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小學科學課程標准評價ppt課件
淺談新課標下的小學科學課評價方法
摘要:新的教學形式給科學課的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也給科學課的評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的教育形勢下,科學課的評價必須注重解決評價主體的問題,並且要端正對評價功能、評價目的的正確認識,同時注重在評價方法的多樣性方面做好工作。 關鍵詞:小學科學 評價 方法
正文
一節科學課的教學效果評價是本學科教學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鼓舞學生不斷提高學習質量的有效手段,也是教師及時接收反饋信息,改進教學工作的重要途徑。隨著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工作的正式啟動,在基礎教育的價值取向上,重心發生了轉移。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日漸上升為最重要的教育目標。新教學模式需要發展學生許多新能力,因此傳統的評價標准對於新能力有相當的局限性,學生的能力已經不適合用過去的評價方法去評價。面對新的目標要求,科學課如何以一種新的理念,新的尺度去衡量學生?怎樣才能通過科學的評價促進學生的發展、教師和教育質量的提高?這是擺在我們每個教育工作者面前突出的,值得探索和研究的新課題。
一、 新課程背景下的科學課評價理念
教育部頒布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明確指出:課程評價要「改變課程評價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的功能,發揮評價促進學生發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要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發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發揮評價的教育功能,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發展。
1. 評價的目的:科學課程的教學評價,其主要目的是了解學生實際的學習和發展狀況,以利於改進教學、促進學習 ,最終實現課程宗旨,即提高每個學生的科學素養。 2.評價的內容:全面化。評價要涵蓋科學素養各個方面的內容,既要考察學生對科學概念與事實的理解,又要評價學生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科學探究的方法能力、科學的行為與習慣等方面的變化與進步。
3. 評價的手段:注重多樣性和靈活性。強調綜合運用多種評價方式,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面對學生進行評價。凡是有利於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的評價方法都應得到肯定與贊賞。 4.評價的主體:多元化。評價不只是教師權利,更應是學校、社區、家長、同伴、自我主動參與的過程。教師不再是裁判員的角色,而是學生科學學習的夥伴和激勵者。 5.評價的時機:全程化。評價要伴隨在教學過程之中,而且學生在科學課程的學習中形成科學素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二、新課標下的小學科學課評價方法的實施及探索
『貳』 如何進行有效的教學評價
如何進行有效的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要體現新課程的理念,以往的教學評價看重結果,注重教師的課堂表現,側重課堂表面的熱鬧形式。在這種評價體系下,教師是主角,是演員,而學生成了配角,成了觀眾。如何體現新課程的理念呢?我們的評價一定要真實、有效。應以學生為評判標准,從而體現新課程的理念。
教學評價要摒棄或淡化評價的指標,為了實現有效的教學評價,體現新課程的理念,我們在評價的過程中要摒棄或淡化評價的指標。「任何一項改革在實施中遇到的真正困難,不是發展新的觀念,而在於從舊有觀念世界中剔除不適宜的成分。」所以要追求有效的評價,我們必須剔出不適宜的成分,摒棄或淡化評價的指標。
教學評價要以校為本扎實有效地開展,在評價的過程中要以「自我評價」為落腳點,採取這樣的評價方式:執教者授課——執教者說課——聽課教師評點——執教者談改進的方法——聽課教師簡要談自己的收獲。這樣的評價過程,扎實有效,執教者有收獲,聽課的老師都有收獲。
總之,是否「有效」看學生,能否「有效」在教師。真實的課堂是基礎,是過程;有效的評價是目的,是結果。這樣的評價,才會促使教師不僅有先進的理念,更有先進的行動。
拓展資料:
診斷作用:對教學效果進行評價,可以了解教學各方面的情況,從而判斷它的質量和水平、成效和缺陷。全面客觀的評價工作不僅能估計學生的成績在多大程度上實現了教學目標,而且能解釋成績不良的原因,並找出主要原因。可見教學評價如同身體檢查,是對教學進行一次嚴謹的科學的診斷。
激勵作用:評價對教師和學生具有監督和強化作用。通過評價反映出教師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成績。經驗和研究都表明,在一定的限度內,經常進行記錄成績的測驗對學生的學習動機具有很大的激發作用,可以有效地推動課堂學習。
調節作用:評價發出的信息可以使師生知道自己的教和學的情況,教師和學生可以根據反饋信息修訂計劃,調整教學的行為,從而有效的工作以達到所規定的目標,這就是評價所發揮的調節作用。
教學作用:評價本身也是種教學活動。在這個活動中,學生的知識、技能將獲得長進,智力和品德也有進展。
教學評價的方法:測驗、徵答、觀察提問、作業檢查、聽課和評課等
『叄』 如何建立科學有效課堂教學評價體系2
如何建立科學有效課堂教學評價體系 倉房初中課題組 劉志剛 課堂是教育教學的主陣地,是實施新課程改革的主渠道,只有認真研究課堂教與學,積 極調動課堂中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性,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提高課堂效益、效率、效果,才能 搞好新一輪高中新課改的實施與推進,進而達到國家要求的新一輪課改的意義。因此,如何 研究和落實課堂教學評價的機制、要素、方法,制定科學合理的評價方案,才能調動廣大教 師推進和實施新課程改革的信心和積極性。 1、傳統的評價方法: 傳統的評價就是目標取向的評價, 是重結果輕過程的評價, 就是把評價視為課程計劃或 者教學結果與預定目標相對照的過程,其方法是關注課堂上教師知識講解的重點是否突出, 難點如何突破,知識與技能是否掌握與形成。教學任務是否完成。如概念教學「一個定義三 項注意」 ,不講概念產生的背景,也不經歷概念的概括過程,僅從「邏輯意義列舉」概念要 素,和注意事項,包括「概念所反映的思想方法」 ,導致學生難以達成對概念的實質性理解, 無法形成相對的「心理意義」 。在這種評價機制下,很少甚至沒有去關注教師如何去引導學 生參與知識發生、 發展的過程, 以及在知識與技能獲得的過程中形成的解決問題的策略與方 法,積極的情感體驗,探索的精神與動手實踐能力等有利於學生發展的基本要素。 2、新課改下應建立的評價理論依據。 新課改的評價應放在促進教師的發展與學生的發展上, 《課程標准》也指出「學科教學 的評價應有利於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 有利於學科教與學活動過程的調控, 有利學生和教師 的共同成長」 , 「評價也是教師的反思和改進教學的有利手段」 , 「評價的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 學生的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 ,通過科學評價機制促進教師的專業 發展,使教師首先達到專業化的知識,包括關於學生的知識,關於課程的知識,關於教學實 踐的知識,二是能對學生及其學習的承諾與責任,包括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特別是在當前 社會矛盾突顯和留守兒童增多的情況下, 怎樣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 使他們能正確認識社會, 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幫助學生成為終身學習者,三是教學實踐技能,包括指定適合 學生的教學計劃的能力對學生進行評價的能力, 反省自身教學的能力, 四是班級領導和組織 的知能, 包括承擔領導和組織的責任, 建立不斷的專業學習, 包括廣泛地學習, 實踐的學習。 因此,新課程改革的理念下教學評價,是指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為促進學生的學習和 改善教師的教學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對教師的教學過程與結果和學生的學習過程與結果而 進行的評價。 3、課堂教學的評價特徵。 (1) 、民主、平等、相互協商的評價 (2) 關注非預期效應和效果的評價 、 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教學評價在關注教學目標的達 成外, 應十分關注非預期目標的效應和效果而且教師對非預期目標出現的處理正是教育教學 的藝術性所在,是教師潛意識、潛在特質的一種表現,是教師和學生的閃光點。 (3) 、多元化的評價 根據評價對象的特點,由評價雙方商定評價方案,從評價對象的 未來發展出發,可以是多方面的、多角度的、不拘泥於對評價對象的知識、能力的評價,還 會涉及其情感、性格、審美情趣、創造天賦等。 (4) 過程周期性的評價 、 新課程觀念下的課堂教學評價, 最終目的是為了促進評價對象 的發展,所以評價過程實際上是對評價對象的培養過程,這是一個持續的過程。 4、課堂教學的評價要素 (1) 、教學目標:包括知識與技能、思維活動、過程與方法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教學目 標的制定必須處理好課程標准、 教材和學生實際水平三者之間的關系, 切忌大而空, 大而全、 面面俱到。 (2) 、教學內容:教學內容是目標實現的載體,是師生教學活動作用中的對象和實體。教學 組織者應對教學內容進行認真的分析,挖掘其內涵,切忌出現脫離課本進行教學。要糾正一 些錯誤的認識:如認為教材內容「簡單」 ,不足以應付高考;誤解本次課改提出的「不是教 教材,而是用教材教」 ,要「創造性的使用教材」的真正意圖;不善於或不願意花大力氣研 究教材等。 (3) 、教學方法:教學方法的選擇要依據不同階段的學習要求和教學目標的需要,靈活地選 擇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4) 、教學心理環境:學習是發生於指定的文化環境之中的知識的建構過程,知識是惰性還 是靈活性的,取決於學習者學習的環境和形式。要創設好課堂教學的內在環境和外在環境, 及早地將師生良好的情緒進入學生的心理, 融造良好的心理環境。 激發起學生帶著濃厚的學 習興趣,求知慾望和強烈的探索慾望,進入學習與探究活動中。 (5) 、教師行為:為人師表,端莊得體,確定合理的目標。選擇恰當的方法,科學地組織教 學材料,恰當地安排教學活動,機智地處理課堂上的突發事件,來保證教學質量的高效。 (6) 、學生行為:對學生來說既是一種認知活動,也是一種情感活動,還是一種人際交流活 動。 (7) 、教學效果:主要指教學目標的達成度,看學生的學習行為及其成就如何。 5、新課程理念下的評價方法 (1) 、教師自我評價:是一種反思性的評價,指教師根據評價指標,對自己的教學設計、教 學活動的實施過程的教學目標達成等情況, 根據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體驗與感悟等進行自我 反思,總結做出價值判斷的過程。 (2) 、他人評價:通過他人的評價,通常能客觀公正的了解自己的教學過程,其方法有課堂 觀察、課後訪談、調查試卷,同行評價,書面測試等,同時也要防止只說好的,相互吹捧, 不願指出缺點。 (3) 、學生評教:學生對課堂教學的評價都是根據自己的切身體會和感受提出的,他們的觀 察比一般評價人員更為細致周全、真實可信,而且學生參與評教有利於師生溝通,從而有利 於教學水平的提高。 總之,通過課堂教學的有效評價,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促進學生知識、能力的形成、 情感、價值觀的體現。來促進全體教師都能把每節課都上成是扎實的課(有意義的課) 、充 實的課(有效率,有內容的課) 、豐富的課(生成性的課,不完全預設的課,內容豐富,師 生互動,思維活躍,給人啟發) 、平實的課(實實在在,常態下的課) 、真實的課(不加掩飾, 有待完善,值得反思,有缺陷的課) 。
『肆』 如何對小學科學課進行評價
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作為一名農村的小學科學教師,在學校里要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並非易事,小學科學教學是科學的基礎教育,是對學生進行教育的一門重要課程,擔負著兒童科技創新的重任。科學教學的基本過程是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主動地參與認識自然事物及應用所學獲得知識,大膽自主探求和應用知識。教師怎樣有意識地與學生同玩同樂,學中玩、玩中學,既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又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探究科學的方法呢?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一、鼓勵學生學生自主選擇探究主題,激發學生的興趣。當我們學完了教材的一些課程之後,要做好學生新的科學探究工作,每一學期要給每一個學生一個探究主題,這個主題要適合及選擇的范圍。對小學生而言,題目若與日常生活有密切關系,必定會提高其參與的興趣,如洗發水的試驗及調查、食物的脂肪含量、冷藏食物知多少、頭發的承重力、不同洗衣粉的清潔能力、。其實以上例子包括不少有趣的題目,大部分的內容既和日常生活有關,亦可進行科學探究,而過程和所需器材也不復雜。另外還提出大量有關適合這方面的探究主題。例如:學校周邊環境、校園植物的調查、學校綠化率、廢舊電池的回收等等,這一些都是很好的活動主題,而且也很適合學生的思維。二、引導學生去探索,鼓勵學生在探究活動中尋找答案。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頭腦去想、用自己的雙手去做、用自己的嘴巴去說……引導學生注意觀察周圍事物,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問題提出來後,教師不是直接給出答案,而是設計好實驗和問題,讓學生自己去操作和相互交流討論。在老師引導和建議下,孩子們自己動手做實驗、搜索證據、觀察、提問、設想和驗證。孩子們要用自己的語言記錄下實驗過程中的想法、活動情況,與正確答案相比較。通過三年的小學科學教學,我在教學中都能感受到學生喜歡提問題的天性:「天為什麼是藍色的?」、「恐龍是怎麼滅絕的?」……,除此,還能感受到兒童回答問題的邏輯:「打雷是因為雲彩沒長眼睛!」、「太陽把地上的水吸走了!」……這些可貴的「天性」應變為更為成熟的科學思維習慣和能力。假設是在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對問題所做的可能性回答。例如,對「物體遇冷會收縮嗎」這個問題,學生可根據自己生活經驗提出各種假設:「物體遇冷會收縮—人冷了就會縮起來」,「物體遇冷不會收縮—教室里的桌凳就沒有因為冬天而變小」,再如:「把紙和球同時從高處放手,猜哪個先落地」的假設活動,是想讓學生分析自己的假設,並在假設的過程中發現:根據經驗提出的假設有時是錯誤的,經驗也可能造成假象。我們再用兩張同樣重的紙(其中一張揉成團)重復上面的實驗」是一個拓展活動,同樣說明根據經驗提出的假設不一定可靠。而搜索證據是通過觀察、實驗、測量或從可靠信息源那裡獲取用以回答問題或驗證假設的數據及資料的活動。許多重要的科學結論都是建立在假設與搜集證據的基礎上的,如魏格納的大陸漂移說、達爾文的進化論等。因此作為一名科學教師,在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時需要注意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1、提出問題,而不是直接建議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就為學生提供了科學探究的機會。2、提供一個適用於學生的計劃方案,提出一系列問題讓學生去動腦筋思考。3、經常比較計劃和實際的探究過程,認識到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可以預見的。4、在教學中或活動結束時要經常交流討論,提議學生去思考如何改進探究方法。三、培養學生科學探究中的合作能力。在傳統的實驗課教學中,比較普遍採用的是教師講實驗內容學生聽,教師演示實驗方法學生觀看,教師提問實驗結論學生答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限制了學生的思維和創造,不利於主體精神的培養。針對這一現象,我在小學科學實驗課教學中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讓學生通過閱讀、研討自己設計實驗。具體做法是:把實驗的目的、名稱、器材、步驟、現象、結論等要素設計成空白實驗報告提供給學生。學生在自己的小組中閱讀、思考、研討,共同填寫實驗報告,等於是自己設計實驗,自己進行操作、觀察、分析,培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學生帶著這些問題認真閱讀了教材,然後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了熱烈的討論,他們互相補充,互相幫助共同填寫有關內容。教師巡堂只做啟發和點撥。在確定了實驗步驟後,各小組按照自己確定的方法獨立地操作、記錄和分析。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和計算機的普及為共享資源和合作學習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境,但也容易使人進入一個自我封閉的學習環境,這就需要以合作學習進行引導。四、注重探究方法和過程的評價,鼓勵探究結論的原創。一提到評價,老師們往往會聯想到考試。其實對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評價涉及到許多方面,考試只是一個很小的方面。在科學課的標准中,對學生的評價問題作了詳細的敘述。《標准》中強調「科學課程的評價應能促進科學素養的形成與發展」。因此,科學探究能力的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探究結果,更重要的是關注他們的探究過程。學生在進行科學探究活動中,他們對自然事物的觀察、發現以及提出問題的能力;在探究實驗中的設計實驗、動手操作能力;對觀察、實驗中各種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推理、歸納、總結、質疑、交流、評議等能力的提高;在情感、價值觀等方面的發展等過程中都體現了學生科學素養的發展。這些方面都是評價科學探究能力的重要方面,這是單純以一紙試卷所不能體現的。只有注重了探究過程的評價,才能有一個好的結果。另外,評價的方法也應該是多種多樣的。不只是考試這一種形式。例如:在平時為學生建立一個探究過程的記錄本,及時記錄學生的各種變化,從發展變化的程度上反映學生的探究能力。通過實驗競賽等形式來評價學生的動手實驗能力。還可以讓學生通過完成一定的自然環境或自然現象等的考察研究,撰寫考察報告來反映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等等。在對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評價時,應讓教師、學生、家長甚至社會成員參與。總之,應重視學生的評價,應有一個公正、積極的評價,以促進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提高。在科學教學中,要想使學生對認識的自然事物,探究科學奧秘充滿興趣,踴躍地提出探究的問題;對探究的問題積極的動腦筋、想法。通過觀察、實驗,查閱資料等方法進行研究;在匯報實驗結果時,爭先恐後地發表自己的發現;在研討時積極發表自己的意見,敢於與不同的意見進行爭論。教師就要培養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究精神,使學生主動、自主的參與各項探究活動,更好的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我相信每個教師都能堅持不懈地把學生科學探究活動開展下去,上好每一節科學課,努力提高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讓學生從中領悟到探究科學的方法,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解決面向全體學生,特別是面向學困生的問題,從而使每名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發展和進步,讓所有的學生掌握探究的思維方法、感受探究的樂趣,從而培養出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
『伍』 簡述科學有效的評價標準的基本要求
教學目標可以分為三個層次:一是課程目標;二是課堂教學目標回;三是教育成才目標。這也答是教學的最終目標。
新課程倡導的課堂教學目標有三個維度:知識與技能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教學目標的基本要求:一提出的目標要明確、具體;二根據學科教學點制定適當的教學目標;三教學目標要具有一定彈性
評價標准,應該不止三條:一教學的目標評價標准;二教學的內容評價標准;三學生學的行為評價標准;四教師教的行為評價標准等等.
『陸』 科學課上課要求
小學的科學課是為了讓學生們對周圍世界保持好奇心,能有學習、自己動手的興趣,知道一些現象產生的原因,能樹立孩子對科學的熱愛、積極樂觀向上的心態等等。初中的科學課嘛,主要是培養學生自己動手做的能力,能發現問題,進而引起思考,探究如何解決問題,切實實施「做中學」的理念,讓學生能夠在做的過程中學習......平時總有人說科學是以前的自然、社會等副科,這種說法是不完全的,科學課最大的挑戰不是在課內,而是在課外,現在的教育對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特別重視,所以會有很多的實驗,而要做這些實驗就要完成大量的准備工作,這是之前的自然和社會所不具備的。另外,科學課比較注重細節,非常重視規范的養成,上課方法新穎,比如說畫電路圖,老師把學生們的實驗成果粘在硬紙板上,然後叫學生們畫相應的電路圖,即使有些線沒畫直也會指出來,真佩服老師這種一絲不苟的態度,科學往往就是如此,差之毫釐,謬以千里,不嚴謹行嗎?就這樣潛移默化,讓學生養成嚴謹的科學態度。
總之,通過開展科學課堂觀察評價,強調了對科學學習過程的評價和在過程中的評價,重在學習過程,重在知識技能的應用,重在親身參與探究性實踐活動獲得的感悟和體驗,重在學生的全員參與,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我評價和自我改進。這樣的評價是與教學過程並行的同等重要的過程,它不是完成某種任務,而是一種持續的過程;這樣的評價旨在發展,是為學生服務的;這樣的評價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思想,建構個體發展。最終使學生獲得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提高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學會分享與合作、科學素養的養成和增強對社會的責任感。
『柒』 科學課程評價方式有哪些
1、
整體入手綜合評價
綜合評析法就是評課者對一節課從整體上作出全面、系統、綜合專性評價。通常是先分析屬後綜合。綜合分析包括以下內容:從教學目標上分析;從教材處理上分析;從教學程序上分析;從教學方法和手段上分析;從教學基本功上分析;從教學效果上分析;從教學個性上分析;從教學思想上分析。
2、
化整為零單項評價
從自己觀察中,體會最深,感觸最大,認識最明顯里選擇一個角度,或側面來進行評課。或直接選取某一角度評價。這種評課可以避免與別人重復。
3、
沙裡淘金尋找亮點
千方百計尋找執教者的教學特點或教學風格。所謂教學特點就是教學成功的閃光之處,或是教學有別於他人的創新之處
『捌』 教學評價的原則有哪些
教學評價運用科學可行的評價方法,對教學過程和教學成果給與價值上的判專斷,以提供屬信息改進教學和對被評價對象做出某種資格證明,要發揮教學評價的積極功能,就需要遵循以下教學評價原則。
『玖』 如何進行科學的課堂評價
素質教育的課程教學評價是一種發展性的評價,是一種而向全體、著眼於明天、側重於發展、有利於改進的評價。其目的主要是能夠促進全體學生獲得全面和諧的發展,使教師的教學能力獲得進一步的提高。它強調評價教學要從整體出發,出發點和歸宿是使每個學生都能適應社會的需求,是一種面向全員的評價活動;它強調學生的自學能力、創造能力和自我表現評價能力的發展;它強調評價必須充分調動師生的積極性,充分發揮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性,形成樂學樂教、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一、對學生進行課程評價的內容素質教育是一種面向全體,關注全面,注重學生知識、能力和素質全面發展,並重視學生個性發展的教育。因此,評價學生的學也應堅持「以學生發展為本」的評價觀,既要看學生的學科知識水平如何,又要看學生的能力、尤其是創造力是否得到了發展,是否培養了學科興趣,是否具有一定的學科素養。第一,學習目標。學習目標是人們從事學習活動所要達到的標准或預期結果。建立明確的學習目標是進行學習活動的戰略前提,是提高學習積極性、自學性和學習效率的關鍵。學習目標是否確立,可以從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動機、學習興趣等方面體現出來。因此,對學生學習目標的評價標准為:學生學習態度端正,學習動機明確,學習興趣濃,注意力集中,聽課率高。第二,學習過程。可以從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表現出的學習自學性、積極性、協作性、創新性、自製性和紀律性等方面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具體標准為:學生能積極參與教學活動,主體意識強,能主動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課堂答問面廣,發言率高;學生思維活躍,善於思考問題,敢於提出問題,質疑面廣,發問率高;學生對於不利於課堂教學的因素,能夠主動加以制止和控制;學生能主動配合教師,共同完成教學任務;學生能遵守紀律,課堂教學嚴肅、生動、活潑。第三,學習方法。學生是否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否掌握和具備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是學生學習評價的一個重要方面。它既與教師的課堂教學有關,也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的效果。好的學習方法包括:堅持課前預習、課後復習,及時鞏固練習;學會科學運籌時間;學會有目的地收集、整理資料;學會有效地利用學習工具等。第四、學習效果。對學習效果的評價,包括技能發展水平、智力能力發展水平、思想品德發展水平三個層面。從學生對本學科的學習興趣,所掌握的基本知識技能、基本能力(包括自學能力、表達能力、質疑能力、想像能力、思維能力、創新能力、辨別能力、操作能力、計算能力、歸納能力)、思想認識、特長發展等五個方面加以評價。學生能夠對本學科產生濃厚的興趣,學生的思想、知識、能力、特長素質能在課堂教學中得到體現和發展,是學習效果好的評價標准。二、對學生進行課程評價的原則和方法評價原則有方向性、科學性、全面性和教育性等原則。具體的評價方法主要有如下幾種。第一、評價內容與評價標准評價學生全面發展的指標有道德品質、學習能力、交流與合作、個性與情感;學科目標以各科課程標准為依據,評價標准應該用清楚、簡練、可測量的目標術語加以表述。第二、選擇並設計評價工具與評價方法工具、方法的選擇與使用要適合內容的性質與需要,評價學生內容的多樣化,對應的評價工具和方法也應注重多樣化,如行為觀察、情境測驗、學習日記或成長記錄等。第三、收集和分析反映學生發展的資料收集和分析反映學生發展的資料,這是評價的關鍵,評價學生的資料包括學生的自我評價、教師和同伴觀察與評價、家長的信息、考試和測驗的信息、成績與作品集、有關說明學生進步的證據等。收集資料的方法有:標准化考試,學生工作範例,對學生觀察、訪談等。第四、明確促進學生發展的改革要點,並制定改進計劃明確促進學生發展的改革要點,並制定改進計劃,這是素質教育評價的意義所在。建立促進學生發展的評價體系,應根據信息收集後的分析報告,根據學生發展的成就、潛能和不足,明確學生發展的改革要點,用清楚、簡練、可測量的術語表達出來,制定改進計劃。在改進計劃中要注意將學生發展不足的領域向其發展優勢領域遷移,促進其潛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