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教案 > 課程目標與教學目標的關系

課程目標與教學目標的關系

發布時間:2021-01-23 12:17:52

❶ 如何准確把握課程標准與教學目標之間的關系

課程目標是上位的目標,教師在教學中通常不能直接套用,課程目標與教學目標之間是什麼樣的關系?如何在教學設計中,准確把握這種關系?這也是老師們經常提出的問題。
1.如何准確把握課程目標與教學目標之間的關系
如《我和小夥伴》(一年級品德與生活課程教師,應該了解長期目標與短期目標的不同功能。課程目標是通過一系列的教學活動綜合實現的,尤其是一些情感態度目標和能力目標,它是要經過長期的培養才能達成,因此教師要在把握整個目標的基礎上,設計單元和課時的教學目標,處理好長期形成的目標和短期教學目標之間的關系,應突出每節課的重點和難點。其實教學目標不必面面俱到,比如說每節課,都要把四個目標寫到,其實是沒有必要的。
總的來說,教學目標應該比較簡捷、清晰、 具體,注意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盡可能根據本校和本班學生的實際狀況和需求來進行設計,尤其要避免大而空的這種情況,比如像課程目標裡面的珍愛生命、熱愛生活,這就是個長期養成的過程,而誠實、勇敢這樣的目標,也是要在實踐中通過不斷的踐行逐步達成的,不宜作為一節課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必須通過具體活動,呈現它的具體內容。
2.在教學實踐中如何設計教學目標
在教學實踐中,老師們應該如何進行教學目標的設計呢?
教學目標是一節課的方向和靈魂,是課堂教學行為的起點和歸宿,更是實施品德與生活有效教學的重要前提與保證。教學目標的設計,要把握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准確地定位教學目標。道德存在於學生真實的生活中,學生的真實生活是課程的基礎,脫離了生活的道德教育,只會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因此我們在制定教學目標的時候,必須堅持以學生為本的理念,以學生的真實生活為基礎,制定適合學生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水平的教學目標。

第二,教學目標的設計還要注意的就是要整體解讀教材,把握不同年段的目標要求。品德與生活、 品德與社會課程是按螺旋上升的思路設計的,新教材就體現了這樣的一種設計思路。比如同樣的內容,在不同年段會重復出現,但是要求不斷提高,並且螺旋上升。不同年段出現的相同內容,各自教到什麼程度,層次如何把握呢?教師要整體解讀教材,了解目標在全套教材當中的一個價值定位,准確找到教學目標的切入點和落腳點,既不過高,也不過低,只有這樣,教學才既不會原地踏步,炒冷飯,也不會盲目地拔高要求,讓學生望而生畏。

第三,要注意從單元的角度來把握教學目標。因為新教材大多是採用了主題同整、單元編排的這種方式,教師要以課程標准和單元目標為基本依據,從整體與部分的角度深度地理解這一課與單元的對應關系和這一課在整個單元中的地位以及這一課的目標與前後課目標之間的邏輯關系,准確地確定各課的教學目標。
比如以單元「我的家人與夥伴」為例,我們來作一個說明。本單元一共有四課,第一課是《我的一家人》,主要是讓學生初步知道家庭的基本構成以及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第二課是《家庭的愛》,主要讓學生體會家人對自己的愛。第三課是《我為家人添歡樂》,主要是引導學生學會用自己的方式關愛父母長輩,表達對家人的感激。第四課是《我和小夥伴》,主要要引導學生喜歡和鄰里小夥伴交往,懂得與夥伴交往的基本原則。本單元每一課與單元目標是相對應的,而且第一、第二、 第三課的邏輯關系是很清晰的,逐層遞進,避免了與其他課簡單無效的重復,教師備課的時候就要把握好。
第四,設計教學目標,還要注意合理劃分課時,制定具體明確的課時目標。以往思想品德課的一篇課文,絕大多數是一課時上完,因此一篇課文的教學目標,就是一節課的教學目標,而現在的品德與生活新課程則不同,大多數課文需要進行兩到三個課時甚至多個課時的教學,在教師教學用書上,編者制定的教學目標,往往是按課文主題來撰寫的,有的教材甚至是按單元主題來編制教學目標的。這就需要老師對教學目標進行合理分解,制定具體明確的課時目標,這樣才能提高每節課的教學效果。

3.教學目標設計中值得注意的問題
當前教學目標設計中還存在哪些問題,值得我們注意呢?
老師們在設計教學目標的時候確實有一些常見的問題,大致有以下這么幾種:
第一種,以教師為主體的表述。比如:《慶元旦》(一年級)一課的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了解人們迎接新年的不同方式,體會元旦的歡樂氣氛,積極參加慶祝元旦的活動。
(2)幫助學生學會安全使用剪刀等簡單工具,嘗試做簡易賀卡。
(3)培養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和創意、設計與製作能力。
這個裡面就使用了「引導學生」、「幫助學生」、 「培養學生」這樣一些詞語,顯然表明行為的發出者是教師,沒有突出學生的主體,如果換一種表述,用「了解什麼什麼 」、「學會什麼什麼」來表述就更好一些。
第二種,教師主體和學生主體混淆。比如:《秋天到了》(二年級)一課的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運用多種感官感受秋天的特徵,將自己融入大自然中。
(2)在欣賞和感受秋天的活動中,使學生加深對秋天的喜愛之情。
(3)通過觀察、比較、品嘗等方法,讓學生了解秋天成熟的果實,感受秋天是個豐收的季節。
第一條目標「引導學生」,就是以教師為主體的。在第二條目標里,「欣賞和感受秋天的活動」是學生主體,但是「使學生加深什麼什麼」呢,又是以教師為主體的,所以就混淆不清了。「引導學生」、「 使學生」、「 讓學生」,這些行為的發出者是教師,而像「欣賞和感受秋天的活動」,「通過觀察、 比較、 品嘗等方法」,又是針對學生而寫的。兩者互相交錯,混為一談。
第三種,運用行為動詞比較隨便。比如:《清涼一夏》(二年級)一課的教學目標:
掌握夏季自我保護的基本策略與方法,學會在生活中加以運用。
行為動詞「掌握」這一結果性目標所要求的層次和程度,超出了二年級學生的實際能力,應為「初步知道」。
第四種,機械地對應、照搬課程標准上的「思維目標」。
關於目標的表述,還有一個問題是需要老師們特別關注的,就是在撰寫的時候,是不是一定要按照課程標準的四個維度這樣的格式來寫呢?
課程標准按照「情感與態度」、「行為與習慣 」、「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四個維度來陳述課程的分目標。課程目標與教學目標是不同的,教學目標是課程目標的下位目標,所以老師不能機械地一一對應、照搬上述目標的格式,每堂課都按四個維度來陳述。而應該把它當做思考教學目標的一條非常重要的原則,處理好「情感與態度」、「行為與習慣」、「 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的關系,根據具體的內容、具體情境來確定教學目標的重點。
第五種,教學目標偏離教材編寫的意圖。比如:《瞧我多精神》(一年級)一課的教學目標:
(1)初步懂得人體姿勢與身體健康的關系。
(2)養成正確的坐、立、走姿勢。
上述目標的制定,比較注重知識的傳授和能力的培養,輕視了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達成。這個課不僅僅是要懂得人體姿勢與身體健康的關系,讓學生掌握正確的坐、立、走的姿勢,還應該知道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表現了一個人良好的精神風貌,同時也體現了對他人的尊重,是講文明、做一名合格公民的表現。所以要從觀念上啟迪學生的認識,激發起學生內心的這種沖動,進一步認識到坐、立、走姿勢的重要性,並在日常生活中養成正確的姿勢,做好思想上和情緒上的鋪墊。本課對這一目標顯然是關注得不夠的。上述的教學目標如果作一些修訂、調整的話,它的正確的表述應該為:
(1) 初步懂得人體姿勢與身體健康精神面貌的關系。
(2)表現對坐、立、走姿勢正確者的欣賞。
(3) 知道正確的坐、 立、 走姿勢,學會正確的坐、 立、走姿勢。
要根據《課程標准》,通過教材文本的引領,教學內容的補充,確定準確、具體可行的多維教學目標。
第六種,目標沒有體現深淺適度。比如:《吃的學問多》(一年級)一課的教學目標:
了解營養學基礎知識,認識到營養全面的重要性。
一年級的學生應該了解淺顯的營養學的知識,去掉了「淺顯」兩個字,就拔高了教學目標,結果是把學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某種食物含某種營養那裡去了,丟掉了所體現的淺顯的營養學的知識。比如各種食物所含的營養是不同的,都是人體生長發育所必需的,用餐時要不挑食不偏食,葷素要搭配,主食不能少,吃點兒雜糧更好。所以老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需要和認知水平來制定目標,不要任意地拔高目標的要求。再比如:《生病真難受》(一年級)一課,教師制定的教學目標之一是:
通過「看病歷」、「學看體溫計」等活動,提高自我保健的意識和能力。
看病歷和學看體溫計這個活動,就超出了一年級孩子的年齡特點,可以看出目標要求是明顯偏高了。一年級的孩子從醫生龍飛鳳舞的診斷說明和各項連成人都不一定看得懂的體檢項目和數據當中,能夠生發出自我保健的情懷、提高自我保健的意識和能力嗎?這恐怕只能是老師的一廂情願而已。再比如說學看體溫計的活動,體溫計的刻度是需要調整角度去看的,是有一定技巧的,對成年人來說,可以先將體溫計的水銀柱甩到35攝氏度以下,再插入相關的部位,然後取出看刻度。但對一年級的學生來說,由於年齡及接受能力,這個活動操作起來困難很大,這個目標要求,它的深淺就不適宜。本課中老師可以針對學生生病量體溫時存在的問題,比如說插的位置不對、時間不充足、夾得不緊摔碎體溫計等方面來加以引導,那這樣學生才會知道生病時,我們量體溫應該怎麼做,目標制定就比較合適了。上述的目標就可以調整為:通過正確使用體溫計等活動,提高自我保健意識和能力。
第七種,教學目標脫離學生的現實生活,離孩子太遠。比如:《讓我試一試》(二年級)一課的教學目標:
通過「我拉拉力器」的活動,能夠有勇氣嘗試富於挑戰性的活動,面對挑戰不膽怯,樹立能夠想辦法做好的勇氣與信心。
這個目標存在的問題是,本課挑戰的應該是二年級學生應該做但是因為膽怯而沒有做到的事。拉拉力器不是他生活中遇到的必須解決的問題,目標脫離學生的現實生活實際。
在教學實踐中,教師經常會誤讀活動化訴求,為活動而活動的傾向比較突出,主要表現為,有的老師為了體現品德與生活課程的活動化訴求,在一節課內設計了許多的活動,活動容量不可謂不大,活動形式不可謂不新穎,然而由於缺少了對活動目的性的審視,有不少活動是為了活動而活動的,出現了活動表面化、形式化的這樣一些現象,這勢必影響品德與生活課程目標的實現,進而影響課程的教學效果。因此,緊扣課程目標而設計活動,避免為活動而活動的傾向,是提高品德與生活課程教學有效性的關鍵所在。
第八種,目標與實際教學活動發生偏差。比如:《認識國旗、國微》(一年級)一課,教師制定的教學目標是:
了解國旗、國徽的基本特徵,能在實際生活中指認我國的國旗、國徽。知道國旗、國徽是祖國的象徵,熱愛、尊敬國旗和國徽。
但是在活動實施的時候,老師卻把主要的時間都是用來讓學生觀看有關國旗、國徽的各種資料,比如說像國旗、國徽使用場合的介紹,還有天安門國旗班升旗的錄像,有關國旗、國徽意義的文字說明材料,聽和國旗、國徽有關的故事等。這個活動內容就變成了國旗、國徽知識的教育,情感與態度的目標沒有完全達成,能力目標缺失,知識目標卻被大大地放大了,實際教學活動與教育目標發生了較大的偏差。

❷ 課程目標與教學目標的區別是什麼

課程目標是各級各類學校培養目標的具體化,是教學目標的基礎,在一定程度內上決定著教學目標容。它是這一課程本身要實現的具體目標,是對學生通過一階段的學習以後在認知與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念的實現期望。是課程編制過程的關鍵准則。

❸ 教育目的、培養目標、課程目標、教學目標,這四者之間的關系如何

一、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而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學生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素養整體發展的基礎上。英語課堂教學目標的設定不能只是確定學生要學的主要語言知識點。如果教師不了解學生需要學什麼、怎樣學和為什麼學,就無法確定教學目標的明確性。
教學目標實際涵蓋了「教」與「學」兩個目標,是教學活動所要達到的標准或質量規格。教學目標要解決的內容及其功能可通過以下來表示:教學目標確定學習內容指導教師採取教學活動明確學習要達到的水平導學導教導測量。教學目標的設計是教學設計的中心內容,是教師在分析學生需要、知識准備,分析教學內容和學習任務的難度或復雜程度以及完成任務的教學條件的基礎上,根據一定的教學思想和學習理論而設計的對學生的學習結果的一種預測。這種預期的學習結果往往以發生在學生身上的可觀察、可測量的行為作為指標。教學目標一經確定,就成為教師選擇教學策略、開發教學媒體,安排和組織教學活動以及實施教學評價的重要依據。所以,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出發點、准繩和歸宿,目標設定恰當與否直接影響教學環節的設計和課堂教學的實際效果。
二、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我們必須面對兩個現實問題:一是教學目標由誰確定,二是教學目標為誰確定。這涉及到教師和學生的地位、作用等基本理論問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主導作用一般都體現得比較好,但學生的主體作用卻往往體現得不夠。我們知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根據自己的知識經驗對外部信息進行主動選擇、加工處理、獲得意義的,他人無法替代。教師確定的教學目標無論怎樣科學,教學內容無論怎樣精彩,教學形式無論怎樣新穎,如果離開了學生主體的能動參與,教學目標終將難以達成,教學活動也將難以順利進行。所以教學目標的設計,必須在考慮教學內容、教學條件、教學環境以及教師的自身特點外,還要以學生的實際為根據,以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實實在在的體現。
三、教學目標應該由兩部分組成:一是教學內容所蘊含的基本知識、基本概念等靜態的有限目標。它通常由課程標准規定,由教學任務來體現,且能在課前進行預設。二是在教學活動中由師生交流和生生交流激發出來的生成性目標。它是動態和無限的,難以在課前確定。預設的目標相對於學生而言是人為外加的,反映著社會對人的成長發展的基本要求,是教學活動的基礎,可以把它作為教學目標的「底線」。而生成性目標相對於學生而言是內在自發的,體現著教學活動的意義和價值,構成教學目標的「上限」。預設目標和生成性目標這兩部分的有機地融合,構成了完整的教學目標。無論忽視哪一方面,都會導致教學活動走向極端
——
要麼是變成「教師中心」,要麼是變成「學生中心」,這都不符合教育教學工作的規律。

❹ 教學目的和教學目標的區別和聯系

教學目標與學習目標的區別和聯系
教學目標的設立與教學活動的關系對教學目標的認識和把握,是搞好教學工作的前提條件。
教學目標是指教學活動的主體在具體教學活動中所要達到的預期結果、標准。教學目標具體而精確地表達了教學過程結束時教師和學生共同完成的教學任務,由於它是預先設定的,故而也是衡量教學任務完成與否的標准。
學習目標是學習的出發點,也是學習的歸宿。確立具體明確的學習目標是每位學生的首要學習任務。目標越明確、越切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其學習行動的每一次努力越能夠獲得成功。在成功中體驗學習的喜悅,人生從此充滿了活力、激情和有意義。
它是對各級各類學校的具體培養要求,是根據國家的教育目的和學校的性質及任務,對培養對象提出的特定要求。所以,教育目的與培養目標沒有實質性的區別,只是概括性的程度不同。教育目的是整個國家各級各類學校必須遵循的統一的質量要求;培養目標則是某級或某類學校的具體要求,後者是前者的具體化。也就是說,培養目標要根據教育目的來制定,而教育目的又只有通過各級各類學校的培養目標才能實現。因此,兩者關系可以說是一般與個別的關系,或整體與局部的關系。
培養目標的實現,主要是通過學校所設置的課程而達成的,但培養目標通常不涉及具體的學習領域。因此,為了使課程編制工作切實有效,我們還必須使培養目標具體化,即要確定課程目標。
教學目標它是課程目標的進一步具體化,是指導、實施和評價教學的基本依據,是師生的學科教學活動中預期達到的教學結果、標准。它具有這樣幾個特徵:①教學目標具有可操作指標體系;②教學目標體現學生學習行為及其變化;③教學目標具有靈活性,教師可根據教學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總之,從國家制定的教育目的,教育行政部門確定的培養目標,到課程工作者所要明確的課程目標,以及教學工作者要考慮的教學目標,經歷了一系列的轉化。當然,這種轉化不是一種簡單的推演,而是在對學生、社會、學科進行深入研究的基礎上作出的明智抉擇。

❺ 課程目標與教學目標的區別是什麼

課程目標的涵義定位於教育與社會的關系,是一個比較大的視角,涵蓋面是全層次的回.它即是教育意圖答,包含了「教育方針」、「教育目的」、「培養目標」、「課程教學目的」和「教學目標」.而教學目標的范圍要小,包含年級教學目標、單元教學目標和課時教學目標.

❻ 什麼是課程與教學目標它與教育目的、教育目標是什麼

對教育目的、教育目標、課程目標、教學目標等概念的辨析

對這些概念的內涵外延的模糊不清,導致了我們在撰寫教案,設計教學目標時往往張冠李戴、大而化之甚至無所適從,給課堂教學帶來了許多不良後果,造成教學任務不能更好的完成,教學效率低下,教學無序。所以有必要對它們的進行解釋和辨析,以助於教育教學行為。
(1)對教育目的、教育目標、培養目標、課程目標、教學目標等概念的辨析。
教育目的是一定社會培養人的總要求。是根據不同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科學、技術發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健康發展的狀況確定的。它反映了一定社會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發點和最終目標,也是制定教育目標,確定教學內容,選擇教育方法,評價教學效果的依據。教育目的帶有方向的含義,表現普遍的、總體的、終極的價值。
教育目標是表明教育內容的結構、組成、階段及具體的價值,是教育實踐和評價活動的直接目標。教育目標帶有里程碑的含義,表現個別的、部分的、階段的價值。
培養目標是指各級各類學校或各個學段具體應該達到的目標,是根據國家的教育目的和自己學校的性質和任務,對培養對象提出的特殊要求,是總的教育目標的具體化,培養目標必須通過課程目標和教學目標才能實現。
課程目標是學校培養目標在教學過程中的具體化,是指導整個課程編制過程最為關鍵的准則,它從課程的角度規定了人才培養的具體規格和質量要求,是課程設置的直接目標,是課程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確定了課程目標才能確定課程方案,才能確定教學目標。
什麼是教學目標?克拉克認為,教學目標是「目前達不到的事物,是努力爭取的、向前的、將要產生的事物」。[6]教學目標是課程目標的進一步具體化,是指導和評價教學的基本依據,它是具體的教學過程和學生行為的准則,也是學科課程目標與具體教學內容的結合與具體化。教學目標在每個單元或每節課的教學過程中得到體現。
綜上可知,教育目的是培養人的總目標,是一個國家教育工作的長期目標,而教育目標是教育目的的具體化,是可操作的。培養目標是教育目標的具體化,它的實現要通過各級各類學校的具體操作才能完成。要實現培養目標,必須靠課程目標的制定和教學目標的制定才能完成,因此,課程目標與教學目標是實現培養目標的核心,教學目標是實現課程目標的具體手段。
在以上諸多目標中,教學目標與課程目標是最易混淆的兩個概念,有必要重點加以區分。
(2)教學目標與課程目標的關系
教學目標與課程目標兩者之間既有聯系又有區別。首先,目標內容方面有許多相通的地方,相對於培養目標來說,二者都是培養目標的具體化,只有通過課程目標和教學目標的實施,培養目標才得以實現。其次,二者都要以教育目的為總目標,以培養目標為具體指導,在各自的范圍內提出適應社會、適應學科、適應學生的具體教育教學要求。再次,課程目標和教學目標應當是明確而又清晰的,它們都是菜單式的,在對學生的培養要求上又是具體的,體現面向全體學生,使之全面發展,引導學生具有創新意識。最後,課程目標和教學目標都有「內容」和「行為」兩個方面,都可以通過評價學生實際掌握事實、技能、知識的程度進行評價,也為課程教學的展開和教學效果的評定提供了依據。
總之,不論是課程目標還是教學目標,在知識體繫上,都要體現循序漸進的原則,體現出邏輯性、序列性、階段性、整體性特點,使受教育者在「熟悉」的情境中獲取知識,並在新的「情境」中選擇適合的知識。
課程目標和教學目標雖然都是教育目的、教育目標及培養目標的具體化,但兩者之間的區別又是明顯的。首先,目標的制定人不同。課程目標是課程工作者制定的,是課程工作者所要明確的目標,也是教育工作者及受教育者所要完成的目標,而教學目標是教學工作者制定的,是教學工作者和受教育者所要明確和完成的教學目標不僅是課程目標的具體化,而且是在對學生、社會及學科等方面進行深入研究之後作出的一種明智選擇。其次,適應范圍不同。課程目標的首要作用是為課程編制提供依據和參考,其次是為教師教和學生學提供參考,如果課程目標在內容和表現形式上與教學目標雷同,那就失去了自身的意義。課程目標是管某一科類或某一學科的全局,對該學科產生影響和制約作用。教學目標是為教師教和學生學提供依據,它是對局部的教與學產生導向、激勵和制約作用。再次,教學目標雖然處於教育目標的最低層次,卻是最具實踐性和實效性的教育目標,教育目的、培養目標、課程目標的主要意圖和方針都要通過教學目標來體現,它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終點,也是教學評價的重要依據。課程目標雖在教學活動的實踐指導方面弱於教學目標,但它的銜接作用和指導意義卻是其他教育目標不可代替的,它是培養目標和教學目標的橋梁。

❼ 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的關系

程目標與教學目標之間的區別:

含義不同:

1) 課程標准通常包括了幾種具有內在聯系的標准,主要有內容標准(劃定學習領域)和表現標准(規定學生在某領域應達到的水平)。

廣義上,課程目標定位於教育與社會的關系,視角比較大,涵蓋是全層次的。包含了:包含了「教育方針」、「教育目的」、「培養目標」、「課程教學目的」和「教學目標」;

2) 教學目標一般從科學探究、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科學知識、科學技術社會環境四個方面提出某一課期望達到的目標。

或者理解為:課程目標是指導課程設置、編排、實施和評價的整個過程的准則,也是課程自身性質和理念的體現;

教學目標即教學目的和要求,專指課程教學中教師對學生學習結果的預期。通過一個特定教學過程(如一節課),學生的學習結果可以是某種知識、某種技能、也可以是某種觀念、態度的形成或獲得。

2.指導對象不同:

課程目標指導整個課程;教學目標只是指導某一課的過程。兩者的指導范圍大小有差異。

3. 概括程度不同:

課程目標較為抽象,是對科學課程上的宏觀指導;教學目標較為具體,是對教學細節上的要求。

4. 實施主體不同:

1)課程目標的實施主體涉及到教育管理部門、課程指導機構、師資培訓基地、教材與教學參考書的編寫者與審核者、學校的專業教師和教輔人員以及全體接受課程教育的學生。

2)教學目標的實施主體只包括擔任課程教學任務的專業教師、教輔人員以及全體接受課程教育的學生。課程目標的實施主體更廣。

5. 靈活程度不同:

1)課程目標往往是國家教育管理部門組織有關專家研討、推敲的結果,一旦被確定不會輕易改動,具有一定的導向作用;

2)教學目標往往是由任課老師根據自己對課程的理解和實際教學情況來確定的,某堂課甚至某個教學活動環節上的教學目標都是可以靈活調整的。

兩者的密切聯系:

提出或指定的依據相同。

兩者的教學大綱所限定的范圍和各科教材內容所應達到的深度為依據,都必須服從,服務於培養新人這個總目標。

2.  教學所起的作用相同。

兩者都是教學過程的出發點和歸宿,都對落實教學大綱、制定教學計劃、組織教學內容、明確教學方向等起著重要的導向作用。

3.  課程是學校教育的核心,課程目標對日常教學工作進行導向;教學是實施課程目標的主要途徑,教學目標是對課程目標的細化。

❽ 課程目標和教育目標有什麼不同

課程目標與教學目標的區別與聯系
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核心,是課堂教學的根本出發點和歸宿。當我們拿到一份教學設計時,首先會閱讀教學目標,作為評價教學活動的主要依據。因為教學目標是教師根據《課程標准》中的教學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的,是教學過程的主要依據,我們聽課時也主要評價教學活動與教學活動的關系和教學目標達成的程度。因而,教學目標的表述應明確、具體、有層次。1. 教學目標的表述例如:《苯 芳香烴》的教學目標表述「知識與技能」目標:掌握苯的物理性質(顏色、狀態、熔點、沸點)、苯的分子結構以及苯能夠燃燒的化學性質。「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對苯的物理性質和分子組成及結構的探究,進一步認識研究有機物的一般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體驗想像力和創造力在科學探究中的重要意義;認識技術的更新對科學發展的推動作用。 這時一份表述較准確的教學目標,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首先,①三維教學目標的表述層次清晰,具體可測,例如,「知識與技能」目標:掌握苯的物理性質(顏色、狀態、熔點、沸點)、苯的分子結構以及苯能夠燃燒的化學性質。通過提問或習題即可測試出學生是否掌握了目標中所述的知識。「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對苯的物理性質和分子組成及結構的探究,進一步認識研究有機物的一般過程和方法。可以通過一個研究陌生有機物的任務測試出學生是否可以應用研究有機物的一般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體驗想像力和創造力在科學探究中的重要意義;認識技術的更新對科學發展的推動作用。可以通過訪談等形式測試。②表述以學生為主體,沒有出現「使學生學會……」等以教師為中心的表述。③表述清晰具體,利於學生和同行理解。從以上幾個特點我們可以明確,表述清晰的教學目標可以有效地知道自己的教學,也利於反思自己的教學。2. 教學目標的可行性設計教學目標是建立在深刻領會課程標准中規定的內容和對教學內容的功能價值深入分析,例如教學內容承載哪些學科思想方法觀念等,結合教材,分析把握其深廣度,對學生來說,教學目標的制定基於學生的發展,建立在學生的學習基礎上,切合學生的實際水平,過高或過低的教學目標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回顧上述例子,我們可以看出教學目標對中等以上的學生具有較好的可行性。(1)兩者的含義不同。課程標准通常包括了幾種具有內在關聯的標准,主要有內容標准(劃定學習領域)和表現標准(規定學生在某領域應達到的平)。在廣義上的課程目標的涵義定位於教育與社會的關系,是一個比較大的視角,涵蓋面是全層次的。它即是教育意圖,包含了「教育方針」、「教育目的」、「培養目標」、「課程教學目的」和「教學目標」,而教學目標一般從科學探究、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科學知識、科學技術社會環境四個方面提出某一課期望達到的目標。 (2)兩者的指導對象不同。課程目標指導整個課程,而教學目標只是指導某一課的教學過程。(3)兩者的概括程度不同。課程目標較為抽象,是對科學課程在宏觀上的指導,教學目標則較為具體,對教學細節上的要求。 (4)兩者的實施主體不同。 課程目標的實施主體涉及到教育管理部門、課程指導機構、師資培訓基地、教材與教學參考書的編寫者與審核者、學校的專業教師和教輔人員以及全體接受課程教育的學生。教學目標的實施主體只包括擔任課程教學任務的專業教師、教輔人員以及全體接受課程教育的學生。 (5)兩者的靈活程度不同。課程目標往往是國家教育管理部門組織有關專家反復研討、推敲的結果,具有導向作用。課程目標一旦確立,輕易不會改動;而教學目標往往是由任課教師根據自己對課程目標的理解和對實際教學狀況的把握來制訂的,隨著教學活動的展開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某門課程在某學期、某堂課甚至某個教學活動環節上的教學目標是可以隨時隨地調整更新的。課程目標和教學目標兩者的密切聯系:(1)課程是學校教育的核心,課程目標對課程的日常教學工作和管理工作進行導向。(2)教學是實施課程目標的主要途徑,教學目標是對課程目標的細化。一切教學過程都必須以課程內容來支撐,不可能脫離課程而獨立存在。小學科學課同樣如此。課程目標明確了教學活動的方向,而教學目標就是課程目標的具體化、精細化。當教師和學生在教學、學科學的過程中互動的時候,就把課程理念與教學實踐鏈接起來、融合在一起了。綜上所述,課程目標與教學目標之間的關系是既有區別又有密切聯系,把握好它們之間的關系,有助於我們提高教學工作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希望能幫到你

閱讀全文

與課程目標與教學目標的關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