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教案 > 學會教學讀書筆記

學會教學讀書筆記

發布時間:2021-02-03 01:56:29

『壹』 求小學教育教學讀書筆記

sffasfa

『貳』 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讀書筆記

《如何成為一名優秀教師》讀書筆記
朱永新老師說:「一個教師不在於他教了多少年書,而在於他用心教了多少年書。」用心的前提是什麼?是「愛」,愛這一職業,愛自己的崗位,愛自己的學生。作為一名教師,最重要的任務就是使自己的教育教育教學質量有所提高,為此我讀了《如何成為一名優秀教師》這本書,書中一些新的教育信息、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學方法,對我今後的教學有很多的幫助。
從這本說中,我知道了要想成為一名優秀教師,我要做到以下幾點:
1、 我認為一個優秀的教師不僅要有淵博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有高尚的人格,能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和鼓勵學生。
書中說教師的巨大力量在於做出榜樣,教師應該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激勵學生,在教師的高尚人格的影響下,學生為其崇高的品德所折服,為其卓越的才能所傾倒,為其廣博的知識所陶醉,心甘情願地接受老師的教育。這就是教師的人格力量。那麼何謂教師的人格?那就是四個方面形成的文化品格。
先說「德」。任何國家,任何時代,任何學校,都要求教師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這是支撐教育大廈的棟梁,是教師的靈魂。作為一名教師,首先要加強師德修養,提高自身素質,在與學生的交往中,「以德服人」。只有良好的師德修養,學生才能「親其師,信其道,」進而 「樂其道」,才能完成教育新一代的神聖使命,才能不辱教師這一神聖而崇高的職業,才能實現自己真正的人生價值,最終也能得到學生的尊重。那麼,教師的德包括哪些具體內容呢?首先,要無限熱愛教育工作,甘願把自己的聰明才智毫無保留地貢獻給「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去。「一切為了孩子」,「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具有神聖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只有熱愛本職工作的教師,才會有任勞任怨、兢兢業業的工作態度;老師只有熱愛、尊重學生,才會關心學生的成長。其次,要對教育事業有深刻的理解。教育起著傳播人類文明的重要作用,沒有教育,人類就無法前進。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一項長期工程,不可能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因此,急功近利的短期行為勢必會使教育誤入歧途。教育工作是培養未來的建設者的,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須立足現實,著眼於未來。第三,要作風正派,待人以誠為貴,交往數信為最。寬以待人,嚴以律己。具備了以上三點素質,教師道德品質之燈便高懸於講台之上,浩然之氣便充塞天地之間,就會產生無窮力量。
再說「才」。有德尚需有才。作為一名教師,要有一口好的普通話、一手好板書、一副好口才、一筆好文章、一套好方法。知識的海洋浩瀚無邊,點點滴滴都要通過教師之口緩緩流進學生的心田。每一個教師都要力爭做到出口成章,下筆成文。說和寫是教師的「絕活」、「硬功」。教師還要善於組織管理學生。一個不會管理的教師,就無教學效率可言,就更談不上高效了。
第三說「學」。衡量教師合格與否,「學問」很要緊。一個具有豐富的學識水平、嚴謹篤學、專業精深的教師才能贏得學生及家長的尊敬,也才能激勵學生刻苦攀登科學高峰。很難設想一個不學無術、胸無點墨的教師能夠勝任培養下一代的工作。大量的事實證明,現代的學生不喜歡那種古板、單一的教師,而是喜歡那些學識淵博,而且興趣廣泛多才多藝的教師。教師學識淵博,才會被學生信服。上課講得清楚,學生明白,對學生而言,無疑是一種收獲,而教師良好的、淵博的學識功底,則會使教師處處顯示出智慧與靈氣,讓學生陶醉,獲得享受,感受到心靈的沖擊,這才能使課堂產生迷人的魅力,所以說教師應是好學之人。
最後說「識」。作為教師,對事物的認識應比一般人深刻、正確。教師的工作離不開思考,思考之後要有主見。教師的任務是培養未來的建設者,培養未來的接班人,因此必須具有遠見卓識,教孩子六年要為孩子想六十年,為國家民族想六百年。教師要把教育教學工作置於宏大的歷史、文化背景和時代背景之下。教師是做人的工作的,面對不同特點的青少年,教師要「知人」,尤其對那些在別人眼中是「差生」的學生,教師應充分調動他們上進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的自信心,挖掘其潛力,使每一個學生都能成為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動輒訓斥學生,諷刺挖苦學生,對學生前途妄下斷語是目光短淺的表現;善於從學生身上找閃光點,才是智慧的表現。
「德、才、學、識」構成了教師的人格大廈。不具備這幾方面的素質,就不可能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在學生心目中,每一個教師都有管理學生的權力,因此,學生基本上是服從教師管理的。但是教師必須明白,權力的作用畢竟是有限的。為什麼會發生學生不聽話,甚至與教師吵架的現象呢?根本原因就是學生也是人。學生有自尊心,有人格。當教師不尊重學生的自尊心和人格的時候,學生自然會產生反抗情緒。我們發現,凡是學生敬愛的教師,都具備熱愛學生的品質,都具有較淵博的知識和較高超教學藝術。這樣的教師待人平等,不諷刺挖苦學生,不動輒叫家長,而是用崇高的精神品質去感化學生,身教在先,言教於後。學生的心也是肉長的,只要教師火熱的心能溫暖融化學生的心,只要兩顆誠摯的心息息相通,學生必定會被教師所折服。這就是教師的人格魅力。
教師對學生的關心與熱愛,學生對老師的敬佩與愛戴,是產生師生情感的源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不斷提高自身人格修養,這是教師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也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對教師的要求。作為一名新世紀的人民教師應該加強以師德為核心的全面修養,做一名優秀的師德高尚的教師。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寫就輝煌的人生。

『叄』 學習心得 《如何成為一名優秀教師》讀書筆記

《如何成為一名優秀教師》讀書筆記
朱永新老師說:「一個教師不在於他教了多少年書,而在於他用心教了多少年書。」用心的前提是什麼?是「愛」,愛這一職業,愛自己的崗位,愛自己的學生。作為一名教師,最重要的任務就是使自己的教育教育教學質量有所提高,為此我讀了《如何成為一名優秀教師》這本書,書中一些新的教育信息、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學方法,對我今後的教學有很多的幫助。
從這本說中,我知道了要想成為一名優秀教師,我要做到以下幾點:
1、 我認為一個優秀的教師不僅要有淵博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有高尚的人格,能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和鼓勵學生。
書中說教師的巨大力量在於做出榜樣,教師應該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激勵學生,在教師的高尚人格的影響下,學生為其崇高的品德所折服,為其卓越的才能所傾倒,為其廣博的知識所陶醉,心甘情願地接受老師的教育。這就是教師的人格力量。那麼何謂教師的人格?那就是四個方面形成的文化品格。
先說「德」。任何國家,任何時代,任何學校,都要求教師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這是支撐教育大廈的棟梁,是教師的靈魂。作為一名教師,首先要加強師德修養,提高自身素質,在與學生的交往中,「以德服人」。只有良好的師德修養,學生才能「親其師,信其道,」進而 「樂其道」,才能完成教育新一代的神聖使命,才能不辱教師這一神聖而崇高的職業,才能實現自己真正的人生價值,最終也能得到學生的尊重。那麼,教師的德包括哪些具體內容呢?首先,要無限熱愛教育工作,甘願把自己的聰明才智毫無保留地貢獻給「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去。「一切為了孩子」,「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具有神聖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只有熱愛本職工作的教師,才會有任勞任怨、兢兢業業的工作態度;老師只有熱愛、尊重學生,才會關心學生的成長。其次,要對教育事業有深刻的理解。教育起著傳播人類文明的重要作用,沒有教育,人類就無法前進。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一項長期工程,不可能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因此,急功近利的短期行為勢必會使教育誤入歧途。教育工作是培養未來的建設者的,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須立足現實,著眼於未來。第三,要作風正派,待人以誠為貴,交往數信為最。寬以待人,嚴以律己。具備了以上三點素質,教師道德品質之燈便高懸於講台之上,浩然之氣便充塞天地之間,就會產生無窮力量。
再說「才」。有德尚需有才。作為一名教師,要有一口好的普通話、一手好板書、一副好口才、一筆好文章、一套好方法。知識的海洋浩瀚無邊,點點滴滴都要通過教師之口緩緩流進學生的心田。每一個教師都要力爭做到出口成章,下筆成文。說和寫是教師的「絕活」、「硬功」。教師還要善於組織管理學生。一個不會管理的教師,就無教學效率可言,就更談不上高效了。
第三說「學」。衡量教師合格與否,「學問」很要緊。一個具有豐富的學識水平、嚴謹篤學、專業精深的教師才能贏得學生及家長的尊敬,也才能激勵學生刻苦攀登科學高峰。很難設想一個不學無術、胸無點墨的教師能夠勝任培養下一代的工作。大量的事實證明,現代的學生不喜歡那種古板、單一的教師,而是喜歡那些學識淵博,而且興趣廣泛多才多藝的教師。教師學識淵博,才會被學生信服。上課講得清楚,學生明白,對學生而言,無疑是一種收獲,而教師良好的、淵博的學識功底,則會使教師處處顯示出智慧與靈氣,讓學生陶醉,獲得享受,感受到心靈的沖擊,這才能使課堂產生迷人的魅力,所以說教師應是好學之人。

最後說「識」。作為教師,對事物的認識應比一般人深刻、正確。教師的工作離不開思考,思考之後要有主見。教師的任務是培養未來的建設者,培養未來的接班人,因此必須具有遠見卓識,教孩子六年要為孩子想六十年,為國家民族想六百年。教師要把教育教學工作置於宏大的歷史、文化背景和時代背景之下。教師是做人的工作的,面對不同特點的青少年,教師要「知人」,尤其對那些在別人眼中是「差生」的學生,教師應充分調動他們上進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的自信心,挖掘其潛力,使每一個學生都能成為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動輒訓斥學生,諷刺挖苦學生,對學生前途妄下斷語是目光短淺的表現;善於從學生身上找閃光點,才是智慧的表現。
「德、才、學、識」構成了教師的人格大廈。不具備這幾方面的素質,就不可能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在學生心目中,每一個教師都有管理學生的權力,因此,學生基本上是服從教師管理的。但是教師必須明白,權力的作用畢竟是有限的。為什麼會發生學生不聽話,甚至與教師吵架的現象呢?根本原因就是學生也是人。學生有自尊心,有人格。當教師不尊重學生的自尊心和人格的時候,學生自然會產生反抗情緒。我們發現,凡是學生敬愛的教師,都具備熱愛學生的品質,都具有較淵博的知識和較高超教學藝術。這樣的教師待人平等,不諷刺挖苦學生,不動輒叫家長,而是用崇高的精神品質去感化學生,身教在先,

『肆』 教學規范讀後感

[教學規范讀後感]教學規范讀後感南張學校讀了"教學規范--從這里開始"和"若干建議--規范課堂教學和提高課堂效益"兩本書,感受頗多,教學規范讀後感。這兩本書既是指導性的叢書,又是兩本實踐性的書籍。書中包含了教學的方方面面,從教師的備課工作如何得開展到課堂中對所設計的教學過程如何更好的實施。從課後的自我反思到與同行的交流等等。在兩本書中我主要看了"走進學生的心靈"和"關於規范數學教學和提高課堂效益的若干建議。首先我談談對"走進學生的心靈"這章的體會,在這張的引言部分就說明真正的教育是從心到心的對話開始。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用了解贏得理解,用真誠換去信任,用愛心培育愛心,走進學生的生活,走經學生的心靈世界。開篇的這些話看似平凡,但是真正的能做到走進學生的心靈是需要一番努力的。而書中主要的用了觀察和引領兩個方面很好的闡述了如何實現這一目標。首先是觀察,這里的觀察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從最基本的對學生認知能力,注意狀況和情緒狀況出發,學生在上課的過程中的表情是對我們是否完成了教學目標的最好的檢驗,以前我覺得主要是通過學生的課堂練習的達成率來看待學生的認知水平,讀後感《教學規范讀後感》。通過對學生上課的專心程度看出學生是否認真的聽課,然而有一點我是忽略了,那就是學生的上課狀態除了對學科的喜愛程度決定之外。其實還有很大的一部分是教師的課堂設計與課堂的控制上,對於學生的上課狀態應該很快的作出反應。如學生因教學進度快而感到迷惑時,就可放慢速度,反之如果學生因教學進度慢開始分心時,就可以加快節奏等。教師要學會一看,二聽,三問,四調查的方法。知道學生需要什麼,知道如何對待不同的情況加以改變,知道處處要為學生為主體,教師只是引導者。在現在的社會背景下,教師是主動者、是支配者的思想早已經被時代所淘汰。教師所要做的不是直接傳授他們知識,而是應該教授他們如何的去學習這些知識。我們要教的是方法,而非直接給予的答案。我們也應該是他們中的一份子,而非是一個領導者。或者說我們就應該是一本字典的功能,我們知道知識,但是是需要學生主動來"查找"的。這就是書中所提到的"引到學生"。然後是對"關於規范數學教學和提高課堂效益的若干建議",說實話看到這些建議的時候,我感受到了壓力。因為這些詳細到教學每一個環節的要求。從備課、上課、作業、輔導、評價。每一個環節都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結合"教學規范--從這里開始"中的內容。這一條條的方案和對不同情況的分析都讓我受益匪淺。這些都是我所要努力的目標。()〔教學規范讀後感〕隨文贈言:【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農夫不會剝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長成種粒;單身漢不會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會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伍』 求讀書筆記《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與明天》《普通教育學》《大教學論》《蘇霍姆林斯基的一生》

《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與明天》
假期,看了一本書——《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與明天》。讀了這本書,我收獲很大。
《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與明天》這本被譽為當代教育思想發展里程碑的著作,是20世紀70年代,面對著科學技術革命與社會經濟發展新形勢向教育提出的挑戰。這是國際教育委員會在經過一年多時間對世界教育的形勢、觀點和改革的調研後寫成的,從回顧教育發展的歷史談起,著重論述了當今世界教育面臨的挑戰與主要傾向,指出關於實現教育革新的一些策略和途徑以及最終走向學習化社會的道路,最後論述了國際合作問題。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做事、學會生存,這是報告中提出的教育的四個支柱,其核心是學會生存。學會生存是由國際教育委員會主席埃德加.富稱謹倡導的。他認為:唯有全面的終身教育才能夠培養完善的人,人們再不能刻苦地一勞永逸地獲取知識了,而需要終身學習如何去建立一個不斷演進的知識體系——學會生存。 學會生存是當前各國教育所面臨的重要任務。傳統的教育方式、教育手段、教育內容、教育目的是不能適應未來社會的要求、科技發展的挑戰、社會公害的威脅,要求教育以學會生存教育為重點,把教育當作一個長期的發展的工作來看待。終身教育的概念因而產生。教育實踐中,生存實驗的教育手段也被不斷使用。「學會生存」成為教育工作的一個熱點問題。
屢見不鮮這樣的新聞:一位萬人羨慕的北京某著名高等學府的碩士生,因為碩士論文開題報告未被導師通過,覺得無顏見人而跳樓自殺身亡; 一名前程似錦的大學畢業生,因被檢出「小三陽」未被錄用為公務員,便心存不滿而持刀闖入政府辦公室,殺害了招考人; 一個正處於花季的中學生,因某次考試成績不理想,生怕被父母責罵而服毒自盡……
人們不禁要問:現在我們的孩子究竟怎麼了?為什麼這么不堪一擊?
人人都可以說出許多社會大環境的因素,但尋根問底,最根本的則在於我們對孩子生存教育的迥異。
生存教育是人生最基本的教育。隨著我國經濟發展的不斷加速,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在這種社會背景、時代變革的逼迫下教會學生自我保護意識、增強生存能力已經迫在眉睫。據有關部門統計,目前中國每年約有一點六萬名中小學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約四十名孩子。觸目驚心的數字告訴我們,中小學生正處在人生的成長階段,在面對突發事故、災難時更容易受到傷害。目前在國內基礎教育在生存教育領域尚處在缺失的狀態下,我們的孩子如何自救和救助他人?如何在火災中逃生?如何從容面對危險?這已經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為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為二十一世紀的教育提出了一個極具震撼力的口號:「學會生存!」
家庭是生存教育的第一站。抗擊挫折是生存教育的首要一環。有的父母對孩子進行「缺憾教育」,告訴孩子「世上不如意事常有八九」,教會孩子生存的本領、讓他吃些苦頭、錘煉他堅強的意志,作為家庭教育的基本內容。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堅強、勇敢、樂觀、堅韌不拔,很有出息。有的父母則心甘情願地為孩子受累、吃苦,恨不得替他生病、讀書,把前進路上的一切障礙都為他掃除。過度的愛護、保護,造就的不是頂天立地的大丈夫,而是怯弱、退縮、心胸狹隘的小男人。具有健康的體魄和健康的心理,也應是生存教育問題中應有之義。試想,未來社會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人類個體作為社會人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巨大,尤其是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社會環境下,要在競爭中取勝,除了具有豐富的大腦、多元的知識、堅強的意志力以外,沒有健康的體魄和心理會是一種怎樣的情形?
現在有部分家長出於對孩子的愛,運用各種辦法為孩子選好了一條路,並預知排除掉一切障礙,從而使孩子能在順境中成長。其實這樣的做法並不明智。孩子就像飛蛾一樣,必須經過磨練才能真正地展翅飛翔,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生存下來。如果父母總是在孩子出現困難時,幫助他或者甚至於完全代替他處理所有問題。那漸漸地孩子就會產生一種對父母的依賴感,認為所有問題都應該由父母解決,而自己什麼也不需要做,從而就註定了孩子在社會競爭中的失敗者的地位。教育的共同趨勢是必須把理論,技巧和實踐結合起來,把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結合起來,學校不能和生活脫節,我們的教學達到真正理解並不是最終的目的,而是能將所學的運用於生活,尤其是創造性地運用,才是我們追求的目標,而實踐是達到這一目標的基本途徑,是課堂教學生活化的延伸。因此我們應以課外實踐為憑借引導學生走向社會,走向生活。正是教育在這一無止境的完善過程和學習過程中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教育包括培養和發展一個人全部潛能的教養過程。是人類社會向教育提出的任務。這一要求和任務沒有任何時候比現在更為迫切和必需了。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教師應該是孩子的引路人,而不是決策者,不管孩子處理問題採取的是什麼辦法,即使是最次的,對孩子也是有利的。只有在挫折、大敗中他們才會不斷吸取教訓,總結出最好的辦法。這樣才能為他們今後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下來打好基礎。相信孩子們一定會有展翅飛翔的那一天。《學會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中有一段很精闢的話:「未來的學校必須把教育對象變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體,受教育的人必須成為教育他自己的人,別人的教育必須成為這個人自己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學生是發展的主體,而主體的發展只有通過主體能動的實踐活動才能實現。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得不到保證,主動性、積極性被壓抑,個性、創造性被束縛,主體作用也就得不到發揮,也就缺少學生的自學、自悟、自得、探討的教學現象。教育的使命就是使人學會生存。要把著眼點從教育轉向學習,從外部的「教」轉向內在的「學」,藉以充分發掘每個人的所有潛力和才能,以適應未來、創造未來,於是終身學習成為人促進自身發展和社會發展的一種必然選擇。曾看到這樣7個尊重和4個贊賞,做到7個尊重:①尊重智力發育遲緩的學生;②尊重學業成績不良的學生;③尊重被孤立的學生;④尊重有過錯的學生;⑤尊重有嚴重缺點的學生;⑥尊重和自己意見不一致的學生;⑦尊重學生的想像或別出心裁的念頭。做到4個贊賞:①贊賞每一位學生的獨特性、興趣、愛好、專長;②贊賞每一位學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極其微小的成績;③贊賞每一位學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現出來的善意;④贊賞每一位學生對教科書的質疑和對自己的超越。我覺得,《學會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就是教會我們怎樣去做到這7個尊重和4個贊賞。這本書讓我們記住:「人永遠不會變成一個成人,他的生存是一個無止境的完善過程與學習過程。人和其他生物的不同點主要就是由於他的未完成性。事實上,他必須從他的環境中不斷學習那些自然和本能所沒有賦予他的生存技術。為了求生存和求發展,他不得不繼續學習。」
《普通教育學》
赫爾巴特是德國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學家和哲學家西方傳統教育理論的代表人物是科學教育學的奠基人。在1806年他發表了《普通教育學》一書此書的原標題為《從教育目的引出的普通教育學》全書共分三編、十四章三編之前有一個「緒論」。 以下是我對赫爾巴特《普通教育學》一書做的一些摘錄以及自己的理解 一、心理學是教育學的基礎學科 「教育者的第一門科學——雖然遠非其科學的全部——也許就是心理學。」赫爾巴特提出了心理學是教育學的基礎學科也是作為教育者必須學習和掌握的的一門學科。 二、教育的管理和目的 一兒童的管理 「滿足於管理本身而不顧及教育這種管理乃是對心靈的壓迫而不注意兒童不守秩序行為的教育連兒童也不認為它是教育。」赫爾巴特認為對兒童的管理是教育者的一部分教育工作和責任對兒童的管理是進行正常教育教學工作的前提和必要准備另外對兒童的管理不能太過。 二兒童管理的目的 「……所以為了要使那種在烈性與慾望中成長起來的意志不被造成具有反社會的傾向就有必要經常對它們保持明顯的壓制。」赫爾巴特繼承了中世紀的教育對兒童的看法認為兒童起初表現出來的意志就是不服從的烈性這種烈性是不守秩序的根源。指出為了使這種烈性不會發展為反社會傾向就必須經常用強制來壓制。 三、教學的步驟 教學過程包括「專心」和「審思」兩個基本環節。「專心」是指集中於某一主題或對象而排斥其他的思想活動。「審思」是指追憶與調和意識內容的思維活動即深入理解與思考把「專心」中認識的個別事物集中起來使之聯合成統一的東西。專心和審思都各有其靜止狀態和運動狀態。在此基礎上赫爾巴特提出了教學階段理論他把教學劃分為明了、聯合、系統、方法四個連續的階段。 一清楚 這是教學過程的第一步對學生而言這一階段處於靜止狀態的「專心」活動其心理狀態主要表現為注意。作為教師要採用提示等直觀教學講授新教材以便使學生清楚而又明確地感知新教材。事物能否被感知首先取決於學生的過去經驗因此要使學生清楚地感知新教材教師必須充分了解學生原有的觀念以便向學生提供恰當的新觀念。 二聯想 對學生來說這個階段是運動狀態的「專心」活動。經過了明了階段之後學生能夠將以往的種種觀念迅速地正確再現出來並自然地引起某種聯想。但是也往往會碰到新觀念與舊觀念不相一致、與舊觀念不相聯系的情況這時教師應該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通過其他有效方式尋找某些較接近的新觀念或舊觀念去代替或調和它們。在此階段重視培養和利用良好的記憶力和想像力是十分重要的。 三系統 經過「聯合」階段學生的新觀念與舊觀念之間產生了一定聯系但並不系統需要學生進一步進行一種靜止狀態的「審思」活動。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使初步聯合起來的種種觀念進一步與課程的整個內容和目的聯合起來使相關的新舊觀念重新聯合為集團形成普遍性的概念。在這一階段想像和思維表現得特別活躍並具有更嚴密的邏輯性。 四方法 這一階段學生對觀念進一步思考表現為一種動態的「審思」活動。教學過程達到系統階段並不等於觀念體系全部形成了還需要不斷充實和完善這便需要藉助實際的練習使已獲得的系統知識付諸應用使之變得更為牢固和熟練。四、訓育及其方法 一訓育的定義 「現在便容易對訓育的概念下定義了。它與兒童的管理有共同的特徵它是直接對兒童的心靈發生影響的它與教學共同的地方在於它們的目的都是培養學生。」赫爾巴特通過把訓育與對兒童的管理和教學相比較來更清晰地理解訓育的實質內涵它們既有相似之處也有不同的地方。 二訓育的方法 赫爾巴特提出的訓育方法有1.陶冶。訓育與管理不同其最大的特點是陶冶性。通過陶冶使學生逐漸受影響。2.教師的人格感染。教師的形象對學生具有權威性通過教師的人格感化學生是訓育的一個重要手段。3.贊許和責備。赫爾巴特說「通過應得的贊許給兒童以快樂這是訓育的出色的藝術。」兒童、少年與青年每個年齡階段的人都須習慣於忍受其所招致的責備並保持這種習慣只要這種責備是恰如其分的和可以理解的。4.建立有益於健康的生活制度。這是「教育的基礎教育的首要准備」。 赫爾巴特在他的著作《普通教育學》里提出的心理學對教育學的意義兒童的管理理論教學階段論以及訓育及其方法這些教育思想盡管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但對教育科學發展的貢獻是傑出的對我們今天的教育工作仍具有借鑒作用。

《 大教學論》
1632年,《大教學論》著成。這個時代是歐洲各國從封建制度向資本主義過渡的時代,文藝復興運動、宗教改革運動和崇尚科學的唯實主義思潮,一浪勝過一浪。新的思維方式日益被人們接受,然而舊的封建制度在歐洲大多數國家仍占統治地位,誇美紐斯的出現為這一過渡起到了巨大的推進作用,他里程碑似的地位,無人質疑。誇美紐斯,連同他的《大教學論》,都是時代的產兒。 然而過渡性的時代決定了人們思想的過渡性,即使是誇美紐斯,也難以避免地被時代特點束縛。所以拜讀著作的同時,還要加以鑒別地理解,方能有所收獲。 本書主要從教育的目的與作用、普及教育思想與統一的教育制度和教學理論展開論述,完整且詳細地構建了整個教育系統。誇美紐斯通過對前人的學習還有對自身的教育實踐活動的經驗概括,使其成為理論體系,成為寶貴的財富,為後人學習借鑒。 面對當時教育環境的封建腐敗,亦深受其害的誇美紐斯痛定思痛,下定決心要扭轉這一局面。但宗教神學的世界觀還有經院主義的方法仍然束縛著人們的頭腦,改革並非易事。如何使教育的改革順理成章?誇美紐斯借鑒了「基督」的聖光使其的出現合理而且有說服力。誇美紐斯是虔誠的基督教徒,但信仰並沒有成為他的束縛和禁錮,相反地,他突破性地將信仰化作燈塔,指引萬千群眾奔向光明。 誇美紐斯首先從宗教的角度肯定人的潛能,指出「人是造物中最崇高、最完善、最美好的」。除了生存,人具備別的生物所沒有的——活力、感覺與理性,而這些是一個人發展的前提和基礎。然後通過「等級原則」告誡人們「我們雖則永遠在往上爬,爬到較高的一級,但是我們仍舊往前進,絕對沒有達到最高的一層」,暗示教育中學問研究的無止境。如果一個人的心思全在智慧上,那麼研究便無止境。緊接著基督教中的「三重」又更進一步引出教育就是今生至永生的預備。而這個預備的過程則要做到「熟悉萬物;自我約束;皈依上帝」,明智的誇美紐斯就巧妙地將這三件事轉化成了「博學;德行或恰當的道德;宗教或虔信」,而這條路必然要通過教育去實現。 誇美紐斯創造性地借「自然法則」類比人類的教育過程,揭露批判了舊教育違背自然的偏差,發現了問題,從而去探索教育和教學應有的正確的理論,把人類從神權中解放出來,這在當時無疑是進步的,而且是顛覆性地變革。當然,若從現代教育的角度來講,以自然為指導是很片面的,因為人有自然屬性的一部分,但同時也有社會性的一部分。 誇美紐斯先進性地給「人」下了一個操作定義,「只有受過恰當教育之後,人才能成為一個人」。他對人的認識是科學完整的,人不是簡單的肉體存在,只有實現了潛能,表現出來,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人。這種認識對於人類的發展有著著實進步的意義,相當於現代人們常說的「提高人口質量」!與此同時,誇美紐斯還用「狼孩兒」例子引證自己的想法,我不禁暗嘆,現代流行的個例研究遠在三百多年前就已經應用於問題的研究和解決了。 認識到教育的重要性之後,那麼教育應該從什麼時候開始實行最好呢?誇美紐斯又類比樹木生長的自然規律,認為教育應該從幼小的時候就要去實行,並且給出了頗有說服力的幾點原因。其一,人生無常,充滿變數,生或死,健全或殘疾誰都無法預示;其二,行動比學習重要,應花更多的時間在實踐上,而非學習;其三,一切事物的本性在較弱的時候容易屈服,容易形成,一旦長硬,就不容易改變了;其四,上帝給了人青春的歲月,那隻合於教育之用,別的都不合適;其五,幼兒時期慾望正在沸騰,思想也很迅捷,記憶正很牢固;其六,在人身上,唯一能夠持久的東西是從少年時期吸收來的。誇美紐斯經過一番論證,得出最謹慎的辦法就是在很小的時候就去把人形成到合乎智慧的標准。 可在誇美紐斯所處的時代,並非任何人都可以接受學校的教育,更別提在什麼時候開始學習了。學校是富人權貴的專利,貧窮的廣大人民無權進入,只能從事體力勞動。誇美紐斯對這樣的情況深感痛心,他堅持,被排斥的人當中一定有極優秀的人被糟蹋、被扼殺,這不是個人的損失,而是國家的損失!所以他提出青年人應該受到共同的教育,不分貴賤,還大力號召群眾一道說服當權者實施普及教育,表現出了極大的民主主義精神。 除了地位的不平等,誇美紐斯還指出當前學校教育體系的不科學,並提出了具體嚴謹的改革措施。在學校,青年人都能學到一切可以使人變成有智慧、有德行、能虔信的科目;所實施的教育不用鞭笞,無須嚴酷或強迫,要盡量溫和輕快自然;教育絕不是虛偽的、表面的,而是真實的、徹底的。誇美紐斯對教育體系的闡釋近乎完美,是一種純粹的教育理念,沒有世俗,沒有功利,這是現代教育急需學習的地方。片面最求升學率、美化學校名聲,讓教育摻雜了太多的虛偽和浮躁,教育不再是純粹為了智慧、德行,而是利益。舉個例子,小學的時候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臨近期末考試,班主任(語文老師)就會頻繁占課,自然課、思想品德課統統讓位,進行考前「輔導」,目的就是為了讓整個班級取得好成績,不難猜到,這和老師的年終獎金也許是直接掛鉤的。這明顯就是對科目的不平等看待,自然和品德的提高對人綜合素質的提高非常重要,可是從小學開始孩子們就被灌輸了這種副科不重要的想法,導致後來越發地對此類科目的不重視。社會經常感嘆年輕一代品德素質差,究其原因,上述的這種情況可能首當其沖吧。 有了教育的基本框架,誇美紐斯接下來闡述了幾個教育理論——自然適應性原則、教學量力性原則、直觀法則等等,在此我只談談對「教學量力性原則」的體會。之所以特別關注這個理論,是因為我曾經一直對於現代教育的一個現象非常不解,那就是,在全球性的奧數比賽中,中國經常是無懸念奪冠的國家,但在全球性的學術研究(數學方面)中,經常活躍的卻是美國等本被甩在身後的國家;考完「雅思」准備出國的學生,也常訝異其中數學部分的難度之低,之後在學術領域的發展卻不盡人意。當我看了這部分的內容之後,我似乎有些明白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能就出自「不自量力」。 誇美紐斯在這一部分明確指出,教學工作要適合兒童的年齡、心理特點還有其承受能力。 具體內容如下:教學內容必須適合兒童的生理和心理發展的水平,不可超過他們的理解能力;教學進度要適合兒童的接受能力,不可使他們負擔過重;教學方法要適合兒童的年齡、心理特點,使教學來得「容易」「輕快」;教學科目要適合兒童的天性,因材施教。其實現在發展心理學很大程度也是圍繞「適宜」這個發展程度展開的,但誇美紐斯能在那個時代做出這樣的近乎科學的安排實在難能可貴。我的理解是,在每一個發展階段都有相應的生理發展作為基礎,兒童時期從生理心理兩方面都是發育的初始階段,更多應該進行的是抽象能力如想像力還有性格的培養,而不是把知識一味地灌輸給還沒有成熟接受能力的兒童。 回到剛才那個問題,就拿中美兩國對比來說,中國的初等教育一直重視的是知識的積累,缺乏創造力等能力的培養,而美國卻恰恰相反,從這個角度不難理解,為什麼比賽中國行,而研究卻不及美國的原因。現在國家也一直很重視這個問題,但決心大於成效,我們也應該秉承誇美紐斯用於革新的精神,發現了問題就要毫不遲疑地去解決問題,即使要排除萬難,也必須將教育革命進行地徹底才行。 讀完《大教學論》,我在感嘆誇美紐斯偉大的成就的同時,也更深刻地認識到教育的重要性。教育不單單是知識的傳遞,德行的培養、行動能力的鍛煉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育不只是存在於學校,它還應滲透到社會生活中,因為教育最終的目的是是人類能夠使用從教育中獲得的東西。書中傳遞的教育智慧還有很多,除了上述內容,還有分科教學法、紀律教育、統一的學校制度及教學計劃等,甚至還涉及了學校經費如此細致的問題。我想,寫到這里不是結束,而是認識教育、理解教育的開始,真正的開始。

《蘇霍姆林斯基的一生》
這本《蘇霍姆林斯基的一生》,是一篇傳記體人物小說,不是學術專著,甚至不是嚴格意義上的人物傳記。但是,本書的作者曾親臨帕夫雷什中學,和工作、學習中的蘇霍姆林斯基親密接觸,並與之促膝長談。因此,盡管是一篇小說,但它還是能夠比較忠實地再現了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人生。而且,由於它是藝術地再現蘇霍姆林斯基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更具有感染力,可讀性更強,人物形象更加豐滿。
蘇霍姆林斯基出生於烏克蘭一個貧農家庭,52歲的一生中,35年獻給了家鄉的中小學教育事業,其中任帕夫雷什中學校長23年。任帕夫雷什中學校長期間,進行了大量的教育實驗,讓這所農村中學成了國內外著名的教育實驗園地。他不僅影響了一所學校,蘇霍姆林斯基還通過他的實驗,他的著作,他的教育思想,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
他一生著作甚豐,有四十一部專著,六百多篇論文,一千多篇童話和故事。他的論著在國內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相繼在我國翻譯出版的有《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帕夫雷什中學》、《要相信孩子》、《給兒子的信》、《公民的誕生》等。這樣一位偉大的教育家,甚至在他成為蘇聯教育科學院通訊院士和世界知名學者之後,他還始終留在農村學校工作,直至生命最後一刻。
蘇霍姆林斯基深信,要當好一名校長,就必須一天也不脫離學生和教學。他明確地提出了口號:到學生中去,到課堂中去,到教師中去。他身為校長,還兼了一個班的班主任,從一年級一直跟到該班學生畢業。他全身心地熱愛學生,殷切地期望他們每個人, 都成為優秀的公民。 他愉快地同學生一起活動,一起學習, 探索各年齡階段學生的個性、心理和精神生活的發展規律。 經他長時間直接觀察的學生達三千七百多人,他還為每個學生寫了觀察記錄。他堅持在教學第一線工作,擔任一門課程(語文、物理或歷史等學科)的教學,像其他教師一樣批改學生的作業。他把幫助和培養教師,看作自己的主要任務之一。他每天都要花兩個小時去聽課,對所聽的每一節課都要進行分析,在連續聽了十幾節課後進行整體剖析。他為青年教師上公開課,與他們談話,要求他們多寫多讀學術性文章;要求教師關心學生的成長,了解學生 精神世界的發展和精神生活。他把全校教師團結成一個優秀的教師集體,這是帕夫雷什中學取得成功的有力的保證。帕夫雷什中學原本是一所極普通的農村 學校,由於蘇霍姆林斯基不懈地進行教育改革和試驗,使之不僅成為蘇聯的優秀學校,而且被看作當代世界著名的實驗學校之一。
蘇霍姆林斯基數十年如一日兢兢業業地工作,把全部心血傾注到孩子們的健康成長上。他在工作崗位上通過了博士論文答辯並獲得了博士學位。他以帕夫雷什中學為實驗基地,同時也廣泛研究其他學校的經驗,孜孜不倦地鑽研教育理論,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研究教育的新問題,提出自己的新觀點並做出新的理論概括。他全面探討了普通教育的各個領域,提出了使青少年全面和諧發展的理論。蘇霍姆林斯基主張個性和諧發展,尊重孩子,信任孩子,他用心靈去塑造心靈的思想是教育思想寶庫中的瑰寶。蘇霍姆林斯基是千萬教師的偶像。如果說,在這之前,我們對他的崇拜是因為經常聽到他的名字,而肅然起敬,那麼,我們還希望在更多的了解他之後,於崇拜之上多些親切。

閱讀全文

與學會教學讀書筆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