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古箏專業的畢業論文題目
你的論文准備往什麼方向寫,選題老師審核通過了沒,有沒有列個大綱讓老師看一下寫作方向?
老師有沒有和你說論文往哪個方向寫比較好?寫論文之前,一定要寫個大綱,這樣老師,好確定了框架,避免以後論文修改過程中出現大改的情況!!
學校的格式要求、寫作規范要注意,否則很可能發回來重新改,你要還有什麼不明白或不懂可以問我,希望你能夠順利畢業,邁向新的人生。
(一)選題
畢業論文(設計)題目應符合本專業的培養目標和教學要求,具有綜合性和創新性。本科生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專業特長,選擇適當的論文題目,但所寫論文要與本專業所學課程有關。
(二)查閱資料、列出論文提綱
題目選定後,要在指導教師指導下開展調研和進行實驗,搜集、查閱有關資料,進行加工、提煉,然後列出詳細的寫作提綱。
(三)完成初稿
根據所列提綱,按指導教師的意見認真完成初稿。
(四)定稿
初稿須經指導教師審閱,並按其意見和要求進行修改,然後定稿。
一般畢業論文題目的選擇最好不要太泛,越具體越好,而且老師希望學生能結合自己學過的知識對問題進行分析和解決。
不知道你是否確定了選題,
確定選題了接下來你需要根據選題去查閱前輩們的相關論文,
看看人家是怎麼規劃論文整體框架的;
其次就是需要自己動手收集資料了,
進而整理和分析資料得出自己的論文框架;
最後就是按照框架去組織論文了。
你如果需要什麼參考資料和範文我可以提供給你。
還有什麼不了解的可以直接問我,希望可以幫到你,祝寫作過程順利
畢業論文選題的方法:
一、盡快確定畢業論文的選題方向 在畢業論文工作布置後,每個人都應遵循選題的基本原則,在較短的時間內把選題的方向確定下來。從畢業論文題目的性質來看,基本上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中提出的理論和實際問題;另一類是專業學科本身發展中存在的基本范疇和基本理論問題。大學生應根據自己的志趣和愛好,盡快從上述兩大類中確定一個方向。二、在初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選定畢業論文的具體題目在選題的方向確定以後,還要經過一定的調查和研究,來進一步確定選題的范圍,以至最後選定具體題目。下面介紹兩種常見的選題方法。 瀏覽捕捉法 :這種方法就是通過對佔有的文獻資料快速地、大量地閱讀,在比較中來確定論文題目地方法。瀏覽,一般是在資料佔有達到一定數量時集中一段時間進行,這樣便於對資料作集中的比較和鑒別。瀏覽的目的是在咀嚼消化已有資料的過程中,提出問題,尋找自己的研究課題。這就需要對收集到的材料作一全面的閱讀研究,主要的、次要的、不同角度的、不同觀點的都應了解,不能看了一些資料,有了一點看法,就到此為止,急於動筆。也不能「先入為主」,以自己頭腦中原有的觀點或看了第一篇資料後得到的看法去決定取捨。而應冷靜地、客觀地對所有資料作認真的分析思考。在浩如煙海,內容豐富的資料中吸取營養,反復思考琢磨許多時候之後,必然會有所發現,這是搞科學研究的人時常會碰到的情形。 瀏覽捕捉法一般可按以下步驟進行: 第一步,廣泛地瀏覽資料。在瀏覽中要注意勤作筆錄,隨時記下資料的綱目,記下資料中對自己影響最深刻的觀點、論據、論證方法等,記下腦海中涌現的點滴體會。當然,手抄筆錄並不等於有言必錄,有文必錄,而是要做細心的選擇,有目的、有重點地摘錄,當詳則詳,當略則略,一些相同的或類似的觀點和材料則不必重復摘錄,只需記下資料來源及頁碼就行,以避免浪費時間和精力。 第二步,是將閱讀所得到的方方面面的內容,進行分類、排列、組合,從中尋找問題、發現問題,材料可按綱目分類,如分成: 系統介紹有關問題研究發展概況的資料; 對某一個問題研究情況的資料; 對同一問題幾種不同觀點的資料; 對某一問題研究最新的資料和成果等等。 第三步,將自己在研究中的體會與資料分別加以比較,找出哪些體會在資料中沒有或部分沒有;哪些體會雖然資料已有,但自己對此有不同看法;哪些體會和資料是基本一致的;哪些體會是在資料基礎上的深化和發揮等等。經過幾番深思熟慮的思考過程,就容易萌生自己的想法。把這種想法及時捕捉住,再作進一步的思考,選題的目標也就會漸漸明確起來。
Ⅱ 古箏《雪山春曉》的論文
藏族。
《雪山春曉》是范上娥、格桑達吉創作的古箏獨奏曲。此曲描繪了西藏高原美麗的春天景色,表達了西藏人民對家鄉的無比熱愛和對美好幸福生活的嚮往。此曲旋律優美,風格獨特,內容豐富,感染力強,是一首深受箏家和廣大群眾喜愛的古箏曲目,在音樂界和廣大群眾中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此曲已被認定為中國古箏名曲,被選入《中國古箏名曲薈萃》和《中國古箏考級教程》,並作為優秀古箏教學曲目,被選入《古箏教學法》。
《雪山春曉》可分為六個彈奏樂段。第一樂段為散板樂段,第二樂段由二十五小節構成,第三樂段由二十六小節構成,第四樂段亦為散板樂段,第五樂段由四十七小節小構成,第六樂段由十九小節構成。
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分布著許多高聳的山峰。由於海拔很高,這些山上終年積雪,白茫茫一片,所以被形象地稱作雪山。每到春天,氣溫回升,山上的冰雪在壓力和溫度的作用下融化,匯成小溪,最終成為河流的源頭。著名的黃河、長江,源頭都是在高原的雪山上 。《雪山春曉》就表現了這樣一種美麗的自然景象:冰雪消融,匯成潺潺的小溪,溪水隨著山勢曲折流下,錯落有致,發出美妙的聲音。
第一樂段是散板樂段,在彈奏時速度要相對自由一些,各拍之間的強弱關系也要相對鬆散一些。樂曲開始,輕柔的、弱起漸強的搖弦,節奏感平和的旋律以及錯落有致的快琶音和刮奏,好似雪山上吹下來的一股清新空氣,帶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漸快漸慢交替變化的三連音彈奏,好像冰塊互相撞擊發出清脆的聲響,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我們好像來到了雪山之巔,感受著純凈甜美的空氣,以及這雪山春景給人帶來的美好享受。
第一樂段的彈奏,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具體問題。
一是起始音的處理。樂曲的第一個音3應弱彈,在力度上應該輕柔一些,在音色上應該盡可能的純凈,要彈得含蓄美妙。這個音是全曲的開始,具有領起的意義,所以要重視起來,不要因為它看起來簡單就降低彈奏要求。
二是右手搖弦的彈奏。搖弦產生的持續音應該弱起漸強,要奏得連貫勻稱,流暢清脆,但在最後結束的時候要有一個弱化的趨勢。
三是左手琶弦的彈奏。此樂段中的左手琶弦有三種:第一種是三音琶弦,第二種是四音琶弦,第三種是七音琶弦。前兩種琶弦屬於常見琶弦,第三種琶弦實際上是第一種琶弦和第二種琶弦的組合琶弦。前兩種琶弦的彈奏,要注意三指或四指的彈奏力度的一致,音要有純凈的質感,連貫性要好,使三音或四音融為一體。第三種琶弦既然是由三音琶弦和四音琶弦兩組琶弦組成,那麼,就應按兩組琶弦來彈奏,即由低音到高音,先彈奏四音琶弦,緊接著再彈奏三音琶弦。要特別注意四音琶弦和三音琶弦的銜接,盡量縮短換組琶弦時間,使兩組琶弦融為一體,避免出現換組琶弦痕跡,使所琶出的七音具有高度的連貫性和一體感。但同時也要考慮保證整體中間個體的實際存在。無論是哪種琶弦,均需和右手的彈奏密切配合,嚴格對位。
四是刮弦的彈奏。此樂段出現了多次刮奏,彈奏方法大體相同,應該遵循刮奏的基本演奏要領,要弱起漸強,在達到一定的強度之後還應該有弱化的趨勢,強弱變化要連續,使刮奏音一直處在運動狀態中。此樂段中的刮奏,屬於固定起止音左手刮奏,要嚴格按要求的起音起刮奏,按要求的止音結束刮奏,切不可有隨意性。左手的刮弦,要注意和右手的彈奏密切配合,嚴格對位,使左右手的彈奏協調一致起來,注重強調整體的音樂效果。
五是右手連續三連音小抓的彈奏。要注意三連音時值的准確,注意三連音之間的銜接。
參考資料:http://ke..com/view/633613.htm
Ⅲ 求一篇有關古箏的論文
試論古箏的音色 摘要:古箏是一種極富表現力的樂器,其音色清悅、高潔、委婉動聽並富有神韻。它豐富的表現力細致微妙地刻畫人們的內在情感,無論是如泣如訴、還是高歌吟唱它都可以表現的淋漓盡致。古箏的音色的好壞直接關繫到它整體的音響效果和樂曲的表現,鑒於此,通過多個角度對古箏音色的研究,使古箏的演奏日臻完美。
關鍵詞:音色;影響因素
音樂,無論是聲樂還是器樂,都是聲音的藝術,因此必須講究聲音的美感,也就是良好的音響效果,而這很大程度是由音色的好壞所決定的。音樂的基本要素包括音的高低,音的長短,音的強弱和音色,音色是最抽象、最難把握的。音色,即音品,聲音的屬性之一,是聲音的個性特色,有明亮、暗淡、清脆、沉悶、圓潤、干澀、渾厚、單薄、柔和、剛勁之分。音色(timbre或tone color)是由發音物體所產生的諧波(harmonic wave)決定的,發音物體的性質、形狀不同,所產生的諧波也不同,因而音色也不同。
影響古箏音色的客觀因素主要有樂器形制、演奏中手指對觸弦的控制;而影響音色的主觀因素有作曲家音樂作品的一度創作與表演者的二度創作中的審美認知、內心聽覺等。
一、客觀因素
(一)樂器形制與義甲的選材對音色的影響
樂器本身的音色對古箏的演奏有一定的影響,所以先從樂器的選材製作對音色的影響談起。「不同的樂器,由於材料與結構的不同,發音體的組織條件就不同,在發音時產生的自然泛音列的多少也就不同,音色也不相同,即使在演奏音高、強弱相同的音時,也會有不同的音色效果。而即使同是古箏,但用不同材料做成,也可細分出它們之間的不同音色效果。」專業演奏者對古箏的音色要求主要是:聲音很集中,能夠立起來,高音亮,有穿透力,聲音清脆,餘音要長;中音區過渡好,不能發散,音質集中,飽滿;低音區渾厚,共鳴好,各個音區對比鮮明,不能像白開水一樣。
1.古箏的選材對音色的影響
古箏的選材非常關鍵,直接影響到古箏的音色、音質。製作古箏的材料,主要是梧桐木、紅木、花梨木、紫檀木、烏木和其它較硬的木料(一般稱硬質木)等。梧桐木的材質松軟、易於振動,一般用來製作面板。底板、琴首和箏尾多用硬質木製作,它們膠合的琴身,能產生良好共鳴、增大音量。紅木等硬質木料,木紋順直,色澤美觀,質地堅實,是製作箏框錶板、岳山利弦柱的良材。製作古箏的材料很講究,木質的優劣,直接影響琴板的彈性和傳聲性能,古箏的面板是決定古箏音色的重要因素之一,製作古箏的面板,常用硬度適中、紋理細密均勻、無節疤、無斜紋和扭轉紋的桐木板,而琴的鑲板則用硬度較大,木質堅實的木料,加上精良的製作工藝技術,這是做音色優良的古箏應具備的基本條件。就古箏的發聲原理而言,面板的傳導效果與箏體的振動狀態有直接的因果關系,從而也決定了古箏音色的優劣。
2.義甲的選材對音色的影響
古箏彈奏出美妙的聲音是通過義甲觸弦而得到的,彈箏用的義甲和拉弦樂器的弓子一樣重要,做義甲的材料、規格、硬度、表面光滑程度等,都會影響古箏彈奏的音響效果,因此,義甲的製作材料和製作工藝都很講究。
3.弦的選擇對音色的影響
弦的種類也由很多,各種材料製成的弦,振動時都會產生不同的音色效果。
絲弦:音質純朴,但音色較沉悶,不夠清脆明亮,音量較小,餘音較短。五十年代以前的箏常用絲弦,以後已被鋼弦所取代。
鋼弦:音色清脆明亮,音量較大,餘音較長,適用於彈奏韻味細膩的樂曲,但由於其餘音長,雜音較多,彈奏《戰台風》之類的樂曲,音響較嘈雜,沒有金屬尼龍合成弦的效果好。
金屬尼龍合成弦:低音渾厚、中音柔和、高音清脆明亮,音質比鋼弦純凈,適合彈奏和聲效果豐富,音響強烈的樂曲,但餘音較短,彈奏韻味細膩的樂曲,效果不如鋼弦佳。
(二)演奏方法對音色的影響
古箏屬彈撥樂器類,它的基本的音色是手指在最好的觸弦點彈奏,使箏弦達到最佳的振動狀態,從而發出清晰、圓潤、結實、富有彈性的聲音。古箏的演奏,在同一根弦上,用不同的指法、不同的弦段、不同的觸弦角度和速度,也會產生不同的音色。觸弦時的力度,速度和弦段的選擇,要根據樂曲的需要而定,不能一概而論,恰當的觸弦方式是正確表現樂曲音色的關鍵環節。
1.觸弦方式變化對音色的影響
音色亦稱音品,是發聲體在振動時,由於聲波的波形及泛音數量的結構,相對強度不同而形成的音的一種特質,它主要是由基音和音的比例關系來決定的。我們在演奏時,選擇不同的激發點,不僅可以因泛音數量的不同而改變音色,而且也可以因對各泛音振幅人小的影響來改變音色。需要強烈的音響效果時觸弦的力度要大,觸弦的速度要快,彈奏的位置在距前岳山2厘米左右的弦段上;需要柔和而豐滿的音響時,用中強的力度和中等速度觸弦,彈奏的位置在距前岳上3厘米至4厘米的弦段上;需要輕柔、空曠、朦朧的音響效果時,用中弱的力度,較慢的觸弦速度,在中、低音區彈奏的位置在距琴碼約3厘米左右的弦段上。2.義甲觸弦深淺變化對音色的影響
A.基木觸弦點是甲尖至膠布的三分之一處,音色柔和、飽滿。
B.觸弦較深,義甲與琴弦接觸的面積人,音色較為深沉、厚重。
C. 觸弦較淺,義甲與琴弦接觸面積小,音色輕快,顆粒性強,適用於快速輕盈的快板。
實際演奏中,音色的產生與變化所需要的條件是多元素的,演奏者獲取理想音色的手法也是綜合的,而非單一的一種。只有當觸弦角度、而積與觸弦位置、過弦速度、力度等相結合,才能有效地獲得我們所想要的音色。
3、手指用力部位的變化
古箏演奏的基本發力點在於手指尖,但由於樂曲風格不同,情緒不同,演奏時就相應的需要變化用力部位。例如演奏河南箏曲,要求音色剛健、硬朗,就應把手指用力部位放在手指的根部關節,以增加力度,這樣發出的音便剛勁有力:演奏浙江箏曲,要求音色柔和、委婉、靈巧。這時就不能把發力部位放在手指根部關節,而應放在手指第一關節。力度相應減小,發出的音則柔和,輕巧。
二、主觀因素
對音色感知的經驗基礎上聯想成像的音色標准與內心聽覺一樣,是鑒別客觀實踐音色的無形尺度。在長期的音樂時間活動中,人對某種樂器發出的聲音,在頻率、幅度、波形、高低、強弱及明亮、暗淡、凈潤等方面獲得的感性認識到,這種感性認識不是一次或幾次就能獲得的,而是經過無數次地重復,是在音響對感官的一再刺激,經過數個感受器官聯合工作,並使接收到的音色信息傳入中樞神經的信息庫加以分析、綜合、編碼、形成固定的音色感知表象,古箏作為一門音樂藝術,歸根到底是審美的藝術。
任何一首古箏作品都會表達自身獨特的思想與情感,這就需要演奏者靈活運用各種技巧去進行表演的二度創作來再現作品。因此在表演的二度創作中,就要根據作品的內容、情緒、風格等需要,性地設計不同的觸弦方式,以求獲得不同的音色來表現作品的內涵與意境。內心聽覺存在於演奏者心靈之中,無影無形,但卻能主宰演奏者按照一定的目的支創造相應的音色。它對音色的選擇是積極主動並且有創造性的,是實踐音色美的先導,只有具備了美的內心聽覺才會有優美的實際演奏音色。所以演奏者不但要在演奏技巧上下功夫,更應在藝術修養上下功夫。演奏者對音樂作品的內涵體驗越深越細膩,就越能調動諸如音色、節奏、力度等因素,塑造出栩栩如生的音樂形象;越能通過美的音色去感染人。總之,要想使演奏水平日臻完善,在提高演奏技巧水平的同時也應在音色的把握上不間斷地、細致入微地去體會和研究。
參考文獻:
[1]李軍:《古箏演奏與心理音色》,《中國戲曲學院學報》,07年2月第28卷第一期
[2]林玲:《論箏演奏中的音樂表現》,《怎樣提高古箏的演奏水品》華樂出版社
[3]佘艷:《如何把握古箏演奏的音色》,《襄樊藝術職業技術學院學報》,09年5月第3期
[4]邱大成:《古箏基礎訓練中的幾個問題》
[5]焦力:《論古箏的演奏音色》
[6]葛雪婷:《古箏演奏音色的「色彩性布局」》,《音樂時空》
[7]陳去非:《古箏演奏,音色是靈魂》,《福建藝術》
Ⅳ 關於古箏論文
http://www.myzheng.com/more_32.htm
這個上面很全
以下是各個技法的單獨論文:
http://www.myzheng.com/mypage/08-03-20/1205987165183190338.html
古箏演奏技法的流變
http://www.myzheng.com/mypage/08-03-20/1205993074482267058.html
古箏教學的幾種搖指技法訓練
http://www.myzheng.com/mypage/08-03-20/1205990806308943268.html
古箏搖指和音色構成技術分析
http://www.myzheng.com/mypage/08-03-20/1205988899725098868.html
淺談現代古箏演奏新技法——輪指
Ⅳ 誰知道關於古箏的論文怎樣寫
摘要:古箏是一種極富表現力的樂器,其音色清悅、高潔、委婉動聽並富有神韻。它豐富的表現力細致微妙地刻畫人們的內在情感,無論是如泣如訴、還是高歌吟唱它都可以表現的淋漓盡致。古箏的音色的好壞直接關繫到它整體的音響效果和樂曲的表現,鑒於此,通過多個角度對古箏音色的研究,使古箏的演奏日臻完美。
關鍵詞:音色;影響因素
音樂,無論是聲樂還是器樂,都是聲音的藝術,因此必須講究聲音的美感,也就是良好的音響效果,而這很大程度是由音色的好壞所決定的。音樂的基本要素包括音的高低,音的長短,音的強弱和音色,音色是最抽象、最難把握的。音色,即音品,聲音的屬性之一,是聲音的個性特色,有明亮、暗淡、清脆、沉悶、圓潤、干澀、渾厚、單薄、柔和、剛勁之分。音色(timbre或tone color)是由發音物體所產生的諧波(harmonic wave)決定的,發音物體的性質、形狀不同,所產生的諧波也不同,因而音色也不同。
影響古箏音色的客觀因素主要有樂器形制、演奏中手指對觸弦的控制;而影響音色的主觀因素有作曲家音樂作品的一度創作與表演者的二度創作中的審美認知、內心聽覺等。
一、客觀因素
(一)樂器形制與義甲的選材對音色的影響
樂器本身的音色對古箏的演奏有一定的影響,所以先從樂器的選材製作對音色的影響談起。「不同的樂器,由於材料與結構的不同,發音體的組織條件就不同,在發音時產生的自然泛音列的多少也就不同,音色也不相同,即使在演奏音高、強弱相同的音時,也會有不同的音色效果。而即使同是古箏,但用不同材料做成,也可細分出它們之間的不同音色效果。」專業演奏者對古箏的音色要求主要是:聲音很集中,能夠立起來,高音亮,有穿透力,聲音清脆,餘音要長;中音區過渡好,不能發散,音質集中,飽滿;低音區渾厚,共鳴好,各個音區對比鮮明,不能像白開水一樣。
1.古箏的選材對音色的影響
古箏的選材非常關鍵,直接影響到古箏的音色、音質。製作古箏的材料,主要是梧桐木、紅木、花梨木、紫檀木、烏木和其它較硬的木料(一般稱硬質木)等。梧桐木的材質松軟、易於振動,一般用來製作面板。底板、琴首和箏尾多用硬質木製作,它們膠合的琴身,能產生良好共鳴、增大音量。紅木等硬
Ⅵ 馬上大學畢業,要寫古箏的論文,有沒有方向可以提供的
可以具體的古箏流派來寫啊。比如山東箏派的淵源和藝術特點 ,還有河南箏派,客家,浙江。專潮州都可以屬寫。還有具體的分析一個曲子還有作者的創作特點,比如徐曉林。還可以寫有關古箏幼兒教育的。還有有關古箏表演的都可以寫。多著呢
Ⅶ 想寫有關古箏指法的論文,幫幫找點資料!!
古箏結構
古箏又名"秦箏"。自秦、漢以來從我國西北地區逐漸流傳到全國各地,逐漸形成了各具濃郁地方特色的流派。山東箏、河南箏、潮州箏、客家箏、浙江箏、福建箏、內蒙箏(即雅托葛)、朝鮮族的伽揶琴(即延邊箏)和被稱為真秦之聲的陝西箏九個流派。目前古箏的統一規格為:1.63米,21弦。古箏的面板大多數採用河南蘭考的桐木製造,框架為白松,箏首、尾、四周側板有紅木、老紅木(緬酸枝)、金絲楠木、紫檀等名貴木材,古箏的音質取決於面板和琴弦,周邊用料對古箏的音色略有改善,以老紅木、紫檀、金絲楠木為佳。早期到近代也有過12、13、18、23、25弦等,不同地區的箏又有多種定弦法,箏的新種類還有「蝶式箏」、「轉調箏」等。1、 古箏簡介
弦樂器,木製長形。唐宋時有弦十三根,後增至十六根,現發展到二十五根弦。也叫箏。
2、 古箏結構
古箏又名"秦箏"。自秦、漢以來從我國西北地區逐漸流傳到全國各地,逐漸形成了各具濃郁地方特色的流派。山東箏、河南箏、潮州箏、客家箏、浙江箏、福建箏、內蒙箏(即雅托葛)、朝鮮族的伽揶琴(即延邊箏)和被稱為真秦之聲的陝西箏九個流派。目前古箏的統一規格為:1.63米,21弦。古箏的面板大多數採用河南蘭考的桐木製造,框架為白松,箏首、尾、四周側板有紅木、老紅木(緬酸枝)、金絲楠木、紫檀等名貴木材,古箏的音質取決於面板和琴弦,周邊用料對古箏的音色略有改善,以老紅木、紫檀、金絲楠木為佳。早期到近代也有過12、13、18、23、25弦等,不同地區的箏又有多種定弦法,箏的新種類還有「蝶式箏」、「轉調箏」等。
3、 箏的演奏方法
箏的演奏方法主要分右手技法和左手技法。右手職彈,用大、食、中、無名四指彈弦發聲,控制節奏和音的強弱變化。左手司按,用食、中兩指按抑箏弦,控制音高和弦音的變化,表現出不同的音韻,左手司按為其技法主要特色,同時也要職彈,職彈技法與右手相同。
彈箏姿勢
彈箏姿勢有立式、盤式、跪式、坐式等,通常以坐式為主.
坐式彈箏姿勢:箏放置在箏架或琴桌上,琴凳置箏的右側(即靠近箏首處)。坐時身體靠近箏的右端,距箏約15公分。兩腿於箏架下自然分開,雙足一前一後。上身端正,手臂鬆弛,曲肘置手於箏弦上,腕部放鬆,指型自然展開,頭部略微俯視,儀態自然大方。
彈箏手型
彈箏強調自然手型,即人站立時兩手自然下垂的放鬆狀態的手型。根據演奏的需要,大指略微展開,手指自然彎曲,呈半握拳狀.這種放鬆的自然手型,不僅展示在靜止的狀態,也呈現於演奏的過程之中;不僅是右手彈弦的基本形態。也是左手按弦、彈弦的基本形態。
彈弦位置
右手彈弦位置在距前梁3公分處,這是初學練習的基本彈弦位置。而最佳觸弦點,則是在發音弦段(前梁至箏柱)的八分之一處。此處正好是本音第三個八度的泛音位置,這個位置彈弦聲音純凈響亮,為基本音質的最佳彈弦點。介於箏柱的排列,弦的長短不等,八分之一的最佳彈弦點的變化就比較大,彈弦的活動范圍也比較大。演奏過程中選擇不同的音色(明與暗,剛與柔),在弦段位置上的活動范圍將更大。
在基礎訓練中,要掌握基本位置的彈奏和最佳彈弦點位置的彈奏,還要學會在不同的弦段上選擇不同的音色,豐富我們的表現手段。一般說來,靠近前粱處發音明亮,音質較剛;靠近箏柱二分之一處音色較暗,發音柔和。我們可根據音樂表現的需要,進行不同的變化,切忌彈弦位置僵化在一個點上。
按弦位置
韻昧,為箏之特色。左手按弦位置的恰當,對技巧的表現起決定的作用。理想的按弦位置距箏柱左側約16公分處,這是根據箏弦的張力和左手伸展的適度來決定的。我們常見的不適當的位置往往都超過20公分。因為距箏柱越近,琴弦的張力越大,弦緊按不下去;距箏柱越遠,弦就越軟,按弦的張力就小些。有些彈箏者為了按滑時用力輕鬆些,左手就伸展得遠,這樣按弦位置就改變了。左手過度伸展,增加了手臂的負擔,演奏形態變得不自然,按滑又往往觸及面板。常見一些箏的左側面板上按有不少指甲印跡,就是按弦位置不當造成的現象。基礎訓練中要注意左手按弦位置的准確自如,這樣左手技巧才能得到充分的表現。
彈弦方法
箏的基本彈弦方法有兩種:夾彈法和提彈法。
夾彈法:手指彈弦方向是從斜上方到斜下方,角度呈45度,發青厚實,音質飽滿。彈奏時往往是無名指自然依放在箏弦上,使手有所依託,保持手型自然鬆弛。夾彈法是初學彈箏的基礎彈法,也是傳統技法的基本彈法。
提彈法:手指彈弦方向是從斜下方到斜上方,角度呈45度,發音清脆,音質干凈。彈奏時往往是無依託,懸手彈。基礎訓練時切忌手型緊張,仍需保持手刑的自然鬆弛狀態。提彈法是快速練習的重要彈法。
除這兩種基本彈弦方法外,觸弦的深淺,觸弦角度的調整,觸弦速度與力度的不同都給箏的發音帶來極大的變化。在基礎訓練中要學會掌握不同的彈弦方法,學會調整觸弦的角度、力度、速度,自如地運用到樂曲表現中去。
按弦方法
左手按弦方法就是通過按抑箏弦,控制箏弦的張力和音高,變化右手彈弦後的餘音,達到「按弦取韻」、 「以韻補聲」的目的。
按弦動作要領:肩臂放鬆,自然曲肘,手腕與手背平行,食指、中指自然彎曲置箏弦上,用指尖肉墊按抑箏弦,按弦意念在食、中指指尖上,切忌下壓手腕。
傳統技法
右手傳統技法主要是指大、中、食三指的運用。不論是托、劈、勾、剔、抹、挑,還是撮、輪、搖等諸多技法,其核心原則是:以大指為軸心,五聲音列八度內的勾搭技法為特點的技法規律(大指向外彈弦稱之「托』,中指向里彈弦稱之「勾」,勾托配合民間稱之「勾搭」)。不論是啟蒙初學,還是典範的流派箏曲,都是以大、中指為八度的彈弦位置-以大指為演奏旋律的主要用指,食指活動范圍在大、中指八度內的四根箏弦上,這就呈傳統右手技法的主要特點。
左手傳統技法是以吟揉滑按,以韻朴聲為其主要特色,技法的種種變化又是地方流派的主要表現手段。首先是掌握吟揉滑按的基本概念的表現技法,進一步才足掌握具有地方風格特色的特殊表現技法。
現代技法
箏的技法隨著時代的發展,廣泛地借鑒和吸取其它樂器的技巧來豐富自身的表現手段。從雙手彈奏到特殊音響的表現,從五聲和七聲音階的排列到特殊音階的排列都大大豐富了箏的表現能力。
根據旋律進行的規律安排用指順序的「指序彈法」,適用於特殊音列和快速多變的旋律進行。「指序彈法」使彈弦的手指不局限於右手的大、中、食二指,而是雙手的十個手指,強調指功能和手指的獨立性,彈弦方法以「提彈法」為主 。這使箏的技法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以點成線的「搖指技法」,是現代樂曲的重要表現手段之一,它使旋作連貫流暢,增強了力度,開闊了表現幅度,給現代樂曲的表現賦予新的意義。
4、 新箏常見問題的處理方法
如發現某一弦的碼子在用力彈弦後有柱底打面的聲音,俗稱「跳碼」,這說明弦的張力不夠或有效弦長太短,或碼子高度不夠。先檢查一下是否按編號排碼的,如果排列沒有問題,可將這只碼子向左移動一些再上緊琴弦即可。
*如發現某一弦有沙音,俗稱「狼音」, 可能是琴柱上端牙骨的缺口將弦夾住影響了震動,只要用三角銼將缺口的兩側擴大一些就可避免。
*如發現某弦不發音或發出沙音,用手捻一下此弦的外纏尼龍,如果捻的動,說明尼龍未纏緊,阻礙了弦的震動,則這根弦是次品,必須更換。
*如果發現箏體不平,檢查一下箏架擺放的地面是否平整,設法把箏架放平,如箏架腿有長短則用鋸子鋸掉長出的部分即可;如使用的是組合架,可在箏體與組合架有空隙的地方釘上一塊厚度相當的橡皮就可將箏放平。
*如撥動琴弦時箏頭處發出嗡嗡的聲音,請檢查一下箏頭琴盒蓋是否關緊,如盒蓋密合不好的話是引起這一問題的原因之一,再者察看一下箏頭琴盒內的物品是否排放的不平或是觸碰到盒內的琴釘,還有箏盒內不要放置太多的東西,如果放的東西較多或不平的話在彈琴的時候會引起盒內物品的共振,從而產生噪音。
5、 古箏的流派
中國古箏是一件極具中華民族特色、歷史悠久、音色優美、長於表達深沉廣博音樂感情的樂器。自秦、漢以來,古箏從我國西北地區逐漸流傳到全國各地,並與當地戲曲、說唱和民間音樂相融匯,形成了各種具有濃郁地方風格的流派。現今中國古箏的各個流派主要有以下幾個:山東箏派、河南箏派、陝西箏派、浙江箏派、潮州箏派、客家箏派、福建箏派、內蒙箏派和朝鮮箏派。
傳統的山東箏派、河南箏派、浙江箏派、潮州箏派和客家箏派在中國民間流傳較為廣泛,有深厚的群眾基礎。有些流派由於地域或語言的相近,在音樂上的交流比較頻繁。它們之間相互影響,卻又獨立存在,有同有異,自成各具風格的流派。
河南古箏是由秦箏傳入河南和當地民間音樂融合發展成為後世有名的中州古調。在付玄《箏附?序》中對河南箏曲的評價是「曲高和寡,妙技難工」 ,以深沉內在慷慨激昂為其特色。20世紀20年代,遂平的魏子猷最早把河南古箏介紹出去,並傳有《小開手》、《關雎》、《 天下大同》、《漁舟唱晚》等十餘首樂曲。其學生有婁樹華、梁再平、周希文、史蔭美、程午加等。近幾十年,河南箏派的代表人物有曹東扶、王省吾、任清志等。
山東古箏多和山東琴書、民間音樂有直接聯系。曲子多為宮調式,以八板編組而成。其演奏風格純朴古雅,非常具有濃郁的山東地方特色。其代表人物有黎邦榮、張為昭、張念勝、黎連俊、樊西雨、王殿玉、趙玉齋、高自成、韓庭貴等。該箏派代表曲目有:《漢宮秋月》、《四段錦》、《天下同》、《美女思鄉》等。
潮州古箏主要流傳於廣東潮州一帶,受閩南語系影響,形成獨特的輕六、重六、活五等曲調。樂曲豐富獨具一格。其代表人物有郭鷹,蘇文賢、林毛根等。代表曲目有《寒鴉戲水》、《秋思曲》等。
客家派古箏流傳於廣東梅縣,大浦等客家地區,歷史源遠流長。廣東客家音樂亦稱漢樂,受當地風格及方言影響而形了典雅文靜,秀麗委婉的風格。羅九香先生是近代客家箏曲的代表人物,他繼承和發展了其師何玉齋先生的演奏,經過多年的演奏和教學實踐,形成了自己的演奏風格。至今活躍在客家箏曲研究、教學、演奏等領域中的許多名家:史兆元、何寶泉、陳安華等大師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他的影響。代表曲目有《出水蓮》、《蕉窗夜雨》等。
浙江箏派流行在杭州一帶。其樂曲以移植琵琶曲為多,抒情性,戲劇性很強。演奏時,傳統浙江箏派左手的揉、吟、滑、按技法較簡單,只是對旋律做一些修飾,演奏時恰到好處,並不誇張。其代表人物有王巽之、項斯華、范尚娥等。代表曲目有《高山流水》、《將軍令》等。
陝西箏派是近年來復興起來的流派,它的樂曲有的來源於陝西榆林流傳下來的小曲;有的是根據西安鼓樂古譜編訂的樂曲;還有很大一部分樂曲是根據秦腔、眉戶改編創作的現代作品。陝西箏曲涉及的戲種、樂種繁多復雜,既有秦腔音樂那大起大落、激昂慷慨「英雄曲」之悲壯氣勢;又有眉戶、碗碗腔音樂那如泣如訴、細雨纏綿、委婉酸楚的「凄涼調」。
福建箏派是20世紀七十年代才挖掘出來的,很少流傳。它的部分樂曲和音樂與潮州、客家箏音樂風格相近,也有同曲異名的屬於南方箏派。樂曲大多平穩、緩慢。
內蒙箏只有10弦,多半用來為民歌和牧歌伴奏。
雖然,中國古箏各流派的形成與流傳地域、歷史、傳人、樂譜、技法、曲目及風格等諸多因素有關,但是,從演奏技術的角度來看,這些流派的流傳和發展都和傳人富有個性的演奏有極大的關系。在同一個流派中,同一首樂曲往往會有許多名家演奏的不同版本。這里顯示了傳人不同的傳承背景,也表現了傳人各自的演奏特點和對樂曲藝術見解的不同認識與理解。傳人們是在前人經驗的基礎上廣采眾長,並依據各地方言和習俗,融匯了各地民間說唱和器樂音樂,並經過長期的演奏實踐,創造、發展,從而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演奏風格。
我們在學習傳統流派的曲目時,常常會碰到一個曲目同時會有很多不同版本的樂譜。有時侯,人們會誤以為沒有聽說過或跟自己所學版本不同的曲目就是錯誤的。實際上,學習傳統箏派,從眾多傳人的整體上去了解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學習者不但可以從多方面、多角度地去理解不同傳人的不同造句方法、不同變奏手法、不同技巧處理,還可以從大的方面去了解和把握流派的精神和風格。同時,不同審美、不同愛好的人也可以根據需要去選擇自己喜愛的版本。
6、 古箏的選購
古箏的選購,主要看三點:音色,用料和工藝。
一、用料:
⑴面板
面板是影響古箏音色的重要因素,箏多數用泡桐木製作面板。桐木一般呈白色或淺黃色,質地韌、軟,用指甲在面板上輕輕一劃可見指甲痕(這也是面板需要特別小心保護的原因)。面板多用整塊木板,也有少數一些廠家為了兼顧高低音的平衡,採用幾塊拼接的。面板最好不要有節眼,且以年輪間隔寬、條紋明顯、呈線狀或粒狀者為佳。如果是拼接板,還要看接縫是否緊密平整。不同的廠家對面板的表面處理也各不相同,有些保留木板的原色,有些則刷上清漆。
⑵邊板
邊板分側邊板和頭尾邊板。邊板的鑒別,主要是看側邊板。側邊板的軟硬,直接關繫到上弦後箏體的平整和音高的穩定。硬木抗變形能力高,受溫度、濕度的影響小,所以,側邊板一般採用質地密緻的紅木、楸木等木料。一般普及型箏則採用較硬的雜木。
⑶底板
底板對音色、音量有一定的影響,以桐板為最佳,白松木板次之,合板最差。可從釋音孔邊緣進行鑒別。
⑷音梁
音梁又叫「岳山」,分前梁和後梁(S形),以紅木製成的最好。前梁鑲嵌有一條弦枕,尼龍纏弦的箏,弦枕用骨製成的最好,鋼絲弦箏以銅制的為好。現在多為竹製。
⑸箏碼
箏碼料現在多以紅木製作。箏碼的鑒別,除了從腳部進行察看外,還可掂量它的重量。如果感覺輕飄,則用料可疑。另外,還要看碼腳是否跟面板吻合,高度的變化是否均勻(高度從低音向高音遞減)。箏碼頂部鑲嵌的材料,以骨制的最佳,現代箏多以硬塑製成。
⑹箏弦
箏弦在前岳山上排列的間隔要基本一致;逐條彈一彈,聽聽音色。一架箏中往往有一兩條弦音色暗淡,感覺發音不脆、共振差(多數在低音區),如果這樣的弦太多,那就換一架。
二、音色
對於木製樂器來說,盡管在木材的選擇和製作工藝上都按照同一標准,但由於受到木材的老嫩、紋理的疏密等客觀因素的影響,製作出來後,音色還是會存在差別。購箏時,最好是兩架擺在一起進行比較。一是總體聽聽各弦發音是否圓潤、有無雜音;二是聽聽高、中、低各個音區在音色、音量上是否均衡;三是把弦上到D調後彈一彈,看看手感怎樣。主要注意兩方面:一、如果右手用很大力去彈,但感覺聲音還是不夠響,彈起來費勁,那就不好。二是上到D調後,左手按音時感覺弦很硬;或是把弦按到碰到面板還達不到要求的音高,那也不行。
三、工藝
箏的工藝影響箏的音色、外觀和壽命。購買時可從箏的裝飾、銷子的電鍍、用膠的多少等細微之處考察其製作工藝。需要注意:
⑴外觀
外觀只要不碰花、磕傷,箏體各部分膠合嚴密、平整就行。不必過份追求其裝飾性。有些古箏在箏首上裝飾了玉石、木雕等突起的圖案,反而給演奏帶來不便。
⑵膠的用量
現在箏都採用木料膠合,所以膠的用量一定要足夠。特別是面板、邊板、底板一定要膠合嚴密,否則受力、受潮容易開裂。我們可從釋音孔觀察它們的膠合情況。
⑶箏碼與面板是否吻合
箏碼與面板不夠吻合,一是影響音色,二是容易壓傷面板,三是演奏中會出現敲擊面板聲。有些廠家在出廠前已對箏碼進行過打磨,有的則沒有。
⑷銷子
銷子的電鍍一定要好,看起來光亮,而且銷子的穿弦孔一定要開得足夠大,否則,會造成低音弦穿入困難。另外旋入銷子板要深一些。如果旋得太淺,就需要自己動手把弦卸下來,把銷子擰入一些。
⑸弦距
弦距是指前岳山上箏弦相互之間的距離。要求均勻統一,否則會給演奏帶來障礙。弦距跟前岳山穿弦孔開孔距離是否均勻有關。
此外,一架音色偏緊偏硬、金屬味較濃的古箏,在使用一兩年後,音色也許會變得圓潤厚實,共鳴好些。但是如果一架發音空洞、輕飄、暗淡(感覺聲音較大,但音符不夠厚重、顆粒性不強、發音不明亮)的古箏,則很難會有轉好的趨勢。
7、 古箏的保養與濕度
樂器的狀態與壽命跟主人的保養直接有關。空氣濕度的變化,和碰撞一樣會對樂器造成威脅。
空氣太潮濕和太乾燥都對弦樂器影響重大。在埃及的考古探險期間,被發現的超過3000年的木工製品還能與周圍的空氣交換水份。 木質喜歡潮氣。木質細胞核的水份量會和周圍的空氣中的水份量趨於平衡。當空氣乾的時候,木材萎縮,從而減緩細胞內部的壓力。空氣長時期的非常潮濕對於木質的纖維是非常有害的。
對木質的保存來說,理想的濕度是55 %。長時間處於濕度30 %水平將會導致古箏的開裂。
木材的開裂有兩種主要方式:和木紋平行的裂縫或裂紋,或和木紋垂直的開裂。這些裂縫的形成,可以是因為振動,也可以因為水份的不足而引起的木材縮小。垂直開裂比較少見,一般在樂器製造前就已經形成了。形成的原因是板材成型過程中的木紋環狀方向上的形變。
我常聽北方的箏友說古箏裂了,但是古箏的開裂究竟是什麼原因?是木材裂開了,如上面所講?還是古箏的拼接粘合處裂開了?
無論如何,裂紋肯定是所有樂器共同的敵人。保存樂器的理想空氣環境當然是生產這樂器的空氣環境,然而,完美的條件是不存在的。因此還是盡量避免濕度和溫度的極端變化,盡量把器械保存在濕度45-55%之間的房裡吧。
8、 古箏使用前的調理
(1)古箏的雁柱(俗稱碼子)是按高低順序排列的,最高的雁柱支撐最低音弦,其有效發音弦長(雁柱與前岳山之距離)大體為85—90厘米;最低的雁柱支撐最高音弦,其有效弦長大體為12—15厘米。所有的雁柱應錯落有序,猶如一字排開的大雁在飛行。樂器在使用前,要依上述要求把雁柱排好。還要注意,雁柱腳必須與面板相互吻合,否則雁柱會七歪八斜,致使弦槽不在一條直線上。這樣,彈奏時雁柱會發生晃動,夏至出現傾倒的現象。
(2)雁柱安排處理好以後,將色弦(紅色或綠色的弦)分別凋成不同八度的「la」音(A、A、a、a1),再按所需的調(古箏常用調為D調和G調)把其它各弦按音階關系調准。至此,古箏就可以彈奏了。需要說明一點,一般來說,新的樂器都要經歷一個應力平衡階段,初時音高不會一下子穩定下來,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需要使用者不斷地把琴弦調到應有的高度。
9、 古箏的基本保養
(1) 樂器應盡可能避免在溫度過高或濕度過大的環境中使用或放置,更不能在陽光下暴曬或雨淋,以免琴體開膠及聲學品質受影響。
(2) 在運輸或攜帶過程中,嚴防琴體過度額簸、震動和碰撞,以免造成外傷,甚至結構發生破損。
(3) 演奏前後應用干布擦拭琴弦,保持琴弦清潔,避免琴弦生銹。
(4) 樂器需經常使用,以使其始終處於良好的聲學狀態。如此,音質會曰趨完美。
-[古箏學習]古箏怎樣保養?
1、古箏樂器質量的好壞要從音色、音質、音量、靈敏度、均衡度、工藝質量、外觀造型等方面來進行衡量。
(1)音色:要柔美明朗、發音松透,高音清亮不單薄、低音淳厚而不渾濁。
(2)音質:要純而不噪,無沙、啞之音。
(3)音量:在講究音色、音質的前提下盡量要求其音量大,要求共鳴力強聲音傳得遠。
(4)靈敏度:在各種演奏手法中各個音區發音都很敏感。
(5)均衡度:要求高、中、低音區的音量平衡,音色統一。
6)外觀造型:古箏既是一個橫置樂器,又是一個精美的工藝品;所以在外觀上要求製作精細、選材上乘、造型上以秀長、端莊為美。
我們在選擇樂器時,應綜合地考慮對樂器的要求。一張完美的古箏不但可使演奏者得心應手,還會給演奏者的藝術形象增色。初學者一般對古箏的性能和要求不懂,這種情況應請內行幫助挑選。
2、古箏是木質結構樂器,面、底板是由松軟的桐木製成,所以它對外界環境的影響非常敏感。一張古箏護理得好可彈一輩子,並流傳後世;護理得不好,在很短的時間里就出現裂、脫(膠)、翹(變形)等,導致報廢。
古箏的護理應注意:防止曝曬、受潮、碰撞。出門或不彈時,如沒有盒子最好用布等物包裹--防曬、防雨淋、防塵。因古箏的內腔較大,並且木料裸露,特別是面板料松軟,非常容易吸收空氣中的水分,所以在陰雨天或黃霉季節不彈箏時,最好把出音孔遮掩,以免板面受潮後影響發音,或因受潮膠合處上霉使膠著力過早地失效。
移動箏柱校音時,應用手先向上抵弦,減少弦對箏柱的壓力後再移動,以免損傷(特別是尼龍鋼絲弦)和擦傷面板。
彈奏前要將手擦乾凈,以防手指上的水、汗、油等粘在弦上,使弦被弄臟或生銹而縮短使用期。
Ⅷ 古箏孔雀東南飛論文
需要插普例那些的嗎?之前有做過,不知道你的什麼要求?
Ⅸ 古箏論文寫作
親,論文的題目不要定的太大。估計你是大學本科學生。給你一個建議:《淺談古箏小內勾搭指法容演奏技巧在古箏演奏中的運用及擴展》
從三個層次來寫:
小勾搭在古箏演奏中廣泛性和特殊性。
.小勾搭衍生出其他更高級的基本指法介紹。
舉例小勾搭及其衍生指法的應用和規范。
這樣能達到5000字左右。如果你們學校有要求達到1W字,那麼系統的研究一下快四點、雙十點奏、四指分指、序指和他們衍生出的其他指法就可以了。起碼論文這樣寫不會給自己找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