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教案 > 長度單位教學反思

長度單位教學反思

發布時間:2021-01-28 23:50:01

『壹』 教學反思:小學數學《一米有多長》

《1米有多長》北師大版小學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第二節中關於長度單位的初步認識課。本節是學生已經認識厘米、會用厘米量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學重難點是掌握1米的實際長度.用米尺較准確地量較長物體的長度.基於學生已有一定的認識尺子刻度的能力和短距離的測量經驗,本節課教學就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出發,在實際測量中產生需要學習新知,感受米與厘米二者之間的的關系,並會運用新知靈活地創造性地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同時教學中提醒學生米尺用來測量較長物體的長度,又為二年級下冊進一步學習千米奠定了基礎。
一、聯系生活實際,激發學習動機
在上一節課中,學生已經認識厘米、會用厘米量,在這個基礎上,我讓學生嘗試用學過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測量黑板的長,在學生的操作中,因測量的物體較長,用20厘米長的學生用尺進行測量,比較麻煩,學生產生了換個比較長的尺子做測量工具或用比厘米大的單位米來進行測量的想法,在此基礎上學習本課的新知識。這個環節設計的目的是在學生解決問題中遇到問題而產生求知的動力,激起他們學習新知的興趣。除此之外,我還想通過這個設計想向學生們滲透:在今後遇到困難時,沒什麼好怕的,可以通過學習新知加以解決,從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培養孩子堅忍不拔的精神。
二、圍繞重點,多層次展開
孩子們兩天內一下子學了兩個長度單位厘米和米,有些孩子容易混淆,其原因是對1米和1厘米的實際長度認識不夠,以至於在後面的學習中造用錯單位的錯誤。
這了讓孩子們充分認識,我先讓孩子們用米量:(1)實際體驗.請同學們互相用自己帶來的捲尺量一量,把兩臂伸開,看一看到什麼地方是1米;(2)再次體驗。兩人再互相量一量身高,從地面到身體的什麼部位是1米,看看你的身高比1米高出多少?(3)以小組為單位,量出1米,2米……給大家看。
再讓孩子們區別厘米和米:(1)用兩個手指比一下,1厘米有多長,再用兩手比一下1米有多長。通過孩子們的動手比較感知厘米是比較小的單位,米比厘米要大得多。(2)用學生用尺量一量;數一數;看一看等方法了解1米裡面有多少厘米。(3)實物測量,使用正確的長度單位。
本節課孩子們對米的認識較好,能正確地用長度單位——米,並進行有關測量。
三、存在的不足
1、反思這次的教學設計是沒有把「估計」運用到實際測量以前的教學活動中,今後的教學在這方面要牢固樹立此觀念,因為學生掌握此項技能,在今後的實際生活當中受益匪淺。
2、有關長度單位的認識只是一個開始,後面教學中要給學生不斷的強化和運用,絲毫不能懈怠——這是MS-EEPO有效教育理念中的由於強化次數不夠導致的知識遺忘,這也是我教學中要汲取的一點失敗的教訓。

『貳』 小學數學《1米有多長》教學反思

《米的認識》是學生已經認識厘米、會用厘米量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學重難點是掌握1米的實際長度.用米尺較准確地量較長物體的長度.基於學生已有一定的認識尺子刻度的能力和短距離的測量經驗,本節課教學就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出發,在實際測量中產生需要學習新知,感受米與厘米二者之間的的關系,並會運用新知靈活地創造性地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
一、聯系生活實際,設計動手操作,激發學習動機導入新課
在上一節課中,學生已經認識厘米、會用厘米量,在這個基礎上,我讓學生嘗試用學過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測量黑板的長,在學生的操作中,因測量的物體較長,用20厘米長的學生用尺進行測量,比較麻煩,學生產生了換個比較長的尺子做測量工具或用比厘米大的單位米來進行測量的想法,在此基礎上學習本課的新知識。這個環節設計的目的是在學生解決問題中遇到問題而產生求知的動力,激起他們學習新知的興趣。除此之外,我還想通過這個設計想向學生們滲透:在今後遇到困難時,沒什麼好怕的,可以通過學習新知加以解決,從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培養孩子堅忍不拔的精神。
二、精心設計,採用多種途徑理解和區分單位:厘米和米
孩子們兩天內一下子學了兩個長度單位厘米和米,有些孩子容易混淆,其原因是對1米和1厘米的實際長度認識不夠,以至於在後面的學習中造用錯單位的錯誤。這了讓孩子們充分認識,我先讓孩子們用米量:(1)實際體驗.請同學們互相用自己帶來的捲尺量一量,把兩臂伸開,看一看到什麼地方是1米;(2)再次體驗。兩人再互相量一量身高,從地面到身體的什麼部位是1米,看看你的身高比1米高出多少?(3)以小組為單位,量出1米,2米……給大家看。再讓孩子們區別厘米和米:(1)用兩個手指比一下,1厘米有多長,再用兩手比一下1米有多長。通過孩子們的動手比較感知厘米是比較小的單位,米比厘米要大得多。(2)用學生用尺量一量;數一數;看一看等方法了解1米裡面有多少厘米。(3)實物測量,使用正確的長度單位。
課後孩子們對米的認識較好,能正確地用長度單位:米並進行有關測量。

『叄』 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的區別的教學反思

1.教師要寫自己認為有重要意義的教學經歷或教學故事,即要有選擇性,典型性,不要回事無巨細都羅答列進去,要圍繞中心問題進行選擇。並不是說所有的事件都可以成為案例,要善於捕捉教學過程中的「亮點」。
2.應根據以往的經歷撰寫案例,盡量保持案例中資料的真實性,使讀者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可以到案例的主體即學生那是去詢問、調查他們的真實感受。
3.教學案例與其它的教學作品有區別性。
與教學論文相比,教學案例在文體和表達方式上以記錄為目的,以記敘為主,兼有議論和說明;在思維方式上,是一個從具體到抽象的過程,通過對生動的教學「故事」的描述,通過對具體的學生、老師心理感受的描述,反思、總結教學的利弊得失。

『肆』 新北師大版數學二年級上冊《1米有多長》教學反思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在實踐活動中體驗1千米有多長,知道米和千米之間的關系。學生是在認識了長度單位米、分米、厘米、毫米後認識「千米」的,千米這個長度單位太大了,學生很難形成對「1千米有多長」的感性認識。

讓學生親身體驗生活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生活中體驗,才能更好地感知我們的數學,運用好我們的數學,特別是像「千米」這種抽象又難理解的長度。備課時,我想通過實踐活動完成本課教學活動。我計劃讓學生在「手拉手」活動中體驗1米、10米、100米分別有多長,從而推理1000米有多長;再實際走一走,感受實際長度。 因此,我將本課分成了3大部分。

一、復習導入。

復習長度單位米、分米、厘米、毫米,並讓學生用手勢比劃,進一步鞏固學生對已學過的長度的單位的空間觀念。接著提問如果要表示從你的老家到晉江的距離需要選用什麼單位呢?學生思考著好像選用這些長度單位都不行,於是引入新課。

二、體驗感知。

(1)手拉手活動:讓學生思考並到操場上手拉手體驗,從小到大、循序漸進,讓學生的行為與思維一步步靠近我們需要的大數。

1、一個同學把手張開大約1米長,那需要幾個人才能手拉手站成大約10米長的一排呢?

2、全班同學手拉手站成一排,夠不夠100米長?

3、多少名同學手拉手站成一排,大約夠100米長?

4、 沿著100米長的路線走10圈就是1000米,還可以表示成1千米。即1千米=1000米,用字母表示是1km=1000m。

(2)走一走:學生通過走一走體驗到千米真的很長。

1、讓學生沿著1米的米尺走一走,需要幾步?

2、10米需要走幾步?100米呢?1000米呢?

3、下課時間可以去操場上來回走10圈看用了多少時間。

這里學生通過體驗,在原有知識概念的基礎之上充分拓展知識的深度和廣度,發展學生的空間想像力和實踐經驗,使學生形成對一千米有多長的感性認識,同時對生活中米與千米的運用才會靈活。

三、生活中的運用與單位互換。千米這個長度單位是學生生活中常常要用到的,但部分學生學完後還不能夠理解千米的實際意義導致生活中運用錯誤、單位呼喚錯誤,因此教學的重點在於讓學生理解千米的度量意義。因此在教室里可以利用張開的手大約長1米這種學生容易直觀的現象入手,一步步延伸到千米。

有些數學知識必須讓學生感受、體驗,不能嫌麻煩,學生沒有理解的知識強加給學生,學生在做題就不能靈活運用好知識。從這里,我更進一步體會到,教學時要注意讓學生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中學習,讓學生感受教學與生活的聯系,才能增強他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閱讀全文

與長度單位教學反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