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教案 > 朗誦課教學

朗誦課教學

發布時間:2021-01-29 07:09:21

A. 朗誦課有哪些內容

初讀來。細讀。教師示範。學生朗自誦。教師點評。關鍵環節是品讀,屬於高層次的讀,它是在理解文章的基礎上,再深一步探索文章主旨,品評、欣賞作者的遣詞造句、謀篇布局、精妙之處,不但了解作者說什麼,而且與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1.品讀欣賞,體會作者的寫作特色
學生通過品讀欣賞,體會到了作者的寫作特色,「點滴積字」可以運用到作文中去.
2.品讀欣賞,與作者的心相契合
學生在讀的過程中完全進入了角色,與作者的心相契合,深刻體會到了那男孩寧死不屈、頑強斗爭的崇高品質.
總之,朗讀是語文教學中最基本的活動,在教學中切實指導學生讀書、課堂上留出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去讀書是一條可取之路.讓我們在今後的語文教學中注重朗讀訓練,切實把語文課上成語言訓練課.

B. 如何進行朗讀教學

老店鎮中心學校 文正沛 浦恩洪 【摘要】我在聽老師們上語文課時,發現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朗讀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可一到中學,上了初中就很少聽到學生朗讀了。為何呢?難道只有小學生才需要朗讀,中學生就不用了嗎?【關鍵詞】朗讀 學生 語文 我在聽老師們上語文課時,發現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朗讀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可一到中學,上了初中就很少聽到學生朗讀了。為何呢?難道只有小學生才需要朗讀,中學生就不用了嗎?為什麼會這樣呢?我個人認為大致有以下幾點: 一、沒有認識到朗讀的重要性 朗讀在語文教學中佔有重要地位,對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提高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材是最重要的課程資源。課本選文較為典範,文質兼美,富有文化內涵和時代氣息,難易適度,適合學生需求,文中深邃的思想、精闢的見解、豐富的感情,通過朗讀才能真正深刻地體會到其中的精妙,觸摸到作者思想深處的情感,跨越時空與他們進行心靈的交流,乃至思想的碰撞。有的語文老師認為自己是啟發式教學,設計了許多問題來啟發學生理解課文,如果讓學生朗讀會浪費許多時間,完不成教學任務。其實他們錯了,大錯而特錯。他們不知道語文學習,尤其是閱讀,只有學生親身體驗,才能真正理解、感知,這是任何講解、討論都不能代替的。我們不能因為現在考試不考朗讀,就不認真對待它。朗讀是提高語文素養的重要方法。 二、沒有懂得朗讀的方法 朗讀看來是將無聲的文字元號轉化為有聲的語言就行了。其實,要想收到好的朗讀效果並不那麼簡單。朗讀有它的規律,有它的方法和特徵,這需要老師精當的指導與示範,把握要旨,反復實踐,才能真正體悟到文中精當精彩精妙的語言文字所包含的魅力與魔力,收到理想的效果,就連正確的發聲、換氣、聲調的高低、停頓的長短和語氣的急緩都得注意到,一點也不可含糊,猶如一首好歌曲,唱得不好怎能感受其妙? 其實,朗讀作為學習語言的第一要著,也是學習語文的一大法寶。在長嘆之餘,許多教師也在思考對策,如何才能樹立朗讀的新形象,讓其走進課堂,既而受到學生的親睞呢?以下幾點可供參考: 一、朗讀可以提高語文素養 首先,要端正對朗讀的重要性的認識。呂叔湘先生認為,朗讀是最直接整體感受語言的一種絕好方式。朗讀把視覺語言轉化為聽覺語言,聲情並茂的朗讀可以把學生的思維觸覺導向話內與言外,使之向作品深層次發展,進而體會到文中只能意會不可言傳的含蓄思想。滿懷情感地朗讀是任何方式都不能替代的。 我們要摒棄和尚念經式的朗讀,做到眼、耳、口、心多管齊下,吟哦之間,多加品味,注意積累,如「嫣然」、「氤氳」、「潺潺」只要一讀,便心領神會。 朗讀不僅可獲取知識,還可培養氣質與修養。能正確發音、吐字,把握節奏、語流和語態等技巧,其表達和交際能力必然得到提升,口才好,侃侃而談,方顯非凡氣質。因此,有計劃有系統的朗讀技巧訓練是很重要的。 二、朗讀可以感受美 朗讀是一種審美活動。朗讀中,朗讀者的審美感受和情感體驗被調動,鏗鏘婉轉的音調進入耳膜,鮮活生動的藝術形象浮現眼前,細膩深沉的情感激盪心田,朗讀者陶醉於美感之中。因此,我們應盡量指導到位,充分調動學生的想像與聯想,呼喚起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感受作品中的美,從中獲益。這里有以下幾點建議: 一是精選朗讀材料,不同文章其教法有異。一般來說,精巧生動的文學作品和縱橫捭闔的議論文宜於朗讀,尤其是語言豐富有韻律、文字富有意蘊的作品,不讀不能得其味,詩詞歌賦歷來靠朗讀打動人心。 二是老師真情范讀,現在教材均有名家范讀磁帶。但老師范讀不僅能深情還能並茂,較之錄音更直接、更有感染力。如《我與地壇》一文,其母親對兒子的愛,兒子對母親的無限懺悔,朗讀之下讓人哽咽淚下,感動無比!再如李清照的《聲聲慢》,老師范讀到「尋尋覓覓,凄凄慘慘凄凄」那國破家亡、漂泊異鄉的凄苦無不讓人體會深刻,如臨其境! 三是細致耐心導讀,老師如一名導演,面對學生要用豐富的材料、入情入理的剖析,用生動而有感染力的語言去調動學生的想像力,加深對文本的理解,讀起來才能進入狀態,才能把文中的情、理表達出來,從而收到應有的效果。 四是教師可根據年級、學情、教材特點安排每節課的朗讀時間,並自我監控達成度。要有充分的時間讓學生正確地讀課文,要求用普通話,聲音響亮,吐字清楚,讀准字音,不讀破句,特別是自學性朗讀,要讓全班學生都讀完、讀好,切不可只做個讀的樣子,匆匆過場,草草收兵。在初步理解基礎上的表達性朗讀,要留夠時間讓學生試讀、練讀,讀出感覺,讀出味道,讀出情趣。 三、朗讀可以展示學生才華 追求獨立、張揚個性是中學生鮮明特點。我們要鼓勵他們在朗讀中展示個性才華。朗讀者本人具有雙重身份,是審美者,也是創造美的人。因此,朗讀活動要做到開放性和多樣性,才能盡顯個性才華。開放性是不限製得太死,要自由地讀。一千個讀者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那麼,對文章的理解也因人而異,鼓勵學生讀出各自的理解,抒發和張揚自己的個性情感。 活潑多樣的朗讀無疑會激發學生創造欲、表現欲,除齊讀、個人讀、男女生讀、分角色讀等外,還可採用一些有興趣的形式,如:合唱式朗讀、分領誦、對誦、高聲部、低聲部輪流交替朗誦,適合較長詩文。 課本劇適應表演讀。熟背課文後,分角色上台朗讀,並配以動作、表情,人物間要有交流,要有思想的碰撞。接力搶讀,一同學先讀,直至讀完算積分決定勝負。採用這種方法一定要督促學生注意讀准字音,更要注意情感的表達。 開放、多樣的朗讀會給學生帶來展現個性才華的空間,激活潛能,發揮創造力,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C. 如何在課堂教學中開展有效的朗讀教學

一、設置懸念,激發興趣
上次,我有幸聆聽了全國著名特級教師張學偉老師在銅陵上的一節示範課《螳螂捕蟬》,這堂課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老師的朗讀引導和范讀極具魅力。教師把課文濃縮以後,出示其中四小節,讓學生自由讀,然後指名讀,讀完,張老師讓學生猜猜,他對這兩名學生讀得滿意嗎?想不想跟老師讀的比一比?學生興趣高漲。緊接著教師引導:蟬在樹上,會有怎樣的心情,你會怎麼讀?(悠閑……)然而課件中前三段都有一個字,表現了蟬、螳螂、黃雀都有危險,請不要說出那個字(卻),請通過朗讀表現出來,這時學生們又躍躍欲試。老師又找了一名學生起來讀,表揚他找對了那個字,並獎勵他繼續往下讀。這時張老師又幽默地說:「他讀得很好,但是跟我比,還差一點?」學生這時都要求老師讀,老師就聲情並茂地朗讀了,贏得了學生們熱烈的掌聲。我想教師在教學中,多設置一些懸念,一定會激發學生朗讀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
二、創設情境,讀中體驗
在朗讀教學中,情境的創設能拉近學生與作者的情感距離,能引導學生進行作者所描繪的情境,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並用自己情真意切的朗讀去描繪它、表現它。如在教學《草原》一課時,我利用課件播放了草原風光,讓學生直接感知到草原的美麗。從草原上碧綠的草,潔白的羊群,迂迴清澈的小河,明朗的天空這些色彩深刻體會「那裡的天比另外的天更可愛,空氣是那麼清鮮,天空是那麼明朗。」讓學生邊讀邊想像畫面,進入課文所描繪的意境中,體會「這種境界,既使人驚嘆,又叫人舒服;既願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從而激發了學生對草原的那種嚮往,贊美的感情,學生自然能讀出感情。
三、范讀引導,培養語感
教師精彩的范讀,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他們朗讀訓練的積極性。因此,在教學中,我經常范讀,讓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尤其是一些重點段落、重點詞句。如在教學《可愛的中國》一課中,「到那時,到處都是活躍的創造,到處都是日新月異的進步。……生之歡樂,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園將代替了凄涼的荒地!」這一段慷慨、激昂的文字,我就範讀了2遍,學生在老師的范讀中掌握節奏、語氣、停頓等以及獲得情感共鳴。學生能感受到方誌敏烈士對祖國未來的無限憧憬以及他堅定的信念,相信中國一定會有光明的未來。然後讓學生自己反復練讀,從而做到有感情地朗讀。學生在這種長期的熏陶和訓練中,培養了語感。
四、讀好語氣,突出重音
低年級有許多生動有趣的小故事,這些小故事中一般有人物對話及人物心理敘述。然而正是這些對話和敘述能夠很好地體現人物的特點,因此,我在教學中抓住這些對話、心理描寫對學生進行朗讀指導。比如在學習《酸的和甜的》這一課時,我就先讓學生分析人物的性格特點。狐狸說葡萄酸是因為它吃不著也不想讓別人吃的自私心態。而小兔和小松鼠的輕信讓他們根本就不想嘗試了,小猴子的好動聰明機靈從「迫不及待」等詞語中活靈活現地體現出來了。這樣再去根據人物的特點去朗讀演繹,對孩子來說就生動容易多了。
五、形式靈活,指導朗讀
在指導朗讀中,我經常採用多種形式的朗讀,如個人讀,集體讀,男生讀,女生讀,比賽讀,分角色讀等。要求學生認真讀,讀出感情,品出韻味,讀後及時評價,讓學生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再讓其模仿讀,從而提高朗讀水平。執教《從現在開始》這一課時,我便採用表演讀的形式,學生分角色來表演獅子大王,可愛的猴子,和貓頭鷹袋鼠等角色,學生還會自己配上合適的動作,一個個興趣盎然,朗讀效果就很容易地達到了我追求的效果。
六、再造形象,想像朗讀
根據他人的言語描述或圖形示意,在頭腦中形成相應的新形象的過程稱為再造想像。再造想像的基本特徵是以他人的描述、說明、圖示為想像發生發展的前提,依據自己以往的經驗再造出新的形象。再造想像是在學生正確理解文本的基礎上,依據學生以往經驗,藉助形象思維創造出新形象。它是學生認知圖式發生變化的起步。充滿想像地朗讀《山溝里的孩子》,彷彿會看到在大山深處的山樑上有一群莘莘學子正背著書包艱難的行走在山路上;朗讀《雨在歌唱》,會出現小雨點在小溪里歡快的舞蹈。文思可以沖破時空,想像可以飛翔萬里。只有根據文本開展最大化想像的朗讀,才有可能用聲象再現文本意象,還可通過聽覺反饋不斷調整聲氣,使朗讀聲象和文本意象更加和諧統一。比如,學生在朗讀《雨在歌唱》時,從她們臉上的表情可以發現學生們已感受到了那種愉悅和興奮,而且眼前會呈現出一幅「春雨圖」。這是再造想像完成了朗讀模式的結果,也是超常韻律喚醒了大腦左右半球的語言區、圖像區和主管興奮情緒的神經系統,是左右半球功能整合的結果。
現在的課堂上,多強調以學生為主體,進行不同感悟地朗讀,但如果沒有掌握一定的朗讀技巧,而要想把課文讀好,那是不可能的。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就要求我們語文教師們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學生朗讀能力的指導,可見,培養學生愛讀書、會讀書是語文教學的一個支點和重點。每一篇文學作品都記錄著作者的思維方式、思想感情和精神氣質。只有將學生的情感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能敏銳地捕捉文中細膩的情趣,領會文章所蘊含的豐富的情感,進而全面掌握文章的思想內容,這才是閱讀活動的最高境界
總之,朗讀能提高學生理解、運用語言的能力,因此,教學必須加強對朗讀的有效指導。

D. 詩歌朗誦的教學目的

淺談加強詩歌朗讀教學的意義

《語文課程標准》中要求,初中學生要能「誦讀一定數量的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為了達到這一目標,我認為在詩歌教學中,除了通過講清詩中的用典新意、詞類活用、句子結構、修辭手法及其意義來再現詩歌意境,領會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之外,朗讀訓練也是極其重要的一環。因為朗讀訓練是中學生進入詩歌意境的最直接、最感性的途徑。朗讀訓練不僅是培養學生識文斷句,會讀會背的能力,而且是培養學生對詩歌的鑒賞並學會運用詩歌語言的技能技巧的能力。

通過朗讀,可以讓學生切實地體味詩歌語言節奏的鮮明,韻律的和諧。所謂節奏,就是一種有規律的運動節拍,即音節的長短、強弱、快慢?有規律地出現所形成的節拍。韻律便是合乎規格的相同或相似的音節在詩歌中有規律的反復,即押韻。

加強詩歌朗讀,可以再現詩歌意境,更深刻地領會詩歌的思想感情。詩歌這種文學體裁,往往偏重於抒情言志。情緒和感情是詩的基礎,即使是敘事詩或哲理詩也會飽含著詩人的情懷。所謂意境,就是指詩人在詩中描繪的具體情景、生活畫面以及蘊含在情景、畫面中的思想感情和深刻意義。比如,我在引導學生反復朗讀杜甫《春望》中的「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句時,學生在朗讀過程中可感悟到詩人放眼一望,昔日號稱國都的長安城如今已殘垣斷壁,野草遍地,樹木叢生。過去在那耀眼的飛口樓廓、亭台軒榭裝扮下的豪華繁盛之景;那王公大臣,貴妃寵姬的怡游歡樂場景都一概不見了,眼前的一切與過去相比,唯一相同的只是山河依舊罷了。目睹「安史之亂」給人們帶來的這一深重災難,真有令人潸然淚下之感啊!又如,當學生朗讀到「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時,他們也會自然地領悟到在那連續幾個月戰火紛飛、兵荒馬亂的歲月里,人們要想知道親人及好友的安危,那是多麼不易的事呀。當詩人收到一封家信時,就像得到一件價值萬金的珠寶一般那麼珍貴,那麼喜悅。透過這兩副圖景,師生彷彿身臨其景,親眼目睹了詩人由愁悵、哀嘆變為驚喜的情態。 反復進行詩歌朗讀,可以促進學生加深理解詩歌中的聯想、想像及修辭手法的運用。比如,引導學生反復朗讀郭沫若《天上的街市》一詩時。班上大多數學生就能理解到:作者首先採用聯想、互喻的方式,把地上的街燈比作天上的明星,又把天上的明星比作地上的街燈。然後展開豐富的想像――既然天上有明亮的街燈,那麼,天上就一定有美麗的街市;有美麗的街市,就一定有珍奇異物;有物,就必然有人,有人的活動――此時,牛郎、織女肯定騎著牛兒,提著燈籠在天街閑游。詩人通過聯想和想像,加上奇特的比喻,把一幅自由、美好、生活豐富多彩的天上街市圖描繪了出來。這自然反映了詩人對美好生活的極積嚮往。如果通過繪聲繪色地朗讀,學生就會對什麼是「聯想」,什麼是「想像」以極怎樣運用「比喻」,體會得更具體、更深刻一些。

E. 怎樣進行朗讀教學

(一)備好朗讀教學。教師認真備"朗讀"是指導學生讀的前提。教師不掌握正確的重音、停頓、語調、語速等朗讀技巧,就不能很好地通過指導學生朗讀,來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發展學生的語言和思維。教師備朗讀,是使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思想感情發生共鳴的過程,是教育者先受教育的過程。要讓學生直接感受,教師首先要直接感受。只有這樣,在課堂上學生理解語言文字時,才有可能對他們進行恰當地點撥,指導他們有感情地朗讀,才能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 教師在備朗讀時,應注重以下幾點:1、課前應把課文讀懂、讀順、讀通,明確與閱讀、習作相關的朗讀教學目標。2、全面了解課文的感情基調及尺度,對文中不同的語氣、重輕音、停頓、力度等指標能做到心中有數。3、在鑽研教材的基礎上確定並安排好實施朗讀指導的手段、方法等,確定朗讀教學的重點、難點及時間安排等。4、課後注意掌握基礎較差學生的朗讀進展情況,為下一課時朗讀指導打下基礎。 此外,教師在備課時,要特別注重備"范讀" 。因為范讀是朗讀教學中任何指導方法都無法取代的。范讀能喚起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對朗讀的興趣,調動學生朗讀的積極性、主動性,提高學生的朗讀和欣賞水平。好的范讀,對學生來說無疑是一種美的熏陶。 教師范讀必須有明確的目的。根據目的的不同,范讀一般可分為三種:一是講讀課文前的范讀。一般是全篇課文的范讀。其目的是激起學生學習新課的慾望,幫助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內容。這時的范讀,要求平穩,速度略微緩一些。如果這時速度過快,學生聽起來跟不上進度,就會影響范讀效果。二是講讀課文時的范讀。一般是部分內容的范讀。可以是一個段落,一個句子,甚至是一個詞語。其目的是促進學生理解課文的重點、難點,掌握一定的朗讀技能。這時的范讀要注重指導,講究方式、方法的多樣性。三是講讀課文後的范讀。可以是全課或片斷的范讀。其目的是引導學生總結全文。欣賞課文精彩之處。這時的范讀要求能以聲傳情,充分發揮教材的感染力。 教師范讀時,也要注意學生的參與。教師范讀時,學生可以是靜靜地聆聽;可以是邊聽邊看課本;可以是輕聲伴讀;也可以是逐句跟讀。必要時也可以讓學生代替教師范讀,但時機與次數要把握好,不能過多。 (二)加強朗讀指導。1、朗讀指導的內容。(1)基礎的訓練:朗讀最基礎要求是正確,也就是用普通話讀准字音,不讀錯字,不添字,不漏字,不重復字句。朗讀訓練中要始終貫穿這一訓練,特別是一、二年級的起始階段,一定要加強對學生朗讀課文的正確性要求,讓學生掌握規范的語言規律。(2)節奏的訓練:書面文字對有聲語言的節律一般是不加表示的。朗讀者通過輕重、快慢、停頓、連接等語言節律來表現文章思想感情。同樣一個句子,由於重音不同,可以表達不同的意思。如:"我喜歡游泳" ,把"我"讀成重音,就回答了"誰喜歡游泳"這個問題;把"喜歡"讀成重音,就回答了"你喜歡不喜歡游泳"這個問題;把"游泳"讀成重音,就回答了"你喜歡什麼運動"這一個問題。小學生的朗讀容易產生一字一頓,或者無停頓地連續,或者自由停頓而讀破句等現象。教師必須讓學生形成"詞"的概念,指導學生掌握句子中重點詞的朗讀技巧,使學生知道句子之間的句號、嘆號、問號一般停頓稍長,頓號、逗號、分號、冒號停頓略短一些,句子中的詞或片語之間還要有長短不一的語氣和語法停頓。從而才能使學生的朗讀做到有節奏的流利。(3)、語調的訓練:小學生朗讀時語調較平,沒有層次,而且不會控制音量。對音量的控制訓練比較容易,教師要告訴訓練學生,自由練讀的時候,要邊讀邊想,聲音要輕;集體齊讀的時候,聲音不要太響;指名讀的時候,聲音要響亮,但不要直著嗓子喊。對沒有層次的平調朗讀的學生,要結合課文內容和漢語所固有的四聲,理解後讀出揚調、曲調和平調。(4)、情感的訓練:有感情朗讀是朗讀教學的最高層次。要達到這一點,必須在正確、流利朗讀課文的基礎上,對課文有較深刻的理解,把握住文章的基調,找出文章的情感旋律,分析出相似句式在文中的變化,才能在朗讀中自然流露出相應的情感。(5)、朗讀指導中常用的符號;"|"--表示邏輯的停頓,打在該停頓的字行之間。 "v"--表示感情的停頓,打在該停頓的字行之間。"凵"--表示前後句子關系銜接緊密,中間停頓極短,劃在該連的字行下面。 "●"--表示語法、感情的重音,打在相關字詞下面。"○"--表示重音輕讀,打在相關字詞下面。"→"--表示平調,即句尾的音平而穩。一般用於陳述句,劃在句尾。 " "--表示揚調(升調),即句尾的音先低後高。一般用於疑問句,或表示感情激動、亢奮、驚異和呼喚等句子。劃在句尾(也可在句中出現)。 " "--表示降調(曲調),即句尾的音先高後低。一般用於肯定的語氣,感情強烈的感嘆句,或表示願望的祈使句等。"‖"--表示節拍(節奏),一般用於詩歌。劃在詞後。2、朗讀指導的方法。(1)示範法:即通過教師的范讀,促使學生模仿朗讀,這是對低年級學生進行朗讀訓練的一種有效方法。但要注意學生的模仿朗讀,也要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進行,不要機械模仿。(2)講授法:即以分析為先導,教師或學生先講高低快慢,斷連疏密的朗讀技巧,學生動筆作適當的記號,然後再練讀,指導讀。(3)比較法:即藉助教師或學生不同的朗讀方式比較,讓學生從中領悟正確與謬誤。通過朗讀比較,進行情感和語調的對比,辨析細微差異,以提高學生朗讀技巧。常用的師生朗讀方式可以根據不同課文的特點,有選擇的運用。如領讀、分合讀、個別讀、小組讀、分角色讀、齊讀、自由讀等。(4)情境法:即為朗讀創設情境,結合恰當的導語,渲染合適的氣氛,使學生耳語目染,自然入境。如用表演或多媒體等形式,對一些情節曲折生動,形象鮮明的課文可編製表演或製成課件,以藉助手勢、表情、動作、道具等,將靜態文字轉化為動態的畫面,以誘發學生讀出真情實感。(5)欣賞法:即組織學生聆聽優秀的朗讀錄音,使他們感受朗讀中鮮明的節奏,抑揚的語調,以及語言的氣韻和美感,以此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 總之,朗讀教學作為一項語文基本訓練,應常抓不懈,應在"訓練"二字上下功夫,既要有量的要求,也要有質的要求。

閱讀全文

與朗誦課教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