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江畔獨步尋花》的教案
這是一首別具情趣的寫景小詩。小路上花團錦簇,長滿花朵的枝條被壓得低垂下來,花瓣之上是流連忘返的彩蝶,它們圍繞著花枝翩翩起舞。從這里,我們嗅到了濃郁的花香。花旁的小路上,有清脆啼鳴的黃鶯,它們活潑自在的神態,給人一種輕松愉悅的感覺。詩人用「時時」、「恰恰」這些極富韻律的字眼,使得全幅明麗紛繁的畫面充滿了動感,也使得詩歌有著更明快、更流利的節奏。全詩語言充滿了口語化色彩。讀起來令人感到非常親切,而詩人在春天所感受到的由衷的快樂躍然紙上。 首句「黃四娘家花滿蹊」,點明尋花的地點是在「黃四娘家」的小路上。「蹊」是小路。「花滿蹊」是說繁花將小路都蓋住了,連成片了。此句以人名入詩,生活情趣較濃,頗有民歌味。次句「千朵萬朵壓枝低」。「千朵萬朵」形容數量之多。「壓枝低」中的「壓」和「低」兩個字用得十分貼切、生動,形象地描繪了春花密密層層,又大又多,沉甸甸地把枝條都壓彎了。第三句「留連戲蝶時時舞」。「留連」是形容蝴蝶飛來飛去捨不得離開的樣子。花枝上彩蝶蹁躚,因戀花而「留連」不去,暗示出花的芬芳鮮艷。花可愛,蝶的舞姿亦可愛,不免使漫步的人也「留連」起來。這句從側面寫出春花的鮮艷芬芳。其實詩人也被萬紫千紅的春花所吸引而流連忘返。但他也許並未停步,而是繼續前行,因為風光無限,美景尚多。第四句「自在嬌鶯恰恰啼」。「嬌」是形容鶯歌柔美圓潤。「恰恰啼」是說正當詩人賞花時,正在賞心悅目之際,恰巧傳來一串黃鶯動聽的歌聲,將沉醉花叢的詩人喚醒。只因為詩人內心歡愉,所以想當然地認為黃鶯是特意為自己歌唱。這與上句說彩蝶留連春花一樣,都是移情於物的手法。由於詩人成功地運用了這一手法,使物我交融,情景相生。這類題材,盛唐絕句中屢見不鮮。但象此詩這樣刻畫十分細微,色彩異常穠麗的,則不多見。杜甫在「花滿蹊」後,再加「千朵萬朵」,更添蝶舞鶯歌,景色就穠麗了。這種寫法,可謂前無古人。 盛唐人很講究詩句聲調的和諧。他們的絕句往往能被諸管弦,因而很講協律。杜甫的絕句不為歌唱而作,純屬誦詩,因而常常出現拗句。如此詩「千朵萬朵壓枝低」句,按律第二字當平而用仄。但這種「拗」決不是對音律的任意破壞,「千朵萬朵」的復疊,便具有一種口語美。而「千朵」的「朵」與上句相同位置的「四」字,雖同屬仄聲,但彼此有上、去聲之別,聲調上仍具有變化。詩人也並非不重視詩歌的音樂美。這表現在三、四兩句雙聲詞、象聲詞與疊字的運用。「留連」、「自在」均為雙聲詞,如貫珠相聯,音調宛囀。「恰恰」為象聲詞,形容嬌鶯的叫聲,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聽覺形象。「時時」、「恰恰」為疊字,即使上下兩句形成對仗,又使語意更強,更生動,更能表達詩人迷戀在花、蝶之中,忽又被鶯聲喚醒的剎那間的快意。這兩句除卻「舞」、「鶯」二字,均為舌齒音, 這一連串舌齒音的運用造成一種喁喁自語的語感,惟妙惟肖地狀出看花人為美景陶醉、驚喜不已的感受。聲音的效用極有助於心情的表達。 在句法上,盛唐詩句多渾然天成,杜甫則與之異趣。比如「對結」(後聯駢偶)乃初唐絕句格調,盛唐絕句已少見,因為這種結尾很難做到神完氣足。杜甫卻因難見巧,如此詩後聯既對仗工穩,又饒有餘韻,使人感到用得恰到好處:在賞心悅目之際,聽到鶯歌「恰恰」,不是更使人陶然神往么?此外,這兩句按習慣文法應作:戲蝶留連時時舞,嬌鶯自在恰恰啼。把「留連」、「自在」提到句首。[
⑵ 江畔獨步尋花屬於幾年級教學內容
六年級。
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黃四娘家花滿蹊,
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專蝶時時舞,
自在嬌鶯恰屬恰啼。
注釋:
江畔:指位於杜甫草堂不遠的錦江之畔。
蹊:小路,山路。
一二句意謂:鄰居黃四娘的家,一路開著花,千朵花萬朵花,綴滿枝頭向下壓。
戲蝶:嬉戲於花叢中怕蝴蝶。
嬌啼:啼聲嬌媚悅耳的黃鶯。
留連、自在:均為雙聲詞,音調和諧,如貫珠相連。
三四句意謂:留戀鮮花的彩蝶,時時舞翩躚;自由自在的黃鶯,在嘹嘹嚦嚦地鳴囀。
賞析:本詩展現了一幅春曖花開、鶯歌蝶舞、生意盎然、恬靜宣人的畫面,詩人陶醉於春光、其樂也融融的神情充分表現在字里行間。
⑶ 《江畔獨步尋花》教案設計之四
·古詩兩首:《江畔獨步尋花》《菊花》教案 古詩兩首:《江畔獨步尋花》《菊花》教案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9個生字。了解詩句的主要意思。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通過朗讀,感受詩中描寫的景物,體會詩人喜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了解《江畔獨步尋花.....·《江畔獨步尋花》教案設計 1 《江畔獨步尋花》教案設計 1 一、教學目的要求: 1、讀懂詩句,體會詩的意境和思想感情 2、學會生字新詞,理解 蹊 、 恰 等詞的意思 3、背誦這首詩 4、利用學校園藝景點資源引導學生創作 二、教.....·《江畔獨步尋花》教學設計 《江畔獨步尋花》教學設計 了解古詩中所描寫的景物,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學會詩中生字,理解詞句意思,有感情地朗讀、背誦並默寫這首詩。 教學重難點: 理解詩意,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出示課題,導入新課。 這節課我們要學習古詩《江畔獨步尋花》,...·《江畔獨步尋花》教案(2) 《江畔獨步尋花》教案(2) 一、教學目的要求: 1、讀懂詩句,體會詩的意境和思想感情 2、學會生字新詞,理解 蹊 、 恰 等詞的意思 3、背誦這首詩 4、利用學校園藝景點資源引導學生創作 二、教學重點: 理解詞語,讀懂詩句,有感情地朗讀 三、教具安排: 錄音 四、板書設計...·《江畔獨步尋花》教案(1) 《江畔獨步尋花》教案(1) 教學目標: 1、理解詩句,能進入詩人描繪的春色盎然的意境。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這首詩。 3、體會詩人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感受他愉悅的心情。 教學重點:進入詩歌所描繪的蜂飛蝶舞的春天生機盎然的意境,體會詩歌中蘊涵的詩人之情感。
⑷ 《江畔獨步尋花》描寫了哪些景物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江畔獨步尋花》不是一首的,上面是其六,共寫了小路、花、蝴蝶、黃鶯四種景物。
⑸ 怎樣給小朋友講江畔獨步尋花這首詩
一、教材分析
是唐代詩人杜甫的作品,它是《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中的第五首,它所突出表現的是桃花之美和詩人愛花、賞花的審美心理。首先,詩人為我們勾勒出一幅美妙的風景畫,畫面有動有靜,給人以壯美的感受:高
聳的黃師塔,巍然屹立著;流動的江水,從塔前東流而去。下兩句著力寫桃花:桃花一簇,深淺放紅。表現詩人對花之美的欣悅。全詩在寫景中言情,意蘊深遠,語言清新,音律和諧,讀起來琅琅上口,有利於積
累語言,培養語感,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二、學生分析
我班學生有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在老師的引導下,能靜心讀書,思維活躍,表達能力較好。學生大多能融入詩歌的情境中,使自己的情感在學習中得到升華。
三、教學目標:
1、讀准「畔、懶、倚、簇「4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
3、想像詩句描繪的畫面,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古詩描寫的景物,體會作者
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1、重點:有感情的朗讀、背誦。
2、難點:理解詩句意思,想像畫面,體會情感。
四、教法與學法
教法:
新課標倡導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想像力,因此,將教學方法確定為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
學法: 1、「邊讀、邊看、邊想、邊說」的學習方法貫穿始終把時間留給學生,學生的朗讀能力,隨著對詩文理解的加深逐步提高,審美能力也得到培養。
2、採用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方法。學生在具體的感悟美的活動中發現問題,獨立或合作解決問題,即達到本課教學目標,又實現學習方法的自主性。
五、教學過程的設計
古詩是我國古典文學的瑰寶,小學語文課本中的古詩語言簡潔,生動形象,含蓄凝練,富有節奏美和音樂美。雖然篇幅短小但意蘊豐富,是小學生精神營養豐富的滋補品。
《語文課程標准》對詩歌的教學有明確的要求:「閱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想像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歌的情感,受到優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勵,嚮往追求美好的理想。「 為了體現這一教學理念,《江畔獨步尋花》這首詩的教學設計注意了以下幾點:
1、重視情感的引領。情感是古詩教學的紐帶,運用電教手段,在教學過程中,創設與古詩意境相呼應的情境,使學生披文入境,感悟景語皆情語。
2、藉助電教手段對學生加強視、聽等感官形象化的刺激。圖畫具有直觀性和形象性的特點,藉助圖畫將本首詩形態化,使學生能更清晰的理解詩意。古詩教學悅耳很重要,藉助配樂給學生以聲感的刺激,活化了
呆板的文字,使學生獲得形象的感知。
3、藉助想像,領悟情感。「沒有想像就沒有藝術欣賞。」古詩結構精巧,言雖盡而意無窮。讓學生藉助想像走進詩人所描寫的世界,感悟語言文字所蘊藏的情感。
4、精讀一首,帶讀一組。「激趣於課內,得益於課外;得法與課內,得益於課外。」在課堂教學中引進與與課文內容有關的課外學習資源,使課堂教學更加充實豐滿。
5 江畔獨步尋花 (片頭)開場白:今天我能和我的40名學生一起來雙江學習,我覺得很榮幸!感謝在座領導、老師的幫助指導!孩子們向大家問問好吧!
一、情景導入
師:小朋友喜歡春天嗎?(喜歡)哦,春天就在我們身邊,瞧,春天來了!
生:看畫面 (課件1春天美景:青山 綠水 紅花 鳥鳴·······)
師:這景美嗎?(美)你們能用語言把這美景描繪出來嗎?
生:看畫面,各抒己見
師:真美,面對這樣的美景,誰不動心呢!唐代詩人杜甫曾獨自去四川
成都錦江邊遊玩,被錦江邊春天的美景深深打動了,於是詩性大發,他
一口氣寫下了一組詩《江畔獨步尋花》,共7首,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其中的第五首(板書:5江畔獨步尋花)(課件2:出示詩文) 5 江畔獨步尋花
杜甫
黃師塔前江水東,
春光懶困倚微風
桃花一簇開無主,
可愛深紅愛淺紅?
二.初讀詩文
師:請小朋友自由朗讀這首古詩,注意讀准字音,做到字字響亮,開始吧
生:自由讀詩
師:誰願意來試試(1-2人)聲音真響亮,字音讀得真准,尤其是「畔」「懶」「倚」「簇」 (課件3可突出顯示帶拼音的生字「畔」「懶」「簇」「倚」)
師:小朋友看屏幕,我們再把這幾個生字響亮的讀3遍
生:齊讀生字
⑹ 求:古詩二首——江畔獨步尋花(杜甫)游園不值(葉紹翁)的講解
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
年代:【唐】 作者:【杜甫】 體裁:【七絕】 類別:【】
黃四娘家花滿蹊, 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 自在嬌鶯恰恰啼。
上元元年(760)杜甫卜居成都西郭草堂,在飽經離亂之後,開始有了安身的處所,詩人為此感到欣慰。春暖花開的時節,他獨自沿江畔散步,情隨景生,一連成詩七首。此為組詩之六。
首句點明尋花的地點,是在「黃四娘家」的小路上。此句以人名入詩,生活情趣較濃,頗有民歌味。次句「千朵萬朵」,是上句「滿」字的具體化。「壓枝低」,描繪繁花沉甸甸地把枝條都壓彎了,景色宛如歷歷在目。「壓」、「低」二字用得十分准確、生動。第三句寫花枝上彩蝶蹁躚,因戀花而「留連」不去,暗示出花的芬芳鮮妍。花可愛,蝶的舞姿亦可愛,不免使漫步的人也「留連」起來。但他也許並未停步,而是繼續前行,因為風光無限,美景尚多。「時時」,則不是偶爾一見,有這二字,就把春意鬧的情趣渲染出來。正在賞心悅目之際,恰巧傳來一串黃鶯動聽的歌聲,將沉醉花叢的詩人喚醒。這就是末句的意境。「嬌」字寫出鶯聲輕軟的特點。「自在」不僅是嬌鶯姿態的客觀寫照,也傳出它給人心理上的愉快輕松的感覺。詩在鶯歌「恰恰」聲中結束,饒有餘韻。讀這首絕句,彷彿自己也走在千年前成都郊外那條通往「黃四娘家」的路上,和詩人一同享受那春光給予視聽的無窮美感。
此詩寫的是賞景,這類題材,盛唐絕句中屢見不鮮。但象此詩這樣刻畫十分細微,色彩異常穠麗的,則不多見。如「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門前溪水流」(常建《三日尋李九庄》),「昨夜風開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輪高」(王昌齡《春宮曲》),這些景都顯得「清麗」;而杜甫在「花滿蹊」後,再加「千朵萬朵」,更添蝶舞鶯歌,景色就穠麗了。這種寫法,可謂前無古人。
其次,盛唐人很講究詩句聲調的和諧。他們的絕句往往能被諸管弦,因而很講協律。杜甫的絕句不為歌唱而作,純屬誦詩,因而常常出現拗句。如此詩「千朵萬朵壓枝低」句,按律第二字當平而用仄。但這種「拗」決不是對音律的任意破壞,「千朵萬朵」的復疊,便具有一種口語美。而「千朵」的「朵」與上句相同位置的「四」字,雖同屬仄聲,但彼此有上、去聲之別,聲調上仍具有變化。詩人也並非不重視詩歌的音樂美。這表現在三、四兩句雙聲詞、象聲詞與疊字的運用。「留連」、「自在」均為雙聲詞,如貫珠相聯,音調宛囀。「恰恰」為象聲詞,形容嬌鶯的叫聲,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聽覺形象。「時時」、「恰恰」為疊字,既使上下兩句形成對仗,使語意更強,更生動,更能表達詩人迷戀在花、蝶之中,忽又被鶯聲喚醒的剎那間的快意。這兩句除卻「舞」、「鶯」二字,均為舌齒音,這一連串舌齒音的運用造成一種喁喁自語的語感,維妙維肖地狀出看花人為美景陶醉、驚喜不已的感受。聲音的效用極有助於心情的表達。
在句法上,盛唐詩句多天然渾成,杜甫則與之異趣。比如「對結」(後聯駢偶)乃初唐絕句格調,盛唐絕句已少見,因為這種結尾很難做到神完氣足。杜甫卻因難見巧,如此詩後聯既對仗工穩,又饒有餘韻,使人感到用得恰到好處:在賞心悅目之際,聽到鶯歌「恰恰」,不是更使人陶然神往么?此外,這兩句按習慣文法應作:戲蝶留連時時舞,嬌鶯自在恰恰啼。把「留連」、「自在」提到句首,既是出於音韻上的需要,同時又在語意上強調了它們,使含義更易為人體味出來,句法也顯得新穎多變。
游園不值
年代:【宋】 作者:【葉紹翁】 體裁:【七絕】 類別:【】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注釋】
[注釋](1)不值:沒有碰見。(2)應:大概。屐[音「季」]齒:木頭鞋子的齒。
[譯文]趁春日天氣晴好,外出會友。也許是園主人愛惜蒼台怕我們踏上鞋印吧,我輕輕地敲打柴門久久不開。但這也沒有關系,花園里的春色是關不住的。那露出牆外的一枝枝紅杏已經泄露了盎然的春色。
[簡析]
這首小詩寫詩人春日游園觀花的所見所感,寫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
頭兩句「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交代作者訪友不遇,園門緊閉,無法觀賞園內的春花。但寫得很幽默風趣,說大概是園主人愛惜園內的青苔,怕我的屐齒在上面留下踐踏的痕跡,所以「柴扉」久扣不開。將主人不在家,故意說成主人有意拒客,這是為了給下面的詩句作鋪墊。由於有了「應憐屐齒印蒼苔」的設想,才引出後兩句更新奇的想像:雖然主人自私地緊閉園門,好像要把春色關在園內獨賞,但「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這後兩句詩形象鮮明,構思奇特,「春色」和「紅杏」都被擬人化,不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引起讀者許多聯想,受到哲理的啟示:「春色」是關鎖不住的,「紅杏」必然要「出牆來」宣告春天的來臨。同樣,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也是封鎖不住、禁錮不了的,它必能沖破任何束縛,蓬勃發展。
⑺ 四年級《江畔獨步尋花》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心漕
《江畔獨步尋花》教學反思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杜甫寫的,描繪的是一幅萬紫千紅、繁花似錦的春景圖,表現了他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自由幸福的無限嚮往。
課前,我讓同學們通過各種途徑搜集有關作者杜甫的資料。同學們有的查書,有的上網,還有的翻閱報紙,積極性很高。
課上,小組內交流、整理時,教室里一下熱鬧起來,同學們你一言我一語,課堂氣氛十分濃厚。 「現在每個小組推選一名代表在班上進行匯報交流。」我的話音剛落,三名同學便同時站了起來,為了提高課堂效率,我只好另做要求,從第一組開始,依次匯報,從發言中,我感到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有了搜集整理資料的能力。
遺憾的是:課堂結構不嚴謹,教師調控課堂的能力還有待提高。
通過這一片段的教學,我深深地體會到:教師要相信同學們有能力,並敢於大膽地把時間和空間還給他們,只有這樣同學們的潛能才能得以發揮。
《江畔獨步尋花》教學反思
今天,我與孩子們一起走進了唐代詩人杜甫的《江畔獨步尋花》。在整個過程中,孩子們興趣濃,思維活躍,讀、說、聽、寫的能力得到了培養,教學效果較好。但對於自己的課堂,我也有不少的思考:
一、教學目標的確立體現了課標的要求,舉辦了科學合理的特性。課前,我多次研讀課標,也認真分析了本班孩子的知識儲備和生活經驗,結合北師大教材的編寫特點,確立了「三維目標」。通過一系列的學習活動,學生在40分鍾內順利達標,體現了學習的主體性,與以往比較,課堂效率有了明顯的提高。
二、教學方法的運用比較恰當,也比較到位。在本課教學中,我結合「金鑰匙」,向學生推薦了兩種最基本、最恰當的學習方法,使學生有法可用,並據此進行讀、悟、說、批註、思考、想像,充分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機和美麗,體會文章「用蝶和鳥襯托春花之繁茂的寫法」,讀出了古詩的韻味,悟出了作者凝聚於詩中的情感,使自己也融入到詩中,也成了美好春天的一部分,實現了作者、文本、讀者的三方融合。
三、從本節課的教學效果來看這堂課是有效的,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1、用「故事描寫的景物是什麼?」作為課堂的切入點,引導學生速讀課文,找到文本中要落實的知識點——「用蝶和鳥襯托春花之繁茂」。
2、用「作者怎麼樣描寫這些景物?為什麼要描寫這些景物?」引導學生默讀古詩,想像意境,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機和美麗,體會詩人的喜悅與贊嘆,進而將自己也融入到這美好的春光中。這一活動,可以說是找准了文本中語文技能的訓練點、情感的滲透點和延伸點,尤其是「情景再現」的出示,更是將文本與信息技術的整合點、文本的銜接點有機地鏈接到一起,扎扎實實地落實了教學目標。
四、不足之處。古人講究「煉字」、「推敲」。在本詩教學中,如果能將一些重點詞句再次呈現給學生,讓學生反復品味、咀嚼,一定可以更扎實地培養學生的語言感受能力,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欣賞古詩的水平。
第二單元《江畔獨步尋花》教學反思:
這是一首意境優美的古詩,杜甫通過對黃四娘家花叢的描寫,生動的再現了春天裡繁花盛開、蝴蝶飛舞、黃鶯高歌的景象,表現了作者對生機勃勃的春天的贊美之情。教學是在先讓學生整體感知的情況下,說說知道了什麼:學生說黃四娘家院子里的花開放了很多,把路都占滿了。從「滿」字看出花多!千朵萬朵壓枝低,也能看出花茂盛多!我就相機引導「千朵萬朵」形容數量很多,「壓枝低」中的「壓」和「低」兩個字貼切、生動、形象描繪出春花密密層層,又大又多,沉甸甸地把枝條都壓彎了。這一句就是上句「滿」字的具體化。學生又說「留連戲蝶時時舞」中的「留連」看出蝴蝶被花吸引了,都捨不得離開。也可以看出花多、花香、花茂盛。我又相機引導詩人把花當做為「我」開、蝶為「我」舞、鶯為「我」啼,向學生們介紹了「移情於物」的手法!整體來說教學效果不錯,同樣是抓住關鍵字詞體會是人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