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教案 > 無形的財產教學設計

無形的財產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21-01-31 08:21:49

① 有什麼是無形財產

主要是指知識產權,包括商標權,著作權,專利權等。

② 無形財產權主要包括

[資政知識產權]:非專利技術,是不為外界所知、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已採用了的、不版享有法律保護的、權可以帶來經濟效益的各種技術和訣竅。用自我保密的方式來維持其獨占性,具有經濟性、機密性和動態性等特點。非專利技術與專利權一樣,能使企業在競爭中處於優勢地位,在未來歲月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非專利技術沒有在專利機關登記注冊,依靠保密手段進行壟斷,它不受法律保護。同時,它也沒有有效期,只要不泄露,即可有效地使用並可有償轉讓。

③ 知識產權法學界中,無形作品怎麼定義和解釋

是無形抄財產吧。

「無形財產」在實際運用中常代表三種不同的含義:
(1)無形財產指不具備一定形狀,但佔有一定空間或能為人們所支配的物。這主要是基於物理學上的物質存在形式而言,如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發展,電、熱、聲、光等能源以及空間等,在當代已具備了獨立的經濟價值,並能為人們進行排他性的支配,因而也成為所有權的客體;
(2)無形財產特指知識產權,這主要是基於知識產品的非物質性而作出的界定。另外,通常基於知識產品的無形性,在習慣上學術界將知識產品本身也視為「無形物」或「無形財產」。如德國在不承認傳統的「無形物」前提下,將知識產品從客體角度視為「狹義的無形物」;
(3)無形財產沿襲羅馬法的定義和模式,將有形物的所有權之外的任何權利稱為「無形財產」,知識產權僅是其中一種「無形財產」。

④ 什麼是無形財產

無形財產,指的是來把持住別人所需要而源不具有的東西來規定價格的權利。它對於制度經濟學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康蒙斯認為,馬克思、蒲魯東、凱雷、巴斯夏等模糊地認識到了所有權同物質不是同樣的東西,制度經濟學才有了一些萌芽,而凡勃倫正是採用了無形財產的概念而被稱為制度經濟學家的,無形財產的概念,就是馬克思所說的剝削和習慣法中的合理價值概念,它只有在交易中才會出現。

⑤ 為什麼說智力成果是無形的財產明明著作,商標等都是有形的啊

知識產權作為智力成果,是無形的,版權登記證書以及商標注冊證只是作為只是作為智力成果的證明文件,但是其並不是智力成果本身。所以智力成果是無形的!
微(頭像)
相關問題,歡迎交流

⑥ 舉一個客體分別是有形財產,行為和無形財產的經經濟法律關系的例子

一個客體分別是有形財產,行為和無形財產的經經濟法律關系的例子?一個客體分別是有形財產,行為和無形財產的經經濟法律關系的例子?一個客體分別是有形財產,行為和無形財產的經經濟法律關系的例子?

⑦ 無形的財產指的是什麼

無形資產是指納稅人長期使用但是沒有實物形態的資產,包括專利權、商標權、著作回權、土地使用權、非答專利技術、商譽等。

無形資產的計價方法

無形資產按照取得時的實際成本計價,應區別確定:

1、投資者作為資本金或者合作條件投入的無形資產,按照評估確認或者合同、協議約定的金額計價。

2、購入的無形資產,按照實際支付的價款計價。

3、自行開發並且依法申請取得的無形資產,按照開發過程中實際支出計價。

4、接受捐贈的無形資產,按照發票帳單所列金額或者同類無形資產的市價計價。

⑧ 為什麼說智力成果是無形的財產明明商標和著作都是有形的東西啊

商標和著作本身作為有形的東西值多少錢?如果一本書上只印刷毫無意義的一堆漢字,你花錢買不?同樣是小說,有人願意買古典文學,有人願意買都市言情,決定他們是否購買的難道是有形的紙張和油墨印刷的字嗎?

⑨ 《財產留給誰》教學設計

本課是八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七課第二節的授課內容。財產繼承權是一種與財產所有權有關的財產權,為了使活著的公民能夠按著自己的意願處分自己的財產,也為了使後人能夠有序的繼承財產,國家制定了財產繼承法律制度。本課是對學生進行傳統美德教育的良好內容,讓學生從情景中學習有關財產繼承方面的基本知識,知道未成年人享有財產繼承權,作為繼承人繼承遺產,除依據法律規定外還要大力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進而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本課依據課程標準的「我與他人的關系」中的「權利和義務」部分,學生知道未成年人的財產繼承權不受侵犯,學會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經濟權利。課標中能力要求:「學會面對復雜的社會生活和多樣的價值觀,以正確的價值觀為標准,做出正確的道德判斷和選擇。」

學情
分析

繼承權是生活中常見的一項權利,通過學前調查發現,學生對繼承問題有了初步的認識,他們知道死者留下的財產是遺產,但是對遺產的具體界定不夠清楚;大多數學生知道死者可以立下遺囑,按照遺囑繼承遺產,但是對法定繼承和遺囑繼承具體問題知之甚少,所以對遺產繼承權的實現方式學生學習起來有一定困難。尤其是遺產與財產的區分,繼承與遺贈等問題學生認識起來比較困難

教學
目標

知識目標:學生在案例的分析過程中,歸納出遺產的三個條件,進而分辨出哪些屬於遺產;列舉法定繼承人的范圍;闡明法定繼承順序和未成年人的繼承權;識別法定繼承和遺囑繼承兩種繼承權的實現方式;運用法律實現自己的繼承權,為以後合法繼承奠定基礎
能力目標:以遺產繼承案為線索,通過情景案例分析、討論等方法,能夠聯系遺產方面的法律條文,靈活運用到案例中進行對具體情境的客觀分析
情態與價值:面對社會復雜多樣的價值觀,形成正確的遺產繼承觀,認同在遺產繼承中既要尊重權利、尊重法律,同時又要堅持互諒互讓、和睦團結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同時,在面對先輩的遺產時不能只看到物質上的財富,還要繼承前輩無形的精神財富,形成通過自身努力創造財富的意識

教學
重點

繼承權的實現方式

教學
難點

遺產繼承要互諒互讓、和睦團結

教學
方法

交流探究,情境分析

教具

多媒體

教學過程

教學
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所需時間

設計意圖

導入

講授新課

活動一:以案說法話繼承

活動二:以法觀情辨利義

活動三:以情明理傳美德

視頻1:喜從天降
提問:是什麼事讓胡一統這么高興?
過渡:接下來就讓我們圍繞遺產話題進入今天的學習課題
板書:財產留給誰
(遺產對於有些人來說是喜,但對有些人來講卻成為了憂。)
出示材料1:遺產風波
過渡:侯耀文留下了多少遺產?
出示材料2:侯耀文的財產
提問:
①哪些是侯耀文的個人合法財產?
②這些財產可以稱為遺產嗎?
知識點(1)遺產的定義
二、繼承的方式
出示材料3:遺產怎麼分?
提問:
① 你覺得侯耀文的遺產應該分給誰?
知識點(2)法定繼承人的范圍
知識點(3)繼承順序
② 作為未成年人的妞妞,繼承權該如何行使呢?
知識點(4)未成年人行駛繼承權
③遺產怎麼分合適?
知識點(5)分配原則
知識點(6)繼承方式之:法定繼承。
過渡:除了法定繼承還有什麼繼承方式?
材料4:沈殿霞遺囑繼承案
提問:
①沈殿霞遺產能夠順利繼承的原因是什麼? 相對於法定繼承有什麼特點(區別)?
知識點(7)遺囑繼承及其優越性
② 捐錢給基金會,屬於遺囑繼承嗎?
知識點(8)遺贈
補充:遺囑繼承需要滿足的條件
三、面對爭議
提問:
①繼承權發生爭議時,我們該怎麼解決呢?
(②除了對簿公堂還有沒有其他更好的解決辦法?)為什麼?
知識點(9)協商處理,和解收場
出示繼承法第十五條規定:
最終,侯耀文遺產案在協商互諒的氣氛下得到了圓滿落幕
讓我們來看一下相關報道:
播放視頻:侯耀文遺產案結局
過渡:接下來讓我們返回頭看一下胡一統有沒有繼承他七叔的遺產
播放視頻:無言的遺產
提問:
① 你能從視頻中找出幾種繼承方式?
② 胡三柱為什麼這樣做?
引導學生認識到先輩留給我們的財富不僅僅是物質層面,因為物質財富總有消耗完的一天;更寶貴的是精神上的財富,才能令我們終身受益.只有繼承自力更生的民族精神才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創造更輝煌的未來.
小結:財產有價,親情無價。在災難中,因此,我們要學會彼此尊重、互諒互讓、和睦團結;我們在繼承前輩物質財富的同時,更要珍惜精神上的財富。學會自力更生。
本課知識梳理:最後讓我們一起結合板書內容,梳理本節課主要知識。(請同學課後結合板書歸納本課內容。)
活動:
通過本課學習請你將下面的話補充完整。
「三個面對」
本課結語:當繼承權受到侵犯時,我們既要嚴格遵循法律的規定,又要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學生根據視頻傳達的信息,回答問題:遺產

學生閱讀材料
思考回答問題

學生對照法律規定進行分析判斷

閱讀材料,思考回答

了解遺產相關內容

思考回答

結合案例,思考並回答問題

回答問題

同學思考,回答問題

閱讀法條,體會法律弘揚的互諒互讓、和睦團結的美德

觀看視頻,了解案件結果。
觀看視頻,了解案件後續報道

學生思考回答

梳理本節知識
檢測歸納

2分鍾

3分鍾

8分鍾

5分鍾

3分鍾

2分鍾

1分鍾

2分鍾

1分鍾

3分鍾

1分鍾

3分鍾

3分鍾

3分鍾

激發學生對遺產繼承相關內容的學習興趣
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通過學習,讓學生明確公民的遺產的定義。區分合法財產,認識到只有具備三要素的財產才能被繼承
通過分析案例,一方面復習上節有關財產的內容,另一方面激發學生思考,了解有關遺產的相關內容。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通過案例分析,幫助學生了解繼承權的一種實現方式:法定繼承;知道法定繼承人的范圍、繼承順序、遺產分配原則以及未成年人的繼承權行使問題。
通過沈殿霞的遺產案件作為對比分析,讓學生知道另一種繼承方式:遺囑繼承。與法定繼承相比,遺囑繼承具有優先的效力。
通過分析,了解遺贈與遺囑繼承的區別。
通過討論分析,讓學生明確在繼承權發生爭議時,既要依法維護自己的繼承權,又要體會財產有價而親情無價,弘揚互諒互讓、和睦團結的傳統美德。
通過播放視頻材料,讓學生了解案件的結果及後續情況,加強道德教育,升華情感。
從物質\精神;個人\社會角度詮釋財富的意義,幫助學生培養辯證思考分析問題的思維能力;同時培養和提升學生作為公民的社會責任感和道德意識.以及換位思考的能力.

復習鞏固本節課知識點。

檢測學生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同時達到歸納提升的目的。

⑩ 什麼是無形財產

無形財產,指的是把持住別人所需要而不具有的東西來規定價格的權利。它對於制內度經濟學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康蒙容斯認為,馬克思、蒲魯東、凱雷、巴斯夏等模糊地認識到了所有權同物質不是同樣的東西,制度經濟學才有了一些萌芽,而凡勃倫正是採用了無形財產的概念而被稱為制度經濟學家的,無形財產的概念,就是馬克思所說的剝削和習慣法中的合理價值概念,它只有在交易中才會出現。

閱讀全文

與無形的財產教學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