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教案 > 春江花月夜教學設計

春江花月夜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21-01-22 13:38:51

㈠ 春江花月夜教案

《春江花月夜》原為樂府《吳聲歌曲》名,相傳為陳後主(陳叔寶)所創。原詞以佚。隋煬帝、溫庭筠等都曾作有此曲。最為出名《春江花月夜》的是初唐、盛唐之交詩人張若虛的代表作,被聞一多先生譽為「以孤篇蓋全唐」,歷來為人們所傳頌。這是一首長篇歌行,採用的是樂府舊題,但作者已賦予了它全新的內容。張若虛在詩中將畫意、詩情與對宇宙奧秘和人生哲理的體察融為一體,創造出情景交融、玲瓏透徹的詩境。而在明凈的詩境中,又融入了一層淡淡的憂傷。詩人將真切的生命體驗融入美的形象,詩情與畫意相結合,表明唐詩意境的創造已進入爐火純青的階段。
[編輯本段]原文二首
春江花月夜
年代:唐代
作者:張若虛
體裁:樂府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灧灧(yàn)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diàn),月照花林皆似霰(xiàn)。
空里流霜不覺飛,汀(tīng)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台。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zhēn )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古字中讀xiá,xié是近代編入的聲調)。
斜(xié)月沉沉藏海霧,碣(jié)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詞語解釋

⑴灧灧:波光閃動的光彩。⑵芳甸:遍生花草的原野。⑶霰:雪珠。⑷流霜:古人以為霜和雪一樣,是從空中落下來的,所以叫流霜。這里比喻月光皎潔,所以不覺得有霜霰飛揚。⑸汀:水中的空地。⑹纖塵:微細的灰塵。⑺月輪:指月亮,因月圓時象車輪,故稱月輪。⑻窮已:窮盡。⑼但見:只見、僅見。⑽悠悠:渺茫、深遠。⑾青楓浦:地名,今湖南瀏陽縣境內有青楓浦。這里泛指遊子所在的地方。⑿扁舟:孤舟。⒀月徘徊:指月光移動。⒁妝鏡台:梳妝台。⒂玉戶:形容樓閣華麗,以玉石鑲嵌。⒃搗衣砧:搗衣石、捶布石。⒄相聞:互通音信。⒅逐:跟從、跟隨。月華:月光。⒆文:同「紋」。⒇無限路:言離人相去很遠。(21)乘月:趁著月光。(22)搖情:激盪情思,猶言牽情。

譯文

春天的江潮水勢浩盪,與大海連成一片,一輪明月從海上升起,好像與潮水一起湧出來。
月光照耀著春江,隨著波浪閃耀千萬里,什麼地方的春江沒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繞著花草叢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著開遍鮮花的樹林好像細密的雪珠的閃爍。
月光像白霜一樣從空中流下,感覺不到它的飛翔,它照得江畔的白沙看不見。
江水、天空成一色,沒有些微灰塵,只有明亮的一輪孤月高懸空中。
江邊上什麼人最初看見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著人?
人生一代代地無窮無盡,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總是相像。
不知江上的月亮照耀著什麼人,只見長江不斷地輸送著流水。
遊子像一片白雲緩緩地離去,只剩下思婦站在離別的青楓浦不勝憂愁。
哪家的遊子今晚坐著小船在漂流?什麼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樓上相思?
可憐樓上不停移動的月光,應該照耀著離人的梳妝台。
美好的閨房中的門簾卷不去月光,在搗衣石上拂去月光但它又來了。
這時互相望著月亮可是互相聽不到聲音,我希望隨著月光流去照耀著您。
送信的天鵝能夠飛翔很遠但不能隨月光飛到您身邊,送信的魚龍潛游很遠但不能游到您身邊,只能在水面激起陣陣波紋。
昨天晚上夢見花朵落在悠閑的水潭上,可憐春天過了一半還不能回家。
江水流走春光,春光將要流盡,水潭上月亮晚晚落下,如今又西斜。
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霧里,碣石與瀟湘的離人距離無限遙遠。
不知有幾人能乘著月光回家,只有那西落的月亮搖盪著離情,灑滿了江邊的樹林。

㈡ 春江花月夜教案範文 春江花月夜教案怎麼寫

春江花月夜(教案)
課題 春江花月夜
總課時 一課時 第 1 課時
一、教學內容
民族管弦樂合奏曲《春江花月夜》
二、教學目標
1、通過賞析,使學生了解《春江花月夜》的曲名來源、樂曲結構,掌握作品的表現方法。
2、使學生感受、體驗作品的情緒、形象等風格特點,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
3、通過欣賞,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能力以及對祖國優秀音樂文化的熱愛,增強民族自豪感。

三、教材簡析
《春江花月夜》根據一首琵琶獨奏曲《夕陽簫鼓》改編。全曲共分十段,每個段落都有形象生動的小標題:江樓鍾鼓、月上東山、風回曲水、花影層疊、水深雲際、漁歌唱晚、洄瀾拍岸、橈鳴遠瀨、欸乃歸舟及尾聲。作品通過委婉朴質的旋律、流暢多變的節奏、巧妙細膩的配器、絲絲入扣的演奏形象描繪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

四、教學思路
本課著重對「江樓鍾鼓」、「花影層疊」、「漁歌唱晚」、「欸乃歸舟」及「尾聲」五個段落進行賞析。通過對作品的旋律、節奏、速度、力度等音樂要素的分析,把握作品的意境和音樂表現內容,了解傳統音樂的創作手法,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欣賞水平。

五、教具准備
CAI教學系統
六、教學過程
課前播放《春江花月夜》
一、導入:出示富陽文人郁達夫的一首詩詞,請學生為這首詩詞配樂。
家在嚴陵灘下住,
秦時風物晉山川。
碧桃三月花似錦,
來往春江有釣船

引出課題--《春江花月夜》

二、作品簡介:
《春江花月夜》原為一首琵琶獨奏曲,名為《夕陽簫鼓》,早在1875年前就有傳抄本,至今已流傳了128年。後根據唐代詩人白居易的名作《琵琶行》中的詩句「潯陽江頭夜送客」改名為《潯陽琵琶》。20世紀20年代,上海的音樂社團「大同樂會」將它改編為一首民樂合奏曲,並根據樂曲詩情畫意的內容,取名為《春江花月夜》。
作品分為十個段落,每個段落都有形象生動的小標題:江樓鍾鼓、月上東山、風回曲水、花影層疊、水深雲際、漁歌唱晚、洄瀾拍岸、橈鳴遠瀨、欸乃歸舟及尾聲。

三、作品賞析:
(一)江樓鍾鼓(引子)
夕陽西下,忽然寺廟里隱隱約約傳來了……
1、欣賞:
引子--分別用什麼樂器來模擬鼓聲和鍾聲?
2、分析:引子是節奏自由的散板,琵琶用彈跳、輪指的手法由慢而快地模擬陣陣低沉的鼓聲。簫和古箏奏出的波音猶如遠處鍾聲回響,水面碧波盪漾。把日落前江面恬靜、醉人的意境描繪得非常細膩。

(二)主題賞析:
1.出示譜例,請欣賞並選擇---主題表現的意境
A歡快跳躍 B委婉恬靜 C深沉低緩

2、設問:--音樂表現了怎樣的情緒?它是通過怎樣的手段來表現這種意境?

3.視唱

4歸納;
旋律如波浪般進行,顯得格外柔美與和諧。琵琶、二胡、古箏、洞簫齊奏的音色協調一致,富有典雅的色彩。另一個特點是使用魚咬尾使音調輕盈平穩,形象地表現了一輪明月從東山升起,在雲層中游移的美麗景緻。末尾由洞簫吹奏的婉轉嗚咽的旋律導入了深遠的意
境、令人凝神屏息、浮想聯翩

(三)花影層台:
1、教師導語:我們把眼光從遠處收回看看近處的江面上發生了什麼?
設問:春風拂過江面,有什麼變化?
此段音樂中節奏、速度、力度等形式要素哪一項變化最明顯?
歸納:音樂主題在六小節徐緩的曲調之後,
琵琶突然彈出了四個作移位模進的短句,急促而熱烈,描寫了花枝弄影、香飄春江的情景。

2出示三副圖畫,讓學生為它們取標題

(四)漁歌唱晚
1、教師導語:正當我們看著眼前的花影有點眼花繚亂時,忽然遠處傳來了陣陣的……循著聲音向遠處望去,聽到什麼?看到什麼?整段音樂的情緒是否一致?為此段取一個標題

2、分析:遠處白帆點點,漁歌飄渺由遠而近。簫的領奏與琵琶、木魚的伴奏好似漁夫一邊搖櫓一邊歌唱,其他樂器在每句最後的長音齊奏,又如船上眾人應聲和唱,漁民怡然自得的神情隱約可見。這一段把人們盡興夜遊的歡樂情緒表達的淋漓盡致,也為樂曲增添了詼諧、活躍的氣氛。

(五)欸乃歸舟與尾聲
1、教師導語:魚船離我們越來越近了,快要接近江畔時……
設問:旋律的速度、力度、節奏、樂器的數量有何變化?
此時此刻你眼前出現的是怎樣的一幅畫面?

2、分析:速度加快、力度加強、節奏由疏到密,樂器的數量由少到多、逐一加入,使全曲緊湊有力、激動人心,形成全曲的高潮。描繪了小船向歸途劃去時歡樂的聲浪響徹江面,歸舟破水、浪花飛濺、百舟竟歸的熱鬧場面。
(欸乃--搖櫓是發出的聲音)

3、設問:尾聲以怎樣的情緒結束?

4、分析:音樂漸弱漸慢,飄渺悠長,好象輕舟在遠處的江面漸漸消失。春江的夜空幽靜、安詳,使人沉靜在這迷人的詩情畫意之中。

四、樂曲的藝術特徵:
a、遠與近的描繪、動與靜的畫面、情與景的交融。
b、換頭合尾(比較江樓鍾鼓與月上東山的主題)
設問:各段向我們展示了不同的畫面,結尾旋律相同,這有何道理?

分析:這體現了中國傳統音樂的結構特點,在不同段落中出現新的因素,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但結尾處相同,在變化對比中尋求統一,深化了音樂表現內容。

c、 樂器使用得當,進退有序。

五、全曲欣賞
總結;樂曲通過委婉朴質的旋律、流暢多變的節奏、巧妙細膩的配器、絲絲入扣的演奏形象描繪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盡情的贊頌了江南水鄉的風姿異態與人民安居樂業的生活。

六.課堂練習
從這首曲子里我們可以領略到一種幽遠、和諧、含蓄、寧靜的東方古典美,同樣這種美也浸透在中國傳統的詩詞、繪畫、書法、舞蹈當中。 請舉出在詩詞、繪畫、書法、舞蹈中有關描寫「春江」的例子。

設計意圖
讓學生提前融入音樂氛圍。

與當地的文化結合,引出課題

㈢ 誰有《漁舟唱晚》和《春江花月夜》的音樂教學設計》最好有是課件都有的》謝謝了!!

《春江花月夜》音樂教案

一、教學目標設計:
(一)認知目標:熟悉樂曲及主題思想,初步了解中國傳統音樂「換頭合尾」變奏法,通過教師繪聲繪色的講解和學生演唱、演奏樂曲主旋律,加深對樂曲各段的理解。(二)能力發展目標:讓學生積極動腦、動手、動口,引導他們在欣賞中聽、唱、思、議、記、看,全方位開拓思維空間,在欣賞中訓練學生的形象藝術思維能力和綜合概括能力,啟發學生通過音樂欣賞進行文學藝術創作,提高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力、鑒賞力、表現力和創造力,促進學生個性自由和諧地發展,達到藝術熏陶與塑造人的目的。 (三)情感培養目標:
通過對中國古代名曲的欣賞,了解我國優秀音樂文化的悠久傳統,培養熱愛祖國優秀音樂文化的感情,從而提高學生文化素質,增進民族文化意識和民族自豪感,懂得繼承祖國悠久文化、弘揚優秀音樂文化的意義。

二、教材內容及重點、難點分析:
(一)教材內容分析:
《春江花月夜》是人音版教材中「中國民族音樂」「古代音樂」部分的必聽曲目。它是一支典雅優美的民族管弦樂曲,是我國古代音樂中的「極品」,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欣賞價值,在國際樂壇上享有崇高聲譽。它的主題曲調富於歌唱性,旋律古樸、典雅,節奏比較平穩、舒展。主題旋律盡管有多種變化,新的因素層出不窮,但每一段的結尾都採用同一樂句出現,運用民間音樂中「換頭合尾」的變奏法,從各個不同角度揭示樂曲的意境,深化了音樂表現的內容,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到高中學生的特點,發揮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促進學生個性自由和諧地發展,全面提高審美素質,達到藝術熏陶與塑造人的目的。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
(1)初步了解中國傳統音樂「換頭合尾」變奏法。 (2)熟悉樂曲及主題思想,演唱、演奏樂曲主旋律,在音樂律動的過程中提高學習音樂的興趣,培養簡單合奏協作能力與群體意識。
2、難點:通過音樂欣賞進行文學藝術的創作,喚起學生潛在的創造想像力。

三、教學對象分析:
1、高中學生已具有初步的音樂理論知識和一定的思維分析能力,經過訓練能夠做到自己識譜視唱。他們對音樂的學習熱情很高,充滿自信,但對中國民族音樂還缺乏一定的認識和了解,音樂綜合能力也有待進一步加強與提高。 2、通過直觀教育方法,能夠加深學生對新知識的印象,從而更好地發揮其想像力,進而運用已學過的知識進行創作。 3、在動中學、在樂中學符合學生的心理和生理規律。通過參與教學活動的愉快學習,激發學生的主動探究意識,加深對音樂內涵的理解,更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求知慾,發揮創造精神。

四、教學策略及教法設計:
(一)聲像呈示行為教學策略: 在教學中運用現代教學媒體,聽覺與視覺相結合,取其容量大,手段新,刺激感官強度大等優點,靈活再現教學內容,從而增強學生感性認識,增大課堂信息量,加強視覺享受,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使學生能更高效地學習、掌握音樂知識,並將學生由感性認識逐步引導到理性的分析,拓展學生的音樂視野,發揮學生創造能力,體現現代教育的效能觀。 (二)啟發誘導式教學策略: 在教學中教師抓住學生對音樂「不完美的音響感知」的心理狀態,運用啟發誘導式教學法,創設意境、展開聯想,引導學生以主題因素的發展為主要線索,通過對各樂段的分析與描述,層層深入音樂的意境,整體把握作品的脈絡。在此過程中,有目的地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在音樂聯想空間里得到熏陶與教育。 (三)交互合作教學策略: 在教學中,師生雙方互為主體、互相依存、互相配合,教師與學生都處於一種平等、民主、和諧、自主、自覺的角色環境中,通過一系列程序,教師與學生在一種自由空間里相互發展,相互創造,相互提高。課堂教學既是師生雙邊心理互動的過程,又是學生與周邊環境(教材、教具、同學等)互動的過程,也是學生內部的多種心理因素(認知、情感、意志)相互作用的過程。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不再只是面對面的交流,更多的是在教師指導下,通過多媒體開展教學活動,發揮教與學雙方的積極性,在與學生進行交互作用的過程中實現教學的雙向互動。 (四)激勵創新教學策略: 整堂課由「情境導入——熟悉主題——「畫面」聯想——合作演繹——創作升華」五環節構成,在教學中採用藝術融合為主要形式,將音樂、美術等直接訴諸於學生的視覺和聽覺,嘗試將欣賞和創作活動結合起來,創造條件讓學生動腦、動手、動口,引導他們在欣賞中聽、唱、思、議、記、看,全方位開拓思維空間,突出體現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性,通過課件的展示、教師言語的引導和激發,誘發學生的創作動機和創造靈感,促進學生的多向思維,鼓勵和啟發學生積極探索,勇於創新,培養學生的音樂素質,對學生富有創意的創作過程和作品,予以肯定和褒揚,培養學生的成功感,促進學生個性的和諧發展。

五、教學媒體設計:
採用計算機多媒體教學平台進行課件演示,在教學過程中運用CAI課件進行輔助教學,集文字、圖像、視頻、動畫和聲音等多種媒體於一體,動靜結合、聲像合一,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鞏固和記憶,勃發表現音樂、創造音樂的慾望。通過互動式的練習設計,創設藝術體驗與實踐的空間,突現學習的主體性。

六、教學過程設計:
【課件演示】

課前展示課件封面,播放《高山流水》背景音樂。
【一、情境導入】
1、情境導入在上一節課,我們系統地學習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中國民族樂器的基本常識。今天,老師將要向大家推薦一首用中國民族樂器演奏的非常著名的古典樂曲《春江花月夜》。 【課件演示】
1、向學生展示配有背景音樂且具有古色古香風格、寫有《春江花月夜》標題的頁面。 2、簡介樂曲:這是一首典雅優美抒情的民族管弦樂曲。它宛如一幅美麗的山水畫卷,把春天靜謐的夜晚,月亮從東山升起,小舟在江面盪漾,花影在兩岸輕輕地搖曳的大自然迷人景色,一幕幕地展現在我們眼前,給人們以高度藝術美的享受。這首樂曲以動人的旋律,巧妙的構思與手法,使音樂具有強烈的感染力,是我國民族音樂寶庫中的珍品,在國際樂壇上也享有崇高聲譽,曾多次在西方國家進行演奏,受到極大歡迎,被譽為「可以和世界上一流的室內樂團媲美」的優秀曲目。 【課件演示】展示寫有樂曲簡介並附有與樂曲情境相關圖片的多媒體頁面。
【二、熟悉主題】 1、音頻演繹,學生思考問題,教師在樂曲播放過程中適時地啟發誘導學生圍繞問題有目的地進行欣賞。
【思考題】 ①在樂曲中多次出現了哪些中國民族樂器? ②比較樂曲每段之間的相同與不同之處。【課件演示】
1、先展示寫有思考題的頁面,之後播放音樂及與樂曲意境相關的視頻,伴隨著畫面的切換進行欣賞。2、學生回答問題,教師總結。
①在樂曲中多次出現了琵琶、洞簫、古箏、二胡等中國民族樂器。②樂曲的音樂意境優美,樂曲結構嚴密。它每一段的結尾都是一樣的,而前面卻有 所變化。這就是中國傳統樂曲中常用的「換頭合尾」變奏法。它能充分發揮各種樂器的作用,從各個不同角度揭示樂曲的意境或主題。 【課件演示】 ①展示四種有代表性的樂器的相關圖片。 ②簡單介紹「換頭合尾」變奏法。 3、揭示音樂主題。這首樂曲一般分為十段。人們遵循中國古典標題音樂的傳統,為每段加了一個富於詩意的小標題。(出示樂曲結構圖) 【三、畫面聯想】 運用畫面聯想法,分段欣賞樂曲,教師在此過程中繪聲繪色地進行講解。①江樓鍾鼓②月上東山③鳳回曲水④花影層台⑤水深雲際⑥漁歌唱晚⑦回瀾拍岸⑧橈鳴遠瀨
⑨欸乃歸舟⑩尾聲【課件演示】
放各段音樂的同時,向學生演示包含各段基本內容及相應圖片的頁面。【四、合作演繹】師生視唱樂曲主題,並用電子琴和打擊樂器進行演奏。【課件演示】展示標有各打擊樂器演奏譜的頁面。【五、創作升華】1、創作:①欣賞由琵琶獨奏的《春江花月夜》,要求學生根據音樂意境,體會樂曲所表達的情景和神韻,並根據音樂的意境在電腦上選擇適合的圖畫。(請幾名學生到電腦上進行操作,之後師生進行鑒賞。) ②欣賞一段以《春江花月夜》為題的古典舞,引導學生根據音樂的意境自己繪畫或寫一首小詩。在此過程中,教師巡視課堂,參與到學生的創作過程中,啟發和指導學生的創作。學生自主創作結束後,挑選學生富有創意的作品進行展示,請學生闡述創作思路,之後進行評價。
【課件演示】 ①a、展示有琵琶獨奏《春江花月夜》背景音樂、包含有五十多幅風景圖片的頁面(課件中出現提示文字:「歡迎來到尋寶屋。請在欣賞音樂的同時,體會樂曲所表達的情景和神韻,並根據音樂的意境,尋找認為合適的圖畫,放到『學生文件夾』中,希望這里的『寶貝』能夠滿足您。請同學們試試看!」) b、在電腦上展示學生選擇的圖片。
②播放《春江花月夜》舞蹈視頻文件。 ③在實物投影儀上展示學生作品。 2、升華:這一節課,我們通過欣賞、視唱和創作等環節,了解到樂曲通過變奏,不僅描繪了「傍晚」、「小舟」、「簫鼓」等江上秀麗的晚景,表現微波盪漾、溫馨恬靜的春江景色,而且借景抒情,激起人們對祖國山河無限贊美的深厚情感。它還使我們領略了中國民族管弦樂曲的神韻,充分展示了我們民族器樂的魅力,使我們了解到中國民族樂器在世界之林中永遠是一株光彩奪目的奇葩。

閱讀全文

與春江花月夜教學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