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班主題《一二三站起來》公開課教案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感受故事的情節,並能體驗跌倒了自己爬起來的情緒。
2.通過情景創設,使幼兒明白大小、力氣大和力氣小的差別。
3.發展幼兒表達能力,兒歌《一、二、一、二站起來》和用一句話表達自我,「如果我跌倒了,我會……」
活動准備:
1.小熊(大的)、小兔(中的)、小雞(小的)、猴子各一個布娃娃。
2.小熊、小兔、小雞卡片頭飾。
活動流程:
創設情景→比較大小→操作演示→情感體驗→自我表達
活動過程:
一、教師創設故事《一、二、一、二站起來》的情景,提問情景,讓幼兒認識大、小和力氣大、力氣小的關系。
師:「① 今天天氣真好,草綠綠的,小熊高高興興來到草地上玩,忽然」撲嗵嚨「跌倒在地上,這時,對面來了一隻蹦蹦跳跳的小白兔,『熊哥哥,你怎麼倒在地上呢?』『我不小心跌倒了』『我來拉你吧!一二三!』『撲嗵嚨』小白兔也跌倒了,小熊太笨重了,小白兔拉不起來。『嘰嘰嘰』來了一隻小小雞,『兔姐姐,你怎麼啦?』『我拉不起熊哥哥自己也跌倒了。』『沒關系,沒關系,我來拉你!』『一二三,撲嗵嚨』小雞也跌倒了,小白兔太重,小雞拉不起來,大家都跌倒了,『嗚……嗚……』小雞急得器了,怎麼辦?小朋友們給他們想想辦法呀!這時樹上跳下一隻小猴子,小猴子看到動物寶寶都倒在地上,急忙說:『一二、一二站起來!』動物寶寶一個接一個地坐回自己的位置,整整齊齊的。
「② 我們來數一數有幾個動物寶寶?為什麼小兔拉不起小熊?」
「③ 我想請小朋友的小眼睛幫我一個忙,幫我找找看,哪只動物寶寶最大,哪只動物寶寶最小?我們來摸一摸胖呼呼的小熊,再摸一摸小小雞。」
「④ 我們來玩個小游戲,閉上小眼睛(把動物藏起來)打開小眼睛,你們還記得哪只動物寶寶最大?哪只動物寶寶最小?『大家好,你們真能幹!一下子就把我猜出來了,我是胖呼呼的熊』『我是小小雞,你們猜對我了!我們來學學熊寶寶和兔寶寶是怎麼走路的。」
「⑤ 老師請一個力氣大的小朋友幫我一個忙,老師跌倒在地上請你拉拉我!為什麼小朋友拉不起老師,老師力氣大,小朋友力氣小。」
「⑥ 小朋友,還記得小猴子和動物寶寶說了什麼?『一二、一二站起來』」
「⑦ 如果你跌倒了你會怎麼辦?會像小雞那樣哭嗎?我們應該怎麼做?」
二、教師引導幼兒把故事改為兒歌,加深印象,並讓幼兒角色扮演情感體驗。
師:「① 熊寶寶,跌倒了,小兔小兔來幫忙,小兔跌倒了,小雞小雞來幫忙,小朋友跌倒了,一二、一二站起來了」
「② 小嘴巴動起來,跟著老師一起唱念,加上動作表演。」(重復兩遍)
「③ 誰想扮演小熊?誰想扮演小兔?……」
「④ 角色扮演。」
三、教師給活動小結。
師:「① 我們跌倒了在地上學會自己站起來,那還有什麼事我們可以自己做?」
「② 寶寶們都很能幹,老師也相信你們會是一個能乾的寶寶,自己的事自己做。」
活動延伸:
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自己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教師與家長共同指導孩子,建立目標。
❷ 如何讓紙片站起來 大班科學教案
活動目標:
1. 積極參與探索讓紙片站立的多種方法,體驗成功的樂趣。
2.願意用語言表述自己的實驗結果。
活動准備:
紙片人手一張,操作材料:玩具、夾子、橡皮泥、易拉罐等,薄圖書若干
活動指導:
一、出示紙片,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小朋友看,老師手裡拿著什麼?(紙片)它可以用來干什麼?(畫畫、折紙、寫字……)剛才小朋友都說得非常好。可今天的紙寶寶、很不開心。為什麼呢?聽!哎,我呀每天都是躺在桌上,真沒勁,要是也能站起來,那該多好呀!小朋友你們幫我想想有什麼辦法吧?
二、藉助輔助材料讓幼兒探索紙片站立的方法。
(一)介紹輔助材料。
(二)提出操作要求:
1.要認真操作,每一種材料都要試一試看紙片在誰的幫助下可以站起來。
2.操作完要將不用的材料放回盤子中。
3.將自己的操作結果和旁邊小朋友交流。
(三)討論:你用什麼材料幫助紙片站起來。
(四)小結:在材料的幫助下讓紙片靠著易拉罐,夾子夾著紙片,橡皮泥塊粘著紙片,通過這些辦法都能讓紙片站起來。
三、不藉助材料讓幼兒再次探索紙片站起來的方法。
(一)提問:不在材料的幫助下紙片也能站起來嗎?
(二)討論:你有什麼辦法讓紙片自己站起來?
(三)幼兒操作,並引導幼兒之間交流操作結果
(四)小結:通過折的辦法改變紙張自身的形狀,也能讓紙張站起來。
四、利用能站立的紙片拓展到生活中。
(一)猜想:書本能放在站立的紙片上嗎?
(二)幼兒操作
「在站立的紙片上你放了幾本書?」
(三)小結:
紙片有一定的承受力,它能承受較輕的物品,較重的物品放在紙片上就會掉下來。那在生活中還有許多不一樣的材料,小朋友們可以去找找有哪些東西也可以放在站立的紙片上。
❸ 中班健康《我們一起跑起來》教案
活動來源:
在日常的跑步活動中,我發現孩子跑步的基本動作不夠協調,缺乏擺臂的意識,聽口令不夠專注,跑步時喜歡東張西望。如何讓幼兒在自我的感受體驗中獲得跑的動作要領?如何增加跑的難度,發展幼兒跑的能力?帶著對這一系列問題的思考,結合我班的實際情況,我巧妙地設計了本次活動,將跑作為本班的體育教學內容,力圖提高幼兒跑的速度、靈敏性以及耐力等身體素質,有效地增強幼兒腿部的肌肉力量,發展幼兒跑的能力。
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練習快速跑,並初步掌握快速跑的動作要領:能雙眼注視前方,曲肘協調擺臂,快速地跑動2.遵守游戲規則,練習時不怕累,能堅持。
活動准備:
材料:音樂;紅黃藍綠球各四個,紅黃藍綠貼畫20個,彩旗幼兒:對磁鐵的特性有初步了解。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聽音樂和老師一起做熱身操。
二、基本部分1.大磁鐵和小磁鐵教師當大磁鐵,幼兒當小磁鐵。當磁鐵出現,小磁鐵就跑過去吸上去。提醒幼兒在跑步過程中要閉口。(玩3-4次)2.智勇大闖關1)幼兒分為四組,五人為一組進行「闖關」游戲。在彩旗門落下時能快速跑過終點的幼兒,自己貼上一個相應顏色的獎牌表示闖關成功。
2)第一輪游戲結束後,重點講解快速跑的動作要領,幼兒練習。
3)幼兒再次練習2——3次,提醒出汗的幼兒休息。
❹ 教案怎樣讓自己高興起來的教學設計
1.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品德與生活課程是以兒童生活為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它的特徵是生活性、開放性、活動性。在這一思想指導下,我運用了活動體驗、探究式學習理念,讓學生感知不同的心情對生活和身心的影響,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感受快樂的意義,幫助學生找到讓自己快樂起來的辦法,並學會調控自己的情緒。
2.教學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讓自己快樂起來》是首師大版《品德與生活》課程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主題二的教育內容,在三條軸線中屬於兒童與自我、兒童與社會,四個方面中突出了愉快積極地和負責任愛心地生活。從主題上看,關鍵詞是「快樂」。教材以三個主題活動的形式出現,活動一,我的心情臉譜,目的是讓學生感知人有多種情緒,了解快樂對人身健康和生活帶來的積極影響。活動二,把不快樂變為快樂,知道應該控制和調整自己的情緒,學習把不快樂變為快樂的方法。活動三,這樣做會更快樂,從另一個側面思考什麼是快樂,使快樂的意義從簡單的情緒上升為積極樂觀和生活態度。本節課內容較多,我把教材進行了調整和補充,按照什麼是,為什麼和怎麼做,激發學生快樂生活的願望。
學情分析:
通過課前調研我了解到二年級的學生對於高興與不高興的情緒都有過不同的經歷,對高興的情緒體驗多一些,但是對於其它的情緒知道較少,多數的同學了解好的心情對人的身心健康有好處,壞的心情會影響身體健康,但是對於更多的好處及危害學生了解的比較少。生活和學習中學生遇到過很多不快樂的事情,如何讓不快樂變為快樂學生沒有這個意識。針對這些情況,我採用創設情景等方法,引導學生在自己不快樂的時候,運用適合自己的方法改變自己的心情,把不快樂變為快樂,尋找生活中快樂的事,讓快樂多起來。
教學方式:
游戲體驗、討論交流、講故事,小表演等。
運用以上這些教學方式,感受不同情緒對人身心健康的影響,幫助學生學習調控情緒的方法。
教學手段:
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技術准備:
錄音、PPT、音樂等。
教師准備:
1.演示文稿
(1) 空白頁,記錄學生的心情,產生不快樂原因以及解決的辦法針對學生實際設計各種的心情。
(2) 36頁故事編輯圖片
2.心理醫生的錄音。
3.錄音故事:《哭婆婆 笑婆婆》。
4.歌曲《假如幸福地話你就拍拍手吧》。
5.學生調查問卷。
(1) 日常生活中你有過什麼心情?
(2) 使你快樂的事有哪些?
(3) 不快樂的事有哪些?
(4) 造成不快樂的原因是什麼?
學生准備:
1.做調查問卷。
2.了解身邊快樂和不快樂的事以及影響。
3.把不快樂變成快樂的經驗。
3.教學目標(含重、難點)
教學目標:
1.通過游戲活動讓學生了解人有多種情緒。
2.通過聯系生活實際,討論交流等方式,引導學生了解不同心情對生活和身心健康的不同影響,學習控制和調整自己的情緒,讓自己快樂起來。
3.通過書中的故事和學生表演,初步了解、感知怎樣更快樂,激發學生積極樂觀生活的願望。
教學重點:
把不快樂變為快樂,學習控制和調整自己情緒的方法。
教學難點:
運用學到的方法控制和調整自己情緒。
4.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 體驗不同心情
[設計意圖]通過游戲活動,使學生感知人有多種情緒。
1.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做一個《石頭剪刀布》的游戲好嗎?
2.問:做完了游戲,你是什麼樣的心情呢?請你用手中的遙控器選擇符合你現在心情的臉譜。
小結:從你們的選擇中我看出,多數同學的心是高興快樂的,但也有少數同學的心情是緊張的、不高興的,光是一個小游戲就讓同學有了這么多種不同的心情,看來人有多種心情,也就是人有多種情緒。我們先來說一說快樂的情緒。
二、聯系生活 了解不同心情的影響
[設計意圖]通過聯系學生的現實生活,從學生自己的生活經歷和體驗出發,讓學生了解,如果生活在快樂中,會產生積極的心態。如果生活在不快樂中,會對人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不良的影響。
1.師:在剛才的活動中你體驗到了什麼快樂?
2.提問:生活中你最快樂的事是什麼?
(預設:受表揚、取得好成績、看動畫片、收到禮物、做游戲……)
引導:走近大自然也能給我們帶來快樂。
3.你高興的時候是什麼表現?現在就做出來吧。
4.這種快樂的心情對你生活學習有什麼好處?
(預設:做事快、有興趣、有利於身體健康……)
小結:看來生活中快樂的事,它不但能帶給我們好心情,還能讓你和同學友好相處,同時也有利於身體和心理健康。
板書:快樂
過渡:可是我們的生活中並不全是快樂,也有好多時候會是這樣的心情(指大屏幕),比如剛才游戲活動,也有人不高興了。
5.說說你在游戲時為什麼會不高興?
6.你遇到過什麼不高興的事,能跟同學說說嗎?
(預設:受到批評、不讓看電視、受傷、成績不好、和同學發生矛盾……)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有選擇地打在大屏幕上,在環節三第1個問題中進行處理。)
7.有的同學語氣都變了,非常生氣是吧? 你生氣了會怎麼做?
(預設:看什麼都不順眼、發脾氣、不想吃東西、什麼也不想干、大哭、睡大覺等)
8.你覺得這樣做好嗎?有什麼不好?
(預設:影響和別人的關系,影響身體健康,影響學習……學生可能不會說出影響心理健康,所以我用下邊的活動進行心理輸導)
9. 聽聽我校心理輔導老師的話。(錄音內容:不好的心情不僅影響人與人的關系和工作學習效率,還會對我們的身體健康造成很大傷害;而且心理上的痛苦還會轉變成身體上的疾病,嚴重影響身體健康。據研究發現,常見的心血管疾病、消化性潰瘍、糖尿病、哮喘、甲亢等都與長期的情緒緊張有關。我國中醫講:「怒傷肝,思傷脾、恐傷腎」。甚至有醫學專家分析,許多病人不是因病而死,而是因情緒低落或暴怒而死。因此,我們應該學會調控不良情緒。使我們的身心健康發展。)
小結:你們看,不好的情緒危害多大啊。所以我們得想辦法把不快樂變為快樂,你們同意嗎?
板書:變快樂
三、歸納補充 學習調整心情的方法
[設計意圖]本環節通過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補充一些事例,學習一些控制和調整自己情緒的方法。
1.觀看大屏幕:處理二環節中第6個問題中學生的預設。
提問:怎麼能把這些不快樂變成快樂呢?請大家來幫幫他們。
預設:可能回答出:唱歌、玩游戲、看動畫片、大喊大哭、……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的辦法,有選擇地打在大屏幕上,歸納總結出:轉移法、發泄法)
2.問:這樣的情況你遇到過嗎?打算怎麼解決?
(1)出示課文35頁中第一、二幅圖。
(2)據學情分析出題。
A.你想要吃肯德基媽媽不允許。
B.你玩電腦時間太長了,家長不讓你玩。
C.你在和同學玩時只沒想到別人,經常和同學發生矛盾。
3.現身說法:除了轉移法、發泄法,你們看老師用的是什麼方法?我不高興時就向同事和好朋友說一說,讓他們幫我開開心,這就叫傾訴法,你們也可以試一試這個辦法。
師:還有什麼好辦法呢?下面請同學們聽一個錄音故事。從中你知道了什麼?
4.錄音故事:《哭婆婆 笑婆婆》。
問:老婆婆開始為什麼哭?
後來為什麼笑?
小結:這種換個角度想問題的辦法,也叫換位法。教材35頁也給我們出示了一些好辦法,我們給這些好辦法起一個名字,叫「快樂寶典」,好不好?請同學們打開書讀一讀。
5.同桌互相說一說你學會了什麼好辦法。
師:現在我們就選擇音樂轉移法來感受一下快樂寶典的魔力吧。
6.播放音樂《假如幸福地話你就拍拍手吧》:讓學生隨著音樂的旋律動起來。
過渡:快樂已經寫在了你們的臉上,這就是我們快樂寶典的作用,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快樂寶典,有了它可以把我們的不快樂變為快樂。其實生活中,快樂的事很多,我們還可以主動地去尋找快樂,怎麼去尋找快樂呢?請聽一個故事。
四、深化提升 快樂生活的意義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通過創設和模擬情境,讓學生從另一個側面感悟、了解什麼是快樂,明白怎樣做會更快樂,使快樂的意義從簡單情緒上升為積極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和價值觀。激發學生願意積極樂觀生活的願望。
1.課件出示:36頁故事圖片,教師講故事。
問:從這個故事中你受到了什麼啟發?(利用圖片進行引導分析)
小結:是啊!快樂不是等來的,而是自己爭取來的,快樂在自己的努力中,快樂在學習本領的過程中,快樂在幫助別人解決困難時,快樂在為大家做貢獻中。
2.小表演:選擇書中37頁一種情境自由組合表演。
問:通過表演你體驗到了快樂在哪裡?
小結:做好事是快樂,做錯了事主動改正是快樂,把自己應該做的事做好也是快樂,只要你的生活有意義,那麼快樂就會永遠伴隨你的左右,使自己更快樂,老師希望你們每天都有個好心情,快樂健康的成長。
板書:更快樂
板書設計:
讓自己快樂起來
❺ 幼兒園語言一,二的教案怎麼寫
1.喜歡聽故事,理解故事內容,懂得摔倒了要自己爬起來。
2.學說短句:××不要怕,自己爬起來。
活動重點:
理解故事內容,懂得摔倒了要自己爬起來
活動難點:
學說短句:××不要怕,自己爬起來
活動准備:
1.與故事內容相符的背景圖
2.圖片:小朋友、小熊、小羊、小兔、小老鼠3.照片、視頻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出示一張小熊哭的圖片導入活動。
師:這是誰?小熊怎麼了?猜猜它為什麼會哭呢?
(二)基本部分
1.引導幼兒分段欣賞故事。
師:那麼小熊為什麼會哭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
①故事第一段問:小熊怎麼啦?小熊摔倒了,那該怎麼辦呢?
②故事第二段可愛的小羊出場了問:誰又來了,它是怎麼做的?
③故事第三段小兔出場"蹦蹦跳"問:
(1)誰又來幫助小羊了?
(2)小兔是來幫助小羊的,但是小兔把小羊拉起來了嗎?結果自己還怎麼樣了?
④故事第四段小老鼠出場:小朋友們好!
問:誰來啦?小老鼠來了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教師表演"摔倒"環節 (練習說短句"摔倒了,不要怕,一、二、三自己爬起來")
⑤故事第五段美麗善良的小朋友出場問:小朋友來了,會說些什麼呢?
小結:跌倒了要自己爬起來,做個勇敢的寶貝。
2.師生完整講述故事,請個別幼兒分角色表演。
①交代表演名稱。
②要求幼兒一邊看錶演,一邊可以和老師一起講述故事。
3.遷移運用:
問:如果你摔倒了,你怎麼辦?看見別人摔倒了,你會對他說什麼?
小結:鼓勵幼兒摔倒了不要怕,自己爬起來,做個勇敢的孩子。
(三)結束部分
和孩子一起看開學時候哭鬧的照片,再看看現在勇敢的自己走進幼兒園的視頻,師小結。
活動反思:
從教師制定的目標來看,還是比較合理的。既有語言活動的要求,練習短句。同時也滲透了德育教育,對幼兒進行勇敢教育。因此,從活動的選材和制定的目標都是非常適合小班年齡階段的幼兒的。對重點的把握也是比較准確的,突出了語言活動的語言性。
從整個活動的過程來看,採用了一張小熊哭的圖片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使幼兒在看看講講的過程中,自然地融入到故事的情節中,幼兒的主動性得到了較好的發揮。教師活動的設計過程中注重了每個環節之間的銜接比較緊湊,過渡較自然。良好的教學形式使幼兒的參與性較好,師生間的呼應體現較好。運用頭飾進行表演的時候,幼兒的參與的積極性很高,活動達到了高潮。活動結束部分的照片和視頻與幼兒的已有經驗相連,所以幼兒很容易的懂得了"不能哭""勇敢"的道理。
但作為語言活動,總的說來幼兒學的對話量比較少,尤其是需要掌握的短句,可讓更多的幼兒練習講講。此外,從幼兒在活動開始就說出了"自己爬起來",教師沒有給予回應,過渡顯得稍微生硬些。在活動中教師還缺乏一定的隨機應變能力,根據幼兒的能力及時地調控。
❻ 跌倒了,爬起來。主題班會稿子!!
人生中有許多不如意的事,從摔倒到爬起,需要時間,但一旦爬起來……後自己想,N簡單,僅供參考
❼ 小班健康不哭不鬧教師參考教案
案例是抄一個實際情境的描述襲,包括有一個或多個疑難問題,同時也能包含有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教學案例描述的教學實踐,它以豐富的敘述形式向人們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師和學生的典型行為、思想、情感在內的故事;教育案例是一個教育情境的故事,在敘述一個故事的同時人們常常還發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也就是點評。所以一個好的案例就是一個生動的故事加上精彩的點評。
❽ 清早起來去上山音樂教案
教學目標:
1、能用輕松、愉悅的情緒,輕巧、較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清晨》。 2、能夠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和學習經驗,以自己喜愛的方式表現美妙的清晨,並通過聆聽、演唱、表演等多種活動的參與更進一步激起心中對生活的熱愛。 教學重點、難點:
1、學生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和學習經驗,以自己喜愛的方式表現美妙的清晨.
2、通過各種活動的參與進一步激起心中對生活的熱愛. 3、指導學生唱准歌曲《清晨》第四段中的大跳音準。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趣導入
1、創設寧靜的氛圍,學生安靜地進教室。(背景音樂:《清晨》) 2、出示兩幅日出圖片。
3、給學生聆聽兩段不同情緒的音樂,選擇哪段音樂與畫面更相配。 二、師生互動,體驗情感 1、聆聽清晨音樂
這首歌曲給你怎樣的感覺?你覺得它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2、為歌曲配入打擊樂器。(學生根據音樂節奏自由創編) 3、學唱清晨歌曲
(1)復聽清晨音樂,跟老師做一些簡單而又輕松的律動。
(2)跟音樂用「綠」哼唱歌曲旋律。歌曲可以分幾個部分? (3)學生用豎笛自學歌曲的第一部分16個小節的曲調,也可以通過自己視唱來自學。
(4)教師通過范唱和范奏的方法教學歌曲第二部分的曲調,重點指導好第一樂句的大跳音程的音準。
(5)省略第二段,直接將1、3、4段曲調連起來唱。 (6)學唱歌詞一、三兩段。 三、歌曲處理、歌表演 四、課堂小結。
❾ 故事一起來抬水小班教案
二、設計思路
幼兒對水的喜愛似乎是一種天性,只要有時間、有機會他們總愛在水裡玩耍、嘻鬧,但又往往受到大人的制約,無法盡興地去玩水。因此,我們經常發現在洗手時幼兒們經常把衣服袖子弄濕,或者是洗一次手要花很長的時間。為了徹底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尊重他們對水的興趣,使他們對水有更多的了解,因此設計了「我們一起來玩水」這一活動。
小班幼兒的思維還處於直覺行動向具體形象過渡的階段,他們對事物的理解往往要通過自己的親身活動來實現,因此,整個活動以幼兒操作擺弄為主,同時由於小班幼兒的認知能力還比較弱,很難自覺發現水的一些基本特性。所以活動中要藉助某些材料設法使水的這些特性顯露出來,使幼兒親眼目睹這一現象,這樣幼兒才容易理解。
三、目標
結合《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幼兒實際發展水平,我確定本次活動的目標為
1、在游戲中感知水的主要特性和用處,知道節約用水,體驗玩水的快樂。
2、培養幼兒對科學探索活動的興趣及豐富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讓幼兒在玩水活動中充分感受水的一些基本特性,這方面是注重幼兒通過自己的實踐活動來構建知識;難點是用語言表達自己看到的現象,這方面注重幼兒語言表達方面的培養。
四、材料與環境創設
材料:各種會沉浮的玩具,杯子,瓶子,勺,叉,各色顏料等物品。
環境創設:請家長與幼兒一同探討有關「水」的話題,豐富對水的認識。
五、活動流程
談話——操作感知——講述討論
六、活動過程
第一環節:談話「水真有用」。
教師與幼兒一同討論水的用處及怎樣節約用水,讓幼兒知道:水真有用,沒有水我們人類和動物、植物就無法生存,所以我們要節約用水。
第二環節:操作感知「水真好玩」。
給幼兒提供操作材料,讓幼兒進行分散自由操作活動。在這一環節中,我讓幼兒自由操作有兩個目的:一是讓幼兒初步感知水會流動的特性,二是讓幼兒觀察水的顏色變化,三是讓幼兒感知是的浮沉。所以在自由操作,自由<BR><P></P>探索的活動中,讓幼兒減少探索的直覺行動性,增強探索的預見性,有助於讓幼兒的直覺行動思維逐步向具體形象思維過渡。
第三環節:講述討論(7分鍾)
這一環節是組織幼兒進行有秩序的集體活動,是在第一環節自由玩水的基礎上,讓幼兒說說你在玩水的過程中用了哪些東西,是怎樣玩的,你發現了什麼?
幼兒講述後,教師作簡單的小結。
第四環節:游戲:「吹泡泡」。
這個環節屬於延伸活動,教師在水裡加上洗潔精和肥皂粉,帶領幼兒一同吹泡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