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運動與摩擦力情境導入案例有幾種
一、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運動時,接觸面發生摩擦,會產生摩擦力。
在水平面上運動的物體,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既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又與物體的輕重有關,接觸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物體越重,摩擦力越大。
過程與方法
測量摩擦力的大小。
推測、設計實驗檢驗摩擦力與接觸面和重量的關系。
做摩擦力大小的對比實驗。
情感、態度、價值觀
形成認真實驗、根據數據得出結論的科學精神。
了解摩擦力在生活中的作用;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設計對比實驗研究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重量的關系。
難點:掌握對比實驗的關鍵與要注意的問題。
三、教學准備
學生:裝有筆等的文具袋、測力計、毛巾。
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粗糙程度、物體重量關系實驗記錄表。
教師:自製玩具小人;大米、玻璃杯、一支筷子;
自製演示實驗材料兩組:接觸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斜面組合裝置一套;上下用木塊,兩側各用海綿連接圍成的矩形框子、條形木板、大理石塊等組合裝置一套。
多媒體教學課件等。(學生有的教師也有一份)
四、教學過程
(一)感知摩擦力
1.老師給同學們表演一個有趣的小實驗,這個小人在這根繩子上可以隨便移動,而且特別聽老師的話,老師叫它停它就會停在哪裡,想知道這裡面的秘密嗎?老師再給大家做一個小實驗:筷子提米。為什麼筷子能把大米提起來呢?
同學們都有這樣一個生活經驗:鞋子穿久了,鞋底的花紋會有什麼變化?為什麼呢?如果穿著花紋磨平的舊鞋子走在結冰的地面上容易怎樣?怎樣做才能不滑倒呢?
2.體驗:把手放在桌面上,輕輕往前推;第二次用力壓著桌面往前推,比較兩次手的感覺有什麼不同?為什麼費力呢?
3.演示並講解:把手放在桌面上,加大壓力往前推,我會覺得手好像受到了一種阻力,阻礙手向前運動,這就是桌面對手的摩擦力。
把矩形框子放在條形木板上,用測力計輕輕向右邊拉,矩形框就變形為平行四邊形,上面的木塊傾向右邊,而下面的木塊還在原來的位置並沒有滑動。這就說明有一種阻力在阻礙下面的木塊向右滑動,這就是木板對它向左的摩擦力。向右拉動讓它在木板上勻速滑動起來,這個矩形框就受到木板對它向左的摩擦力,它是阻礙矩形框向右運動的。摩擦力的方向與矩形框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
摩擦現象在我們身邊到處都有。拿起一個物體,它沒有掉下來,就是受到了我手對它向上的摩擦力。(搓搓雙手)運動與摩擦總是相隨相伴、密不可分的。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運動與摩擦力》。(板書課題)
4.課件出示摩擦力概念: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的表面上運動時,在兩個物體的接觸面會產生一種阻礙物體相對運動的力,這種阻力就叫做摩擦力。
實物演示:讓這兩塊木塊這樣相對滑動,在兩塊木塊間就有摩擦力產生,這個摩擦力是阻礙兩塊木塊發生相對滑動的。上面的短木塊向右滑動,就會受到下面的長木塊對它向左的摩擦力;下面的長木塊向左滑動,就會受到上面的短木塊對它向右的摩擦力。
(二)實驗探究摩擦力大小和什麼因素有關
1.演示並講解:摩擦力的大小是可以間接測量的……
(盡量讓文具袋不快不慢按一樣的速度前進)
播放測量摩擦力大小的錄像:用測力計拉著文具袋在水平桌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當文具袋做勻速直線運動時,所受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文具袋水平方向受到的拉力和桌面對文具袋的摩擦力也是一對平衡力。摩擦力和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拉力就等於摩擦力的大小。
2.演示:在同一斜面上放上同一塊木塊(一面光滑,另一面粗糙),第一次實驗木塊下滑而第二次實驗卻沒有下滑。為什麼呢?
猜想:摩擦力的大小可能和什麼因素有關?
在矩形框下面的木塊上加上一個重物後勻速直線拉動它,比較和沒加重物拉動時的變形有什麼不同?
猜想:摩擦力的大小可能和什麼因素有關?
3.看看老師為你們准備了哪些實驗材料?怎樣用它們來驗證我們的猜想呢?這里有兩個因素影響摩擦力的大小,我們可以採用對比實驗分別來研究。怎樣設計實驗證明摩擦力的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系呢?
4.出示: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粗糙程度關系實驗記錄表。小組輕聲討論實驗方法,並把相同條件、不同條件分別填在表中。
學生演示並匯報實驗方法,提出注意事項,學生分小組實驗。
匯報實驗結果:在水平面上運動的物體,在不同的滑板上拖動相同重物時,接觸面光滑,摩擦力小;接觸面粗糙,摩擦力大。
5.剛才我們只拉著一個空文具袋,這個摩擦力已經記錄下來了,現在再裝上文具,看看摩擦力有什麼變化?
出示:摩擦力大小與物體重量關系實驗記錄表。(學習方法同上)
6.播放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兩個因素的動畫。
我們已經知道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兩個因素了。摩擦力的大小還可能和什麼因素有關呢?
演示:用手指輕輕一推透明膠圈,移動距離很小,換種運動方式變滑動為滾動,移動距離增大。
(三)拓展應用
1.利用摩擦力可以幫助我們做很多事。在生活中有時需要增大摩擦力,有時需要減小摩擦力。出示自行車剎車裝置、拔河、滑雪、拉琴等12幅圖片,你能從這些事例中說出人們是在減小摩擦,還是利用摩擦嗎?
生活中還有哪些增大和減小摩擦的例子呢?
作業:觀察生活中人們是怎樣增大和減小摩擦的,並記錄下來,寫一篇觀察報告。
2.總結:摩擦力,讓人歡喜讓人憂!我們要增大有益摩擦,減小有害摩擦。摩擦力對物體的運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有時對我們非常有幫助,有時又會給我們造成困難和危險。我們可以針對摩擦力的特性採取有效的辦法消除它所帶來的危害。
揭示聽話玩具小人謎底。
五、教學反思
依據課程標准基本理念和具體要求,在了解了學生實際和分析教材的基礎上,我對教學內容進行了適當的擴展和延伸,對活動所需材料進行了大膽的改進,使教學內容更接近學生生活實際,更利於學生的思維、能力等方面的發展。教師的一項教具創作總會引起學生極大的興趣和關注,他們會去模仿,還可能去創作、發展。使用這些材料既經濟實惠又能開啟學生的創造智慧,讓他們覺得科學探究就在我們身邊,會促進他們更留心身邊的生活材料,引發觀察和思考,從中學會發現。用生活材料做科學探究活動,其價值遠遠超出從活動中獲得的知識,重要的是可以促進學生綜合的科學素養的形成與發展。
這節課我花了很多的時間投入到備課活動中。包括課件的製作、教學的設計、精心准備的有結構性的材料等。本課力求突出以學生為本,以活動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通過設置有利於學生主動探究學習的環境,並提供充分的指導和精心選擇有結構的材料,關注探究技能的訓練,讓學生全面有效地體驗科學探究過程。
從學生對事物的好奇心出發,利用和摩擦力有關的兩個不同的小實驗導入給枯燥的內容創設新穎有趣的情境,能很快激發起學生探究知識的慾望和產生疑問。我用了兩種方法製作了兩個聽話的小人。第一種是把一根鐵絲的兩端各擰一個孔,中間再擰一個孔,使得這三個小孔不在一條直線上,再用一根粗棉線穿上,把它放在長度合適的瓶底和瓶蓋都打有小孔的塑料瓶里。第二種只是把穿上粗棉線的吸管放進瓶底和瓶蓋都打有小孔的塑料瓶里,再塞進一紙團,讓吸管始終保持彎曲狀態,把多餘的吸管剪去。這樣就做好了聽話的瓶子。原理是:瓶子裡面不是直孔,是彎曲孔,繩子一松摩擦力減小,繩子上的瓶子從彎孔過去;一拉緊摩擦力增大,瓶子就過不去了。
本課最大的亮點就是我在演示實驗材料的製作上花了太多的心思。通過兩組演示材料的組合實驗,我把抽象的摩擦力的概念轉變為更直觀形象的不僅可以用手感覺而且可以用眼看得到的摩擦力,為學生的實驗提供了最直接的經驗。這是一個很好的創意。起到了啟迪學生思維,使課堂學習變得生動有趣,激發和維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達到了提高學生自主設計對比實驗的成功率。從而充分發揮他們的創造精神,讓他們在課堂學習的全過程中始終保持飽滿的探究熱情。演示實驗材料具體做法是:(1)接觸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斜面裝置組合一套。用寬6.5 cm,厚1 cm,底長48 cm條形木板與高21 cm的條形木塊用鉸鏈連接固定與一塊長47 cm的條形木板組成斜面;另一塊短木塊(一面粗糙另一面光滑)長23 cm。(2)上下用木塊(一塊粗糙另一塊光滑),兩側各用海綿連接圍成的矩形框子、條形木板、大理石塊等組合一套。矩形框長26 cm,寬5 cm,高13 cm。把它放在長47 cm的條形木板上(一面粗糙另一面光滑)。
布魯納曾經指出,最好的學習動機是學生對研究的東西有著內在的興趣,學生一旦對所學知識產生興趣,就會產生愉悅的情緒,從而集中注意力積極思維。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我適時引入圖、文、聲、像並茂的多媒體課件,簡短生動的模擬現象明顯、清晰的實驗過程,幫助學生觀察,從而彌補學生實驗的不足。充分調動學生多種感官,達到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有機結合。做到用最有效的資源獲得最大的效益。郁波老師說「新的學習科學正在改變傳統的對學科的看法」。聯系「真實」問題進行學習。讓學生在嘗試解決這些「真實」問題的活動過程中形成良好的科學素養。學生在設計實驗過程中,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利用相同的材料設計出不同的實驗裝置,表現出一定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利用課件再現生活中大量的事例圖片來豐富教學內容,為學生的表達與交流提供廣闊的平台,讓他們進一步認識摩擦力在實際應用中的意義,同時讓他們體會到我們的研究發現只有服務於生活才能真正體現研究成果的價值。讓學生切身感受到學以致用的成功和喜悅,拓寬了學生的視野,提高了教學效率。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要正確把握教材的設計理念,靈活處理教材內容,精心設計教學預案,構建結構性材料,最大限度地開發多媒體功能,引領學生不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真正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相信學生一定會深切體會到學習科學的無窮樂趣,也會越來越喜歡我們的科學課!那麼在教師指導下的科學探究活動也將會開展得更健康、更有效。
Ⅱ 摩擦力的大小與什麼有關教學反思
<
成績出來了,我此時手中拿著成績單,腦子里一片空白,怎麼回如此的差呢?我獃獃的望著成績單回想起以前。
那是初二升初三考試前的日子裡,我比別人多付出了許多努力,終於在考試里我超長發揮一舉奪魁,坐了初三的第一把交椅。
自從我那次之後,上課不注意聽講,下課下完成作業,更不用說比別人更努力了,而且還跟一些學習不好整天惹事的人摻和,老師們見我這樣怕我退步找我談話,可是我只當耳旁風,還以為老師和我過不去,之後依舊我行我素,還玩還玩,沾沾自喜,自以為是,可是時間卻從我的放盪中飛逝。
終於又一次的考試來臨了,我本以為可以輕輕鬆鬆的,可是我錯了,每一道題都似曾相識,這時想起老師們的那些話,我真是後悔也來不及。尤其是班主任的那句:「你該好好反省放行了。」更使我難受。
「叮呤……」鈴聲把我從思索中拉了回來,我想我確實應該反省了,倘若我課上認真聽講,那些題能似曾相識嗎?倘若我及時反省我能墮落到今天這個地步嗎?想想以前那個我,再想想現在的我,我真是變的太快了,我又很慶幸這次讓我失敗了,使我反省了,能及時改過,及時努力去追回我以前的時光。
這件事之後,我得到了一個道理:「你若想做一個成功的人,那麼你就必須經常反省,不要取得一點成績就沾沾自喜,自毀前程」朋友請記住生活中最需要反省!
Ⅲ 《聲音是怎樣產生的》 小學科學教師說課及
《聲音的產生與傳播》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通過觀察和實驗初步認識聲音產生和傳播的條件;知道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發生的;知道聲音傳播需要介質,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的速度不同。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觀察和實驗的方法探究聲音是如何產生的,聲音是如何傳播的;通過探究活動,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和掌握初步研究問題的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實驗探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科學的求知慾望,使學生樂於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注意在活動中培養學生善於與其他同學合作的意識;學會用物理知識來描述生活中聲現象。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發聲的物體在振動,且聲音傳播需要介質。
【難點】
摩擦力的方向時阻礙相對運動的方向。引導學生觀察、探究聲音傳播的條件以及解釋生活中的聲傳播現象。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媒體播放:海濤聲、砂輪與工件的摩擦聲、優美的歌聲、琴聲、鑼鼓聲、神奇的超聲波、電鈴聲、鋼琴曲片段、工廠的電焊聲、叢林中的鳥語、夏日的蟬聲、瀑布聲等。
讓學生思考:聲音是怎樣產生的呢?我們人耳是怎樣聽到聲音的?聲音是怎樣傳到我們人耳的?為什麼會有各種各樣、千差萬別的聲音呢?
導入課題:我們聽到的如此優美的樂曲及大千世界裡如此豐富多彩的聲音是怎樣產生的,又是怎樣傳播的呢?我們今天就來學習《聲音的發生和傳播》。
環節二:建立概念
【活動體驗-聲音產生】
增強學生的體驗,讓學生參與以下兩個小實驗,觀察實驗現象:
1. 撥動張緊的橡皮筋,觀察橡皮筋的變化?
2. 邊說話邊用手摸頸前喉頭部分,體會收的感覺?
3. 用手壓住直尺的一端在桌面上,撥打另一端的直尺,觀察變化?
4. 撥動音叉,觀察變化?
學生分享交流實驗的體驗。教師指明方向:聲音產生前後物體的變化。
【學生討論】
討論思考聲音產生有什麼條件?
學生分為兩人小組,5min時間討論這個問題,教師巡視給出點撥指導,之後請各小組代表發言,師生總結聲音產生的概念。
【歸納總結】
聲音由物體的振動產生。
【活動體驗-聲音傳播】
增強學生的體驗,讓學生參與以下兩個小實驗,觀察實驗現象:
1. 將正在響鈴的鬧鍾放在玻璃罩內,逐漸抽出其中的空氣,注意聲音的變化;在將空氣逐漸放回,注意聲音的變化?
2. 一個同學輕敲桌子一端(不要使附近的同學聽到敲擊聲),另一個同學堵住一個耳朵,另一個耳朵貼在桌子上,看能否聽到聲音?
學生分享交流實驗的體驗。教師指明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學生討論】
討論思考聲音傳播有什麼條件?
學生分為兩人小組,5min時間討論這個問題,教師巡視給出點撥指導,之後請各小組代表發言,師生總結聲音傳播的相關概念。
【歸納總結】
聲音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介質可以是固體、液體或氣體。
環節三:深化概念
【概念特徵】
回顧之前學習的力的三要素包括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引領學生思考回答:
(1)如何使物體停止發聲? →物體停止振動。
(2)聲音傳播需要哪些介質? →介質包括固體、液體和氣體,真空不傳聲。
補充說明:雖然不同的介質都可以傳聲,但聲音在不同物體中傳播的速度不同。固體最快,氣體最慢且以聲波形式傳播。
環節四:鞏固提高
【概念應用】
1. 你還能舉出其他的生活中的事例嗎?
【例題講解】
1.以下幾個實驗現象,能說明聲音產生的原因的是( )
A.放在玻璃鍾罩內的電鈴正在發聲,把玻璃鍾罩內的空氣抽出一些後,鈴聲明顯減弱
B.把正在發聲的收音機密封在塑料袋內,然後放入水中,人們仍能聽到收音機發出的聲音
C.拉小提琴時,琴弦的松緊程度不同,發出的聲音不相同
D.撥動吉他的琴弦發出聲音時,放在弦上的小紙片會被琴弦彈開
拓展:本題可以在學生識別實驗的基礎上進一步考查學生設計實驗的能力,如:請設計一個實驗,驗證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環節五:小結作業
1.教師引領學生回顧本節課學到了什麼,對聲音的產生和傳播有怎樣的認識。
2.回家再觀察生活中還有那些聲音產生和傳播的例子,下節課分享。
四、板書設計
五、教學反思
以上是《聲音的產生與傳播》教學設計,希望對各位考生有所幫助。
Ⅳ 高中物理教師如何進行教學反思 詳細
高中物理教師如何進行教學反思[教學園地] 郭繼軍 約 字 1 對教學目標的反思 1.1 知識、能力、情意三類教學目標的全面落實 對基礎知識的講解要透徹,分析要細膩,否則直接導致學生的基礎知識不扎實,並為以後的繼續學習埋下禍根。譬如,教師在講解「滑動摩擦力的方向與相對滑動的方向相反」時,如果對「相對」講解的不透徹,例題訓練不到位,學生在後來的學習中就經常出現滑動摩擦力的方向判斷錯誤的現象。對學生能力的訓練意識要加強,為了增加課堂容量,教師往往注重自己一個人滔滔不絕地講,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太少,學生的思維能力沒有得到有效的引導訓練, 導致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下降。還有就是要善於創設物理情景,做好各種演示實驗和學生分組實驗,發揮想像的空間。如果僅僅局限於對物理概念的生硬講解,一方面會讓學生感覺到物理離生活很遠,另一方面會導致學生對物理學習能力的下降。課堂上要也給學生創設暴露思維過程的情境,使他們大膽地想、充分地問、多方位地交流,教師要在教學活動中從一個知識的傳播者自覺轉變為與學生一起發現問題、探討問題、解決問題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所以教師要科學地、系統地、合理地組織物理教學,正確認識學生的內部條件,採用良好的教學方法,重視學生的觀察、實驗、思維等實踐活動,實現知識與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一體的課堂教學。 1.2 對重點、難點要把握准確 教學重點、難點正確與否,決定著教學過程的意義。若不正確,教學過程就失去意義;若不明確,教學過程就失去方向。在物理教學活動開始之前,首先要明確教學活動的方向和結果, 即所要達到的質量標准。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是教學活動中所採取的教學方式方法的依據,也是教學活動的中心和方向。在教學目標中一節課的教學重點、難點如果已經非常明確, 但具體落實到課堂教學中,往往出現對重點的知識沒有重點講,或是誤將僅僅是難點的知識當成重點講。這種失衡會直接導致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效率的下降。 1.3 師生的達標意識要強,達成度要高 對一些知識,教師不要自以為很容易,或者是滿以為自己講解的清晰到位,沒有隨時觀察學生的反映,從而一筆帶過,但學生的認知需要一個過程,並不是馬上就接受。 2 對理論和專業基礎方面的反思 教學理念是教學行為的理論支點。新課程背景下,物理教師應該經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學行為,及時更新教學理念。新的教學理念認為,課程是教師、學生、教材、環境4 個因素的整合。教學是一種對話、一種溝通、一種合作共建,而這樣的教學所蘊涵的課堂文化,有著鮮明的和諧、民主、平等特色。在教與學的交互活動中,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的習慣,提高他們獨立思考、創新思維的能力。 要豐富物理專業知識,學科專業知識對於新課程的實施以及開展教學反思至關重要。要多研讀物理學名著、物理學學術論文、物理著作等。閱讀這些具有較高學術價值的名著,可以提高專業素質,豐富分析史料、推理證明以及論斷評價等研究方法。 3 對教學基本策略方面的反思 在一定的教學理論和學科專業基礎上,新課程下物理教師主要以課堂為中心進行教學反思。 3.1 物理課案例研究 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學過程中發生的這樣或那樣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現出來,並對此進行分析、探討。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來自3 個方面:一是研究自己的課堂,並從自己大量的教學實踐中積累一定的案例;二是觀察別人的課堂,從中捕捉案例;三是在平時注意搜集書面材料中的案例。 3.2 做好課後小結與反思筆記 課後小結與反思筆記,就是把教學過程中的一些感觸、思考或困惑及時記錄下來,以便重新審核自己的教學行為。 4 對教學方式的反思 教學方式形式多樣,恰當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可提高教學效率。科技的發展,為新時代的教育提供了現代化的教學平台,為傳統教學模式注入新鮮的血液。教師除了採用對學生提問、分組討論、要求學生查資料、寫小論文等傳統的教學方式之外,還可以適當地運用電化教學手段,製作多媒體課件,特別是製作復雜物理過程的演示動畫等。它除了增強對學生的吸引力, 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和視覺上的沖擊以外,更重要的是可以表現客觀事物和各種物理現象,能在短時間內展示事物的運動和發展的全過程,為學生提供大量而豐富的感性材料,突破傳統教學手段在時間、空間上的限制,能將傳統教學手段不能表現的許多現象和過程進行形象而生動的模擬表現。它是傳統教學手段的補充和延伸,兩者協調配合,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因而被廣大教育工作者廣泛採用。 在新形勢下,教師也要對自身提出更高的要求,提高科學素養和教學技能,提高自己的計算機水平,特別是加強一些常用教學軟體的學習和使用。 (作者單位:河北省唐山市開平區教師進修學校)
Ⅳ 怎樣讓運動的物體停下來教學反思
怎樣讓運動的物體停下來教學反思
在准備《讓運動的物體停下來》一課時,我力求讓學生體驗一個完整的科學探究過程: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觀察與實驗、得出結論、表達與交流。提出進一步要研究的問題。整堂課主要設計了3個活動:
1、尋找讓運動的物體停下來的方法。
2、感知和尋找摩擦力。
3、了解摩擦力在生活中的應用。前兩個活動是重點。
教學過程:
一、激發學生興趣
導入部分,先讓同學們觀看感興趣的幽默短片,充分激發學生的興趣,通過短片引出問題,如何讓運動的物體停下來。並通過短片主人公的要求,過渡到第一個實驗,尋找讓運動的物體停下來的方法,並記錄在記錄卡上。
二、自主探索,感知新知
本環節通過兩個實驗活動來感知什麼上阻力,什麼事摩擦力。
(1)通過短片主人公提出的要求,用小球來實驗,找到能讓運動的物體停下來的方法。在本環節的處理上,給了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去大膽假設、制定計劃、實驗與觀察。在學生匯報時,選擇一個小組派代表來匯報。有不足的再找其他同學補充。
(2)由主人公觀察實驗過程,積極思考提出第二個問題「為什麼小球會自然而然的停下」引出第二個實驗,感受摩擦力的存在。並通過觀看短片來了解摩擦力在生活中的應用。
三、課下搜查知識,發展自主學習能力。
結尾部分我是採取拓展形式,讓學生課下搜查有關摩擦力的信息,找到我們生活中還有那些利用或減小摩擦力的例子。
不足:
本課的處理過程中,能夠整體把握教材,但在第二個活動之前,引語設計不夠巧妙,沒能讓孩子自己發現摩擦力,說出摩擦力。在這種情況下,沒能及時調整更好的引導方法。而是從正面給出了摩擦力的定義。之後由於前面浪費時間較多,刪掉了同學們親身感受摩擦力的小活動,沒能讓學生更深刻的感受摩擦力。
在以後的教學,充分考慮課上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做好調整。提高自身素質,鍛煉課堂調控能力。
Ⅵ 100分 求影響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實驗課題報告
論摩擦力的產生及速度對動摩擦因數變化的影響
一般情況下,兩個物體的表面越光滑,它們之間的動摩擦因數μ越小,而光滑程度再提高,μ值又會增大,這是為什麼呢?
我認為,當兩種材料接觸並有相對運動時,產生的阻力,即摩擦力是由兩種力構成的:一種是宏觀的彈力;一種是微觀的分子間作用力。摩擦力只是二者共同作用的表象。當兩個物體趨於光滑(注1)彈力會減小,但分子力會增大。但一般情況下,分子間作用力由於距離的關系可忽略不計。而當光滑程度達到一個極限後兩物體間組成粒子的作用力遍布可以忽略。但是分子間的作用力也視不同粒子而大小不同。這就是為什麼光滑程度相同時,材料的選擇同樣影響摩擦力的大小。而靜止時,分子間作用力會大一些,所以要使物體運動所施的力要稍大於最大靜摩擦力。
二: 讓我們建立這樣一個模型:在忽略分子間作用力的情況下,當某個物體以速度v向右運動。那麼,我們可以直觀的表示為此物體跨越一個又一個斜劈,其豎直方向也會有一定的起落。當物體處於兩個斜劈中間時可以假定他們是脫離的,當然,通常情況下接觸面大量無規則的「斜劈」以及微小形變的影響使得這一假定不會成立。但是如果我們把速度的因素加進去呢?比如一個物體以光速運動呢?那麼這個脫離的動作即可視為同時發生,則其運動方向的垂直方向的μ值可視為0。
基於以上模型,在考慮到角度因素,我猜想得出:實際中每個運動的物體,在它運動的每一時刻,與接觸面平行的各個方向,動摩擦因數皆各不相同。只有與其速度方向相同或相反的方向上其μ值與標准值相同。其大小受運動速度v,選定方向與速度的水平垂直方向的夾角α影響。有公式:
μ=(1-v*cosα/c)u (c為光速,u為標准摩擦因數)
注1:這里所說的「光滑」於物理學中的「表面光滑」不是同一個描述對象。
Ⅶ 淺論如何做好初中與高中語文的銜接教學工作
目次教研視點淺談中小學生心理障礙產生的原因與矯正對策邱俊國1對於提高本校特殊群體學生思想教育時效性的思考——淺談學校管理與留守學生的自信成長呂世勤2照鏡子 正衣冠 洗洗澡 治治病——儒學與德育探微陳飛紅3芻議學校執行力的提升陶軍4縮短與後進生的心理距離孫華敏5傾注摯愛育桃李,綻放教育理想花楊翠敏6關於加強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張昭梅;王瑞娥7家庭教育對孩子心理健康的影響梁忠山8排除心理障礙,共創美好明天李松芳;曲樂壽9關於推進現代教育體系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社會認同研究王冉;劉驥10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的中學心理健康教育吳錫慧11健康而「美麗」的心理也是一種「專業化」的黃金儲備張秀麗12談一談小學階段學生空間想像能力的培養王雲龍13開啟學困生的心靈之窗——增強學困生自我效能感的教育教學策略曹志霞14有效教學「三條鐵律」 蔡壽祿15人力資源外包決策及實施中應注意的問題王利琴16+40選好突破口,提高班級思想教育的實效性羅映東17《孔雀東南飛》悲劇原由探微李占軍18淺談寄宿制初中留守學生宿舍管理的現狀、原因及對策李克全19淺談農村中小學多媒體應用教學現狀車麗娟20教師經驗談當代鄉村教師職業倦怠的成因及策略杜振林21淺析職業學校班主任的班級管理策略鄒路施22進一步提高高中信息技術教師素質的策略研究吳素霞23淺談如何開展班主任工作王新24我們的班集體:「自主、合作、競爭」 盧靜;張明瑛25小學班主任應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指導李小苓;張傳振26中小學班級管理辦法初探李峰;曹順永27課堂教學淺談情境教學法在護理學基礎教學中的運用趙春梅28小組合作學習法在護理專業實訓中的應用效果曾小妹29淺析初中歷史教學的問題和對策李東旭30小學生數學綜合素質的培養趙艷紅31如何處理課堂生成問題楊學文32淺析高中地理教學生活化尹司雯;尹麗雲33立足一輪復習,展望明年高考朱松梅34生態道德培養與中學歷史教學淺析侯建新35中學語文課堂導入教學研究張喜鴿36提升初中政治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方法探討徐向前37淺談如何用心教好小學數學趙艷芝38四位學生分組的煩惱——合作學習小組構建之心法鄭琨;石運波39淺談有效教學策略和方法崔文吉40小學數學教學小議趙秀傑41基於對話策略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李彩虹42中學歷史課堂教學有效途徑探究溫萍萍43中學數學建模教學研究與實踐郭粉霞44淺析新形勢下初中歷史教學方法改革閆玉亮45初中生的數學創新思維培養芻議武永萍46再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創新郝艷國47初中思想品德課課前有效組織策略王君麗48基於網路環境下高中數學精品課程的有效設計研究陳明49淺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一些策略楊羽申50淺議高考物理二卷評卷規則及應試策略張明光51朗讀指導,奠定語文學習堅實的基礎趙淑傑52淺談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羅丙菊53小學生的作文結尾寫法盧美玲54問題教學法在摩擦力教學中的實踐王心應55簡述小學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改正方法王芳56生本理念下小學數學合作學習模式探究王翠紅57嘗試教學法在《植物生長素的發現》一節中的應用宋增強58鄉村中學生物教學之我見彭在安59淺談語文閱讀教學李澤洲60培養合情推理能力,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從《矩形、正方形(一)》一節課例說起李蘭榮61芻議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李建軍62英語天地善用分層教學構建初中英語高效課堂唐東方63在初中開設「英美文化」校本課程的研究和實踐探微郭鳳先64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改革與學生興趣的培養潘潔誼65中學英語早讀課高效性策略探究王晗琤66試論初中英語學生語感缺失的相關因素及解決辦法夏鳳月67初中英語教師教學設計能力現狀研究徐守華68論翻譯目的論在商務英語翻譯中的應用張哲69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的有效途徑賈玉婷70運用糾錯本的整理,培養學生糾錯習慣王學紅71+156男孩同樣學好英語——論中職男生班英語教學的有效性和人文性葛萬虹72+74高職院校英語課堂教師語碼轉換的調查與研究龐曉寧73-74初中英語「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探究李紅葉75淺談多媒體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侯遠利76可理解性輸入和輸出理論在提高英語寫作能力中的運用郝曉婷77淺析中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解決策略及創新蔡國紅78基於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教學相關對策的研究張艷霞79課程探索淺析如何有效地進行高中數學課堂提問王英明80抓住讀寫結合訓練點,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張麗艷81古文教學中以點帶面展開式教法探究邢玉燕;冷炎;鄒毅82-83問題情境在初中語文課堂中的創設探研郭孝忠84淺談小學數學創新教學方法的研究與實踐李秋敏85小議初中語文互動式教學模式的建立李月銘86談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劉愛君87芻議中學數學教育中創新能力的培養與實踐孫金霞88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田旭89農村小學語文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研究丁長舉90自主學習的課堂如何兼顧學生的學習差異王昆91小學品德與生活課教學中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研究吳佩英92重視習題教學,提高化學教學效果張輝93「三圖」巧解高中生物遺傳學問題張二龍94關於初中數學教學中的作業批改和講評探析李守霞95讓情感成為寫作的動力楊艷96新政策下普通高中數學助學教學模式開展的幾點建議鄭波97「改」出一片新天地——淺談培養小學生互改互評作文能力的新嘗試傅翔燕98+113基於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創造性思維激發的研究董西美;王興花99機電技術應用專業「理實一體化」教學探究程瑞虹100新課程改革下小學數學創新教學孫厚101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良好的課堂氣氛的創建王淑麗102培養小學生的學習習慣,提高其數學的綜合素質張雪梅103應用文寫作教學給我的啟示汪健104多媒體技術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譚飛105轉變教學觀念,創新語文教學模式孫志才106高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咸金娥107關於小學語文「課堂主體教學」模式的研究張佰雙108利用地方資源有效進行生物學探究式教學張洪濤109在探究中指導學生有效猜想的策略徐水平110+87淺談初中生物探究實驗的幾點思考李發瑞111農村初中數學作業分層設計的實踐研究季國平112-113多媒體和物理教學巧結合黃開霞114改革高考語文教育的出路宋玉琳115論多法並用在字詞句教學中的應用何希妍116分析小學數學生態課堂的教學策略李京方;丁長苗117淺談初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構建慕民雄118例談高中生物口訣記憶教學微技能任紅艷;李因鳳119淺議新課程下語文教學實施美育的有效途徑馬曉文120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運用策略分析郭淑紅121創新教法,打開學生語文閱讀的一扇「心」窗孫丹122中學歷史合作學習的課堂教學探索吳延香123小學語文教學中怎麼教孩子去讀書張艷華124常見的酸和鹼——「酸和鹼的認識,酸鹼指示劑」教學設計馬忠誠125+128如何提高課堂效率王金玲126淺談「我的發現」教學板塊的實踐應用王華利127-128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邵仁129淺議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郭海民130轉變教學觀念,提升學習效率緱繼強131提高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踐與探索公峰132淺談有效教學——「教學反思與校本培訓」 王鴻亮133職教幼教淺談中職數學課程及教學改革龐維亮;殷雪嬌;吳曉麗134淺談中職數學課堂中的德育滲透鍾麗娟135中等職業學校留學生工作淺談趙翔宇136新課改下中等職業教育機械製造技術基礎教學的幾點思考李凡137中等職業學校提高德育課實效性的研究與探索王淑娟138如何培養中等職業教育學生的操作技能汪大智139從就業指導到職業指導的成熟——試論職業指導在推動實現更高質量就業中的作用孟穎140淺談中職學校就業教育的有效途徑蘇麗141新時期提升高職院校黨校教學質量的途徑研究王宇142人本主義心理學對幼兒園教師管理的啟示研究劉梅蘭143幼兒語言教育研究管窺楊紅林144淺談幼兒獨立性格的培養馬瓊娥145立足於兒童的全面發展提高學前教育質量孫桂青146文體藝術論小學體育教學中如何滲透趣味性因素徐張恆147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趙曉峰148「快樂體育」在中小學校實踐課中的試行何意春149在體育教學中如何提高小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李學艷150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王金佑151山區高中體育與健康課堂教學有效性探究黎年發152競賽場地對運動員競技能力的影響探析陳旭東153淺析如何合理利用場地,提高農村小學體育教學效率賈瑞文;王常蘭154兒童聲樂教學中的情感表達與訓練方法何慶155小學低年級音樂教學心得鄧雲萍156如何培養幼兒學習鋼琴的興趣吳世超157淺談舞台背景的設計馬耀全158淺析初中音樂課堂中的提問藝術馬金影159如何上好學生喜歡的音樂課李曉輝;趙雪梅160淺談如何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效率李翔;韓東161淺析二維動畫與三維動畫的藝術特徵高英162計算機教學計算機信息技術教學模式改革的研究顧世平163淺談高中計算機創新性教學胡園;廖蘭英164如何使中職計算機教學應用到市場中徐靜165案例教學法在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邱文豐166淺析如何進行高效的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劉水清167教學隨筆愛,師德的靈魂李鳳英168教育資訊教育資訊 169-172全國中小學名校聯展安徽省靈璧縣第一中學簡介 174關於舉辦第二十屆全國中小學生繪畫書法作品比賽的通知 2 說明:雜志目錄每期都會更新有一定的時效性,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