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請談談你對中國畫的傳承與創新的理解
在中國美術發展史上,畫壇人才輩出,世代相傳,不斷創新,不斷變革,創新和變革成為各個時期畫家追求與探索的課題。
從某種意義上講,只有傳承而沒有創新,創新就成了僵硬的教條,必定走進千人一面、千畫一面的死胡同;而只講創新而沒有傳承,其作品也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缺乏中華民族文化這個最基本的元素與特徵。
扎實的傳統筆墨基礎是創新的最基本條件,也就是必須傳承的,但不能脫離生活、閉門造車,只強調師承,「筆墨當隨時代」,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時代的變遷,作為一種藝術創作門類,國畫也應該表現現代生活和現代人的道德情操和審美情趣,在風格上創新求變,在題材和技法上,進行探索、創造和創新。
2. 談談你對中國畫的傳承與創新的理解
一、中國畫在歷史中的傳承與創新
無論是原始的岩畫還是戰國時期出現的帛畫,這些早期繪畫奠定了後世中國畫以線為主要造型手段的基礎。兩漢和魏晉南北朝時期,繪畫以宗教繪畫為主,人物畫開始重氣韻,注重人物的精神氣質描寫,山水畫、花鳥畫亦在此時萌芽,同時對繪畫自覺地進行理論上的把握,並提出一定的品評標准;到了隋唐時期,繪畫藝術全面繁榮,山水畫、花鳥畫已發展成熟,人物畫出現了具有時代特徵的人物造型。五代兩宋時期繪畫又進一步成熟和更加繁榮,人物畫已轉入描繪世俗生活,宗教畫漸趨衰退,山水畫、花鳥畫躍居畫壇主流,五代兩宋是花鳥畫的成熟期,花鳥畫在寫生的基礎上,寄託人的志趣、情操、表達畫家的內心感受,中國畫的精髓「意象」和「寫意」兩者,在這個時期表現得淋漓盡致。宋代繪畫對「意境」的開拓和發展,對後世的影響非常的深遠。元、明、清三代水墨山水和寫意花鳥得到突出發展,文人畫成為中國畫的主流,但其末期則走向因襲模仿,距離時代和生活愈來愈遠。
到了近代,受西方和現實影響,提出了現實主義創作方法,中國畫自19世紀末以後,在近百年引入西方美術的表現形式與藝術觀念以及繼承民族繪畫傳統的文化環境中,出現了流派紛呈、名家輩出、不斷改革創新的局面。 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畫面對傳承與發展,康有為提出「以復古為革」「合中西而為畫學新紀元」的主張;徐悲鴻主張「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絕者繼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畫之可采入者融之」,高劍父、高奇峰等嶺南畫派畫家,提倡折中中外,融合古今,將日本畫法與傳統的撞水、撞粉法和沒骨法相糅合,創造出了一種雄勁奔放、具有時代感的新風格。陳之佛將中外裝飾藝術中的色彩融入工筆花鳥畫的創作,張大千借鑒西方抽象表現主義的某些手法,創出潑彩畫法。從40到80年代,人們不停圍繞著中國畫的創新與發展展開討論與研究。
二、中國畫必須傳承下去的理念與精神
1.傳統文化修養不能缺失
目前在國畫創作領域,中國傳統文化修養普遍缺失,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所謂中國文化貧血現象。正與一位海派名家所說的:相對於創新,今天的中國畫更需要傳承。這種傳承並不是簡單地指繪畫技法,更重要的是一種對待中國文化的態度。中國畫莫要斷了中國文化的根。現在不少人打還沒有『打進去』,就滿腦子想著『打出來』。中國畫精神內核和美學標准卻一直與中國傳統文化血脈相通,傳統畫論中稱中國畫為「文之餘也」或「文之極也」。「余」也好,「極」也罷,都強調中國傳統文化修養乃是中國畫的根基所在。當代中國畫創作本應以中國文化修養作為有力的支撐,真正成為中國文化一個不可分離的組成部分。傳統文化精神的傳承是中國書畫發展創新的根基,如果離開了這個前提,借鑒就變成了取代,發展和創新的結果就是異化。
2.人文關懷不可或缺
雖然美術創作不及文學作品更能揭示社會的矛盾和復雜性,但藝術品作為一種圖像,卻可以反映出每個時代的精神面貌,這是它獨特的價值所在。「現代中國畫很重要的一點是尋找人們共同的文化取向,」人文關懷是現代中國畫不可或缺的元素,只有具有藝術家人文關懷的作品才能使人感動。
3. 藝術必須源於生活
藝術只有源於生活才有生命,中國話也是如此,只有深入生活、體驗生活,從生活中汲取靈感,用來源於生活中的真實感受創作出的作品,才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3. 中國畫在哪些方面有所創新和發展
由呆版進行到寫神。世界上僅有中國是最早的寫意派別。不求形似,但求神韻,有點近於抽象派了,但也不完全是抽象主義。後來,跨度最大的當屬張大千的潑彩技藝,前無古人,後來者也不多。你可以自己去關注看看。
4. 中國畫從古至今從哪些方面進行了創新與發展
中國畫的創新,並不等於只是追求形式的變化,追求表現語言的新,也不意味著要拋棄傳統,拋棄藝術中那些恆久性的元素,如人性、愛、和諧、永恆。新,關鍵在於要求作品要有時代感、新的意義和氣度。這才是當今中國畫家為之努力的方向。 關鍵詞:中國畫,創新理念,發展歷程 中國畫藝術是我國文化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從古至今,它一直在向前發展。中國畫在它的發展過程中汲取過多方養分,如印度佛教壁畫、民間繪畫等,但它的思想根基仍是源於中國的儒家、佛家和道家的思想體系,表現為中國畫講求「意象」思維方式與「寫意」的造型觀,追求情趣和意境,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在中國畫的筆墨上則追求虛實、意境、神韻、氣勢,在繪畫材料上則始終是以毛筆、墨和宣紙為三大要素,探求線條的綿延、水墨的滲化和抽象的意境。而它對作品優劣的評判也基本上從品格、意境、筆墨三方面來判斷,千餘年來基本如此,正因為它的評判標准、追求方向、思想根基都比較恆定,所以中國畫在千餘年的歷史長河中才能較為平穩地呈線型地向前發展。 一、中國畫的發展歷程 中國畫自春秋戰國以來,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春秋戰國時代,楚先王廟、公卿祠堂,多畫天地、山川之神,古代聖賢之像。《考工記總序》載:「設色之工,畫、績、鍾、筐、慌。」至漢代,帛畫、宮廷壁畫、墓葬壁畫、畫像石、畫像磚、漆畫等都得到了相當大的發展。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藝術的傳入,在全國各地建造許多石窟,對繪畫從內容到形式又注入了新鮮的血液。中國繪畫發展至隋唐,趨向全盛。唐代特別是貞觀至開元的100多年間,政治昌盛、國力強大、版圖擴大、經濟繁榮,國內各民族關系融洽,中外文化交流也相當活躍,促進了封建文化步入鼎盛,是中國繪畫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歷史階段。五代兩宋時期繪畫又進一步成熟和更加繁榮,人物畫已轉入描繪世俗生活,宗教畫漸趨衰退,山水畫、花鳥畫躍居畫壇主流。中國畫的精髓「意象」和「寫意」在這個時期表現得淋漓盡致。宋代繪畫對「意境」的開拓和發展,對後世的影響非常深遠。元、明、清三代水墨山水和寫意花鳥得到突出發展。元代文人畫以山水畫為大宗,托復古以尋求新路,師古而不泥於古。明末畫家徐渭主張以書法入畫,強調個性。清初畫家朱耷將寫意花鳥發展到一個高水平,完全出自他內心世界白眼向人的魚鳥形象,是他抒發感情的有力的藝術語言。 中國畫自十九世紀末以後,在近百年引入西方美術的表現形式與藝術觀念和繼承民族繪畫傳統的文化環境中,出現了流派紛呈、名家輩出、不斷改革創新的局面。二十世紀中國畫藝術在世界格局風雲變幻中不斷前進不斷發展,在中國美術史上是十分璀璨奪目的,在世界文化史上更留下了光輝的篇章。二三十年代,中國畫面對傳承與發展,康有為提出「以復古為革」「合中西而為畫學新紀元」的主張;徐悲鴻主張「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絕者繼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畫之可采入者融之」,他將西方繪畫的寫實手法融入傳統的筆墨之中,豐富了中國畫的表現性;陳之佛將中外裝飾藝術中的色彩融入工筆花鳥畫的創作,張大千借鑒西方抽象表現主義的某些手法,創出潑彩畫法。 四十年代末和五十年代,人們圍繞著素描是否可作為中國畫造型的基礎,以及如何看待筆墨技巧、看待中國畫創新的主題進行了中國畫的發展的探討。這一時期的畫家蔣兆和、李可染、傅抱石、張仃、方增先、黃胄等人大膽創新,展現了這個時期中國畫藝術的巔峰。八十年代中期,又圍繞著改革、開放和現代急劇變化的社會環境,如何革新中國畫以適應時代的審美需要的問題,在理論和實踐上展開了深入的探討。黃土畫派開創者,著名畫家劉文西先後百多次下到陝北農村,用傳統的中國畫筆墨和技法,表現農民的勞動和生活,展現了藝術當隨時代,藝術表現生活的創新之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人民生活得到空前提高,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在取得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中國的民族文化也受到不可估量的沖擊。中國畫作為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欣賞、教育、創作、出版、展覽、批評等方面更是首當其沖地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和沖擊。 二、中國畫的創新 所謂創新應體現出兩個方面的問題:其一是創新方法,其二是以正確的藝術見解表現其藝術內涵的深度。解決創新方法的問題最重要是要建立起新的藝術體系,使其更加完善,這是中國畫建立新的藝術表現形式與新的技法表現的最基本條件,離開了這個條件,以其主觀臆想而產生的某種技法與風格都難以成立。如何以正確的藝術見解表現出新的藝術思想,即表現出藝術作品之靈魂,這是畫家們應該認真思索的問題。一個沒有成熟藝術見解的畫家,不可能創作出具有深厚內涵的藝術作品,更不可能產生震撼人心的藝術效果。只有在符合中國畫發展的藝術體系與藝術思維的指導下,才能夠產生出全新的中國畫表現形式與表現技法。面對中國畫的創新問題,只有沿著中國畫藝術規律而行才能順利發展。當前,中國美術界形成了包括中國畫在內的多元化、多樣式的格局。我們要保持中國畫的生命力,最重要的是藝術家應該在其創作中具有「民族性下的文化純粹」。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和把握,並不是狹隘的民族主義,而是要保持藝術家的真摯的藝術理念。在這樣一個文化紛繁的時代中,只有立足於對傳統文化理性的分析上,才能對現實與藝術作出正確的判斷。傳統中國畫可以說是民族性神採的一個重要濃縮,這才是時代最好的生命之源。 我們現在正處在一個瞬息萬變的信息時代,在這個萬事萬物飛速發展變化的新時代,中國畫家也必然會產生出新的思維、新的意識,其中包含著對文化的新認識、對藝術的新感悟、對生活的新體驗和思維形式的新變化,這些都是促進中國畫發展與創新的基本要素。在此基礎上,中國畫家還要對自身文化深入研究,在理性基礎上樹立創新意識,產生新的藝術思維,以全新的藝術形式代替古老陳舊的藝術形式,進一步推進中國畫向前發展。中國畫只有在這種新的變化之中,才能走出目前的困境,才能夠出現新的生機。這是中國畫發展的需要,是歷史的必然,只有這樣才能代表一個中國畫藝術的新時代。
5. 如何實施開放式美術課堂的創新性
新的小學美術新課程標准按學習方式把美術課程分為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索四大學習領域。美術教師如何在新的課程改革中,讓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提高美術課堂教學的魅力呢?筆者認為,只有不斷創新的美術教育,才能展現美術學科的獨特魅力。給學生一片自由的想像空間,最大潛力地挖屈他們內心世界的藝術美,進而來培養學生的藝術綜合能力。
一、教學方法要「靈活」,與生活並行,課堂中感受與眾不同的快樂
聽過許多特色的展示課,課堂表面的熱鬧非凡、花枝招展,難道這就代表了讓學生體會到美術課的快樂嗎?教學過程應該成為學生一種愉悅的情趣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所以,我們在知識的傳授中應該充分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高興還是冷漠呆滯,對學習的態度是越來越積極還是越來越消極,對學習的信心是越來越強還是越來越弱,這種關注應有機地融入到教學活動中去。更要關注學生在師生互動、自主學習、同伴合作中的行為表現、參與熱情、情感體驗和探究、思考的過程,不能拘泥於教材。教學有法,亦無定法,貴在創造,妙在靈活。對於外來經驗,教師應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借鑒、運用、發展。對不同的教材可採用不用的方法,讓學生對教師的教法常有一種「新鮮感」,以引起學生求知的興趣,讓美術課更接近生活。
二、鼓勵、引導學生創作方法要「多變」
感受與眾不同的快樂創造性思維訓練能有效地開拓和更新學生的思維方式和表達方式,具有明顯的效用性,對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為美術課堂練習注入了新的活水。低年級學生較側重「聯想」訓練法。方式一:圖形聯想訓練。教師在宣紙上用各種顏色暈染形成肌理效果,讓學生展開想像,說說紙上變出了什麼?有的學生說變成島嶼,有的說變成老鷹、鹿角……還可以利用圖形讓學生進行大膽想像:如白色的背景上畫上幾個五彩的小圓圈,由此讓學生展開聯想:由這張畫你會想到什麼?有的學生說:天空上放飛熱氣球;有的學生認為,這是綠色的海洋里魚娃娃們吐的小水泡……這樣,讓學生展開聯想的翅膀,盡情想像,去享受圖形的變化帶來的快樂。方式二:添畫聯想訓練。教師提供一些不完整的線條或圖形,讓孩子們大膽地進行聯想添畫、補充畫面,比比誰完成的作品更生動、更有創意。小學生正處於思維活躍的年齡階段,他們有豐富的想像力,能想到成人不能想到的東西,如奇形怪狀的建築、五顏六色的天空、漂亮的精靈等世界上不可能存在的事物或沒有見過的東西,他們的這種創造能力是不可多得的。現代社會正需要這種不拘於格的創造意識,需要孩子們把想像運用到創造上,而美術被公認為是培養創造力最具成效的課程之一。
三、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在活躍的氛圍中體會美術學習的樂趣
在玩的過程中享受快樂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教師要積極鼓勵孩子進行探索性玩耍,創造玩的條件,使其享受玩帶來的快樂,將枯燥的知識轉變為有趣的游戲,如智力搶答、講故事、變魔術等。在書中看到一位老師的《色彩的世界》一課是這樣導入的:課前,教師在桌前放了一杯無色的水,調動了孩子們的好奇心,教師以魔術師劉謙的形象出現,攪動杯中的無色水,誰知水在老師的攪動下慢慢散開變出很多種顏色,讓學生初步體驗色彩變化。像這樣的導入,提高了學生的興趣,豐富了他們的想像力,讓他們感到無比快樂,從而使我們的教學目的得以實現。除此之外,在學生藝術創作的實踐中,我們還可以換換環境來教美術,而不一定讓孩子僅僅在教室這個單一的環境中創作。教師可以引導性的,讓他們自發地組織、設計、分工、討論,可以在音樂室、實驗室、操場上、校園里,有條件的甚至可以到學校附近的鄉間或小溪邊,讓孩子們在生活中尋找美術、參與美術活動,讓學生走進美術,以自己獨特的方式享受美術的快樂,表達個人的情智,獲得審美體驗。
四、美術教學中材料利用的「多樣化」,
嘗試多角度的個性組合小學生興趣的穩定性較差,如果提供的工具材料是單一的、固定的,久而久之,會使他們感到乏味,降低學習積極性。因此在美術教學中,教師應不斷改變拓展工具材料的新鮮性和獨特性,引發學生興趣。要積極引導學生善於發現生活中可利用的材料,引導孩子從多角度去聯想和製作,逐步養成從多思路創作作品的好習慣。如學習《裝飾畫》一課,有的學生帶來了麥桿、稻草、麻繩、鵝卵石,有的帶來了匾、貝殼,紐扣、啤酒瓶,有的還帶來了各種各樣的花瓣、花生殼、廢紙板……通過粘貼製作,一個個別具風格的裝飾畫就這樣誕生了。又如第五冊《植物籽粒拼圖》的教學,提早讓學生收集各種植物籽,包括小的飾品(紐扣、珠子等)。在教學中,學生就可以自由地去粘貼圖片,獲得學習的樂趣。
在平時的教學中,還要引導學生善於選用生活中的廢棄材料,增強「變廢為新」的創新意識,如把生活中常見的廢紙板製作成個性化的鏡框、小畫夾等手工作品;並且還可以啟發孩子多角度地去思考利用這張廢紙板,如用彩繪的形式、水粉畫裝飾的形式、線描的形式。
作為新課程下的美術教師,應該注重所學知識的滾動性,培養孩子把書本知識用「活」的意識,把課堂上的知識延伸到課外。如上《植物寫生》這堂寫生課時,發給孩子不同的植物種子寶寶,讓孩子們當一回農民伯伯,體驗植物寶寶生長的樂趣,並且要求孩子們把每個階段植物的不同變化描繪下來。
這就是生活中的美術,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能力,又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得了體驗和感悟,在體驗感悟中又發展了新的情感、能力和覺悟。教學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要讓創新的火花在課堂中不斷地閃現,讓我們的美術教學永遠充滿生機與活力,讓孩子們盡情地享受著美術帶來的魅力,這還需要我們不斷地去探索。
五、利用多媒體教學,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通過教學實踐,我認為利用多媒體技術優化後的課堂教學對學校開展創新教育,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讓學生直觀地感覺教材,有利於重、難點的突破。學生們喜歡活動的畫面,有趣的情節。而多媒體的直觀具體、變換靈活,富有表現力和感染力,正符合學生的要求,能夠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認知結構和生活經驗,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和想像力,在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的過程中培養他們的自主探究能力。這種學習方式就需要老師充分相信學生,大膽放手,讓學生憑借自身的感受、觀察、思考、體驗、發現、討論、搜集、嘗試、反思等學習完成學習目標。把思維和表現的空間交給學生,讓學生擺脫教師和課本的思維圈子,在美術的天地里展開聯想的翅膀。
六、教師現場示範的時機選擇
教師課堂示範的內容與形式有了恰當的安排,示範的時機就顯得極為重要了。同樣的內容、同樣的形式,示範的時機不對,仍然會阻礙學生想像力、創造力的培養。曾在書上看過一位教師上《夢中的我》,開始用動畫導入,引出「夢的話題」,然後引導學生追憶「夢中的我」,最後指導學生描繪「夢中的我」。經過前兩個環節的引導、挖掘,學生的思維得到了極大的拓展,他們爭先恐後地用語言、動作來描述自己夢中的情景,想像如小鳥一樣在藍天上自由自在飛翔。到第三個環節指導學生描繪「夢中的我」時———教師:老師昨天做了一個有趣的夢,說給你們聽聽,好嗎?(教師講述自己的夢,同時出示描繪「夢」的范畫,引導學生積極向上的人生觀,要實現夢想必須持之以恆地努力。)教師引導學生評析范畫,指導學生描繪「夢中的我」。很顯然,這節課學生的作品全是「教師的夢」。
美術課堂中教師示範時機往往是因課而異的。如曾看過一位低年級教師這樣示範:老師最喜歡「多啦A夢」了(在黑板上畫出「多啦A夢」),你知道它有哪些本領嗎?你還想賦予它一些更加神奇的本領嗎?生1:成為大廚師。師:好,老師給它帶上廚師帽。(教師示範:畫上帽子)生2:成為歌手。師:不錯的想法。誰願意幫「多啦A夢」手上畫個話筒呢?(學生畫,教師幫助修改)生3:成為超人。師:這個想法太棒了。你會給「多啦A夢」穿上超人的斗篷嗎?(學生畫)……這里的教師示範猶如一根「導火索」,點燃了學生技能與情感的火焰,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教師在課堂現場示範是最直接、最具體、最直觀、極有效的教學方法。如教學「中國畫」時,對墨色濃淡的調配、用筆用墨的方法、色彩的配置、干濕的銜接等等,教師在課堂上親自揮筆做具體詳細的示範指導,學生目睹了作畫的關鍵,則心領神會。學生在練習中還會不時提出作畫的種種問題,教師均當場示範,其效果遠遠超過任何口頭上的解答方法。
教師不可能在所有需要「示範」的教學環節中都現場作畫,這就需要課前准備好恰當的范畫作品,有效地啟發、引導學生學習。如:教學命題畫、想像畫或設計創作時,為了打開學生的創作思路,可以事先准備相關的范畫,並將創作的體驗、構思的方法及技法講授給學生,從而引導學生由此及彼、觸類旁通,逐步學會創作和設計的方法。不僅展示了多幅美觀的構圖范畫,還可展示幾幅構圖不恰當的「范畫」,多幅相比,逐步淘汰,最後剩下最完美的一幅。這種比較式示範,一方面向學生揭示了一些容易走的彎路和常犯的錯誤,另一方面,在比較中使學生對美術作品鑒別有明確的認識,提高學生藝術鑒賞水平。
總之,
教學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美術教學的教學方法有多種多樣,只要我們認真地把握好學生心理特點、教學內容的側重點、教學過程的創新性,
給學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機會,讓學生通過手腦並用的探究活動體驗學習的樂趣,培養其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實施過程中要深入滲透新的課程理念和目標意識,善於總結經驗,汲取教訓,揚長避短,勇於創新,才能不斷改進和完善美術教學,提升美術教學的魅力。讓創新的火花在課堂中不斷地閃現,讓我們的美術教學永遠充滿生機與活力,讓孩子們盡情地享受著美術帶來的樂趣,這還需要我們不斷地去探索。
6. 小學美術國畫教學要教什麼內容
中國畫是悠久歷史和優良傳統的民族繪畫,並有著燦爛輝煌的藝術成就。國畫作品可以與西方任何時代的作品相媲美,越來越為當今世界各國所矚目。常言道:越是民族的也就越有世界性。中國畫作為中國一個具的強烈民族性的傳統繪畫,在中西方文化融合滲透的今天,正以其獨特的意境和方式發展變化著,為人們展示著它的獨特魅力。為此,國畫教學,在小學美術教育體系中佔有重要地位,有效地開展國畫教學對於小學生認識中國畫,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一、國畫教學現狀
在小學國畫教學中,存在著很大問題
(一)當今社會科技突飛猛進,高科技的工具是接踵而來,今天的中小學生,是"漢堡、牛奶"與"卡通、漫畫"的時代,利用電腦進行繪畫,古老的書畫藝術有時常難以讓學生理解和接受,而且繪畫技法和調色等方面的能力嚴重受到制約。對於學生不熟悉的事物,教師講解起來困難大增,學生是否感興趣,還要靠教師積極引導。
(二)由於歷史文化的影響,以及傳統教學模式長期作用下,小學國畫教學還是以臨摹范畫,或教師畫一筆學生練習一筆的現象,講完後全班完成同一幅畫。陳章良教授曾經說過:"創新教育從某一角度來說,應是鼓勵學生發展他們有個性,有一種創新的意識,千萬別把孩子們變成像一個'模子'里鑄出來的人。"
(三)家長的不支持,不投資不為學生購買國畫用具,我們要做大量的思想工作,還有家長的不理解,教師和學生家長在評價學生作品時,是與教師范畫是否相近為標准,不必說,自然是成人化,模式化的內容,學生為適應教師和家長的評價標准而把表現潛能嚴重扼殺掉。
在這種教育現狀下,我們的國畫教學首先要激發學生學習國畫的興趣,學的有成績了,就會慢慢得到認可,這就要求教師有很好的教學方法。
二、激發學生學習國畫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孩子在剛接觸中國畫時便在筆墨游戲中感受到無窮的樂趣,使之對國畫學習充滿期待並在每一次學習中保持愉悅的心情對學生在將來的中國畫學習中取得成就至關重要. 小學生具有旺盛的求知慾和強烈的好奇心,激發和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可以引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一)從玩中讓學生熟悉中國畫,並培養其樂趣。在學生尚未接觸到中國畫課時,對水墨畫十分地生疏,若以傳統模式機械地要求學生臨摹,學生易產生厭煩。此時,我巧妙地利用了"玩","玩是孩子的天性",我引導學生通過玩墨、玩筆,讓其發現筆的運用。結果學生們隨心所欲,畫的是千奇百怪,我為他們的畫取名為-美麗的夢,因為夢是虛無飄渺的,形態怪異的,他們的畫也是如此,對我起的名字他們很滿意。
(二)採用多種表現方法激發興趣。如採用揉紙法、點染法、暈色法、平塗法、擦染法、拓印法等等,使學生利用各種表現手法來對心中的事物進行描繪,使之能獲得成功感,增強創作熱情。
(三)教學中運用風趣的語言,提高學習興趣。在小學教學中,教師的語言是極為重要的,因為孩子不同於成人,因此教師的語言要兒童化,風趣化,盡量接近孩子們的生活,這樣他們才能夠易於接受,也會使教師的工作得以順暢進行。
(四)講名人軼事引發興趣。中國畫歷史悠久,名人輩出,名人軼事很多,如"吳帶當風,曹衣出水"、齊白石的"不倒翁"等故事,可以讓學生感受中國畫藝術的博大精深,以及各種不同的表現方法和筆墨的巧妙之處,讓他們感受到學國畫的樂趣。
三、探索新的國畫教學模式
美國教育家勒溫費爾特說過:"兒童只要給予充足的時間、幫助、獲得與創造性材料接觸的機會,而不被強迫接受成人的模式和規范,那麼每個兒童都能成為藝術創造的能手。學生對於學國畫有了一定的興趣,就要看教師的教學模式了,當務之急就是改變現存的傳統的國畫教學模式。我在從事小學美術中國畫教學過程中,發現了一些問題,嘗試著拋棄傳統的方法,探索新的教學方法,使我的教學成績更上一層樓。
(一)欣賞中國畫,從感受到領悟國畫的藝術魅力。在名畫欣賞中感受美術作品本身蘊含的對生活、大自然的熱愛和審美意識。中國畫,講究"寓情於景"、"情景交融"。 因此,美術作品欣賞就是讓學生從感受作品到漸漸領悟美術作品的藝術語言及藝術家的思想感情。
(二)、深入生活,擴展學生表現面。在兒童水墨畫教學中,擴展學生表現的內容是十分重要的,傳統的教學不外乎臨摹、寫生、創作三體合一,這是歷代畫家實踐證明的一條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內容也是常規的花鳥、山水等,而目前相當數量的兒童國畫班,也實行依樣畫葫蘆的教學模式,此現象已引起眾多美術界有識之士的憂慮。瑞士著名心理學家皮亞傑曾指出:"教師不應企圖將知識硬塞給兒童,而應找出能引起兒童興趣、刺激兒童好奇心的材料,然後讓兒童自己去解決問題。
(三)學生課堂活動貼近"最近發展區"。利用寫字的游戲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鍛煉中,側、逆、頓鋒的應用以及色彩知識的掌握。即,讓學生用平時寫字的方法在宣紙上用墨寫上字,可以把字拆開、疊加、拼合等方法進行書寫,寫時也可用各種運筆方法,然後在不同的空間填上顏色。通過訓練學生對各種用筆、色彩間的關系、疏密關系等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這樣,學生的主動性很強,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發揮的餘地。這也是我們中、小學生的美術教育的要求,是讓每個受教育的學生都能獲得"最近發展區"的發展或"跳一跳,吃蘋果"的潤澤和成長的完善化教育。
(四)寫生感受式教學。寫生,是美術學習、繪畫入門的基礎,"外師造化,中得心源",中國畫學習與創作也是離不開寫生的。但在中國畫課堂教學中,安排什麼樣的寫生內容,怎樣進行教學,怎樣由寫生到創作表現,也是值得我們實踐探索的問題。
任何教學模式都是有其優缺點的,面對不同特點和年齡的學生,在教學中我們應依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教學中我們不能以偏概全,因為學生畢竟不是教師個人的產品,學生是有個性與靈性的人,我們應給學生多方面的知識和影響。
7. 如何進行小學美術創新教學
新的小學美術新課程標准按學習方式把美術課程分為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索四大學習領域。美術教師如何在新的課程改革中,讓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提高美術課堂教學的魅力呢?筆者認為,只有不斷創新的美術教育,才能展現美術學科的獨特魅力。給學生一片自由的想像空間,最大潛力地挖屈他們內心世界的藝術美,進而來培養學生的藝術綜合能力。
一、教學方法要靈活,與生活並行,課堂中感受與眾不同的快樂
聽過許多特色的展示課,課堂表面的熱鬧非凡、花枝招展,難道這就代表了讓學生體會到美術課的快樂嗎?教學過程應該成為學生一種愉悅的情趣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所以,我們在知識的傳授中應該充分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高興還是冷漠呆滯,對學習的態度是越來越積極還是越來越消極,對學習的信心是越來越強還是越來越弱,這種關注應有機地融入到教學活動中去。更要關注學生在師生互動、自主學習、同伴合作中的行為表現、參與熱情、情感體驗和探究、思考的過程,不能拘泥於教材。教學有法,亦無定法,貴在創造,妙在靈活。對於外來經驗,教師應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借鑒、運用、發展。對不同的教材可採用不用的方法,讓學生對教師的教法常有一種新鮮感,以引起學生求知的興趣,讓美術課更接近生活。
二、鼓勵、引導學生創作方法要多變
感受與眾不同的快樂創造性思維訓練能有效地開拓和更新學生的思維方式和表達方式,具有明顯的效用性,對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為美術課堂練習注入了新的活水。低年級學生較側重聯想訓練法。方式一:圖形聯想訓練。教師在宣紙上用各種顏色暈染形成肌理效果,讓學生展開想像,說說紙上變出了什麼?有的學生說變成島嶼,有的說變成老鷹、鹿角還可以利用圖形讓學生進行大膽想像:如白色的背景上畫上幾個五彩的小圓圈,由此讓學生展開聯想:由這張畫你會想到什麼?有的學生說:天空上放飛熱氣球;有的學生認為,這是綠色的海洋里魚娃娃們吐的小水泡這樣,讓學生展開聯想的翅膀,盡情想像,去享受圖形的變化帶來的快樂。方式二:添畫聯想訓練。教師提供一些不完整的線條或圖形,讓孩子們大膽地進行聯想添畫、補充畫面,比比誰完成的作品更生動、更有創意。小學生正處於思維活躍的年齡階段,他們有豐富的想像力,能想到成人不能想到的東西,如奇形怪狀的建築、五顏六色的天空、漂亮的精靈等世界上不可能存在的事物或沒有見過的東西,他們的這種創造能力是不可多得的。現代社會正需要這種不拘於格的創造意識,需要孩子們把想像運用到創造上,而美術被公認為是培養創造力最具成效的課程之一。
三、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在活躍的氛圍中體會美術學習的樂趣
在玩的過程中享受快樂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教師要積極鼓勵孩子進行探索性玩耍,創造玩的條件,使其享受玩帶來的快樂,將枯燥的知識轉變為有趣的游戲,如智力搶答、講故事、變魔術等。在書中看到一位老師的《色彩的世界》一課是這樣導入的:課前,教師在桌前放了一杯無色的水,調動了孩子們的好奇心,教師以魔術師劉謙的形象出現,攪動杯中的無色水,誰知水在老師的攪動下慢慢散開變出很多種顏色,讓學生初步體驗色彩變化。像這樣的導入,提高了學生的興趣,豐富了他們的想像力,讓他們感到無比快樂,從而使我們的教學目的得以實現。除此之外,在學生藝術創作的實踐中,我們還可以換換環境來教美術,而不一定讓孩子僅僅在教室這個單一的環境中創作。教師可以引導性的,讓他們自發地組織、設計、分工、討論,可以在音樂室、實驗室、操場上、校園里,有條件的甚至可以到學校附近的鄉間或小溪邊,讓孩子們在生活中尋找美術、參與美術活動,讓學生走進美術,以自己獨特的方式享受美術的快樂,表達個人的情智,獲得審美體驗。
四、美術教學中材料利用的多樣化,
嘗試多角度的個性組合小學生興趣的穩定性較差,如果提供的工具材料是單一的、固定的,久而久之,會使他們感到乏味,降低學習積極性。因此在美術教學中,教師應不斷改變拓展工具材料的新鮮性和獨特性,引發學生興趣。要積極引導學生善於發現生活中可利用的材料,引導孩子從多角度去聯想和製作,逐步養成從多思路創作作品的好習慣。如學習《裝飾畫》一課,有的學生帶來了麥桿、稻草、麻繩、鵝卵石,有的帶來了匾、貝殼,紐扣、啤酒瓶,有的還帶來了各種各樣的花瓣、花生殼、廢紙板通過粘貼製作,一個個別具風格的裝飾畫就這樣誕生了。又如第五冊《植物籽粒拼圖》的教學,提早讓學生收集各種植物籽,包括小的飾品(紐扣、珠子等)。在教學中,學生就可以自由地去粘貼圖片,獲得學習的樂趣。
在平時的教學中,還要引導學生善於選用生活中的廢棄材料,增強變廢為新的創新意識,如把生活中常見的廢紙板製作成個性化的鏡框、小畫夾等手工作品;並且還可以啟發孩子多角度地去思考利用這張廢紙板,如用彩繪的形式、水粉畫裝飾的形式、線描的形式。
作為新課程下的美術教師,應該注重所學知識的滾動性,培養孩子把書本知識用活的意識,把課堂上的知識延伸到課外。如上《植物寫生》這堂寫生課時,發給孩子不同的植物種子寶寶,讓孩子們當一回農民伯伯,體驗植物寶寶生長的樂趣,並且要求孩子們把每個階段植物的不同變化描繪下來。
這就是生活中的美術,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能力,又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得了體驗和感悟,在體驗感悟中又發展了新的情感、能力和覺悟。教學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要讓創新的火花在課堂中不斷地閃現,讓我們的美術教學永遠充滿生機與活力,讓孩子們盡情地享受著美術帶來的魅力,這還需要我們不斷地去探索。
五、利用多媒體教學,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通過教學實踐,我認為利用多媒體技術優化後的課堂教學對學校開展創新教育,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讓學生直觀地感覺教材,有利於重、難點的突破。學生們喜歡活動的畫面,有趣的情節。而多媒體的直觀具體、變換靈活,富有表現力和感染力,正符合學生的要求,能夠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認知結構和生活經驗,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和想像力,在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的過程中培養他們的自主探究能力。這種學習方式就需要老師充分相信學生,大膽放手,讓學生憑借自身的感受、觀察、思考、體驗、發現、討論、搜集、嘗試、反思等學習完成學習目標。把思維和表現的空間交給學生,讓學生擺脫教師和課本的思維圈子,在美術的天地里展開聯想的翅膀。
六、教師現場示範的時機選擇
教師課堂示範的內容與形式有了恰當的安排,示範的時機就顯得極為重要了。同樣的內容、同樣的形式,示範的時機不對,仍然會阻礙學生想像力、創造力的培養。曾在書上看過一位教師上《夢中的我》,開始用動畫導入,引出夢的話題,然後引導學生追憶夢中的我,最後指導學生描繪夢中的我。經過前兩個環節的引導、挖掘,學生的思維得到了極大的拓展,他們爭先恐後地用語言、動作來描述自己夢中的情景,想像如小鳥一樣在藍天上自由自在飛翔。到第三個環節指導學生描繪夢中的我時教師:老師昨天做了一個有趣的夢,說給你們聽聽,好嗎?(教師講述自己的夢,同時出示描繪夢的范畫,引導學生積極向上的人生觀,要實現夢想必須持之以恆地努力。)教師引導學生評析范畫,指導學生描繪夢中的我。很顯然,這節課學生的作品全是教師的夢。
美術課堂中教師示範時機往往是因課而異的。如曾看過一位低年級教師這樣示範:老師最喜歡多啦A夢了(在黑板上畫出多啦A夢),你知道它有哪些本領嗎?你還想賦予它一些更加神奇的本領嗎?生1:成為大廚師。師:好,老師給它帶上廚師帽。(教師示範:畫上帽子)生2:成為歌手。師:不錯的想法。誰願意幫多啦A夢手上畫個話筒呢?(學生畫,教師幫助修改)生3:成為超人。師:這個想法太棒了。你會給多啦A夢穿上超人的斗篷嗎?(學生畫)這里的教師示範猶如一根導火索,點燃了學生技能與情感的火焰,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教師在課堂現場示範是最直接、最具體、最直觀、極有效的教學方法。如教學中國畫時,對墨色濃淡的調配、用筆用墨的方法、色彩的配置、干濕的銜接等等,教師在課堂上親自揮筆做具體詳細的示範指導,學生目睹了作畫的關鍵,則心領神會。學生在練習中還會不時提出作畫的種種問題,教師均當場示範,其效果遠遠超過任何口頭上的解答方法。
教師不可能在所有需要示範的教學環節中都現場作畫,這就需要課前准備好恰當的范畫作品,有效地啟發、引導學生學習。如:教學命題畫、想像畫或設計創作時,為了打開學生的創作思路,可以事先准備相關的范畫,並將創作的體驗、構思的方法及技法講授給學生,從而引導學生由此及彼、觸類旁通,逐步學會創作和設計的方法。不僅展示了多幅美觀的構圖范畫,還可展示幾幅構圖不恰當的范畫,多幅相比,逐步淘汰,最後剩下最完美的一幅。這種比較式示範,一方面向學生揭示了一些容易走的彎路和常犯的錯誤,另一方面,在比較中使學生對美術作品鑒別有明確的認識,提高學生藝術鑒賞水平。
總之, 教學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美術教學的教學方法有多種多樣,只要我們認真地把握好學生心理特點、教學內容的側重點、教學過程的創新性, 給學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機會,讓學生通過手腦並用的探究活動體驗學習的樂趣,培養其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實施過程中要深入滲透新的課程理念和目標意識,善於總結經驗,汲取教訓,揚長避短,勇於創新,才能不斷改進和完善美術教學,提升美術教學的魅力。讓創新的火花在課堂中不斷地閃現,讓我們的美術教學永遠充滿生機與活力,讓孩子們盡情地享受著美術帶來的樂趣,這還需要我們不斷地去探索。
8. 國畫創新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呢
國畫創新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呢?國畫創新的意義和目的就是讓其藝術不斷地成長、前進!
藝術長期得不到創新和突破性前進,又暫時不被消亡,到了某個時期創新、推進了,那麼後來者就會對沒有創新的時期段作總結了,某一個時期段就是藝術上的:頹廢時代。''頹廢''就是沒有突破性進步的階段、就是這段時間沒有人才、就是智慧出了問題……。等等,不好聽的詞彙全安在頭上作冠了。這就是藝術長期得不到創新、得不到前進的後果!
9. 曹文鈞國畫創新在哪些方面
找一個體貼有愛心,關鍵活好的男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