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的家鄉小吃
我愛家鄉的小吃
家鄉座落在一個享有「小南京」之稱的浦市鎮,那裡的山水美如畫,而那裡的小吃在鎮上也是遠近馳名的,不過,我們家鄉最有名的就要數餃子了。
做餃子說難也不難,說不難也不是很簡單。
首先,從集市上買來新鮮的肉,把它切碎,剁成肉餡兒,然後將早已准備好的麵粉放進一個盆子里,再加入適當的水,就可以和面了,三下五除二,面就和好了,接著把和好的面團放到蒸板上,拿起擀麵杖,將面團擀一會兒,餃子皮就好了。但是你一定要注意,餃子皮不能太薄,因為太薄了,餃子皮里的肉餡兒會不聽話,從餃子皮的縫隙當中鑽出來;餃子皮不能太厚,因為太厚了,餃子放到水裡煮就不那麼容易熟。所以,餃子皮一定要厚薄適中,恰到好處。
餃子做好了,就要把它放到沸騰的開水裡煮,煮餃子一定要有耐心。過了兩三分鍾,餃子在水裡自由自在地東躲西藏。又過了一會兒,餃子如一尾尾小銀魚,在水裡活蹦亂跳,嬉戲著。藍色的火苗舔著鍋底,鍋里熱氣騰騰,鍋子裡面的餃子也一直在沸騰。過了不久,我見時間已到,便連忙拿來一個碗,盛了幾個餃子,我用筷子夾起一個餃子,送到了嘴裡。哇!真好吃,一股淡淡的汁水從我的嘴角里流了出來,真是只羨餃子不羨仙啊!我細細地品味著那個味道,就連天上的神仙也難得幾回聞。我輕輕地咬了一口,頓時,我的心裡產生了一種無法形容、說不出的感覺,似乎沒有比這更好吃的東西了。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我說:「我以餃子為天!」家鄉的餃子有著家鄉那獨特的味道。
我愛家鄉的小吃----餃子!
『貳』 關於小班社會特色家鄉的美食拉麵的教案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對家鄉的美食和風土人情的了解,體會美食對人們內生活的影響。容
2、知道不同地區的人由於生活環境的不同,美食也各不相同。培養學生對家鄉的熱愛之情,更多地了解家鄉。 教學准備:
學生搜集家鄉美食和家鄉的風土人情資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我們長在陽江,但你對陽江有多少了解呢?你知道陽江有什麼好吃的東西?在這里,有許許多多的讓人讒得口水直流的美食。讓我們到陽江美食街去逛一逛?(出示陽江各種美食的圖片)。你們都看到了有什麼? (豬腸碌、炸芋頭、白沙鵝乸飯、陽江刀切仔、葉貼)還可以說說你們去各大酒樓吃過看過的美味佳餚嗎?請說說:(白切雞、港口的海鮮、炭燒蚝„„)
看過後有什麼感受呢?(每個地區的美食都不一樣,品種多)(板書:品種多)
同學們你們說對了,不同地區的人們由於生活環境的不同,飲食習慣也各不相同,當然,當地的特色美食也各不相同。好,這節課我們就來了解家鄉的美食。
『叄』 家鄉小吃的故事急
莆仙地區風味小吃,品種繁多,頗具地方傳統特色,無論是本地人,或是到莆仙的中外遊客,都為風味獨特的興化名菜和小吃所吸引。莆仙的風味小吃,其質優物美,色、香、味、形諸方面均極考究,尤注重於「味」。故莆田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之諺。豐富多採的興化菜譜中,既以味多、味廣、味厚、味濃為特色,又以清鮮淡雅見長。各類菜皆講究題目、內容和含義。並滲入地方歷史、民俗、民情。有的風味食品,馳名全國,流芳海外。
興化米粉風味小吃,具有很濃厚的民俗趣味。
這種米粉,白如雪細如絲,是興化著名的特產,揚名省內外。它具有物美價廉,易熟可口的優點,是我國最早的快餐之一,久負盛名。宋代著名學者朱熹在興化講學期間,嘗到「炒米粉」時,不禁拍手叫絕說:「可口欲吞舌,美味實無窮!」
你可知道這米粉的來歷嗎?相傳北宋沼平年間(1064—1068),祖籍廣東的興化軍主簿黎畛日夜奔忙協助錢四娘修築木蘭陂。因其母親患病,口膩思食家鄉的米粉,他遂請來師傅加工米粉,並把這種工循公之於眾,在興化世代相傳,稱為「興化米粉」。
米粉的食法有各種方法,如豆漿燙米粉、豆漿炒米粉、稀粥湯燙米粉、扁食燙米粉,甚至還有開水燙米粉的簡易食法。但總的分成湯米粉和炒米粉兩種。如果把米粉加入本地的葷(素)佐料煮熟,鮮潤味濃。米粉如果加入油炒的蔥頭、薑片和豆豉的「三合湯」,叫「蔥頭米粉」,是民間治療風寒感冒之良方。湯米粉相對比較好煮,其特點就是煮熟的米粉中多湯。然而炒米粉卻大有講究功夫了。莆仙民間逢年過節和各種筵席上必備炒米粉這道佳餚,特別是中秋、冬至和做歲這三大節日,舉家宴桌上都有一盤炒米粉。尤其是點心店、酒館,炒米粉的烹調技術更高一籌。
相傳莆田城內十字街鄭家大門里十八嬸的炒米粉風味獨特。當時,出縣城東門外約五公里的地方,有個自然村叫東陽村。居住這里的許多人家,大都是靠祖上余蔭(水果)和地租過日子,沒有一戶是耕田的人家。他們子孫被人叫做東陽孫舍。這些孫舍大多是抽鴉片煙的,晚上睡不著,白天起不來,平時對許多好吃的東西吃膩了,忽然想起十八嬸的炒米粉,但要到約五公里遠的城內去炒一盤米粉,不但會冷,味道也不新鮮。怎麼辦呢?孫舍倒有個辦法,天還沒亮,就叫得力的「虎將」跑到城內,叩門叫十八嬸炒了一盤米粉,放進藤編的保溫箱里,一個個接力跑。當炒米粉送到孫舍的鴉片鋪上時,還是熱氣騰騰,噴香四溢。這就是流傳著東陽孫舍「早晨吃夜點」的故事。
『肆』 中班健康《家鄉的味道》教案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各種味道是靠舌頭品嘗出來的。 2、通過感知,使幼兒能使用恰當的詞描述不同味道所帶來的感覺,培養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3、培養幼兒探索人體奧秘的興趣。
活動准備: 1、設置「味道王國」的情境,擺設各種味道的食品,如山楂、酸橙、白醋、白糖、甘蔗、糖果、苦瓜、苦菜、咖啡、蒜、辣椒、大蔥、鹹菜、鹹蛋等。 2、為幼兒每人准備一套分別裝有白開水、白糖水、白醋、咖啡、白酒、鹽水的品嘗杯和品嘗棉簽。
活動過程:
一、品嘗各種食品,感受不同味道。 1、激勵幼兒情緒,引起幼兒活動興趣。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到「味道王國」去,那裡有好多有趣的味道,讓我們一起去探索味道的秘密吧! 2、幼兒自由品嘗食品味道。
師:瞧,這就是「味道王國」,「味道王國」里的每一種食品都有它獨特的味道。下面,小朋友可以自由地去品嘗,在品嘗的過程中,你要仔細記住自己品嘗的是哪一種食品,它是什麽味道,等會兒來告訴大家。
(幼兒四散自由地品嘗各種食品,邊品嘗邊與同伴交流自己的感受。教師提醒幼兒一樣一樣地仔細嘗,閉上眼睛慢慢體會,要把每樣食品的味道記到心裡。)
3、組織幼兒談自己品嘗的感受。
師:小朋友,「味道王國」里都有什麼食品?剛才小朋友品嘗了什麼食品,它們的味道一樣嗎?各是什麼味道?嘗到酸味時,你有什麼感覺?這種味道會使你想起什麼事情?嘗到甜味、苦味、辣味、鹹味時,又有什麼感覺?你會聯想到什麼?(鼓勵幼兒用合適的詞描述自己的感覺)
二、通過操作感受,使幼兒了解舌頭的品嘗作用。
師:小朋友,咱們剛才品嘗了那麼多的味道,這些味道是怎麼嘗出來的?帶著這個問題,請小朋友自己再去品嘗實驗。老師為每個小朋友准備了一份實驗材料,請小朋友嘗一嘗,它們分別是什麼,你是怎麼嘗出來的?
(為幼兒提供實驗材料,指導幼兒運用正確的方法來進行實驗)
提問:小朋友告訴老師剛才你是怎樣實驗的?各種味道是靠什麼品嘗出來的?(鼓勵幼兒踴躍回答。)
師:小朋友真聰明,通過實驗我們知道味道是靠舌頭品嘗出來的,舌頭為什麼會嘗出味道呢?原來我們的舌頭表面有許多小突起,這些突起叫味蕾,味道就是通過味蕾品嘗出來的。別看我們的舌頭不大,可是它的各個部位卻有不同的分工。
舌尖對甜味比較敏感,舌根對苦味和辣味比較敏感,舌頭的兩側對酸味比較敏感。
三、進行發散思維,了解更多的味道。 1、啟發幼兒說出更多酸、甜、苦、辣、鹹味道的東西。 2、啟發幼兒說出更多的味道,如先苦後甜、又酸又甜等。
四、請幼兒自己動手,調制不同的味道。 師:小朋友,剛才咱們說出了許多的味道,下面咱們來做「小小調味師」來製作各種不同味道的飲料,看誰調的飲料味道多、味道美。(鼓勵幼兒大膽嘗試,製作出和別人不同的味道,最後教師總結講評)
五、對幼兒進行自我保護的健康教育。
師:小朋友你們平時最喜歡什麼樣的味道?為什麼?
總結:每一種食品都有它獨特的味道,小朋友的口味也各不相同,不管吃哪種味道的食品都要講究科學,要適度。甜味的食品如果吃得太多,會使我們發胖,還會損壞我們的牙齒。如果吃太多酸味的東西,會酸倒牙齒,肚子也會泛酸不舒服。辣的東西吃多了,會傷害口腔黏膜,引起上火。同樣鹹的東西也不能多吃,吃多了會口渴引起咳嗽。另外,平日生活中見到一些不認識的東西,不要隨便去品嘗味道,有些東西是不能食用的,以免誤食中毒。今天咱們來「味道王國」認識了解了這麽多的味道,希望咱們小朋友好好地跟他們做朋友,等有機會咱們再來「味道王國」探索味道的更多秘密。
活動延伸:在「娃娃美食城」的區角中為幼兒准備糖、鹽、辣椒、苦瓜、白醋等各種調味材料和各種蔬菜水果,請幼兒當小廚師嘗試製作各種不同味道的飲料和菜餚。
活動評價:
品嘗味道是一種有趣的味覺體驗,「味道」是幼兒在平日生活中經常會接觸到的,它雖然看不見,摸不著,卻能通過舌頭清晰地感覺出來。選擇這個活動主題,因為它貼近幼兒生活,能夠引起幼兒的探索興趣。在活動過程中,教師為幼兒創設了有趣的「味道王國」的情景,帶有一定的游戲性,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同時教師又為幼兒提供了多種多樣的實驗工具和實驗材料,鼓勵幼兒自己去發現問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獲得科學的結論,從教材的內容和組織表達方式來看都具有一定的科學性。這個活動主題是繼小班科藝活動主題《娃娃臉》、中班科藝活動主題《認識自己》之後,在探索人體奧妙這個目標上所設立的更深一層的主題活動,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能夠引導幼兒主動建構自己的新知識,符合幼兒的認知發展規律,難易程度適中。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幼兒能積極地參與活動,多樣的實驗材料給了他們很大的活動空間,在自主的操作活動中,幼兒能積極主動地進行探索,並能結合生活經驗進行思維發散,能清晰地描述出各種味道給自己帶來的不同感覺。並能自己動手嘗試製作出各種不同的味道。從「幼兒科藝活動檔案記錄表」所記錄的幼兒科學活動表現得分來看,全班幼兒這次活動的平均表現得分為4分以上。這次活動的重點:讓幼兒初步了解各種味道是靠舌頭品嘗出來的。難點是:通過感知,讓幼兒用恰當的詞描述不同味道所帶來的感覺,在此基礎上進行發散聯想。另外在活動過程中,幼兒對自己的舌頭產生了很大的興趣,在此基礎上我們將生成另外一個科藝活動主題:《能乾的舌頭》,帶領幼兒繼續去探索舌頭的奧秘。
今後組織活動應注意的問題: 在活動過程中應隨時注意幼兒的安全,在品嘗刺激性的味道時,要提醒幼兒少量品嘗,以免受到傷害。連續品嘗不同味道時,可讓幼兒用白開水漱漱口,以免各種味道混合,影響味覺感受。
附:小資料
人的舌頭是能感受味覺的重要器官。人舌能分辨酸、甜、苦、辣,應當歸功於味蕾。味蕾主要分布在舌背的前三分之二處,特別是舌尖和舌的兩側面,少數還存在於軟齶和咽部。味蕾是接受味道刺激的感受器。味蕾由味覺細胞組成,每個味覺細胞都有毛狀突起稱為味毛,是味覺感受的關鍵部位。舌面上不同部位的味蕾對味道的感覺不一樣。舌尖對甜味敏感,舌根對苦味、辣味敏感,舌頭兩側對酸味敏感。成年人大約有一萬個味蕾,兒童就更多了。
『伍』 以《家鄉名小吃》為題寫提綱
美味的小籠包
常聽人們說小籠包美味可口,我卻從沒嘗過,也不知是啥味道。這天下午,爸爸媽媽帶我來到小籠包子店讓我開開眼界,飽飽口福。那天終於如願以償了.小籠包一個個白生生,皮薄薄的,裡面好象有一包汁水在,小籠包小巧玲瓏,形似寶塔,呈半透明壯,晶瑩透黃,寶塔頂上一陣陣香氣隨風四溢,形狀也和包子差不多,難怪叫小籠包。小籠包以上一般都是一籠裡面有十個,每個都是圓鼓鼓的像一個個小雪球似的,只不過上面有一個凹凸不平的地方,還沒上來我就被這香氣熏得如痴如醉了。真恨不得把整個蒸好的小籠包一口吞掉。 一籠小籠包上來了,我坐在椅子上,剛蒸完的小籠包發出了一絲淡淡的香氣息。一聞到這種香氣息,我就忍不住要去大口大口的吃它了。剛夾起一個 「小胖墩」塞進嘴裡,它就開始反 抗。 我這時肚子正餓得咕咕叫,恨不得將嘴巴變大,把四籠小籠包一口吞下去。於是我就用筷子小心翼翼地夾起小籠包,因為輕咬了一小口,汁水就像千軍萬馬往我嘴裡奔跑。我把它沾一點醋,輕進我的嘴裡,肉餡又松又軟,只要一嚼,它的肉就一下子鬆了下來,鮮美無比 媽媽說:「吃小籠包應該先醮點醋,輕輕咬一個洞,把裡面鮮美的湯汁吸干,再吃皮和肉。小籠包的美味精華就在湯汁里。我按照媽媽的方法吃,湯汁鮮、皮薄肉嫩,真是好吃極了。果然,小籠包一會兒不吃不知道,一吃忘不了。我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它的肉非常十足,咬一口鮮鮮的,濃濃的,咸鹹的,讓你吃了還想吃。於是我又纏著媽媽去買一客,當阿姨笑盈盈端來後,我又怎能放過呢?吃了一個又一個,在吃得滿口流香,砸咂嘴,不住稱贊道:「美!真是美味之極。」一眨眼,又被我消滅了,摸了摸鼓鼓的小肚子,添添嘴,余興未了。 怎麼樣,心動了?西東不如行動,去吃吃你們家鄉的小籠包吧!
『陸』 我們家鄉的風味小吃
每一位遊走在外的家鄉人,對故土都有著一股濃烈的摯愛情,思念的意,難舎的鄉愁,難忘的鄉味,更有著眷戀家鄉的夢。初心不改,守望仰望著家鄉,品老家豫南味道,圓金剛台故土之夢。
紅薯怕凍,因為一凍,就起硬塊煮不爛,有的甚至腐爛,為了便於保存,每家都用土坯圍成個墩子,下面鋪上松軟稀碎的麥、稻草或黃松毛,把紅薯倒在裡面,上面再用麥吻子稻癟子蓋上,吃的時候掏點出來,不讓紅薯露出來,這樣能保存很長時間,有的到第二年的正二月還是好好的。剛起的紅薯水份大沒干槳,不太甜,時間越久越甜,交過冬臘月的紅薯,吃起來脆生生特別的甜,真不亞於現在市場上賣的時令新鮮水果,雖說現今各種鮮果價格不菲,可吃起來與咱老家自種的紅薯差遠了,也遜色多了。難怪小時候小夥伴們玩耍到了一起,相互串門,進屋二話不說,就直接去找紅薯墩子,跑到裡面到處亂翻,在裡面打滾,紅薯墩子裡面暖烘烘的,弄得滿身甚至頭上都是稻癟子麥吻子,在裡面可勁的亂翻亂選,臨走每人的布袋都裝的跟帥牛蛋(滿滿、沉甸甸的意思)似的。惹得東家主人會說:你們真是洋化(聰明,鬼的意思),專撿大的好的拿……
這個時候的紅薯蒸熟吃起來呀,那真叫一個「爽」,甜的膩人,鍋裡面的紅薯水,喝起來甜滋滋的,還有貼在鍋邊子那糊糊焦焦的薯漿,鏟起來,粘在鏟子上用嘴啃,原汁原味,一扯細長,粘牙,真比專門熬的糖巴子要強上十倍,因為它既是原味,還帶有焦糊,鐵鍋,炊煙的氣息味道,說是五味俱全,滋人心肺一點也不誇張。即使沒吃,回味起來感覺都是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