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學習中醫學。大綱是什麼,具體的學習教材有哪些
《實驗中醫學》(二)教學大綱
課程編號:01.211.0.2
課程名稱:實驗中醫學(二),(又名:中醫學綜合實驗)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 of TCM
開課(二級)學院:基礎醫學院
課程性質:必修課
學分:5
學時:70
本課程標准學時為70個學時。具體學時分配如下:
內容 學時
1)理論課、分組(課堂) 3
2)學員分組選題、小組整理選題發言稿(圖書館) 3
3)選題課堂介紹、討論、教師分析、表決(課堂) 3
4)課題檢索、設計,個人獨立撰寫開題報告(圖書館) 6
5)開題報告、討論、教師分析、表決(課堂) 3
7)實驗准備、動物模型預初實驗(實驗室) 37
8)造模、繼續實驗准備、熟練各實驗技巧(實驗室)
9)集體處死實驗動物、取材、實驗檢測全面展開(實驗室)
10)數據處理、分析(實驗室) 3
11)學生介紹實驗結果和初步分析,教師輔導(課堂) 3
12)撰寫研究報告(實驗室) 6
13)宣讀研究報告、提問、答辯,教師總結(課堂) 3
70
前期課程:實驗中醫學(一),中醫學基礎,中醫診斷學,生物化學
授課對象:七年制基礎醫學專業,七年制臨床醫學專業
考核方式:本課程採用綜合評定方法考核,根據學生文獻綜述撰寫(20%)、實驗技術掌握、實驗操作水平和實驗態度(40%)和實驗報告撰寫(40%)評定成績。
課程簡介: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獨立開展選題、課題設計、研究准備、實驗實施、實驗數據分析,乃至撰寫實驗報告等系統的實踐,在實踐中去檢驗所學的知識,暴露其知識面的欠缺,主動去吸取有關知識,並綜合運用這些知識,在實踐中完成從學到用的能力的培養和升華。
Following the teachers』 supervision,the students can independently select subjects,design topics,prepare research,practice experiment,analysis experimental data and write some test report. They can test their knowledge and detect their deficiency in the practice.They take relevant knowledge initiatively and make use of it to sublime from learning to using in the practice.
一、前言
本課程是培養學生獨立、綜合運用多種實驗方法研究中醫課題能力的一門課程,是中醫基礎學科的重要課程之一。
幾十年的中醫現代實驗研究表明,如何把傳統的中醫理論與現代高科學技術結合起來,合理地運用後者來研究、發掘和發展前者,是中醫現代化過程中突出存在的問題,其中關鍵是人才。中醫現代化的實驗研究需要大量復合型人才。這樣的人才既要求對傳統中醫理論方法的了解,又要求對現代科學技術有關原理、方法、技術、理論的掌握,並能夠把兩者合理有機地組合起來。在以往開展中醫研究、研究生培養中,明顯暴露出缺乏這樣的人才,大學本科教育階段缺乏相應的教學手段和措施。因此,缺少這樣的教學形式和環節,已經成為限制中醫葯迅速發展的一條重要因素。
本課程即針對這樣的現狀和需求而開設,課程在《實驗中醫學(一)》培訓的基礎上,要求並指導學生綜合所學中、西醫學知識、現代研究技術,獨立自主地開展包括選題、課題設計、研究准備、實驗實施、實驗數據分析,乃至撰寫實驗報告等系統的實踐,使學員在實踐中去進一步檢驗所學的知識,暴露其知識面的欠缺,主動去吸取有關知識,並綜合運用這些知識,在實踐中完成從學到用的能力培養和升華。
二、教學要求和內容
[目的要求]
1.目的
本課程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員獨立地、綜合運用多種實驗方法開展中醫實驗研究的能力。 課程設計以充分調動學員的學習熱情,培養獨立研究的基本能力,及其綜合能力,並在教學形式上給予保證。在教學中要求學生綜合所學中、西醫學知識、現代研究技術,獨立自主地開展包括選題、課題設計、研究准備、實驗實施、實驗數據分析,至撰寫實驗報告等系統的實踐,使學員在實踐中去檢驗所學的知識,暴露其知識面的欠缺,主動去吸取有關知識,並綜合運用這些知識,在實踐中完成從學到用的能力的培養和升華。
2.要求
1)明確學習目的。首先是培養學生中醫葯學創新、創造、開拓的精神和能力,尤其注重能力的培養,學用結合;其次是培養學生科研素質,激勵學生發現知識的局限、主動自學,不斷補充完善其知識結構;再次是培養學生的思想素質,包括對研究的興趣、實事求是的態度、尊重他人的學術見解和研究成果、協作精神、主動精神。這些素質、精神、能力對畢業後從事中醫醫療、科研、教學是十分必要的,是二十一世紀中醫葯人才的基本要求。
2)要求熱情、積極投入。最大程度地激發出潛能,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習、研究、創造的積極性。投入愈多,收獲愈多。鼓勵勤思考、勤觀察、勤提問、勤動手。鼓勵加強交流,切磋利弊,獲得大量的書本上學不到、體會不深切的知識。
3)在教學形式上保證學員成為主角,輔以啟發教育,注意培養獨立科學研究的能力。充分調動和發揮個人的主觀能動性。要求親自動手,獨立、主動、認真地參與實驗研究的每一個過程,主動參與研究的所有環節,在研究中去觀察問題,發現問題,思考問題,探究問題,參考文獻,綜合分析,得出合理的研究結論。並在研究、討論中培養分析問題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表達能力和取捨決策的能力、創新能力。課堂討論鼓勵大膽發表己見,虛心吸收同學、老師的觀點和意見,擴展分析思路,培養獨立分析問題的能力。並從中有效地培養獨立開展實驗中醫學研究的能力、競爭和拼搏的精神、開拓創造的能力。增強科研的信心和勇氣,培養科學實驗思維能力。
4)要求在學習研究中發揚團隊協作精神。
5)要求培養和加強自學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
6)要求培養因時、因地、因人制宜的能力。課程開展過程中要求處理好理想與現實的關系。由於受到教學經費的限制、課時的限制、學生實驗研究技術的水準、教學實施所在科室實驗條件的限制、帶教教師學術水平的限制等等,所開展的實驗往往會與部分,甚至多數學生所期望、理想的有一定的差距。在最終確定並開展的綜合實驗所採用的技術、方法、內容往往不可能是最先進的、最激動、最系統、最周全的。為此,既要求學員培養准確地了解環境、適應環境,調整研究的思路、設想、方法的能力;同時要求學員從今後研究工作需要出發,高標准、嚴要求,在有限的條件下獲得最大的鍛煉和效益。使學員因人、因地、因時制宜的能力得到培訓,增加今後研究的適應力、應變能力。同時,培養學員堅毅的心理素質、毅力、自控能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學會尊重他人的觀點。
7)要求培養科學的實事求是學風,客觀地進行實驗設計、分析報道實驗結果。
8)要求重視培養信息的收集、利用與交流的能力。
[教學內容]
1.首先介紹本課程的教學方式,要求學生課後立即自學《中醫學綜合實驗》教材,內容包括: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選題
第三章 課題設計
第四章 研究准備
第五章 實驗實施
第六章 實驗數據分析
第七章 撰寫實驗報告
第八章 綜合實驗實例
附錄
2.學員自願分組選題,4人一組。小組集體撰寫選題報告。
3.選題課堂交流、提問、答疑,每組由第1人介紹。無記名投票確定選題。
4.學員分組課題設計,獨立撰寫開題報告,並上交,作為成績。
5.課題設計課堂交流、提問、答疑,每組由第2人介紹,第3人綜合小組其他3人補充。無記名投票確定入選設計,初步明確研究內容和分工。
6.學員預初實驗、實驗准備和實驗。
7.課堂實驗結果交流和數據處理討論。每組由第4、5人介紹。
8.學員數據處理、分析。
9.撰寫研究報告,並上交,作為成績。課堂每組推薦1人論文答辯。
[教學方法]
1.教學原則
本課程以學員自學和自己動手選題、設計、實驗准備、實驗及撰寫研究報告為主,教師指導、分析為輔。
2.教學安排
1)首先介紹本課程的教學方式,要求學生課後自學《中醫學綜合實驗》教材。
2)學員自願分組,4-5人一組,以小組為單位,利用計算機檢索等方法檢索文獻,進行課題設計。
3)課題設計課堂交流、提問、答疑,獨立撰寫文獻綜述,並上交。作為考試內容之一。
4)在老師的指導下初步確定研究內容,完成各小組承擔實驗指標、研究內容的分工。
5)在老師的指導下實驗准備、經費預算、預初實驗和實驗研究工作。
6)課堂實驗結果交流和數據處理討論。由每組的第4、5人介紹。
7)學員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數據處理、分析。
8)獨立撰寫研究報告並上交。作為考試內容之一。各組推薦1名代表課堂宣讀研究報告,學生教師提問,答辯者記錄,全組一道參與答辯。
3.考核辦法
全體任課教師討論商量,依據開題報告(20%)、研究報告(40%)、研究態度(30%)和研究貢獻度(10%)評分。
三、大綱使用說明
1.本大綱供七年制中醫基礎專業、七年制中醫臨床專業使用,亦適用於其它專業,包括研究生選修或輔修本課程的學生。
2.在教學過程中,任課教師可根據具體情況對大綱所規定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時數安排進行適當調整,但不能影響課程的基本體系。
四、主要參考書目
1. 方肇勤主編.實驗中醫學.第一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0
2. 方肇勤主編.中醫學綜合實驗.第一版.上海:上海中醫葯大學出版社, 2004,第二次印刷
3. 方肇勤主編.分子生物學技術在中醫葯研究中的應用.第一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2
4. 賁長恩主編.中醫科研基本思路和方法.第一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8
5. 汪謙主編.現代醫學實驗方法.第一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6
6. 侯燦主編.醫學科學研究入門.第一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1
7. 倪宗瓚主編.醫學統計學.第二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1998
8. 方喜業主編.醫學實驗動物學.第一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5
9. 李儀奎主編.中葯葯理實驗方法學.第一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9
10.史繼學,等主編.實用醫學論文寫作與技巧.第一版.北京:中國醫葯科技出版社, 1997
『貳』 大班科學教案 我是小中醫
教學理論依據及實施策略
中草葯是我國醫學的寶貴財富,是我們健康的守護神,也是幼兒從小感受中華醫葯博大精深的好教材。幼兒在生活中接觸過中草葯,如喝過枸杞熬的粥、菊花茶海等;生病時吃過中葯,幼兒有一定的感性經驗。《綱要》指出:「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現象、特點,產生興趣和探究慾望。」要求我們培養幼兒對身邊事物感興趣。本節活動我根據幼兒直覺形象思維的學習特點,運用視頻、選取生活中常見的中草葯,引導幼兒感知觀察、探索體驗,從幼兒感興趣的中草葯入手,讓幼兒了解中草葯的神奇、萌發對中草葯的興趣。
主要運用以下教學策略:
1.巧用多媒體,豐富幼兒對中草葯的認
知。
視頻課件以其豐富多樣、形象直觀的表現形式,滿足了幼兒興趣廣泛、思維具體形象的特點。演示了視頻《鹿茸救母》的故事、《神奇的中草葯》以及課件《老中醫答疑》等引導幼兒感受中草葯的奇特,同時知道中草葯包括植物葯、動物葯及礦物葯等。
2.實踐體驗,培養幼兒對中草葯的觀察和主動探究能力。
皮亞傑認為:「知識的產生有賴於兒童對材料的探索、操作和擺弄。」為此,活動中為充分讓幼兒主動探索,我為幼兒提供了菊花、枸杞、胖大海等幾種生活中常見的中草葯,讓幼兒運用多種感官看、摸、捏、聞、嘗,在探索中了解中草葯的名稱、特徵和作用。幼兒園教學中強調孩子的體驗式學習,通過讓幼兒看葯方、配葯、泡葯、嘗葯等形式,引導幼兒觀察中草葯在水中變化的神奇,培養幼兒主動探究的能力。
3.聯系生活,感受中草葯與人們健康生活的關系。
我們在選取葯材上,貼近幼兒生活中常見的枸杞、菊花、胖大海等;在講解治病的作用時,與幼兒已有生活經驗相結合,感受中草葯在生活中的作用;通過視頻《走進大葯房》拉近現實,了解存葯、抓葯、配葯、包葯、熬葯等情節,萌發對中醫葯文化的興趣。
4.整合課程,融健康、社會、語言、科學於活動中。
《綱要》中指出,「幼兒園各領域的內容相互滲透,從不同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發展。」由此,我們在引導幼兒對中草葯的探究過程中,運用故事向幼兒滲透了愛的教育;在與老中醫互動、幼兒自主配葯活動中,滲透了健康教育經驗;在整個活動中重視了幼兒探究過程中的自主表達。
活動目標
1.知道菊花、枸杞、胖大海等幾種生活中常見中草葯的名稱和特徵,了解它們簡單的保健、治病作用。(活動重點)
2.觀察並說出中草葯的神奇,嘗試根據葯方簡單配葯、泡葯、嘗葯。(活動難點)
3.感受中草葯的神奇,以及與人們健康生活的關系,萌發幼兒對中草葯的興趣。
活動准備
1.經驗准備:提前請家長與幼兒交流,了解有關常見中草葯的知識。
2.物質准備:視頻《鹿茸救母》《神奇的中草葯》《走進大葯房》;課件《常見的中草葯》《老中醫互動》等;幼兒操作材料:杯子、勺子每人一份;常見的中草葯菊花、枸杞、胖大海、炒山楂、蓮子心、陳皮若干。
活動過程
1.觀看《鹿茸救母》的視頻,感受鹿茸的神奇,產生對中葯的興趣。
(1)教師引出故事視頻,幼兒觀看並感受鹿茸的神奇作用。
(2)引導幼兒回憶《鹿茸救母》的故事,教師提問:故事中發生了一件什麼事情?是什麼治好了母親的病?
教師小結:七彩鹿的鹿茸熬制的中葯把奄奄一息的母親治好了,鹿茸真神奇。
2.運用多種感官探究操作,認識菊花、枸杞、胖大海等幾種生活中常見中草葯的名稱、特徵及來源。
(1)請幼兒運用看、捏、聞、嘗等方法觀察中草葯,引導幼兒說出中草葯的名稱,外形、味道等特徵。
(2)結合課件《常見的中草葯》相互交流自己的發現,講述菊花、枸杞、胖大海等中草葯的簡單特徵。教師提問:你發現了哪些中草葯?它是什麼樣子的?什麼味道?
教師小結:中草葯中有紅有綠;有的捏上去軟軟的,有的是硬硬的;味道有甜的也有酸的,有的聞起來還有清香味呢。
(3)出示課件《這些葯材哪裡來》,感受普通的植物經過加工能變成中草葯的神奇性。教師提問:你發現它們是用什麼做的?
教師小結:生活中一些普普通通植物的花、果實等,經過加工居然可以做成中葯,真神奇。
3.和「老中醫」互動,知道中草葯的保健、治病作用,並根據葯方嘗試配葯、泡葯、嘗葯,感受與人們健康生活的關系。
(1)請幼兒咨詢「老中醫」,結合課件介紹枸杞、胖大海等常見中草葯的作用。
(2)幼兒回憶自己生病、治病的經歷,觀看《葯材搭配圖》,知道葯材相互搭配能治病的作用。
教師小結:身體不舒服的時候,配幾付中葯,就可以治好病,中草葯真神奇。
『叄』 求尋中醫按摩的有關教案.
下面中醫按摩網內站容;
http://www.w88.org/
『肆』 中醫診斷學的教案網上有嗎
當然有,你在網上搜一下就知道了。或者點專擊下面的網址屬:
http://jpkc.bjucmp.e.cn/zhongyizhenan/05new/wenzijiaoan.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