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教案 > 蒲松齡狼教案

蒲松齡狼教案

發布時間:2020-12-14 16:00:02

❶ 蒲松齡 狼 特殊句式

省略賓語:

1、「投以骨」中省略了「投」的賓語「之」,代狼,可補充為「投之以骨」。

2、「一狼仍從」中省略賓語「之」,可補充為「一狼仍從之」。

省略介詞:

1、「場主積薪其中」省略了介詞「於」,可補充為「場主積薪於其中」。

2、「一狼洞其中」中也省略了介詞「於」,可補充為「一狼洞於其中」。

(1)蒲松齡狼教案擴展閱讀

《狼三則》都是寫屠夫在不同情況下遇狼殺狼的故事。

第一則著重表現狼的貪婪本性,第二則著重表現狼的欺詐伎倆。第三則著重表現狼的爪牙銳利,但最終卻落得個被殺死的下場,作者藉此肯定屠戶殺狼的正義行為和巧妙高明的策略。

三個故事都有生動曲折的情節,各自成篇,然而又緊密相關,構成一個完整統一體,從不同側面闡發了主題思想。

本文可分三段:第一段(屠夫遇狼)寫兩狼追趕屠戶,屠戶時而遷就退讓,繼而被迫抵抗自衛。這一段又分為三層,從「一屠晚歸」至「綴行甚遠」,簡潔地敘述了屠戶遇狼的時間、地點和情況。

一個賣肉晚歸的屠戶,在「擔中肉盡,止有剩骨」,卻又行人斷絕,孤立無援的情況下,讓兩只惡狼給盯住了。草草幾筆,就勾畫出危急的處境,緊張的氣氛,實在扣人心弦,為後面描述屠戶的斗爭策略作了鋪墊。

(屠夫懼狼)面對意想不到的惡狼,屠夫首先是「懼」。於是採取遷就的策略,「投以骨」。屠夫最初認為,只要滿足狼的貪欲,就可脫險。至「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也似乎如他所料,使兩狼「綴行甚遠」的情況暫時有了改變,文筆十分曲折。

可是照樣投骨的結果,只不過讓後狼暫時停腳,而「前狼又至」;直到骨頭投盡了,也沒有填飽餓狼的飢腸,而「並驅如故」,因此屠戶處境更加危險。這就充分暴露了狼的貪婪本性,證明了屠戶退讓遷就策略的失敗。這是第二層。

「屠大窘」,說明在危急的關頭,他產生了激烈的思想斗爭。他明白自己已面臨生死抉擇,或者被狼吃掉,或者把狼殺死。怕死是不行的,退讓是無用的,唯一的方法是:殺狼。屠戶已在事實面前吸取了教訓,開始考慮如何改變「前後受敵」的不利條件。

他機敏地環顧麥場且速「奔倚」在積薪之下,放下擔子,拿起刀,利用麥場的有利地形,改變了途中兩狼並驅的局面,避免了前後受敵的處境。「狼不敢前」是屠戶敢於斗爭的初步效果,並非它們開始退讓。

「眈眈相向」,說明兩狼既兇狠又狡詐,也准備變換策略,尋機殘害屠戶。這樣,雙方進入相持階段。這是第三層。

(屠夫御狼)第二段分兩層。第一層,從「少時」至「又數刀斃之」。作者在描寫兩狼對屠戶「眈眈相向」之後,又變換筆法,寫一隻狼竟然自己走開,另一隻狼裝作馴良的家狗形態蹲著,然後閉著眼睛打盹,樣子十分悠閑。

這是狼在屠戶持刀的情況下耍弄的新花招。文中故意不作說明,而是以細膩的筆觸刻畫狼的狡詐形象,讓人們仔細品味,加深對狼的本性的認識。

這時的屠戶雖然不能猜透它們誘敵包抄然後夾擊的花招,但對於狼的兇狠狡詐有了清醒的認識,所以不受這種假象欺騙,不是釋刀自喜,而是趁機「暴起」,猝不及防地以刀劈狼首,結束了它的生命。文中狼的悠閑假象,屠戶的暴起動作,相映成趣。

(屠夫殺狼)第二層,屠戶殺了眼前的狼而准備趕路,又警惕地轉視積薪後,發現了另一隻正在鑽洞的狼。作者借屠戶的銳利的眼睛,點出狼「隧入以攻其後」的企圖,揭露其「身已半入,止露尻尾」那種弄巧成拙的丑態,次「亦斃之」作了痛快的結束。

行文至此,才以畫龍點睛之筆點出屠戶「乃悟前狼之假寐,蓋以誘敵」的道理,與上層緊相呼應。這使屠戶也使讀者領悟到:只知狼兇狠的特性,不了解狼的欺詐一面,那就要受騙上當;只看到眼前的狼,卻不注意暗藏的狼,滿足於一時的勝利,到頭來還會遭到失敗。

第三段,是作者詼諧風趣的議論。作者指出狼的狡黠奸詐,而嘲笑其頃刻而斃的結局,也間接贊揚了屠戶的勇敢機智,餘味無窮。

蒲松齡是同情人民疾苦,憎惡貪官污吏的作家,在《聊齋志異》另一篇故事《夢狼》中,把貪官寫成牙齒尖利的老虎,把衙役寫成吃人血肉的狼;它們大吃大嚼,造成「白骨如山」的慘象。

作者「竊嘆天下官虎而吏狼者比比也」(《夢狼》),認為他們「可誅」「可恨」(《王大》)。《狼三則》形象地揭露狼的吃人本質,兇狠狡詐的特性,表現了對豺狼不能抱有幻想,不能怯懦退縮,只能勇敢機智地把它們殺死的主題思想。

本則所寫屠戶遇狼,始而遷就退讓,幾乎被吃,繼而奮起殺狼,使自己轉危為安的生動曲折過程,更是突出了這一主題。《狼三則》的故事是富有深意的,可以說是對《夢狼》的補充,實際上寄寓了作者鞭撻貪官污吏的思想。

❷ 蒲松齡狼 主要內容

蒲松齡《狼》共有三則,都是寫屠夫在不同情況下遇狼殺狼的故事。第一著重表現狼的貪婪本性,第二著重表現狼的欺詐伎倆。第三著重表現狼的爪牙銳利,但最終卻落得個被殺死的下場,作者藉此肯定屠戶殺狼的正義行為和巧妙高明的策略。三個故事都有生動曲折的情節,各自成篇,然而又緊密相關,構成一個完整統一體,從不同側面闡發了主題思想。

《狼》是清代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出自著名著作《聊齋志異》中,其一被蘇教版義務教育語文課本八年級下冊收錄為「專題 《狼》」,其二被選為滬教版義務教育語文課本八年級下冊第34課《狼》,魯教版義務教育語文課本六年級下冊30課《狼》,2016年新審訂人教版義務教育語文課本七年級上冊第18課《狼》和部編義務教育課本七年級上冊第20課《狼》。

(2)蒲松齡狼教案擴展閱讀

故事可分三段,第一段(屠夫遇狼)寫兩狼追趕屠戶,屠戶時而遷就退讓,繼而被迫抵抗自衛。這一段又分為三層,從「一屠晚歸」至「綴行甚遠」,簡潔地敘述了屠戶遇狼的時間、地點和情況。一個賣肉晚歸的屠戶,在「擔中肉盡,止有剩骨」,卻又行人斷絕,孤立無援的情況下,讓兩只惡狼給盯住了。草草幾筆就勾畫出危急的處境,緊張的氣氛,為後面描述屠戶的斗爭策略作了鋪墊。

面對意想不到的惡狼,屠夫首先是「懼」。於是採取遷就的策略,「投以骨」。屠夫最初認為,只要滿足狼的貪欲,就可脫險。至「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也似乎如他所料,使兩狼「綴行甚遠」的情況暫時有了改變,文筆十分曲折。

可是照樣投骨的結果,只不過讓後狼暫時停腳,而「前狼又至」;直到骨頭投盡了,也沒有填飽餓狼的飢腸,而「並驅如故」,因此屠戶處境更加危險。這就充分暴露了狼的貪婪本性,證明了屠戶退讓遷就策略的失敗。這是第二層。

「屠大窘」說明在危急的關頭,他產生了激烈的思想斗爭。他明白自己已面臨生死抉擇,或者被狼吃掉,或者把狼殺死。怕死是不行的,退讓是無用的,唯一的方法是:殺狼。屠戶已在事實面前吸取了教訓,開始考慮如何改變「前後受敵」的不利條件。他機敏地環顧麥場且速「奔倚」在積薪之下,放下擔子,拿起刀,利用麥場的有利地形,改變了途中兩狼並驅的局面,避免了前後受敵的處境。

第二段分兩層,第一層,從「少時」至「又數刀斃之」。作者在描寫兩狼對屠戶「眈眈相向」之後,又變換筆法,寫一隻狼竟然自己走開,另一隻狼裝作馴良的家狗形態蹲著,然後閉著眼睛打盹,樣子十分悠閑。這是狼在屠戶持刀的情況下耍弄的新花招。

文中故意不作說明,而是以細膩的筆觸刻畫狼的狡詐形象,讓人們仔細品味,加深對狼的本性的認識。這時的屠戶雖然不能猜透它們誘敵包抄然後夾擊的花招,但對於狼的兇狠狡詐有了清醒的認識,所以不受這種假象欺騙,不是釋刀自喜,而是趁機「暴起」,猝不及防地以刀劈狼首,結束了它的性命。文中狼的悠閑假象,屠戶的暴起動作,相映成趣。

第二層屠戶殺了眼前的狼而准備趕路,又警惕地轉視積薪後,發現了另一隻正在鑽洞的狼。作者借屠戶的銳利的眼睛,點出狼「隧入以攻其後」的企圖,揭露其「身已半入,止露尻尾」那種弄巧成拙的丑態,次「亦斃之」作了痛快的結束。

第三段,是作者詼諧風趣的議論。作者指出狼的狡黠奸詐,而嘲笑其頃刻而斃的結局,也間接贊揚了屠戶的勇敢機智,餘味無窮。

❸ 蒲松齡 狼 原文

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

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後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並驅如故。

屠大窘,恐前後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於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方欲行,轉視積薪後,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後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3)蒲松齡狼教案擴展閱讀

《狼》是清代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描繪了貪婪、兇狠、狡詐的狼的形象。啟示我們對待像狼一樣的惡人,不能妥協退讓,而要像屠夫一樣勇敢斗爭、善於斗爭,這樣才會取得勝利。

原文譯文

一個屠戶傍晚回來,擔子里的肉已經賣完了,只剩下骨頭。屠戶半路上遇到兩只狼,緊跟著(他)走了很遠。

屠戶感到害怕,把骨頭扔給狼。一隻狼得到骨頭就停止了,另一隻狼仍然跟從。屠戶再次扔骨頭,較晚得到骨頭的狼停住了,之前獲得骨頭的狼又跟上來了。骨頭已經沒有了,可是兩只狼像原來一樣一起追趕屠夫。

屠戶感到處境危急,擔心前面後面受到狼攻擊。他往旁邊看了看發現田野中有個麥場,麥場的主人把柴草堆積在裡面,覆蓋成小山似的。屠戶於是跑過去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擔子拿起屠刀。兩只狼不敢上前,瞪眼朝著屠戶。

一會兒,一隻狼徑直走開了,另一隻狼像狗一樣蹲坐在前面。過了一會兒,蹲坐在那裡的那隻狼的眼睛好像閉上了,神情悠閑得很。屠戶突然跳起來,用刀砍狼的頭,又連砍了幾刀把狼殺死。他剛剛想離開,轉身看柴草堆後面,另一隻狼正在挖洞,想要從柴草堆中打洞來從後面攻擊屠戶。狼的身體已經鑽進去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戶從後面砍掉了狼的後腿,這只狼也被殺死了。他才領悟到前面的狼假裝睡覺,原來是用來誘引敵人的。

狼也是狡猾的,而眨眼間兩只狼都被殺死了,禽獸的欺騙手段能有多少?只是增加笑料罷了。

❹ 初中語文 蒲松齡《狼》

答:抄

1、前狼假寐的姿勢是:「其一犬坐於前。」
神態是:「目似瞑,意暇甚。」
目的是:「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2、記敘、議論

3、原文: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譯文:禽獸的欺騙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給人們增加笑料罷了。

❺ 蒲松齡狼朗讀分段

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 甚遠。屠懼,投/以骨。專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屬/投之,後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並驅如故。 屠大窘,恐前後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於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方欲行,轉視/積薪後,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身已半入,止露尻(kāo)尾。屠自後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❻ 狼 蒲松齡 教案

清除路障】
1.點擊字詞
(1)生字
屠(tú) 綴(zhuì) 窘(jiǒng) 眈(dān)
瞑(míng) 薪(xīn) 隧(suì) 苫(shàn)
蔽(bì) 弛(chí) 寐(mèi) 尻(kāo)
黠(xiá) 詐(zhà)
(2)多音字
①中 zhōng 擔中
zhòng 中彈
②少 shǎo 少時
shào 年少
③露 lù 露水
lōu 止露尻尾
④幾 jǐ 幾何
jī 幾乎
(3)釋詞
實詞意義
綴行甚遠:緊跟著走了很遠。綴,原意是連結,文中的意思是緊跟。
並驅如故:像原來一樣一起追趕。
顧:看到。
苫蔽成丘:覆蓋成小山似的。
奔 倚 :奔過去倚靠。
眈眈相向:瞪眼朝著屠戶。耽耽,注視的樣子。
意 暇 甚:神情很悠閑。
意將隧入:想要鑽過去。
假 寐 :原意是不脫衣服小睡,這里是假裝睡覺的意思。
變 詐 :作假、欺騙。
虛詞用法
①而
連詞,表轉折。但,可是。例:而兩狼之並驅如故。
②其
代詞,文中指代柴草堆。例:屠乃奔倚其下。
③以
連詞,表目的,可譯為「來」。例: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
介詞,在。例:蓋以誘敵。
④之
代詞。例:又數刀斃之。(代狼)
助詞,的。例:禽獸之變詐幾何哉?
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可不譯。例:而兩狼之並驅如故。
助詞,調節音節,沒有實在意義。例: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詞類活用
①恐前後受其敵。(敵:原是名詞,現作動詞,譯為「攻擊」。)
②狼不敢前。(前:原是方位名詞,現為動詞,譯為「上前」。)
③一狼洞其中。(洞:原是名詞,現作動詞,譯為「打洞」。)
④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隧:原是名詞,現作副詞,譯為「從所打隧洞」。)
⑤其一犬坐於前。(犬:原是名詞,現作狀語,譯為「像狗那樣」。)
2.會晤作者
蒲松齡(1864-1715),字留仙、劍臣,別號柳泉居士,山東淄川(今淄博市)人,清代文學家。出身於書香門第,從小熱衷於功名,十九歲時接連考取縣、府、道的第一名,名震一時,但後來屢試不第,直到七十一歲時才做了貢生。他一生窮困潦倒,使其有機會接近勞動人民。《聊齋志異》是他的代表作,共收集了短篇小說四百九十一篇,是他一生心血的結晶,也是他文學創作的最高成就。「聊齋」是他書屋的名稱,「志」是記述的意思,「異」指奇異的故事。

【快樂旅途】
1.句段擷萃
(1)省略句
①顧野有麥場。(謂語「顧」前省略主語「屠」。)
②一狼仍從。(謂語「從」後面省略了賓語「之」,指代屠戶。)
③一狼洞其中。(省略了介詞。「洞其中」即「洞於其中」。)
④一屠;一狼。(數詞後省略量詞是文言語法的特點之一。)
(2)句段品味
①綴行甚遠……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後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並驅如故。
品味:狼遇到擔有剩骨的屠戶,貪心地「綴行甚遠」,搶吃骨頭時貪得無厭,「後狼止而前狼又至」;骨頭吃完了,仍然跟在屠戶的後面「並驅如故」。這些詞句充分表明了狼的貪婪與凶惡。
②一狼徑去,其一犬坐於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意將遂入以攻其後也。
品味:狼又是非常狡詐的。當屠戶由妥協退讓轉入防禦斗爭時,兩狼配合,一明一暗地「誘敵」:一狼「犬坐於前」,「目似瞑,意暇甚」,用「假寐」來蒙騙屠戶;一狼假裝「徑去」,暗中從積薪後打洞,「意將隧入以攻其後」。真是狡猾到了極點!
③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品味:屠戶的「奔倚」「弛擔」「持刀」與狼的「眈眈相向」,描繪出了兩者之間的相持階段,表現了屠戶認識提高的過程和狼的不甘罷休。
④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於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方欲行,轉視積薪後,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後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品味:這一部分寫了兩個場面,分別寫屠戶怎樣殺死第一隻狼和第二隻狼。當屠戶自衛防禦時,兩只狼互相配合,企圖用假象來欺騙屠戶,達到「攻其後」的目的。但是屠戶沒有受騙,也抓住惡狼假寐這一有利時機,「暴起」殺了第一隻狼。屠戶「轉視積薪後」,發現第二隻狼正在打洞,立即「自後斷其股」,又殺死了第二隻狼。一個高潮接著一個高潮,讓故事在兩只狼全被擊斃的高潮中結束。這樣既寫出了狼的狡詐,又暴露了狼的愚蠢。而屠戶當機立斷的「暴起」,敢於斗爭的「刀劈」,表現出他的勇敢機警與果斷抉擇。
⑤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品味:文章結尾的議論,是作者對所寫的故事的看法,既是對狼的可悲下場的嘲諷,又是對屠戶勇敢、機智的斗爭精神的贊揚。狼雖然貪婪凶惡,狡詐陰險,但又十分愚蠢,在有高度智慧的勇敢的人面前,終究難逃死亡的命運。結尾的議論畫龍點睛,揭示了文章的主題。
2.課文全解
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一個屠戶傍晚回家,擔子裡面的肉賣完了,只有剩下的骨頭。止,通「只」,只有。〕途中兩狼,綴行甚遠。〔半路上,有兩只狼緊跟著他走了很遠。綴,這里指緊跟、跟隨。〕
〔點評〕本段寫屠戶遇狼。交待了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這是故事的開端。「晚歸」,說明路上行人稀少,正是惡狼出沒之時。「止有剩骨」說明擔中的「剩骨」不足以飽狼。「途中」點出故事發生的地點,暗示屠戶孤立無援。「一屠」遇「兩狼」,力量對比懸殊。「綴行甚遠」,預示狼的惡意和貪婪。作者一開始就突出了矛盾的尖銳性,創造了緊張的氛圍,扣人心弦。從而為下文設置了懸念,並為情節發展提供了線索。
屠懼,投以骨。〔屠戶害怕了,就把骨頭扔給它們。投以骨,即「投之以骨」,也就是「以骨投之」,把骨頭投扔給狼。〕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一隻狼得到骨頭停了下來,另一隻狼仍然跟著。從,跟從。〕復投之,後狼止而前狼又至。〔屠戶又朝狼扔骨頭,後得到骨頭的那隻雖然停了下來,但先前得到骨頭的那隻狼又趕到了。〕骨已盡矣,而兩狼之並驅如敵。〔骨頭已經扔完了,但是兩只狼仍然像原來一樣一起追趕。並,一起。故,舊、原來。〕
〔點評〕本段寫屠戶懼狼,表現屠戶的遷就退讓和狼的凶惡貪婪。這是故事的發展。「懼」說明屠戶對狼的本性缺乏認識。「投」「復投」,說明他對狼抱有幻想,一再妥協退讓,結果失敗。「並驅如故」說明了狼的貪婪無厭。情節發展到這兒更增添了緊張的氣氛,屠戶的性命依然危險。
屠大窘,恐前後受其敵。〔屠戶非常窘迫,害怕前面後面受到狼的攻擊。窘(jiǒng),無路可走的境地。這里指危急。敵,敵對,這里是脅迫、攻擊的意思。〕顧野有麥場,場主職薪其中,苫蔽成丘。〔他回頭看見野地里有個麥場,麥場的主人把柴禾堆積在麥場當中,並用草苫禾堆覆蓋成小山似的。顧,回頭看,這里指往旁邊看。積薪,堆積的柴草。苫(shàn),蓋上。〕屠乃奔倚其下,馳擔持刀。〔屠戶就跑過去,背靠在柴堆的下面,放下擔子拿著刀。乃,於是、就。弛(chí),放鬆,這里指卸下。〕狼不敢前,眈眈相向。〔狼不敢上前,瞪著眼睛對著屠戶。眈眈(dān dān),注視的樣子。〕
〔點評〕本段寫屠戶御狼,表現屠戶的果斷抉擇和狼的不甘罷休。這是故事的進一步發展。「大窘」「恐」寫出了屠戶的緊張急迫,在走投無路的形勢下,只好採取御故措施。「顧」「奔倚」「馳擔持刀」一系列的動作,寫出屠戶的當機立斷,迅速佔領有利地勢,說明屠戶已經認識到狼的兇殘的本性,做好與狼搏鬥的准備。「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屠戶和狼之間的沖突已到了劍拔弩張的時刻,情節更加扣人心弦。
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於前。〔過了一會兒,一隻狼徑直離開,其中一隻狼像狗一樣蹲在屠戶面前。少(shǎo)時,一會兒。犬,像狗似的。〕久之,目似瞑,意暇甚。〔過了很久,它的眼睛好像閉上了,神情十分悠閑。久,很久;之,沒有實在意義。瞑(míng),閉眼。暇(xiá),空閑。〕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屠戶突然跳起來,用刀砍狼的頭,又砍幾刀殺死了狼。暴,突然。斃,殺死。〕方欲行,轉視積薪後,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屠戶正想走開,轉身看看柴草堆後面,發現一隻狼正在柴草堆中打洞,打算鑽洞進去,以便從背後攻擊屠戶。洞,打洞。其,指柴堆。隧,從隧道的意思。〕身已半入,止露尻尾。〔狼的身體已經進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尻(kāo),屁股。〕屠自後斷其股,亦斃之。〔屠戶人後面砍斷它的大腿,也殺死了它。股,大腿。〕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屠戶於是明白前面的那隻狼假裝睡覺,原來是用來誘騙對手。寐(mèi),睡覺。蓋,原來。〕
〔點評〕本段寫屠戶殺狼,表現屠戶的勇敢警覺和狼的狡詐陰險。這是故事的高潮和結局。「一狼徑去」,另有圖謀;「犬坐於前」,牽制屠戶,更見出狼的狡詐。「目似瞑,意暇甚」,演得逼真,氣氛似有所緩和。「暴起」「刀劈」「斃之」,屠戶不為假象迷惑,抓住時機,當機立思敢於斗爭,取得了一半的勝利。到這兒並未讓人鬆口氣。「轉視積薪後」說明屠戶已深刻認識到狼的本性,變得警覺。「一狼洞其中」終將狼的本性暴露無遺,再點狼的狡詐陰險,「乃悟」說明斗爭使屠戶對狼的奸詐有了深刻認識。
到此是文章的第一部分,交待了故事的全過程。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狼也夠狡猾了,但是一會兒兩只狼都死了,禽獸的欺騙手段有多少呢?只是給人們增加笑料罷了。黠(xiá),狡猾。頃刻,一會兒。變詐,作假、欺騙。幾何,多少。止,只。〕
〔點評〕這是作用發表的評論,畫龍點睛,揭示故事的主題。盡管狼很狡猾,但是與人鬥智,只不過增加笑料罷了。
3.主題尋訪
本文是一篇文言短篇小說,選自《聊齋志異》中《狼三則》的第二則。寫一個屠戶歸途遇狼,起初畏懼退讓,後來奮起搏鬥,終於擊斃兩狼的故事,贊揚了屠戶的機智勇敢,揭示了狼的貪婪、兇狠和狡詐的本性,並告訴我們,狼無論多麼狡詐也不是人的對手,終歸會被人的勇敢智慧所戰勝。
4.結構覽勝

情 節 屠戶(一) 狼(兩) 順序線索
遇狼(開端)(第1段) 晚歸(危險) 綴行(兇狠) 按事物發展為順序線索
懼狼(發展)(第2段) 懼、投骨、復投(遷就 ) 止,從,至,並驅如故(貪婪)

御狼、殺狼
(高潮、結局)
(3、4段) 窘、恐、顧(慌張)
奔、倚(招架)
馳、持(防衛)
一狼:去,犬,假寐
一狼:洞,隧,攻後(狡猾)

議狼(第5段) 狼黠——兩斃——增笑(總結、評贊)

5.特色探幽
(1)情節緊張曲折,波瀾層迭,引人入勝。按「遇狼—懼狼—御狼—殺狼」的順序記敘,一開始就造成了強烈的懸念,扣人心弦:一人遇兩狼,天晚力薄。
殺狼部分是故事的高潮,行動果斷有力。「轉視」使「狼」的陰謀破產,屠戶取得徹底勝利。
(2)語言簡練、傳神,富有表現力。
這從前邊句段品味用可以真切體會到。

【放眼四望】
《聊齋志異》中《狼三則》其餘兩則
其一
有屠人貨肉歸,日已暮,欻(xū,忽然)一狼來,瞰擔上肉,似甚垂涎,隨尾行數里。屠懼,示之以刃,(狼)少卻;及走,(狼)又從之。屠思狼所欲肉者,不如懸諸樹而(明)早取之。遂鉤肉,翹足掛樹間,示以空擔。狼乃止。屠歸。昧爽(拂曉)往取肉,遙望樹上懸巨物,似人縊死狀,大駭。逡巡(疑慮徘徊)近視,則死狼也。仰首細審,見狼口中含肉,鉤刺狼齶,如魚吞餌。時狼皮價昂,直(價值)十餘金,屠小裕焉。緣木求魚,狼則罹(遭遇)之,是可笑也。

其三
一屠暮行,為狼所逼。道傍有夜耕所遺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顧無計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極力吹移時,覺狼不甚動,方縛以帶。出視,則狼脹如牛,股直流不能屈,口張不得合。遂負之以歸。非屠烏能作此謀也!

讀後思考:《狼三則(其一)》是說狼被屠良像釣魚一樣鉤了起來;《狼三則(其三)》則說獵人像殺豬時吹豬一樣把狼活活脹死。從這兩則故事中,你又得到了什麼啟事呢?

【收獲盤點】
一、基礎知識
1.《聊齋志異》是一部 ,作者是___ 朝的_____ 。
2.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①綴( )行甚遠 ②屠大窘( ) ③眈眈( )相向
④目似瞑( ) ⑤狼亦黠( )矣
3.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①兩狼之並驅如故
②一狼徑去
③意暇甚
④恐前後受其敵 ⑤屠自後斷其股
4.用「/」標示下列句中的語言的語音停頓。
例:後狼止/而前狼/又至
①場 主 積 薪 其 中
②其 一 犬 坐 於 前
二、閱讀理解
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
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後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並驅如故。
屠大窘,恐前後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於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方欲行,轉視積薪後,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後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5.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
①其一犬坐於前。 ( ) ②屠暴起。 ( )
③一狼洞其中。( ) ④屠自後斷其股。( )
6.比較古今詞義:
①一狼徑去。古義: 今義:
②禽獸之變詐幾何哉?古義: 今義:
7.文章最後一段文字從表達上看與前面有什麼不同?它在全文起什麼作用?

8.找出文中寫屠戶迅速搶佔有利地形、保衛自己的五個動詞。

9.請你談談對本文的寓義的理解。

三、寫作能力
本文語簡神厚,僅二百餘字,卻有敘有議地講述了一個情節曲折引人入勝的故事。你能把自己的聯想和想像加進去,使故事情節 更豐滿嗎?試試看!動筆寫下來再講給別人聽。

【參考答案】
一、1.文言文短篇小說集 清 蒲松齡
2.①zhuì ②jiǒng ③dāng ④míng ⑤xiá
3.①一起;舊、原來 ②離開 ③空閑、修閑 ④脅迫、攻擊 ⑤大腿
4.①場主/積薪/其中 ②其一/犬坐/於前
二、5.①像狗一樣 ②突然 ③打洞 ④大腿
6.①離開 到……地方 ②有多少 指一門學科。
7.議論,收束全文。
8.「顧」「奔」「倚」「弛」「持」
9.說明狼無論多麼狡詐也不是人的對手,終歸會被人的勇敢智慧所戰勝。
三、略

蒲松齡(1640-1715)清代文學家。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山東淄川(今屬淄博市)人。

蒲松齡出身在一個沒落的地主家庭。蒲家號稱「累代書香」,祖上雖然沒有出過顯赫人物,在當地卻是大族,但在明末清初的動亂中衰微下來。蒲松齡的父親蒲盤原是讀書人,由於家境困難,不得不棄儒經商。

蒲松齡童年時跟著父親讀書,由於勤奮和穎慧而深得父親鍾愛。他19歲初應童子試,以縣、府、道三個第一名補博士弟子員,頗受當時主持山東學政的著名詩人旋閏章的賞識,贊他「觀書如月,運筆成風」,一時文名頗高。此後,他與同鄉學友砥礪學問更勤,曾與李希梅等人結成「郢中詩社」,常「以風雅道義相劘切」(張元《柳泉蒲先生墓表》)。他在李希梅家中讀書時,「請訂一籍,日誦一文焉書之,閱一經焉書之,作一藝、仿一貼焉書之。每晨興而為之標日焉。庶使一日無功,則愧、則警、則汗涔涔下也」(蒲松齡《醒軒日課序》)。康熙九年(1670)至康熙十年間,他應做縣令的友人邀請,先後到寶應和高郵做過幕賓。這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遠游。幕賓生活使他對於官場和世情有了更多的認識。回家鄉後,長期在鄉間作塾師。他設館的主人家藏書豐富,使他得以廣泛涉獵。他不但研究經史、哲理和文學,而且對於天文、農桑、醫葯等也有很大的興趣。

蒲松齡一生刻苦好學,但自19歲「弁冕童科」之後,屢試不第,直到71歲高齡,才援例成為貢生。康熙五十四年農歷正月二十二日,也就是在他的夫人去世的兩年之後,依窗危坐逝世。

在清初,象蒲松齡這樣出身的士人,進身之途唯在科舉。科場的失敗使他悲憤萬分:「天孫老矣,顛倒了天下幾多傑士。蕊宮榜放,直教那抱玉卞和哭死!……每每顧影自悲,可憐骯臟骨銷磨如此!……數卷殘書,半窗寒燭,冷落荒齋里。」(〔大江東去〕《寄王如水》)蒲松齡未能攀緣科舉出仕,一生都在農村過著清寒的生活。他的思想中固然存在著熱衷功名的庸俗的一面,但也有「足跡不踐公門」的傲視權貴的一面。在艱難時世中,他逐漸認識到像他這樣出身的人難有出頭之日,「仕途黑暗,公道不彰,非袖金輸璧,不能自達於聖明」(《與韓刺史樾依書》)。他把滿腔憤氣寄託在《聊齋志異》的創作中。此書創作從他年輕時就開始了,康熙十八年(1679)作《聊齋自志》,可知那時這部文言短篇小說集已初具規模,一直到暮年方才成書,「集腑為裘,妄續幽冥之錄;浮白載筆,僅成孤憤之書。寄託如此,亦足悲矣!」(《聊齋自志》)這部小說集熔鑄著蒲松齡一生的心血。蒲松齡的創作,還有通俗俚曲14種,計有《牆頭記》、《姑婦曲》、《慈悲曲》、《翻魘殃》、《寒森曲》、《蓬萊宴》、《俊夜叉》、《窮漢詞》、《快曲》、《丑俊巴》、《禳妒咒》、《增補幸雲曲》等。這些俚曲用了山東淄川地區的方言,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它們從不同角度揭露了社會的黑暗和人間的不平,在人生態度和創作思想上與《聊齋志異》是相通的。蒲松齡的著作,小說和俚曲之外,還有《聊齋文集》、《聊齋詩集》和關於農業、醫葯的通俗讀物《農桑經》

❼ 蒲松齡的《聊齋志異》里《狼三則》的其一的教學課件或教案設計![email protected]是第一則,不是第二則!

《聊齋志異》的創作,前後歷四十餘年之久,貫串了蒲松齡的大半生。《聊齋志異》屬志怪傳奇類小說,凡四百九十餘篇,絕大多數是狐鬼花妖精魅的故事,以及一些奇聞異事。 蒲松齡創作《聊齋志異》的動機、過程和苦悶,在他所寫的《聊齋自志》中說得極為分明: 披蘿帶荔,三閭氏感而為騷;牛鬼蛇神,長爪郎吟而成癖。自鳴天籟,不擇好音,有由然矣。松,落落秋螢之火,魑魅爭光;逐逐野馬之塵,罔兩見笑。才非干寶,雅愛搜神;情類黃州,喜人談鬼;聞則命筆,遂以成編。久之,四方同人,又以郵筒相寄,因而物以好聚,所積益夥。……獨是子夜熒熒,燈昏欲蕊;蕭蕭瑟瑟,案冷疑冰。集腋成裘,妄續幽冥之錄;浮白載筆,僅成孤憤之書;寄託如此,亦足悲矣!嗟乎!驚霜寒雀,抱樹無溫;吊月秋蟲,偎闌自熱。知我者,其在青林黑塞間乎![《聊齋志異》是一部積極浪漫主義作品。它的浪漫主義精神,主要表現在對正面理想人物的塑造上,特別是表現在由花妖狐魅變來的女性形象上。另外,也表現在對浪漫主義手法的運用上。作者善於運用夢境和上天入地、虛無變幻的大量虛構情節,沖破現實的束縛,表現自己的理想,解決現實中無法解決的矛盾。紀念館《聊齋志異》中,寫的是一些花妖狐魅的故事,充滿了奇思異想。蒲松齡為什麼要寫這部小說集呢?也許是同他本人的生活遭遇和生活體驗分不開的吧。 據史書記載,蒲松齡(1640-1715年),淄川(今山東淄博市)人。他出身在一個世代書香卻功名不顯的家庭,自幼聰明好學,19歲時就以縣,府,道三個第一考中秀才,在當地很有文名。他熱衷功名,希望能通過科舉進入仕途。但考了幾十年,連一個舉人也沒考中,直到72歲才被破格提拔為歲貢生,但這對當時年過古稀的蒲松齡來講已經沒有實質性意義了。從一開始對科舉的熱衷,到後來的失敗,使蒲松齡對科舉考試制度的腐敗和弊端,以及落第的內心痛苦,都有深刻的體驗。這就使得揭露和批判科舉考試制度,成為《聊齋志異》的重要內容。 作為一個落第的窮秀才,蒲松齡一生主要靠教書和作文來維持生活。他長期在有錢的書香人家教書。這樣,一方面可以謀生計,一方面又為他讀書和寫作提供了條件。蒲松齡長時期生活貧困,他的生活狀況與窮苦農民基本相近。這樣的生活,使他能接近下層,更多更深地了解勞動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對當時政治的腐敗,社會的黑暗,也有更深切的感受。這是他在《聊齋志異》中能充當人民的代言人,傳達人民呼聲的重要的生活基礎和思想基礎。 蒲松齡自幼愛好民間傳說,搜集了不少精魅神鬼的怪異故事。當然,他不只是積累,不只是單純的記錄,而是熔入進自己的生活體驗和感悟,以畢生的精力寫出了這部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是蒲松齡書房的名字,在「聊齋」書房中,他寫下了許多花妖狐魅的奇異故事,故取名《聊齋志異》。 《聊齋志異》與傳統的同類小說不同,其目的不在張揚神鬼迷信,更不是消閑之作。蒲松齡是為抒發和消除自己內心郁積的悲憤和不平而創作的。他在這部小說集中,就將《聊齋志異》稱為一部「孤憤之書」,並感嘆道,「寄託如此,亦足悲矣!」應該指出的是,蒲松齡在書中所寄託的「孤憤」並不只是他個人的懷才不遇,窮困潦倒,而是代表了廣大人民群眾反壓迫,反剝削的要求,對黑暗現實的強烈憤恨和對美好生活的熱切嚮往。
蒲松齡紀念館,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坐落在淄博市淄川區蒲家莊,是為紀念世界短篇小說之王蒲松齡而設立的文化名人紀念館,屬比較典型的明清風格的北方農家建築。

閱讀全文

與蒲松齡狼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