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教案 > 烏篷船教案

烏篷船教案

發布時間:2021-02-02 23:28:03

① 《社戲》教案

社戲
魯迅
知識與技能:
知識目標:簡介作者及題解,通讀課文,理清脈絡。研讀課文,認識農民及農民孩子的高尚淳樸的優秀品質和聰明的才幹,了解課文所表達的對勞動人民的深厚真摯的思想感情。品位景物描寫的優美、心理描寫的細膩、語言的自然流暢。理解主題與材料、寫景與抒情的關系。
能力目標:品位景物描寫的優美、心理描寫的細膩、語言的自然流暢。領會課文用詞造句准確、鮮明、主動的特點。
過程與方法:課文的寫作年代和該文所反映的時代距離今天的時間較遠,因此教學重點應放在讀懂弄通原文上,亦即首先讓學生理解字、詞、句、篇最基本的東西;在這基礎上,再懂得主題與材料、寫景與抒情的關系。這後面兩點是教學中的難點。
情感態度價值觀:了解課文所表達的對勞動人民的深厚真摯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通讀課文,理清脈絡。研讀課文,領會課文用詞造句准確、鮮明、主動的特點。
教學難點:理解主題與材料、寫景與抒情的關系。
教學用具:多媒體
教學課時:4課時。

第1課時目標:作者簡介及題解;通讀課文,理清脈絡。
教學具體過程:
一、提問形式,聯系舊課,引出新課。
我們學過魯迅哪篇文章?這篇文章主要表現了什麼內容?學過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文章寫了百草園中生活的趣味、歡樂和在三味書屋讀書的枯燥。通過鮮明的對比,表現了對大自然,對自由生活的熱愛,對束縛兒童思想的封建教育的批判。
教師:《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魯迅回憶童年時代生活的文章,內容基本上是真人真事。今天我們要學的一篇文章,雖然也是寫童年生活的,不過這是一篇小說,是在真人真事基礎上的藝術概括,它的題目叫「社戲」。(板書)社戲 魯迅
二、作者介紹及題解。
魯迅,原名周樹人,文學家、革命家、思想家。浙江紹興人,有小說、雜文、散文、詩歌等,都收在《魯迅全集》里。1918年發表了中國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1921年又發表了中篇小說《阿Q正傳》。散文集《朝花夕拾》。
社戲: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廟。,「社」是相當於「村莊」的區域名稱;社戲就是社裡每年在一定的時間所演的戲。
神棚:供神名牌位的涼棚,演社戲時,搭在戲台正對面,意思是請這些神看戲。
白篷船:船篷沒有加油漆的船,舊時紹興人民一般都使用這種船。
烏篷船:在白篷上用桐油抹黑,課文中指財主鄉紳使用的船。
欣賞幾幅社戲以及江南水鄉的圖片。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朗讀課文,思考:文中寫了哪幾件事?如何抓住「社戲」給文章劃分層次?
2、讀准字音
憚 踱 棹 歸省 行輩 攛掇 鳧水
補充詞語:大抵 偏僻 欺侮 絮叨 怠慢 聚攏 潺潺 蘊藻 家眷 踴躍皎潔 漂渺 後艙 用手撮 桕樹 癩子 糾葛 船楫 大拇指 打呵欠
3、理清情節及作者思路,劃分文章結構
隨母歸省小住平橋村 釣蝦放牛的鄉間生活 看社戲前的波折 夜航去看社戲途中
趙庄看社戲 看社戲後歸航偷豆 六一公公送豆
層次: 一、(1——3)平橋村是「我」的樂土。
二、(4——30)看社戲 戲前波折(4——6)。
雙喜的好主意(7——9)
月夜行船(10——13)
船頭看戲(14——21)
月下歸航、吃豆(22——27)
平安到家(28——30)
三、(31——40)戲後餘波——六一公公送豆
四、家庭作業:
注音13個:憚 踱 棹 歸省 行輩 攛掇 鳧水
補充詞語:大抵 偏僻 欺侮 絮叨 怠慢 聚攏
提高層作業:
(一)辨別字音: 行輩、銀行、行走 歸省、省略 省悟
(二)辨別字形並組詞:倘若、淌汗;抵擋、底細;同伴、攪拌;魚鉤、釣竿;挖掘、倔強、豆漿、木槳;竭力、揭示;陪伴、賠償
(三)解釋下列各詞:朦朧 模糊 皎潔 飄渺 婉轉 悠揚

② 桂林的山和水想像一下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情境並把你想到的美景描述出來

桂林的山和水抄舟行碧襲波上人在畫中游的美景描述如下:

進入象鼻山公園,可以近距離欣賞象鼻山一側的風景。或者選擇訾洲公園的遊船,遠距離觀賞象鼻山的全貌。白天看得到奇秀紛呈,夜晚看得到絢麗精彩。

遠遠看去,碧綠的水波,青翠的青山,一切都像是被洗過似的,清澈透亮的景色。我們的小小的舟子就行駛在這樣的風景里。這景象是這樣相映成趣、渾然一體,感覺我們就像是在美麗的畫卷中盡情的游覽似的,十分的愜意。

每當霞光普照,雲海繚繞,這里便美得窒息。或者坐上竹筏,時而,水會順著竹筏溢到腳面,看著竹筏激起的水波,和向後流去的灕江水,那樣清澈純凈。可千萬不能大意,也許前面不遠處,船夫就會帶你感受沖下堤壩的刺激。

(2)烏篷船教案擴展閱讀

「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賞析:

這句詩出自唐代王維的《周庄河》,意思是烏篷船徐徐行於湖中碧波之上,船中的人兒就像在美麗的畫中游覽一般。

詩作前兩句先寫周庄河岸邊的景色,清風、綠柳、白水、紅桃,在這一片自然美景中,再悠悠緩緩地引出碧波上的烏篷船和坐船游覽的人。船與人的動態美將河兩岸的靜態美渲染得更加濃烈,將周庄別具一格的美麗姿態描摹得惟妙惟肖。

③ 幼兒園美術准備畫輪船應該怎麼介紹

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教案:《船》 媽咪愛嬰網 www.baby611.com2014年06月26日 15:36:26 【設計意圖】: 為了增強幼兒的繪畫自信心,使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幼兒在熟悉大運河上航行的船的發展史以及了解了船在人們生活社會發展中的作用的基礎上,通過開展了美術活動,來激發了幼兒的繪畫興趣,並在繪畫過程中發揮幼兒的想像力、創造力。 考慮到每個幼兒的發展進程…… 【設計意圖】: 為了增強幼兒的繪畫自信心,使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幼兒在熟悉大運河上航行的船的發展史以及了解了船在人們生活社會發展中的作用的基礎上,通過開展了美術活動,來激發了幼兒的繪畫興趣,並在繪畫過程中發揮幼兒的想像力、創造力。 考慮到每個幼兒的發展進程是有差異的,所以我們還為幼兒提供了其他簡單製作材料,啟發幼兒在畫好一艘輪船,再用剪貼、繪畫等組合方法製作船帆,這一做法可以擴大部分能力較強幼兒的創作空間。 【活動目標】 1、 在熟悉大運河上航行的船的發展史的基礎上,了解船在人們生活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2、 豐富水文化的內涵,引導幼兒養成愛水、節約水的好風尚,進一步激發幼兒的環保意識。 3、 在繪畫的過程中發揮幼兒的想像力、創造力。 【活動准備】 輪船圖片若干、各種繪畫輔助材料(白紙、記號筆、水彩筆、油畫棒等)。 【活動過程】 一、觀看多媒體——回顧大運河上「船」的歷史及其發展。 1. 欣賞船的歷史中具有代表性的幾幅圖片,請幼兒說出船名。 (1)出示木筏,師:這是什麼?(這是水上最早的交通工具。)(2)出示其它幾種船的照片,讓幼兒說出它們的名字及功用。 ①小木船——是用木頭做的,體積比較小,使用起來比較輕巧、方便。 ②帆船——帆的作用——藉助風力加快船行駛,轉動帆能改變船的行駛方向。 ③水泥船——是用水泥做的,比木頭船牢固,不容易腐爛。 ④鐵質船——是我們現在生活中最常見的船。 2. 進一步鞏固船的演變史。 (1)幼兒嘗試排圖——船的演變史。 師:從最早的小木筏到現在我們常見的鐵質船,它們是怎樣發展過來的呢? 師:看,這里有5種船,請小朋友按照船的演變順序把圖片拖放到相應的數字下面。 (2)比較對照,掌握正確答案。 師:小朋友都完成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正確答案吧。正確的小朋友為自己鼓掌,錯誤的小朋友就趕快改正吧。 二、了解船在人們生活、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1. 發散思維——請幼兒介紹自己知道的船的名稱作用。 問:你們還知道有哪些船嗎?它們的作用是什麼? ①軍艦——保衛祖國的; ②貨船——運送物資的; ③遊船——觀光旅遊的; ④油輪——開采及運輸石油; ⑤漁船——漁民捕魚的; ⑥連船——這是拖船,是許多船頭尾相連在一起,象一列長長的火車; ⑦烏篷船——這是在江浙一帶常見的生活用船。 2. 游戲「猜一猜」,進一步加深幼兒對各種船的了解。 3. 觀看被污染的運河的圖片,激發幼兒對運河的環保意識。 師:船離不開什麼?現在我們來看一看運河水。干凈嗎?為什麼會變得這么臟? 小結:船上一些廢油廢渣排放到河裡;船上的人和在岸邊生活的人也經常把垃圾扔到河裡,這樣慢慢的河水就越來越臟。 三、動手操作,發揮幼兒想像創新能力。 1、激發幼兒設計環保船的慾望。 師:小朋友我們能為我們的大運河做點什麼嗎? 幼:設計不排放廢油的船師:是啊,這種不污染河水的船我們叫它環保船。 2、與同伴交流商議設計環保船。 師:先想一想,和你的同伴商量一下,你准備設計什麼樣的環保船,你的環保作用體現在哪裡。 3. 幼兒繪畫——設計環保船,教師鼓勵幼兒大膽想像,創作,突出環保特點。 4. 幼兒大膽介紹自己的作品,表述環保的作用,體驗成功的快樂情緒。 四、活動延伸端午節就快到了,下面讓我們乘著我們的環保船,到大海上去賽龍舟吧!(體育活動「賽龍舟」)

④ 冀教版語文六年級上冊1~15課中心

1.長江之歌 教案

一、教學要求: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5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理解詩歌的語言和吟誦詩句,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培養審美情趣。

二、教材說明:

這首詩是電視系列片《話說長江》主題歌歌詞。作者以雄渾的氣勢,贊頌了長江的宏偉、壯觀,以真切的情感表達了對長江的熱愛、依戀之情。全詩共分兩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小節,寫長江的源遠流長,宏偉博大,多姿多彩;第二部分即第二小節,寫長江的古老悠久,氣勢磅礴,力量無窮。

本課的教學重點在指導朗讀,引導學生運用多種形式反復吟誦,聯繫上下文細細玩味,尤其是領悟文中兩次出現的詩句「我們贊美長江,你是無窮的源泉;我們依戀長江,你有母親的情懷」的深刻含義。

三、教學時間:兩課時

四、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1、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一首贊美長江的詩歌。(板書:長江之歌)

《長江之歌》是電視系列片《話說長江》的主題歌歌詞。

2、出示地圖,指出長江的位置和所流經的地方。二、初讀指導。

1、自學生字詞。

(1)自由讀課文,畫出不認識、不理解的字詞。

(2)查字典並聯繫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豐采依戀盪滌塵埃磅礴灌溉

3、各自輕聲試讀課文。

4、分節指名朗讀課文。教師相機指點。

5、四人小組自由讀課文,討論:哪些地方讀懂了?互相交流。

三、指導寫字。

1、出示生字:

乳汁哺挽滌埃灌溉

2、指導寫字:

乳:左右基本等寬。

汁、哺、挽、滌、埃:左窄右寬。

灌、溉:左窄右寬,因筆畫較多,寫時要緊湊一些。

3、學生練習寫字,教師巡視指導。

第二課時

一、二、指名朗讀課文。

三、精讀訓練。

1、出示: 我們贊美長江,

你是無窮的源泉;

我們依戀長江,

你人母親的情懷。

引讀。

3、自由讀。說說讀了這句詩想了解什麼。

4、交流:(1)為什麼說長江是無窮的源泉?

(2)「情懷」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說長江有母親的情懷?

5、精讀第1節:

(1)自由讀,四人小組討論:從哪些地方看出長江是無窮的源泉?

(2)交流。

出示:你從雪山走來,

春潮是你的豐采;

你向東海奔去,

驚濤是你的氣概。

(「雪山」在祖國的最西部,「東海」在祖國的最東部,長江能從祖國的最西部走來,向祖國的最東部奔去,說明她源泉是無窮的。)

指導朗讀:這兩個分句我們該怎樣讀?哪些詞提示了你?

(第一個分句要讀得柔和一些,因為長江是「走來」,第二個分句讀時要讓人感覺有氣概,因為長江是「奔去」。)

(3)默讀第1節,思考:從哪些地方看出長江有母親的情懷?

(4)交流:

出示:你用甘甜的乳汁,

哺育各族兒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

挽起高山大海。

(「哺育各族兒女」:只有母親才會哺育兒女,在這里把長江看作了母親,而且長江哺育的是各族兒女,可見這位母親的胸懷是多麼的寬闊。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這里又把長江擬人化了,長江很長,它就像母親伸長那健美的臂膀,從西至東,把祖國的高山大海拉在手裡,讓它們緊密聯系在一起,永不分離。)

指導學生看地圖,並聯系實際想像體會「哺育、挽起」的意義。

指導朗讀:這一句我們要讀得很深情。

(5)指導朗讀最後一句,要讀出「贊美」「依戀」的感情。

(6)齊讀第1節。指導背誦第1節。

6、精讀第2節。

(1)思考:從哪些地方看出長江是無窮的源泉,它有母親的情懷?

(2)交流:

從哪些地方看出長江是無窮的源泉?

(「遠古」是指很遙遠的古代,長江從遠古走來,向未來奔去,時間跨度很大,長江永遠不會停息,所以說它是無窮的源泉。)

指導朗讀第一句:「走」、「奔」句與第一部分的「走」、「奔」句對比讀,體會長江的宏偉氣勢和永葆青春的活力。

(「灌溉花的國土」:祖國的領土那麼大,長江能將它們一起灌溉,所以說它是「無窮的源泉」。

「推動新的時代」:長江能推動時代的發展,力量是無窮的。)

從哪些地方看出長江具有母親的情懷?

(「你用純潔的清流,灌溉花的國土」:母愛是純潔的、神聖的,長江像母親一樣滋潤著祖國的每寸土地。

「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動新的時代」:母親的力量是巨大的,長江就像母親一樣,對新時代的發展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3)師引讀:所以,「我們——贊美長江……」

(4)指導朗讀第2節。

(5)指導背誦第2節。

四、練習朗讀全詩。

1、同學們,作者從空間和時間上歌頌了長江,學完了這首詩,你們有什麼感想呢?

2、是啊,長江源遠流長、宏偉博大、多姿多彩;長江古老悠久、氣勢磅礴、力量無窮。讓我們以飽滿的熱情去贊美長江,表達出我們對這位偉大母親的依戀之情。

3、練習朗讀。

五、學唱歌曲。

六、作業設計:

改病句。

1、媽媽買了許多食品、蘋果、梨子和水果。

2、體育用品商店擺滿足球、排球、籃球、地球儀等許多體育器具。

3、愛迪生經過努力,發現了電燈。

4、革命烈士十分頑固,誓死不說出黨的秘密。

5、我們要繼承和發揚革命前輩的革命事業。

七、板書設計:

長江之歌

豪邁雄壯

教學反思

2.五彩池 教案

教學要求:

1、了解五彩池的奇特景觀,從中感受大自然的美。

2、了解每段落之間的聯系並劃分段落。

3、學習12個生字,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二、三自然段。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五彩池的特點和池水顯出不同顏色的原因。

教具准備:風景圖、幻燈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布置預習。

1、同學們喜歡旅遊嗎?去過哪些地方?

2、提出預習要求:輕聲把課文朗讀幾遍,做到讀正確、流利。想想五彩池在哪兒?它是什麼樣子的?二、檢查預習。

1、檢查生字讀音。

2、每人讀一個自然段,開火車讀課文。

3、五彩池在什麼地方?五彩池是什麼樣子的?

三、再次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是如何描寫五彩池的?

四、學生默讀思考討論:

1、五彩池是什麼樣子的?(第二自然段,共四句話)

(1)第一句為什麼用「漫山遍野」「大大小小」來形容五彩池?

(2)第二句為什麼說水池像鋪展著的巨幅地毯上的寶石?

(3)第三句寫的是什麼?

(4)第四句為什麼說水池像葫蘆,像鐮刀,像盤子,像蓮花?

2、五彩池中的水都有什麼顏色?是什麼「令我驚奇」?

五、布置作業:

朗讀課文,想想五彩池中的水為什麼會顯出不同顏色?

第二課時

一、指名朗讀課文。

二、學生理解第四自然段。

1、默讀,把講原因的句子畫出來,讀一讀。

2、課文有幾句話說明原因的?(4句話)這四句話是怎麼把原因說清楚的?(第一句說池中長著不同形狀的石筍;第二句說石筍表面附著石粉;第三句講陽光折射;第四句講池邊樹木花草的倒影。)

三、朗讀最後一個自然段,討論:

為什麼說五彩的瑤池就在人間,不在天上?

(因為課文開頭說奶奶講過天上神仙住的地方叫瑤池,而我卻真的看到了像瑤池那樣神奇的五彩池。)

四、練習分段,歸納段落大意。

1、指名按自然段朗讀課文,每人讀一個自然段。讀後說說這個自然段講的是什麼。

2、學生自由發言,劃分段落並說明道理。

一(1):講五彩池在哪裡。

二(2-4):講五彩池怎麼樣以及為什麼會這樣。

三(5):講五彩池就在人間不在天上。

五、指名讀「讀讀寫寫」中所列詞語,並抄寫兩遍。

六、布置作業: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二、三自然段。

板書設計:

位置:藏龍山

水池:大小不同,形狀不同

27五彩池池水:同源不同色

原因:池底石筍、石粉,陽光折射

贊嘆:人間瑤池

教學反思

3.七月的天山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認識生字新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意思,感受優美詞句並積累。

過程與方法:

搜集資料、思考交流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北國天山的美景,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重、難點:能說出天山景物的特點,能從作者的字里行間感受天山的美景從中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唐代大詩人李白有詩雲:「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詩人筆下的「天山」令人神往。那就讓我們隨同《七月的天山》的作者碧野一同走進天山裡去看一看、游一游吧!

(二)出示課題,明確學習任務

1、讀課題,學生利用資料介紹天山

2、解題,了解作者:《七月的天山》是一篇以描寫山川景物為主要內容的游記散文,選自於《天山景物記》,作者碧野。(簡介作者)

「閱讀課文,想想文中主要描寫了哪些景物,它們有什麼特點。如果有興趣,還可以把自己喜歡的優美語句摘抄下來。」

(三)根據「閱讀提示」速讀全文,理清全文所記敘的游覽順序,引導理解內容

1、學生根據提示自讀課文;

2、引導閱讀:

(1)課文是按照什麼順序來寫的?讓學生找出地點變換的句子。這些句子表示空間的轉換,順序從山的外圍寫到山的深處。

(2)學生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課文描寫了哪些景物?主要採用什麼方法寫的?(讓學生議論,然後交流)

(明確:寫了雪峰、雲影、雪水、溪流、森林、野花等美景。描繪方法:A、襯托,如:以藍天和雲影襯托雪峰之高大、靜美;以溪流、游魚的活躍襯托天山的寂靜。B、比喻,如:說白雲在雪峰上留下一朵朵「暗花」;溪流的浪花似盛開的「白蓮」。)

(3)第三段集中寫天山的原始森林。

引導學生思考交流:這段抓住森林的哪些特點來寫的?

(4)朗讀四自然段(或放配樂朗誦)

自讀交流:作者抓住野花的哪些特點進行描繪的?(學生用筆在書本上做出標記)

(四)細品語言文字,小結學習內容

1、課文主要是由外到里,由高到低。表現方法主要運用襯托和比喻。

2、引導學生從描寫景物形態、描繪聲音、描繪動態、描繪色彩、描繪感覺上去找比喻句、體會精妙之處。

3、積累自己喜歡的字詞和句子

4、課外閱讀《天山景物記》

(五)拓展訓練

小練筆:練習寫景狀物作文,要求寫一段特定環境下的景色,如校園的早晨、公園的景物、節日的夜晚等,能抓住景物的特徵

教學反思



4.紹興的船啊紹興的橋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正確認讀本課生字,掌握要求會寫的生詞。

2、背誦課文的第三、六、七自然段。

能力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通過朗讀知道紹興的橋、船各有哪些特點,它們與當地的小朋友的生活存在什麼關系。

2、通過語言文字展開想像,在腦海中展現文中描寫的情境,體會細節描寫及疊句的使用,體會文章的語言特點。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江南水鄉紹興的水、船、橋、人之間的和諧美,激發學生心中的美好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紹興的橋、船各有哪些特點,它們與當地的小朋友的生活存在什麼關系。

教學方法:

朗讀與分析,提問與討論,背景資料的引入。

學情分析:

學生曾經學過《水鄉行》這樣的關於江南風情的文章,對她的風土人情並不陌生。因此,注重加以聯系與遷移,讓學生深刻的體會蘊含其中的情感。

教學准備:舒緩優美的樂曲

教學課時: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激趣引入

(出示部分紹興的橋和烏篷船的圖片)

1、 簡單介紹魯迅的故鄉——紹興

2、 齊讀課題:紹興的船啊紹興的橋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要求標出生詞,為生字擴詞。標注自然段。

交流匯報

2、推薦朗讀。要求為本文分段。想一想每段主要寫了什麼。

3交流討論

4默讀課文。

思考「紹興的船,紹興的橋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你是從哪些詞句看出來的?你從中體會或感受到了什麼?

學生匯報

老師相機介紹坐烏篷船的規矩

4、指名讀

想一想:坐烏篷船有什麼樣的規矩?

5、推測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規矩?

四、作業超市

1、書寫本課的生字新詞

2、朗讀課文,找一找紹興的橋和船有著怎樣的特點。

3、查閱相關的資料,了解更多的知識。

第二課時

一、銜接引入

談談坐烏篷船的獨特規矩。(脫鞋,不準晃動)

二.深入理解,分析感悟

1、默讀其餘的自然段,找一找紹興的橋和船有著怎樣的特點

2、學生在小組里合作完成

3、交流匯報

紹興船的特點

紹興船是用手搖的。

船夫的劃船技術很高強

坐烏篷船是一種享受

船的種類多

4、讓學生通過具體詞句、通過想像畫面,體會到紹興的烏篷船

(是柔和的、是靈動的,是快樂的,是充滿情趣的,是童年的「夥伴」,是水鄉孩子的「搖籃」……)

預設:

橋多

橋頭有故事

體會到紹興的橋

(造型各異、縱橫交錯、四通八達、、踩滿了孩子成長的足跡、承載了孩子們的歡聲笑語、留下了童年美好的記憶……)

5、紹興的橋、船和當地的小朋友的生活存在什麼關系。

6、學生獨立思考,交流匯報

預設:擁有水鄉孩子特有的「生在水邊,行在橋上」的經歷。

能夠隨時欣賞如詩如畫的水鄉風情。

晚上還可以在橋頭聽故事。

請用「紹興的孩子真_______

________,因為_______________。」談談你的感受。

三、情感朗讀,總結全課

師:水鄉的孩子不僅愛聽故事,還愛猜謎語呢。

學生猜謎語,謎底作結。

(帶著紹興孩子的盛情邀請,帶著對美麗水鄉的嚮往,我們再次走入那紹興的船啊紹興的橋)

配樂朗讀

教學反思

5.山海關

教學目標:

知識能力:

1.學習本課生字詞語。

2.背誦三至五段。

過程與方法:自學與交流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了解中華民族歷史,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師與學生活動過程

一、 談話導入,激發閱讀興趣。

同學們,你們去過長城嗎?去過萬里長城的山海關嗎?今天,我們就跟隨著名作家峻青,去認識這被譽為「天下第一關」的山海關吧!

板書:山海關

二、出示學習目標,自學課文內容

1, 朗讀課文,體會文章所表達出的熱愛祖國疆土,熱愛中華民族的熾熱情懷,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 默讀課文,懂得作者按「先總起(贊嘆山海關),再分述(山海關的威武風采——山海關的動人歷史),後總結(歌頌山海關)」的全篇行文思路以及按先概括後具體及空間位置轉換記錄山海關的局部行文思路。

3, 用詞語概括山海關的特點,結合課文內容,領會重點語句的含義及表達的情感。

4, 認識並會寫部分難寫的生字詞。獨立閱讀鏈接小詩《長城》,能有感情地進行朗誦。

(一)初讀,感知全文思路。

要求:1、自由小聲朗讀課文,注意生字新詞的讀音,把句子讀通順。

2、再默讀課文,標出自然段,並想想每個自然段寫了什麼內容?整篇課文中,哪些部分主要寫我看到的景象,哪些部分寫我由此展開的聯想?

(二)細讀,體會文章內容。

一邊默讀,一邊思考:從作者眼中看到的山海關和心中產生的種種想法,你認識到了山海關有怎樣的特點?

1、 讀第一,二自然段,注意作者用了怎樣的詞語,句子來介紹山海關的風采?

(「好一座威武的」「這號稱。。。。。。」等感嘆號)

這兩句話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2、讀第三至五自然段,注意作者用哪句話概括了山海關的風採的特點和給自己留下的深刻感受?文中哪些地方具體地寫出了這些特點?

3、讀第六至九自然段,注意作者站在這雄關之上,心情有怎樣的變化?找出相關句子。

4、他想到了什麼?用哪些話概括了山海關歷史的特點和給自己留下的深刻感覺?這段話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這里用了什麼詞語、句子來全面概括山海關的特點?

5、在閱讀課文1——4段時,要讓學生觀察課文插圖去體會有關語言文字。

在理解各部分內容時,要結合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相關語句或段落。不要把理解和朗讀分離、割裂開來。

(三)練讀,領悟表達方法。

(四)再讀課文,回答問題。

1、作者是怎樣贊頌山海關的?由此想到了什麼?

2、作者是如何描寫山海關的壯觀險要的?由此又想到了什麼?

三、總結全文,布置作業

四、 板書設計

山海關

先總起:贊嘆山海關

再分述:山海關的威武風采——山海關的動人歷史)

後總結:歌頌山海關

先概括後具體及空間位置轉換記錄山海關的局部

教學反思

⑤ 蘇教版六年級下冊老師教案上的如夢令和漁歌子的改寫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學習「塞」、「笠」、「蓑」三個生字。
2、朗讀課文,背誦《憶江南》。
能力目標:
1、訓練學生通過查找資料,看注釋等方式讀懂兩首詞的意思。
2、通過詞中描繪的情景培養學生想像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
情意目標:
1、通過對兩首詞的理解,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激發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化的情感。
3、使學生感悟這兩首詞的魅力所在,培養學生欣賞美、鑒賞美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兩首詞的意思,根據這兩首詞所描繪的景物,想像畫面,並用自己的話描述出來。
課前准備: 課件。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以前同學們學過很多古詩,今天我們來學習兩首詞。(板書:3 詞兩首)
2、同學們知道什麼是詞嗎?
3、讀讀這兩首詞,想想詞和學過的古詩有什麼區別?
二、學習《憶江南》。
1、以師生談話的形式介紹作者。
(1)你知道這首詞的作者是誰嗎?以前是我們曾學過他寫的詩,你還記得嗎?你能為大家介紹一下白居易嗎?(讓學生自由說,可根據以前知道的或課前搜集到的資料知道多少就說多少。)
(2)補充:白居易也是早期詞人中的佼佼者,所作對後世影響甚大。
2、簡介時代背景:
白居易在50歲至55歲期間,曾先後到江南名郡杭州、蘇州出任刺史,秀麗的江南景色和燦爛的吳越文化給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他晚年回到洛陽閑居後,還時常回味這段令人愉悅的回憶。這首《憶江南》詞就是他在67歲時為追憶十多年前的蘇、杭生活而作。
3、解題:
「憶江南」是詞牌名,它與音樂曲譜有關,而與詞的內容一般沒有什麼聯系,作詞者只是依譜填詞。而白居易的這首詞,內容恰與詞牌相吻合。此時他身在洛陽,寫的又是自己對江南春色的記憶,或許這正是作者選此詞牌來抒寫自己江南情結的用意所在吧。
4、自主探究,了解詞的意思:
(1)自由讀,說說這首詞主要講的是什麼?
(2)再讀這首詞,通過查找資料,藉助注釋,理解詞的意思,遇到不懂的地方作上記號。
(3)小組內討論交流自讀情況。(小組內互相交流:你讀懂了什麼?你認為這首詞的哪些地方寫得好,好在哪裡?小組內不能解決的問題記下來,待全班交流時共同解決。)
(4)全班匯報交流。(各小組之間、同學之間互相補充,有不同看法可以爭議。)
要點如下:
首句「江南好」,直寫「江南」之所以值得回憶,一個既淺又俗的「好」字,攝盡江南春色的種種佳處,而作者的贊揚之意與嚮往之情也盡寓其中。同時,惟因「好」之已甚,方能「憶」之不休,因此,此句又已暗逗結句「能不憶江南」,並與之相關闔。
次句「風景舊曾諳」,點明江南風景之「好」,是自己舊時早就感受到、體驗過、熟悉了的,並非得之傳聞。這就既落實了「好」字,又照應了「憶」字,不失為勾通一篇意脈的精彩筆墨。
那麼,江南的好風光究竟「好」在哪裡?在白居易之前,人們描寫江南春色,比較多的是抓住「花飛」「鶯啼」來渲染的,而白居易在這首詞里為我們另外開辟了一個新的詩境。三、四句「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這是對江南春色美景又一種形象化的描述。
指導學生反復朗讀、仔細體會這兩句,想像畫面,用自己的話描述出來:春天的太陽剛剛升起,金色的陽光照射在江邊盛開的鮮花上,紅紅的顯得更加耀人眼目,江水也因之更顯得綠波粼粼,江花、江水兩相輝映,紅的更紅(紅勝火),綠的更綠(綠如藍)。如此強烈的色彩渲染,給人留下了濃得抹不開的光彩奪目的強烈印象。其中,既有同色間的相互烘托,又有異色間的相互映襯,充分顯示了作者善於著色的技巧。
篇末,以「能不憶江南?」收束全詞,通過反問既托出身在洛陽的作者對江南春色的無限贊嘆與懷念,又造成一種悠遠而深長的韻味,令人深醉於江南春色的美景之中。
這首詞,寫的是詩人自己的江南之憶,特具情味,而又引起讀者的遐想,讓人玩味不盡,不失為大手筆。
(5)有感情地朗讀並練習背誦這首詞,進一步感受詞中所描繪的優美景色,感受作者寫法之妙。
三、拓展性練習。
1、以自學自解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江南春》也可自己選擇描寫春天的詩詞來學習。
2、交流自學情況。
3、讀一讀、背一背。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背誦《憶江南》(齊背、單獨背)
二、學習《漁歌子》。
1、以師生談話的形式簡介作者。
2、解題。漁歌子,詞牌名。
3、自主探究,了解詞的意思。
(1)自由讀,說說這首詞主要講的是什麼?
(2)再讀這首詞,通過查找資料,藉助注釋理解這首詞的意思,遇到不懂的地方作上記號。
(3)小組內交流,說說你讀懂了什麼,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4)全班交流。
①指一名學生自願當小老師上台講解對這首詞的理解,台下學生可以對「小老師」問難質疑,「小老師」解疑,若「小老師」答不上或答不對的,台下同學可補充、更正,無人答對的教師可引導、幫助。在生生、師生的相互解答、質疑中完善對這首詞的理解。(著重理解「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引導學生想像畫面,並用自己的話描述出來。)
②學生看圖描繪這首詞所描寫的景物。
③小結:這是一幅垂釣的畫面,白色的鷺和紅色的桃花點綴其間,色彩本來極其鮮明,而由於斜風細雨的籠罩,卻又呈現出迷迷濛蒙的意境。同柳宗元《江雪》中的「獨釣寒江雪」的孤寂與冷峭相比,這首詞所表現的平和與怡悅,自然別有一番韻致。
(5)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詞。
三、拓展性練習。
1、自學自解宋代詩人蘇軾的詩:惠崇《春江曉景》,也可自己選擇描寫春天的詩詞來學習。
2、交流自學情況。
3、讀一讀、背一背。
四、指導書寫,鞏固字音,記憶字形。
1、小組內交流:你是怎樣讀准本課生字的字音,記住字形的。
2、指導書寫,重點指導「蓑」字。

附:板書設計
3 詞兩首
憶江南
白居易

漁歌子
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
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
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教案點評:
使學生感悟這兩首詞的魅力所在,培養學生欣賞美、鑒賞美的能力。打破串講的傳統古詩詞教學模式,力避逐字逐詞逐句講析的呆板做法。給學生以自主學習的權力,充分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教師通過引導學生讀、議、賞、用等方式激發學習情趣,幫助學生「走近古詩詞」,調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全程參與,在參與中達到自悟自得。訓練學生通過查找資料,看注釋等方式讀懂兩首詞的意思。通過詞中描繪的情景培養學生想像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通過對兩首詞的理解,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激發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化的情感。

⑥ 社戲 初一教案幫我回答一些題目。急!急!急!

《社戲》課下注釋
① 選自《魯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版。有刪節。「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廟。在紹興,社是一種區域名稱,社戲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規戲」。② 【消夏】消除、擺脫夏天的炎熱,避暑。③ 【歸省( xǐng)】指出嫁的女兒回娘家看望父母。④ 【樂土】安樂的地方。⑤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詩經·斯干》的頭兩句。意思是潺潺(chánchán)的山澗水,深遠的南山。秩秩,水流的樣子。斯,這個。干,山澗。幽幽,深遠。舊時孩子上學總是念《詩經》之類難懂的書。⑥ 【行(háng)輩】排行和輩分。⑦ 【太公】對曾祖父一輩人的稱呼。⑧【犯上】觸犯長輩或者地位比自己高的人。⑨ 【憚(dàn)】怕,畏懼。⑩ 【高等動物了】意思是成為高等動物了。(11)【春賽】春天舉行的賽會。舊時民俗,在節日或者神的生日,准備儀仗、鑼鼓、雜戲等迎神像出廟,周遊街巷或村莊,叫做「賽會」。(12)【航船】指航行在城鎮和鄉村間有一定班次的搭客的木船。(13)【絮叨】翻來覆去地說。(14)【伊】第三人稱代詞,五四時期的文章里常用來指女性。(15)【禮數】禮節。(16)【攛掇(cuāno)】從旁鼓動人做某事。(17)【寫包票】也稱打包票,表示對某件事情有絕對把握。「包票」是保證書一類的東西。(18)【委實】實在。(19)【鳧(fú)水】游泳。(20)【弄潮的好手】懂得水性,善於游水使船的人。弄潮,在潮頭搏浪嬉戲。(21)【櫓(lǔ)】在船艄撥水使船前進的工具,比槳大。(22)【依稀】隱隱約約。(23)【漁火】夜間捕魚點的燈火。(24)【宛轉,悠揚】這里是形容笛聲的曲折和諧,優美動聽。(25)【自失】(聽得出神)忘了自己。(26)【彌散】彌漫消散。(27)【蘊藻】水草。(28)【叉港】同大河相通的小河道。(29)【神棚】演戲時搭的供神像的棚。(30)【烏篷的船】即「烏篷船」,船篷是用黑油塗過的。(31)【一個黑的長鬍子的】一個塗成黑臉掛著長鬍子的演員。(32)【鐵頭老生】那個演員的外號。老生,戲曲中扮演中年男子以上的角色,這里指會唱、會翻打的武老生。(33)【筋斗】跟頭。(34)【小旦】戲曲中扮演年輕女子的角色。(35)【白地】空地。(36)【小生】戲曲中扮演年輕男子的角色。(37)【小丑】戲曲中扮演滑稽人物的角色。(38)【一折】一出。(39)【老旦】戲曲中扮演老年女子的角色。(40)【交椅】這里指比較大的靠背椅子。(41)【漂渺】通常寫作「縹緲」或「飄渺」,隱隱約約,若有若無。(42)【夜漁】夜間捕魚。(43)【羅漢豆】蠶豆。(44)【旺相(xiàng)】茂盛。(45)【撮(cuō)】用手指捏取細碎的東西。(46)【桕(jiù)樹】也叫「烏桕」,一種落葉喬木,種子可以榨油,做肥皂、蠟燭的原料。(47)【渴睡】很想睡覺。(48)【向午】將近中午。(49)【棹(zhào)著】劃著。(50)【楫(jí)】槳。(51)【姑奶奶】娘家人稱呼已經出嫁的姑娘。這里指「我」的母親。

作者簡介
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清末光緒七年八月初三(1881年9月25日)生於浙江省紹興府會稽縣(今紹興市)東昌坊口。原名周樟壽,字豫才,後改名為周樹人。中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至三十八歲,開始用「魯迅」為筆名。浙江紹興人(祖籍河南省正陽縣),是中華民族文化偉大的奠基人,魯迅的精神被毛澤東主席稱為中華民族魂,並且是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之一。母親魯瑞、父親周伯宜。在這一生中他寫了小說,散文,雜文100多篇.

主要情節:
戲前波折=>月夜行船=>船頭看戲=>月下歸航

主要人物:
我(魯迅):;雙喜:聰明,機靈,善解人意,考慮周到,辦事果斷;桂生、阿發:聰明活潑、膽大心細、熱情友愛;六一公公:熱情好客

作文:
那一次我真的哭了。不是被老師罵而哭,也不是被爸爸媽媽打而哭,而是我在作文競賽中得了第二名而哭。對於一些同學來說,在作文競賽中得第二名可能是件很容易的事,但對我來說卻很難。

我一直都害怕寫作文,可以說我是一見到作文就頭皮發麻,一聽到老師說要寫作文就頭疼,只要一有機會可以溜,我就會腳踏西瓜皮——溜之大吉。

在讀五年級時,有一次作文競賽,我們班班主任王老師叫我參加,我是最恨最怕寫作文了,那想參加什麼作文競賽,於是千方百計想讓王老師不要我參加這次作文競賽,可是王老師就是不同意。我看不參加這次作文競賽是不可能了,師命難為,於是我回家後,便拚命的看爸爸媽媽以前給我買的一些作文書,臨時報報佛腳。

到了作文競賽的那一天,我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進入考場。開始,一切都很順利,我覺得寫得也很不錯,原以為不會出現寫了一半就沒話可寫的狀況,可不一會事情發生了,我忽然覺得無內容可寫了。這時,我抬頭一看,同學們都早已寫好了,有的坐在那邊玩,有的在認真的修改,心想完了,我肯定得不了獎。後來我就稀里糊塗地亂寫一通,經過千辛萬苦,終於寫完了,這時時間也到了,我匆匆地把作文交了。

過了幾天,當老師告訴我這次作文競賽得了第二名時,我十分激動,不爭氣的淚水從眼眶裡掉了下來。

(我從網上摘抄的,還行,但還是自己寫的好... ...還是給點辛苦費吧!^^)

⑦ 紹興的船啊紹興的橋

不好意思

找不到原文

打上來太費時

給你點資料:

在紹興,最有名的當數烏蓬船。紹興的烏篷船也叫腳劃船,是紹興所特有的。烏篷船兩頭尖翹,船舶覆蓋半圓形的船篷。篷用竹片編成,中夾竹籬,上塗桐油黑漆。紹興方言稱黑為"烏",故稱烏篷船。

不知從何時起,烏篷船就被看做是水鄉的精靈、流動的生命,是紹興的象徵。但是今天作為實用的功能已經漸漸被取代,僅僅是鑒湖裡的一道風景。

紹興是中外聞名的橋鄉、橋都。有萬古名橋出越州之說。

盛產青石的紹興,因地制宜,在一千四百平方公里的河網和湖泊上構築了上萬座或古樸或精練的石拱橋。可以說紹興的古橋是登峰造極了。

中國古橋珍品之一的紹興八字橋,在城東南,它相對而斜,狀如八字,故得名。

在紹興的歷史上,名流雅士、平民百姓都與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聽董建成反復講過一個故事,說紹興曾經有座古橋坍塌,一青年立誓重建,苦於家境貧寒,於是外出經商。十多年後攜帶全部資產歸來建橋。沒成想,工程過半時,經費已經用光,他傾盡家產,終於建成此橋。而此時,青年也因心力交瘁去世了。

這是教案:

《紹興的船啊紹興的橋》教案(2009-07-0909:29:12)標簽:教育分類:整理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正確認讀本課生字,掌握要求會寫的生詞。

2、背誦課文的第三、六、七自然段。

能力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通過朗讀知道紹興的橋、船各有哪些特點,它們與當地的小朋友的生活存在什麼關系。

2、通過語言文字展開想像,在腦海中展現文中描寫的情境,體會細節描寫及疊句的使用,體會文章的語言特點。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江南水鄉紹興的水、船、橋、人之間的和諧美,激發學生心中的美好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紹興的橋、船各有哪些特點,它們與當地的小朋友的生活存在什麼關系。

教學方法:

朗讀與分析,提問與討論,背景資料的引入。

學情分析:

學生曾經學過《水鄉行》這樣的關於江南風情的文章,對她的風土人情並不陌生。因此,注重加以聯系與遷移,讓學生深刻的體會蘊含其中的情感。

教學准備:舒緩優美的樂曲

教學課時: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引入

(出示部分紹興的橋和烏篷船的圖片)

1、簡單介紹魯迅的故鄉——紹興

2、齊讀課題:紹興的船啊紹興的橋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要求標出生詞,為生字擴詞。標注自然段。

交流匯報

2、推薦朗讀。要求為本文分段。想一想每段主要寫了什麼。

3交流討論

4默讀課文。

思考「紹興的船,紹興的橋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你是從哪些詞句看出來的?你從中體會或感受到了什麼?

學生匯報

老師相機介紹坐烏篷船的規矩

4、指名讀

想一想:坐烏篷船有什麼樣的規矩?

5、推測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規矩?

四、作業超市

1、書寫本課的生字新詞

2、朗讀課文,找一找紹興的橋和船有著怎樣的特點。

3、查閱相關的資料,了解更多的知識。

第二課時

一、銜接引入

談談坐烏篷船的獨特規矩。(脫鞋,不準晃動)

二.深入理解,分析感悟

1、默讀其餘的自然段,找一找紹興的橋和船有著怎樣的特點

2、學生在小組里合作完成

3、交流匯報

紹興船的特點

紹興船是用手搖的。

船夫的劃船技術很高強

坐烏篷船是一種享受

船的種類多

4、讓學生通過具體詞句、通過想像畫面,體會到紹興的烏篷船

(是柔和的、是靈動的,是快樂的,是充滿情趣的,是童年的「夥伴」,是水鄉孩子的「搖籃」……)

預設:

橋多

橋頭有故事

體會到紹興的橋

(造型各異、縱橫交錯、四通八達、、踩滿了孩子成長的足跡、承載了孩子們的歡聲笑語、留下了童年美好的記憶……)

5、紹興的橋、船和當地的小朋友的生活存在什麼關系。

6、學生獨立思考,交流匯報

預設:擁有水鄉孩子特有的「生在水邊,行在橋上」的經歷。

能夠隨時欣賞如詩如畫的水鄉風情。

晚上還可以在橋頭聽故事。

請用「紹興的孩子真_______

________,因為_______________。」談談你的感受。

三、情感朗讀,總結全課

師:水鄉的孩子不僅愛聽故事,還愛猜謎語呢。

學生猜謎語,謎底作結。

(帶著紹興孩子的盛情邀請,帶著對美麗水鄉的嚮往,我們再次走入那紹興的船啊紹興的橋)

配樂朗讀

還有一點圖片:

⑧ 水墨丹青一課中作者為什麼會有置身於畫中的感覺

晨光中的徽州我們看到了幾艘剪影似的烏篷船、波光閃爍的練江;遠處灰濛蒙版的山影、權晨霧之中無礙縹緲; 白牆青瓦的街市,入目的景色非黑即白,再加上薄薄的一層晨霧,這豈不就是一幅畫?一幅絕妙的山水畫!
參考自:小精靈兒童網站:小教頻道 > 小學教案 > 語文教案 > 五年級上
希望對你有幫助!

閱讀全文

與烏篷船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