建有準備的課堂(一)教師的准備——備課新課程提倡開發與利用教學資源,語文課堂最重要的教學資源就是語文書。課前精心備課對提高課堂有效性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如果教師自身對文本沒有吃透、不了解編寫意圖,就會導致教學目標不明、教學重點不詳,甚至南轅北轍。因此,備課時,教師必須先解讀文本、學生,明確教學目標,確定教學重點,挖掘訓練要素,並選取符合教材與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做到以文本為憑借,幫助學生提高語文素養。(二)學生的准備——預習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我發現有較多的學生,尤其是學困生之所以在課堂上無法集中注意,聽課效率差,畏難情緒重,主要是因為課前預習不到位,對學習內容比較陌生,不能適應老師上課的正常節奏,不能很好地掌握老師所教的知識,從而導致聽課效果差。因此,在課前預習的工作上,我講明預習的要求並教給學生一些預習的方法:1、牢記「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的道理,勤動嘴,多讀字、讀詞、讀句、讀文,初步感知課文。2、「不動筆墨不讀書」,勤動手,勾畫重點詞句,初步體會課文內容。3、勤動腦,針對課後思考題進一步理解課文,初步談談自己的感受。4、勤動筆,指導學生學會採用不同的方法,收集與學習內容有關的資料。此外,每上一篇新的課文就及時對學生的預習情況進行檢查、反饋,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這樣,良好的課前預習幫助學生降低了課堂聽課難度,增加了課堂聽課的針對性,學習效率大大提高。二、構建樂學、會學的課堂教學准備工作只是有效課堂教學的基礎,教師能駕馭課堂,把預設變成精彩的呈現,才是關鍵所在。(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每一個年輕的心靈里,存放著求知好學,渴望知識的火葯。就看你能不能點燃這火葯。」語文課程蘊含著豐富的人文內容,對人們的精神領域產生著深廣的影響,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學生隨時受到語文材料的熏陶感染,並產生獨特的體驗。人文性和情感性決定了我們語文教師在課堂上要努力營造出動人的教學情境與氛圍。在課堂教學中,我根據教材內容選擇性的組織一些活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學《田忌賽馬》這一課時,我在班上組織了分角色表演課文,先在每個小組練習,然後全班學生參加,你喜歡哪個角色,你就演哪個角色,一次一次進行交換,使每個孩子對課文內容都有了了解,並通過自己的朗讀表演理解了課文內容,無需教師在課堂上進行逐句逐段地分析課文內容了。這樣學生自己通過學習獲得了理解,在興趣中掌握了知識,效果很好。(二)把課堂參與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主動參與是創新學習的前提和基礎,是學生自主學習的一種能力。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課堂是學生的天地。愛因斯坦說過「只有把學生的熱情激發起來,那麼學校規定的功課就會被當作一種禮物來接受」。濃厚的興趣如磁鐵般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思考力、想像力,驅使他們積極主動思考、主動探究。因此,閱讀教學必須充分挖掘這一有利因素,教師只要在學生出現的問題點上作出正確的引導,在學生的思維受到限制時作出恰到好處的啟發就可以讓學生主動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誘發良好的思維情感,可以使學生的思維更積極,感知更敏銳,想像更豐富,記憶更牢固。這樣,學生參與的量和質都得到了提高,主體地位更加突出。(三)、教會學生在課堂上做好筆記、批註學生在課堂上不僅要聽、看、想,還要會記筆記。將老師羅列在黑板上的重點內容記在書本上,能發揮提綱挈領的作用。指導學生會看、會想,還要會記,正所謂「教正是為了不教」。教的過程就是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過程,而學生獨立學習能力的形成,相對於傳統教學的知識傳授而言,也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就需要老師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讓掌握學習方法,達到「會學」,日積月累,逐漸形成學習能力。三、結語課堂教學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具有極強的藝術性。在我的課堂教學中,我努力嘗試著一種突破,那就是讓我的課堂充滿朴實,蘊含真情,傳遞愛心,成為學生自我激勵、自我成長、自我完善的舞台。一切以學生為主,從細節入手,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7. 現代教學觀有哪些基本觀點
現代教學觀則認為學生是積極的主體,是學習的主人,是正在成長著的人,教育的目的就是育人。
在實施新課程中,學生是核心,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我們的老師需要主動地、自覺地拋棄傳統的師生觀,而建立一種積極的、有效的新型師生關系,具體說來,應該是以下幾個方面:
把學生當做學生
在傳統的教學理念中,教師將學生看作是學習的機器,對於學生總是有各種各樣的要求,但從來不考慮學生的要求,是將學生看作機器,而不是看作為一個人。因而,在新課程理念下,教師首先要將學生看作學生,看作為一個人,一個活生生的人。學生的首要任務是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以及培養自己的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學生要以學為主,這種學習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是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而不是教師的強行灌輸。只有「把學生當做學生」,教師才能更好地履行「教書育人」的神聖職責,義不容辭地對學生施以「引導」、「指導」、「誘導」、「輔導」、「教導」乃至「訓導」才有可能「導」出新課程的成功。
把學生當作朋友
教師要敢於打破「師道尊嚴」的傳統觀念,不再強調「學生必須服從教師」,而要堅持把自己放在與學生平等的地位,建立一種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把學生當做朋友,意味著要和學生在一起生活、在一起交流自己的思想情感、人生觀、世界觀,要對學生平等和信任。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於和學生交朋友,以平等的朋友身份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使之在平等的地位、民主的氛圍中自覺自願地、樂此不疲地參與教育過程以及教育活動,形成良性發展。
把學生當做老師
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知識的更新已經是日新月異。教師,已不再是「唯一的知識擁有者」;學生,也不再是「期望的知識接受器」,其中有些學生某些方面的知識(包括計算機、現代科技等方面)已超過了部分教師,由於獲取知識的渠道之多,即使在教師所執教的本學科上,也有不少信息——學生已經掌握了,而教師卻還毫不知曉。這沒什麼關系,「師不必賢於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師」,問題在於:我們教師是否應該虛懷若谷,不恥下問,心悅誠服地把學生當做老師,向他們學習自己所不知的東西,並以此舉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做學習的主人?去聽聽他們的解釋,他們的討論。
把學生當做同學
新課程、新教材給教師和學生帶來了全新的面貌,一切都得從頭開始。學生固然需要教師的教學與引導,但教師也同樣需要接受一定程度的培訓與指導(其實,一些教師平時所依據的《教學參考書》、《教案設計》等等,均如同一位「不說話的老師」)。這在某種意義上,便讓教師與學生具有了相同之處。因此,我們教師可把學生當做同學,主動地與學生密切合作,共同探究,給學生創造一種寬松和諧的對話環境,教師與學生在一起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在彼此交流、互相溝通及坦誠的碰撞中,成為深受學生歡迎的「學習上的好夥伴」。
把學生當作兒童
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明確指出:「兒童是指18歲以下的任何人,除非對其適用之法律規定成年年齡低於18歲」。從聯合國的定義來看,我們的學生都應該屬於兒童的范圍。作為兒童的學生應該有自己的童心,有作為兒童的特有的性格和愛好。作為教師就應該將學生看作兒童,對於兒童的要求應該符合兒童的身心特點。
把學生當作教育的主體
教育的主體是學生,教育的過程、方法、手段都應緊緊圍繞這個主體進行。
首先,人的主體性是指人作為活動主體的能動性。能動性側重於主體能力,表現為主體活動的自覺選擇和創造。它包含多方面的涵義:一是主體對於主客體關系的自覺性。馬克思指出:人是「有意識的存在物」、「人則使自己的生命活動本身變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識的對象。」人的這種自覺意識是一種人的自我意識、主體意識,是人的自覺能動性的標志。正是人的自覺能動性,產生了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與我」的主客體關系;產生了人與自身的「主體我與客體我」的主客體關系;產生了人與他人之間的「自我與非我」的主客體關系(註:袁貴仁《馬克思的人學思想》, 104頁,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1996 年版。);二是主體的選擇性。馬克思認為人的活動是根據「物種的尺度」,即客體的規律和人的「內在的尺度」,即主體的需要、目的來實現選擇的。人類社會歷史是合乎規律的自然歷史過程,也就是人的能動選擇過程;三是主體的創造性。馬克思說:「勞動是積極的、創造性的活動」;列寧認為,人的意識不僅反映世界,而且創造世界。創造性是能動性的最高表現。所謂「人化自然」是主體所創造的客觀世界。
其次,人的主體性是指人作為活動主體的自主性。自主性側重於主體權利,表現為主體對活動諸因素的佔有和支配。真正的主體必然是具有主體性的主體,他既有能力又有權利支配和控制活動的諸因素。
最後,人的主體性是指人作為活動主體的自為性。自為性側重於主體目的,表現為主體活動的內在尺度和根據。人類活動具有目的性,這個目的是超越現實的觀念性的存在。這便是馬克思的思想:人的勞動是自為的,這是動物和人的根本區別。主客體對象性關系的確立是主體從「為我」的角度進行選擇的。
8. 形成有效的語用型課堂教學策略有哪些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內課程。」容這句話准確界定了語文課程的性質,明確告訴我們,學習語文的重點在於語言文字運用。強化語言文字運用,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感悟、運用能力,在聽說讀寫的扎實訓練中提升語文綜合素養。貫徹落實課標精神,就應該把落腳點放在語言文字運用上面,引導學生抓住相關詞句進行聽、說、讀、寫、思,在扎扎實實的語言文字訓練中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正是基於以上認識,小學語文課堂正在發生著明顯變化:空洞說教的少了,品詞析句的多了;拘泥教材的少了,注重積累的多了;光說不練的少了,讀寫結合的多了;無序拓展的少了,有效拓展的多了。以學生生活為起點,品味語言為重點,揣摩寫法為切入點,讀寫結合為著力點,引導學生扎扎實實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實現語文教學本真的回歸。我們暫且把這種以提高學生語文能力為目標、以語言文字運用為重點,在扎扎實實的語言文字訓練中實現語文教學本真回歸的課堂稱之為語用型課堂。綜觀小學語文語用型課堂,筆者發現它們具有一些共性特徵。提煉整理這些共性的基本特徵,可以幫助我們進一步了解語用型課堂的實質內涵,明確教學重點,形成有效的教學策略。
9. 語法化的基本觀點
國內外關於語法化,已達成四點共識:一是語法化的主體是句法化(尤其是內實詞虛化)、形態化容;二是語法化大多是有理據的,有動因、有機制,語言的經濟性、像似性、明晰性以及說話者的目的、語用推理等,都是影響語法化的重要因素;三是語法化是漸變的過程;四是語法化是單向性為主的(從實到虛,從比較虛到更虛),語法化體現著一個基本的特徵,即堅持走由實到虛,而不是相反的進程,這是一個單向性的特徵或者說一維性和不可逆性特徵。
事實上,對語法化的理解和定義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語法化,指的是一種解釋語言現象的框架,即著重於探究語法形式和結構如何產生、使用及如何對語言產生影響的語言研究。狹義的語法化,指的是語法化框架試圖解釋的實際語言現象,如某個詞彙單位或結構獲得某項語法功能,或者說某個語法單位獲得一項更為語法化的功能的動態過程。前者把語法化界定為一種考察視角或研究方式;後者即語法化現象。
10. 基於"語用"的閱讀教學有效方法有哪些
《課標》明確指出,「學習語言文字運用」是語文學科的主要任務「語用型」閱讀課堂因此有了建模的基礎。那麼「語用型」閱讀教學究竟需要建構起一種什麼樣的課堂?我以為,在當下的「語用型」閱讀課堂的構建中,應著力體現3種追求:層次化、方法化、和諧化。
一、「語用型」課堂,追求有層次的閱讀
「語用型」課堂,毫無疑問是以「閱讀能力」為指向的。「教閱讀」與「教課文」,除了理念的反差之外,兩類課堂的組織結構也是完全不同的。「教課文」,課堂很容易被文本本身的行文結構所限制,呈現出線性結構,尤其是敘事類文本更是如此;而「教閱讀」,課堂一定體現以能力層次為序的板塊結構。
我在設計四年級下冊《漁夫的故事》這一課的教學時,有意識地將課堂按閱讀能力序列劃分為3個板塊:
第一板塊,以預習檢查為切入點,對課文中4處出現「錫」、「封」這兩個字的句子進行朗讀和理解——「瓶口用錫封著」、「撬去瓶口上的錫封」、「用錫封嚴了」、「拾起蓋印的錫封」。4處雖然都是「錫」「封」相連,但是通過朗讀可以發現,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朗讀的停頓不同,語意的理解也不同。這種在具體語境中,通過對語言節奏的把握來理解詞意的能力,可以劃為能力培養的第一層次。
第二板塊,以「這是一個關於( )的故事」為抓手,引導學生通過抓住「主要人物」(漁夫和魔鬼)、「關鍵情節」(恩將仇報)、「文章亮點」(漁夫的智慧)這3個要素,對故事的主要內容進行概括。這種概括提煉能力,可以劃為能力培養的第二層次。
第3板塊相對比較復雜,在介紹了《一千零一夜》的故事背景之後,以「天亮時,王後可能正講到故事的哪個地方」為主問題,將「在具體語境中把握人物形象」、「聯繫上下文反思評判文本語言的優與劣」、「把握民間故事的文本結構特點」等有機整合到一起,構成了本課能力培養的第三層次。
以上3個板塊緊緊圍繞「語境」這個核心要素,呈現出典型的從低到高的能力層次訓練序列。這種序列的制定,以滿足學生的閱讀需要為前提的。換言之,在以「語用」教學的視角進行文本解讀的時候,我們看到的不再是文本內容本身,而是學生的現有閱讀水平和讀懂這個文本所需要的閱讀能力之間存在的差距。我們所想的,是如何鋪設台階,縮小這之間的差距,讓學生憑借言語實踐,在抵達文本意義的同時,獲得閱讀能力的培育。從這個意義上說,「語用型」閱讀的實施前提是眼中有學生。
二、「語用型」課堂,追求「顯方法」的閱讀
語用型的課堂,特別強調對於顯性的閱讀方法的歸納和學習。在《漁夫的故事》一課的教學中,3個板塊的教學全部以顯性的閱讀方法的實踐和習得為目標。在第一板塊中,「錫封」兩字的語音節奏,與其表達的意義互為印證,學生在這個環節要學習的方法是「朗讀」。在讀中,實現對上下文的觀照,並且藉助符合語言節律的停頓,理解詞語意思,培養語感。
第二板塊的「歸納故事主要內容」,方法指導的特徵更加明顯。拋出「這是一個關於( )的故事」這樣的問題,看似粗略地了解學生對文本的初步感知,其實真正的目的在於幫助學生梳理對於「故事」這種文體,概括主要內容時需要把握的核心要素。
第三板塊貫穿始終的是「聯繫上下文把握文本的語意」,這也是這節課重點要幫助學生學習和掌握的閱讀方法。聯繫上下文,學生會發現魔鬼的善變和欺軟怕硬,於是知道閱讀文章除了讀懂表面文字之外,還需要推敲隱藏的信息;聯繫上下文,學生會發現漁夫的心理活動不必寫完整,這是設置懸念吸引讀者的一種方式……
從語用學的觀點來看,語意只有附著在具體的語境中才能獲得;而語境分很多種,上下文就是其中一種。這節課主要借用這個文本,以文中成功的和不太成功的語言現象為例子,讓學生在閱讀中去尋找彼此之間的聯系。經歷一個從偶然發現到主動尋找的過程,從而逐漸學會用聯系的方式看待事物和思考問題。
三、「語用型」課堂,追求和諧化的閱讀
首先,「語用型」課堂,追求課境與語境的和諧統一。《漁夫的故事》節選自《天方夜譚》,它最大的特點在於採用了「嵌套式」的敘述結構。作為民間故事,情節的曲折、懸念的迭起,也是這個文本的重要特點之一。基於對文本這兩大特點的把握,在整個教學的設計上,筆者有意借用了這種「嵌套式」的結構,以「猜猜王後講到故事的什麼地方時,天亮了」為主線問題,串聯起對文本意義的理解、對人物形象的把握、對寫作方法的學習、對文本語言的反思以及對於拓展閱讀的引導,於是整個課堂教學就成為了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
其次,「語用型」課堂,追求「破」與「立」的和諧統一。在本課的學習中,主體部分的學習一直圍繞「文本的表達」而展開。其中對於「魔鬼的外貌形象」,採用了「破」的態度,讓學生通過兩段不同版本翻譯文字的比較,發現另一版本中寫魔鬼是「愁眉苦臉的一副倒霉相」,比課文中寫的「樣子非常凶惡」,更符合上下文營造的語境。由此也讓學生認識到,課文並非是不容置疑的。而對於課文中唯一一處心理描寫,則採用「立」的態度。學生先聯繫上下文補寫漁夫心理的活動,再通過與課文的比較,發現課文中「以少勝多」也是一種成功的表達策略。總之,不管是「破」還是「立」,都基於對文本語言特質的把握,基於對學生語言發展的促進,實現兩者間的和諧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