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加強師德師風建設,促進教學水平進一步提高
切實加強師德師風建設 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師德師風建設是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版組成部分。在深入權學習踐行科學發展觀的大前提下,在著力構建業務精、作風正、效率高、有利於教學工作科學發展的運行機制的同時,師德師風建設必須從教師隊伍建設全局的角度來思考。
㈡ 怎樣更好地促進雙德即生德和師德協調共進
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根本保證,是進一步提高育人質量、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迫切要求。為切實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全面提高教師職業道德素質,增強師德師風建設的實效性。特製定學校2011年師德師風建設活動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為主題,以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為主線,以深入推進素質教育、全面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促進教育科學發展、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以「敬業愛生、教書育人」為核心,以「德為人先、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為准則,以提高教師思想政治素質、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水平為重點,強化師德教育,履行師德規范,不斷提高師德水平,努力鑄就一支忠誠於教育事業,熱愛本職工作,讓學生尊重、家長信賴、社會滿意的教師隊伍。
二、目標任務
(一)進一步提高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
引導全校教師認真學習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以優良的思想政治素質影響和引領學生。
(二)進一步樹立正確的教師職業理想
增強教師的職業光榮感、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以培養優秀人才、發展先進文化和推動社會進步為己任,志存高遠、愛崗敬業,自覺履行教書育人的神聖職責。
(三)進一步提高教師的職業道德水平
大力弘揚艱苦奮斗、無私奉獻、務實求真精神,進一步增強教師主人翁責任感,熱愛教育,熱愛學校,熱愛學生,盡職盡責,教書育人,自覺抵制社會不良風氣影響,廉潔從教,依法執教。
(四)進一步規范教師的育人行為
教師的高尚言行、完美品德,是學生直接模仿和接受感化的重要來源。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嚴謹治學,為人師表,精心育人,牢固樹立「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強「三觀」教育,提高教師思想政治教育
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忠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學習貫徹胡錦濤總書記在全國優秀教師代表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嚴格遵守職業道德規范,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和崇高的人生追求影響和引領學生健康成長。
(二)加強師德教育,提高教師職業道德水平
認真學習貫徹《教師法》、《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貫徹落實「上饒市教師十不準」,明確師德建設目標,把師德教育工作作為教師繼續教育的重要內容,提升教師素質,使教師隊伍具備優秀的道德品質、良好的心理素質和規范的職業素養。
(三)營造良好氛圍,健全工作長效機制
積極探索新形式下師德師風建設的特點和規律,提高師德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做到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建立以德育人、甘於奉獻,熱愛學生、誨人不倦,嚴謹治學、精業勤業,團結協作、攜手共進,尊重家長、共同育人,廉潔從教,為人師表,明德惟罄,愛崗敬業的良好氛圍。
(四)關心教師心理健康,提高教師心理調節能力
營造尊師重教良好氛圍,切實提高教師地位,尊重教師勞動成果、理解教師苦衷、減輕教師過重的社會壓力和心理負荷,創設一個融洽、溫馨、積極進取的工作環境。
(五)完善考核辦法,實現師德「一票否決制」
完善師德師風考核辦法,嚴格執行「上饒市教師十不準」:
1.不準宣揚封建迷信和歪理邪說,傳播有害學生身心健康的觀點和思想。
2.不準參與賭博、酗酒等違反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的不健康不文明活動。
3.不準從事有償家教,違規從事校外教學、培訓輔導。
4.不準體罰、變相體罰學生或者出現其他侮辱學生人格尊嚴、侵犯學生合法權益的行為。
5.不準向學生推銷或變相推銷輔助材料、書籍和各類商品。
6.不準向學生、家長索要錢物,托辦私事。
7.不準擅自停課、缺課、上無准備之課和不布置、不批改學生作業。
8.不準上課時間接聽私人電話或與課堂教學無關的事。
9.不準弄虛作假、欺上瞞下、玩忽職守。
對有違反以上教師職業道德不良行為之一的,即實行師德「一票否決制」,年終考核為不合格等次。。。
㈢ 如何突出師德激勵,促進形成重德養德良好風氣
教師職業道德是從事教育職業的人從思想到行為應當遵循的道德規范和行為准則。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是為了培養造就愛崗敬業、為人師表的教師隊伍而開展的師德教育活動,這是教師隊伍建設的核心和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基本保證。教師隊伍職業道德水平的高低,不僅涉及教師個人道德修養,也不僅是教育系統內部師德師風好壞的反映,而且還是整個社會道德水平的折射和晴雨表。因此,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直接關繫到整個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 長期以來,在黨的領導下,廣大教師愛崗敬業、無私奉獻,以身作則、嚴於利己,為人師表、教書育人,對教師職業的榮譽感和責任感不斷增強,良好的師德師風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為我國教育事業的改革和發展,為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贏得了黨和人民的信任和全社會的尊重。但是,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社會經濟成份、組織形式、利益分配和就業方式日益多樣化,人們的社會生活方式受影響的因素多樣化、社會利益主體和價值取向多樣化,社會上出現了道德失范,是非、善惡,美醜界限混淆,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有所滋長的現象,教師團隊中少數教師也出現了以教謀私、言行不一、敷衍塞責、體罰或變相體罰等現象。這些現象有損於人民教師的形象,也危害著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必須引起高度重視。當前,在大力推進《公民道德建設施實綱要》和實現教育現代化的進程中,師德建設必須發揮表率示範作用,教師應成為全社會先進、文明的表率,這也是全體教育工作者共同奮斗的目標。 一、用全新的視角認識師德建設的重要性 l、以黨的大政方針為方向,加強對師德建設重要性的認識 加強師德建設,形成良好的師德師風范是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建設先進文化,把依法治教與以德治教結合起來的重要內容,也是我國公民道德建設的主要著力點之一。《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指出:「隨著現代社會分工的發展和專業化程度的增強,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整個社會對從業人員職業觀念、職業態度、職業技能、職業紀律和職業作風的要求越來越高」。師德建設既是公民道德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推動全社會道德建設的重要力量。黨的十六大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任務中指出,教育的發展目標是:「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明顯提高,形成比較完善的國民教育體系」,實現這一目標的主體在教師,關鍵在師德。因此加強師德建設不僅關繫到教師自身的修養,更重要的是關繫到黨、國家和民族的未來。 2、以提高全民族的素質為根本,增強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使命感 加強師德建設,是經濟社會發展和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教師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特殊使命對教師職業道德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智慧的啟迪者,也是精神的熏陶者、人格的影響者、美德的體現者。教師的工作對象是學生,是未來的國家公民,是國家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產生重要而持久的影響。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要求廣大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觀、質量觀、人才觀和師生觀,要求不斷改善師生關系和教學行為,要求把思想品德教育有機地滲透到教學之中,從而形成尊重理解、平等交流的教育氛圍。所以,要把師德師風建設作為青少年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先決條件,作為加強教師隊伍全面建設的重要內容和中心環節抓緊、抓實、抓好。 3、以實現教育現代化為目標,加深對師德建設重要性的理解 教育是發展科學技術和培養人才的基礎,在現代化建設中具有先導性、全局性的作用。教育者要深刻認識教育在現代化建設中的戰略地位和重要作用。當前,教育改革和發展正朝著深層次推進,學校的布局調整不斷深入,人事制度改革不斷深化,社會、家長對教育的期望也越來越高,關注的問題也越來越多,諸多因素和情況給每一位教師同時帶來了機遇和挑戰。教育要想率先實現現代化,重要的標志是樹立社會認可、群眾滿意的教育整體形象,教育整體形象的形成,不可或缺的是教師的師德形象,因此,加強師德建設是教育實現現代化的重要前提之一,這已經成為一項刻不容緩的迫切任務。 二、用以人為本的觀點明確師德建設的針對性 以人為本是師德建設的核心。教師是教育者,教師的職業是以人育人的工作,尊重教師的職業勞動,充分調動教師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積極性,提高服務於社會、家長和學生的自覺性是加強師德建設的落腳點。以人為本,加強師德建設必須面對教師團隊的具體思想和行為,進行有針對性的行業化、職業化的運作,把握好原則。 1、共同願景和個人目標相結合的原則。在師德建設中,不僅要講社會的共同願景,而且要講個人的願景目標,以利於調動教師實現社會目標的積極性,這也是師德建設適應轉型期人們的價值從集體取向向個人取向轉化的一個方略。 2、宣傳教育與制度建設相結合的原則。師德建設,教育是基礎,制度是保證。堅持不懈地進行理論灌輸、開展教育活動是加強師德建設的有效載體。要緊緊抓住影響師德形成的各個環節,通過學習、教育使師德內容入腦、入耳、入心,耳熟能詳,並逐漸轉化為自覺行為。使每位教師懂得,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什麼是可以做的,什麼是不應該做的,什麼是提倡的,什麼是堅決反對的。同時要把輿論引導與建章立制結合起來,把宣傳提倡與約束管理結合起來,保證師德建設的科學化、經常化、規范化、制度化。 3、先進性與廣泛性相結合的原則。要廣泛宣傳和樹立教師團隊中愛崗敬業、師德高尚的先進模範人物,發揮典型示範作用,為廣大教師樹立學習榜樣。同時,要從廣泛的現實基礎出發,從社會關注的事情入手,從師德的底線抓起,保證教師隊伍全體人員的基本師德水準,認真貫徹、落實《綱要》和《規范》的要求,採取有力措施杜絕社會反映強烈的一些失德行為,從而一步一個台階地切實推進師德水平的穩步提高。 4、個體要求與集體要求相結合的原則。師德建設首先要向教師個體提出要求,對教師個體做出評價;其次,要對一所學校教師的整體師德提出基本要求,對學校做出評價。因此,必須把對師德建設的個體要求和集體要求結合起來,把對教師個體的師德評價與對集體的師德評價結合起來,相互促進,整體提高。 三、用發展的眼光尋求師德建設的創新性 師德建設是當今實施教育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關鍵所在,是學校建設的重要內容。師德是教育發展的永恆話題,個體規范、群體創建、社會評價、整體推進是創新師德建設的必由之路,是以法治教的有機組成部分。師德建設「創新」要在堅持傳統做法的同時,在實踐中出新,探索新途徑,挖掘新招法,總結新經驗,實現新提高。要實現政策導向與教育理念和諧統一,傳統和先進管理和諧統一,民主公開與依法治校的和諧統一。 l、健全和落實評價機制是師德建設創新的切入點。正確的師德評價,可以增強教師工作和學習的積極性,規定教師道德修養的指向,促使教師沿著正確的修養道路前進,從而提高辦學質量和效益。現在社會上人們對教師期望越來越高,對師德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進一步探索完善教師評價制度,逐步建立學校、家長、學生、社會四位一體的全員參與、全員監督的教師評價機制,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學校要在加強內部評價的同時,特別要增加外部(家長、社會)評價的比重,這是師德建設的突破點。要通過對問卷、意見箱、一票否決等形式的外部制約力與教師考核、評定職稱、獎懲等形式的內部約束力進行有機整合,逐步形成科學、規范的師德建設評價體系,提升師德建設的整體水平。 2、深化創建活動是師德建設創新的有效途徑。師德創建活動具有廣泛的群眾性,開展教師樂於參與,有思想深度的創建活動是師德創新,取得扎實成效的有效形式。實踐證明,創建文明組、創建師德風范校、贏得了教師積極地響應,增強了師德建設的影響力和感召力。學習型社會的建立已經成為當今世界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共同趨勢,積極推進學習型學校的創建,要求師德建設必須與時俱進,進行創新,努力為學習型學校的創建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 3、德法並重,是高層次師德的體現。當今,人們的法律意識越來越強,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身權益的觀念也深入人心。因此,高層次的師德建設必須以法律、法規為保證,納入到法治軌道中來,依法治教和師德建設密不可分。以德治國的方略和依法治國的戰略是實現新時期師德建設向高層次發展的根本指針,教師必須學法、懂法、守法、用法,在依法執教的過程中,努力實現思想道德新的提升。 師德建設確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一項長期的系統性工程,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將師德建設提升到新的水平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的光榮使命和歷史責任。只要認真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始終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開拓創新,與時俱進,師德建設必將實現新的跨越發展。
㈣ 如何理解師德在學樣教育中的作用
一、師德對教師起著調節和教育作用
所謂調節作用,指教師道德具有糾正人的行為和指導實際活動能力;所謂教育作用就是教育教師正確認識和對待教師的職業,認識自己對他人、對集體、對社會的利益關系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道德觀念和判斷力。
二、師德對學生起榜樣和帶動作用
榜樣作用,在道德行為上,師德比其他職業道德有著更加強烈的典範性。
帶動作用,包括教師所起的帶頭作用,紐帶作用和思想政治品質的教育作用。
三、師德對社會起影響和促進作用
1.對精神文明建設的促進作用
通過三個渠道表現出來:通過培養學生的優良品德而影響社會道德;通過教師參加各種社會活動而影響社會道德;通過教師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促進社會主義新型人際關系的建立和發展。
2.對物質文明的推動作用
師德是促進社會生產力發展的一個重要精神力量,因為教育是培養人的工具,而人是物質文明的創造者,是生產力中起決定作用的因素,經過教育的勞動者是高素質的勞動者。這樣的勞動者有助於擴大再生產。在社會主義社會,教育以教育活動為中介,以自己的崇高師德為重要教育手段,通過培養「四有」新人,發展社會主義生產力,完善社會主義的生產關系,以推動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
3.對社會生活的影響作用。
教師道德是受社會經濟條件的制約的,同時它對社會經濟條件具有一定的反作用。
㈤ 淺談信息技術如何促進教師師德修養
一、 提高教師信息素養
現代化的教育手段給教師提出了一個新的要求,教師的素質要隨著時代的發展隨之提高,在現代的教育信息化的工作中,教師要能夠
熟練的應用多媒體信息技術並與本學科相結合,以達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在教師隊伍中,有很多四十多歲的中年教師特別懼怕利用多媒體,因為他們大多數不會做課件,對電腦這個東西產生恐懼,認為自己絕對不可能會操作它,本來就不會用,又產生了不想用的心理,離信息技術越來越遠。有的年輕一點的教師,操作幾次,但是失敗了,也不想再繼續研究了,產生了厭倦心理,隨之也會離信息技術越來越遠。因此,我們要有正確的意識和態度來面對信息技術,要認識到信息時代信息技術的重要性,要有一種終身學習信息技術的觀念,只有掌握了信息技術的技能和基本知識以及各種軟體的操作,才能夠跟上時代的發展並且能夠自行開展信息技術的實踐活動。因此,提高教師的信息素養,轉變觀念和態度,是促進教師師德修養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二、藉助培訓提高技術
只有不斷提高自己的信息技術,才能適應信息時代對我們提出的要求。那麼,我們教師就可以利用多方平台提高自己,比如,校內培訓,校外培訓等。
在校內培訓中,主要還是培訓教師製作課件,提高製作課件的水平,提高教師製作課件的興趣。因為很多老師,製作課件的水平不一樣,有的老師各種軟體都會一點,甚至精通各大軟體,而有的老師則是只會一種軟體,並不是他們不想學,而是他們覺得自己學不會,太難。那麼我們在校內培訓中,就可以集中所有教師進行培訓,講座或
者現場實踐操作,也可以讓比較精通各軟體的老師幫助不太會的老師,相互補差,取得進步。也可以針對一個優秀課件進行講解,老師們會更容易的學會操作方法。
在校外培訓中,積極參加各種培訓班以及網路在線培訓,通過培訓,端正老師的學習態度,並且讓師德修養滲透到信息技術中。
三、 多與同事合作學習並且進行自我反思提高師德修養 相互合作,相互學習,是提高自身水平的有效方法。在學校里,有的時候會有一些不會的問題,可以及時的請教會的老師,一起研究,共同學習,比如一些圖片、聲音的處理,或者Photoshop等軟體的使用,在交流的過程中,帶動彼此間的進步。也可以定期舉辦課件比賽,通過多種方式交流學習,展現自身優勢,學習別人的優越之處。
進行自我反思,是促進個人進步的根本方法。比如,有的老教師認為自己年級稍微大了一點,就不學習信息技術了,認為那是年輕人的事兒,其實是不對的,我們應該端正態度,正確通過自我反思,克服困難,完善自我,才能更好的促進教師的師德修養。
四、 終身學習是王道
信息時代,競爭越來越激烈,我們教師要學會學習,具備終身學習的能力,這是新時代教師生存和發展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質。樹立正確的終身學習的觀念,掌握學習策略,擴充自己的資源庫,發揮自己的信息技術水平。
㈥ 如何理解"加強師德建設"與"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師德建設作為提高教師職業道德水平的系統性工程,對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義。為切實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工作,進一步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創樹良好的教師形象,在教師中扎扎實實地開展了「學規范,正師風,樹形象」的教育活動,結合自身實際,將師德建設納入教師專業發展規劃之中,把師德建設與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緊密結合,實現師德建設與教師專業發展一體化,做到既修師德,又提師能。
一、以先進教育理念引領教師發展:
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是師德建設的重要內容。面對不同年齡層次的學生,教師每天都會遇到許許多多鮮活的教育現象,但其中蘊含的教育機會被許多教師所忽視,或者簡單處理。之所以如此,有的是因為缺乏人文關懷的精神,有的則因為缺乏經驗和能力;有的是不為,有的是不能,有的兩者兼而有之,但更主要的是缺乏當代教育的先進理念。成功的教育有賴於正確理念的引導,先進的理念直接影響著師德的狀況,良好的師德必須與先進理念緊密結合在一起,教師才能在專業化發展的道路上一路向前。
為了讓教師把握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我們結合書香校園建設活動,在教師中開展了讀書月活動,除了學習政策法規之外,還為教師推薦了必讀書目材料,例如《給教師的建議》《新教育之夢》《陶行知教育名篇》《全國候選十傑教師材料》等,教師每周撰寫一篇學習心得;每周四下午課外活動時間組織青年教師參加「教師讀書論壇」,展示優秀讀書筆記,交流讀書心得;在校園網上開設了教師讀書網路平台,開辟「教師讀書俱樂部」專欄,下設「精品書屋」「讀書筆記」「新書介紹」等欄目,為教師閱讀交流提供便利。通過讀書學習,教師重審了自己的教育方式,端正了教學態度,獲得了先進教育理念的指導,為教育教學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二、以專業實踐提高教師能力:
師德教育要與教師的專業發展緊密結合。脫離教師專業實踐的師德教育難以深入教師心靈,更難以激起教師內在的道德感。師德主要表現在教師的專業實踐當中,專業實踐也是教師師德建設的重要途徑。教師的許多優良品質都是在專業實踐中形成與發展的,專業道德規范只有在專業實踐中才能內化為教師的專業品質。
在師德教育活動中認識到,不少違背師德要求的現象之所以發生,其原因之一在於教師缺少正確的教育教學方法,例如:因課堂教學水平低而增加學生課外負擔,不按照學生自身特點因材施教,不了解學生內心世界而諷刺挖苦學生等。要想提高師德,就必須提高師能,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
由學校教科室牽頭,我們開展了教育教學行動研究,收集平時教育、教學中發生的原生性材料,從研究案例入手,引導教師剖析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典型問題或成功經驗,進行不同層次的研討、交流,集思廣益,培養反思能力,力求變革創新,提高教師的研究能力和專業化水平,從而優化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
為重點解決學生負擔過重的問題,我們在全校開展了「課堂教學質量月」活動,在教師中叫響「減輕學生負擔,向課堂要質量」的口號,提出《新課程課堂教學標准》,構建起「學校、級部、學科組、小備課組」四級聽評課網路,評選校級優質課、級部示範課和學科標准課,在全校掀起人人爭當「課堂教學標兵」的熱潮,有效地提高了教學質量,減輕了學生負擔。
為使師德建設落到實處,我們在教師中開展了「愛心幫扶工程」,幫扶主要對象是貧困生、學困生、厭學生、抑鬱生、留守生、單親生等特殊學生。教師與特殊生「結對子」,落實幫扶責任。教師深入了解特殊生的思想狀況、家庭狀況、生活習慣、學習習慣等情況,認真分析學生問題產生的原因和背景,每周一、周末有針對性地開展談心活動,做到「四個必談」:學生有錯誤必談,學生有進步必談,學生有變化必談,家庭有變故必談。我們將「愛心幫扶工程」情況納入本學年教師考核量化中,對成績突出的教師予以獎勵。
三、以建立長效機制規范教師成長:
在師德建設中,還把突出機制創新作為著眼點,推進活動的長期深入開展。
1、創新師德培訓機制。
按照統一的師德規范對所有教師進行師德培訓,是當今師德建設的一大問題。而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則要分層建設,既按階段分層,也按個體差異分層。我校緊緊圍繞師德建設中的突出問題,按教師性別、年齡、職稱、崗位、教齡、學科等不同層面特點,分別開展現代教育理論、教育政策法規、教師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方法等方面的學習培訓。
2、健全師德評價機制:
充分利用板報、廣播、宣傳欄等宣傳陣地,大力宣傳本校教師的先進事跡,每月評選師德標兵,組織「師德標兵演講比賽」,增強了師德標兵的榮譽感,在全校形成「人人講師德,個個鑄師魂」的良好氛圍。
3、完善師德考核機制:
制定了《師德考核細則》,把較為抽象的原則性師德規范,按項目指標進行具體化處理,增強了師德考評的可操作性。我們還將師德考核成績作為對教師進行年度考核、職務聘任、派出進修、評優獎勵的重要參照指標。在獎懲上,加大對師德高尚和教書育人成績顯著教師的表彰力度。對師德表現不佳的教師,及時勸誡;對師德考核不合格的教師,嚴格實行師德「一票否決制」,終止聘任。
4、健全師德監督機制:
開展了民主評議教師活動,採取召開座談會、問卷等方式,組織學生、家長對教師的師德狀況、教學工作等方面進行評議,並將評議結果及時反饋給教師,總結成績,找出問題,改進教育教學工作。成立了學校、教師、家長、學生共同參與的「師德監督委員會」,在校園設置了「師德建設意見信箱」,向家長公開了師德監督電話,把每周五上午做為「校長接待日」,健全了師德建設監督網路。經過階段的評議監督工作,解決了部分教師依法執教意識淡薄,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向學生推銷資料等問題。
㈦ 談怎樣從教學評價角度促進師德建設
中共中央關於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干問題的《決定》明確指出,全面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以加強職業道德建設、糾正行業不正之風為重點。作為教師行業,承擔著教書育人,培養下一代的歷史重擔,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顯得尤為突出和重要。新時期、新形勢給師德建設提出了許多新的歷史課題,就如何加強師德師風,筆者談點粗淺的認識。 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加強師德建設,對規范師德行為,提高師德水平和端正教育行業風氣,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教育發展教師為本,教師素質師德為本。教師是落實以德治國方略、推進素質教育的實施者,是學生增長知識和思想進步的指導者和引路人,是實現科教興國戰略的生力軍,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是落實十六大精神,推進以德治校的重要內容。 加強師德建設是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的迫切需要。改革開放以來,廣大教師獻身教育,殫精竭慮、無私奉獻,為發展教育事業付出了艱辛的勞動,同時也為維護和發揚高尚師德傳統作出了不懈努力。可以說,教師隊伍中絕大多數是正直的、品德高尚的。然而,目前教師隊伍中存在少數人思想政治水平不高,道德品質、人格特性存在缺陷,業務能力不強,治學不嚴謹等問題。特別是一些人學術風氣不正、學術道德失范的行為,嚴重損害了教師和學校的形象,給教育事業帶來了不良影響。種種師德問題的存在,使加強師德建設顯得十分迫切。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對建設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具有重要意義。 加強師德建設是改進教風帶動學風的迫切需要。教師的教風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風。教師中存在的對教學不負責任,應付了事;對學生莫不關心,教書不育人;自我要求不嚴,不能為人師表等等,必然損害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為人師表的形象。這要求我們在推動素質教育中,把教師思想政治素質放在首位。以師德建設為突破口,帶動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以師德促進教師教書育人責任感的增強,以良好的教風,促進學生良好學風的形成,從而激發廣大學生為奉獻祖國、服務人民而發奮學習。 二、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對教師自身素質的基本要求 第一,要強化師德建設的價值觀念基礎。為了使師德規范真正深入廣大教師的內心世界,成為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的行動指南,我們必須注重於塑造教師正確而全面的道德價值觀念。例如,我們不僅要揭示師愛對於社會和學生的巨大價值,而且還要說明它們對於教師生活本身所具的意義。課堂教學對他們不只是為學生成長所作出的付出,不只是別人交付任務的完成,它同時也是自己生活價值體現和自身發展的組成。筆者認為,對教師進行師德價值認知教育,必須注意理論與實際的結合,其關鍵是善於啟動教師的主體意識:一是需要藉助於教育、人文、社會科學理論的多方面指導,以加強教師自身的理論修養;二是需要教師在自身的教學實踐中,在正確的思想理論指導下,反復進行道德的認知、體驗和覺悟,逐步形成較為正確而穩定的教育人生觀和方法論。實踐表明,師德價值認知教育是更為積極的教育活動,最終將會演變為師德的新觀念和新方法,成為師德的基本能力之一。 第二,要強化師德建設的心理素質基礎。除了要求教師要有提高師德的思想價值觀念基礎,要真的使教師去履行自己將承擔的教育職責,他們至少還必須具備另外一種道德能力,即一種健康的職業道德情感,以使他們在實際工作中有著必要的心理支持。師德情感是師德價值在教師身上的道德習性化或心理化。從道德的積極涵義來說,師德情感是以敬業、樂教、愛生為標志的一種職業情感。這種情感既是教育職業生活對教師的客觀要求,也是教師在職業生活情境所表現的心理品質或心理能力。由於每個人在個性上所存在的差異,每個教師所表現的師德情感也可能表現出不同的特徵。然而,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以敬業、樂教和愛生為標志的職業情感表現則是一種共同的要求。敬業情感主要反映了教師對自身從事的教育事業高度重視與執著的價值體驗;樂教情感主要是反映了教師對於教學工作的自足和自悅感,俗話所說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就是這種心理狀態;愛生情感是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對學生所產生的一種主動關切的情感。這種師德情感,促使教師能積極地參加各種教學活動,並能夠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第三,要夯實師德建設的技術基礎。從教師職業來說,師德是為教育職業服務的,教育的目的則是為了使受教育者在德、智、體、美諸方面得到全面的發展。所以,評價一個教師師德的好與不好,主要是看他(她)通過履行師德義務能否獲得更為積極和有效的教育結果。毫無疑問,為了取得良好教學效果,除了師德認知和師德情感之外,還必須輔之以師德藝術。進一步說,師德實踐的完成,除了必須具備「識業、敬業、樂業」等道德能力之外,還必須具備「善業「這一項能力基礎。師德藝術是指在教師職業道德的履行中教師所表現出來的特殊方法和技巧。所以,師德藝術也不是別的什麼新的內容,即是我們經常提倡的教育教學藝術。當然,它們是在正確思想道德觀念、道德情感作用下由教育者創造的特殊方法和技術。「愛是一種責任,也是一種能力」,現代師愛是不可能不通過學習和研究就能掌握的。師愛是一門專業職業藝術,是教師運用教育教學規律,採取巧妙的方法和手段,即時即地和即興地發揮和創造,有時會達到只能意會難以言傳的境界。可見,師德要藝術化,必須從善良的道德動機以及正確的價值觀念走向如何操作的科學方法及其藝術形式。過去,我們往往強調教師樸素的道德觀念和態度,以及簡單的道德行為表現,容易從表面上看一個人是否忠厚、老實和善良,因而忽視作為真正主體的能動性和創造性,以及其中具有關鍵作用的方法和技術,造成重表面而輕實效的傾向。由此看來,考核教師道德是否合格,不僅要看他的道德目標和動機,而且還得看他具備不具備師德的藝術及其水平。當然,我們提倡的師德藝術並不是要離開正確的思想觀念和道德良知的指導,以及健康的心理素質的基礎,而應該是在其共同作用下目的化了的師德藝術。換言之,就是要求教師能夠德才兼備,做到有德有才。 三、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對教師在教育活動中的具體要求 體現良好的師德師風,最關鍵的就是要求教師在教育活動中做到公正、公平。
㈧ 如何理解"加強師德建設"與"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一、抓好師德師風教育,增強服務意識,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高尚的德行是教師為人師之核心,雖然中西方的師道存在較大的差異,但對教師職業道德都很重視。在我國,教師職業自古以來對教師的職業道德有很高的要求,強調為人師表、以身立教,以及對學生的人格感化。西方則一貫強調通過教師的道德、人格感化學生。赫爾巴特指出:「教學如果沒有進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種沒有目的的手段」,這要求教師的日常教育教學行為要具有「教育性」。現代教育的培養目標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因此,對教師專業素質的要求不只是知識與技能的發展,還要提高教師內在的專業品質,即實現教師個體專業知識與專業精神在知行范疇和道德范疇的高度統一。
師德師風是教師隊伍建設的靈魂。師德師風的好壞,直接關繫到素質教育的實施,直接關繫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關繫到國家民族的未來。學校是耕耘希望的園地,是孕育明天的搖籃,學校德育工作的好壞關繫到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關繫到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物質文明建設。為此,學校應將師德師風建設放在教師隊伍建設的突出地位,應注重塑造教師健康的人格和完美的師表形象,引導教師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大力倡導敬業、奉獻精神。
二、 建立符合教師專業發展要求的師德規范
師德規范對教師專業行為應有明確、具體、可衡量和可操作的規定。1997年教育部全國教育工會頒布的《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從「依法執教」、「愛崗敬業」、「熱愛學生」、「嚴謹治學」、「團結協作」、「尊重家長」、「廉潔從教」、「為人師表」等八個方面對師德進行了規范,但這些規定不夠具體、操作性也不強,對教師的教學行為、教學效果關注不足,專業特性也沒有得到充分體現。教師專業生活與專業發展中的自律是很難養成的。從教師專業發展看,還需要補充更能體現教師專業發展特徵的內容。師德規范是具體也是歷史的,它有一個逐步發展完善的過程,因此需要在教師專業發展過程中不斷地加以改進。隨著教師專業發展的不斷完善,教師專業道德的內涵也會不斷生長、日益豐富,師德規范也應被注入新的內容,教師專業道德要突出體現教師的專業精神。
三、加強學習不斷反思,做到與時俱進
教師是知識的傳播者,要跟上時代發展的要求,就要不斷地學習,一是學習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
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
利用信息技術,借鑒和學習國外的先進教育經驗,不斷充實自己的教育思想,特別是在進行新課程改革的今天,就更要不斷地學習新的教育理論,更新教育觀念,探索新課程新教法,才會有創新。與時俱進是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只有終身學習,教學思路才會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現代教師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樹立以人為本、創新為重的教育價值觀。同時學校組織教師學習全國、省、市、縣優秀教師的事跡,學習他們教書育人、甘於奉獻的精神。例如學習鄉村最美教師杜順的事跡時,老師們都能以他為榜樣,為學校、為學生盡心盡力,默默奉獻。他們的人生的最大樂趣在於奮斗,教師最神聖的職責在於奉獻,以實現自身的價值。
四、積極實施「三項工程」,提升教師品位
1.實施合力工程。在平時工作中,當教師遇到某些困難時,幫助教師解決困難,我們要用人格來凝聚人心;用日新月異的事業發展來激勵人心;用團結和諧的人際關系穩定人心;用多做實事的真情來溫暖人心。
2.實施「旗幟工程」。每一個優秀的教師就是面旗幟,要求普通教師做到的,優秀教師一定要率先做到,要求在教育教學中師德規范,教學業務、師資培訓等方面,優秀教師應成為師德模範、教育上的能手、業務上的尖子,積極完成學校的各項教育教學工作,做到愛崗敬業,創新務實。
3.實施「三愛工程」。即「愛學生、愛學校、愛事業」。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們教師要關愛每一個學生,要像愛護自己的子女那樣關爰每一個學生的成長。
㈨ 如何提升教師專業理念和師德修養促進學生有效學習
教師專業理念和師德素養主要由四個部分構成:即專業精神、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和回專業實踐。要答提升教師的專業理念和師德修養,需做到一下幾方面。 一、消除職業倦擔教師參加工作的時間越來越長,隨著業務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經驗的逐步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