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聲聲慢》(李清照)的主旨是什麼啊!
主旨:這首詞從早晨寫到黃昏,通過描寫秋日清晨的咋暖還寒和秋日黃昏的絲絲細雨,以及天上的大雁,地上的的黃花,抒發了詞人孤寂落寞、悲涼愁苦的心緒。
聲聲慢·尋尋覓覓
宋代: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譯文
苦苦地尋尋覓覓,卻只見冷冷清清,怎不讓人凄慘悲戚。乍暖還寒的時節,最難保養休息。喝三杯兩杯淡酒,怎麼能抵得住早晨的寒風急襲?一行大雁從眼前飛過,更讓人傷心,因為都是舊日的相識。
園中菊花堆積滿地,都已經憔悴不堪,如今還有誰來採摘?冷清清地守著窗子,獨自一個人怎麼熬到天黑?梧桐葉上細雨淋漓,到黃昏時分,還是點點滴滴。這般情景,怎麼能用一個「愁」字了結!
創作背景
此詞是李清照後期的作品,具體寫作時間待考。有人認為作於南渡以後,正值金兵入侵,北宋滅亡,丈夫去世,一連串的打擊使她嘗盡了國破家亡、顛沛流離的苦痛,亡國之恨,喪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頭,無法排遣,於是寫下了這首《聲聲慢》。有人則認為是中年時期所作。
李清照出生於一個愛好文學藝術的士大夫家庭。父親李格非進士出身,蘇軾的學生,官至禮部員外郎,藏書甚富,善屬文,工於詞章。母親是狀元王拱宸的孫女,很有文學修養。由於家庭的影響,特別是父親李格非的影響,她少年時代便工詩善詞。
宋欽宗靖康二年(公元一一二七年)夏五月,徽宗、欽宗二帝被俘,北宋亡。李清照夫婿趙明誠於是年三月,奔母喪南下金陵。秋八月,李清照南下,載書十五車,前來會合。明誠家在青州,有書冊十餘屋,因兵變被焚,家破國亡,不幸至此。
建炎三年(公元一一二九年)八月,趙明誠因病去世,時清照四十六歲。金兵入侵浙東、浙西,清照把丈夫安葬以後,追隨流亡中的朝廷由建康(今南京市)到浙東,飽嘗顛沛流離之苦。避難奔走,所有庋藏喪失殆盡。
紹興二年(公元一一三二年),清照再嫁張汝舟,遇人不淑,旋即離異。清照無兒無女,晚年孑然一身,寄人籬下,孤寂而死。亡國之恨,喪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頭,無法排遣,她和著血淚寫下了千古絕唱的《聲聲慢》。
⑵ 聲聲慢 李清照 導入詞,急需!!!
課文導入——李清照前期代表作《如夢令》和《點絳唇》(引領學生回憶回朗讀,配有短小歡快的答音樂)
從《如夢令》和《點絳唇》的字里行間,我們可以見到一個什麼樣的清照呢?
明確:開朗活潑快樂
是的,因為少女時代的清照是快樂幸福的,所以她寫出了清新明快的詞作。但隨著時間的流逝,時代的變遷,物是人非,滄海桑田,李清照在後期卻寫出了與《如夢令》和《點絳唇》風格截然不同的一首詞
——《聲聲慢》。這首詞被譽為「千古絕唱」。下面,我們先一起來讀讀這首詞。
⑶ 聲聲慢 李清照
聲聲慢 ——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詞句注釋
⑴尋尋覓覓:意謂想把失去的一切都找回來,表現非常空虛悵惘、迷茫失落的心態。
⑵凄凄慘慘戚戚:憂愁苦悶的樣子。
⑶乍暖還(huán)寒:指秋天的天氣,忽然變暖,又轉寒冷。
⑷將息:舊時方言,休養調理之意。
⑸怎敵他:對付,抵擋。晚:一本作「曉」。
⑹損:表示程度極高。
⑺堪:可。
⑻著:亦寫作「著」。
⑼怎生:怎樣的。生:語助詞。
⑽梧桐更兼細雨:暗用白居易《長恨歌》「秋雨梧桐葉落時」詩意。
⑾這次第:這光景、這情形。
⑿怎一個愁字了得:一個「愁」字怎麼能概括得盡呢?
白話譯文
苦苦地尋尋覓覓,卻只見冷冷清清,怎不讓人凄慘悲戚。乍暖還寒的時節,最難保養休息。喝三杯兩杯淡酒,怎麼能抵得住早晨的寒風急襲?一行大雁從眼前飛過,更讓人傷心,因為都是舊日的相識。
園中菊花堆積滿地,都已經憔悴不堪,如今還有誰來採摘?冷清清地守著窗子,獨自一個人怎麼熬到天黑?梧桐葉上細雨淋漓,到黃昏時分,還是點點滴滴。這般情景,怎麼能用一個「愁」字了結!
⑷ 聲聲慢 李清照
詞的上闋連用七組疊字,「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尋尋覓覓是詞人的處境,尋覓無所獲;冷清是寫心情;凄慘是遭遇;戚戚是憂傷已極。營造出一種令人難以忍受的孤獨愁慘的氣氛。起勢逼人。
開端三句用一連串疊字寫主人公一整天的愁苦心情,從「尋尋覓覓」開始,可見她從一起床便百無聊賴,如有所失,於是東張西望,彷彿飄流在海洋中的人要抓到點什麼才能得救似的,希望找到點什麼來寄託自己的空虛寂寞。下文「冷冷清清」,是「尋尋覓覓」的結果,不但無所獲,反被一種孤寂清冷的氣氛襲來,使自己感到凄慘憂戚。於是緊接著再寫了一句「凄凄慘慘戚戚」。僅此三句,定下一種愁慘而凄厲的基調。
下片由秋日高空轉入自家下闋由回憶轉到眼前,「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滿地將要凋謝的菊花,詞人以花寫人,感嘆自己的處境勝似黃花,正飽受著無情風雨的打擊,還有誰前來關愛?「如今有誰堪摘」,丈夫去世了,還值得為誰摘戴鮮花呢!「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一個人苦苦煎熬,好不容易捱到天黑,不了又下起瀟瀟細雨,點點傷心;而雨打梧桐的凄涼之聲,聲聲催情!國破家亡,更遇慘淡雨夜,詞人怎經得這樣的傷悲啊!「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此舉呼號有聲,這是詞人絕望的悲鳴,是無助的呻吟,哀哀欲絕,讓人感到撕心裂肺之痛,催人淚下。
這首詞意境凄絕,有著不同凡響的藝術魅力。語言的新奇和清麗已讓人匪夷所思,情感的悲涼愁慘亦到極致,然而在表現技巧上詞人更是匠心獨運,達到了臻於完美的境界。上下闋渾然一體,以家常語,寫心中事;以跟人情,寫家國恨,意蘊深厚。全詞無一字提到家國的淪亡,但詞人的不幸皆由亡國而引起。全詞也沒有提喪夫的感傷,然而字里行間溢出的孤獨絕望,正式詞人喪夫後無依無靠無處訴說的「尋覓」之態。全詞更沒有寫一滴眼淚,卻讓人感到無比酸楚,悲到極點,皆是不寫之寫。庭院。園中開滿了菊花,秋意正濃。這里「滿地黃花堆積」是指菊花盛開,而非殘英滿地。「憔悴損」是指自己因憂傷而憔悴瘦損,也不是指菊花枯萎凋謝。正由於自己無心看花,雖值菊堆滿地,卻不想去摘它賞它,然而人不摘花,花當自萎;及花已損,則欲摘已不堪摘了。這里既寫出了自己無心摘花的郁悶,又透露了惜花將謝的情懷,筆意深遠。
「守著窗兒」句,寫獨坐無聊,內心苦悶之狀,比「尋尋覓覓」三句又過之而無不及。這一句從反面說,好象天有意不肯黑下來而使人尤為難過。「梧桐」兩句兼用溫庭筠《更漏子》下片「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詞意,把兩種內容融而為一,筆直情切。最後以「怎一個愁字了得」句作收,是獨辟蹊徑。自庚信以來,詩人寫愁,多半極言其多。這里卻化多為少,只說自己思緒紛茫復雜,僅用一個「愁」字如何包括得盡。妙在又不說明於一個「愁」字之外更有什麼心情,即戛然而止。表面上有「欲說還休」之勢,實際上已傾瀉無遺。
⑸ 簡要分析李清照 《聲聲慢》 的藝術特徵
這首詞寫於李清照生活的後期。一題作「秋情」,賦秋就是賦愁,但這里的愁已不是女詞人閨中生活的淡淡哀愁,詞人經歷了國家危亡,故鄉淪陷,丈夫病逝,金石書畫全部散失,自己流落在逃難的隊伍中,飽經離亂,所以這里的愁是深愁,濃愁,無盡的愁。
詞一開頭就用了十四個疊字。「尋尋覓覓,」詞人好象有所尋求,但又不知道要尋求什麼,這時她已經歷了國破、家亡、夫逝的沉重打擊,生活中美好的東西都已不存在了,事實上在現實生活中已經沒有什麼可尋覓,也沒有什麼需要尋覓的了,但詞人還是希望找點什麼寄託自己空虛寂寞的情懷,支撐自己孤苦無助的人生,但尋覓的結果只能是「冷冷清清」,周圍的環境是一片凄清冷落,更讓人感到現實的孤苦無援。「凄凄慘慘戚戚」,寫詞人內心的凄涼、悲苦、慘戚的情緒。這三句都在表現女主人的愁苦無聊,寂寞哀傷,但各有側重,第一句寫神態,第二句寫環境,第三句寫心情,第二、三句又是第一句「尋尋覓覓」的結果,「冷冷清清,先感於外;凄凄慘慘戚戚,後感於心,進入愁境」(吳熊和《唐宋詞通論》)。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剛覺得有點兒暖和卻又變冷了,這是秋天的時令特徵。「將息」,調養。人在天氣多變化時,是很難適應的,更何況是年歲已大,身體衰弱,又遭遇了如此不幸的人,就更是對天氣的變化特別敏感,更覺得難以將養適應了。
為了適應這多變的秋天時節,詞人企圖以酒禦寒,但「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酒是「三杯兩盞」,量少,又是「淡酒」,怎麼能抵擋黃昏時的陣陣秋風呢?淡酒不敵風寒,飲酒也不能排遣憂愁。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雁飛過去,正令人傷心,原來雁是我過去見過的。這里我們可看到三層意思:(一)雁飛過去了,雁叫聲聲,凄厲難聞,正令人傷心,原來大雁是老相識了,觸動我內心的創傷已不止一次,現在又來觸動我,使我傷心難過。(二)古代有雁足傳書的傳說。雁以往是給我帶過信的,給我安慰,現在丈夫已逝,親戚離散,雁飛過去無信可帶,不能再給我安慰了,使我傷心。(三)作者的故鄉在北方,而此時作者淪落南方,秋天北雁南飛,引起了對故鄉的思念,所以使她傷心。雁在北方就相識,現在看到雁不是在故土,而是在異鄉,發出物是人非的感慨,寄託懷鄉之意。
詞的下片承接上片。「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黃花」是指菊花,品種是黃色的。「堆積」,指花開之盛,可能是小菊花密密麻麻地開放,不是言落英滿地。「憔悴損」指人因傷心而消瘦。損,煞,是說憔悴得很。有人認為是黃花「憔悴損」,不妥,因為前面的「堆積」不作零落解,菊花是枯在枝頭的。「誰」,指自己。「堪」,能夠,經得起。菊花盛開,本要摘花插在瓶子里,可人已憔悴,如今還有什麼心思和興趣去摘花呢?已經沒有賞花的心情了。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一個人坐在窗邊,象守著什麼東西一樣,百無聊賴,希望天早一點黑下來,看不到窗外一切使人傷心的東西,但天偏偏與人作對,越等越覺得時間漫長,度日如年。
寂寞難耐,好不容易等到黃昏,等來的卻是更令人傷心的東西:「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風吹梧桐葉,蕭蕭瑟瑟,本已悲涼,又加細雨滴到梧桐上,更助悲涼。溫庭筠《更漏子》「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李清照是位敏銳善感的詞人,雨打梧桐點點滴滴,好象敲擊著她破碎的心靈,使她悲傷至極。
這種種情形不斷地折磨詞人,情何以堪?所以詞人最後沖口而出:「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這次第」是說這種種情形或這種種光景。這種種情況加在一起,怎麼是一個「愁」字可以概括得了!「愁」說不清楚,用人間文字和語言概括不了,寫出了無盡的愁緒,傳達出種種難以言傳的哀痛。
這首詞是在國破家亡、流落異地時寫的,詞中訴說了詞人孤愁無助、生意蕭條的處境,寄託了極其深沉的家國之思,深深地打上了時代的烙印。
詞的描寫純用賦體,寫了環境,寫了身世,寫了心情,並將這三者融為一體。詞中寫客觀環境的事物有:淡酒、晚風、飛雁、黃花、梧桐、細雨,這些景物都貫穿濃重的感情色彩,滲透著作者的主觀感受,創造了冷落、凄清、寂寞的意境。凄涼的景物一路寫下來越積越多,傷感越來越濃重,最後堆砌的愁苦迸涌而出。
詞中用了九對疊字,疊字用得很自然,如大珠小珠落玉盤,前人稱贊她筆力很健。這些疊字用得自然妥帖,是經過作者錘煉而得的,使寂寞、悵惘、痛苦的感情通過這些疊字的渲染得以盡情的表現。
詞的語言通俗平易,雖是尋常語,但富有表現力,表現了深刻的內容。《聲聲慢》詞調可押平聲韻,也可押入聲韻,詞人選用了入聲韻,能夠很好地表達憂郁的情懷,並多次運用雙聲字、舌音和齒音字,更加重了凄切悲苦的情調。
⑹ 聲聲慢 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版酒,怎敵他權、晚風來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⑺ 李清照的《聲聲慢》
聲聲慢
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版三杯兩盞淡酒,怎敵權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解說]
這首詞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不妨看作她一生憂患經歷的總結。詞人以鋪敘的手法,通過晚風、歸雁、黃花、梧桐、細雨這些意象,表現秋日黃昏寂寞愁苦的心境。詞中所寫的愁,由於以國破家亡的具體生活為背景,包含著深沉的內容,與一般無病呻吟的悲秋之作不可同日而語。充分發揮聲律音調的表現力,是這首詞的一個突出特點。開頭的七組疊字,分三個層次寫出詞人的動作神態、外部感受和內心愁苦,由表及裡,層層遞進,而且多用聲音比較壓抑低沉的字,「一字一淚,都是咬著牙根咽下」(梁啟超語)。全詞字音的選擇和組合,也體現出明顯的壓抑感,具有特殊的音樂效果,真切地傳達了詞人內心的憂郁和沉痛。
⑻ 李清照<聲聲慢>
王國維在評價李煜說:「尼采謂:『一切文學,余愛以血書者。』後主之詞,真所謂以血書者也。
這里的以血寫書指的就是人生經歷。
李清照她出生於一個愛好文學藝術的士大夫家庭,與太學生趙明誠結婚後一同研究金石書畫,過著幸福美好的生活。1127年,靖康之變後,她與趙明誠避亂江南,喪失了珍藏的大部分文物。後來趙明誠病死,她獨自漂流在杭州、越州、金華一帶,在凄苦孤寂中度過了晚年。她的<<聲聲慢>>就創建在此時,所以詩中,從開頭的幾對復詞,可以看出她的悲傷.她是一位在詩、詞、文、賦都有成就的作家,但最擅長、最有名的是詞。她早年曾做《詞論》,主張「詞,別是一家」。注重詞體協音律、重鋪敘、有情致的特點,並批評了從柳永[/ur李清照本來已因丈夫外出而有所牽掛,如今面對這樣一個荷殘席冷、萬物蕭疏的景象,免不了觸景生情,其思夫之情必然更加縈繞胸懷,內心之苦是不言而喻的。她究竟想如何來消除這愁悶呢?下兩句就是這樣引出來的:輕解羅裳,獨上蘭舟。就是說,我輕輕地解開了綢羅的裙子,換上便裝,獨自劃著小船去遊玩吧。她之所以要「獨上蘭舟」,正是想借泛舟以消愁,並非閑情逸致的遊玩。其實,「獨上蘭舟」以消愁,不過是象「舉杯消愁愁更愁』一樣,過去也許雙雙泛舟,今天獨自一人,眼前的情景,只能勾引起往事,怎能排遣得了呢?不過,李清照畢竟跟一般的女性不同,她不把自己的這種愁苦歸咎於對方的離別,反而設想對方也會思念著自己的l]、蘇軾到秦觀、黃庭堅等詞家的不足。
最有才華的女人,生於名宦之家,幼時過目不忘,出語驚人,博覽群書。齊魯壯麗的山川涵育了清照的創作靈性,少女時代即名噪一時,嶄露崢嶸。
婚後,清照與丈夫情投意合,如膠似漆,"夫如擅朋友之勝"。然而好景不長,朝中新舊黨爭愈演愈烈,一對鴛鴦被活活拆散,趙李隔河相望,飽嘗相思之苦。
後來金人鐵蹄南下,南宋王朝腐敗無能,自毀長城。趙明誠空懷滿腔熱血,可惜出師未捷身先死。目睹國破家亡,清照"雖處憂患窮困而志不屈",在"尋尋覓覓、冷冷清清"的晚年,她殫精竭慮,編撰《金石錄》,完成丈夫未竟之功。
因此可說李清照的作品是和愁字分不開的,從開始的情仇,到家破人亡的家愁,再到江山淪陷的國仇.這紛繁的愁緒令她一步步地邁上了文學的聖殿.真可謂萬古愁心!
清照文詞絕妙,鬼斧神工,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被尊為婉約宗主,是中華精神文明史上的一座豐碑。
不僅文學方面,在史學方面她的<金石錄>同樣有著極高的文學價值.
李清照的詞可以南渡為界,分為前後兩期。前期詞主要描寫傷春怨別和閨閣生活的題材,表現了女詞人多情善感的個性。如《如夢令》描寫惜春憐花的感情:參考資料:http://www.nths.cn/chinese/wanyuehaofangci/wanyuehaofang/new_page_7.htm
⑼ 講課《聲聲慢》(李清照詞) 希望提些建議或給個模式
可以讓學生仿照李清照的詞 再作詞.....
不過本來就是那種婉約又傷感的詞 很難講得好
⑽ 李清照的《聲聲慢》
聲聲慢
李清來照
尋尋覓覓,冷自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解說]
這首詞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不妨看作她一生憂患經歷的總結。詞人以鋪敘的手法,通過晚風、歸雁、黃花、梧桐、細雨這些意象,表現秋日黃昏寂寞愁苦的心境。詞中所寫的愁,由於以國破家亡的具體生活為背景,包含著深沉的內容,與一般無病呻吟的悲秋之作不可同日而語。充分發揮聲律音調的表現力,是這首詞的一個突出特點。開頭的七組疊字,分三個層次寫出詞人的動作神態、外部感受和內心愁苦,由表及裡,層層遞進,而且多用聲音比較壓抑低沉的字,「一字一淚,都是咬著牙根咽下」(梁啟超語)。全詞字音的選擇和組合,也體現出明顯的壓抑感,具有特殊的音樂效果,真切地傳達了詞人內心的憂郁和沉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