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人教歷史選修1第1課改革變法風潮與秦國歷史機遇教案
重點
春秋戰國時期改革變法的歷史背景。
難點
春秋戰國時期改革變法的必然性。
教材內容分析與建議
教材從三個方面介紹了「改革變法風潮與秦國歷史機遇」:社會變化的新氣象,風起雲涌改革和變法,處在十字路口的秦國。春秋戰國是中國歷史上的大動盪、大變革和大發展時期。經濟上,隨著生產力的迅速發展,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確立,新的階級關系產生。政治上,王室衰微、大國爭霸,代表地主階級利益的士大夫開始奪權,並且掌握了政權。隨著經濟基礎的變化,必然帶來上層建築的變革。新興地主階級要求廢除奴隸主貴族的特權,發展封建經濟,改革和變法風起雲涌。處在十字路口的秦國,面臨著巨大的歷史機遇,秦孝公發憤圖強,重用商鞅進行變法,秦國迅速強盛起來。建議教師在講授本節內容時,注意啟發學生聯系政治、地理等學科的知識,從不同的角度分析歷史現象,認識社會發展的規律。
本課引言由戰國形勢圖和文字兩部分組成。戰國時期,群雄角逐,諸侯爭霸,插圖反映了戰國時期這一社會形勢。建議教師以文字內容和插圖為素材,通過提問方式引導學生閱讀理解引言內容。問題:秦國地處西陲,比較落後,然而,恰恰是偏遠落後的秦國在群雄角逐中,脫穎而出,統一了六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為什麼秦國能夠完成統一?學生結合問題自主探究,在此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進入本課的學習。
第一目「社會變化的新氣象」
教材從社會經濟、政治、軍事、文化全方位闡釋了春秋戰國時期改革和變法的歷史背景。春秋戰國是中國歷史上的大動盪、大變革和大發展時期。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了土地私有制的確立。同時,也引起了社會階級關系的變化。經濟基礎的變化,必然引起上層建築的改革。各諸侯國為了在戰爭中處於有利的地位,進行了富國強兵的改革。
(1)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
教材從農業、手工業和商業等方面闡述了生產力發展的狀況。
農業生產的發展。教材從生產工具的改進和耕作技術的提高、興修水利和農田施肥等方面闡述了農業的發展。
鐵器和牛耕的出現和推廣。建議教師結合史料講清鐵器的使用歷史。西周晚期,鐵器開始使用;春秋時期,鐵器用於農業生產;戰國時期,鐵農具的使用范圍擴大。鐵器時代的到來,標志著我國社會生產力的顯著提高。建議教師用多媒體出示春秋戰國時期鐵器使用的相關的史料,請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然後,請學生回答:鐵器和木器、石器以及青銅工具相比有什麼優點?
春秋戰國時期,牛耕技術開始出現並逐漸推廣。牛耕技術,只有與鐵器的使用相配合,方可發揮出它的功能。耕犁的出現,使耕作效率大大提高。牛耕的運用,是我國農業技術史上農用動力的一次革命。當時,在人的姓名上把牛和耕一起使用,說明牛耕在當時社會生產中十分普遍且十分重要。孔子弟子冉耕字伯牛;晉國一大力士姓牛名子耕。《國語·晉語》中記載:「宗廟之犧,為畎畝之勤」,這也證實了春秋時代存在牛耕的事實。
建議教師總結:鐵器和牛耕的使用,大大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為私田的大量開墾和農田水利設施的興修創造了條件。
春秋戰國水利灌溉事業有了很大的發展。建議教師用多媒體出示相關的史料,請學生自主探究學習。也可以請學生結合初中所學的相關歷史知識,回答:春秋戰國時期的水利工程有哪些?這些水利工程的修建,有什麼重要作用?
手工業的發展。教材從冶鑄、紡織、制漆等方面說明了手工業技術的進步。春秋戰國時期,冶鑄業有了劃時代的發展。紡織業也有了較大的發展。戰國時的制漆工藝,已經採用夾紵技術。
商業日趨活躍。商業發達,各地土特產品相互交流,中原市場繁華。並且出現了繁華的商業中心。
(2)封建生產關系的產生
教材重點闡述了封建生產關系出現的原因,以及新興地主階級和自耕農要求通過改革發展封建經濟的願望。
鐵器的應用,牛耕的普及,加之水利、施肥等技術的應用,使這一時期的生產力有了巨大的發展。生產力的進步引起了生產方式的變化,奴隸制集體勞作方式逐漸瓦解,以一家一戶為單位的小生產和個體經營為特色的小農經濟發展起來。隨著私田的開墾和增多,私田主人為了增加收入,開始改變剝削方式。將自己的「私田」分成小塊,租給奴隸和破產的平民耕種,向租種者收取地租。為了繼續維護自身的利益,一些奴隸主也主動改變剝削方式,實行更適應生產力水平的地租剝削。奴隸制社會的經濟基礎——井田制走向沒落,封建土地私有制確立起來。
(3)上層建築的改革
教材重點講述了上層建築改革的必然性。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社會經濟制度的變革,必然引起政治制度的變革。戰國時期,隨著封建經濟的不斷發展,新興地主的經濟地位不斷提高,政治勢力也越來越大,並且成為一種強大的政治力量。另一方面,生產力的發展,生產關系的變革,使舊的生產資料佔有方式——井田制和與之相適應的奴隸制剝削方式瓦解。隨著奴隸制上層建築基礎的崩潰,地主階級代替奴隸主階級進行統治是生產力發展的需要,是歷史的必然。一些傑出的政治家,順應時代潮流,推行變法,建立和強化封建專制統治,用中央集權制代替君主與貴族聯合專政。
建議教師結合教材,提出問題:為什麼說上層建築的改革是歷史的必然?然後,讓學生結合問題,進行自主探究學習。
(4)改革變法的內在動力
教材分析了改革變法和戰爭的關系,進而說明了改革的必要性。戰國時期,群雄角逐,戰爭頻繁。為了富國強兵,各諸侯國紛紛變法。
(5)法家學說成為改革變法的思想理論武器
春秋戰國時期,激烈的政治斗爭和經濟繁榮促進了學術思想的空前發展。當時,諸侯割據,不可能推行文化專制,各持一說的「士人」可以自由發表見解。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學派陸續誕生,出現了百家爭鳴的活躍局面。而法家思想順應了時代的需要,成為變法改革的思想理論武器。法家的代表人物有李悝、吳起、商鞅等。建議教師在教學中廣泛搜集法家的相關材料,設置問題:為什麼法家學說在戰國時期,備受推崇,並成為各國變法的理論武器?讓學生分組合作,交流探討,得出結論。
第二目「風起雲涌改革和變法」
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為適應生產力發展,穩定和鞏固統治;並在爭霸或兼並戰爭中處於有利地位,先後開展了變法運動。教材闡述了春秋和戰國兩個階段改革和變法的相關內容。這些改革和變法為商鞅變法提供了經驗教訓。
(1)春秋時期的改革
春秋時期,齊國和魯國等諸侯國通過賦稅制度改革,確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春秋時期,隨著生產力的進步和封建剝削方式的產生,井田制難於維持。很多地方出現了「公田不治」、「田在草間,功成而不收」等井田荒蕪的情況。齊國也出現了「無田甫田,維莠驕驕」,「無田甫田,維莠桀桀」的情況(大意是由於不想耕種公田,雜草長得非常旺盛)。為了擴大稅源,增加收入,齊桓公任用管仲為輔佐,進行改革。管仲首先從經濟入手,實行「井田疇均」和「相地而衰征」,根據土地多少和田質的好壞徵收賦稅。在政治和軍事上,推行政軍合一的「國野分治」制度。管仲改革,淡化了公田、私田的界限,實質上承認了私人對土地的所有權。管仲改革調動了土地所有者經營土地的積極性,推動了生產的發展,為齊國的強大奠定了物質基礎。
公元前594年,魯國實行「初稅畝」。規定不論公田和私田,一律「履畝而稅」。這就公開承認了土地私有。
賦稅制度改革的實質是廢除奴隸社會的井田制,承認私人對土地的所有權。
(2)戰國時期的變法
教材闡述了戰國變法的歷史背景以及李悝在魏國、吳起在楚國的變法。
戰國時期,隨著封建經濟的不斷發展,新興地主階級的經濟地位不斷提高,政治勢力也越來越大,並成為一種強大的階級力量。生產力的發展引起了生產關系變革。井田制和與之相適應的奴隸制剝削方式瓦解,奴隸制經濟基礎崩潰。同時,各國統治者希望通過變法改革,增強在激烈兼並中的軍事力量,實現富國強兵。
李悝在魏國的變法。魏國通過變法,在戰國諸雄中率先強盛起來。吳起在楚國的變法影響也比較大。楚國吳起的變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楚國在兼並戰爭中屢屢獲勝,成為戰國中的強國。建議教師利用多媒體出示吳起變法的有關史料,讓學生閱讀,加深對吳起變法的認識。
第三目「處在十字路口的秦國」
秦國地處西陲,比較落後。秦穆公時,秦國步入了強國的行列。秦獻公改革為商鞅變法創造了條件。秦孝公時,秦國面臨著巨大的歷史機遇。秦孝公抓住機遇,重用商鞅進行了改變秦國乃至整個中國歷史進程的變法運動。
教材重點講述了商鞅變法的歷史背景。
(1)秦穆公稱霸西戎。秦國地處西陲,一向為諸侯各國所輕視,稱之為「夷狄之邦」。秦穆公時,任用百里奚、蹇叔、由余為謀臣,擊敗晉國,俘晉惠公,滅梁芮兩國。後在崤(今河南三門峽東南)遭晉軍襲擊,大敗。轉而向西發展,攻滅十二國,稱霸西戎。秦國從此步入了強國的行列。但是,秦國比中原各國的經濟、政治和文化都要落後。
(2)秦獻公改革。秦獻公時進行的改革為商鞅變法准備了必要的條件。請學生結合教材內容自主探究學習。
(3)秦國的歷史機遇。教材重點闡述了秦孝公重用商鞅進行改革的歷史背景。秦自開國,就實行帶有軍事屯田性質的田制,宗法制度也不嚴格,各國人才在秦國都能得到重用。建議教師結合課本,提出問題:公元前4世紀,秦國面臨著怎樣的歷史機遇?秦孝公個人在秦國歷史上扮演了怎樣的角色?然後請學生結合問題進行自主探究學習。
三、教學設計與案例
1.教學設計
「社會變化的新氣象」一目。(1)利用多媒體出示春秋戰國時期相關的材料,設置問題:春秋戰國時期社會經濟發展狀況如何?在新的生產關系條件下,勞動者地位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封建階級關系是如何產生的?請學生結合問題進行自主探究學習。(2)利用【學思之窗】的內容,請學生首先閱讀,然後完成其中的問題。活動過程參見問題解答部分。
「風起雲涌改革和變法」一目。建議教師針對教材內容:(1)設計問題:結合春秋時期各諸侯國賦稅改革的相關內容,談談奴隸社會的土地國有制(即井田制)是如何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的?(2)學生自己設計一個表格,填充李悝變法和吳起變法的有關內容。比較這兩次變法的相同點和不同點。(3)教師和學生共同設計本部分內容的知識結構:
「處在十字路口的秦國」一目。在教學中,建議教師利用網路資源提供有關秦穆公、秦獻公和秦孝公的素材,設置問題(問題參見教材分析),然後,讓學生利用史料,針對問題進行合作探究學習。
2.教學案例
案例一 在學習「社會變化的新氣象」一目時,用實物投影,或計算機、幻燈片介紹資料。
資料:春秋戰國時期鐵農具的出現和推廣:
材料一 1990年,考古學家在河南三門峽虢國墓地,發現一柄西周時期的銅柄鐵器,經鑒定確認為人工冶鐵製品。這就把我國用鐵歷史提前到了公元前的9世紀至公元前8世紀。
材料二 《國語·齊語》記載管仲的話說:「美金以鑄劍戟,試諸狗馬。惡金以鑄、夷、斤,試諸壤土」。在這里,美金指的是青銅,惡金指的是鐵,說明齊國已經用鐵製造農具。春秋中葉齊靈公時的《叔夷鍾》銘中有「造戜徒四千」的記載,「戜」,當是「鐵」字的初文。但是,應當注意的是,春秋時代的鐵制工具出土數量畢竟很少,這表明當時鐵制工具的使用還很不普遍。
材料三 恩格斯說:「鐵使更大面積的農田耕作,開墾廣闊的森林地區,成為可能;它給手工業工人提供了一種其堅固和銳利非石頭或當時所知道的其他金屬所能抵擋的工具。所有這些,都是逐漸實現的;最初的鐵往往比青銅軟,所以石器只是慢慢地消失的。」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159頁
案例二 在學習「風起雲涌改革和變法」時,用實物投影,或計算機、幻燈片介紹圖片:
圖片:管仲、李悝和吳起像。
通過介紹管仲、李悝和吳起的生平、事跡,加深對於春秋戰國時期變法的認識。
案例三 在介紹「處在十字路口的秦國」時,教師可以這樣導入:
一個地處西陲,比較落後的秦國,能夠虎視中原,最後吞並「連橫」的六國,一統天下。靠的是什麼?靠的是制度創新——「商鞅變法」。秦國在公元前4世紀,面臨著巨大的歷史機遇。秦國當政者抓住了機遇,任用商鞅,以法家思想為指導思想,進行了改革。經過變法,秦國迅速強盛起來,最終完成了統一中國的大業。在改革開放的今天,我們重溫這段歷史,依然饒有興味。
四、問題解答
【學思之窗】
請你想一想,當時兵家、法家都主張重視戰爭,贏得戰爭。他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認識?變法改革與戰勝又有什麼關系?
解題關鍵:思想是社會現實的反映;變法改革為什麼有利於戰勝對方?
思路引領:聯系兵家和法家思想,了解該思想和「戰勝強立」的關系;從變法改革的目的和內容回答。
答案提示:思想是現實的反映。戰爭是戰國時代的顯著特點,「戰勝強立」是戰國歷史的主線。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為了戰勝對方,都十分重視發展農業和獎勵軍功。法家是地主階級的改革派。法家思想直接產生於戰國時期的變法活動。而兵家思想來源於戰爭實踐,是在戰爭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升華。進步思想為社會變革提供思想基礎,指導社會變革的進程。
各諸侯國只有通過改革變法,發展經濟,才能夠富國強兵,達到對內鞏固統治、對外戰勝對方的目的。
【探究學習總結】
(一)本課測評
1.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實施改革變法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解題關鍵:改革變法的根本原因應從生產力發展的角度考慮。
思路引領:生產力發展引起社會階級關系的變化;經濟基礎的變化,必然引起上層建築的改革。
答案提示:春秋戰國時期,生產力迅速發展,社會經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了土地私有制的確立,進一步削弱了人身依附關系,引起了階級關系的變化。新興地主和自耕農出現。新興的地主和自耕農要求打破束縛,進一步解放生產力。而經濟基礎的變化,必然會引起上層建築的改革。因此,改革變法的根本原因是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2.春秋戰國時期除商鞅變法外,還有哪些國家進行的改革變法影響比較大?
解題關鍵:春秋戰國時期的著名改革變法有哪些?
思路引領:春秋時期,社會關系和上層建築的變革有哪些?戰國時期,新興地主階級為發展封建經濟和鞏固封建統治的改革有哪些?
答案提示:春秋時期,社會生產關系與上層建築的變革已經開始。著名的有齊國管仲改革和魯國的改革。齊國管仲採取「相地而衰征」的政策,實質上承認了私人對土地的所有權。魯國實行了「初稅畝」,公開承認了土地私有權。
戰國時期,李悝在魏國主持變法。實行「盡地力之教」、推行「平糴法」、制定《法經》。魏國在戰國諸雄中率先強盛起來。吳起在楚國的變法影響也較大。主張限制和削弱貴族勢力、整頓吏治和改良社會風氣。楚國經過改革,成為了戰國中的強國。
(二)學習延伸
略
Ⅱ 秦兵馬俑 教案
《秦兵馬俑》
[學習要求]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學會本課的8個生字,兩條綠線中的8個字只要認識不要求會寫。認識一個多音字「乘」。能夠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 聯系課文內容領會「兵馬俑不僅規模宏大,而且類型眾多,個性鮮明」在文中的作用。
4 在理解的基礎上,感受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民族文化和人民無窮無盡的智慧,激發民族自豪感。
[閱讀提示]
舉世無雙的秦兵馬俑是我國享譽世界的珍貴歷史文物,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1974年春天,陝西臨潼縣的農民在打井時,偶然發現了兵馬俑的秘密。於是,相隔二千二百多年,秦代藝術家們的傑作終於重見天日。
秦兵馬俑是什麼樣的呢?有什麼特點呢?作者又是怎麼介紹兵馬俑的呢?同學們,讀一讀課文就能明白的。
兵馬俑規模宏大,場面威武,氣勢上空前絕後,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三個坑共發掘7000多件陶俑、100多乘戰車、4000餘匹陶馬、10萬多件兵器。坑內出土的劍、矛、戟、彎刀等青銅兵器,雖然埋在土裡已有兩千多年,依然刃鋒銳利,閃閃發光,可謂是世界冶金史上的奇跡。
秦俑以寫實的手法,形象地展示出秦始皇統率千軍萬馬、吞並六國,威震四海的雄武神威。將軍佣昂首挺胸,站在隊伍的前面,像在指揮。他們顯得沉著冷靜,足智多謀。武士俑目光炯炯,神態嚴峻,威武剛烈。騎兵佣堅守崗位,堅毅地駕駛著戰車,保護著馭手。弓弩手張弓搭箭,隨時准備將箭發出去。這些陶俑乍看一樣,表情不一,神態獨特,喜怒哀樂、遐想與沉思都有所表現。陶俑的製作細膩,手藝精湛,每個陶俑的發式、神態、衣服、,甚至戰袍的扣子,鎧甲的編綴都有細微的差異。這在中國雕塑史上都是絕無僅有的。
這篇狀物散文,生動地描繪了秦兵馬俑規模宏大、類型眾多、個性鮮明的特點,反映了中華民族的聰明才智,表達了作者對光輝燦爛的中華民族藝術的熱愛。
仔細讀讀課文,看一看,文章是不是分為四個部分來介紹以上內容的。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寫了秦兵馬俑的價值和出土的地方。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介紹兵馬俑的規模十分宏大。第三部分(第三至十自然段),寫了兵馬俑的類型眾多,個性鮮明。第四部分(第十一自然段)寫了秦兵馬俑形象地展示了中華民族的強大力量和英雄氣概,在古今中外雕塑史上是絕無僅有的。你還有什麼獨特的理解?
[字詞點擊]
本課有8個只識不寫的生字。從讀音上看:瞰 、弩、頷、髻、鎧五個字的音容易發錯。同學們要醋?a href=/Xxyw/Py/ target=_blank class=hei14>拼音,多讀幾遍,尤其是「nǔ」的鼻音要讀好。多音字「乘」的不同讀法,可以藉助字典看看在什麼情況下該讀哪種音。
本課中的8個生字,就發音來看,「秦」是前鼻音,容易發成後鼻音;「坑、擎」兩個後鼻音的字,要反復多讀,爭取讀准讀好;「吏——擬」一個是邊音,一個是鼻音。就書寫而言,「吏和戈」的間架結構比較難擺,寫前仔細看它們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請用鋼筆在書上描紅、臨寫,再與書上的字對照一下,看看哪裡還需要改進。
理解本課詞語時,可以聯繫上下文,讀中理解,也可給它換個近義詞來理解其意思;(舉世無雙——獨一無二),還可以用這個詞語說一句話。(惟妙惟肖)最常用的方法還是藉助工具書。
1 魁梧:(身材)強壯高大。文章指的是將軍佣身材魁梧,給人一種冷峻威嚴的感覺。
2舉世無雙:人世間沒有第二個。形容極其罕見。
3 所向披靡:所向,指風所吹到的地方。披靡,草木隨風倒伏的樣子。比喻力量所達到之處,敵人潰散或一切障礙皆被消除。
5 昂首挺胸:仰著頭,挺著胸。形容堅定英勇的樣子。
6 若有所思:若:好像。好像在思考著什麼似的。
7 惟妙惟肖;形容描寫或模仿得非常逼真、傳神。
[疑難解析]
同學們,學習這篇課文的時候,可以抓住書後 的第4題來進行。書後的問題是:「這篇課文從哪兩個方面介紹兵馬俑的,是用哪句話連接起來的?」
課文著重介紹了兵馬俑的規模宏大和類型眾多、個性鮮明這兩方面的內容。這兩部分是通過課文的第三自然段的一句話,即「兵馬俑不僅規模宏大,而且類型眾多、個性鮮明」連接起來的。這句話在文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上文的第二自然段,具體描繪了兵馬俑的規模宏大。從哪些語句說明兵馬俑的確「規模宏大」的呢?
①數據中體會規模宏大。你可以勾畫出有關數據讀一讀,體會它面積之大、數量之多。
②單舉開掘的一號坑裡兵馬俑的數量進一步說明規模宏大。
③兵馬俑的陣容巨大和氣勢恢弘、製作工藝精湛,體會到規模宏大。
弄清了作者的介紹順序,再次讀讀,你的眼前一定會浮現出恢弘氣派的兵馬俑形象的。
文章又是怎樣介紹「兵馬俑類型眾多、個性鮮明」的呢?你可以逐段精讀,列一張表格,就會明白。
名稱 書中具體描寫的樣子及神態 體會到個性特點
將軍佣 身材魁梧 頭戴軍冠 身披鎧甲 手握寶劍 昂首挺胸,站在前列 神態自若 久經沙場 肩負重任 沉毅多謀
武士俑 體格健壯 穿著裝扮……目光炯炯…… 威武凝重 剛烈豪爽
騎兵佣 上身著短甲……左手持弓箭…… 勇猛善戰 堅毅頑強
車兵佣 分為馭手和軍士…… 分工明確 各司其責
弓弩手 張弓搭箭 神情專注…… 隨時准備沖鋒陷陣
馬 佣 形體健壯 肌肉豐滿……躍躍欲試 神氣活現 鬥志昂揚
在此基礎上,你再用心地讀讀第三至第十自然段,會真正體會到:「每一件兵馬俑都是極為精美的藝術珍品。」從而,由衷地熱愛我們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歷史,贊美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智慧,深切感受到做一個中國人的自豪!
[品評賞析]
這篇課文著重介紹了秦兵馬俑規模宏大和類型眾多、個性鮮明兩個方面的內容。課文的第十一自然段寫得十分精彩,讓我們用評注的方法一起來欣賞一下:
每一件兵馬俑都是極為精美的藝術珍品。仔細端詳,它們神態各異:有的頷首低垂,若有所思,好像在考慮如何相互配合,戰勝敵手;有的眼如銅鈴,神態莊重,好像在暗下決心,誓為秦國統一天下作殊死搏鬥;有的緊握雙拳,勇武干練,好像隨時准備出征;有的凝視遠方,好像在思念家鄉的親人……走近它們的身旁,似乎還能聽到輕細的呼吸聲。
1、橫線的句子是這部分的中心句。它既對上文作了小結,又對下文的學習作了提引。「極為」放在「精美」的前面,更加突出了兵馬俑的舉世無雙,絕無僅有的地位。
2、「端詳」就是仔細地看、細致地打量。這些兵馬俑乍一看,似乎一樣,但只有精心端詳時,才會發現它的細微差異。
3、加底紋的部分,具體介紹了兵馬俑的不同神態。作者運用打比方、排比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加以細描,彷彿讓我們看到,那一個個神武的勇士威武不屈的拚死沙場的高大形象;彷彿讓我們傾聽到,那一個個威猛將士思鄉念親的凄婉心聲;彷彿讓我們感受到,那一個個兵馬俑背後的血淚與辛酸……正是作者的獨巨匠心選擇了恰當的觀察視角,運用這樣的表達方式,讓我們讀出中華民族的偉大,悟出中國人民智慧的偉大。
4、「……」省去了什麼呢?作者留給我們的是思考,是回味,是創造……當你與作者一道思緒馳騁,神遊兵馬俑,就會用想像的翅膀觸摸到兵馬俑的神韻,品嘗創造的快樂。
[課文鏈接]
公元前221年,是中國歷史上的重要時刻,這一年,秦國吞並了其他六個諸侯國後,第一次完成了對中國的統一。在統一中國後,秦始皇統一了貨幣,統一了文字,統一了法律,統一了度量衡,對以後的中國影響深遠。
秦始皇從13歲登上王位,就開始為自己修陵墓。據《史記》記載,當時從全國各地來的藝術家和數以千計的工匠、軍官,大約70萬人為秦始皇修阿房宮和陵墓,一直修了37年。
曾經主宰一切的秦始皇,也同樣歸於黃土。他生前喜好巡遊,在統一中國後的十年裡,五次遠途出巡,大部分時間都在車軲轆上度過。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在路上,只有49歲。入土時,為了防止泄密,數千名參與建陵的能工巧匠被活活坑殺在墓中。
秦始皇自稱始皇帝。秦始皇確定最高的統治者的稱號為皇帝,而皇帝都稱自己為「朕」,皇帝用的大印,專稱為「璽」,皇帝下的命令,則叫「詔」。這些,相信同學們在許多的電影、電視作品已有所了解吧!
1974年春天,陝西臨潼縣的農民在打井時,偶然發現了兵馬俑的秘密。於是,相隔二千二百多年,秦代藝術家們的傑作終於重見天日。
你如果有興趣的話,還可以閱讀余秋雨的《藏著的中國》和中國地圖出版社的《世界文化遺產之中國游》,也可以翻看我們提供的圖片資料。
Ⅲ 人教歷史選修1富國強兵的秦國教案
重點
商鞅變法使秦國富兵強。
難點
一分為二地看待商鞅變法的得失。
教材內容分析與建議
本課主要從三個方面向學生介紹了商鞅變法後富國強兵的秦國:商鞅之死,富國強兵的秦國和變法的歷史局限。由於守舊勢力的反撲,商鞅為變法獻出生命,但「商鞅雖死,而秦卒行其法」。商鞅變法使秦國一躍成為當時的強國,但它也不可避免地帶有一定的局限性。由於這段歷史的文字與圖片資料比較豐富,建議在教學時適當進行補充,增加學生對這段歷史的感性了解,深入認識商鞅變法的歷史意義。
本課引言由圖片與文字兩部分組成。圖片展現了橫掃六國壯觀場面的秦陵兵馬俑軍陣。文字內容則重點指出,人們在肯定和贊頌秦統一六國的偉大貢獻的時候,總是不約而同地把秦走向統一的原因上溯到一百多年前的商鞅變法。兩部分內容旨在說明:商鞅變法為秦國的富國強兵和未來發展奠定了基礎。建議教師以圖片與文字內容為素材,通過提問,引導學生閱讀理解引言內容。問題一:通過觀察本圖片,你從中能夠獲得哪些歷史信息?問題二:通過閱讀引言中李白的詩,感受「秦王掃六合」的氣勢,你認為「秦王掃六合」奠定基礎的是什麼?在學生回答問題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進入本課學習。
第一目「商鞅之死」
教材從貴族保守勢力對新法的抵制、破壞和反撲;秦孝公去世,秦惠文王即位,下令捕拿商鞅等幾個方面介紹了商鞅之死的原因和經過。
(1)守舊勢力對新法的抵制和破壞
商鞅變法對於沉寂的秦國社會不啻於一場巨大的政治風暴,沉重打擊了世襲貴族的種種特權,高官厚祿、富貴榮華一如風卷殘雲而去。主持變法的商鞅成為王族貴戚的眼中釘。貴族保守勢力伺機製造事端,向商鞅發難。他們唆使太子故意觸犯新法,並在各種場合批評攻擊商鞅的所作所為。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毫不退縮,動用嚴刑重法堅決打擊。太子是君嗣,不好動刑,就嚴懲太子的老師和一些違法貴族,在渭水河畔鎮壓了七百多個破壞變法的舊貴族,並將另外一批不滿變法的人流放到邊遠地區。從此,樹立了變法的權威,沒人再公開對抗。
(2)商鞅之死
商鞅在秦國二十餘年,屢建奇功,聲名卓著,但時刻為守舊勢力所嫉恨,遭受攻擊,他們在暗中等待反撲時機。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太子即位,這就是秦惠文王。秦惠文王身邊以前遭到商鞅懲罰的親信向惠文王進讒言:「大臣權勢太重則國家危險,左右太親近就會使自家性命危險。秦國婦女兒童都知道商君之法,不談大王之法,商君反為王,大王變成了臣子。」誣告商鞅謀反。惠文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聞訊出逃,一日,他到一旅館投宿,店主稱按照商鞅頒布的法令,必須驗明身份,否則他就要受罰,最終拒絕了商鞅的投宿要求。商鞅走投無路,被迫在封邑起兵自衛,兵敗被殺,屍體運回國都咸陽示眾。一代雄才就這樣為變法而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3)「商鞅雖死,而秦卒行其法」
商鞅雖死,但他推行的新法未廢。商鞅變法兢兢業業二十餘年,深入人心,婦幼皆知。雖然商鞅個人落了個悲慘的結局,但他「廢井田」、「開阡陌」、「重農桑」等改革措施卻在他死後保留下來,新的生產關系和設縣、什伍戶籍等政治體制也在秦國確立。
教學建議,可以請學生分組討論如下問題:守舊勢力為什麼強烈抵制和抗拒商鞅變法?是如何抵制和破壞變法的?導致商鞅之死的直接原因是什麼?為什麼說「商鞅雖死,而秦卒行其法」?在此基礎上師生一起總結商鞅變法取得成功的原因。之後,還可以由學生根據本目內容和其他相關知識自編自導自演有關「商鞅之死」的話劇片段,加深對這段歷史的了解和認識。
第二目「富國強兵的秦國」
商鞅變法是秦國政治、經濟、軍事和思想文化方面的全方位改革,是新興地主階級領導的一場政治革命,對秦國以至中國歷史的發展都起了重要作用。教材從經濟、政治、軍事幾方面闡釋了商鞅變法的歷史作用。
(1)經濟上:農業生產發展,實力增強
秦處西戎,地曠人稀。開墾荒地是秦國發展農業生產的特點,商鞅採取措施獎勵墾荒;獎勵耕織;重農抑商。接著廢井田,開阡陌,從根本上確立土地私有制,這一切激發了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為秦國的農業生產帶來了生機,擴大了封建國家的經濟基礎,從而為建立中央集權制度和增強軍事力量,實現強兵目標打下了基礎。教學時,注意給學生講清經濟基礎的變化對上層建築變化的作用。
(2)政治上:中央集權制度建設的開始
商鞅變法政治上打擊並瓦解了舊的血緣宗法制度,使封建國家機能更加健全,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從此開始。建議引導學生回憶變法政治方面的具體內容,師生共同做出評價。廢除分封制,普遍推行縣制,縣作為一級地方行政機構正式建立起來,通過縣的政權制度,全國政權、兵權逐漸集中到朝廷,建立了強大的中央集權封建國家。強化基層管理的戶籍什伍制和連坐法強化了封建集權力量。
(3)軍事上:極大地提高了秦國軍隊的戰鬥力
商鞅針對當時兼並戰爭頻繁的特點,頒布了獎勵農功的二十等爵制度。官爵晉升與斬敵首級,軍功大小成正比。此法的實行,大長秦國殺敵立功之風。並嚴禁私鬥,凡私鬥者,按其情節輕重予以嚴厲的處罰,從而使「民勇於公戰,怯於私鬥」,達到強兵目的,極大提高了秦國軍隊的戰鬥力。從此,秦國在對外兼並戰爭中掌握了主動權。有關這方面的資料,建議請學生閱讀【歷史縱橫】。以此為情境,請學生思考,秦軍驍勇善戰的原因是什麼?秦國這一時期兼並戰爭取得了哪些重大勝利?意義如何?由此得出商鞅變法使秦國實現了國富兵強的結論。
本目最後請學生閱讀【資料回放】和教材相關知識,概括總結商鞅變法對秦以至中國歷史發展進程的影響。商鞅變法使秦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躍成為當時的先進國家,為後來秦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改革推動了秦國社會的進步,促成了經濟繁榮,壯大了國力,為秦國的富國強兵和未來發展奠定了基礎。總之,商鞅變法使秦國出現了「移風易俗,民以富強,百姓樂用」的新面貌,對以後中國歷史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教學時,注意引導學生通過回憶商鞅變法的具體內容,討論商鞅變法的歷史作用和意義。還可以請學生閱讀本目內容之後,提出自己尚不明確的問題,師生在解答疑問過程中完成本目學習任務。有關秦軍作戰的情況,可以利用影視資料為學生再現當時歷史,重點渲染秦軍的驍勇善戰,使學生認識到商鞅變法極大地提高了秦軍的戰鬥力。
第三目「變法的歷史局限」
商鞅變法變革了社會生產關系,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推動了歷史前進,但也不可避免帶有一定的局限性。教材以變法輕視教化,鼓吹輕罪重罰,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廣大人民所受的剝削與壓迫和未與舊制度、舊文化、舊習俗徹底劃清界限等幾個方面介紹商鞅變法的歷史局限性。
(1)變法輕視教化,鼓吹輕罪重罰
商鞅制定的刑法非常嚴苛,如百姓違犯法律規定,在路邊倒垃圾,就要被砍去雙手,如盜竊牛馬者要處以死刑。商鞅推行的法律體現了輕罪重罰的思想,迫使人們遵守規矩,達到以刑去刑的目的。史書記載,商鞅一次在渭水邊處決了七百多人,渭水為之變赤。
(2)變法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廣大人民所受的剝削與壓迫
「連坐法」的推行以及輕罪重罰,徵收戶賦,勞役沉重與「燔詩書」等法令一起,在全國布下了一張嚴密的監察網。
(3)變法未與舊制度、舊文化、舊習俗徹底劃清界限
二十等爵制明確規定按爵位高低佔有數額不同的田宅和奴隸,公開承認佔有奴隸的合法性,等等。
商鞅實行的嚴刑峻法和文化高壓政策,對後來的秦朝也有消極影響。
教學時,對此目不必展開。可向學生提出問題:商鞅變法有何歷史局限性?學生閱讀本目內容作答。
最後,請學生認真閱讀【學思之窗】的內容,分組討論並解答其中的問題,教師總結,給商鞅變法一個實事求是的評價,作為本課學習內容的總結。
三、教學設計與案例
1.教學設計
關於「商鞅之死」一目的教學。教師首先採用談話法引導學生回憶商鞅變法的背景和內容。例如,秦國是在什麼歷史背景下開始變法的?商鞅變法怎樣剝奪了貴族的世襲特權和既得利益?然後進入本課學習。貴族保守勢力是怎樣抵制和破壞變法的?商鞅是怎樣針鋒相對進行斗爭的?請學生閱讀教科書回答。商鞅變法觸動了舊貴族的既得利益,同時商鞅實行的酷刑也加劇了舊勢力對商鞅的仇恨。秦孝公死後,商鞅失去了生存的主要屏障,新法成了他逃亡的障礙,最終為變法而獻出了自己的生命。教師可向學生提出問題:我們應當學習商鞅的什麼精神?我們應當怎樣學習商鞅?由學生各抒己見。
「富國強兵的秦國」一目,教材出示【資料回放】、兩幅歷史圖片、【歷史縱橫】,展示了商鞅變法後秦國國富兵強的史實。教學時應充分利用這些歷史材料,讓學生思考分析這些材料,並從中獲取歷史信息。如【資料回放】提供了商鞅變法廢井田,開阡陌,獎勵耕戰,使秦國國力增強,一躍而成為當時先進國家的信息。兩幅歷史圖片可由學生說出其提供的歷史信息,教師要特別指出,秦國虎符國君和將領各持一半的目的是國君加強對軍隊的控制。在學生學習【歷史縱橫】之前,可播放秦軍驍勇善戰的音像資料,再現當時的歷史情景。同時向學生提出問題:秦軍驍勇善戰的原因是什麼?秦軍驍勇善戰的歷史作用怎樣?然後師生共同總結商鞅變法的歷史作用,完成本目教學。
「變法的歷史局限」一目,教師可結合【學思之窗】提出一系列問題。如:商鞅變法有何歷史局限性?怎樣看待這些歷史局限性?如何一分為二看待商鞅變法的得失?讓學生在探究這些問題時,對商鞅變法完成完整的、科學的認識。此項認識,可作為本課的小結。
2.教學案例
案例一 在學習「商鞅之死」這一目時,教師可以這樣總結:
商鞅之死是商鞅個人的悲劇,也是改革家的悲劇。評價一個歷史人物、一個歷史事件要以是否順應歷史發展的進程為標准。
改革是曲折的,充滿阻力的,會遇到種種舊勢力、舊習俗的阻撓和反對,會付出沉重代價,必須堅持不懈,克服重重阻力,才能成功。
商鞅盡管已經逝去,但他給我們後繼者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改革是國家富強、社會進步的重要途徑,只有順應時代潮流,進行改革,國家才會有光明前程。要想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必須改革,與時俱進;要想改革成功,我們必須像商鞅一樣,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樂於獻身於光輝的改革事業;我們只有順應歷史潮流,具有創新、獻身精神,才能實現自身價值。
案例二 在學習「富國強兵的秦國」一目時,用實物投影或計算機,幻燈片出示下列材料:
材料一 (商鞅變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悅,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民勇於公戰,怯於私鬥,鄉邑大治。
——《史記》
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廢井田,開阡陌,急耕戰之賞,雖非古道,猶以務本之故,傾鄰國而雄諸侯。
——《漢書·食貨志》
由學生閱讀材料,結合相關知識,分組討論,對商鞅變法的歷史作用加以評價。
案例三 在介紹變法的歷史局限性時,教師可以這樣導入:
我這里有段司馬遷對商鞅的評價,請大家評判一下。他認為商鞅天性殘忍少恩,在被任用之後,不擇手段,非常刻薄,最後落得個謀反的罪名。(學生暢所欲言,後教師總結)司馬遷的觀點不對,評價歷史人物的功過不能依據他的個性天賦,而應當看他的所作所為是否有利於社會進步。但商鞅變法處在新舊歷史交替時期,不可避免帶有一定局限性。
四、問題解答
【學思之窗】
你對此有何看法?
解題關鍵:商鞅變法的歷史作用和歷史局限性。
思路引領:三種觀點過分批評商鞅變法。
答案提示:秦朝二世而亡的原因在於秦的暴政。商鞅實行的嚴刑峻法和文化高壓政策,雖然對後來的秦朝有消極影響,但更要看到商鞅變法的積極作用:改革推動了秦國的社會進步,促進了經濟的繁榮,壯大了國力,為秦國的富國強兵和未來發展奠定了基礎。
【探究學習總結】
(一)本課測評
1.簡要分析商鞅變法的歷史作用。
解題關鍵:為秦國富國強兵和統一全國奠定基礎。
思路引領:經濟、政治、軍事的影響。
答案提示:經濟上,從根本上確立土地私有制度,為秦國農業生產帶來生機。政治上,使封建國家機器的職能更加健全,中央集權制度的建設從此開始。軍事上,極大地提高了秦軍的戰鬥力,秦國在對外兼並戰爭中掌握了主動權。總之,變法為秦國的富國強兵和後來秦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對秦國以至中國歷史的發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2.怎樣看待商鞅變法的歷史局限性?
解題關鍵:歷史局限性和階級局限性。
思路引領:歷史局限性的表現。
答案提示:商鞅變法處在一個新舊歷史交替時期,新舊勢力斗爭異常激烈的歷史特點和變法的階級屬性使變法不可避免帶有一定的局限性。變法輕視教化,鼓吹輕罪重罰。變法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廣大人民所受的剝削與壓迫。變法也未與舊制度、文化、習俗徹底劃清界限。
Ⅳ 《荊軻刺秦王》人教版必修1 的教案
《荊軻刺秦王》
一 教學目標
(一) 知識與能力
積累 • 整合:積累文中的文言詞句並進行歸回類整理。
感受答 • 鑒賞: 正確分析鑒賞荊軻這個人物形象。
思考 • 領悟: 通過人物的語言,行動,表情,神態,思考領悟在
尖銳復雜的矛盾沖突中表現人物性格。
發現 • 探究: 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引導學生對荊軻刺
秦王的行為作進一步的探究,從而正確評價軻
刺秦王的行為。
(二)過程與方法
《荊軻刺秦王》是篇文言課文,記敘的是荊軻刺秦王的歷史故事,人物形象刻畫非常成功。司馬遷撰寫《史記 刺客列傳》時,幾乎照錄全文。這樣的課文對於學生來說可讀性很強,且很感興趣,只要結合文中的注釋便可順利閱讀全文。如果按照傳統的文言授課方式來處理課文,勢必會讓學生容易疲累,以至失去閱讀興趣,從而影響教學質量,因此本課教學筆者從新課程理念出發,改變以往的傳統教學方式,著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通過鼓勵個性化解讀,調動學生主動探究知識的積
Ⅳ 荊軻刺秦王教案
課前導入
「荊軻刺秦王」曾經被搬上熒幕,觀眾往往會對荊軻英勇的行為留下深刻的印象。其實這一事件在史書中也是有記載的。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荊軻刺秦王》。
學習目標
1.了解《戰國策》的相關知識,積累文學常識,積累文言文常見的字詞和句式。
2.學習概括要點的方法和作品的敘事結構和敘事藝術。掌握人物形象和刻畫人物的手法和人物深層次的精神品質。
3.學習以荊軻為代表的義士,以國家利益為重,不計個人恩怨得失,捨生取義,為國家危亡而英勇獻身的愛國精神,體會荊軻臨別時悲壯的心情。
知識匯總
1.關於《戰國策》
《戰國策》是由西漢著名的經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劉向整理編訂而成。它是一部重要的歷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全書按國別編輯,共33篇。所記史實從東周貞定王十七年,到秦始皇三十一年,共245年。《戰國策》中所收游說之士的縱橫之論,反映了戰國時的社會風貌和各國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的重大活動,生動記載了縱橫家們的機智善辯、聰明智慧,使人如臨其境,如聞其聲。縱橫家們在當時的社會大舞台演出了一幕幕生動感人,有聲有色的戲劇,《戰國策》為後人留下了那段歷史的寶貴材料。
《戰國策》語言流暢犀利,筆調辛辣,善於將寓言故事巧妙地穿插於文中,用以說明抽象的道理,闡述自己的論點,是論辯文的典範。其中很多寓言和比喻後來成了著名的典故,如畫蛇添足、狐假虎威、驚弓之鳥、南轅北轍、鷸蚌相爭等。
《戰國策》文筆優美,敘事生動形象,刻畫人物栩栩如生,對後世文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漢初著名散文家賈誼、晁錯、司馬遷,宋代的蘇洵、蘇轍、蘇軾的散文都受到《戰國策》的影響。《戰國策》中運用的工整的對偶和排比句法及主客對答、抑客申主的寫法,亦為漢賦所繼承。
2.荊軻刺秦王發生的時代背景
這個故事發生的時間大約是戰國末期的公元前227年,也就是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前的6年。當時秦已經先後滅掉了韓國和趙國,統一的趨勢已經不可阻擋。地處北方的燕國是一個弱小的國家。當初,燕王為了結好秦國,曾將太子丹交給秦國作人質,但是太子丹在秦國並未受到禮遇,他於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國。為了抵抗強大的秦國,同時也為了報自己被羞辱之仇,就派荊軻去劫持或者刺殺秦王。
3.為下列加紅字注音。
荊軻( ) 謁( ) 樊於期( ) 戮沒( ) 揕( )
拊( ) 淬( ) 瞋目( ) 厚遺( ) 忤視( )
4.解釋下列詞語在文章中的含義。
進兵北略地:掠奪。
微太子言:如果沒有。
謁:請。
邑:封地。
願足下更慮之:改變。
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表被動。
人不敢與忤視:正眼看。
願大王少假借之:寬容、原諒。
發圖:打開。
自引而起:身子向上起。
操其室:劍鞘。
王負劍:指負劍於背。
5.理解下列語句中的通假字的用法。
秦王必說見臣:通「悅」,高興。
今日往而不反者:通「返」,返回。
荊軻奉樊於期頭函:通「捧」,捧著。
秦王還柱而走:通「環」,繞。
卒起不意:通「猝」,突然。
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通「震」,震驚害怕。
6.注意古今異義詞。
樊於期仰天太息流涕:涕,古義眼淚,今義鼻涕。
持千金之資幣物:幣,古義是禮品,今義是貨幣。
樊於期以窮困來歸丹:窮困,古義走投無路,今義是貧窮。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進:偏袒古義是袒露一隻臂膀,今義是袒護雙方中的某一方。
諸郎中執兵:郎中,古義是宮廷的侍衛,今義是指中醫醫生。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提,古義是指投擊,今義是拿著。
7.活用。
進兵北略地:向北,名詞作狀語。
函封之:用匣子,名詞作狀語。
箕踞:像箕一樣,名詞作狀語。
又前而為歌曰:向前,名詞作動詞。
8.一詞多義。
顧計不知所出耳:不過。
荊軻顧笑武陽:回頭看。
使使以聞大王:前一個「使」是出使,動詞;後一個「使」是使者,名詞。
內容分析
整體感知
理清層次結構。
本文可以分為四部分:
第一部分(1-2段):寫行刺的原因。
第二部分(3-9段):寫行刺的准備。
第三部分(10-17段):寫廷刺秦王。
第四部分(最後一段):荊軻行刺失敗被殺。
問題思考
1.作者在文章的開頭是如何交待為什麼要行刺的?
作者是從兩個方面來交待的。一方面,秦軍所向披靡,「破」「虜」「收」「進」「略」「至」短短的六個字就寫清楚了。而燕國太子丹面對這樣的情況,卻是非常「恐懼」。這就使故事的一開頭就籠罩在緊張的氛圍中,也為下文寫行刺作好了鋪墊。
2.荊軻是如何准備行刺的?
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准備信物、尋找利刃、配備助手。「信物」主要有兩個,一個是樊於期的人頭,一個是燕督亢地圖。從徐夫人那裡獲得利刃。助手本來應該有兩個,一個是荊軻自己的好友,一個是秦武陽,但是由於太子丹催促太緊,荊軻的好友還沒有到,荊軻和秦武陽就出發了。
3.有人說荊軻行刺必然失敗,文章中的哪些地方預示了這一點?
文章有兩個地方預示了這一點:一是荊軻的助手還沒有到,太子丹就摧著荊軻出發了。二是在易水邊送行的悲壯,「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4.作者在文章中為什麼要寫秦武陽「色變振恐」?
寫秦武陽「色變振恐」更能夠突出荊軻的機智、鎮定自若,神勇過人。荊軻的一「笑」一「顧」就化解了當時的危險場面,表現了超人的膽略和非凡的氣質。
5.荊軻是一個怎樣的人?
俠肝義膽、知恩圖報、果敢勇決、擅長辭令、有超人的膽略和非凡的氣質、處事沉著機智。
6.荊軻刺秦王的謀劃,表現了他怎樣的性格特點?寫太子丹「不忍」,有什麼作用?
荊軻的謀劃抓住了如何見秦王這個關鍵問題。他提出用樊將軍首與督亢地圖為信物騙取秦王信任,具有超人的膽識和氣魄。他在太子心急如焚時才提出這個計劃,可見城府很深。太子「不忍」,反襯了荊軻智謀非凡。
7.作者是怎樣描寫易水訣別這一場面的?
(1)抓住特點。如對送行者的描寫,抓住「白衣冠」這個特點。(2)突出重點。在眾多的人物中,重點寫荊軻;「既祖,取道」略寫,重點寫慷慨悲歌。(3)顧及全面。太子、賓客、高漸離、士等在場人物都顧及到,而且通過寫「士皆垂淚涕泣」「士皆瞋目,發盡上指冠」渲染凄涼悲愴的氛圍和同仇敵愾的氣勢。(4)有條不紊。人物活動按時間順序描寫。(5)結合寫景。「風蕭蕭兮易水寒」,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
8.易水訣別一段中的描寫烘託了怎樣的氣氛,其中的音樂描寫有什麼作用。
這段描寫,烘託了一種慷慨悲壯的氣氛。如「白衣冠」「士皆垂淚涕泣」「士皆瞋目,發盡上指冠」「風蕭蕭兮易水寒」等都是渲染凄涼悲愴的氛圍和同仇敵愾的氣勢。其中音樂描寫表現荊軻的思想感情,也是渲染悲壯氣氛。
問題探究
應該怎樣評價荊軻刺秦王的行為?
荊軻刺秦王,是反抗強暴的正義行動,而秦統一六國是歷史發展的趨勢,這是個人或少數人的願望改變不了的,所以只能以悲劇告終。荊軻刺秦王就與歷史發展過程中的消極因素作斗爭來講,這場斗爭具有合理性;就整個歷史發展過程進程來講,它有著很大局限性。
對荊軻的評價,歷來見仁見智。北宋蘇洵非議荊軻「始速禍焉」。南宋鮑彪說「軻不足道也」。朱熹認為「軻匹夫之勇,其事無足言」。但肯定荊軻的人也很多,第一個是司馬遷,《史記·刺客列傳》結尾說:「其立意較然,不欺其志,名垂後世,豈妄也哉。」左思的《詠荊軻》稱頌他「雖無壯士節,與世亦殊倫」,「賤者雖自賤,重之若千鈞」。陶潛說他「其人雖已沒,千載有餘情」。近代龔自珍贊揚他「江湖俠骨」。評者大都認為,荊軻雖不懂得以一人之力難以挽狂瀾於既倒的道理,也不懂得秦帝國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但他不畏強暴、不怕犧牲,在國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不避艱險的精神和氣概還是值得稱道的。
Ⅵ 七年級中國新疆歷史篇教案在哪兒能找到
春 秋
戰 國
社會經濟
農業
工具
鐵工具開始出現;
開始用牛犁耕並推廣
鐵農具使用范圍擴大;
開始用牛犁耕並推廣
水利
楚國:孫叔敖修芍陂
秦國:李冰修都江堰;鄭國修鄭國渠
手工業
冶鐵
創造鑄鐵柔化技術,比歐洲早2000年以上
鑄銅
蓮鶴方壺,出現金銀錯新技術
漆工藝
採用夾紵技術
紡織
麻織品的纖維相當細密
煮鹽
山西的池鹽,山東的海鹽,四川的井鹽
釀酒
已能用曲造酒
專著
《考工記》
商業
商業發達,出現商業中心,如齊國臨淄、趙國邯鄲、楚國郢
社會變革
土地所有制
出現私田,出現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剝削方式
變革
齊國:管仲變法
魯國:初稅畝
魏國:李悝變法
楚國:吳起變法
秦國:商鞅變法
教學建議
復習課設計
第六節 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經濟和社會變革
一、社會經濟的發展
(一)農業
1、鐵制農具的使用
要求學生記住我國鐵器出現的最早時間、使用鐵器的最早時間、春秋戰國鐵制農具使用情況。理解鐵制農具使用的重要意義。
2、牛耕技術
要求學生記住牛耕技術開始使用推廣的時間,掌握牛耕技術運用的歷史意義。同時,使學生了解:春秋戰國時期長達五百餘年,牛耕技術的逐步推廣是漸進的過程,且受農戶經濟條件的制約。
3、水利事業的發展
讓學生掌握當時中原地區普遍使用的灌溉農田工具是桔槔。根據書中的地圖,要求學生記住春秋戰國時期興修的主要水利設施。
(二)手工業
要求學生通過列表的方式,總結春秋戰國時期,手工業的發展情況。
(三)商業
要求學生記住當時主要的商品、重要的商業中心。
二、封建剝削方式的出現
使學生了解:由於鐵器的使用和牛耕的逐步推廣,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大量的私田。私田的主人採用新的剝削方式,即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剝削方式。這種新的剝削方式使私田主人與耕種者之間形成了新的生產關系,即封建地主與封建農民之間的關系。
三、春秋戰國時期的改革和變法
1、春秋時期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漸確立。
指出春秋時期,各國通過改革確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重點介紹齊國管仲改革和魯國的「初稅畝」。
2、戰國時期的改革
首先,讓學生理解戰國時期各諸侯國變法的大背景。
其次,簡要介紹吳起變法和李悝變法。
最後,重點講解商鞅變法以及歷史意義。
重點——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改革
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適應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出現,為進一步改革殘存的奴隸制,運用政權的力量,進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和經濟改革。其中較有代表性的有春秋初齊國和魯國的稅制改革,戰國時的李悝變法、吳起變法、鄒忌改革和商鞅變法。其中最典型、成效最大的是秦國商鞅變法。
從改革的內容來說,主要包括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政治上,主要廢除奴隸主貴族特權,加強封建君主專制。經濟上,消除奴隸制土地制度,確立封建土地所有制,發展生產。軍事上,獎勵軍功,提高軍隊戰鬥力。
從改革的作用和效果來看,因為各國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和內部階級力量的差異,其效果是不同的。齊國等國雖較早的過渡到封建社會,但由於舊貴族勢力較大,變法受到很大阻力,所以變法不徹底。有的國家出現了內亂,政權不穩定。只有秦國借鑒了各國變法的經驗,改革比較徹底,功效最大。總起來看,這些改革,都不同程度地打擊了奴隸主貴族,廢除了奴隸制政治經濟制度,鞏固和發展了封建制的政治經濟制度,大大促進了封建制的建立和發展。
重點——鐵器的使用和牛耕對社會生產的促進作用
春秋戰國時期,鐵制農具的使用標志著我國生產力的顯著提高。而牛耕技術的推廣,使耕作效率大大提高,是農業動力的革命,有助於農業勞動力的解放。生產力的提高,導致大量私田的出現,封建剝削方式、生產關系也隨之出現。經濟基礎的變化,引起各國政治改革。通過改革,封建土地所有制以及封建制度得以確立。我國進入的封建社會。
難點——春秋戰國時期改革、變法運動發生的必然性
春秋戰國時期,由於鐵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廣,使農業生產大大提高,出現了大量的私田。與之相伴,出現了封建生產關系和封建剝削方式。奴隸社會土地國有制走向瓦解。由於經濟基礎發生變化,導致上層建築也隨之改變。各國為了適應經濟的發展先後進行變法,確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建立起封建制度。因此說,春秋戰國時期的變法運動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
易錯問題
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是人類歷史發展的第一動力,是一切歷史現象的根本原因。井田制的瓦解是春秋時期鐵制農具的使用和牛耕的出現,使社會生產力得到迅速發展,「公田」外,新開墾的「私田」將成為可能的和需要的了。所以,私田和封建剝削方式的出現,都是因為社會生產力發展的結果。
易錯問題——西南地區的開發始於戰國時期
我國西南地區的開發始於戰國時期,而不是漢武帝在西南地區設置郡縣開始。早在戰國時期的秦國開始開發西南,秦國蜀守李冰,在成都附近的岷江流域,修建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這是開發西南地區的開始。開發西南地區的開始與中央政權設置郡縣地方行政機構是兩個不同的歷史現象。
典型例題
例1 按照因果關系排列春秋時期井田制瓦解的過程
①魯國「初稅畝」②各諸侯國井田制瓦解③鐵器和牛耕的使用④一些貴族化公田為私田,採用新的剝削方式⑤私田開墾越來越多,私田主人不向國君交納產品⑥奴隸主貴族轉變為封建地主,奴隸轉化為農民
A.①③④⑤⑥② B.③⑤①④⑥② C.③①④⑤⑥② D.③④①⑤⑥②
答案:B。
例題分析:此題為因果排序選擇題,是歷史和政治綜合能力題,主要考查歷史過程的再認再現能力、辯證唯物主義的因果關系、歷史唯物主義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原理的綜合運用。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生產力的發展,具體表現為③,因此③應排在第一位。與③有直接因果關系的是⑤,排在第二位。與⑤有直接因果關系的是①,排在第三位。與①有直接關系的是④,排在第四位。④決定了⑥,⑥決定了②。
例2 郭沫若曾指出:「東周列國的社會制度的變革到春秋末年以後才達到質變的階段」。最能證明這一觀點的是
A.春秋爭霸戰爭B.「戰國七雄」的出現
C.戰國通過變法廢除奴隸制,確立封建制D.周王室更加衰微
答案:C
例題分析:此題為論證選擇題,是歷史學科能力綜合題,主要考查觀點論證能力、歷史階段特徵的再認再現能力、歷史思維的分析能力的綜合運用。題干引文是觀點。這一觀點實際上是說春秋戰國時期社會制度的大變革,是在戰國時期完成的,C項證明了郭沫若觀點的正確性。
例3 對於秦國來講,商殃變法起決定性的歷史作用是( )
A.舊制度被廢除,封建經濟得到發展
B.秦國軍事力量日益強大
C.為秦始皇統一六國奠定基礎
D.加速了秦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政治的發展
答案:A
例題分析:本題是一道比較題,旨在考查學生的分析比較能力。本題實際上是對商鞅變法作用的評價問題,作為一場深刻的地主階級變法運動,其歷史作用是多方面的,不可能局限於一點或一個方面,但是,這是一道單項選擇題,因而答案只能是一個。D項是商鞅變法作用之一,即使加速了秦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政治的發展,也不可能是決定性的作用;B項和C項也是商殃變法的作用之一,但也不是決定性的作用。因為「秦國軍事力量日益強大」和「為秦始皇統一六國奠定基礎」的根本還在於秦國舊的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奴隸制度被廢除,使封建經濟得到發展,正是因為封建經濟發展,秦的軍事力量才會日益強大,秦統一六國才會有堅實的基礎,因而只有A項是正確選項。
例4 戰國時期封建制度確立的條件是( )
①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漸代替奴隸社會土地國有制 ②新興的地主階級的形成及其經濟勢力的增長 ③地主階級要求發展封建經濟,實行地主階級專政 ④在新興地主階級的推動下,各國先後實行變法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例題分析:本題旨在考查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首先應該知道「封建制度」是以封建地主佔有土地,剝削農民剩餘勞動為基礎的社會制度。在這個制度下,地主佔有絕大部分的土地,並用地租形式剝削農民;其上層建築是地主階級的國家機器。這就涉及土地制度、地主階級的專政諸項因素。「條件」是指可能性。綜合起來考慮則是具備哪些條件才可能確立封建制。依據這一分析,①是必備條件,它涉及封建制賴以建立的基礎問題;②涉及統治階級一一地主階級;③涉及封建制的上層建築;④則是涉及封建制確立的主要方式、途徑問題。因而C項為正確答案。
例5 《史記·商君列傳》載:「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貴戚多怨望。」這主要是因為商鞅( )
A.允許工商者入仕為官B.准許土地自由買賣
C.承認土地歸私人所有D.規定按軍功授爵賜田
答案:D
例題分析:此題是最佳選擇題(即程度選擇題)。除A項史實錯誤外,其餘三項均是商勒變法的內容,也都引起了宗室貴戚(舊的奴隸主貴族)的怨恨。關鍵是比較哪一項對奴隸主貴族的危害最烈。准許土地自由買賣和承認土地私有並沒有從根本上觸動貴族的政治利益,而按軍功授爵賜田則對於貴族世卿世祿的利益產生了很現實的威脅,因為這樣一來,貴族無軍功,就無法得到爵位,貴族的身份也就無法世襲下去。故D項是引起「宗室貴戚多怨望」的主要原因。 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經濟和社會變革這一教案由斐斐課件園搜集整理,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Ⅶ 荊軻的教案 原創的
我也是上網路找到的這個網站,資料挺全的,還有:
"《荊軻刺秦王》課文解釋
〈荊軻刺秦王〉課件
《荊軻刺秦王》教學案例--說課稿參考
《荊軻刺秦王》MPG視頻素材
《荊軻刺秦王》16張課件及配套教案
《荊軻刺秦王》教案"
需要的話可以直接點擊參考資料,下面的是說課稿
一 教學目標
(一) 知識與能力
積累 • 整合:積累文中的文言詞句並進行歸類整理。
感受 • 鑒賞: 正確分析鑒賞荊軻這個人物形象。
思考 • 領悟: 通過人物的語言,行動,表情,神態,思考領悟在
尖銳復雜的矛盾沖突中表現人物性格。
發現 • 探究: 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引導學生對荊軻刺
秦王的行為作進一步的探究,從而正確評價軻
刺秦王的行為。
(二)過程與方法
《荊軻刺秦王》是篇文言課文,記敘的是荊軻刺秦王的歷史故事,人物形象刻畫非常成功。司馬遷撰寫《史記 刺客列傳》時,幾乎照錄全文。這樣的課文對於學生來說可讀性很強,且很感興趣,只要結合文中的注釋便可順利閱讀全文。如果按照傳統的文言授課方式來處理課文,勢必會讓學生容易疲累,以至失去閱讀興趣,從而影響教學質量,因此本課教學筆者從新課程理念出發,改變以往的傳統教學方式,著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通過鼓勵個性化解讀,調動學生主動探究知識的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