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馬說初中二年級教案和譯文
《馬說》教案
【教學目的】
1. 了解「說」這種文體的特點,分辨其中的議論和記敘;
2. 掌握文中的字詞解釋,通假字的用法;
3. 體會作者寄託在文中的思想感情,了解封建社會中人才被埋沒的可悲情況。
【教學過程】
一.回憶「唐宋八大家」,由此引入介紹韓愈。
1.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王安石、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曾鞏。
又一引題:賈島的推敲故事聯繫到韓愈,文名顯著。
2.為什麼韓愈會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教師介紹:韓愈歷來被稱為「文起八代之衰」,第一個沖在最前線的戰士會受到最高的贊美。在歷經了魏晉南北朝,文學的內容脫離了實用的立場,而只是趨於聲律和辭藻的華美。文學的真正改革不得不有待於唐代了,以韓愈、柳宗元為首的攻擊六朝的文風在建設著實用的散文運動。而韓愈和柳宗元正是以文學創作作為自己改革的有利武器。
※「韓愈在當日對於根深蒂固的駢文陣線的宣戰,新散文的建立,確有一種百折不回的奮斗精神。」(《中國文學發展史》)
※「韓愈在政治上反對藩鎮割據,思想上尊儒排佛。力反六朝以來的駢偶文風,提倡散體,與柳宗元同為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他的散文,在繼承先秦兩漢古文的基礎上加以創新和發展,氣勢雄健,舊時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摘自《辭海》「韓愈」條)
※韓愈(768—824)字退之,河陽(今河南孟縣)人,郡望昌黎,自稱昌黎韓愈,所以後人又稱他為韓昌黎。貞元八年(792)中進士後,過了四年才被宣武節度使任命為觀察推官,貞元十八年(802)授四門博士,歷遷監察御史,因上書言關中災情被貶為陽山(今屬廣東)縣令,元和初任江陵府法曹參軍,國子監博士,後隨宰相裴度平淮西之亂,遷刑部侍郎,又因上表諫憲宗迎佛骨被貶潮州刺史,穆宗時,任國子監祭酒,兵部、吏部侍郎等。有《昌黎先生集》。
在中唐,韓愈可以說是非常重要的文學家。一方面他有大量傑出的詩文作品,另一方面,他作為文壇詩壇的領袖,廣交文友,提攜獎掖,不遺餘力,在他周圍聚集了不少志趣相投,風格相近的文人。他不僅大力稱贊比他年長的孟郊,還獎拔比他年輕的賈島,又鼓勵李賀這位天才詩人,並為他因避父諱而不得參加科舉而大聲疾呼;此外,他還與皇甫湜、盧仝、樊宗師、劉叉、李翱等有密切交往。這樣,他與他周圍的這些文人便形成了一個文學集團,並以他本人為主將,掀起了一個很有影響的新詩潮。」 《中國文學史》(章培恆)
3.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韓愈的文章是如何體現他的「文道結合」的理論主張的。
4.出示課題。
二.解釋全文的字詞含義,掌握生字生詞的拼音。
三.從字詞過渡到內容含義:
四.介紹韓愈寫作的背景:
這篇《馬說》大約作於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795棗800)間。其時,他曾三次上書宰相求提拔,未被採納。他在京城應試覓官,奔走相告,一共呆了10年之久,最後無限怨郁,離開長安。坎坷遭遇正是他寫這篇《馬說》的思想基礎。這篇文章的另一用意是曲陳心跡,表達了自己懷才不遇的憤懣之情。
五.點出全文的寓意,明白文章的「托物寓意」的寫作手法。
1.如何「托物寓意」?千里馬比喻「有才能的人」,伯樂比喻「聖明的君主」,司馬者比喻「不認識人才或埋沒人才的人」。
2.作者在文中反映了千里馬被埋沒的悲劇,為了要提出一個怎樣的現實問題?
這篇文章的主旨是借千里馬為喻抒發自己懷才不遇的憤懣,揭露封建統治者埋沒人才的行為。
3.這是一篇「說」,你讀完後,認為它屬於哪一種文體?(議論文)
4.為了達到議論論點的目的,作者用了一種什麼論證方法?(比喻)
用了比喻論證的好處有:
【關於韓愈的資料】
□《新唐書·列傳一百一》:
韓愈,字退之,鄧州南陽人。七世祖茂,有功於後魏,封安定王。父仲卿,為武昌令,有美政,既去,縣人刻石頌德。終秘書郎。愈生三歲而孤,隨伯兄會貶官嶺表。會卒,嫂鄭鞠之。愈自知讀書,日記數千百言,比長,盡能通《六經》、百家學。擢進士第。會董晉為宣武節度使,表署觀察推官。晉卒,愈從喪出,不四日,汴軍亂,乃去。依武寧節度使張建封,建封辟府推官。操行堅正,鯁言無所忌。調四門博士,遷監察御史。上疏極論宮市,德宗怒,貶陽山令。有愛在民,民生子多以其姓字之。改江陵法曹參軍。元和初,權知國子博士,分司東都,三歲為真。改都官員外郎,即拜河南令。遷職方員外郎。
華陰令柳澗有罪,前刺史劾奏之,未報而刺史罷。澗諷百姓遮索軍頓役直,後刺史惡之,按其獄,貶澗房州司馬。愈過華,以為刺史陰相黨,上疏治之。既御史覆問,得澗贓,再貶封溪尉。愈坐是復為博士。既才高數黜,官又下遷,乃作《進學解》以自諭曰:……
執政覽之,奇其才,改比部郎中、史館修撰。轉考功,知制誥,進中書舍人。 初,憲宗將平蔡,命御史中丞裴度使諸軍按視。及還,且言賊可滅,與宰相議不合。愈亦奏言:…… 執政不喜。會有人詆愈在江陵時為裴均所厚,均子鍔素無狀,愈為文章,字命鍔謗語囂暴,由是改太子右庶子。及度以宰相節度彰義軍,宣慰淮西,奏愈行軍司馬。愈請乘遽先入汴,說韓弘使葉力。元濟平,遷刑部侍郎。
憲宗遣使者往鳳翔迎佛骨入禁中,三日,乃送佛祠。王公士人奔走膜唄,至為夷法,灼體膚,委珍貝,騰沓系路。愈聞惡之,乃上表曰:……
表入,帝大怒,持示宰相,將抵以死。裴度、崔群曰:「愈言訐牾,罪之誠宜。然非內懷至忠,安能及此?願少寬假,以來諫爭。」帝曰:「愈言我奉佛太過,猶可容;至謂東漢奉佛以後,天子感夭促,言何乖剌邪?愈,人臣,狂妄敢爾,固不可赦!」於是中外駭懼,雖戚里諸貴,亦為愈言,乃貶潮州刺史。
既至潮,以表哀謝曰:……
帝得表,頗感悔,欲復用之,持示宰相曰:「愈前所論是大愛朕,然不當言天子事佛乃年促耳。」皇甫鎛素忌愈直,即奏言:「愈終狂疏,可且內移。」乃改袁州刺史。初,愈至潮州,問民疾苦,皆曰:「惡溪有鱷魚,食民畜產且盡,民以是窮。」數日,愈自往視之,令其屬秦濟以一羊一豚投溪水而祝之曰:…… 祝之夕,暴風震電起溪中,數日水盡涸,西徙六十里。自是潮無鱷魚患。袁人以男女為隸,過期不贖,則沒入之。愈至,悉計庸得贖所沒,歸之父母七百餘人。因與約,禁其為隸。召拜國子祭酒,轉兵部侍郎。
鎮州亂,殺田弘正而立王廷湊,詔愈宣撫。既行,眾皆危之。元稹言:「韓愈可惜。」穆宗亦悔,詔愈度事從宜,無必入。愈至,廷湊嚴兵迓之,甲士陳廷。既坐,廷湊曰:「所以紛紛者,乃此士卒也。」愈大聲曰;「天子以公為有將帥材,故賜以節,豈意同賊反邪?」語未終,士前奮曰:「先太師為國擊朱滔,血衣猶在,此軍何負,乃以為賊乎?」愈曰:「以為爾不記先太師也,若猶記之,固善。天寶以來,安祿山、史思明、李希烈等有子若孫在乎?亦有居官者乎?」眾曰:「無。」愈曰:「田公以魏博六州歸朝廷,官中書令,父子受旗節;劉悟、李佑皆大鎮。此爾軍所其聞也。」眾曰:「弘正刻,故此軍不安。」愈曰:「然爾曹亦害田公,又殘其家矣,復何道?」眾訁雚曰:「善。」廷湊慮眾變,疾麾使去。因曰:「今欲廷湊何所為?」愈曰:「神策六軍將如牛元翼者為不乏,但朝廷顧大體,不可棄之。公久圍之,何也?」廷湊曰:「即出之。」愈曰:「若爾,則無事矣。」會元翼亦潰圍出,延湊不追。愈歸奏其語,帝大悅。轉吏部侍郎。
時宰相李逢吉惡李紳,欲逐之,遂以愈為京兆尹、兼御史大夫,特詔不台參,而除紳中丞。紳果劾奏愈,愈以詔自解。其後文刺紛然,宰相以台、府不協,遂罷愈為兵部侍郎,而出紳江西觀察使。紳見帝,得留,愈亦復為吏部侍郎。長慶四年卒,年五十七,贈禮部尚書,謚曰文。
愈性明銳,不詭隨。與人交,始終不少變。成就後進士,往往知名。經愈指授,皆稱「韓門弟子」,愈官顯,稍謝遣。凡內外親若交友無後者,為嫁遣孤女而恤其家。嫂鄭喪,為服期以報。
每言文章自漢司馬相如、太史公、劉向、揚雄後,作者不世出,故愈深探本元,卓然樹立,成一家言。其《原道》、《原性》、《師說》等數十篇,皆奧衍閎深,與孟軻、揚雄相表裡而佐佑《六經》雲?至它文,造端置辭,要為不襲蹈前人者。然惟愈為之,沛然若有餘,至其徒李翱、李漢、皇甫湜從而效之,遽不及遠甚。從愈游者,若孟郊、張籍,亦皆自名於時。
□《中國文學史》(章培恆、駱玉明)
所謂「古文」的復興,有賴於韓愈的出現。而說到韓愈,則必須看到他的多面性。一方面,韓愈具有積極維護封建專制和儒家「道統」的熱情,而另一方面,韓愈又是一個個性很強、自我表現欲很強的人。在他的怪怪奇奇、汪洋縱肆的詩歌中,我們已經可以感覺到他的不甘凡庸、喜好張揚外露的氣質,而「花前醉倒歌者誰,楚狂小子韓退之」(《芍葯歌》)這一類自我描述,更不是拘謹斂束的形象。甚至,他以上追孟子、繼承道統自命,也可以說是上述兩方面因素的共同表現。所以,當韓愈投入古文復興運動時,他的態度與前人實有很大的不同。在以復興儒學為核心宗旨的基本立場上,他確是繼承了前人;但他的整個散文理論,特別在變革文風、推進創作方面,卻增添了許多新的和更為合理的內容。而古文運動獲成功,不僅由於他的理論,更重要的,是由於他寫出了許多富於個性、才力和創造性的佳作,從實踐上重新奠定了散體文的文學地位。同時,他大力提倡與呼籲文體改革,團結了一批撰寫散體文的作家,使散體文創作形成了一股較大的文學潮流。
《舊唐書·韓愈傳》說:「大歷、貞元之間,文字多尚古學,效揚雄、董仲舒之述作,而獨孤及、梁肅最稱淵奧,儒林推重。愈從其徒游,銳意鑽仰,欲自振於一代。」其中,獨孤及對韓愈的影響應該是間接的,因為大歷十二年獨孤及去世時,韓愈才十歲。但梁肅對韓愈卻有直接影響。韓愈《與祠部陸員外書》中曾說到過梁肅對自己及朋友的提攜,《唐摭言》還記載韓愈、李觀、李絳、崔群在梁肅處游學,三年未得見面,而一見之下,梁肅大為稱賞,於是十分推獎他們的文章。這可能是後人杜撰的故事,但韓愈接受了梁肅的散文理論,則無可懷疑。不過,韓愈的古文理論絕不是簡單地抄襲或因循前人的見解,它的實際內容要豐富得多。
第一,韓愈主張寫散文「宜師古聖賢人」(《答劉正夫》),但學習古文,並不因為「其句讀不類於今」,而是「學古道則欲兼其辭,通其辭者,本志乎古道者也」(《題歐陽生哀辭後》),也就是說,學古文根本上是為了學習「道」。表面看來,這與蕭穎士、獨孤及、梁肅等人的思想並沒有區別,但是,蕭穎士等人所說的「道」只是指倫常教化、道德規范,即儒家學說中的外在倫理規范,而韓愈所說的「道」則兼指(有時偏重)人的內在道德修養和人格精神。他在《三器論》中曾說過,「不務修其誠於內,而務其盛飾於外,匹夫之不可」,在《答尉遲生書》中又說過,「夫所謂文者,必有諸其中,故君子慎其實」,並反復強調孟子「萬物皆備於我,反身而誠」的論點(《答侯生問論語書》),顯然他是吸取了孟子學說的精神,把內在精神看得很重的。所以,他很重視「氣」的作用,認為文章的好與壞,就決定於這種精神性的「氣」充實與否。
他曾借孟子的話說明,如果人格高尚、志趣充實,文章也會充實,而「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同上)。《答李翊書》中又說:
氣,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畢浮,氣與言猶是也。
這當然不是韓愈的發明,但是,韓愈再次提出這些見解卻有兩重意義:一是他把「文本於道」從外在禮法規范、道德信條對文學的制約轉化為人的內在人格修養對文學內容的決定。盡管韓愈所要求的人格修養與內在精神總體上並不與儒家禮法相沖突,但它畢竟使文學趨向自覺的表現而不是被動的詮釋。二是韓愈肯定了內在精神與人格修養中情感的地位。
所謂「氣」,也包括了「不平則鳴」(《送孟東野序》)、「喜怒窘窮、憂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無聊」(《送高閑上人序》)、「愁思之聲」、「窮苦之言」(《荊潭唱和詩序》)等等「不平有動於心」的個人情感活動及其在各種藝術中的表現。這說明韓愈講「文以明道」仍是有較大包容性的,它並不排斥、甚至贊許強烈的喜怒哀樂之情的存在。
第二,學習古人的散文體格,主要應該學習古人「詞必己出」(《南陽樊紹述墓誌銘》),而不是簡單地模擬古文。駢文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好用典故,而缺乏創造力的作者便把一些爛熟的套話翻來復去地鑲嵌在文中,既無真情實感,又無新鮮的語言。針對這種缺陷而提倡散文的韓愈,便把「惟陳言之務去」(《答李翊書》)看得很重。雖然他也很重視從古人的作品中學習語言,如《進學解》中曾歷數「周《誥》殷《盤》,佶屈聱牙,《春秋》謹嚴,《左氏》浮誇,《易》奇而法,《詩》正而葩,下逮《庄》、《騷》,太史所錄,子雲、相如,同工異曲」,但他並不是停留在這些古文的技巧和語言上。在《答李翊書》中,他說自己學文,開始是「非三代兩漢之書不敢觀,非聖人之志不敢存,處若忘,行若遺」,但這時並不能「唯陳言之務去」。其後,「識古書之正偽與雖正而不至焉者」,漸漸有了心得,於是「當其取於心而注於手也,汩汩然來矣」。最後,對古人之言「迎而距之,平心而察之」,養氣守醇,才到了化境,可以自如地寫自己的話、自己的心了。可見,韓愈要求的,乃是「師其意不師其辭」的學習古文方法和「自樹立,不因循」(《答劉正夫書》)的文章語言風格。而實際上他對前代文章的借鑒吸收,范圍是很廣泛的,其中也包括駢文的成分。
在主張「文以明道」的同時也承認作者個人的內在情感在散文中表現的合理性,在主張「師古人」的同時又強調語言的創新和風格的個性化,這是韓愈散文理論的精華所在。但是,個人內在情感與個性的表現與「道」的要求,並不是很容易統一的,而常常會出現矛盾。面對這種矛盾,韓愈在理論上還是把「道」放在首位。他一方面承認人的內在情感是文學創作成敗的基礎,但另一方面又試圖把這些感情盡可能納入合乎封建倫常的規范中。他說他自己的「道」,乃是「夫子、孟軻、揚雄所傳之道」(《重答張籍書》),自己的「文」是「歌頌堯舜之道」的文,內容「皆約六經之旨」,雖然有「感激怨懟奇怪之辭,以求知於天下」,但也決「不悖於教化,妖淫諛佞譸張之說無所出於其中」(《上宰相書》)。總之,「道」對個性對情感的寬容,還是有限度的。
至於韓愈本人的創作,又比他的理論更能反映出他作為文學家的氣質。其中雖然有大量論「道」言「性」的作品,如《原道》、《讀荀子》等,但也有許多既出於真情,又刻意追求藝術性的文學作品。所以,當時人裴度說他「恃其絕足,往往奔放,不以文立制,而以文以為戲」(《寄李翱書》),後來人說他「徒語人以其辭」(王安石《上人書》)、「第文人耳」(宋釋契嵩《非韓》)、「以為文人則有餘,以為知道則不足」(張耒《韓愈論》),尤其是南宋大儒朱熹,更指責他「裂道與文以為兩物」(《讀唐志》),都看到了他在追求「道」與追求「文」之間的脫節現象,看到了他對文學性的興趣往往超過了對政治倫理的興趣這一事實。但是,這恰恰是韓愈在文學創作中取得成功的原因所在。在創作實踐中,他既投入了豐富的情感,又運用了很高的語言技巧,因而寫出了許多優秀的散文作品。
韓愈的《原道》、《原毀》、《師說》、《爭臣論》等說理文結構嚴謹,重視行文的氣勢和邏輯,過去很受一般古文家的稱賞,但文學價值並不高。倒是一些議論性的短文,帶著充沛的感情,寫得真摯動人。如《送孟東野序》為孟郊鳴不平,激動地發泄著對時代與社會埋沒人才現象的一腔怨氣;《送董邵南序》則借安慰因「舉進士,連不得志於有司」而只好去燕趙謀事的董邵南,抒發對才士沉淪不遇、生不逢時的感慨;
而《送李願歸盤谷序》則借贊美退隱者的清高,斥責那些「伺候於公卿之門,奔走於形勢之途,足將進而趑趄,口將言而囁嚅」的小人的卑劣行徑,蘊含了下層文人在社會壓抑下一種急於宣洩的「不平之氣」。此外,還有一些近乎寓言的雜感,則銳利尖刻、生動形象,往往一針見血,而又不動聲色。
如《雜說一·說龍》、《雜說四·說馬》、《獲麟解》等,都是借龍、馬、麟等動物的遭遇來寫人的,在這些雜感中往往包含了韓愈自己懷才不遇的感慨或窮愁寂寞的嘆息。如著名的《說馬》: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只辱於奴隸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在韓愈的散文中,悼念其侄韓老成的《祭十二郎文》尤其具有濃厚的抒情色彩。哀弔之文前人多用駢體或四言韻文寫作,在整齊的格式中求得一種庄肅之感。而此文全無格式、套語,而且不像韓愈其他文章那樣講究結構。全文以向死者訴說的口吻寫成,哀家族之凋落,哀自身之未老而衰,哀死者之早夭,疑天理疑神明,疑生死之數乃至疑後嗣之成立,極寫內心之辛酸悲慟;中間一段寫初聞噩耗時將信將疑、不甘相信又不得不信的心理,尤其哀切動人。文章語意反復而一氣貫注,最能體現在特定情景下散體文相對於駢體文的優長。
韓愈的記敘文中,如《張中丞傳後敘》、《毛穎傳》、《石鼎聯句詩序》等,敘事中或加渲染,或雜諧謔,也寫得很生動傳神。像《張中丞傳後序》寫南霽雲向賀蘭進明求援,而賀蘭進明出於妒忌,按兵不動,反而設宴以籠絡南霽雲,這時,韓愈以濃筆重彩寫道:
霽雲慷慨語曰:「雲來時,睢陽之人不食月余日矣,雲雖欲獨食,義不忍;雖食,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斷一指,血淋漓,以示賀蘭,一座大驚,皆感激為之泣下。
下面,接著又加上一節:
(南霽雲)將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圖,矢著其上磚半箭,曰:「吾歸破賊,必滅賀蘭,此矢所以志也。」
這兩段,在刻畫南霽雲忠勇堅貞品格的同時,把南霽雲剛烈的個性也凸現出來了。在《石鼎聯句詩序》中,韓愈充分運用欲擒故縱、借外現內的方法,描寫才智過人的道士軒轅彌明與劉師服、侯喜二人聯詩的戲劇性過程和人物的心理變化。
他先寫道士的貌不驚人,「白須黑面,長頸而高結,喉中又作楚語」,因而反襯出侯喜等人「視之若無人」的高傲似乎合情合理。但當應彌明之請而聯詩後,這種心理上的高傲就開始發生變化:一開始聽到寫詩,劉師服便「大喜,即援筆題其首兩句」,侯喜也當仁不讓,「踴躍,即綴其下」,道士卻一面「袖手竦肩,倚北牆坐」,一面高吟兩句「龍頭縮菌蠢,豕腹漲彭亨」,機帶雙敲,詭譎中暗含譏刺,兩人便驚住了;但他們心中仍然不服,還想倚多取勝,「聲鳴益悲,操筆欲書,將下復止,竟亦不能奇」,道士則「應之如響,皆穎脫含譏諷」。
直到三更,兩人心理上已徹底被擊潰,而道士「又唱出四十字」,這時兩人「大懼,皆起立床下拜」,道士卻已「倚牆睡,鼻息如雷鳴」。這篇文字如同小說,把兩個文人酸文假醋的模樣、前倨後恭的心理和道士不拘小節、放盪機智的形象寫得十分生動。
縱觀韓愈的散文創作,其藝術技巧可以歸納為以下三方面:
首先,韓愈很注意語匯的創新。駢文的一個重要缺陷就是語言陳舊、套路濫熟、好用典故,而他從前人的語匯中推陳出新,從當時的口語中提煉新詞,創造出不少新穎的語匯,使文章常常閃現出妙語警句,增添了不少生氣。像《送窮文》中的「面目可憎」、「垂頭喪氣」,《進學解》中的「動輒得咎」、「佶屈聱牙」、「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原道》中的「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送孟東野序》中的「不平則鳴」,《應科目時與人書》中的「俯首帖耳」、「搖尾乞憐」等,都是沿用至今、鮮明生動的詞語。此外,韓愈還一反駢文好用華麗詞藻的習慣,採摭一些不為人所用或刺激性很強的詞彙,如《送窮文》寫鬼「張眼吐舌,跳踉偃仆,抵掌頓腳,失笑相顧」,《石鼎聯句詩序》寫人「白須黑面,長頸而高結」,《進學解》寫治學「牛溲馬勃,敗鼓之皮,俱收並蓄」,《送廖道士序》寫山氣「蜿蟮扶輿,磅礴而郁積」,看起來未必美,但極其生動傳神。當然有時韓愈也不免矯枉過正,用一些冷僻生澀的文字,使文章佶屈聱牙,拗口難通。
其次,韓愈很注重句式的設計。駢文的句式,固然整齊合拍、音節響亮,但缺少變化,氣勢較弱,韓愈的散文,則極善於交錯運用各種重復句、排比句、對仗句,來增加文章的變化與氣勢,發揮散文句子可長可短的優勢,彌補散文缺乏音樂美和節奏感的缺陷。如《進學解》第二段論先生的學業、儒道、文章、為人,四層敘述結尾分別是「先生之業,可謂勤矣」、「先生之於儒,可謂有勞矣」、「先生之於文,可謂宏其中而肆其外矣」、「先生之於為人,可謂成矣」,使四層意思的節奏顯得很整齊分明,語氣在流暢中重重疊疊,層層加碼,為後面突然的大轉折作了有力的鋪墊。又如《畫記》中述畫中之人,不避重復地列舉了「騎而立者五人,騎而被甲載兵立者十人,一人騎執大旗前立,騎而被甲載行且下牽者十人,騎而負者二人……」等三十二種姿態的一百二十三人;
記畫中的馬,則一一寫了二十七種馬的姿態,看起來很羅嗦,但讀來卻娓娓動聽,畫上各種人、馬姿態畢現,各種長短錯落、節奏不一的句式以極其繁復的方式組織在一起,正好令人感受到這是一幅龐大細密、錯落參差的宏大圖畫的布局形式。此外,《送孟東野序》連用三十八個「鳴」,由於句式變化,並不令人感到單調,反而有一種噴涌而出、咄咄逼人的氣勢;前面提到《祭十二郎文》中寫初聞噩耗時心理的一段,句句用語助詞收尾,但「也」、「乎」、「耶」的不同語氣錯落相雜,或感嘆或疑問,句子忽長忽短,很真實地表現出感情的激烈的起伏變化。
再次,韓愈極為注意文章的結構布局。他有時以重筆陡然而起、突兀而現,抓住讀者目光,然後再轉入本題,如《送董邵南序》以「燕趙古稱多感慨悲歌之士」起首和《送溫處士赴河陽軍序》以「伯樂一過冀北之野而馬群遂空」起首;
有時則從遠處迂迴而來,如《送區冊序》先說陽山的究僻荒寒、文化落後,然後借莊子關於逃世之人聞空谷足音而喜的話轉接,寫出其時其境中與區冊交識的愉快。至於《送孟東野序》則是上述兩種類型的結合,文章從「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的警句振起後,卻不引入孟郊之事,而是從物聲說到人聲,從人聲說到文辭,文辭又是從上古說到有唐,一路惝恍迷離,不著邊際。最後寥寥數語歸結到孟郊,反觀前文,既是作者自身人生感想的抒發,又成為本文正題的鋪墊。另外,像《原道》那種抽絲剝筍般的層層推進,《原毀》的正反互映、通篇對比,雖是單純說理文字,文章的道理也是相通的。值得注意的是,在特定情況下,韓愈還有意避免搖曳生姿的文章結構。如《柳宗元墓誌銘》寫得十分平實,表現出他對這位朋友愛其人格、才華而惜其行事(韓不贊同柳參與永貞革新)、憐其遭遇的心情;《祭十二郎文》也是直抒衷情,不有意為文。但這其實也是對於文章結構的一種精心考慮,即在這種情況下,自然平實就是最好的結構。
韓文具有各種體式,風格也有所不同,其最顯著的特徵是氣勢雄大、感情充沛而文字奇崛新穎、句式參差交錯、結構開闔變化,前人說它「猖狂恣肆」(柳宗元《答韋珩示韓愈相推以文墨事書》)、「如長江大河,渾浩流轉,魚黿蛟龍,萬怪惶惑」(蘇洵《上歐陽內翰書》)。當然,韓愈在文章上很用力,「做」的痕跡也是難免的。
當時,韓愈是文壇上的領袖,他不僅自己提出理論,參與實踐,而且極力推獎提攜文學上的同道,如作《薦士詩》推薦孟郊,寫狀推薦張籍、樊宗師(《薦張籍狀》《薦樊宗師狀》),寫文為李賀打抱不平(《諱辯》)等。他自己也說交遊很廣,「所與交往相識者千百人……或以事同,或以藝取」(《與崔群書》),李翱則說他「頗亦好賢」,像「秦漢間尚俠行義之一豪雋」(《答韓侍郎書》),因此,在他周圍形成了一個作家集團,他們在詩文兩方面都進行了具有創新意義的努力。在詩歌方面取得成就的人不少,散文方面則除了韓愈外,其他人的成就都不大。如李翱以議論文為主,雖結構整飭,卻缺乏文采和氣勢;皇甫湜的散文則比較重視外在語言形式上的奇崛,但情感力度較弱,氣勢也不夠雄大;樊宗師的散文更把韓愈的語言奇崛險怪推向了極端,雖然「詞必己出」,但他忽略了語言交流的通則,走向了晦澀艱深。
《馬說》譯文
世間有了伯樂,然後才有千里馬。千里馬經常有,可是伯樂不會經常有。所以即使有出名的馬,也只是辱沒在僕役的馬夫的手裡,和普通的馬一起死在馬廄的裡面,不因為日行千里而出名。
日行千里的馬,吃一頓有時吃完糧食一石。喂馬的人不知道它能夠日行千里,而沒有喂養。所以這樣的馬,雖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是吃不飽,力氣不足,才能和優點不能從外面表現。尚且想要和普通的馬一樣都做不到,怎麼能要求它能夠日行千里呢?
策之不以其方法,喂養它不能夠充分發揮它的才能,千里馬嘶鳴,卻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著馬鞭站到它的跟前,說:"天下沒有千里馬!"唉,難道是真的沒有千里馬嗎?恐怕是真的不認識千里馬啊!
Ⅱ 馬說復習教案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
(2)千里馬的悲慘遭遇是: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
(3)千里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是: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千里馬被埋沒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5)食馬者「不知馬」的具體表現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6)對「食馬者」的無知發出強烈的譴責的語句是: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7)表現「食馬者」以「知馬者」身份嘆息的語句是: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
(8)全文的主旨句是:世有伯樂,後有千里馬。
(9)有一位名人曾說過:「世上不是沒有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由此我們可想到《馬說》的一句話: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10)表明千里馬和伯樂關系的語句是: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
(11)能夠表現統治者平庸淺薄,愚妄無知的語句是: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
(12)領起全文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
(13)表明愚妄無知,平庸淺薄的統治者對千里馬的不公正的待遇的句子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14)表明作者對千里馬被埋沒的感嘆的句子是: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15)能表明千里馬外在特徵的句子是: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
(16)寫千里馬有異於常馬的特徵的句子是:一食或盡粟一石。
(17)運用設問句表達作者心中感慨的句子是: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18)美往往存在於平凡的事物當中,有時我們為了刻意的追求完美,往往忽略了身邊的美,使其遭受不應有的遭遇,使我們為之遺憾痛心,這種遭遇與〈〈馬說〉〉中千里馬的遭遇相似,相應的句子是: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
(19)點明伯樂對千里馬的命運起決定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
Ⅲ 《馬說》 韓愈
馬說抄
作者:韓愈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世間有了伯樂,然後才有千里馬。千里馬經常有,可是伯樂不會經常有。所以即使有出名的馬,也只是辱沒在僕役的馬夫的手裡,和普通的馬一起死在馬廄的裡面,不因為日行千里而出名。
日行千里的馬,吃一頓有時吃完糧食一石。喂馬的人不知道它能夠日行千里,而沒有喂養。所以這樣的馬,雖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是吃不飽,力氣不足,才能和優點不能從外面表現。尚且想要和普通的馬一樣都做不到,怎麼能要求它能夠日行千里呢?
策之不以其方法,喂養它不能夠充分發揮它的才能,千里馬嘶鳴,卻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著馬鞭站到它的跟前,說:「天下沒有千里馬!」唉,難道是真的沒有千里馬嗎?恐怕是真的不認識千里馬啊!
Ⅳ 馬說的導入
自己的閱讀研究復 .伯樂:識別人制才,利用人才的封建統治者。千里馬:有才能的人。食馬者和策馬者:埋沒人才,愚妄淺薄的統治者。 .提出中心論點,開篇點出論證的前提,有提挈全文的作用。指明千里馬對伯樂的依賴關系。 .統治者昏庸淺薄 ,世上缺少識別人才的伯樂。 .憤世嫉俗,對統治者不能識別和選拔重用人才的不滿,對被壓制折人才的同情,以及自己懷才不遇的抑鬱心情。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排比,使文章具有辛辣的嘲諷,把「食馬者」的平庸無能寫得淋漓盡致,增強了語言的氣勢。 .對千里馬的遭遇的深切同情,對封建統治者埋沒人才,摧殘人才表示強烈憤慨。 .點明文章主旨。「不知馬」三個字是文章主旨所在。 .千里馬的特性。 .對封建統治者不能識別人才、摧殘人才、埋沒人才的現象表達了強烈的憤慨。 .作者主張通過伯樂發現人才。這種人才觀具有片面性,選拔人才可多途徑多層次、多方面選拔。 相同的有、:劉禹錫: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Ⅳ 《馬說》教案
編輯本段
教學目的
1.理解短文《馬說》所闡明的深刻道理,了解作者對古代封建統治者壓抑摧殘人材的憤慨之情。
2.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實詞和虛詞的用法。
3.體會作者寄託在文中的思想感情,了解封建社會中人才被埋沒的可悲情況。
編輯本段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短文《馬說》所闡明的深刻道理。
2.了解托物寓意,以事喻理的議論方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編輯本段
教學過程
一、介紹作者
韓愈 (768-824)字退之,河南南陽人,唐代著名文學家、思想家。韓氏先人原是昌黎 (今屬河北)的大族,因而他常常自稱昌黎韓愈,世稱韓昌黎。他的作品集叫做《昌黎先生集》。
「韓愈在政治上反對藩鎮割據,思想上尊儒排佛。力反六朝以來的駢偶文風,提倡散體,與柳宗元同為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他的散文,在繼承先秦兩漢古文的基礎上加以創新和發展,氣勢雄健,舊時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摘自《辭海》「韓愈」條)
這篇《馬說》大約作於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795~800)間。其時,他曾三次上書宰相求提拔,未被採納。他在京城應試覓官,奔走相告,一共呆了10年之久,最後無限怨郁,離開長安。坎坷遭遇正是他寫這篇《馬說》的思想基礎。這篇文章的另一用意是曲陳心跡,表達了自己懷才不遇的憤懣之情。
二、簡介文體
《馬說》是通篇借物比喻的雜文,屬論說文體。本文是作者《雜說四首》中的第四首,「馬說」這個標題,是後來人加的。.「說」是古代的一種文體,可以發表議論,也可以記事,都是為了說明一個道理。當它發表議論時,非常重視文辭的力量,常逞其千迴百折之力,極盡嘻笑怒罵之能事,跟現代的「雜文」大體相似。我們學習《馬說》,要掌握這種文體的特點,著重體會其語言的力量。「說」就是「談談」的意思,比「論」隨便些。這篇文章以馬為喻,談的是人才問題,從字面上可以解為「說說千里馬」或「說說千里馬的問題。」
三、簡介伯樂相馬的故事
相傳有一個人叫九方皋,也是一位相馬高手。據說,有一匹千里馬拉著沉重的鹽車翻越太行山。在羊腸小道上,馬蹄用力掙扎,膝蓋跪屈;尾巴下垂著,皮膚也受了傷;渾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艱難吃力地爬行還是拉不上去,九方皋遇見了,就下了自己的車,挽住千里馬而對它淌眼淚,並脫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蓋在千里馬身上。千里馬於是低下頭吐氣,抬起頭來長鳴,嘶叫聲直達雲霄。
四、教師范讀全文
學生朗讀課文。(重點朗讀第3段,體會作者的感情。)
五、閱讀課下注釋
給下列加點字注音並理解詞語意思。
①駢( )死於槽櫪( )之間 駢死:駢,兩馬並駕。駢死意為並列而死。
②才美不外見( ) 外見:表現出來。
③食( )之不能盡其材 食,同「飼」。
……
六.找到通假字
食馬者:「食」通「飼」,喂養。
才美不外見:「見」通「現」,顯現,表現。
食之不能盡其材:「材」通「才」,才能。
其真無馬邪:「邪」通「耶」,表示疑問,相當於「嗎」。
七、閱讀課文並思考
1.「說」,是古代的一種議論體裁,大多是以華麗的言辭陳述作者對某個問題的見解,跟現在的雜文大致相近。
2.層次:
第一層(第1段)說明伯樂對千里馬命運的決定作用;
第二層(第2段)揭示千里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
第三層(第3段)總結全文。表現作者對封建統治者埋沒人才、摧殘人才的憤慨之情。
3.中心:借古代伯樂和千里馬的故事,以喻封建統治者不識人才,甚至摧殘、壓抑人才,也表現了作者的憤慨之情。
八、原文再現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只(zhǐ)辱於奴隸人之手,駢(pián)死於槽(cáo)櫪(lì)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shí)或盡粟(sù)一石(dàn,古音為shí)。食(sì)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xiàn),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yé)?其真不知馬也。
九、參考譯文
世上有了伯樂,然後才會有千里馬。千里馬是經常有的,可是伯樂卻不經常有。因此,即使是很名貴的馬也只能在僕役的手下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馬一起死在馬廄里,不能獲得千里馬的稱號。
日行千里的馬,一頓有時能吃下一石糧食,喂馬的人不懂得要根據它日行千里的本領來喂養它。(所以)這樣的馬,雖有日行千里的能耐,卻吃不飽,力氣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質也就表現不出來,想要跟普通的馬相等尚且辦不到,又怎麼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鞭策它,不按正確的方法,喂養又不足以使它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聽它嘶叫卻不懂得它的意思,(反而)拿著鞭子站在它跟前說:「天下沒有千里馬!」唉!難道果真沒有千里馬嗎?其實是他們真不識得千里馬啊!
十、課文分析
1.這篇「說」帶有寓言的色彩。文章的首句「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是全文立意之所在。這個意思是從古代關於伯樂和千里馬的故事中生發出來的,卻又表現了作者的獨特見地。文章以千里馬比喻有才能的人,以伯樂比喻聖明的君王,借千里馬的被埋沒揭露封建統治者埋沒人才的現象,也表達作者懷才不遇的憤意。
2.第一段,說明伯樂對千里馬命運的決定作用。
一開篇就奇峰突起,發人之所未發,以「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點明全文主旨。這句話還包含著一個反題,即「無伯樂,則無千里馬」,說明千里馬的命運對伯樂的依賴關系。換句話說,就是除伯樂而外沒有人能識別千里馬;既然如此,千里馬的命運就決定於是否有伯樂來發現它了。而實際的情形是:「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所以千里馬的悲慘命運簡直是具有必然性的了。接著就用「辱於奴隸人之手,驕死於槽櫪之間」,具體地描繪了它的可悲的遭遇。字里行間充滿了作者的痛惜之情。
3.第二段,揭示千里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
千里馬被埋沒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但文章先不點出,而從千里馬的食量說起。「一食或盡粟一石」,是誇張的說法,突出地表明千里馬的食量大大超過普通馬。而這一點,決非那些「食馬者」所能知,他們只是按照普通馬的食量來喂養文。所以「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的原因又是在「不知其能千里而食」這一點上。「不知」,這正是問題的要害。點出這個要害之後,先以「是馬也」一頓,再以「雖有千里之能」作低回之勢,然後步步緊逼,歷數這種「不知」所造成的惡果,到段末再用反法句「安求其能千里也」,把作者對「食馬者」的無知的憤怒譴責的感情發展到高潮。這是從反面證明「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的道理。
4.第三段,對執策者的「不知馬」進行辛辣的嘲諷。
先用揭露矛盾的方法刻畫執策者的形象:以「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緊承上文,全面地總結了這種人「不知馬」的表現,又以他們在千里馬跟前的愚蠢、狂妄、淺薄的宣稱作對照,生動地揭示了這種人的愚蠢、狂妄、淺薄和荒唐。後發感慨:以「其真無馬邪」承上文「天下無馬」,表示作者對執策者反法,同時為下句蓄勢,由此再用「其真不知馬也」結住全文,更有力地表達了作者的痛切之感。
5.本文採用「托物寓意」的寫法。文章論述的是識別人才的問題,但通篇沒有一句話直接提到人才。作者認為對有才能的人必須尊之以高爵,養之以厚祿,任之以重權,這樣他們才能施展自己的才幹。他的這些主張,是通過對千里馬的「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的境遇的描述表現出來的。對封建社會中統治者有眼不識英雄和人才埋沒的現象,則分別用「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和「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驕死於槽權之間」作了形象的概括,寄寓了作者很深的感慨。文字生動活潑,富有感染力和說服力。
本文篇幅雖短,中心卻十分突出。全文圍繞著「不知馬」這個中心,反復進行論述。文中連用十一個「不」字。開始說「伯樂不常有」,歸結到千里馬之「不以千里稱」;中間由食馬者的「不知」說到千里馬的「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最後更以「不以」「不能」來痛斥執策者的無知,並由此導出全文的結句「其真不知馬也」,點明了中心。
十一、練習
1.課堂練習:閱讀課後練習,完成練習三。
2.課外練習:背誦全文。
3. 韓愈用「千里馬」比喻____,用「食馬者」比喻____,表達作者____的思想感情。
Ⅵ 馬說的教案
馬說》教案
【教學目的】
1. 了解「說」這種文體的特點,分辨其中的議論和記敘;
2. 掌握文中的字詞解釋,通假字的用法;
3. 體會作者寄託在文中的思想感情,了解封建社會中人才被埋沒的可悲情況。
【教學過程】
一.回憶「唐宋八大家」,由此引入介紹韓愈。
1.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王安石、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曾鞏。
又一引題:賈島的推敲故事聯繫到韓愈,文名顯著。
2.為什麼韓愈會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教師介紹:韓愈歷來被稱為「文起八代之衰」,第一個沖在最前線的戰士會受到最高的贊美。在歷經了魏晉南北朝,文學的內容脫離了實用的立場,而只是趨於聲律和辭藻的華美。文學的真正改革不得不有待於唐代了,以韓愈、柳宗元為首的攻擊六朝的文風在建設著實用的散文運動。而韓愈和柳宗元正是以文學創作作為自己改革的有利武器。
※「韓愈在當日對於根深蒂固的駢文陣線的宣戰,新散文的建立,確有一種百折不回的奮斗精神。」(《中國文學發展史》)
※「韓愈在政治上反對藩鎮割據,思想上尊儒排佛。力反六朝以來的駢偶文風,提倡散體,與柳宗元同為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他的散文,在繼承先秦兩漢古文的基礎上加以創新和發展,氣勢雄健,舊時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摘自《辭海》「韓愈」條)
※韓愈(768—824)字退之,河陽(今河南孟縣)人,郡望昌黎,自稱昌黎韓愈,所以後人又稱他為韓昌黎。貞元八年(792)中進士後,過了四年才被宣武節度使任命為觀察推官,貞元十八年(802)授四門博士,歷遷監察御史,因上書言關中災情被貶為陽山(今屬廣東)縣令,元和初任江陵府法曹參軍,國子監博士,後隨宰相裴度平淮西之亂,遷刑部侍郎,又因上表諫憲宗迎佛骨被貶潮州刺史,穆宗時,任國子監祭酒,兵部、吏部侍郎等。有《昌黎先生集》。
在中唐,韓愈可以說是非常重要的文學家。一方面他有大量傑出的詩文作品,另一方面,他作為文壇詩壇的領袖,廣交文友,提攜獎掖,不遺餘力,在他周圍聚集了不少志趣相投,風格相近的文人。他不僅大力稱贊比他年長的孟郊,還獎拔比他年輕的賈島,又鼓勵李賀這位天才詩人,並為他因避父諱而不得參加科舉而大聲疾呼;此外,他還與皇甫湜、盧仝、樊宗師、劉叉、李翱等有密切交往。這樣,他與他周圍的這些文人便形成了一個文學集團,並以他本人為主將,掀起了一個很有影響的新詩潮。」 《中國文學史》(章培恆)
3.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韓愈的文章是如何體現他的「文道結合」的理論主張的。
4.出示課題。
二.解釋全文的字詞含義,掌握生字生詞的拼音。
三.從字詞過渡到內容含義:
四.介紹韓愈寫作的背景:
這篇《馬說》大約作於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795棗800)間。其時,他曾三次上書宰相求提拔,未被採納。他在京城應試覓官,奔走相告,一共呆了10年之久,最後無限怨郁,離開長安。坎坷遭遇正是他寫這篇《馬說》的思想基礎。這篇文章的另一用意是曲陳心跡,表達了自己懷才不遇的憤懣之情。
五.點出全文的寓意,明白文章的「托物寓意」的寫作手法。
1.如何「托物寓意」?千里馬比喻「有才能的人」,伯樂比喻「聖明的君主」,司馬者比喻「不認識人才或埋沒人才的人」。
2.作者在文中反映了千里馬被埋沒的悲劇,為了要提出一個怎樣的現實問題?
這篇文章的主旨是借千里馬為喻抒發自己懷才不遇的憤懣,揭露封建統治者埋沒人才的行為。
3.這是一篇「說」,你讀完後,認為它屬於哪一種文體?(議論文)
4.為了達到議論論點的目的,作者用了一種什麼論證方法?(比喻)
用了比喻論證的好處有:
【關於韓愈的資料】
□《新唐書·列傳一百一》:
韓愈,字退之,鄧州南陽人。七世祖茂,有功於後魏,封安定王。父仲卿,為武昌令,有美政,既去,縣人刻石頌德。終秘書郎。愈生三歲而孤,隨伯兄會貶官嶺表。會卒,嫂鄭鞠之。愈自知讀書,日記數千百言,比長,盡能通《六經》、百家學。擢進士第。會董晉為宣武節度使,表署觀察推官。晉卒,愈從喪出,不四日,汴軍亂,乃去。依武寧節度使張建封,建封辟府推官。操行堅正,鯁言無所忌。調四門博士,遷監察御史。上疏極論宮市,德宗怒,貶陽山令。有愛在民,民生子多以其姓字之。改江陵法曹參軍。元和初,權知國子博士,分司東都,三歲為真。改都官員外郎,即拜河南令。遷職方員外郎。
華陰令柳澗有罪,前刺史劾奏之,未報而刺史罷。澗諷百姓遮索軍頓役直,後刺史惡之,按其獄,貶澗房州司馬。愈過華,以為刺史陰相黨,上疏治之。既御史覆問,得澗贓,再貶封溪尉。愈坐是復為博士。既才高數黜,官又下遷,乃作《進學解》以自諭曰:……
執政覽之,奇其才,改比部郎中、史館修撰。轉考功,知制誥,進中書舍人。 初,憲宗將平蔡,命御史中丞裴度使諸軍按視。及還,且言賊可滅,與宰相議不合。愈亦奏言:…… 執政不喜。會有人詆愈在江陵時為裴均所厚,均子鍔素無狀,愈為文章,字命鍔謗語囂暴,由是改太子右庶子。及度以宰相節度彰義軍,宣慰淮西,奏愈行軍司馬。愈請乘遽先入汴,說韓弘使葉力。元濟平,遷刑部侍郎。
憲宗遣使者往鳳翔迎佛骨入禁中,三日,乃送佛祠。王公士人奔走膜唄,至為夷法,灼體膚,委珍貝,騰沓系路。愈聞惡之,乃上表曰:……
表入,帝大怒,持示宰相,將抵以死。裴度、崔群曰:「愈言訐牾,罪之誠宜。然非內懷至忠,安能及此?願少寬假,以來諫爭。」帝曰:「愈言我奉佛太過,猶可容;至謂東漢奉佛以後,天子感夭促,言何乖剌邪?愈,人臣,狂妄敢爾,固不可赦!」於是中外駭懼,雖戚里諸貴,亦為愈言,乃貶潮州刺史。
既至潮,以表哀謝曰:……
帝得表,頗感悔,欲復用之,持示宰相曰:「愈前所論是大愛朕,然不當言天子事佛乃年促耳。」皇甫鎛素忌愈直,即奏言:「愈終狂疏,可且內移。」乃改袁州刺史。初,愈至潮州,問民疾苦,皆曰:「惡溪有鱷魚,食民畜產且盡,民以是窮。」數日,愈自往視之,令其屬秦濟以一羊一豚投溪水而祝之曰:…… 祝之夕,暴風震電起溪中,數日水盡涸,西徙六十里。自是潮無鱷魚患。袁人以男女為隸,過期不贖,則沒入之。愈至,悉計庸得贖所沒,歸之父母七百餘人。因與約,禁其為隸。召拜國子祭酒,轉兵部侍郎。
鎮州亂,殺田弘正而立王廷湊,詔愈宣撫。既行,眾皆危之。元稹言:「韓愈可惜。」穆宗亦悔,詔愈度事從宜,無必入。愈至,廷湊嚴兵迓之,甲士陳廷。既坐,廷湊曰:「所以紛紛者,乃此士卒也。」愈大聲曰;「天子以公為有將帥材,故賜以節,豈意同賊反邪?」語未終,士前奮曰:「先太師為國擊朱滔,血衣猶在,此軍何負,乃以為賊乎?」愈曰:「以為爾不記先太師也,若猶記之,固善。天寶以來,安祿山、史思明、李希烈等有子若孫在乎?亦有居官者乎?」眾曰:「無。」愈曰:「田公以魏博六州歸朝廷,官中書令,父子受旗節;劉悟、李佑皆大鎮。此爾軍所其聞也。」眾曰:「弘正刻,故此軍不安。」愈曰:「然爾曹亦害田公,又殘其家矣,復何道?」眾訁雚曰:「善。」廷湊慮眾變,疾麾使去。因曰:「今欲廷湊何所為?」愈曰:「神策六軍將如牛元翼者為不乏,但朝廷顧大體,不可棄之。公久圍之,何也?」廷湊曰:「即出之。」愈曰:「若爾,則無事矣。」會元翼亦潰圍出,延湊不追。愈歸奏其語,帝大悅。轉吏部侍郎。
時宰相李逢吉惡李紳,欲逐之,遂以愈為京兆尹、兼御史大夫,特詔不台參,而除紳中丞。紳果劾奏愈,愈以詔自解。其後文刺紛然,宰相以台、府不協,遂罷愈為兵部侍郎,而出紳江西觀察使。紳見帝,得留,愈亦復為吏部侍郎。長慶四年卒,年五十七,贈禮部尚書,謚曰文。
愈性明銳,不詭隨。與人交,始終不少變。成就後進士,往往知名。經愈指授,皆稱「韓門弟子」,愈官顯,稍謝遣。凡內外親若交友無後者,為嫁遣孤女而恤其家。嫂鄭喪,為服期以報。
每言文章自漢司馬相如、太史公、劉向、揚雄後,作者不世出,故愈深探本元,卓然樹立,成一家言。其《原道》、《原性》、《師說》等數十篇,皆奧衍閎深,與孟軻、揚雄相表裡而佐佑《六經》雲?至它文,造端置辭,要為不襲蹈前人者。然惟愈為之,沛然若有餘,至其徒李翱、李漢、皇甫湜從而效之,遽不及遠甚。從愈游者,若孟郊、張籍,亦皆自名於時。
□《中國文學史》(章培恆、駱玉明)
所謂「古文」的復興,有賴於韓愈的出現。而說到韓愈,則必須看到他的多面性。一方面,韓愈具有積極維護封建專制和儒家「道統」的熱情,而另一方面,韓愈又是一個個性很強、自我表現欲很強的人。在他的怪怪奇奇、汪洋縱肆的詩歌中,我們已經可以感覺到他的不甘凡庸、喜好張揚外露的氣質,而「花前醉倒歌者誰,楚狂小子韓退之」(《芍葯歌》)這一類自我描述,更不是拘謹斂束的形象。甚至,他以上追孟子、繼承道統自命,也可以說是上述兩方面因素的共同表現。所以,當韓愈投入古文復興運動時,他的態度與前人實有很大的不同。在以復興儒學為核心宗旨的基本立場上,他確是繼承了前人;但他的整個散文理論,特別在變革文風、推進創作方面,卻增添了許多新的和更為合理的內容。而古文運動獲成功,不僅由於他的理論,更重要的,是由於他寫出了許多富於個性、才力和創造性的佳作,從實踐上重新奠定了散體文的文學地位。同時,他大力提倡與呼籲文體改革,團結了一批撰寫散體文的作家,使散體文創作形成了一股較大的文學潮流。
《舊唐書·韓愈傳》說:「大歷、貞元之間,文字多尚古學,效揚雄、董仲舒之述作,而獨孤及、梁肅最稱淵奧,儒林推重。愈從其徒游,銳意鑽仰,欲自振於一代。」其中,獨孤及對韓愈的影響應該是間接的,因為大歷十二年獨孤及去世時,韓愈才十歲。但梁肅對韓愈卻有直接影響。韓愈《與祠部陸員外書》中曾說到過梁肅對自己及朋友的提攜,《唐摭言》還記載韓愈、李觀、李絳、崔群在梁肅處游學,三年未得見面,而一見之下,梁肅大為稱賞,於是十分推獎他們的文章。這可能是後人杜撰的故事,但韓愈接受了梁肅的散文理論,則無可懷疑。不過,韓愈的古文理論絕不是簡單地抄襲或因循前人的見解,它的實際內容要豐富得多。
第一,韓愈主張寫散文「宜師古聖賢人」(《答劉正夫》),但學習古文,並不因為「其句讀不類於今」,而是「學古道則欲兼其辭,通其辭者,本志乎古道者也」(《題歐陽生哀辭後》),也就是說,學古文根本上是為了學習「道」。表面看來,這與蕭穎士、獨孤及、梁肅等人的思想並沒有區別,但是,蕭穎士等人所說的「道」只是指倫常教化、道德規范,即儒家學說中的外在倫理規范,而韓愈所說的「道」則兼指(有時偏重)人的內在道德修養和人格精神。他在《三器論》中曾說過,「不務修其誠於內,而務其盛飾於外,匹夫之不可」,在《答尉遲生書》中又說過,「夫所謂文者,必有諸其中,故君子慎其實」,並反復強調孟子「萬物皆備於我,反身而誠」的論點(《答侯生問論語書》),顯然他是吸取了孟子學說的精神,把內在精神看得很重的。所以,他很重視「氣」的作用,認為文章的好與壞,就決定於這種精神性的「氣」充實與否。
他曾借孟子的話說明,如果人格高尚、志趣充實,文章也會充實,而「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同上)。《答李翊書》中又說:
氣,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畢浮,氣與言猶是也。
這當然不是韓愈的發明,但是,韓愈再次提出這些見解卻有兩重意義:一是他把「文本於道」從外在禮法規范、道德信條對文學的制約轉化為人的內在人格修養對文學內容的決定。盡管韓愈所要求的人格修養與內在精神總體上並不與儒家禮法相沖突,但它畢竟使文學趨向自覺的表現而不是被動的詮釋。二是韓愈肯定了內在精神與人格修養中情感的地位。
所謂「氣」,也包括了「不平則鳴」(《送孟東野序》)、「喜怒窘窮、憂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無聊」(《送高閑上人序》)、「愁思之聲」、「窮苦之言」(《荊潭唱和詩序》)等等「不平有動於心」的個人情感活動及其在各種藝術中的表現。這說明韓愈講「文以明道」仍是有較大包容性的,它並不排斥、甚至贊許強烈的喜怒哀樂之情的存在。
第二,學習古人的散文體格,主要應該學習古人「詞必己出」(《南陽樊紹述墓誌銘》),而不是簡單地模擬古文。駢文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好用典故,而缺乏創造力的作者便把一些爛熟的套話翻來復去地鑲嵌在文中,既無真情實感,又無新鮮的語言。針對這種缺陷而提倡散文的韓愈,便把「惟陳言之務去」(《答李翊書》)看得很重。雖然他也很重視從古人的作品中學習語言,如《進學解》中曾歷數「周《誥》殷《盤》,佶屈聱牙,《春秋》謹嚴,《左氏》浮誇,《易》奇而法,《詩》正而葩,下逮《庄》、《騷》,太史所錄,子雲、相如,同工異曲」,但他並不是停留在這些古文的技巧和語言上。在《答李翊書》中,他說自己學文,開始是「非三代兩漢之書不敢觀,非聖人之志不敢存,處若忘,行若遺」,但這時並不能「唯陳言之務去」。其後,「識古書之正偽與雖正而不至焉者」,漸漸有了心得,於是「當其取於心而注於手也,汩汩然來矣」。最後,對古人之言「迎而距之,平心而察之」,養氣守醇,才到了化境,可以自如地寫自己的話、自己的心了。可見,韓愈要求的,乃是「師其意不師其辭」的學習古文方法和「自樹立,不因循」(《答劉正夫書》)的文章語言風格。而實際上他對前代文章的借鑒吸收,范圍是很廣泛的,其中也包括駢文的成分。
在主張「文以明道」的同時也承認作者個人的內在情感在散文中表現的合理性,在主張「師古人」的同時又強調語言的創新和風格的個性化,這是韓愈散文理論的精華所在。但是,個人內在情感與個性的表現與「道」的要求,並不是很容易統一的,而常常會出現矛盾。面對這種矛盾,韓愈在理論上還是把「道」放在首位。他一方面承認人的內在情感是文學創作成敗的基礎,但另一方面又試圖把這些感情盡可能納入合乎封建倫常的規范中。他說他自己的「道」,乃是「夫子、孟軻、揚雄所傳之道」(《重答張籍書》),自己的「文」是「歌頌堯舜之道」的文,內容「皆約六經之旨」,雖然有「感激怨懟奇怪之辭,以求知於天下」,但也決「不悖於教化,妖淫諛佞譸張之說無所出於其中」(《上宰相書》)。總之,「道」對個性對情感的寬容,還是有限度的。
至於韓愈本人的創作,又比他的理論更能反映出他作為文學家的氣質。其中雖然有大量論「道」言「性」的作品,如《原道》、《讀荀子》等,但也有許多既出於真情,又刻意追求藝術性的文學作品。所以,當時人裴度說他「恃其絕足,往往奔放,不以文立制,而以文以為戲」(《寄李翱書》),後來人說他「徒語人以其辭」(王安石《上人書》)、「第文人耳」(宋釋契嵩《非韓》)、「以為文人則有餘,以為知道則不足」(張耒《韓愈論》),尤其是南宋大儒朱熹,更指責他「裂道與文以為兩物」(《讀唐志》),都看到了他在追求「道」與追求「文」之間的脫節現象,看到了他對文學性的興趣往往超過了對政治倫理的興趣這一事實。但是,這恰恰是韓愈在文學創作中取得成功的原因所在。在創作實踐中,他既投入了豐富的情感,又運用了很高的語言技巧,因而寫出了許多優秀的散文作品。
韓愈的《原道》、《原毀》、《師說》、《爭臣論》等說理文結構嚴謹,重視行文的氣勢和邏輯,過去很受一般古文家的稱賞,但文學價值並不高。倒是一些議論性的短文,帶著充沛的感情,寫得真摯動人。如《送孟東野序》為孟郊鳴不平,激動地發泄著對時代與社會埋沒人才現象的一腔怨氣;《送董邵南序》則借安慰因「舉進士,連不得志於有司」而只好去燕趙謀事的董邵南,抒發對才士沉淪不遇、生不逢時的感慨;
而《送李願歸盤谷序》則借贊美退隱者的清高,斥責那些「伺候於公卿之門,奔走於形勢之途,足將進而趑趄,口將言而囁嚅」的小人的卑劣行徑,蘊含了下層文人在社會壓抑下一種急於宣洩的「不平之氣」。此外,還有一些近乎寓言的雜感,則銳利尖刻、生動形象,往往一針見血,而又不動聲色。
如《雜說一·說龍》、《雜說四·說馬》、《獲麟解》等,都是借龍、馬、麟等動物的遭遇來寫人的,在這些雜感中往往包含了韓愈自己懷才不遇的感慨或窮愁寂寞的嘆息。如著名的《說馬》: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只辱於奴隸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在韓愈的散文中,悼念其侄韓老成的《祭十二郎文》尤其具有濃厚的抒情色彩。哀弔之文前人多用駢體或四言韻文寫作,在整齊的格式中求得一種庄肅之感。而此文全無格式、套語,而且不像韓愈其他文章那樣講究結構。全文以向死者訴說的口吻寫成,哀家族之凋落,哀自身之未老而衰,哀死者之早夭,疑天理疑神明,疑生死之數乃至疑後嗣之成立,極寫內心之辛酸悲慟;中間一段寫初聞噩耗時將信將疑、不甘相信又不得不信的心理,尤其哀切動人。文章語意反復而一氣貫注,最能體現在特定情景下散體文相對於駢體文的優長。
韓愈的記敘文中,如《張中丞傳後敘》、《毛穎傳》、《石鼎聯句詩序》等,敘事中或加渲染,或雜諧謔,也寫得很生動傳神。像《張中丞傳後序》寫南霽雲向賀蘭進明求援,而賀蘭進明出於妒忌,按兵不動,反而設宴以籠絡南霽雲,這時,韓愈以濃筆重彩寫道:
霽雲慷慨語曰:「雲來時,睢陽之人不食月余日矣,雲雖欲獨食,義不忍;雖食,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斷一指,血淋漓,以示賀蘭,一座大驚,皆感激為之泣下。
下面,接著又加上一節:
(南霽雲)將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圖,矢著其上磚半箭,曰:「吾歸破賊,必滅賀蘭,此矢所以志也。」
這兩段,在刻畫南霽雲忠勇堅貞品格的同時,把南霽雲剛烈的個性也凸現出來了。在《石鼎聯句詩序》中,韓愈充分運用欲擒故縱、借外現內的方法,描寫才智過人的道士軒轅彌明與劉師服、侯喜二人聯詩的戲劇性過程和人物的心理變化。
他先寫道士的貌不驚人,「白須黑面,長頸而高結,喉中又作楚語」,因而反襯出侯喜等人「視之若無人」的高傲似乎合情合理。但當應彌明之請而聯詩後,這種心理上的高傲就開始發生變化:一開始聽到寫詩,劉師服便「大喜,即援筆題其首兩句」,侯喜也當仁不讓,「踴躍,即綴其下」,道士卻一面「袖手竦肩,倚北牆坐」,一面高吟兩句「龍頭縮菌蠢,豕腹漲彭亨」,機帶雙敲,詭譎中暗含譏刺,兩人便驚住了;但他們心中仍然不服,還想倚多取勝,「聲鳴益悲,操筆欲書,將下復止,竟亦不能奇」,道士則「應之如響,皆穎脫含譏諷」。
直到三更,兩人心理上已徹底被擊潰,而道士「又唱出四十字」,這時兩人「大懼,皆起立床下拜」,道士卻已「倚牆睡,鼻息如雷鳴」。這篇文字如同小說,把兩個文人酸文假醋的模樣、前倨後恭的心理和道士不拘小節、放盪機智的形象寫得十分生動。
縱觀韓愈的散文創作,其藝術技巧可以歸納為以下三方面:
首先,韓愈很注意語匯的創新。駢文的一個重要缺陷就是語言陳舊、套路濫熟、好用典故,而他從前人的語匯中推陳出新,從當時的口語中提煉新詞,創造出不少新穎的語匯,使文章常常閃現出妙語警句,增添了不少生氣。像《送窮文》中的「面目可憎」、「垂頭喪氣」,《進學解》中的「動輒得咎」、「佶屈聱牙」、「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原道》中的「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送孟東野序》中的「不平則鳴」,《應科目時與人書》中的「俯首帖耳」、「搖尾乞憐」等,都是沿用至今、鮮明生動的詞語。此外,韓愈還一反駢文好用華麗詞藻的習慣,採摭一些不為人所用或刺激性很強的詞彙,如《送窮文》寫鬼「張眼吐舌,跳踉偃仆,抵掌頓腳,失笑相顧」,《石鼎聯句詩序》寫人「白須黑面,長頸而高結」,《進學解》寫治學「牛溲馬勃,敗鼓之皮,俱收並蓄」,《送廖道士序》寫山氣「蜿蟮扶輿,磅礴而郁積」,看起來未必美,但極其生動傳神。當然有時韓愈也不免矯枉過正,用一些冷僻生澀的文字,使文章佶屈聱牙,拗口難通。
其次,韓愈很注重句式的設計。駢文的句式,固然整齊合拍、音節響亮,但缺少變化,氣勢較弱,韓愈的散文,則極善於交錯運用各種重復句、排比句、對仗句,來增加文章的變化與氣勢,發揮散文句子可長可短的優勢,彌補散文缺乏音樂美和節奏感的缺陷。如《進學解》第二段論先生的學業、儒道、文章、為人,四層敘述結尾分別是「先生之業,可謂勤矣」、「先生之於儒,可謂有勞矣」、「先生之於文,可謂宏其中而肆其外矣」、「先生之於為人,可謂成矣」,使四層意思的節奏顯得很整齊分明,語氣在流暢中重重疊疊,層層加碼,為後面突然的大轉折作了有力的鋪墊。又如《畫記》中述畫中之人,不避重復地列舉了「騎而立者五人,騎而被甲載兵立者十人,一人騎執大旗前立,騎而被甲載行且下牽者十人,騎而負者二人……」等三十二種姿態的一百二十三人;
記畫中的馬,則一一寫了二十七種馬的姿態,看起來很羅嗦,但讀來卻娓娓動聽,畫上各種人、馬姿態畢現,各種長短錯落、節奏不一的句式以極其繁復的方式組織在一起,正好令人感受到這是一幅龐大細密、錯落參差的宏大圖畫的布局形式。此外,《送孟東野序》連用三十八個「鳴」,由於句式變化,並不令人感到單調,反而有一種噴涌而出、咄咄逼人的氣勢;前面提到《祭十二郎文》中寫初聞噩耗時心理的一段,句句用語助詞收尾,但「也」、「乎」、「耶」的不同語氣錯落相雜,或感嘆或疑問,句子忽長忽短,很真實地表現出感情的激烈的起伏變化。
再次,韓愈極為注意文章的結構布局。他有時以重筆陡然而起、突兀而現,抓住讀者目光,然後再轉入本題,如《送董邵南序》以「燕趙古稱多感慨悲歌之士」起首和《送溫處士赴河陽軍序》以「伯樂一過冀北之野而馬群遂空」起首;
有時則從遠處迂迴而來,如《送區冊序》先說陽山的究僻荒寒、文化落後,然後借莊子關於逃世之人聞空谷足音而喜的話轉接,寫出其時其境中與區冊交識的愉快。至於《送孟東野序》則是上述兩種類型的結合,文章從「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的警句振起後,卻不引入孟郊之事,而是從物聲說到人聲,從人聲說到文辭,文辭又是從上古說到有唐,一路惝恍迷離,不著邊際。最後寥寥數語歸結到孟郊,反觀前文,既是作者自身人生感想的抒發,又成為本文正題的鋪墊。另外,像《原道》那種抽絲剝筍般的層層推進,《原毀》的正反互映、通篇對比,雖是單純說理文字,文章的道理也是相通的。值得注意的是,在特定情況下,韓愈還有意避免搖曳生姿的文章結構。如《柳宗元墓誌銘》寫得十分平實,表現出他對這位朋友愛其人格、才華而惜其行事(韓不贊同柳參與永貞革新)、憐其遭遇的心情;《祭十二郎文》也是直抒衷情,不有意為文。但這其實也是對於文章結構的一種精心考慮,即在這種情況下,自然平實就是最好的結構。
韓文具有各種體式,風格也有所不同,其最顯著的特徵是氣勢雄大、感情充沛而文字奇崛新穎、句式參差交錯、結構開闔變化,前人說它「猖狂恣肆」(柳宗元《答韋珩示韓愈相推以文墨事書》)、「如長江大河,渾浩流轉,魚黿蛟龍,萬怪惶惑」(蘇洵《上歐陽內翰書》)。當然,韓愈在文章上很用力,「做」的痕跡也是難免的。
當時,韓愈是文壇上的領袖,他不僅自己提出理論,參與實踐,而且極力推獎提攜文學上的同道,如作《薦士詩》推薦孟郊,寫狀推薦張籍、樊宗師(《薦張籍狀》《薦樊宗師狀》),寫文為李賀打抱不平(《諱辯》)等。他自己也說交遊很廣,「所與交往相識者千百人……或以事同,或以藝取」(《與崔群書》),李翱則說他「頗亦好賢」,像「秦漢間尚俠行義之一豪雋」(《答韓侍郎書》),因此,在他周圍形成了一個作家集團,他們在詩文兩方面都進行了具有創新意義的努力。在詩歌方面取得成就的人不少,散文方面則除了韓愈外,其他人的成就都不大。如李翱以議論文為主,雖結構整飭,卻缺乏文采和氣勢;皇甫湜的散文則比較重視外在語言形式上的奇崛,但情感力度較弱,氣勢也不夠雄大;樊宗師的散文更把韓愈的語言奇崛險怪推向了極端,雖然「詞必己出」,但他忽略了語言交流的通則,走向了晦澀艱深。 給分吧
Ⅶ 《馬說》,說誰呢──《馬說》教學片斷及點評
《馬說》,說誰呢? ──《馬說》教學片斷及點評 執教: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五里界中學 徐強 點評: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五里界中學 彭敦運 真煩人,這個學校待遇差,事情總多! 這不,每年一次的校際教學交流活動又開始了。參加工作六年,前三年學別人的,這兩年,別人學我的。好不容易在教學上有了點收獲,也許自己感覺翅膀也硬了,臨近一學期末,一些優秀教師在偷偷地琢磨挪個地發展。我啊!算不上很優秀,但也被一些領導和老師譽為中學近幾年最具潛質的「千里馬」之一。雖然能得到領導和群眾的肯定,還能受到許多學生及其家長們的歡迎,但畢竟身處農村,而這學校,學生層次不一,長時間呆下去,用某個教研員的話說,「環境造就人,也會影響人」。一段時間內,我總自感此地難發揮千里之能,「力有餘而地不廣」啊!奈何,奈何? 接受任務後,自然少不了一番精心的准備。畢竟……這也許是我在這里的告別演出了。哎! 課在期盼中開始了…… 「……一食或盡粟一石……食之不能盡其材……」學生們搖著頭晃著小腦袋背誦著課文《馬說》,教室一片祥和之氣,來聽課的領導和老師們的臉上都露出了滿意的微笑,我也暗自高興。 我下意識地看看掛著教室後的時鍾,還剩五分鍾。不要緊,這課文雖然短,但我採取的是淺入深出、後發升華的教學策略。這五分鍾是我留給學生自主質疑探究的活動時間。於是,在學生背誦之後,我輕松地說:「同學們,今天,我們共同學習了韓愈先生的《馬說》,剛才大家的表現我很滿意。」我故意停頓了一下,有的聽課老師和學生不自覺地看了看手錶,疑惑地望著我。我暗暗高興,接著說:「一篇文章學到什麼地步才算終結了呢?難道大家對這篇文章沒有其他問題了嗎?」我環視著教室,有些學生躍躍欲試。「有什麼想法,有什麼問題,說吧,問吧!」我親切地說。 這時,劉雄把手舉得高高的。這孩子,是我們學校一老師的獨苗,平時很活波的,往日和我的關系也是最親密的。今天上課他居然很沉悶,一點也不抬我的「庄」!這時快要下課了,難道他想「力挽狂瀾」,好好表現一下嗎?這傢伙,總有驚人之說!好吧,就點他吧! 「這個問題……你提出來對我們復習本節課內容很有幫助,我想請個同學幫你解答,好嗎?」我隨意地說到,而一些學生也舉起了手。 「不!老師,我想請您親自回答!」劉雄固執地說。全班忽然寂靜無聲,聽課老師也停下記筆記的手,注視著我。「這傢伙,搞什麼鬼啊?」我納悶著,走到他身邊,小心地說:「好吧,大家一起來監督徐老師是否也理解了作者寫作意圖啊!」我一字一詞地慢慢地說:「《馬說》這篇文章借古代伯樂和千里馬的故事,以喻封建統治者不識人才,甚至摧殘人才、壓抑人才,也表現了作者的憤憤不平之情。……你……還有什麼問題嗎?」 「老師,那你說,這千里馬找不到伯樂,那還是千里馬嗎?」劉雄一副不依不饒的神情。 「嗯,這個問題有點意思!」我露出了微笑,反問他:「那你認為千里馬在沒發現出它的才能之前,它有日行千里的才能嗎?」教室開始騷動了,有的學生開始交頭接耳著。 「作者說的原因是『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並且駕馬之人『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就算『雖有千里之能,安求其能千里也』?」教室響起了掌聲,我也使勁地點著頭。劉雄言猶未盡:「可是,沒有給予千里馬應有的待遇和機會,那千里馬還是千里馬嗎?它真會『泯然眾人矣』嗎?」 是啊,千里馬之所以稱作「千里馬」,肯定有它超越一般馬的才能。可是,就算一匹馬真有千里之能,而那飼養它的人卻沒有給予它相應的待遇,得不到相應的待遇,那馬能日行千里嗎?表現不出千里之能,那還算是「千里馬」嗎?如果說偶爾還能曇花一現,展示一下千里馬的風采,但長期得不到千里馬的禮遇,千里馬錯過了最佳培養時期,以後它只能是百里馬了!唉,現在的我豈不是那可憐的「千里馬」啊?! 可現在是在上課啊!我怎麼這傷感?我這想法能跟學生說嗎?這時,我發現學生們的表情振奮,彷彿很激動的樣子。「他們怎麼了?莫非……」我看看了劉雄,這孩子很有靈巧。我想調動的事情還只是悄悄進行,難道這么快就從領導傳到全校老師,然後又傳到教師子女。那現在……瞬間,我若有所悟。完了,他們都已經知道我想走的事情。 唉,這群孩子!作為一個新派的有個性的語文教師,他們喜歡我是自然的。但我飄逸的教學風格之外還有近乎嚴厲的督導,他們也多有怨言啊!我的離去應該頗受一些「自由派」歡迎吧?想當初接手這個班的時候,我幽默的課堂兼嚴格的訓練輔導讓一些學生愛恨交加,有些散漫成慣的學生還一度想讓我「左遷」呢!幸好我調度有方,在幾次較量中,我終於坐穩了「武林盟主」一位。這大半年,我的新政在孩子們的支持下順利推行,吸引了別班師生的眼球,還多次以優異的成績征服了全校師生。可我,身處這校已經多年了,家人也多次勸我調到比較近的學校上班,但我總想先干出一番事業再走。為此,我的女友也與我冷戰分手了。 痛苦過,傷心過,我還是堅持著自己的選擇。如今,我彷彿下定決心離開。或許,森林的盡頭就是草原,小溪也終要流歸大海啊!我下意識地看了看同行,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