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教案 > 生物進化的歷程教案

生物進化的歷程教案

發布時間:2021-01-23 13:17:23

❶ 生物進化的大致歷程

生物進化的歷程:
原始生命的產生,揭開了生物進化發展的新紀元。原始生命產生後,由於營養方式的不同,一部分原始生命進化為具有葉綠素的進行自養生活的原始藻類;一部分原始生命進化成為沒有葉綠素、靠攝取現成有機物為生的原始單細胞動物。這些原始藻類和原始單細胞動物,再各自進化成為各種各樣的植物和動物。
這是一棵動物進化歷程樹。從樹干基部到樹梢表明了動植物進化的歷程。越靠近樹干基部的植物或動物,出現的時間離現在越久遠、越低等;越靠近樹梢的植物或動物出現的時間離現在越近、越高等。樹幹上有兩個大的分枝,左邊的表示動物的進化歷程,右邊的表示植物的進化歷程。在每個分枝上又有許多小的分枝,這些小分枝依次表明了各個類群的動物和植物的進化順序,以及進化地位。
1植物進化的歷程:自然界的植物有四個主要的類群:藻類植物、苔蘚植物、蕨類植物和種子植物,種子植物又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1)藻類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有單細胞和多細胞的,結構比較簡單,沒有根、莖、葉等器官的分化。
提問:各個生物類群的特徵反映了它們在進化歷程中的地位,根據藻類植物的特徵,我們應該把它放在生物進化歷程樹的什麼位置?
答:藻類植物的特徵表明了宏觀世界是低等的植物類群,所以應該位於進化歷程樹的最下邊的分枝上。
(2)苔蘚植物一般具有莖和葉,但是莖葉里沒有輸導組織,受精過程離不開水,適於生活在陰濕環境中。
(3)蕨類植物具有真正的根、莖和葉,並且根、莖和葉里具有輸導組織和比較發達的機械組織,植株較高大,受精離不開水,大多生活在陰濕環境中。
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都是由原始藻類經過漫長的年代進化而來。但是,從二者的特徵來看,蕨類植物比苔蘚植物能夠更好地適應陸地生活。因此,蕨類植物比苔蘚植物高等。
由於苔蘚植物在結構和生殖上的特點,限制了苔蘚植物進一步向陸生生活發展,而蕨類植物由於能更好地適應陸生生活,一部分原始蕨類植物逐漸進化成為種子植物。
提問:種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這兩大類植物,哪一類更高等,為什麼?
被子植物更高等。因為種子外面有果皮包被,有利於保護種子,繁殖後代,能更好地適應陸地生活,所以被子植物是植物界最高等的類群。
小結:由此,我們可以總結出植物進化的規律,身體從單細胞到多細胞,結構由簡單到復雜,地位由低等到高等,生活環境由水中逐漸過渡到陸地。
2動物進化的歷程:
提問:動物可以分成幾個大類群?
答: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
(1)我們先來看無脊椎動物的進貨歷程。請同學們回憶一下,無脊椎動物分為哪幾個主要的門?
從結構上看,最低等、最原始的無脊椎動物是原生動物,由單細胞的原生動物進化到多細胞的腔腸動物;由二胚層的腔腸動物進化到三胚層的扁形動物;線形動物出現了肛門;環節動物出現了真正的體腔;節肢動物是真正適應了陸地生活的無脊椎動物。在這個過程中,動物的結構越來越復雜,逐漸出現了組織的分化,出現了器官和系統,生活環境逐漸從水中到陸地。
(2)在無脊椎動物中有一類叫做棘皮動物,海星、海參、海膽都是這一類動物。由原始的棘皮動物進化成了原始的脊椎動物。
提問:我們學過的脊椎動物有幾個綱?
脊椎動物是高等動物,地球上最早出現的脊椎動物是古代的魚類。古代的魚類生活在水中,後來由於地球氣候變化,湖水、池塘等乾涸,古代魚類中的總鰭魚類,經過漫長的歲月,演變成原始的兩棲類。
兩棲動物是最早登上陸地的脊椎動物,但是,兩棲動物還沒完全擺脫水的束縛,必須在水中產卵、孵化以及渡過幼體階段。
原始的兩棲動物逐漸進化成為原始的爬行動物。爬行動物在陸地上產卵、孵化,完全擺脫了水的限制,成為真正的陸生動物。陸地生活環境的復雜多變,為動物的進化提供了新的生態環境和適應方向,原始的爬行動物向各個方向分化和發展,分別進化為原始的鳥類和哺乳類。
小結:由此看來,與植物的進化歷程一樣,動物也是由單細胞到多細胞,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等到高等,從水生到陸生進化。
3由此我們可以總結出生物的進化規律: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陸生。
三人類的出現:在生物進化的歷程中,人類是生物進化到更高階段的產物,那麼人究竟是由哪類古生物進化來的呢?
與所有哺乳動物一樣,人體也具有恆溫、胎生、哺乳等哺乳動物的基本特徵。這說明了人類與哺乳動物有著較近的親緣關系。在生物分類中,人類屬於脊椎動物門、哺乳綱、靈長目、人科、人屬、人種。在靈長目中,除人科外,還有猴科、長臂猿科、類人猿科等。

❷ 生物進化過程

最早的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us afarensis), 其出現年代少於400萬~300萬年, 這個物種腦容量很小, 雄性明顯遠比雌性為大, 被稱為"露西"(Lucy)的年輕雌性南方古猿骸骨於1974年在依索比亞出土, 由於骨骼較為完整, 使人能確立古猿的行走形式: 以足直立, 步履蹣跚, 科學家從肩胛骨及臂骨分析發現: 南方古猿仍保持靈長類遠祖的攀援的特徵 。之後發現非洲南方古猿 (Australopithecus africanus), 據推測: 身高為145厘米, 雄性平均體重為65千克, 雌性35千克 , 腦容量為現代人的三分之一。

粗壯南方古猿 (Australopithecus robustus) 已有臼齒的產生, 它們開始以硬質及多且纖維的植物為食。它們已經有明顯的社會關系, 能製造及使用簡單工具, 最早的石器出現於250萬年前, 工具亦有明顯的分化, 如砍伐器、刮削器和多邊器, 此外, 還在古猿遺址中發現獸骨與角器等。在屏障東部成功進化的大量粗壯型南方古猿最終不敵天然的災害: 300萬年前突然爆發的火山把南方古猿葬身在東非大裂谷的火場中, 這是人類進代歷史上一場大浩劫。 鮑氏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us boisei)為稱東非人, 被認為是粗壯南方古猿的地理變異種。

纖細型南方古猿最接近人屬(Homo)的古猿, 生活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 以採集植物的塊莖和野果為食, 它們可能還會拾取死獸分吃屍肉, 為了保障足夠的食物來源, 開始出現了狩獵, 草原中的羚羊、野鹿及毛驢成為了獵殺的對象, 同時為了防止大型肉食動物的侵襲, 它們會有守望相助的義務, 它們經過一系列的自然適應,成功演變向人的發展方向 。距今350萬~150萬年前, 這種南方古猿以雙足行走的穩健演化, 使它們成功地晉身為人類的原形。
能人意即能製造工具的人種, 它為人屬的最原始的成員, 腦容量為男: 700~800毫升,; 女500~600毫升, 可能已具語言能力。從他們的遺址中發現大量的石器, 可以聯想人類的祖先已經學會敲打石塊製造石器及用石器迪敲擊獸骨或宰割獸肉。從發掘場地得知: 能人曾與幾種不同種類的南方古猿、甚至人屬共存於同一場所中, 由於他們有各自的生活習性, 沒有戰斗的考古被發現, 甚至發現有能人與後代直立人共存的紀錄。經過數十萬年的演進, 能人最終全為直立人所取代, 成為人類的主流。
當直立人出現時, 人類史己經有漫長的歲月, 他們承繼了其先驅的技能, 並加以改良, 那時候人類懂得用火, 也能象現代人般進行奔跑, 依照自己的心思製作石器, 從腦髗骨的結構可以確定他們有語言的能力, 從最豐富的北京直立人遺址中發現近10萬件石器製品和用火痕跡, 以及百多種動物化石, 從燒骨而知他們已有熟食的習慣, 狩獵的結果使人類有肉食的傾向, 肉食對人體的影響可分為: 大腦能攝取更多營養, 從而促進咦韉男

❸ 生物進化的主要歷程

一切生命形態發生、發展的演變過程。「進化」一詞來源於拉丁文evolutio,原義為「展開」,一般用以指事物的逐漸變化、發展,由一種狀態過渡到另一種狀態。1762年,瑞士學者邦尼特最先將此詞應用於生物學中。

進化思想的發展 古代人們在栽培植物和馴養動物的生產實踐中,積累了關於生物的形態、構造和生活習性的知識,注意到生物機體的變化以及生物與環境的關系,逐步形成了樸素的生物進化思想。古希臘的亞里士多德通過對他那個時代有關動物的知識的系統整理,把540種動物按性狀的異同分為有血的和無血的兩大群,每群之下又分為若干類。他進一步提出生物等級即生物階梯的觀念,認為自然界所有生物形成一個連續的系列,即從植物一直到人逐漸變得完善起來的直線系列。中國戰國時期匯集的《爾雅》一書記載了生物類型的變化;漢初的《淮南子》一書,不僅對動植物作了初步分類,而且提出各類生物是由其原始類型發展而來的。

近代科學誕生以前,進化思想發展緩慢,當時廣為流行的是神創論和物種不變論。這種觀點直到18世紀仍在生物學中占統治地位,其代表人物是瑞典植物學家C.von 林耐(1707~1778)。他所提出的分類系統雖然有助於揭示生物物種之間的歷史聯系,但他卻把物種看作是上帝創造的不可改變的產物。隨著生產和科學的發展,積累了許多新的與物種不變相矛盾的事實。在大量事實的影響下,甚至象林耐這樣堅定的神創論者,在晚年也不得不承認由於雜交的結果能產生新種。和林耐的觀點相反,法國學者G.L.L.布豐(1707~1788)相信物種是變化的,現代的動物是少數原始類型的後代。他把有機體與居住環境聯系起來,認為氣候、食物和人的馴養等因素可引起動物性狀的變異。1809年,另一位法國學者J.-B.de拉馬克(1744~1829)在其《動物學哲學》中,用環境作用的影響、器官的用進廢退和獲得性的遺傳等原理解釋生物進化過程,創立了第一個比較嚴整的進化理論。1859年C.R.達爾文發表《物種起源》一書,論證了地球上現存的生物都由共同祖先發展而來,它們之間有親緣關系,並提出自然選擇學說以說明進化的原因,從而創立了科學的進化理論,揭示了生物發展的歷史規律。

19世紀80年代以來,以A.魏斯曼(1834~1914)為代表的新達爾文主義,把種質論和自然選擇學說相結合,豐富了達爾文的進化理論。20世紀30年代以來,以T.杜布尚斯基(1906~1975)等人為代表的綜合進化論綜合了細胞遺傳學、群體遺傳學以及古生物學等學科的成就,進一步發展了以自然選擇為核心的進化理論。60年代末,日本學者木村資生等人提出中性學說,又在分子水平上揭示了進化的某些特徵,補充、豐富了進化論。

進化的進步性 地球上的生命,從最原始的無細胞結構生物進化為有細胞結構的原核生物,從原核生物進化為真核單細胞生物,然後按照不同方向發展,出現了真菌界、植物界和動物界。植物界從藻類到裸蕨植物再到蕨類植物、裸子植物,最後出現了被子植物。動物界從原始鞭毛蟲到多細胞動物,從原始多細胞動物到出現脊索動物,進而演化出高等脊索動物——脊椎動物。脊椎動物中的魚類又演化到兩棲類再到爬行類,從中分化出哺乳類和鳥類,哺乳類中的一支進一步發展為高等智慧生物,這就是人。

生物界的歷史發展表明,生物進化是從水生到陸生、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等到高等的過程,從中呈現出一種進步性發展的趨勢。一般說來,進化過程的進步具有如下特徵:①在生物界的前進運動中,可以看到不同層次的形態結構的逐步復雜化和完善化;與此相應,生理功能也愈益專門化,效能亦逐步增高。②從總體上看,遺傳信息量隨著生物的進化而逐步增加。③內環境調控的不斷完善及對環境分析能力和反應方式的發展,加強了機體對外界環境的自主性,擴大了活動范圍。

生物進化的道路是曲折的,表現出種種特殊的復雜情況。除進步性發展外,生物界中還存在特化和退化現象。特化不同於全面的生物學的完善化,它是生物對某種環境條件的特異適應。這種進化方向有利於一個方面的發展卻減少了其他方面的適應性,如馬由多趾演變為適於奔跑的單蹄。當環境條件變化時,高度特化的生物類型往往由於不能適應而滅絕,如愛爾蘭鹿,由於過分發達的角對生存弊多利少,以至終於滅絕。對寄生或固著生活方式的適應,也可使機體某些器官和生理功能趨向退化。如有一種深海寄生魚,雄體寄生在雌體上,雄體消化器官退化,唯有精巢特別膨大,以保證種族繁衍。

有些研究者對進化的進步性表示懷疑,認為進步性不是進化的基本特徵,也不是進化的本質。科學研究證明,進化不全都引起進步,進化過程中也有退化,但從有機界總的進化過程看,進步性發展是進化的主流和本質。

進化的方式 生物界各個物種和類群的進化,是通過不同方式進行的。物種形成(小進化)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漸進式形成,即由一個種逐漸演變為另一個或多個新種;另一種是爆發式形成,即多倍化種形成,這種方式在有性生殖的動物中很少發生,但在植物的進化中卻相當普遍,世界上約有一半左右的植物種是通過染色體數目的突然改變而產生的多倍體。物類形成(大進化)常常表現為爆發式的進化過程,從而使舊的類型和類群被迅速發展起來的新生的類型和類群所替代。

漸進進化是達爾文進化論的一個基本概念。達爾文認為,在生存斗爭中,由適應的變異逐漸積累就會發展為顯著的變異而導致新種的形成。因為「自然選擇只能通過累積輕微的、連續的、有益的變異而發生作用,所以不能產生巨大的或突然的變化,它只能通過短且慢的步驟發生作用」。與達爾文的主張相反,早期遺傳學家如荷蘭的H.de弗里斯等相信,新種可由大的不連續變異即突變直接產生,並把這種方式看作是進化變化的主要源泉,認為自然選擇對生物的進化不起積極作用。現代進化論堅持達爾文的漸變論思想和自然選擇的創造性作用,強調進化是群體在長時期的遺傳上的變化,認為通過突變(基因突變和染色體畸變)或遺傳重組、選擇、漂變、遷移和隔離等因素的作用,整個群體的基因組成就會發生變化,造成生殖隔離,演變為不同物種。20世紀70年代以來,一些古生物學者根據化石記錄中顯示出的進化間隙,提出間斷平衡學說,代替傳統的漸進觀點。他們認為物種長期處於變化很小的靜態平衡狀態,由於某種原因,這種平衡會突然被打斷,在較短時間內迅速成為新種。

生物的進化既包含有緩慢的漸進,也包含有急劇的躍進;既是連續的,又是間斷的。整個進化過程表現為漸進與躍進、連續與間斷的辯證統一。

❹ 生物進化的歷程是怎樣的

原因來是,可能需要幾千年幾萬年甚源至幾十萬年的時間!不怎麼明顯的例子是雞變異,而是騾子,眾多的普通雞在裡面與變異雞互相繁育後代,不然就又是一個新物種,現在的雞被人一代一代挑選形成了肉食雞和蛋雞,才能達到這點,而這僅僅用了幾十年,自然條件需要普通雞變異成這種的話。如果在自然條件下,而減弱了變異雞的優勢,最明顯的例子來講就像驢和馬生出來的不會是驢也不會是馬!不過騾子不能生育後代

❺ 生物進化的歷程是怎樣的

人類起源至今還沒合理的解釋。
隨著現代科技、考古的進步,人類進化之迷逐漸清晰,同時達爾文的進化論越來越受到強大的挑戰。
無論進化論各個主流學派之間的分歧有多大,它們對人類祖先體形的想像卻很相近。認為人類體質有兩個最大的迷:一是直立,二是體毛稀少。
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指出人是從古猿進化來的,結合當代考古成果,人類進化時間表是:
古猿(1400--800萬年前)南猿(400--190萬年前)猿人(170--20萬年前)
由此來看,古猿與南猿間空缺400萬年,南猿與猿人間空缺20萬年,其間進化的關鍵階段至今未找到過渡種類的化石,因此,科學家們對於人類起源產生了謎團。1960年英國人哈代提出\'海猿說\',指出800-400萬年前,古猿曾下海生活,後重返陸地。證據是:人的皮膚裸露無濃密體毛,有皮下脂肪,淚腺分泌及排出鹽分,出汗及性行為生理機制像水獸一般,而靈長類動物體表有濃密體毛,無皮下脂肪,其生理機制與人類大相徑庭。人在水中分娩無痛苦,嬰兒天生喜歡水,人潛水時地反應與海豹等類似。但該理論無法解釋400萬年的化石缺環,人類
至今並未發現海洋古猿化石。另外一些科學家提出在400萬年空缺中古猿與某種海洋生物發生了基因重組,即\'海陸雙祖復合說\'至於是哪一種海洋生物尚無證據。還有科學家認為人的祖先是外星人與地球雌猿結合出來的。總之,人類起源之謎還在爭論,還需要證據。
幾乎所有人都認為人類的體毛特徵是由多毛變化而成的。與哺乳動物相比,人類的體毛稀而細小,表皮柔軟。人類的皮毛特性是自然界唯一的。許多人認為人類的祖先穿了動物皮"衣裳"才導致體毛逐步退化的。這顯然是經不起推敲的,熱帶或非洲大部分人直到近代才穿衣服,他們身體的大部分是長期裸露的,但是非洲人的體毛最稀少。長期生活在寒冷地帶白種人的體毛反而要濃些。唯一的解釋就是:人類的體毛尚未豐滿,而不是退化!
達爾文是用性選擇理論來解釋人體裸化的。這個解釋也很牽強。

閱讀全文

與生物進化的歷程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