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教案 > 教師個人簡介教學風格

教師個人簡介教學風格

發布時間:2021-01-21 09:34:48

㈠ 什麼是教學風格

教學既然是一門藝術,因而教學就如同藝術創作需要用心追求獨特的風格,實際上,在教學實際過程中也確實存在著風格。 所謂教學風格,是教師在長期教學實踐中逐步形成的,富有成效的一貫的教學觀點、教學技巧和教學作風的獨特結合和表現,是教學工作個性化的穩定狀態之標志。教學風格的本質特點在於它的獨特性,這種獨特性表現在許多方面如獨特的教學語言、教學方法、教學風度和教學機智等。教學藝術風格主要是優秀教師在長期教學實踐中逐步形成的獨特的的相對穩定的教學藝術個性和特色,使教學表現出濃郁的個人特色和藝術傾向性 一、教學風格的定義 所謂教學風格,是教師在長期教學實踐中逐步形成的,富有成效的一貫的教學觀點、教學技巧和教學作風的獨特結合和表現,是教學工作個性化的穩定狀態之標志。教學風格的本質特點在於它的獨特性,這種獨特性表現在許多方面如獨特的教學語言、教學方法、教學風度和教學機智等。教學藝術風格主要是優秀教師在長期教學實踐中逐步形成了各不相同的相對穩定的教學藝術個性和特色。 二、教學風格的分類 教學風格的分類,是教學風格研究的重要問題之一。有學者認為,教學風格分類有助於深化對教學風格的理論認識、有助於教師明確個人的教學追求、有助於對教學風格進行評價和欣賞以及有助於學生根據教師的教學風格"因教而學"。 教學風格的分類有:1、科學型(或稱理智型)、藝術型(或稱情感型)和混合型的分類;2、演講與討論、集體中心與教師中心的分類;3、熱情奔放、深入淺出、平易朴實、雄辯謹嚴、幽默風趣、標新立異、畫龍點睛的分類;4、理智型、情感型、幽默型和求美型的分類;5、啟迪型、探索型、善導型、合作型、暗示型、表演型、感染型和綜合型的分類;6、情感型、知能型和混合型的分類;7、質朴型和表演型的分類;8、慷慨激昂型、沉穩柔和型、邏輯推理型和活潑明快型的分類等等。 三、教學風格的形成 教學風格的成因非常復雜,但決不是神秘的,是可以探討的。構成教學風格的因素大致有教師的品德修養、知識結構、思維特點、個性特徵(以上因素為心理基礎)和教師在教學上的主觀追求等。有學者對影響和制約教學風格形成的眾多因素作了進一步的分析後指出,從整體上看,影響和制約教學風格形成的因素可分為內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內在因素有認知水平、思維品質、個性與人格特徵;外在因素有學校教與學的環境、學校課程結構和體系、教材、教學對象等。教學風格的形成是內外因素相互聯系、彼此促進發展的結果。外因是教學風格形成的條件,內因是教學風格形成的根據。在教學風格形成的過程中,教師的主觀能動性是形 成教學風格最為活躍的積極因素,它帶動和影響著形成教學風格的諸多因素,推動和促進教師積極能動地改造教學環境與條件,使他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走向成熟 我們認為,考察教學風格的形成時應該把客觀的和主觀的、社會的和個人的諸方面的因素有機統一起來。從主觀方面說,首先,教師特殊的、具體的生活環境、社會地位、生活經歷以及所接受的文化教養等,塑造了他們的性格、氣質、世界觀,也形成了他們的藝術觀、藝術傾向、藝術才能和藝術旨趣等,這一些決定了教師教學風格上的差異。其次,教師長期生活體驗和教學實踐形成了在教學內容把握、教學形象塑造、教學結構安排、教學語言的使用和表現手段等方面鮮明的特色,這是教師教學風格形成的重要因素。再之,教師不同的心理素質也會通過教學表現出來,成為教學風格形成不可忽視的方面。從客觀方面說,社會生活的變革、一定歷史時期內的時代精神和社會風尚等,是教師教學風格形成的主要客觀原因;不僅如此,每個教師無一例外地屬於一個民族,而民族的教學傳統也從多方面影響著教師的教學風格。總之,教學風格既是多樣的,又是具有一定時代、民族風採的統一性。 教師的教學風格不是一朝一夕偶然輕易形成的,而是教師富有獨創性的較長時期勞動的結果,凝聚著教師的美學理想和教學藝術實踐的匠心。但是,教學風格也有一個產生和形成的過程,有一個發展和變化的過程,並不是凝固的或靜態的。教師從開始教學,到逐漸成熟,最後形成獨特的教學風格,是一個艱苦而長期的教學藝術實踐過程。這個發展過程又可分為摹仿性教學階段、獨立性教學階段、創造性教學階段和有風格的教學階段。這些階段各有其特點,順序不能顛倒,並且從一個階段發展到下一個階段,都需有必要的主客觀條件。在這種順序的發展過程中,教學的摹仿性因素越來越少,而獨創性因素越來越多,有獨創性因素的一定量的積累,才可能引起質變,從一個階段發展到另一個階段,最後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那麼,如何促使每個教師在不懈追求教學藝術過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呢?有學者更多地是從教學風格形成的外部條件角度作了論述:第一,要把扶持各種教學風格,作為教育競賽和把教育搞得生動活潑的一項重要措施;第二,要揚其所長,發揮優勢;第三,要切實搞好教學實驗;第四,要把繼承與發展、學習與創新結合起來。有學者則從教師主體的角度出發進行了探討,認為教師追求教學風格必須做到:對自己所教的專業充滿激情;有清醒的自我意識;模仿;學而不厭;形成一個良好的心理定勢。在已有認識的基礎上,有學者對教學風格的形成作了比較全面的分析,指出了兩個必須注意的方面:一是學校領導注意更新教育觀念,發揚教學民主,鼓勵教師建立自己個人的教學藝術風格;二是形成具有特色的教學風格是每個教師應有的自覺追求。前者包括要提倡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須獨具慧眼,發現每一個教師良好的風格苗頭,並加以因勢利導,使之發展為獨特的教學風格;教學評價工作要把教師形成個人風格作為衡量教師成熟和教學工作成效的一個重要指標。後者包括教師要有樂教的積極精神,把教學當作一種藝術性的事業;掌握教育教學的基本規律,刻苦鍛煉教學基本功;要注意揚長避短,發揮個人優勢;要定向發展,有意識地進行鍛煉和提高;要把繼承和發展、學習與創新結合起來;不怕失敗、百折不回;注意不要為風格而風格 四、教學風格的特點 盡管人們對教學風格的定義不同,但是,在我們看來,這只是語言表述的差異而已。教學風格也叫教學藝術風格,實際上也就是教學藝術的個性化。所以,教學風格最重要的特點是其獨特性。如果說教學風格的獨特性主要決定於教師的個性特點,那麼生活的多姿多彩以及教材內容的豐富性則決定了教學風格的豐富性。教學風格既然取決於教師的個性,因而它一旦形成便具有一定的穩定性。當然這並不表明它是固定不變的,否則它就不是個性化的藝術了。可以說,教學風格同樣具有穩定性與動態性相統一的特點。對於教學風格這些特點的關系,有學者認為,獨特性與豐富性是相對應的,它們之間是點與面的關系,是在橫的和空間的范圍內的對立統一。穩定性與動態性則是點與線的關系,是從縱的時間延續角度上的對立統一。總之,教學風格的獨特性和豐富性之間、穩定性和動態性之間,是相互依存、對立統一的關系。

㈡ 談談教師如何形成獨特的教學風格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一個無任何個性特色的教師,他培養的學生也不會有任何特色。」新教育改革大環境下需要我們老師真正培養的是具有獨立精神和富有創新意識的學生,那麼教師首先就應樹立自己的獨特教學風格,形成自己的教學個性特色,這樣才會真正培育出含有獨立精神的學生。那麼,這就遇到一個問題,教師應該如何樹立起自己的教學風格,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呢?
一、形成教學風格的四階段進化法
任何一位新教師,剛剛出來工作的時候,就像一張白紙,沒有任何風格可言,需要經過年月的磨煉,等到最終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時,一般都要經歷一個漫長的過程。而這個過程,我把它概括為四個進化階段,具體如下:
1.摸索階段:自我研修,積極模仿
剛剛出來工作的新教師,因為他們沒有教學經驗,往往會通過聽課後而選擇模仿一些老教師的教學風格,不管怎樣,模仿是每位新教師成長的必經階段。但是,新教師在模仿、學習他人風格的同時,要學會結合自身實際特點,初步摸索出一個適合自己教學風格的輪廓來,如是理智型的、幽默型的還是技巧型的,先有雛形,再來充實內里。
2.探索階段:大膽借鑒,揚我所長
隨著時間的推移,教師的教學實踐和經驗積累會越來越豐富,便會開始在教學中逐漸擺脫模仿,開始不斷加入自己的特色元素進去。例如,教學語言表達技巧、肢體特色動作、課堂設計思路等,慢慢進入探索階段,教師思維、語言、性格等在每一節課後都會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
3.升華階段:提煉觀點,形成主張
經過長時間的探索後,基本確定了自己的教學風格,從而轉向研究最優化的教學效果,讓其教學風格與教學效果更好地結合,使其教學風格與教學實踐發揮明顯的效應,讓學生對教師直接形成標簽化的記憶,教師也逐步獲封自己的標簽代名詞,如「史上最帥的政治老師」「最機智的政治老師」「最幽默的政治老師」等。
4.內化階段:融會貫通,獨創風格
一名優秀的教師往往不會輕易得到滿足,他會繼續追求自己的教學風格更具獨創性,讓自己的課堂更具魅力,讓自己的特色更顯鮮明,並且屬於自己的這些特性不斷沉澱穩定下來,最終成為自己身上耀眼的標簽,這就是教學風格的最終內化階段,教師終將形成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教學風格。這種風格使得學生被無形吸引,學生思想被潛移默化所影響,這也就是教師的魅力所在。
綜上所述,教師的教學從「無風格」到形成「有風格」一般都是循序漸進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我將其劃分為「摸索——探索——升華——內化」這四個階段。我認為其相當於一個人的進化過程,在這一進化過程中,教師從一張白紙到模仿他人的影子,再到走出他人影子,最後蛻變成耀眼的新星,教師自己身上的個性與魅力得到不斷強化與放大,最後在教學上的特色更加鮮明與穩定,教學態度愈發明朗,這就標志著教學風格的形成。
二、追求風格時應具備的條件
「成為你自己」這句鐫刻在奧林匹斯山石上的名言應是每個教師教學風格矢志不渝的追求。每位教師都不想只做別人的替身,都想教出自己的風格,但在修煉教學風格這條道路上,我認為需要好好准備以下三個條件:
1.對教學要充滿激情
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我想要說的是激情更是延續事業的保鮮劑,只有教師對教學事業充滿激情,才會不斷摸索乃至創新,才有勇氣在形成自己獨立教學風格的征途上一路向前,最終走向成功。
2.要有清醒的自我認識
這一點相當重要,只有正確認識和定位自己,才會找准風格方向,並學會挖掘自身的特性,逐步融入教學實踐中,從而真正內化成為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
3.要有過硬的心理素質
打造教學風格的過程是漫長而艱苦的,在這一過程中必然是飽受磨煉的,在教學中會遇到很多前輩的批評指正,會碰到很多自己屢犯錯而不得要領的情況,教師需要過硬的心理素質去克服重重困難,逐漸形成一個穩定的心理形態,讓自己內心變得無比強大,而自己的這些心理活動演變過程也會深深鐫刻在教學活動中,慢慢演化成自己教學風格無形的影子。
通過深入探討我們就會發現,每一位教師在他形成獨特教學風格的過程中,其實也就是他的歷練成長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通過模仿、探索、升華並最終修煉成自己的獨特風格,這是一個艱苦的過程,但更是一個蛻變的過程。時勢造英雄,英雄更應順應時勢,當代教育改革需要一批批具有個性特色的教師,需要教師好好探索形成各自獨具特色的教學風格,需要各位教師通過自己成熟的教學風格培養更多富有個性與獨立精神的學生,這才是我國教育改革的未來,才是今天我們探討教學風格形成的意義所在。

㈢ 教師教學風格有哪些!

(一)理智型教學風格
這種風格主要表現在,教師講課深入淺出,條理清回楚,層層剖析,環環答相扣,論證嚴密,結構嚴謹,用思維的邏輯力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用理智控制課堂教學進程。學生通過聽教師的講授,不僅學到知識,也受到思維的訓練,還受到教師嚴謹的治學態度的熏陶和感染。雖然有的教師在課堂上不苟言笑,但內心卻充滿對知識的透徹理解和對人的理智能力發展的執著追求。

㈣ 教師教學風格有哪些

教學風格類型:

1、立法型。具有這種風格的教師喜歡創造和提出規則,依照自己的方式教學,喜歡並鼓勵學生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2、執行型。具有這種風格的教師喜歡按照既定的規則、程序解決問題,喜歡按事先計劃好的活動進行教學;

3、批判型。具有這種風格的教師喜歡判斷和評價事實、程序和規則,喜歡在教學活動中進行分析或評價任務。

4、整體型。具有這種風格的教師喜歡面的全局性、抽象性的問題,偏好總體性、概念性、觀念性的教學任務。

5、局部型。具有這種風格的教師喜歡細節性、具體性的教學任務,完成工作時能夠深思熟慮;

6、激進型。具有這種風格的教師喜歡超越現有的規則和程序,不喜歡一成不變的教學任務;

7、保守型。具有這種風格的教師喜歡熟悉的教學任務、教學情境,喜歡遵從傳統的教學方式。

(4)教師個人簡介教學風格擴展閱讀

教學風格形成的基本模式:

1、模仿。模仿是形成教學風格的第一步。每個教師,都要模仿他人的教學風格。但模仿的目的不是為了照搬,而是為了熟悉他人的教學藝術,有的教師模仿的多一些,有的相對少一些,模仿的目的,是對不同教學風格有所了解,不斷熟悉,但切忌「東施效顰」,盲目模仿而弄巧成拙。

2、選擇。在熟悉眾多的教學風格後,根據個人的特點、實際情況進行選擇。主要依據個人興趣、愛好、特長、心理、生理條件去選擇適合自己個性發展的模式。

3、定向。選擇了某種教學模式之後,就應該對自己的教學風格的發展方向做初步設計,並在教學實踐中向這一方向努力。

4、創新。向確定方向努力的過程,就是創造具有自己特色的高層次的教學風格的過程。這種創造是自覺地將教學藝術運用於教學實踐,將各種教學要素融為一體,並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

㈤ 教師風采自我介紹自己應該都介紹些什麼怎麼能弄的有創意些

教學風格,自己的優點,如何受學生喜歡,批改作業方面,考試方面,平時要和學生一起聊天什麼的,我個人覺得這樣子會讓學生和老師的距離近一點。上課要幽默一點。。
【以上純屬個人答案。】

㈥ 怎麼用20個字介紹自己的教學風格

情緒高漲,慷慨激昂,滔滔不絕,扣人心弦,給人以震撼人心的力量

㈦ 教師資格評定教學風格和特色怎麼填寫

幼兒園教師個人成長計劃
自我剖析(個性、優缺點等)
優點:認真的開展工作,重視幼兒自我服務意識的培養。能通過美術活動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想像力。
缺點: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還不能做個有心人,較少將隨時發生的案例記錄下來,在撰寫文章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
發展目標(思想道德、理論素養、業務能力等方面)
1、認真學習《十六屆六中全會》和《福州市幼兒園保育教育暫行辦法》等文件精神,以「八榮八恥」精神嚴格要求自己。繼續堅持師德建設年的要求用愛心、耐心、童心對待幼兒,關注每個幼兒,關注每個幼兒的每個細節。為成為一個優秀的幼兒教師而努力。
2、繼續本科學歷的學習,樹終身學習的觀念,不斷更新知識,一專多能,使教學工作博、深、新,豐富自己的知識,開闊自己的視野,以先進的知識結構提高教學質量,做到勤業多能。
3、以愛的承諾嚴格要求自己,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做到敬業奉獻。要以自己健康的言談、舉止、心態去影響幼兒,建立和諧、平等的師幼關系;愛每一個幼兒,為每一個幼兒負責,做每一個幼兒可信賴的朋友。
具體措施
1、積極參加政治學習,做好筆記,主動積極參加團組織活動,時時以一個優秀團員的標准要求自己。積極參加各級各類培訓和學習,做好筆記和反思,並和工作實際相結合,落實到工作中去。
2、平時認真的閱讀相關新的幼教書籍,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做到邊學習、邊實踐、邊交流、邊反思,及時總結每階段工作的成績、存在的問題、解決的方法方式、反省自己的教育觀念,更好的開展工作。
3、樹立以幼兒為本的教育思想,明確教育的目的不僅要讓幼兒學習知識、獲得知識,還要教幼兒學習做人,學會做人,學會理解、尊重、合作,熱愛自然,
維護世界和平等。在一日生活中,提倡探究式學習,鼓勵幼兒大膽探索,主動學習。讓幼兒盡可能的利用身邊的實物,通過摸摸、說說、問問來調動多種感官學習,
使他們從小養成觀察思考的習慣,以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提高創新能力。
4、在幼兒園中,時時有德育,處處有德育,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德育因素,對幼兒進行良好習慣的培養。晨間活動滲透德育,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對幼兒進行「感恩」教育
幼兒園教師成長計劃
新時期的教師應該是什麼樣子的呢?有人作了形象的素描:具備崇高的師德、廣博的知識、精湛的教藝,健康的心理,強健的體魄。
我渴望成為這樣的一名幼教老師。在教學中富有創見,能根據課堂情境的變化採取及時而有效的措施保證教學順利實施的教師。使常規課堂活動自動化,這就
使他能把有限的心理資源應用於富有創造性的教學活動中,從而表現出對學生的需要更敏感,更能滿足學生的個別需要,能時刻記住課堂教學的主要目標,採用靈活
而適當的教學策略,幫助學生克服理解中的難點,順利達到教學目標。
藉此對個人發展規劃之際,我重新審視了自己,「解剖」了自己。從四個方面來制定計劃:
一、多學習人類積累的文化財富好如煙海,教科書中的知識信息不過是滄海一栗。21世紀,知識將以前所唯有的速度增長和淘汰。人類社會現有的知識,只
代表過去的認識水平,可能陳舊,可能將由新的發現而更新。因此作為教師應不斷的學習:進一步強化專業意識,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轉變教育教學觀念,准
確定位自己,用先進的理論充實自己、武裝自己、提高自己。學習身邊老師的寶貴經驗,提高教學水平,使自己的課堂變的生動有趣,教學上形成自己的風格和特
色。讓自己成為幼兒喜愛的老師,社會信賴的好老師。在今後的工作生涯中,我將利用教學實踐、業務進修、校本培訓等不同的學習機會,讓學習成為自己的習慣,
使自己發展成為具有多種教學技能的老師。才能做到:給孩子一杯水,我不僅有一桶水,而且有長流水。
二、多反思不斷進行師德自查,反省自己的行為,規范自己的言行,做到身正為師,學高為范。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時刻做到三個反思:教學前反思,從幼
兒的能力著手,拓展教學內容,優化教學過程,教學中反思,及時自動的在行動中反思,培養反思和自我監控的習慣。教學後反思,隨時審視,隨時修正,形成自己
的教學個性。通過反思,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改善教學行為,提升教學水平;同時形成自己對教學現象、教學問題的獨立思考和創造性見解。通過反思,不斷更新教
育觀念,直面改革中出現的新問題、新挑戰,改善教育行為,提升教學水平,同時,形成自己對教育現象、教學問題的獨立思考和創造性見解。
三、多實踐努力學習科研知識和方法,具備一定的科研能力。把對自己教學實踐的反思、質疑和探討作為專業進一步發展的基礎;培養研究自己教育實踐的信
念與技能;有在實踐中對教育教學理論進行質疑和檢查的意向;願意接受其他教師或研究人員來觀察、討論自己的教學實踐。理論與實踐是相互依存的,具有共生
性。因此,我要不斷培養自己對相應的的教育事實的科學認識,而且培養自己從經驗性認識轉化到理論性認識的能力,並提高自己的分析、抽象、概括、綜合等認識
能力,努力掌握和善於使用理性思維的工具和方法,使自己在教育科研中產生的觀點和理論運用到實踐中去檢驗、驗證。
四、多總結定期對自己的教學工作進行總結,通過及時蹤跡,有所沉澱,不斷為今後的工作積累經驗。兩年多的積累,讓我學到很多,收益很多,今後在園領導的關心和前輩老師的幫助下,使自己早日茁壯,成長起來,為成為一名優秀的幼兒園教師而努力!

㈧ 怎樣評價英語教師教學風格及專業特長

一、教學風格的意義
從理論方面來看,教學風格研究是教學理論的深化和發展。隨著現代教學論的研究日益向縱深發展,許多新的課題逐漸進入研究者的視野,對教學藝術及其風格的關注便是一個顯著事例。教學風格作為教學藝術高度成熟的標志,在教學個性化的追求中被人們所矚目乃是一種必然結果。然而,傳統教學論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教學的藝術及其個性的研究,致使教學風格的理論成果貧乏,遠遠不能適應教學藝術個性化發展的需要。教學風格研究是對於教師教學藝術創造所能夠達到的「最高境界」的研究,可以豐富和完善教學論和教學藝術論的理論體系,彌補長期以來教學個性、教學風格理論研究的不足,影響和推動教學論、教學藝術論的發展。
從實踐方面來看,教學風格研究是教學實踐的總結和提升。我國教學風格研究的興起和發展一直伴隨著教師教學經驗總結一道成長。起初主要是總結優秀教師們的先進教學經驗並概括出教學風格的類型和表現形式,在這一過程中,一些著名優秀教師逐步以鮮明的教學風格被人們承認和學習,例如斯霞、霍懋征、李吉林、丁有寬等。教學風格研究通過對優秀教師教學風格的形成條件與發展規律的揭示,為廣大中小學教師提高教學藝術水平,保證教學質量,形成個人教學風格提供有益的啟示,對於教師的教學迅速走上成功、成熟之路可資借鑒。同時,教學風格研究有助於引導、鼓勵教師認識自我、發展自我,揚長避短,朝著合乎自己審美個性和特長的目標去努力,加快形成獨立風格的步伐。教學風格研究為廣大教師提高教學能力、重視專業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教學風格的內涵
何謂「教學風格」( Teaching style )?正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人們對此有各不相同的側重點。國內學者關於教學風格的代表性觀點主要有:方法特點說、個性核心說、教學風貌說、穩定表現說、表現方式說、藝術特色說、觀點技巧結合說,分述如下:
(一)方法特點說:邵瑞珍( 1983 )認為教學風格是「在達到相同的教學目的的前提下,教師根據各自的特長經常所採用的教學方式方法的特點」。賀雯( 2005 )認為:教學風格是指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採取的個性化和一貫的方式、方法。
(二)個性核心說:張翔( 1987 )認為「就教師個人而言,當他的教學是經常而穩定地表現出合規律性和個性時,就會在此基礎上形成相應的教學風格。」他認為教學風格的特徵是:表現方式的獨特性、個體意識的直覺性、行為方式的習慣性和學習交流的不可模仿性。
(三)教學風貌說:程少堂( 1988 )認為「教學風格是教師有意無意地、在適合自己個性特徵、思維方式和審美趣味的教學理論的指導下,經過反復實踐,而最終形成的一種獨具個性魅力又具有穩定性的教學風貌」,具有獨特性、豐富性、穩定性和可變性。
(四)藝術特色說:吳也顯( 1991 )認為「課堂教學的風格就是教育者在課堂教學中,通過教學內容和形式的統一中所體現出的獨特的藝術特色。是他的思想境界、審美理想、藝術修養、性格特點等在教學活動中的綜合體現。」
(五)表現方式說:盧真金( 1991 )認為「教學風格就是教學藝術家所特有的、在教學活動整體中重復表現一種『韻味'、『格調'、『風貌'的表現形式。它是藝術家精神風貌的個性和教學技能技巧的特色相結合的產物,是教師創造性、藝木性教學活動的特徵,獨特性、穩定性和發展性是教學風格形成的特徵。」徐麗華、傅亞強( 2005 )認為:教學風格是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依據其價值觀念,對教學過程諸元素(知識、教師、學生和方法等)的偏好性和習慣化的方式。教學風格體現了教學過程中教師的個體差異,是教師教學的個性化特徵,體現於教師對各種教學元素的選擇與組合方式。
(六)穩定表現說:王北生( 1989 )認為「所謂教學藝術風格,就是教師在一定的理論指導下和長期教學實踐中逐步形成的獨具個性的教學思想、教學技能技巧、教學風度的穩定性表現。」李如密( 2002 )、何小微( 2006 )認為:教學風格是教師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逐步形成的、富有成效的一貫的教學觀點、教學技巧和教學作風的獨特結合和表現,是教學藝術個性化的穩定狀態之標志。
綜合以上分析,所謂教學風格,是指教師在長期的教學實踐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在一定的教學理念指導下,創造性地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和技巧,所表現出來的一種穩定的個性化的教學風貌和格調。以下幾個方面是普遍認同的: 1 .教學風格是教師在長期的教學實踐過程中逐步形成的。教學風格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師長期的實踐,執著的追求,才能將教學藝術的獨特性格磨練成熟。教學風格是教師教學藝術進入一種高境界的標志。 2 .教學風格是教師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導下形成的。教學思想觀點體現了教師教學的精神追求和價值取向,是教學風格形成和發展的內源性動力。 3 .教學風格是教師創造性地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和技巧的結果。教學風格不等於教學方法和教學技巧,而是對教學方法和教學技巧的創造性運用。教學方法和教學技巧顯示著教師達到的教學藝術水平,是教學風格產生理想效應的技術性保障。 4 .教學風格是教師個性化的教學藝術達到了相對穩定的狀態。教學藝術是個性化的,沒有獨特鮮明的個性,教學藝術就模糊了自我的面孔,教學風格也就蒼白無神了。教學風格是教師個性化教學藝術達到比較成熟時的一種教學狀態。教學風格是相對穩定的,它給人一種成熟感,因為不夠成熟的教學藝術之樹上,是很難綻放教學風格之花的。 5 .教學風格是教師課堂教學所表現出來的一種風貌和格調。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所表現出來的一種教學作風和精神面貌,創造性運用教學方法和技巧時一種教學狀態和行為方式,是教學風格審美魅力的直接載體。
三、教學風格的類型
教學風格有哪些類型?很多學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比較有代表性的有:
李如密( 1986 )提出科學型(或稱理智型)、藝術型(或稱情感型)和混合型的分類。吳慶麟( 1988 )提出演講與討論、集體中心與教師中心的分類。李林生、於德令( 1989 )提出熱情奔放、深入淺出、平易朴實、雄辮謹嚴、幽默風趣、標新立異、畫龍點睛的分類。歐陽侖( 1992 )提出慷慨激昂型、沉穩柔和型、邏輯推理型和活潑明快型的分類。李新宇( 1995 )提出活潑與嚴謹、優美與朴實、細膩與曠達的分類。
總體上看,這些分類簡潔明了,易於理解,頗有親切感,但分類標准不統一,隨意性大,大多停留在描述性層次上,抽象概括水平不高,缺乏理論深度,科學性不強。
在前期研究的基礎上,李如密( 1995 )綜合使用多種分類標准和多種分類方法,採取單一標准與復合標准相結合,一次分類與多次分類相結合,模糊描述與術語界定相結合,對教學風格進行了分類,以求各種標准與方法配合使用、相互補充,達到教學風格分類結果的相對優化(見表 1 :教學風格綜合分類表)。這一分類體現了教學風格層次性和序列性的特點,同時又強調和反映了教學風格分類結果的相對性和互補性,並對每一類型的教學風格的特點進行了概括,但是分得又過多過細,玄奧高深,難以把握;有些類別(如:理智型、庄雅型、謹嚴型,諧趣型、瀟灑型、明快型)共性比較多,大體上可以歸為一類。

比較研究發現,國內外學者對教學風格的觀點存在較大的差別。基於對「風格」這個詞的不同理解,我國的大多數學者對「風格」一詞的理解往往出自藝術領域,他們強調風格的創造性、藝術性、獨特性以及穩定性,因此對於教學風格概念的把握是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表現的「格調」、「風貌」的角度來的。國外的學者對於「風格」一詞的理解往往與策略和方法相關,強調風格的獨特性、穩定性,因此對教學風格的理解大多與教學策略、教學方法有關。相比之下,國內學者的界定比較抽象,國外學者的界定更為具體,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
四、教學風格的影響因素
一位教師是否能夠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是受多方面的因素影響的。其中既包括教師主體的因素,也包括非主體因素;既有精神方面的原因,又有行為方面的原因。很多學者對此進行了探討:
曹振道( 1982 )認為,教學風格的形成與個人主觀條件息息相關,包括教師的人格、品性、素養等;同時外部因素中教育行政部門的支持和報刊雜志的宣傳也對教師教學風格形成有一定影響。
李如密( 1986 )將影響教學風格的因素分為心理基礎和教師的主觀追求兩種,其中心理基礎包括教師的品德修養、知識結構、思維特點和個性特徵。教學風格的形成是教師的心理基礎與主觀追求的高度統一。
王北生( 1989 )認為,影響教學風格形成的因素主要包括:熱愛教育事業;良好的教學修養,包括教師的知識修養、道德修養和技術修養;心理素質,包括能力、氣質、性格等因素。
盧真金( 1991 )將影響教學風格形成的因素分為內因和外因。其中內因包括教師的教學水平和經驗、教師個性質量及教師的性別和年齡。外因包括教學的科目內容、學生的年齡和基礎、教學技術、社會和時代的要求。
張武升( 1993 )將教學風格影響因素分為心理因素和社會因素。心理因素包括教師的認知因素、情意因素和人格因素;社會因素包括宏觀因素與微觀因素,其中宏觀社會因素包括社會政治、文化、經濟因素,微觀社會因素包括學校組織與群體因素。
王志平( 1994 )將影響教學風格形成的因素分為基礎因素、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其中基礎因素包括文化基礎和心理基礎;內部因素包括教師的教學經驗、教學個性、對教學藝術的主觀追求;外部因素包括社會傳統、時代要求和教學內容、學生實際等。
王松泉、董百志( 2000 )認為教學風格的影響因素主要集中在教師個人因素上,主要包括人格因素、個性因素,審美個性和學識能力。
徐麗華、傅亞強( 2005 )對 8 所中小學教師的問卷調查顯示 : 學校性質、教齡、教育階段對教學風格的部分因素有顯著影響,但性別與教學科目對教學風格影響不顯著。
賀雯( 2008 )從心理學角度分析影響教學風格形成和發展的因素,認為影響因素主要分為個體的內在因素和個體的外在因素。個體的內在因素包含個體的心理品質和個體的內在動力系統,內在動力系統包括價值觀、態度、教育信念、自我效能感等因素。個體的外在因素就包含很多,如教育體制、學校領導、工作壓力、學生素質等外部因素也會影響教師教學風格的形成。
張曉輝、李如密( 2009 )認為,教學風格受到主觀和客觀兩方面因素的綜合影響:主觀因素主要包括教師自身的文化品質、心理品質、職業品質、生理品質以及個體對教學風格的自覺追求等方而;客觀因素主要包括學生、教學內容和教學環境等方面。在教學風格形成過程中,影響因素遵循一定的結合機制:主客觀因素相互聯系,缺一不可;統成整體,共同制約;協調一致,創造性結合。
綜上所述,影響教師教學風格形成的因素頗多,學者們的歸類方式也不一致,研究者根據文獻資料分析將所有因素大致歸為內因、外因兩大類,與教師個體相關因素為內因,其他統歸為外因;內因類包括:教師個人的主觀追求、先進的教學思想、知識素養、教學技藝、教師個性特徵、審美特徵、教師教學水平和經驗。外因類包括:學校行政管理方式、教學資源、教學科目、學生年齡特點、教育行政部門的支持和報刊雜志的宣傳、所處時代和所屬的民族的影響和宏觀社會環境的影響(包括政治宣傳、文化變遷、經濟發展等因素)。
五、教學風格的形成階段
一名教師從開始從事教學職業時的無風格教學,到逐漸成熟,進而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一般總有一個發展的過程,其間的發展又可分為若干階段。由於人們考慮的角度不同,教學風格的形成也就會有不同的階段之分。概括說來,國內學者對教學風格的形成階段一般可做以下幾種劃分。
李如密( 1986 )從教學風格的獨特性特徵角度考慮,以教師教學中創新性(或稱獨創性、創造性)成份的多少為標准,把教學風格的形成過程分為以下四個階段:第一,摹仿性教學階段。此階段的教學局限於摹仿、照搬別人教學的經驗和做法,本身的教學無創造性可言。第二,獨立性教學階段。教師基本上能夠獨立勝任教學工作,在一定教學經驗的基礎上,教學活動已開始孕育著創造性的萌芽。第三,創造性教學階段。教學活動中的創造性已處處可見,但有時表現得不穩定,有些「創造性教學行為」缺乏一定的科學性。第四,有風格的教學階段。教學中的獨創性已經呈現科學的、穩定的狀態。教學藝術達到了較高的境界。
張武升( 1993 )從教學風格的構成因素角度考慮,把教學風格構成因素中教學個性的成熟性與穩定性程度作為劃分的標准,將教學風格形成階段劃分為:第一,無個性階段。教學表現為照本宣科、缺乏教學個性。第二,個性初步形成階段。教學表現為在個性心理特徵和教學活動其它因素的影響下,己初步可以觀察到某些獨特的教學個性。第三,個性化教學階。教學個性已從第二階段的偶然能夠觀察到發展到隨時可見,與眾不同的教學個性與已相當明顯,但有些教學個性仍處於不穩定或不科學的狀態。第四,有風格的教學階段。此階段的教學個性已呈穩定的、科學的狀態,即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
黃甫全( 1998 )從事物一般發展順序角度考慮,從教師教學能力的發展程度出發,把教學風格的形成過程劃分為以下幾個階段:第一,模仿性教學階段。這一階段的老師常常套用別人的成功經驗,甚至模仿別人的教學語言、語調、手勢乃至教學風度。第二,追求創造性階段。這一階段的老師擺脫了模仿的束縛,能夠獨立地完成教學工作的各個環節,並開始醒悟到要創造一種適合自己的教學藝術風格。第三,形成獨特教學藝術風格階段。這一階段的教師成為教學藝術的自覺追求者和創造者,在教學各個方面都有獨特的、穩定的個性色彩,處處閃耀著創造的火花。
何小微( 2006 )採用「目的性抽樣」,選擇一位教學風格比較突出的小學語文特級教師作為研究對象。通過開放式 . 或半開放式訪談,輔以非參與型課堂觀察和實物分析,收集了豐富材料,在此基礎上把該教師的教學風格形成歷程分為模仿、創新、成熟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模仿階段(教學的 1 — 3 年):這個階段的特徵是模仿,注重吸收別人成功的經驗,比較依賴於前人做法、他人經驗、教參和固定的教學程序。第二階段是創新階段(教學的 3 — 16 年):教學基本上擺脫模仿的束縛,獨立意向鮮明,能根據自身特點創造性地進行教學並且具有了明確的風格意識。第三階段是成熟階段(教學的 16 年後):這一階段的特點的是個性化,此時該教師的教學風格呈現出穩定、一貫的特徵。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各個方面都有獨特、穩定的表現,教學帶有濃厚的個性色彩。在其教學風格發展過程中模仿性因素越來越少,而獨創性因素越來越多,最後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任仕林( 2009 )通過考察一些有代表性的中學優秀教師,把教學風格的形成過程分為四個階段。「童君老師在某市的一所國家級重點中學里任高中英語教師,是某市的骨幹教師、市級學術學科帶頭人、模範班主任,中學高級教師,從教己經近二十年了。她的教學特色鮮明,在課堂上嚴謹而不失幽默,並深受學生的愛戴,其教學風格也為大家所公認。據童老師的陳述,她的職業生涯分為四個階段:模仿教學階段、獨立性教學階段、創造性教學階段和有風格教學階段。」
雖然角度不同,各學者對教學風格的形成階段有各種不同的劃分,但每種方法所論述的各個階段的本質特點是相同的,都把教學風格的最本質特徵——獨特性作為劃分教學風格形成階段的標准。
六、教學風格的創建方法
在教師教學風格的形成過程中和最後表現形態上,總是或多或少帶有他人影響的痕跡。自覺地學習和借鑒他人的教學風格,是教師形成個人教學風格過程中所不可少的環節。李如密( 2002 )提出了學習和創建教學風格的基本方法。
(一)拜師學藝法與自我研習法。拜師學藝法是指教師自覺主動地向自己所景仰的教學風格的創造者請教學習,以使自己的教學也體現出這種風格特色來的方法。自我研習法是指教師因受條件限制不能直接拜師學藝而採取的以某種教學風格為藍本,自覺採用其指導思想和技巧形式,以使自己的教學也體現出這種風格特色來的方法。
(二)作品分析法與模仿感受法。作品分析法是指教師通過分析一定的教學藝術作品,從而達到認識和掌握其中蘊含的教學風格的一種方法。模仿感受法是指教師模仿他人的教學活動而親身感受、驗證其風格特點及其相應要求,從而達到學習並掌握某種教學風格的一種方法。
(三)部分移植法與兼容並蓄法。部分移植法是指教師通過精心選擇而後將他人教學風格中成功的教學特色部分地移植到自己的教學中來,從而使自己的教學也帶上這種特色的方法。兼容並蓄法是指教師對他人教學風格之長廣采博收,利用綜合優勢使自己的教學獲得整體最佳特色的一種方法。
(四)優勢培育法與弱點逆轉法。優勢培育法是指教師通過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優勢,從而形成個人獨特鮮明的教學風格的一種方法。弱點逆轉法是指教師通過在教學中對其自身弱點的巧妙逆用和轉化,從而使個人教學形成獨特鮮明的教學風格的一種方法。
(五)選擇突破法與綜合建構法。選擇突破法是指教師在教學中注意結合個人特長或教學需求選擇突破口重點攻關,從而以點帶面達到建立教學風格之目的的一種方法。綜合建構法是指教師從教學整體著眼,通過綜合變革、優化結構,而達到全面形成教學風格之目的的一種方法。
(六)實踐升華法與理論滲透法。實踐升華法是指教師對教學中不斷積累的豐富的教學經驗進行總結歸納、抽象升華、取其典型特徵組成個人教學風格的一種方法。理論滲透法是指教師在教學中自覺地以先進的教學理論或教學思想為指導,通過多方滲透,在各個教學環節都表現出明顯的教學特點,從而最終形成個人獨特而鮮明的教學風格的一種方法。

㈨ ★優秀教師個人簡歷怎麼寫

教師簡歷的編寫個人基本情況介紹、從教經歷及獲獎情況、發表文章/論文、目前任職內情容況等內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寫:
XX,中共黨員,本科(或碩士)學歷,小學(或初高中)高級(或中級)語文教師。XX市小學(或初高中)語文優秀教師。
XXXX年參加某某省小學(或初高中)語文教學比武,榮獲一等獎的第一名,同年10月代表XX省參加全國語文教學比武再獲二等獎。
XXXX年多次代表學校擔任省級,國家級觀摩課的執教任務,並獲得各級領導及專家們的一致好評。
XXXX年X月,作為語文學科帶頭人被學校派往X省進行課題骨幹培訓,使自己的專業水平得以提升。
撰寫的經驗論文多次獲國家、省、市級一、二等獎。
2001年編寫了《XXXXXXX》系列叢書。
2003年參與編寫《XXXX》一書。
2008年擔任《XX》多冊練習冊主編。
所帶班級班風正,學風濃,2007年被評為XXX「XXXXX」。輔導學生習作參加各級各類比賽多次獲特等獎及一、二等獎。
現任XX學校XX班語文教師、班主任,四年級年級組長。

閱讀全文

與教師個人簡介教學風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