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報任安書》鑒賞謝謝!!!
《報任安書》領悟鑒賞與應用拓展
1.司馬遷強調,「士節不可不勉勵」,「故士有畫地為牢,勢不可入;削木為吏,議不可對,定計於鮮也」。讀了《報任安書》,你怎樣評價古人「刑不上大夫」的觀點?
2.古人一直崇尚秉筆直書的「良史」精神,主張史書要客觀真實地記錄歷史,「善惡必書,是為實錄」(唐代劉知幾《史通》)。但司馬遷卻列舉大量史實,說明「此人皆意有所郁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這種「憤而著書」的思想是否有違「良史」精神?應該怎樣看待司馬遷「憤而著書」的思想?
3.司馬遷以非凡的毅力,忍辱負重,「就極刑而無慍色」,完成了巨著《史記》,為人類文化留下了寶貴財富。但《三國演義》中,竟出現了「武帝不殺司馬遷,致使謗書流傳於世」的語句。從歷史的另一個側面看,我們該怎樣評價漢武帝不殺司馬遷,反而任命他為中書令這件事?
鑒賞評價
萬般情懷言辭中
——淺析《報任安書》的抒情藝術
《報任安書》是一篇激切感人的至情散文,是對封建專制的血淚控訴。司馬遷用千回百轉之筆,表達了自己的光明磊落之志、憤激不平之氣和曲腸九回之情。辭氣沉雄,情懷慷慨。
全文融議論、抒情、敘事於一體,文情並茂。敘事簡括,都為議論鋪墊,議論之中感情自現。「若九牛亡一毛,與螻蟻何以異!」,抒發了對社會不公的憤慨;「仆雖怯懦欲苟活,亦頗識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縲紲之辱哉!」,悲切郁悶,溢於言表;「腸一日而九回,居則忽忽若有所亡,出則不知其所往。每念斯恥,汗未嘗不發背沾衣也!」,如泣如訴,悲痛欲絕……富於抒情性的語言,將作者內心久積的痛苦與怨憤表現得淋漓盡致,如火山爆發,如江濤滾滾。
大量的鋪排,增強了感情抒發的磅礴氣勢。如敘述腐刑的極辱,從「太上不辱先」以下,十個排比句,竟連用了八個「其次」,層層深入,一氣貫下,最後逼出「最下腐刑極矣」。這類語句,有如一道道閘門,將司馬遷心中深沉的悲憤越蓄越高,越蓄越急,最後噴涌而出,一瀉千里,如排山倒海,撼天動地。
典故的運用,使感情更加慷慨激昂,深沉壯烈。第二段用西伯、李斯、韓信等王侯將相受辱而不自殺的典故,直接引出「古今一體」的結論,憤激地控訴了包括漢王朝在內的封建專制下的酷吏政治;第五段用周文王、孔子、屈原等古聖先賢憤而著書的典故,表現了自己隱忍的苦衷、堅強的意志和奮斗的決心。這些典故,援古證今,明理達情,讓我們更深刻的感受到了作者偉岸的人格和沉鬱的感情。
修辭手法的多樣,豐富了感情表達的內涵。如「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以下八個迭句,實際隱含著八組對比,同時又兩兩對偶,與排比相結合,既表明了對歷史上傑出人物歷經磨難而奮發有為的現象的認識,又表明了以他們為榜樣,矢志進取、成就偉業的堅強意志,氣勢雄渾,令人慾悲欲嘆。又如「猛虎在山,百獸震恐……」一句,運用比喻,沉痛控訴了人間暴政對人性的扼殺和扭曲,形象地說明了「士節」不可以稍加受辱的道理,真是痛徹心脾。其他像引用、誇張、諱飾等修辭手法的運用,都真切的表達出作者跌宕起伏的情感,有時奔放激盪,不可遏止;有時隱晦曲折,欲言又止,讓我們似乎觸摸到了作者內心極其復雜的矛盾與痛苦。
總之,在《報任安書》中,司馬遷通過富有特色的語言,真切地表達了激揚噴薄的憤激感情,表現出峻潔的人品和偉大的精神,可謂字字血淚,聲聲衷腸,氣貫長虹,催人淚下。前人的評價,「感慨嘯歌有燕趙烈士之風,憂愁幽思則又直與《離騷》對壘」,實在精闢。
Ⅱ 求《齊人有一妻一妾》和《奕秋》《報任安書》的文言文知識點總結
《齊人有一妻一妾》
《孟子》
齊人有一妻一妾而處室者,其良人出,則必饜酒肉而後反。 其妻問與飲食者,則盡富貴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則必饜酒肉而後反;問其與飲食。盡富貴也,而未嘗有顯者來,吾將瞷良人之所之也。」
蚤起,施從良人之所之,遍國中無與立談者。卒之東郭墦間,之祭者,乞其餘;不足,又顧而之他——此其為饜足之道也。其妻歸,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終身也,今若此!」與其妾訕,其良人,而相泣於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 施施從外來,驕其妻妾。
●基礎題
一、給下列加點詞注音
1.瞷( )2.施( )3.訕( )4.墦間( ):
二、下列句中加點字解釋有錯的項( )
A.良人出,則必饜酒肉而後反。饜:飽。反通返,返回。
B.其妻問所與飲食者,則盡富貴也。富貴:富貴的人。
C.吾將瞷良人之所之。瞷:暗中窺視。之:去。
D.遍國中無與立談者。國:國家
E.蚤起,施從良人之所之。蚤:蚤通早,早上。
F.與其妾訕其良人。訕(shàn):譏諷,咒罵。
G.卒之東郭墦(fán)間。卒:最後,終於。之:動詞,去。
三、翻譯下列文言句子
1.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則必饜酒肉而後反;問其與飲食者,盡富貴也,而未嘗有顯者來,吾將瞷良人之所之也。」
2.蚤起,施從良人之所之,遍國中無與立談者。
3.卒之東郭墦間,之祭者,乞其餘
4.其妻與其妾訕其良人,而相泣於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從外來,驕其妻妾。
●賞析題
四、對這篇短文內容藝術賞析有錯的項是( )
A.這篇短文的寓意是辛辣地諷刺了那種不顧廉恥禮義以卑鄙無恥的手段追求富貴顯達的人或者說諷刺活撐面子死愛罪的人的惡劣行徑。
B.這篇寓言故事情節簡單,有時僅僅是一個情景性的設喻,卻可笑、誇張而荒誕,形成語言風趣幽默、寓意醒豁的藝術效果。
C.「齊人」去墳地求乞祭祀剩餘的食物,不饜不返,歸家時又在妻妾面前大吹大擂,一「乞」,一「驕」的對比,通過對比,人物內在品格的委瑣與外表的莊重自足形成強烈的反差,達到了美學上的滑稽效果,形成了尖銳的諷刺。有力地揭露了齊人可笑的虛榮心。
D.本文通過想像將生活中的問題的情狀與特徵誇大,以更深刻地揭示問題的本質和危害。)
E.「遍國中無與立談者」中的「遍」。「遍」,全,表范圍的形容詞。前番是竭力鼓吹,後者是殘酷的事實。城中的富貴者都不願與他站著說話。一個「遍」字,是擊破齊人騙局的重錘。
F.「則必饜酒肉而後反」中的「必」。「必」,一定,表確定的副詞。齊人每外出,必直奔墳場乞食,必飽食而後返,足見其最能勤儉持家,可是鬧了笑話。
五、結構特點賞析
1.「其妻問與飲食者,則盡富貴也。」在文中的作用是什麼?
2.「問其與飲食。盡富貴也,而未嘗有顯者來」在文中的作用是什麼?
3.「吾將瞷良人之所之也」在文中結構上的作用是什麼?
4.全文的點眼之筆是什麼?作用是什麼?
《齊人有一妻一妾》教學設計參考答案
一、1.jiàn 2.yí 3.shàn 4.fán
二、D.國:城。
三、
1.他的妻子告訴他的小妾說:(我們的)丈夫一旦出門,就一定要酒足飯飽才回來。(我)那些與(他)一起吃喝的人(是什麼人),(他就說)全部是些富貴的人啊,可是不曾有顯貴的人來過(家裡),我想暗中他,看他到什麼地方去。
2.早上起來,跟蹤丈夫去的地方,(可是)遍城沒有人願意與他停下來和他說句話。
3.最後,(丈夫)去了東城處的墳塋里,到祭祀人祭祀過的地方,乞求那些殘餘下來的東西。
4.妻子與小妾先是咒罵她們的丈夫,後來竟然在庭院中相對哭泣,但是他們的丈夫不知道這情況,從處回來時得意洋洋,在妻妾面前驕橫跋扈。
四、EF(E「城中的富貴者都不願與他站著說話」。范圍是不確定的,不單富貴者,當是指一切人。F,「足見其最能勤儉持家」錯。)
五、
1.答:設置懸念,激發讀者興趣。
2.答:它是全文的伏筆,為下文其妻「將瞷良人之所之也」以及「之祭者,乞其餘」的描寫蓄勢。
3.答:承上啟下,過渡鋪墊。
4.答:施施從外來,驕其妻妾。有力揭露齊人恬不知恥的丑態,說明寫作意圖,諷刺為追來富貴顯達,不擇手段的可恥現象。
《奕秋》
原文
孟子曰:「無或乎王之不智也。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見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奕之為數,小數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 選自《孟子·告子上》
譯文
孟子說:「對於君王的不聰明,不必奇怪。即使有天下最容易生長的東西,(如果)曬它一天,凍它十天,沒有能生長的。我見君王的次數很少,我一離開他,那些給他潑冷水的人馬上又圍上去了,(這樣,)我對他剛有的那點善心的萌芽又能怎麼樣呢?(好比下棋,)下棋作為技藝,是小技藝;不專心致志,就學不到手。 奕秋是全國的下棋聖手,讓他教兩個人下棋。一個人專心專意,只聽奕秋的話。另一個呢,雖然聽著,但心裡卻想著有隻天鵝快要飛來,要拿起弓箭去射它。這樣,即使跟人家一道學習,他的成績也一定不如人家的。是因為他的聰明不如人家嗎?自然不是這樣的。
注釋
(1)使奕秋誨二人奕 使:(讓 ) 誨:( 教) (2)有鴻鵠將至 至:(來 ) (3)思援弓繳而射之 援:(引 ) (4)為是其智弗若與 智:( 智慧)
解釋句中「之」字用法、意義
(1)通國之善弈者也 ( 的) (2)吾欲之南海 (去) (3)一人雖聽之 (代詞) (4)思援弓繳而射之 (代詞)
道理:
說明學習要專心致志,不可一心二用,否則什麼也學不會 。
《報任安書》
(一)通假字
1.其次詘體受辱。 詘,通「屈」,彎曲。 2.其次剔毛發。 剔,通「剃」,動詞。
3.其次關木索,被棰楚受辱。棰,同「捶」,杖。
4.見獄吏則頭槍地。 槍,通「搶」,撞擊。 5.及以至是。 以,通「已」
6.及罪至罔加。 罔,通「網」,法網。
7.大底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 底,通「抵」 ,大抵,大都。
8思垂空文以自見。 見,通「現」,表現。 9.放失舊聞。 失,通「佚」,散亂的文獻。 10.則仆償前世之責。 責,通「債」,債務。 11.古者富貴而名摩滅。摩,通「磨」。 12.權傾五伯。伯, 通「霸」。 13.具於五刑。具,通「俱」。
14.曷足貴乎。曷,通「何」。 15.幽於圜牆之中。圜,通「圓」。
(二)詞類活用
1.孫子臏腳:名詞作動詞,古代剔去膝蓋骨的酷刑
2.以污辱先人:形容詞作使動用法,使……受辱
3.倡優所畜: 名詞作狀語, 像樂師、優伶一樣
4.仆之先人非有剖符丹書之功:名詞作狀語, 用硃砂
5.故述往事,思來者: 動詞作使動用法,使.……思考
6.請略陳固陋 :形容詞作名詞,固執鄙陋的意見 7.衣赭衣:名詞作動詞,穿上
8.流俗之所輕也:形容詞作動詞,輕視 9.幸勿為過:名詞作動詞,責怪,責備
(三)被動句
(1)幽於糞土之中而不辭者。 (2)其次詘體受辱。
(四)省略句、判斷句
(1)《詩》三百篇,大底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 (2)且西伯,伯也。
(五)狀語後置句
(1)鄙陋沒世而文采不表於後世也。 (2)權傾五伯,囚於請室。
(3)幽於圜牆之中
(六)賓語前置句
(1)若望仆不相師
(七)重點翻譯句 .
1.《詩》三百篇,大氐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 《詩經》共三百篇,大都是聖人賢士為抒發憤懣之情而寫作的。
2.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也就是想要探究自然和人間的關系,弄通由古至今的變化規律,自成一家之見解。
3.雖萬被戮,豈有悔哉! 即使被千刀萬剮,我難道會後悔嗎?
4.假令仆伏法受誅,若九牛亡一毛,與螻蟻何異? 假如我受到法律的制裁被殺,就像在九頭牛身上去掉一根牛毛,與殺死一隻螻蟻有什麼區別呢?
5.故士有畫地為牢,勢不可入;削木為吏,議不可對,定計於鮮也。 所以,在地上劃圈為牢,氣節之士勢必不肯進去;用木頭削成獄吏,氣節之士也認為不可受它審訊,拿定主意在受辱之前自殺。
6.仆雖怯懦,欲苟活,亦頗識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縲紲之辱哉! 我雖然怯弱,想苟活偷生,但也知道捨生就死,怎麼會自甘沉溺於牢獄的侮辱之中呢?
7.今雖欲自雕琢,曼辭以自飾,無益於俗,不信,祗取辱耳。 時至今日,我即使想要修飾打扮,用美好的言辭為自己解脫也無濟於事,一般人不會相信,只不過自取侮辱罷了。
(八)一詞多義
1. 勝
(1)勝任。 能夠承擔或承受。 (2)不可勝記。 盡。
(3)百戰百勝。 勝利。 (4)引人入勝。 優美的。
2.再
(1)太史公牛馬走司馬遷再拜言。 兩次。 (2)青春不再。 再繼續,再出現。
3.厥
(1)思厥先祖父。 他的。 (2)大放厥詞。 他的。 (3)厥有《國語》。 於是,就,才。
4.焉
(1)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疑問代詞,怎麼。 (2)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 語氣詞。 (3)積土成山,風雨興焉。 兼詞,在那裡。
5.非
(1)死日然後是非乃定。 錯誤,不對。 (2)無可厚非。 反對,責備。
(八)古今異義詞
1.太史公牛馬走司馬遷再拜言。
古義:謙詞,像牛馬一樣供人驅使的人。 今義:牛馬走路。
2.意氣勤勤懇懇。 古義:情意誠摯懇切。 今義:勤勞而踏實。
3.夫人情莫不貪生惡死。 古義:兩個詞,夫為語氣詞。 今義:對已婚女人的稱呼。
4.念父母,顧妻子。 古義:妻子和兒女。 今義:配偶。
5.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 古義:形容詞,不同尋常。 今義:表程度的副詞,相當於「很」、「非常」。
6.下流多謗議。 古義:處於卑賤的地位。 今義:1.下游 2.行為不符合道德准則
(九)虛詞
1. 以
(1)及以至是(通「已」) (2)仆以口語遇遭此禍(介詞,因為) (3)退論書策以舒其憤(連詞,來) (4)重為鄉黨所戮笑,以污辱先人(連詞,以致) (5)今少卿乃教以推賢進士(介詞,用) (6)夫人不能早自裁繩墨之外,以稍陵遲(連詞,因而)
2.為
(1)為十表,本紀十二(動詞,寫成) (2)季布為朱家鉗奴(動詞,做了) (3)削木為吏,議不可對(動詞,當作) (4)然此可為智者道(介詞,給,替) (5)古人所以重施刑於大夫者,殆為此也(介詞,因為) (6)重為鄉黨所笑(介詞,被)
3.且
(1)且勇者不必死節(連詞,況且) (2)且從俗浮沉,與時俯仰(副詞,暫且,姑且) (3)且西伯,伯也(連詞,再說)
4.於
(1)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介詞,比) (2)幽於圜牆之中(介詞,在) (3)至激於義理者不然(介詞,被) (4)少卿視仆於妻子何如哉(介詞,對) (5)無益於俗(介詞,對)
5.乃
(1)今少卿乃教以推賢進士(副詞,卻,竟然) (2)乃欲引節,斯不亦遠乎(副詞,才) (3)然後是非乃定(副詞,才) (4)至激於義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動詞,是)
6.然
(1)至激於義理者不然(代詞,這樣) (2)然此可為智者道(連詞,表示轉折) (3)闕然久不報(形容詞詞尾,……的樣子)
Ⅲ 司馬遷 報任安書
暈,要求那麼高還不給高的積分,無語……
我只能給你說,這就是古代史官的精神,崔杼弒君斬史官,史官仍然奮筆直書。
齊庄公貪戀大夫崔杼之妻棠姜的美色,偷偷地與其私通,一來二往,就被崔杼發覺,但礙於庄公是自己的主子,崔杼一時無法動怒。然而,他無時不在尋找報復的機會。
齊鄰國莒國黎比公前來拜訪,庄公設宴招待。崔杼認為報殺庄公的時機到了,假稱生病不去赴宴,卻在家裡精心策劃一場捉姦弒君的計謀。而好色的庄公也認為這是與棠姜幽會的好機會,就早早地離開了宴席,只帶上幾個護衛人員,便急促地趕到崔杼家。他讓護衛呆在外屋,自己徑直地進入棠姜的卧房,見棠姜遲遲未出來,痴情的庄公竟吟頌起情歌來。正當棠姜翩翩而出、庄公激情澎湃時,崔杼一聲令下,眾殺手一擁而出,把庄公及其護衛斬盡殺絕。
齊國太史公如實記載了這件事,崔杼心怒,殺了太史。太史的二個弟弟也如實記載,都被崔杼殺了。崔杼告訴太史第三個弟弟說「你三個哥哥都死了,你難道不怕死嗎?你還是按我的要求:把庄公之死寫成得暴病而死來寫吧」,太史弟弟正色回答「據事直書,是史官的職責,失職求生,不如去死。你做的這件事,遲早會被大家知道的,我既使不寫,也掩蓋不了你的罪責,反而成為千古笑柄」。崔杼無話可說,只得放了他。太史弟弟走出來,正遇到南史公執簡而來,南史公以為他也被殺了,是來繼續實寫這事的。
除此之外,正如他所說的一樣,"述往事思來者",實際上用的是倒裝手法,意思是使後人思考,希望自己能夠「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將以前那些各史書中混亂的記敘整理一遍,然後成為可以值得信賴的史料。
除此之外,他還列舉了大量的例子鼓勵自己,比如說的韓非囚秦等等……目的是說明「古之富貴之人」大多埋沒了,只有那些有堅強毅力的人才能成就大業,自己雖然身受腐型,但仍然要堅定不移的完成這個著作,即「草創未就,會當此禍,惜其不成……」
總的來說,司馬遷使靠著史官良知的精神才直言不諱的…… 而讓司馬遷寫完這本書的動力也是源自史官的責任感……
Ⅳ 報任安書讀後感 內容要新穎
作文主要還是自己寫,可以才考一些資料,但是不可以
我給你一些關於任安書的資料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是一篇千古名篇,司馬遷在這封信中,把他對世情的感慨,對人生的悲憤,對專制君主的認識,對理想事業的追求,盡情地傾吐出來,如泣如訴。慷慨悲涼,理正而辭嚴,具有很強的感染力。李晚芳曰:「此篇(《報任安書》)與自序,俱原作史之由。《自序》重承先繼聖,此重惜死立名。《自序》悲婉,此則沉鬱、雄健。其操縱起落,俱挾浩氣流行,如怒馬賓士,不可羈勒,與《史記》之雅潔稍異,是史公另一種豪放激宕之文。蓋因救友陷刑,滿肚皮怫鬱不平之氣,藉此發泄。書中『舒憤懣』,三字是此本旨,故篇中處處皆憤懣之辭。縱橫跌宕,慷慨淋漓,轉折提接雖多,卻如一氣呵成。掙眉裂眥而寫之,驟讀無不為之惋惜。」這篇千古名篇回顧了司馬遷因李陵事件而受刑的全過程,敘述了忍辱著書的目的、決心、毅力,及其極端痛苦悲憤的心情。文章充滿了作者受刑後的無限痛苦與悲涼,但讓人讀後並不感到,而是感到有一股氣勢,有一股充滿自信的、無堅不摧的、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力量。盡管此篇是太史公「舒憤懣」之作,但他把帶有消極頹廢色彩的「感憤傷激」情緒就生化出積極向上、富有創造活力的生命激情。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引古人自況,認為只有那些能夠經受得起艱難環境磨煉的人才能做出一番事業來。在此文中,他寫下了一段名言:
古者富貴而名磨滅,不可勝記,唯俶儻非常之人稱焉。蓋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賢聖發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結,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來者。及如左丘明無目,孫子斷足,終不可用,退論書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
慕義而死,保持名節;忍辱負重,自奮立名,怎樣處理好這二者的界限是很難的。在《報任安書》中,司馬遷提出了一個「人固有一死,死有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趨異也」的標准。司馬遷認為僅以一死來對黑暗進行抗爭,「若九牛亡一毛,與螻蟻何異」,故他在忍辱與生死的痛苦抉擇中選擇堅強地活下來,並以最大毅力完成《史記》。並且在司馬遷看來,自古迄今的聖賢君子和志士仁人之所以要著書立說,就是因為他們在建功立業的奮斗過程中遭受到各種黑暗勢力的打擊和無端的迫害,使他們倍受艱難困苦和壓抑,精神上承受了巨大的折磨;而這種難言的隱衷和哀痛又無法為人所理解,於是只有通過為文論述來抒發他們內心強烈的悲憤,闡明他們的思想主張,並憑借往事的興衰成敗的軌跡,總結歷史的規律,寄希望於來者。這引起了司馬遷的共鳴。所以他以《報任安書》來明志,說明他要發憤著書,效法古人,把自己全部精力傾注在《史記》著作之中,以成就其「一家之言」。載於《全漢文》的《悲士不遇賦》也是司馬遷受刑後悲嘆生不逢時的作品,可與《報任安書》相互補充。在賦中,司馬遷指斥天道微暗,美惡難分,「理不可據,智不可恃」,他的內心充滿了矛盾和痛苦。一方面消極厭世,「委之自然,終歸一矣」,認為人總是要死的,追求功利又有什麼意義,還不如聽之自然;另一方面又堅持理想,「沒世無聞,古人惟恥,朝聞夕死,熟雲其否」,顯然是要追步孔子,死而後已。這正是司馬遷在受刑後於恥辱與名節間掙扎的寫照,而最後司馬遷選擇了隱忍發憤、建立功名之路。故此賦與《報任安書》正好相得益彰。
司馬遷不僅在《報任安書》中提出了「舒其憤」的創作思想,而且以其《史記》的創作實踐具體地體現了自己的理論主張。這種理論和實踐的有機結合,使《史記》的創作蘊含著作者極其深沉的感慨,因而具有極其強烈的抒情性。很明顯,《史記》寫的是歷史,但它並不是純客觀的實錄,而是飽含著作者強烈的愛憎與褒貶。司馬遷作《史記》,自比於孔子作《春秋》,在寫作方法上,力圖遵循據傳為孔子所說「我欲載之空言,不如見之於行事之深切著明」的原則。《史記》寫作以敘事為主,是非褒貶一般寓於敘事之間。顧炎武認為「古人作史有不待論斷而於序事之中即見其指者,惟太史公能之」。司馬遷寫《史記》正是通過對歷史人物及歷史事件的敘述,表現自己的社會理想和對黑暗現實的憤怒批判,並抒發其悲鬱之情。縱觀《史記》,可以看到太史公的筆下時常涌盪著一種憤嫉之情,一種沉鬱之氣。那種對帝王公侯的貶斥鞭撻,那種對佞儒酷吏的尖刻譏諷,那種對刺客游俠的傾心贊頌,那種對失路英雄及含憤志士的無限同情,都極為鮮明地體現作者的愛憎褒貶。魯迅先生稱《史記》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真是精當之極
Ⅳ 二年級傳統文化「格言警句」教學設計
愛 國
1.以家為家,以鄉為鄉,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 ——《管子·牧民》
2.臨患不忘國,忠也。——《左傳·昭公元年》
3.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4.苟利國家,不求富貴。——《禮記·儒行》
5.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6.烈士之愛國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廣譬》烈士:有抱負.有作為的人。
7.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
8.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病起書懷》
9.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10.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
11.精忠報國。——《宋史·岳飛列傳》
12.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麥孟華《論中國之存亡決定於今日》
明 志
13.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
14.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論語·里仁》
1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秦伯》
16.志不強者智不達。——《墨子·修身》
17.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史記·陳涉世家》
18.志當存高遠。——諸葛亮《誡外生書》
19.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誡子書》
20.有志者事竟成。——《後漢書·耿弇列傳》
21.志小則易足,易足則無由進。——張載《經學理窟·學大原下》
22.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蘇軾《晁錯論》
23.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長百歲。——石成金《傳家寶·俗諺牧民》
持 節
24.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25.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論語·子罕》
26.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論語·衛靈公》
27.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論語·微子》
28.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29.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盡心上》
30.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司馬遷《報任安書》
31.不為窮變節,不為賤易志。——桓寬《鹽鐵論·地廣》
32.寧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齊書·元景安列傳》
33.疾風知勁草,板盪識誠臣。——李世民《賜蕭瑀》
3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周敦頤《愛蓮說》
35.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文天祥《正氣歌》
36.名節重泰山,利慾輕鴻毛。——於謙《無題》
37.粉身碎骨渾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間。——於謙《石灰吟》
38.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南西北風。——鄭燮(xiè)《題畫·竹石》
自 強
39.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乾·象》
40.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老子》第三十三章
41.不怨天,不尤人。——《論語·憲問》
42.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 《孟子·告子下》
43.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孟子·告子下》
44.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45.以修身自強,則名配堯禹。——《荀子·修身》
46.能勝強敵者,先自勝者也。——《商君書·畫策》
47.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龜雖壽》
48.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劉禹錫《酬樂天詠老見示》
49.眼前多少難甘事,自古男兒當自強。——李咸用《送人》
50.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李清照《烏江》
51.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朱熹《答鞏仲至》
誠 信
52.修辭立其誠。——《周易·乾·文言》言語應該建立在誠信的基礎上。
53.不精不誠,不能動人。——《莊子·魚父》
54.失信不立。——《左傳·襄公二十二年》
55.輕諾必寡信。——《老子》第63章 輕易向別人承諾的人一定很少講信用。
56.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學而》
57.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論語·學而》
58.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論語·為政》可:可以立身處世。
59.民無信不立。——《論語·顏淵》
60.言必信,行必果。——《論語·子路》果:果斷
61.一諾千金。——《史記·季布欒布列傳》
知 恥
62.記己有恥。——《論語·子路》用羞恥之心來約束自己的行為。
63.無羞惡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孫丑上》
64.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孟子·離婁上》人一定是先有自取其辱的行為,別人才會侮辱 他。
65.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孟子·盡心上》:不知羞恥的那種羞恥,才真的是不
知羞恥啊!
66.知恥近乎勇。——《禮記·中庸》
67.人必其自愛也,而後人愛諸;人必其自敬也,而後人敬諸。——楊雄《法言·君子》
68.人有恥,則能有所不為。——朱熹《朱子語類》倦十三
69.五刑不如一恥。——呂坤《呻吟語·治道》
70.士皆知有恥,則國家永無恥矣。——龔自珍《明良論二》
改 過
71.見善則遷(學習),有過則改。——《周易·益·象》
72.改過不吝。——《尚書·仲虺(huǐ)之誥》
73.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尚書·伊訓》
74.人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宣公二年》
75.過而不改,是謂過矣。——《論語·衛靈公》:有了錯誤而不改正,這便真叫錯誤了。
76.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舊唐書·魏徵 列傳》
77.言者無罪,聞者足戒。——白居易《與元九書》
78.過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李覯《易論第九》
79.聞過則喜,知過不諱,改過不憚。——陸九淵《與傅全美》
80.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論語集注>卷一》
81.不貴於無過,而貴於能改過。——王守仁《改過》
82.秦惡聞其過而亡,漢好謀能聽而興。——薛瑄《讀書錄》卷十
83.改身之過,遷(發揚)身之善,謂之「修身」。——顏元《顏習齋先生言行錄》
84.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葯苦口利於病。——《增廣賢文》
厚 仁
85.惟仁者能好人,能惡人。——《論語·里仁》只有仁者才知道怎麼愛人,怎麼恨人。
86.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論語·八佾(yì)》
87.仁者壽。——《論語·雍也》
88.仁者無敵。——《孟子·梁惠王上》
89.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顏淵》
90.寬則得眾。 ——《論語·陽貨》
9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92.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孟子·公孫丑上》君子最高得德行就是同別人一道行善。
93.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孟子·離婁下》
94.與人善言,暖於布帛;傷人以言,深於矛戟。 ——《荀子·榮辱》
95.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惡。——《戰國策·魏策》
96.愛之不以道,適所以害之也。——《資治通鑒》卷九十六 愛他的方式如果不正確,恰恰是害了 他。
97.以愛己之心愛人,則盡仁。——張載《正蒙·中正》
98.民,吾同胞;物,吾與也。——張載《正蒙·乾稱》
貴 和
99.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周易·系辭上》
100.親仁善鄰,國之寶也。——《左傳·隱公六年》
101.禮之用,和為貴。——《論語·學而》
10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 君子與人和諧相處,卻有自己的主見;小 人容易苟同別人,卻不能與人和平共處。
103.君子和而不流。(流:盲從)——《禮記·中庸》
104.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 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孟子·梁惠王下》
105.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丑下》
106.千人同心,則得千人力;萬人異心,則無一人之用。——《淮南子·兵略訓》
107.單者易折,眾則難摧。——崔鴻《三十國春秋·西秦錄》
108.和以處眾,寬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林逋《省心錄》
109.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論語·學而》
11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論語·顏淵》
111.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純潔的友誼不帶任何功利色 彩,就像水一樣清澈透明。) ——《莊子·山木》
敦 親
112.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詩經·小雅·蓼莪》
113.事父母,能竭其力。——《論語·學而》
114.父慈而教。——《左傳·昭公二十六年》
115.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孝經·天子》
116.孝在於質實,不在於飾貌。——桓寬《鹽鐵論·孝養》
117.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遊子吟》
118.夫婦和而後家道成。——《幼學瓊林·夫婦》
119.兄弟敦和睦,朋友篤誠信。——陳子昂《座右銘》
120.父不慈則子不孝。——顏之推《顏氏家訓·治家》
121.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孟子·離婁上》
122.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後漢書·宋弘列傳》
重 義
123.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隱公元年》
124.義以生利,利以豐民。——《國語·晉語》
125.見利思義。——《論語·憲問》
126.見得思義。——《論語·季氏》
127.義,志以天下為芬。——《墨子·經說上》:義,就是立志把天下的事作為自己分內的事。 128.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孟子·盡心上》
129.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孟子·告子上》
130.先義而後利者榮,先利而後義者辱。——《荀子·榮辱》
131.臨難毋苟免。——《禮記·曲禮上》:在災難與危險面前,不要苟且偷生而失去做人的氣節。 132.義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董仲舒《春秋繁露·仁義法》
133.義者,心之養也;利者,體之養也。——董仲舒《春秋繁露·身之養重於義》
134.君子義以為質,得義則重,失義則輕, 由義為榮,背義為辱。——陸九淵《與郭邦逸》
尚 勇
135.視死如歸。——《管子·小匡》
136.率義之為勇。——《左傳·哀公十六年》
137.見義不為,無勇也。——《論語·為政》
138.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論語·憲問》
139.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論語·憲問》
140.義之所在,不傾於權,不顧其利。——《荀子·榮辱》
141.知而好問者聖,勇而好問者勝。——《文字·自然》
142.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後漢書·班超列傳》
143.小勇,血氣所為;大勇,義理所發。—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孟子集注>卷二》
144.初生之犢不懼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74回
好學
145.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學而》
146.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
147.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述而》
148.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
149.篤信好學,守死善道。——《論語·泰伯》
150.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論語·衛靈公》
151.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 ——《論語·子張》:廣博地學習以堅定自己的意志,懇切的提問 並且聯系實際進行思考。
152.博學而詳說之,將以反說約也。——《孟子·離婁下》
153.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孟子·盡心下》
154.學至乎沒而後止。——《荀子·勸學》:學習到生命的最後一刻才算中止。
15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學記》
156.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禮記·中庸》
157.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
158.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
159.善學者,假人之長以補其短。——《呂氏春秋·用眾》
160.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161.行成於思,毀於隨。——韓愈《進學解》:德行由於深思而有所成就,因隨聲附和而毀掉。 162.聖人無常師。——韓愈《師說》
163.學貴得師,亦貴得友。——唐甄《潛書·講學》
164.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古辭《長歌行》
165.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陶淵明《雜詩八首》之一
166.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滿江紅·寫懷》
167.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朱熹《勸學》
168.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文嘉《明日歌》
審 勢
169.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的33章
170.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第44章:知道滿足就不會受到屈辱,知道適可而止就不會有 危險。
171.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老子》第58章
172.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老子》第64章
173.聖人擇可言而後言,擇可行而後行。——《管子·形勢解》
174.三思而後行。——《論語·公冶長》
175.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論語·子路》 如果貪求小利,就不能成就大事。(後 句)
176.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衛靈公》
177.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勸學》
178.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韓非子·喻老》
179.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戰國策·楚策》
180.差若毫釐,謬以千里。——《禮記·經解》
181.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禮記·中庸》:凡事如果能預先充分准備就會成功,否則就會失 敗。
182.惟有道者能備患於未形也。——《管子·牧民》:只有有遠見的人才能夠在禍患沒有形成的時候 就預防它。
183.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左傳·襄公十一年》
184.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戰國策·趙策》
185.前車覆,後車誡。——《漢書·賈誼傳》
186.傲不可長,欲不可縱,志不可滿,樂不可極。——《禮記·曲禮上》:驕傲不可滋長,慾望不可 以放縱,不能讓自己志得意滿,不應該使自己樂到極端。
187.善不可謂小而無益,不善不可謂小而無傷。——賈誼《新書·審微》
188.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史記·高祖本紀》
189.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三國志·蜀書·先住傳》
190.樂不可極,極樂成哀;欲不可縱,縱欲成災。——吳兢《貞觀政要·刑法》
191.夫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 ——《新五代史·伶官傳序》
求 新
192.終日乾乾,與時偕行。——《周易·乾·文言》:一天到晚謹慎做事,自強不息,和日月一起運 轉,永不停止。
193.日新之謂盛德。——《周易·系辭上》:每天都有新的變化才是大德。
194.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周易·系辭下》
195.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禮記·大學》:如果能每天除舊更新,就要天天除舊更新,不 間斷地更新又更新。
196.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擔心) ——《宋史·王安石列傳》
197.德貴日新。——康有為《論語注》卷九
198.惟進取也故日新。——梁啟超《少年中國說》
199.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荀子·勸學》
200.君子之學必日新,日新者日進也。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進而不退者。 ——程顥.程頤《二 程集·河南程氏遺書》
201.為學須覺今是而昨非,日改月化,便是長進。——朱熹《朱子語類》卷八
202.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登鸛鵲樓》
203.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勤 儉
204.君子以儉德辟難。——《周易·否》
205.克勤於邦,克儉於家。——《尚書·大禹謨》
206.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左傳·庄公二十四年》
207.民生在勤,勤則不匱。——《左傳·宣公十二年》
208.儉節則昌,淫佚則亡。——《墨子·辭過》
209.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紳《憫農》
210.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李商隱《詠史》
211.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傳序》
212.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司馬光《訓儉示康》
213.取之有度,用之有節,則常足。——《資治通鑒》卷二百三十四
214.惟儉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宋史·范純仁列傳》
215.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朱柏廬《治家格言》
奉 公
216.以公滅私,民其允懷。——《尚書·周官》:以公心滅私情,民眾才會心悅誠服。
217.大義滅親。——《左傳·隱公四年》
218.公家之利,知無不為,忠也。——《左傳·僖公九年》
21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
220.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孟子·滕文公上》
221.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韓非子·有度》:懲罰有罪過的人,即使大臣也不能放 過;賞賜做好事的人,即使平民百姓也不能漏掉。
222.公生明,偏生暗。——《荀子·不苟》:公正就政治清明,偏私則政治黑暗。
223.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禮記·禮運》:在聖人治理的時代,天下是公有的。
224.國爾忘家,公爾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惟義所在。——賈誼《新書·階級》
225.衡之於左右,無私輕重,故可以為平;繩之於內外,無私曲直,故可以為正。 ——《淮南子· 主術訓》:考察左右的人,任用沒有偏私,才可以算作公平;監督朝廷內外,判別是非沒有偏 頗,才可以算作正直。
226.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淮南子·泛論訓》
227.公正無私,一言而萬民齊。——《淮南子·修務訓》
228.奉公如法則上下平。——《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229.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史記·太史公自序》
230.臨官莫如平,臨財莫如廉。——劉向《說苑·正理》
231.聖人不敢以親戚之恩而廢刑罰,不敢以怨仇之忿而廢慶賞。——徐幹《中論·賞罰》
232.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亮《後出師表》
233.有公心必有公道,有公道必有公制。——傅玄《傅子·通志》
234.發號施令,在乎必行;賞德罰罪,在乎不濫。——包拯《論星變》
235.有功則賞,有罪則刑。——司馬光《進修心治國要札子狀》
236.惟公則生明,惟廉則生威。——石成金《傳家寶·紳瑜》
237.人人好公,則天下太平;人人營私,則天下大亂。——劉鶚《老殘游記》第九回
務 實
238.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239.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論語·憲問》 君子以說的多.做得少為恥。
240.士雖有學,而行為本焉。——《墨子·修身》:讀書人雖然有學問,但是親身實踐才是根本。 241.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荀子·修身》:路程雖近,不走就達不到目的 地;事情雖小,不做就成功不了。
242.善言古者必有節於今,善言天者必有證於人。——《荀子·性惡》
243.謹於言而慎於行。——《禮記·緇衣》
244.君子強學而力行。——楊雄《法言·修身》
245.實事求是。——《漢書·河間獻王劉德傳》
246.百聞不如一見。——《漢書·趙沖國傳》
247.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漢書·董仲舒傳》
248.事莫明於有效,論莫定於有證。——王充《論衡·薄葬》
249.名必有實,事必有功。——荀悅《申鑒·俗嫌》
250.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劉勰《文心雕龍·知音》
251.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陸游《冬夜讀書示 子聿》
補充:
252.非我而當者,吾師也;是我而當者,吾友也;諂諛我者,吾賊也。——《荀子·修身》
25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自己要站得住腳,也要設法讓別人站得住 腳;自己要事事行得通,也要設法讓別人事事行得通。
254.君子賢而能容罷,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淺,粹而能容雜。——《荀子·非相》
Ⅵ 《報任安書》一文中反映的司馬遷的人生價值觀或生死觀是什麼
《報任安書》領悟鑒賞與應用拓展
1.司馬遷強調,「士節不可不勉勵」,「故士有畫地為牢,勢不可入;削木為吏,議不可對,定計於鮮也」。讀了《報任安書》,你怎樣評價古人「刑不上大夫」的觀點?
2.古人一直崇尚秉筆直書的「良史」精神,主張史書要客觀真實地記錄歷史,「善惡必書,是為實錄」(唐代劉知幾《史通》)。但司馬遷卻列舉大量史實,說明「此人皆意有所郁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這種「憤而著書」的思想是否有違「良史」精神?應該怎樣看待司馬遷「憤而著書」的思想?
3.司馬遷以非凡的毅力,忍辱負重,「就極刑而無慍色」,完成了巨著《史記》,為人類文化留下了寶貴財富。但《三國演義》中,竟出現了「武帝不殺司馬遷,致使謗書流傳於世」的語句。從歷史的另一個側面看,我們該怎樣評價漢武帝不殺司馬遷,反而任命他為中書令這件事?
鑒賞評價
萬般情懷言辭中
——淺析《報任安書》的抒情藝術
《報任安書》是一篇激切感人的至情散文,是對封建專制的血淚控訴。司馬遷用千回百轉之筆,表達了自己的光明磊落之志、憤激不平之氣和曲腸九回之情。辭氣沉雄,情懷慷慨。
全文融議論、抒情、敘事於一體,文情並茂。敘事簡括,都為議論鋪墊,議論之中感情自現。「若九牛亡一毛,與螻蟻何以異!」,抒發了對社會不公的憤慨;「仆雖怯懦欲苟活,亦頗識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縲紲之辱哉!」,悲切郁悶,溢於言表;「腸一日而九回,居則忽忽若有所亡,出則不知其所往。每念斯恥,汗未嘗不發背沾衣也!」,如泣如訴,悲痛欲絕……富於抒情性的語言,將作者內心久積的痛苦與怨憤表現得淋漓盡致,如火山爆發,如江濤滾滾。
大量的鋪排,增強了感情抒發的磅礴氣勢。如敘述腐刑的極辱,從「太上不辱先」以下,十個排比句,竟連用了八個「其次」,層層深入,一氣貫下,最後逼出「最下腐刑極矣」。這類語句,有如一道道閘門,將司馬遷心中深沉的悲憤越蓄越高,越蓄越急,最後噴涌而出,一瀉千里,如排山倒海,撼天動地。
典故的運用,使感情更加慷慨激昂,深沉壯烈。第二段用西伯、李斯、韓信等王侯將相受辱而不自殺的典故,直接引出「古今一體」的結論,憤激地控訴了包括漢王朝在內的封建專制下的酷吏政治;第五段用周文王、孔子、屈原等古聖先賢憤而著書的典故,表現了自己隱忍的苦衷、堅強的意志和奮斗的決心。這些典故,援古證今,明理達情,讓我們更深刻的感受到了作者偉岸的人格和沉鬱的感情。
修辭手法的多樣,豐富了感情表達的內涵。如「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以下八個迭句,實際隱含著八組對比,同時又兩兩對偶,與排比相結合,既表明了對歷史上傑出人物歷經磨難而奮發有為的現象的認識,又表明了以他們為榜樣,矢志進取、成就偉業的堅強意志,氣勢雄渾,令人慾悲欲嘆。又如「猛虎在山,百獸震恐……」一句,運用比喻,沉痛控訴了人間暴政對人性的扼殺和扭曲,形象地說明了「士節」不可以稍加受辱的道理,真是痛徹心脾。其他像引用、誇張、諱飾等修辭手法的運用,都真切的表達出作者跌宕起伏的情感,有時奔放激盪,不可遏止;有時隱晦曲折,欲言又止,讓我們似乎觸摸到了作者內心極其復雜的矛盾與痛苦。
總之,在《報任安書》中,司馬遷通過富有特色的語言,真切地表達了激揚噴薄的憤激感情,表現出峻潔的人品和偉大的精神,可謂字字血淚,聲聲衷腸,氣貫長虹,催人淚下。前人的評價,「感慨嘯歌有燕趙烈士之風,憂愁幽思則又直與《離騷》對壘」,實在精闢。
Ⅶ 綜合《報任安書》談談對司馬遷其人其事的理解
1.司馬遷強調,「士節不可不勉勵」,「故士有畫地為牢,勢不可入;削木為吏,議不可對,定計於鮮也」。讀了《報任安書》,你怎樣評價古人「刑不上大夫」的觀點?
2.古人一直崇尚秉筆直書的「良史」精神,主張史書要客觀真實地記錄歷史,「善惡必書,是為實錄」(唐代劉知幾《史通》)。但司馬遷卻列舉大量史實,說明「此人皆意有所郁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這種「憤而著書」的思想是否有違「良史」精神?應該怎樣看待司馬遷「憤而著書」的思想?
3.司馬遷以非凡的毅力,忍辱負重,「就極刑而無慍色」,完成了巨著《史記》,為人類文化留下了寶貴財富。但《三國演義》中,竟出現了「武帝不殺司馬遷,致使謗書流傳於世」的語句。從歷史的另一個側面看,我們該怎樣評價漢武帝不殺司馬遷,反而任命他為中書令這件事?
鑒賞評價
萬般情懷言辭中
——淺析《報任安書》的抒情藝術
《報任安書》是一篇激切感人的至情散文,是對封建專制的血淚控訴。司馬遷用千回百轉之筆,表達了自己的光明磊落之志、憤激不平之氣和曲腸九回之情。辭氣沉雄,情懷慷慨。
全文融議論、抒情、敘事於一體,文情並茂。敘事簡括,都為議論鋪墊,議論之中感情自現。「若九牛亡一毛,與螻蟻何以異!」,抒發了對社會不公的憤慨;「仆雖怯懦欲苟活,亦頗識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縲紲之辱哉!」,悲切郁悶,溢於言表;「腸一日而九回,居則忽忽若有所亡,出則不知其所往。每念斯恥,汗未嘗不發背沾衣也!」,如泣如訴,悲痛欲絕……富於抒情性的語言,將作者內心久積的痛苦與怨憤表現得淋漓盡致,如火山爆發,如江濤滾滾。
大量的鋪排,增強了感情抒發的磅礴氣勢。如敘述腐刑的極辱,從「太上不辱先」以下,十個排比句,竟連用了八個「其次」,層層深入,一氣貫下,最後逼出「最下腐刑極矣」。這類語句,有如一道道閘門,將司馬遷心中深沉的悲憤越蓄越高,越蓄越急,最後噴涌而出,一瀉千里,如排山倒海,撼天動地。
典故的運用,使感情更加慷慨激昂,深沉壯烈。第二段用西伯、李斯、韓信等王侯將相受辱而不自殺的典故,直接引出「古今一體」的結論,憤激地控訴了包括漢王朝在內的封建專制下的酷吏政治;第五段用周文王、孔子、屈原等古聖先賢憤而著書的典故,表現了自己隱忍的苦衷、堅強的意志和奮斗的決心。這些典故,援古證今,明理達情,讓我們更深刻的感受到了作者偉岸的人格和沉鬱的感情。
修辭手法的多樣,豐富了感情表達的內涵。如「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以下八個迭句,實際隱含著八組對比,同時又兩兩對偶,與排比相結合,既表明了對歷史上傑出人物歷經磨難而奮發有為的現象的認識,又表明了以他們為榜樣,矢志進取、成就偉業的堅強意志,氣勢雄渾,令人慾悲欲嘆。又如「猛虎在山,百獸震恐……」一句,運用比喻,沉痛控訴了人間暴政對人性的扼殺和扭曲,形象地說明了「士節」不可以稍加受辱的道理,真是痛徹心脾。其他像引用、誇張、諱飾等修辭手法的運用,都真切的表達出作者跌宕起伏的情感,有時奔放激盪,不可遏止;有時隱晦曲折,欲言又止,讓我們似乎觸摸到了作者內心極其復雜的矛盾與痛苦。
總之,在《報任安書》中,司馬遷通過富有特色的語言,真切地表達了激揚噴薄的憤激感情,表現出峻潔的人品和偉大的精神,可謂字字血淚,聲聲衷腸,氣貫長虹,催人淚下。前人的評價,「感慨嘯歌有燕趙烈士之風,憂愁幽思則又直與《離騷》對壘」,實在精闢。
Ⅷ 報任安書的疑惑
首先原文是
人固然都有一死,但有的人死得比泰山還重,有的人卻比鴻毛還輕,這是因為他們為什麼而死,這個趨向不同啊!一個人最重要的是不污辱祖先,其次是自身不受侮辱,再次是不因別人的臉色而受辱,再次是不因別人的言語而受辱,再次是被捆綁在地而受辱,再次是穿上囚服受辱,再次是戴上腳鐐手銬、被杖擊鞭笞而受辱,再次是被剃光頭發、頸戴枷鎖而受辱,再次是毀壞肌膚、斷肢截體而受辱,最下等的是腐刑,侮辱到了極點。
1.司馬遷強調,「士節不可不勉勵」,「故士有畫地為牢,勢不可入;削木為吏,議不可對,定計於鮮也」。讀了《報任安書》,你怎樣評價古人「刑不上大夫」的觀點?
2.古人一直崇尚秉筆直書的「良史」精神,主張史書要客觀真實地記錄歷史,「善惡必書,是為實錄」(唐代劉知幾《史通》)。但司馬遷卻列舉大量史實,說明「此人皆意有所郁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這種「憤而著書」的思想是否有違「良史」精神?應該怎樣看待司馬遷「憤而著書」的思想?
3.司馬遷以非凡的毅力,忍辱負重,「就極刑而無慍色」,完成了巨著《史記》,為人類文化留下了寶貴財富。但《三國演義》中,竟出現了「武帝不殺司馬遷,致使謗書流傳於世」的語句。從歷史的另一個側面看,我們該怎樣評價漢武帝不殺司馬遷,反而任命他為中書令這件事?
開頭又不,說明先不嚴重,後每部,說明後來嚴重了!
報任安書》是一篇激切感人的至情散文,是對封建專制的血淚控訴。司馬遷用千回百轉之筆,表達了自己的光明磊落之志、憤激不平之氣和曲腸九回之情。辭氣沉雄,情懷慷慨。
全文融議論、抒情、敘事於一體,文情並茂。敘事簡括,都為議論鋪墊,議論之中感情自現。「若九牛亡一毛,與螻蟻何以異!」,抒發了對社會不公的憤慨
Ⅸ 報任安書、逍遙游的教學視頻網址鏈接
已發~~~請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