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幼兒園大班分享閱讀《板著臉的象》教案
設計意圖
看圖講述《大象救兔子》是一個老教材,它講述了兔子遇險、大象相救、老虎受罰的驚險動人的故事,動物形象栩栩如生,情節生動有趣,堪稱兒童故事的經典之作。這樣一個深受孩子們喜愛的老教材,在新《綱要》的指導和引領下如何新上呢?我在組織幼兒進行看圖講述的實踐中發現,大班幼兒的初步自我講述,往往更像一個個畫面內容簡介,缺乏生動性、豐富性和立體性。從畫面簡介到精彩講述之間需要一座橋梁,我為幼兒搭起的橋梁就是標記圖。我採用了對話框、雲朵和放大鏡這三種標記來提示幼兒進行細節觀察,有了細致的觀察,故事的講述才能更加生動、豐富。
活動目標
1.能仔細觀察圖片中角色的表情、動作,根據圖片提供的線索展開合理的想像。
2.在符號標記的提示下嘗試完整講述故事內容。
3.能大方地在集體面前表達自己的感受,並愉快地與同伴分享。
活動准備
1.三張大圖,第一張:老虎躲在大樹後,露出凶惡的腦袋和鋒利的爪子,三隻奔跑的兔子;第二張:大象在河面上架起一座橋,三隻兔子分別在大象的鼻尖上、背上和尾巴上;第三張:大象用鼻子噴老虎,三隻兔子拍手笑。
2.對話框、雲朵和放大鏡標記若干。
活動過程
一、圖片導入,引發幼兒對故事情節進行合理的推測
教師:今天我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有趣的故事,不過這個故事要請你們和我一起講,聽聽誰講得完整、講得生動、講得有趣。這是故事的開頭,這是故事的結尾。(出示第一和第三張圖)故事發生在什麼地方?三隻兔子在干什麼?猜猜看可能發生了什麼事情?
教師(揭去遮擋老虎的小圖):原來有一隻凶惡的老虎在追小兔子,結果怎樣?猜猜看,兔子是怎樣逃離虎口的?到底是誰救了小兔子?怎樣救的?(出示第二幅圖)請幼兒講述大象救小兔的事情。
教師:老虎追到河邊,大象會怎樣對付老虎?(幼兒猜測後,教師揭去遮擋「大象用水噴老虎」畫面的小圖,引導幼兒完整講述。)
二、嘗試完整講述故事
教師:現在請你們把大象救小兔的事情講清楚,每幅圖都要講到,看誰講得完整。(幼兒自由講述,教師到幼兒中間傾聽,並請1名幼兒講述。)
教師:你們覺得他把大象救小兔子的事情說清楚了嗎?
教師總結:三幅圖都講到了,大象救兔子的事情講清楚了,這個故事就講完整了。
三、出示對話框的符號,引導幼兒再次講述
教師(在第一幅圖小兔子旁邊放一個對話框):老虎在追趕兔子的時候。兔子會喊什麼?都要被老虎吃掉了,慢慢地說行不行?應該怎樣說?(著急、有力、快快地說)我們來試一試、學一學,大象在聽到小兔子的求救聲後會說什麼。(幼兒分角色練習幾次)
教師(在第三幅圖上的小動物旁邊分別放對話框):這時候,老虎會說什麼?大象會說什麼?小兔子又會說什麼?
教師:現在你們再來講講這個故事,這一次要把小動物說的話全部講到故事裡去,試一試吧。(幼兒自由講述,教師到幼兒中間傾聽,並請1名幼兒講述。)
教師:故事講得好不好?好在哪裡?
教師總結:原來講故事時加入角色之間的對話,故事就會變得更加生動。
四、出示放大鏡和心裡想的符號,引導幼兒再次講述
教師(在第一幅圖老虎旁邊出示放大鏡標記):你們剛才都講到了這只老虎,讓我們仔細看看這只凶惡的老虎,它的眼睛怎麼樣?嘴巴和牙齒是怎樣的?老虎看到兔子,心裡會怎麼想呢?(出示雲朵符號標記)(啊!這三隻兔子真肥呀,正好讓我填填肚子!)
教師(在第三幅圖老虎旁邊出示放大鏡標記):剛才還很得意的老虎,現在是怎樣的?(嚇得用爪子擋住了臉)心裡又會怎麼想呢?(出示雲朵標記)(今天真倒霉,兔子沒吃到反而被大象噴得滿臉是水。)
教師:現在你們再來講講這個故事,這一次要把放大鏡看到的地方和老虎心裡想的都要講到故事裡去,看誰講得生動,你們試試看。(幼兒自由講述,教師到幼兒中間傾聽,並請1名幼兒講述。)
教師:他講得好嗎?哪裡好?
教師總結:原來講故事時,把小動物的樣子、對話和心裡想的都編到故事裡去,故事就會講得很精彩。
五、給故事取名字
教師:這么精彩的故事還沒有名字呢,誰來取個名字?
附故事:大象救兔子
一天傍晚,小白、小灰和小黑三隻兔子在樹林里高高興興地玩著。突然,從樹林里竄出一隻兇猛的老虎,張著大嘴巴,露出尖尖的牙齒,伸出鋒利的爪子,向小兔子猛撲過來。三隻小兔子嚇得轉身就逃,它們撒開四條腿,飛快地向前跑去,穿過密密的樹林,跑到河邊,看見大象正在河裡洗澡,連忙高聲叫喊:「大象伯伯,快救救我們,老虎要吃我們啦!」大象連忙伸出長鼻子.翹起尾巴,好像在河面上架起一座橋,說:「快,快從我身上過河去!」老虎追到河邊,看見小兔子都過了河,氣得直吼。大象用長鼻子吸住了水,用力朝老虎噴去,老虎被噴得睜不開眼睛,只好夾著尾巴逃跑了。
活動反思
第一、第二環節:我採用的是分解觀察和預期結果的方法,幫助幼兒理清故事的主要情節。製造懸念是激發幼兒好奇心的策略之一,因此,在教學活動中三幅圖沒有同時出示,目的是給幼兒製造懸念,為幼兒大膽猜測小兔子是怎樣脫離虎口的提供推理和表達的機會。而且,在出示第一幅和第三幅圖時,採用了遮擋圖片部分內容的手段來引導幼兒猜測故事情節。這個環節講述的重點就是:把大象怎樣救兔子這件事講清楚。
第三環節:我出示了對話框符號,採用了角色移位、師幼互動等方法幫助幼兒掌握角色之間的對話,理解著急、高興、害怕的語氣語調,為幼兒生動講述提供支持。這個環節的講述重點是:豐富角色之間的對話,使故事更加豐滿、生動。
第四環節:我出示放大鏡和心裡想的符號,通過教師提問和放大鏡的暗示,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的內容,分析角色的表情,運用描述性語言描述角色的外形,從而推斷角色內心的想法,讀懂畫面所要表達的信息。這樣由表及裡、由粗到細的觀察引導,為幼兒生動講述提供了有效支撐,化解了講述的難點。
第五環節:給故事取名字,其目的不僅僅是讓講述活動更加完整,更重要的是讓幼兒能抓住講述重點,培養幼兒的提煉和概括能力。
縱觀整個活動,在講述要求上採用逐次添加要求的方法。心理學理論告訴我們:學習任務的性質和難度將影響學習動機的激發和學習的效果。第一次只要講清楚大象救兔子這件事情,第二次增加角色之間的對話,第三次增加角色的外貌和心理活動的描述,這種逐步添加的講述,幼兒一般能夠較為輕松地完成講述任務,更容易獲得成就感,從而增強講述的興趣。
2. 幼兒園大班看圖講述大象老師在講述《小貓釣魚》的故事小動物都認真聽了嗎它
設計意圖 看圖講述《大象救兔子》是一個老教材,它講述了兔子遇險、大象相救、老虎受罰的驚險動人的故事,動物形象栩栩如生,情節生動有趣,堪稱兒童故事的經典之作。這樣一個深受孩子們喜愛的老教材,在新《綱要》的指導和引領下如何新上呢?我在組織幼兒進行看圖講述的實踐中發現,大班幼兒的初步自我講述,往往更像一個個畫面內容簡介,缺乏生動性、豐富性和立體性。從畫面簡介到精彩講述之間需要一座橋梁,我為幼兒搭起的橋梁就是標記圖。我採用了對話框、雲朵和放大鏡這三種標記來提示幼兒進行細節觀察,有了細致的觀察,故事的講述才能更加生動、豐富。 活動目標 1.能仔細觀察圖片中角色的表情、動作,根據圖片提供的線索展開合理的想像。 2.在符號標記的提示下嘗試完整講述故事內容。 3.能大方地在集體面前表達自己的感受,並愉快地與同伴分享。 活動准備 1.三張大圖,第一張:老虎躲在大樹後,露出凶惡的腦袋和鋒利的爪子,三隻奔跑的兔子;第二張:大象在河面上架起一座橋,三隻兔子分別在大象的鼻尖上、背上和尾巴上;第三張:大象用鼻子噴老虎,三隻兔子拍手笑。 2.對話框、雲朵和放大鏡標記若干。 活動過程 一、圖片導入,引發幼兒對故事情節進行合理的推測 教師:今天我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有趣的故事,不過這個故事要請你們和我一起講,聽聽誰講得完整、講得生動、講得有趣。這是故事的開頭,這是故事的結尾。(出示第一和第三張圖)故事發生在什麼地方?三隻兔子在干什麼?猜猜看可能發生了什麼事情? 教師(揭去遮擋老虎的小圖):原來有一隻凶惡的老虎在追小兔子,結果怎樣?猜猜看,兔子是怎樣逃離虎口的?到底是誰救了小兔子?怎樣救的?(出示第二幅圖)請幼兒講述大象救小兔的事情。 教師:老虎追到河邊,大象會怎樣對付老虎?(幼兒猜測後,教師揭去遮擋「大象用水噴老虎」畫面的小圖,引導幼兒完整講述。) 二、嘗試完整講述故事 教師:現在請你們把大象救小兔的事情講清楚,每幅圖都要講到,看誰講得完整。(幼兒自由講述,教師到幼兒中間傾聽,並請1名幼兒講述。) 教師:你們覺得他把大象救小兔子的事情說清楚了嗎? 教師總結:三幅圖都講到了,大象救兔子的事情講清楚了,這個故事就講完整了。 三、出示對話框的符號,引導幼兒再次講述 教師(在第一幅圖小兔子旁邊放一個對話框):老虎在追趕兔子的時候。兔子會喊什麼?都要被老虎吃掉了,慢慢地說行不行?應該怎樣說?(著急、有力、快快地說)我們來試一試、學一學,大象在聽到小兔子的求救聲後會說什麼。(幼兒分角色練習幾次) 教師(在第三幅圖上的小動物旁邊分別放對話框):這時候,老虎會說什麼?大象會說什麼?小兔子又會說什麼? 教師:現在你們再來講講這個故事,這一次要把小動物說的話全部講到故事裡去,試一試吧。(幼兒自由講述,教師到幼兒中間傾聽,並請1名幼兒講述。) 教師:故事講得好不好?好在哪裡? 教師總結:原來講故事時加入角色之間的對話,故事就會變得更加生動。 四、出示放大鏡和心裡想的符號,引導幼兒再次講述 教師(在第一幅圖老虎旁邊出示放大鏡標記):你們剛才都講到了這只老虎,讓我們仔細看看這只凶惡的老虎,它的眼睛怎麼樣?嘴巴和牙齒是怎樣的?老虎看到兔子,心裡會怎麼想呢?(出示雲朵符號標記)(啊!這三隻兔子真肥呀,正好讓我填填肚子!) 教師(在第三幅圖老虎旁邊出示放大鏡標記):剛才還很得意的老虎,現在是怎樣的?(嚇得用爪子擋住了臉)心裡又會怎麼想呢?(出示雲朵標記)(今天真倒霉,兔子沒吃到反而被大象噴得滿臉是水。) 教師:現在你們再來講講這個故事,這一次要把放大鏡看到的地方和老虎心裡想的都要講到故事裡去,看誰講得生動,你們試試看。(幼兒自由講述,教師到幼兒中間傾聽,並請1名幼兒講述。) 教師:他講得好嗎?哪裡好? 教師總結:原來講故事時,把小動物的樣子、對話和心裡想的都編到故事裡去,故事就會講得很精彩。 五、給故事取名字 教師:這么精彩的故事還沒有名字呢,誰來取個名字? 附故事:大象救兔子 一天傍晚,小白、小灰和小黑三隻兔子在樹林里高高興興地玩著。突然,從樹林里竄出一隻兇猛的老虎,張著大嘴巴,露出尖尖的牙齒,伸出鋒利的爪子,向小兔子猛撲過來。三隻小兔子嚇得轉身就逃,它們撒開四條腿,飛快地向前跑去,穿過密密的樹林,跑到河邊,看見大象正在河裡洗澡,連忙高聲叫喊:「大象伯伯,快救救我們,老虎要吃我們啦!」大象連忙伸出長鼻子.翹起尾巴,好像在河面上架起一座橋,說:「快,快從我身上過河去!」老虎追到河邊,看見小兔子都過了河,氣得直吼。大象用長鼻子吸住了水,用力朝老虎噴去,老虎被噴得睜不開眼睛,只好夾著尾巴逃跑了。 活動反思 第 一、第二環節:我採用的是分解觀察和預期結果的方法,幫助幼兒理清故事的主要情節。製造懸念是激發幼兒好奇心的策略之一,因此,在教學活動中三幅圖沒有同時出示,目的是給幼兒製造懸念,為幼兒大膽猜測小兔子是怎樣脫離虎口的提供推理和表達的機會。而且,在出示第一幅和第三幅圖時,採用了遮擋圖片部分內容的手段來引導幼兒猜測故事情節。這個環節講述的重點就是:把大象怎樣救兔子這件事講清楚。 第三環節:我出示了對話框符號,採用了角色移位、師幼互動等方法幫助幼兒掌握角色之間的對話,理解著急、高興、害怕的語氣語調,為幼兒生動講述提供支持。這個環節的講述重點是:豐富角色之間的對話,使故事更加豐滿、生動。 第四環節:我出示放大鏡和心裡想的符號,通過教師提問和放大鏡的暗示,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的內容,分析角色的表情,運用描述性語言描述角色的外形,從而推斷角色內心的想法,讀懂畫面所要表達的信息。這樣由表及裡、由粗到細的觀察引導,為幼兒生動講述提供了有效支撐,化解了講述的難點。 第五環節:給故事取名字,其目的不僅僅是讓講述活動更加完整,更重要的是讓幼兒能抓住講述重點,培養幼兒的提煉和概括能力。 縱觀整個活動,在講述要求上採用逐次添加要求的方法。心理學理論告訴我們:學習任務的性質和難度將影響學習動機的激發和學習的效果。第一次只要講清楚大象救兔子這件事情,第二次增加角色之間的對話,第三次增加角色的外貌和心理活動的描述,這種逐步添加的講述,幼兒一般能夠較為輕松地完成講述任務,更容易獲得成就感,從而增強講述的興趣。
3. 大班大象救小兔的故事
大象救兔子
一天晚上,三隻兔子在樹林里高高興興地玩著,在不遠處內的小容河裡,一隻大象正在洗澡。突然,從樹林里來了一隻兇猛的老虎,張著大大的嘴巴,露出尖尖的牙齒,伸出尖尖的爪子,說:「哼哼,這下我可以飽餐一頓了。」說完,就向兔子撲了過去,三隻兔子發現了,連忙撒腿就跑,邊跑邊大聲喊:「救命啊,救命啊!」
兔子跑呀跑,它們來到小河邊,大象看見老虎在追兔子,連忙說:「快,趕快從我身上過河去!」
老虎追到河邊,看見兔子過了河,氣的大聲喊:「氣死我了,氣死我了!」這時候,大象用他那長長的鼻子吸足了水,用力朝老虎噴去。老虎嚇的直喊:「快放了我吧,我不敢了,我不敢了。」兔子們在岸邊高興地喊起來:「打倒大老虎啦!打倒大老虎啦!」
4. 大象救小兔
一天 ,陽光明媚,萬里無雲,小兔出門去森林采蘑菇。
森林裡的蘑菇好看極了,它們像回一答把把雨傘撐著。小兔采了許許多多的蘑菇,開心極了。正在這時候,突然從樹林中竄出一隻兇猛的老虎,它張著血盆大口,對著小兔們撲來。小兔們嚇得渾身打顫,驚慌失措地邊跑片喊:救命啊,救命啊!它們跑到小河邊,看見大象在洗澡,小兔連忙喊:大象伯伯,快救救我們,老虎要吃我們。大象靈機一動,伸出長鼻子。象鼻子就像一座滑滑梯,小兔飛快地從大象的鼻子上滑到對岸。小兔說:大象伯伯,謝謝您救了我們。這時老虎追到河邊,看著對岸的小兔,急得乾瞪眼,只好夾著尾巴灰溜溜地逃走了。
5. 大象和小兔童話故事
1、今天是陽光燦爛的日子。早起的小兔提著籃子去樹林里采蘑菇。
小兔走著走著,看見了花、草、樹木,還看見了一個個小小的蘑菇。他接著走,看見湍急的水流對岸有許多又大又香的蘑菇,高興地一蹦三尺高。可他又想:這兒沒船、沒橋,我該怎麼過去呢?
正巧,一隻大象正在喝水呢!小兔說:「大象,請問您能幫我背到河對岸嗎?」大象說:「這好辦,只要跳到我的背上就可以了。」聽完,小兔就跳到大象的背上。
大象慢慢地高興地走著,走到了對岸。小兔高興地說:「等我把籃子裝滿,我請您到我家吃蘑菇大餐。」大象也高興的說:「好哇!好哇!」
鮮美的蘑菇大餐在向他們招手呢!
2、在一個萬里無雲的早晨,小白兔在森林裡采蘑菇。突然,從樹上跳下一隻大老虎,大老虎看見小白兔,饞的直流口水,輕聲對自己說「:又有一頓美餐了」。
小白兔聽見有什麼聲音,轉身一看原來是一隻凶惡的老虎。小兔嚇的渾身發抖,撒腿就跑。還邊跑邊叫「:救命啊,救命啊」。
這一慕正好被在洗澡的大象看見了,它說「:不許欺負我的好夥伴」。
說完就用它那長長的鼻子狠狠地的拍在老虎的屁股上,老虎重重的摔在地上,頭破血流,就這樣大象救了小兔,小兔非常感謝大象,說「:謝謝你,大象伯伯。」。
最後,大象用長長的鼻子把小兔卷到背上說「:以後你得小心點」。這樣大象伯伯把小兔送回了家。
3、一天,小兔咪咪在歡樂森林裡玩耍。忽然老虎樂樂發現了她,並向她撲去,咪咪大喊:「救命呀!救命呀!快來救救我呀!」大象壯壯聽見了叫聲趕緊跑過去,只見樂樂正在找鍋呢!壯壯趁這個機會弄斷了綁住咪咪的繩子,並救了她。
樂樂找到鍋後心裡想:「哈哈,餓了這么久總算可以吃到烤兔子肉了!」他回到家後發現咪咪不見了!這時森林警察來了他們逮捕了樂樂說他是犯了「亂吃罪」。【吃了不該吃的東西的罪】[原來是咪咪報的警呀!]咪咪和壯壯一起說:「好人有好報,惡人有惡報。」
咪咪對壯壯說:「謝謝你,你叫什麼名字?我叫咪咪。」壯壯說:「我叫壯壯。」咪咪說:「我們能做好朋友嗎?」壯壯說:「可以呀!」
就這樣壯壯和咪咪成了一對最好的朋友!
4、在一個萬里無雲的早晨,小白兔在森林裡采蘑菇。突然,從樹上跳下一隻大老虎,大老虎看見小白兔,饞的直流口水,輕聲對自己說「:又有一頓美餐了」。小白兔聽見有什麼聲音,轉身一看原來是一隻凶惡的老虎。
小兔嚇的渾身發抖,撒腿就跑。還邊跑邊叫「:救命啊,救命啊」。這一慕正好被在洗澡的大象看見了,它說「:不許欺負我的好夥伴」。
說完就用它那長長的鼻子狠狠地的拍在老虎的屁股上,老虎重重的摔在地上,頭破血流,就這樣大象救了小兔,小兔非常感謝大象,說「:謝謝你,大象伯伯。」。
最後,大象用長長的鼻子把小兔卷到背上說「:以後你得小心點」。這樣大象伯伯把小兔送回了家。
5、從前,森林王國里有一隻可愛的小兔,叫貝貝。她原來是一隻講衛生的小兔子,但是她現在好像變了,兔媽媽好幾次提醒貝貝,她都不耐煩的說:「我知道了,別煩我!」兔媽媽只好生氣地走了。
貝貝不喜歡走路,所以她就把一袋袋臭臭的垃圾往樓下扔,有幾次還砸到了羊伯伯、猴叔叔的頭上,「濃汁」從垃圾袋兒里流出來,流到他們的頭上。
羊伯伯抬起頭來望瞭望天,說:「誰那麼缺德,亂扔垃圾!」猴叔叔使用了他的絕招跳上一棵大樹,向小兔住的那座大樓掃射了一遍又一遍。小兔貝貝趕快躲了起來,生怕自己被發現。
有一次,小兔子把垃圾全部扔在了可回收垃圾,這時,保衛衛生的監督員——雞大嬸,來了,正好目睹一切,剛要把小兔子抓住,可雞哪有兔子快,小兔子早就逃之夭夭了。雞大嬸把小兔子的罪行告到象爺爺那,象爺爺把這件事交給了羊伯伯。
羊伯伯來到小兔子家,問小兔子你到底幹了什麼壞事,小兔子結結巴巴的說:「沒……沒……沒有……啊。」
「你還敢說沒有那你想想你仍垃圾時有沒有看到旁邊的分類?」「有……有……」「那你知不知道你是全市最會用電池的人,你難道不知道電池給我們帶來多大的危害?」「我……我,知道了,我一定會改過自,以後不會做缺德得的事!」
從此,小兔子真的改了這個毛病。
6. 《大象救兔子》
一、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圍繞重點講述出大象搭橋救小兔的過程,豐富詞彙「尖尖的」、「鋒利的」、「高高興興」、「慌慌張張」等。
2、引導幼兒有目的地從「大象喊小兔」到「大象搭救小兔」這幾個重點環節中進行傾聽。
二、 活動准備:
1、教學掛圖「大象救兔子」。 2、兔子「慌張」、「高興」及老虎圖片各一張。
三、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觀察感知,理解圖片並講述。
(1)出示表現兔子「慌張」、「高興」及老虎圖片,排列如下:
圖一 小兔慌張的樣子。圖二 老虎撲過來的樣子。圖三 小兔高興的樣子。
① 出示圖一,提問:這只兔子怎麼了?
② 出示圖三,提問:這只兔子又怎麼了?為什麼兔子先是慌慌張張的,後來又是高高興興的,猜猜看發生了一件什麼事?
③ 翻開圖二,引導幼兒觀察並提問。
小兔子到底遇到了誰? 它是什麼樣子的?嘴巴怎樣,牙齒怎樣,爪子怎樣?
2、分別出示掛圖
(1) 引導幼兒圍繞「誰救兔子,怎樣救?」進行感知理解。
提問:一天傍晚,小兔到哪裡去玩?玩得怎樣?突然,從樹林里竄出一隻什麼樣的老虎?誰會救它們?
(2) 幼兒自由結伴講述大象如何救兔子。
(3)大象看見老虎在追兔子,會對小兔子說些什麼呢?
(4) 大象是怎樣救小兔子的?
3、請個別幼兒講述掛圖中的內容 。
4、請幼兒與教師一同講述掛圖中的內容。
5、請幼兒給故事起個名字。
7. 求大班語言大象救小兔說課稿
大象救小兔說課稿
一、說教材:
《大象救兔子》是一則幼兒喜歡的童話故事,它採用生動有趣的動物形象,向幼兒講述兔子遇險、大象相救、老虎得到懲罰這一驚險動人的故事情節,因此容易吸引幼兒的興趣。同時又可以拓展幼兒的想像,讓幼兒大膽的地想像出多種大象幫助兔子的方法,留給幼兒較大的想像空間。現在普遍都是獨生子女,孩子在家倍受寵愛,缺乏關心、幫助別人的情感。通過想辦法解救兔子,從中體會出同伴之間是應該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的道理。
一、說學情:
大班的幼兒喜歡一些賦予挑戰性的活動,單純的按照圖片進行講述已經不能滿足幼兒的興趣,因此通過創造性的想像、講述,能激發幼兒更大的學習興趣。同時隨著年齡的增長,部分幼兒會產生一種幫助弱小團體的正義之情,通過講述活動,讓幼兒體驗幫助別人帶來的快樂。
在語言講述方面,大班的幼兒有自己的想法,但有時講不清楚,語言的邏輯性條理性不夠強,通過看圖講述活動,幫助幼兒梳理語言講述的條理。
二、說目標:
從教材蘊涵的教育價值及幼兒的年齡特點出發,確立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1、喜歡參與語言講述活動,體驗幫助別人所帶來的快樂情緒。
2、仔細觀察圖片內容,能在集體面前大膽地用連貫完整的語言講述故事內容。
3、能根據故事發展的情節大膽地想像,合理的創編出大象救兔子的過程。
重點:
新《綱要》中提出「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因此「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並不是「鸚鵡學舌」。在看圖講述活動中,給了幼兒說的內容,最主要的是如何讓幼兒大膽地、完整地、有條理地說,因此把「能在集體面前大膽地用連貫完整的語言講述故事內容」作為本次活動的重點。
突破重點採用的方法:利用圖譜標志,教師規范性的語言示範,幫助幼兒梳理語言表達的條理性,從而更好的完整表達。
難點:
根據本班幼兒的情況,培養幼兒展開豐富的想像,創造性的用完整的語言講述是一個難點,在整個活動中幼兒積極開動腦筋,想出多種辦法解救兔子,並能用完整、連貫的語言講述事情的發展和自己的想法,對於幼兒來講有一定難度,因此將本次活動的難點確立為:根據情節發展,大膽的創編大象救兔子的過程。
突破難點採用的方法:運用鼓勵、表揚、引導的方法,讓幼兒大膽想像、表達,從而使創造性思維得到發展。
三、說准備:
物質准備:
1、 教學掛圖:大象救兔子;
2、 表情圖2張;
3、 兔子、大象、老虎的圖片;
4、 標志圖2張;
5、 音樂《大象和兔子》;
看圖講述藉助圖片吸引幼兒,因此在圖片的設計上要通過豐富的色彩,生動的動物形象來引起幼兒講述的興趣。
四、說流程:
教學環節
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
預設策略
主要目標
一、看看、聽聽、想想、猜猜,引導幼兒感知、理解講述對象
1、出示表情圖:這是什麼表情?你有碰到過一開始很驚慌害怕,後來又很高興的事情嗎?
2、出示兔子,引導幼兒猜測:為什麼兔子先是害怕,後來又是開心了呢?
通過展現兩種不同的表情從而引起幼兒的講述興趣,通過設置疑問讓幼兒用自己的經驗合理的猜測並表達。
採用直觀法和設置懸念法。
喜歡參與語言講述活動,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
二、根據圖片,引導幼兒大膽想像
(一)出示背景圖一,引導幼兒觀察:
1、誰?在什麼地方?干什麼?
2、觀察兔子的不同表情,引導幼兒猜測。
3、觀察老虎:學一學,演一演。
4、出示標志圖,引導幼兒完整講述。
(二)出示背景圖二,想出多種大象救兔子的辦法:
1、開展想像,大膽講述:
2、出示標志圖,引導幼兒有條理地完整講述:
(三)完整講述圖片內容:
為幼兒創設了一個自由寬松的交流機會,讓幼兒運用已有生活經驗來積極想辦法解救兔子,充分發揮幼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讓幼兒展開豐富的想像,根據標志圖有條理的進行講述,發展語言講述的完整性、條理性。
開放式的提問——圍繞「怎麼救」展開想像;動靜結合——在講述的過程中穿插表演,提高幼兒積極性;圖譜標志——幫助幼兒梳理語言表達的條理性。
想出多種辦法幫助兔子,並能大膽地用連貫、完整的語言表達。
體驗幫助別人帶來的快樂情緒。
三、延伸
1、音樂感知故事發展情節。
2、小結:講故事不僅可以通過看圖片講述,還可以根據音樂來講。
通過多通道感知故事情節的發展,給幼兒留有較大的空間進行想像。
多通道感知
多通道感知故事情節的發展,進一步引起幼兒對語言活動的興趣。
五、說教法、學法:
1、開放提問:
根據故事情節的發展,以開放的提問為中介,激發幼兒積極的思考。給予幼兒更多說的空間,不束縛他們的思維,使他們有話好說,大膽表達自己的感受。這也是新綱要的體現:鼓勵幼兒大膽、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逐步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在開放提問的過程中,仍然圍繞故事的中心:「怎麼救」讓幼兒展開豐富的想像。
2、巧妙運用圖譜:
看圖講述活動是利用圖片來幫助幼兒提高語言能力的一種常用的教學形式。為了充分的利用圖譜,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在圖譜的設計上採用了不同的方法。
1)直觀法:
直觀法是根據幼兒思維特點決定的,幼兒期的思維特點是形象思維為主,所以利用圖片,能引起幼兒的興趣及注意,能讓幼兒更好的理解故事內容,同時為幼兒的口語表達做充分的准備。
2)設置懸念法:
在出示圖片時將其中的一部分情節隱去,用空白圖片替代,能引發幼兒更大的好奇心,主動的去思考故事發展的線索。
3)標志幫助、梳理條理:
因為大班幼兒對故事的學習,已由喜歡聽逐漸傾向想講,但由於缺乏表達的經驗,在說故事中常是說了前句連不了後句,難以完整地表述。因此,為了更好的讓幼兒較完整、有條理的表達自己的想法,教師採用圖譜標志的形式,用一些簡單的記號,有序的排列,以幫助幼兒能流暢、完整的講述。
3、猜測法:
運用音樂手段,多通道的引起幼兒表達的積極性。運用猜測法能滿足幼兒的好奇心理,促使幼兒積極言語,最終有效地完成教學目標。
4、講述的形式多樣:
第一環節,教師提出問題,幼兒觀察圖片講述;幼兒猜測講述;
第二環節,個別幼兒示範性的講述,集體講述,分角色表演。
第三環節,幼兒自由交流;個別講述;集體講述。
5、多通道感知故事情節的發展:
通過看看、猜猜、聽聽、想想、說說等多種感官來感知故事發展的情節,給幼兒有充分表達的機會。
七:說亮點、特色:
1、圍繞「怎麼救」,以開放提問為中介,激發幼兒積極思考,自主表達。
2、完整有條理講述的要求圖譜標志化。
3、看看、聽聽、猜猜、說說等多通道感知故事發展的情節。
八、說反思:
1、目標的達成度。
預設的策略在活動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促使難點突破到位,目標有效達成。
在教師提供的多樣化的示範與指導下,大部分幼兒都能完整連貫的語言大膽的進行表達。
2、幼兒的參與性。
幼兒參與的積極行高,能大膽的進行表達,充分體驗了與同伴一起交流的快樂。
3、不足
運用策略後,目標的達成度高,但是如何讓每位幼兒有更多表達的機會,使幼兒說的內容更豐富,有所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