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楚劇是什麼國家
湖北的地方戲劇。
楚劇舊稱哦呵腔、黃孝花鼓戲、西路花鼓戲,清代道光年間鄂東流行的哦呵腔與黃陂、孝感一帶的山歌、道情、竹馬、高蹺及民間說唱等融合,形成一個獨立的地方聲腔劇種,1926年改稱楚劇,距今已有一百五十餘年的歷史。楚劇主要流行於武漢、孝感、黃岡、荊州、咸寧、宜昌、黃石七地市四十餘縣。
1922年,楚劇逐漸接受京、漢劇及文明戲的影響,演員和音樂工作者開始了分工,唱腔上創造了〔打腔〕和〔起腔〕等腔調,劇目也開始變單出戲為本戲,並採用一些京劇、漢劇的道具。1927年前後,楚劇整理和創作了《思凡》《趕齋》《賴婚》《汲水》《董永賣身》《張朝忠》《小清官》《烏金記》等六十多個劇目,《葛麻》是解放後享譽全國的楚劇劇目。近年編演了《虎將軍》《中原突圍》等。
楚劇現存劇目約五百個,常演的有兩百多個,其中較為重要的包括《秦雪梅弔孝》《銀屏公主》《趕齋》《殺狗驚妻》《三世仇》《吳漢殺妻》《蔡鳴鳳辭店》《葛麻》《百日緣》《九件衣》《烏金記》《賣棉紗》《啞女告狀》《白扇記》、《思凡》《賴婚》《汲水》《董永賣身》等。楚劇腔調分為板腔、小調、高腔三部分,板腔包括迓腔、仙腔、應山腔、四平、十枝梅等,小調有【十綉調】、【麻城調】、【討學錢】、【賣棉紗】等曲牌,高腔有【鎖南枝】、【梧桐雨】、【山坡羊】等曲牌。楚劇的伴奏樂器主要有胡琴、京二胡、二胡、三弦、板鼓、鈸、大小鑼等。楚劇的角色主要分為生、旦、丑三類,其他行當亦由生、旦、丑演員兼演。楚劇表演講究貼切自然,運用程式手段不拘一格,鄉土氣息濃郁,名演員有沈雲陔、高月樓、關嘯彬、李雅樵、熊劍嘯等。
楚劇貼近生活,緊跟時代,表現手段豐富多樣,具有很強的包容性,充分顯示了鄂東一帶地方文化的特色。目前楚劇面臨著劇團銳減、人員老化、經濟困難、後繼乏人、觀眾萎縮等諸多困難,對珍貴資料與老一輩藝人技藝的搶救也因缺乏資金而難以開展,迫切需要有關方面加以關心扶持。
B. 我也正為那個問題困擾,您能否把您現有的黃梅戲,楚劇,漢劇曲目的mp3發一份,豫劇,京劇也行,非常感謝!
先用來QQ郵箱發一些全劇自mp3,包括錫劇、越劇、楚劇、豫劇、黃梅戲全劇。
QQ郵箱中還有一個TXT文檔,給你發我網盤上的戲曲目錄,包括錫劇、越劇、楚劇、豫劇、黃梅戲全劇和選段。
由於郵箱容量有限、網友眾口難調,而且郵箱文件需要不斷更新上傳才能保證網友順利下載,所以不提倡通過郵箱接收我的戲曲。如要求不高,建議接收我郵箱中的近2G戲曲。
如需超多戲曲,建議注冊網盤,並加我為網盤好友,才能傳給你。我在115網盤上的名字叫第歐根尼,注冊網盤並加我為好友後,在網盤上給我發個消息,將你的網路提問鏈接復制到給我的網盤消息里,我就可以給你分享權,你接收文件只需一分鍾就能把我的戲曲變成你的。整出的打包的全劇mp3和選段近20G。
郵箱方式和網盤方式,希望大家只選一種,因為我郵箱中的文件都是我網盤上的,希望大家和我都不要做重復勞動。要求不高用郵箱,要求高用網盤。用網盤的就不要讓我再用郵箱發了。(如果發現你要的資料郵箱中沒有,你又非要不可,建議用網盤方式,一定在網盤上。)
請大家仔細閱讀,認真理解。由於工作量大,不希望總是回答一些無厘頭的追問。
衷心祝願大家聽戲愉快,天天開心,事事如意!
給115網盤號
C. 京劇的伴奏樂器一般有哪些
1、京胡
又稱胡琴。是中國的傳統拉弦樂器,18世紀時末期,隨著中國傳統戲曲京劇的形成,在拉弦樂器胡琴的基礎上改制而成,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傳統戲曲京劇的主要伴奏樂器。
早期的京胡只有一種規格,經過制琴師與演奏者長期的實踐,京胡發展為各種規格,以適應京劇音樂發展的需要。如今,中國的作曲家還為京胡創作了很多獨奏、協奏曲,京胡也從為京劇伴奏的角落走到了舞台的中央。
2、月琴
月琴,中國傳統彈撥樂器,起源於漢代。音箱呈滿圓形,琴脖短小。全長62、音箱直徑36.3厘米。琴頸和音箱邊框用紅木、紫檀木製,邊框用六塊規格一致的木板膠接而成。面板和背板桐木製。箱內置兩道音梁,支兩個音柱。四軸,四弦,每兩弦同音,五度定弦。琴頸和面板上設八或九個品位。
月琴可用於獨奏、器樂合奏和為歌舞、戲曲、說唱音樂伴奏。它是京劇、評劇、豫劇、楚劇、錫劇、桂劇和台灣歌仔戲等戲劇的伴奏樂器。在京劇文場中,月琴和京胡、三弦合稱三大件(後來,梅蘭芳引入了京二胡,成為四大件了)。豫劇使用大八角無品月琴伴奏,它和二弦、三弦合稱三大件。
3、三弦
三弦,又稱「弦子」,中國傳統彈撥樂器 ,其他少數民族也有類似三弦的樂器。柄很長,音箱方形,兩面蒙皮,弦三根,側抱於懷演奏。音色粗獷、豪放。可以獨奏、合奏或伴奏,普遍用於民族器樂、戲曲音樂和說唱音樂。
三弦是一種用途很廣的彈弦樂器,它不僅可以獨奏和參加民族樂隊合奏,還多用於說唱和戲曲的伴奏,尤其在說唱音樂的伴奏方面,演奏技巧已發展到較高水平。三弦分為大三線和小三弦,大三弦主要用來伴奏京劇等
4、月琶
月琶。具備月琴和琵琶兩種樂器的優點,可以按琵琶的傳統方法來定弦和彈奏,也可採用小提琴定弦法和使用小提琴弦。「月琶」的發音比月琴鏗鏘有力,音量宏大,音質純凈,音色清脆、飽滿而透亮、最適合與京胡合作為京劇伴奏。
5、笛子
笛子,是古老的漢族樂器,也是漢族樂器中最具代表性最有民族特色的吹奏樂器。中國傳統音樂中常用的橫吹木管樂器之一,中國竹笛,一般分為南方的曲笛、北方的梆笛和介於兩者之間的中音笛。音域一般能達到兩個八度多兩個。笛在其他民間歌舞、京劇和其它地方劇種、說唱音樂的伴奏中,也發揮著十分重要的藝術表現功能。
D. 京胡專業的學校
京劇專業是學校的常設專業,為武漢市乃至全國輸送了許多優秀的戲劇藝術人才,自1951年開設第一屆京劇班以來,已招收了四屆,培養學生374人。
1. 招生、學制、培養目標:
1951級招生123名,學制7年。提出「應用科學方法培養戲曲人才,把優秀的傳統和遺產發揚光大」培養目標。1952年改名為「中南文藝學院附屬戲曲學校京劇班」,6月,學生轉入武漢市京劇團、武漢市人民藝術劇院、武漢市楚劇團訓練班繼續學習。
1959級招生130名,學制7年。提出「為國家培養具有馬列主義基本常識、共產主義思想及道德品質,高中文科畢業文化水平,一定的藝術理論修養和專業知識與技能,身體健康的藝術人才」培養目標。
E. 楚劇是地方戲曲的奇葩嗎
湖北古稱為「楚」,楚天楚地孕育了燦爛輝煌的楚文化,誕生了20多個地方戲曲劇種。在文化歷史悠長的荊楚大地上,一直活躍著眾多的藝術劇種,楚劇就是楚苑藝壇一枝獨秀的奇葩。
楚劇舊稱「哦呵腔」、「黃孝花鼓戲」、「西路花鼓戲」,清代道光年間鄂東流行的哦呵腔與武漢市黃陂區、孝感市一帶的山歌、道情、竹馬、高蹺及民間說唱等融合,形成一個獨立的地方聲腔劇種。
其形成初期,只在農村元宵節玩燈時演唱,故又俗稱「燈戲」,後來逐漸出現農閑時演出的麥黃班和常年演出的四季班。
楚劇主要流行於武漢、孝感、鄂州,黃岡、荊州、咸寧、荊門,宜昌、黃石,隨州10地市50餘個區縣。是湖北地區具有廣泛影響的地方劇種。
楚劇的歷史可追溯至清道光年間的1850年以前。1850年葉調元所著《漢口竹枝詞》卷描述:
俗人偏自愛風情,浪語油腔最喜聽;
土盪約看花鼓戲,開場總在兩三更。
文中所提到的花鼓戲即為楚劇。
最早的戲班是光緒年間黃陂的艾九爹和黃陂橫店張麵糊籌組的兩個戲班。當時的唱腔只有哦呵腔、悲腔、四平以及「思兒」、「探親家」等小調。一個戲班七八個人,常演劇目也不多。
1900年,原在農村演出的戲班開始進入漢口附近的沙口、水口兩鎮,在茶園清唱,兩年之後首先進入漢口德租界的清正茶園,開創了楚劇進入城市演出的歷史。
楚劇腔調分為板腔、小調、高腔三部分,板腔包括迓腔、仙腔、應山腔、四平、十枝梅等。
小調有《十綉調》、《麻城調》、《討學錢》、《賣棉紗》等曲牌,高腔有《鎖南枝》、《梧桐雨》、《山坡羊》等曲牌。
楚劇的伴奏樂器主要有胡琴、京二胡、二胡、三弦、板鼓、鈸、大小鑼等。
楚劇的角色主要分為生、旦、丑三類,其他行當也由生、旦、丑演員兼演。楚劇表演講究貼切自然,運用程式手段不拘一格。
迓腔是楚劇的主腔,分男迓腔、女迓腔、悲迓腔、西皮迓腔4種。
其中,男腔粗獷簡朴,女腔委婉柔和,悲腔深沉哀怨,西皮腔質朴剛勁。迓腔的節奏靈活多變,既可敘事,又能抒情,運用廣泛,表現力強。
悲腔只有女腔,為宮徵交替調式。其曲調凄楚婉轉,長於表現悲傷凄涼的情感。仙腔為徵、商交替調式,其曲調或委婉凄楚、如泣如訴,或激烈奔放、悲情滿懷,擅長表達激昂悲憤的情緒。
早期演出僅為一旦一丑,以後出現小生和鬍子生,進入漢口演出後行當角色開始增加,出現正旦、小旦、花旦、老旦、窯旦、小生、老生、丑、花臉諸行當。
楚劇貼近生活緊跟時代,在各個不同歷史時期都創作演出了歌頌正義、抨擊邪惡的新劇目。故而深受廣大群眾的喜聞樂見。
湖北漁鼓,原稱「沔陽漁鼓」,與楚劇、漢劇、花鼓戲合為湖北四大麴種,是湖北流行最廣、群眾熟悉和喜愛的曲藝走唱形式。
湖北曾有麻城漁鼓、長陽漁鼓、襄陽漁鼓、沔陽漁鼓等,自清末以來,多已衰微,唯鄂中的沔陽漁鼓,職業藝人代代相傳,並有豐富的傳統曲目和唱腔。
湖北漁鼓是說唱相間的曲藝形式。說的部分有散白、韻白之分。散白敘述故事情節,或模擬人物的聲態語氣;韻白有敘述及代言兩種,講究抑揚頓挫,伴以雲板擊節。
唱腔曲調主要由沔陽一帶的《打麥歌》、《薅草鑼鼓》等民歌曲調脫胎而來。
結合當地方言韻調,具有節奏明快、曲調高亢的特點。給聽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我國民間藝術史上頗負盛名。
F. 2020年京胡可以報考哪些大學
京劇專業是學校的常設專業,為武漢市乃至全國輸送了許多優秀的戲劇專藝術人才,屬自1951年開設第一屆京劇班以來,已招收了四屆,培養學生374人。1. 招生、學制、培養目標:1951級招生123名,學制7年。提出「應用科學方法培養戲曲人才,把優秀的傳統和遺產發揚光大」培養目標。1952年改名為「中南文藝學院附屬戲曲學校京劇班」,6月,學生轉入武漢市京劇團、武漢市人民藝術劇院、武漢市楚劇團訓練班繼續學習。1959級招生130名,學制7年。提出「為國家培養具有馬列主義基本常識、共產主義思想及道德品質,高中文科畢業文化水平,一定的藝術理論修養和專業知識與技能,身體健康的藝術人才」培養目標。
G. 楚劇的作品有多少
劇目
楚劇現存劇目約五百個,常演的有兩百多個,其中較為重要的包括《秦雪梅弔孝》《銀屏公主》《趕齋》《殺狗驚妻》《三世仇》《吳漢殺妻》《蔡鳴鳳辭店》《葛麻》《百日緣》《九件衣》《烏金記》《賣棉紗》《啞女告狀》《白扇記》、《思凡》《賴婚》《汲水》《董永賣身》等。楚劇腔調分為板腔 、小調、高腔三部分,板腔包括迓腔、仙腔、應山腔、四平、十枝梅等,小調有【十綉調】、【麻城調】、【討學錢】、【賣棉紗】等曲牌,高腔有【鎖南枝】、【梧桐雨】、【山坡羊】等曲牌。楚劇的伴奏樂器主要有胡琴、京二胡、二胡、三弦、板鼓、鈸、大小鑼等。楚劇的角色主要分為生、旦、丑三類,其他行當亦由生、旦、丑演員兼演。楚劇表演講究貼切自然,運用程式手段不拘一格,鄉土氣息濃郁,名演員有沈雲陔、高月樓、關嘯彬、李雅樵、熊劍嘯等。 現代整理的歷史故事劇,如《血債血還》、《劉介梅》、《雙教子》、《追報表》、《三世仇》、《桃花扇》、《太平天國》、《不稱心的女婿》、《獄卒平冤》、《穆桂英休夫》、《悠悠柳葉河》、《東方稅官》等,其中《葛麻》、《劉介梅》、「雙教子》、《追報表》被拍成戲曲藝術片。出現了張巧珍、姜翠蘭、張光明、榮明祥、於盛樂、張一平、彭青蓮、劉丹麗等一批深受人民群眾喜愛的優秀演員。
楚劇,原是孝感的傳統劇種,原名黃孝花鼓,也叫西路花鼓。1926年9月 10日,在湖北劇學總會開會時,由漢劇藝人傅心一提議,才正式定名為楚劇。到鄂中、鄂北和鄂東南的大部 分地區。
2006年5月20日,楚劇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楚劇貼近生活,緊跟時代,表現手段豐富多樣,具有很強的包容性,充分顯示了鄂東一帶地方文化的特色。目前楚劇面臨著劇團銳減、人員老化、經濟困難、後繼乏人、觀眾萎縮等諸多困難,對珍貴資料與老一輩藝人技藝的搶救也因缺乏資金而難以開展,迫切需要有關方面加以關心扶持。
H. 適合老年人聽的楚劇有哪些
楚劇現存劇目約五百個,常演的有兩百多個,其中較為重要的包括《秦版雪梅弔孝》《權銀屏公主》《殺狗驚妻》《三世仇》《吳漢殺妻》《蔡鳴鳳辭店》《葛麻》《百日緣》《九件衣》《烏金記》《賣棉紗》《啞女告狀》《白扇記》、《思凡》《賴婚》《汲水》《董永賣身》等。楚劇腔調分為板腔 、小調、高腔三部分,板腔包括迓腔、仙腔、應山腔、四平、十枝梅等,小調有【十綉調】、【麻城調】、【討學錢】、【賣棉紗】等曲牌,高腔有【鎖南枝】、【梧桐雨】、【山坡羊】等曲牌。楚劇的伴奏樂器主要有胡琴、京二胡、二胡、三弦、板鼓、鈸、大小鑼等。楚劇的角色主要分為生、旦、丑三類,其他行當亦由生、旦、丑演員兼演。楚劇表演講究貼切自然,運用程式手段不拘一格,鄉土氣息濃郁,名演員有沈雲陔、高月樓、關嘯彬、李雅樵、熊劍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