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教案 > 教師教學改革

教師教學改革

發布時間:2020-12-14 07:46:25

A. 教師怎樣參與開展教學改革

新知識是在舊知來識的基礎上源發展、變化、引申而來的,因此教師在備課時要根據所教知識的內容,找出與新知識有關的舊知識,看一看哪些知識學生已經把握了,哪些知識還沒有完全把握,確定需要跟學生補哪些知識漏洞,課始安排什麼溫習內容,新授選擇什麼學習方法和教學方法等,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備學生的知識水平,只有這樣,我們在備課、上課時才能有的放矢。

B. 教師教學改革的賞試是什麼

http://www.bj-xinhua.com/

C. 教學改革具體措施

課堂教學改革措施

為強力推進課堂教學方式的變革,我們依據新課程理念和教育教學規律,制定「新課程背景下推進課堂教學方式改革的意見」,運用行政力量予以實施。下面是我們的具體做法:

1、 加強新課程理論的學習,轉變教育教學思想,更新教學觀念。

正確的教育思想是課堂教學的靈魂。當前有些教師的教學與其說是方法的落後,倒不如說是教育思想的陳腐,教學觀念落後。也就是說,傳統教育觀念中的不合理部分還相當嚴重地支配他們的行為。陳舊的教育思想束縛著他們的手腳,使他們擺脫不了舊的教學模式,跳不出傳統教學的框框。因此,我們把組織教師學習新課程理論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要求每位教師每學期至少閱讀1本關於新課程理論的專著,閱讀5-10篇相關論文,學校提供參考書目,印發學習材料,定期組織培訓、交流,並對教師的讀書筆記和心得體會進行常規檢查。通過理論學習,要使教師轉變七種觀念,樹立七種意識:

(1)由重傳授向重發展轉變,樹立目標意識;

(2)由統一規格教育向差異性教育改變,樹立個性教育意識;

(3)由重教師「教」向重學生「學」轉變,樹立主體意識;

(4)由重結果向重過程轉變,樹立訓練意識;

(5)由單向信息交流向綜合信息交流轉變,樹立反饋意識;

(6)由居高臨下不和諧向平等融洽轉變,樹立情感意識;

(7)由教學模式化向教學個性化轉變,樹立特色意識。

2、加強集體備課和集體教研,努力提高教學預設水平。

教學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過程。因此,教學過程無疑是教學預設的結果。教學預設構成預期的教學過程,而教學過程的展開則構成教學的各個環節和教學現場。一般來說,教學預設水平決定著教學過程,也決定著教學現場、教學各環節和教學細節。沒有好的預設,很難有好的過程、現場、環節和細節。只有好的預設才能產生好的預期教學。根據新課程的基本理念和課程實施要求,教學預設應突出教學設計的環節,要強化通過集體備課和集體教研,使教學預設落到實處。我們除每周在規定時間、地點集體備課1次,討論下一階段教學內容、進度,探討教材教法、重點難點疑點外,同時不拘形式,不拘時間、地點,及時開展研討活動。教學設計和備課的重點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要落實新課程的理念,達到本學科的培養目標,對如何將「知識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統一的目標具體落實到教學環節中去,進行整體布局和設計。二要對形成新的師生關系,促使學習方式改變,使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主動、積極、充分地發展,進行具體而周密的設計。三是要對教師如何改變教學方式,形成新的教學行為,充分顯示自身的優勢、個性和創造性,以促進自身的專業發展,進行充分的考慮和設計。此外,強力推進校本教研活動,形成相互聽課制度,教師每周必須聽課2節,新教師原則上要聽1節評1節。聽課後及時開展評課活動,及時與授課老師交換意見。

3、加強師生交往,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

現代教學觀認為,教學的本質是師生間的一種特殊交往。其特殊性表現在,教育教學活動是師生交往的橋梁和主要形式。在師生交往中,必須堅持平等的交往原則,同時,教師又是「平等中的首席」,在交往中起主導和示範作用。「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教師必須更新觀念,轉變自己的角色行為,從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教師必須把學生視為「發展的人」、「有個性的人」、「有獨立意義的人」。在師生交往過程中,我們要求教師必須在平等的原則下,具體做到:

(1)理解學生。走進學生的心海,洞悉學生的喜怒哀樂,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適應學生活躍的思維和變化的情緒,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待學生的需求和期待。在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出現困難時及時送上精神和物質的援助。

(2)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尊嚴,對學生滿腔熱忱地給予鼓勵和肯定,對學生充滿信心,讓學生擁有學習的主動權,給他們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學習方法、自我安排學習時機的機會。使教師和學生互教互學,形成真正的「學習共同體」。

(3)寬容學生。善於傾聽學生的不同意見,課堂上允許學生出錯並鼓勵、幫助學生改正錯誤。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不歧視、不厭棄,誨人不倦、耐心幫助、期待進步。

4、加強課堂教學方式的變革,開展師生教學互動,促使學生主動探究。

新課程強調,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系,促使學生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這就要求師生間開展教學互動。而所謂教學互動,就是把教學過程看做是一個動態發展著的教與學相統一的交互影響的過程,就是把教學活動看做是師生之間進行的一種生命與生命的交往、溝通的過程。為了能有效地開展師生教學互動,我們對教師作了如下要求:

(1)開展課前預習活動。新課程強調課前的預習。預習本身就是一種自主探究。任科教師課前組織學生開展有效的預習活動,採用多種形式布置預習提綱或預習練習,促使學生預習,並在課前或課堂上作適當的檢查。

(2)設置學習目標:根據課程標准、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狀況確立每堂課的學習目標,目標要具體、明確、有層次、可操作,既要有知識、能力目標,又要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學習目標可在預習提綱中呈示。

(3)創設情境並設問:圍繞學習目標創設具體、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採用多種手段和形式(小黑板、現代教育技術、實物、圖示等)呈現教學情境,激發學生思考、探究的興趣和熱情。

同時,設置有層次、能促使學生探究的問題,設問應具體指向教學目標的達成。

(4)誘思探究:啟發、組織學生開展合作、探究、自主性學習活動。堅持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教師提問學生在10人次以上。教師講授總時間控制在20分鍾以內,學生思考、探究時間不少於15分鍾。

(5)歸納檢測:對所討論、探究的問題,教師要作適當歸納小結,也可讓學生自己來歸納。每堂課至少預留5分鍾時間讓學生進行課堂即時檢測,及時反饋,了解學生的課堂掌握情況。

每堂課必須留5分鍾時間讓學生回顧、總結、反思、提問。

D. 如何依靠教師深入開展教學改革

談談生本教育理念下課堂教學改革
內容提要:創新的生本教育理念,給教育一個很高的期望。然而,根據這一理念,如何開展教學實踐是很值得探索的課題。本文提出堅持「一個理念,二個指標,三種評價」和「改變傳統課堂教學方式」教學模式,供同行們商榷。
生本教育是為學生好學而設計的教育,它既是以學生為本的教育,又是以生命為本的教育,是「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的教育體系。生本教育認為,無論何種學生,總可以在教師的幫助下主要依靠自身的學而實現教育教學目的,即得到其自身最大限度的提升。主要依靠學的教育,將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變沉悶為開朗、變間接為直接、變呆板為靈活,取得更高的教育教學質量。
面對普通中學初中學生,長期以來,接受傳統教育模式,經歷過很多次學科型知識考試,往往是低分的,沒有過成功的感受。事實上,不少學生長期受單一的學科知識評價體系的影響,他們往往是傳統學科知識考試的不適應者,他們是學科知識學習過程中容易被淘汰的和邊緣化的一部份。而老師們依然使用傳統的教育方式方法,使到這些同學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動力不足,學習自信心不強,不能取得應有的教育效果。生本教育理念出現,期盼著改變目前的教育狀況。然而,生本教育只是一種理念,沒有固定的可以借鑒的操作模式,事實上不可能也不應該只是一種固定的操作模式,因為教無定法。但是作為實驗,總是期望探索一種較好的教學模式來,期求更好理解和體驗生本教育。
一、堅持「一個理念,二個指標,三種評價」讓學生有更多成功的體驗
一個理念,就是「先學後教、以學定教、多學少教、不教而教」的理念,這是生本教育倡導的,也是對傳統的教育方式的顛覆性革命。因為傳統課堂教學都是先教後學。不難想像,「先學後教」剛開始實踐一定難度很大。因為長期以來,都是教師講學生聽,學生基礎差一點,上課 時聽老師講課雖然聽不懂,但也畢竟成為習慣了,一時間教師不講了,要先自己學習,肯定學不進去。如果處理不好,學生認為老師不負責任,教師不講課,天天在放羊。有損於教師和學校的形象。因此,在實施前和實施過程中,要認真做好心理指導或輔導,而不要簡單的說教,更不應在實施過程中遇到困難對學生的橫加指責。這些學生對老師說教與指責,已經見多了,也很反感,學習心理比較反復、矛盾,心理脆弱,意志不堅。時而想學,遇到困難又畏學、罷學。因此關心與愛護是治療學生心理問題最好葯方。先讓他們感受到你的所思所想所為都是溫暖的關愛的和負責任的,然後,讓學生嘗試學習,而且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地給予表揚與鼓勵。「以學定教」就是教師應該把握的教育方法、時機、教學分寸,就好象裁縫師「量體裁衣」。這將充分體現教師教學技能技巧和駕馭課堂的能力。 「多學少教」就是體現學生為學習的主體,要學生多參與教學實踐,從而嘗試成功的喜悅。這與嬰兒學爬行學走路是靠自己「多學」取得成功的,而不是依靠父母「多教」而來的一樣道理。「不教而教」那就是教學的最高境界,也是「以學定教、多學少教」的准則。就是說你要「為了不教而實行的教」,這種教學設計那教師的教就應該是限量的、適時的,把握了這個限量與適時,也就實現了「以學定教、多學少教」。我認為,在初中特別是在普通中學初中,只要老師們從學生實際出發,把握適當教學要求,賦於足夠的耐心與關愛,實施這一理念,增強學生的自信,培育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動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就是切實可行的。
二個指標,就是指一堂好課的標准:一是要看課堂上學生參與學習(動腦、動手、動口)程度;二是要看教師單向傳授的時間限度,一般不得超過15分鍾。這是在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評價,也是在為貫徹「一個理念」作保證。傳統的課堂教學評價往往關注的是課堂教學的五個環節,即復習舊知,引入新課,講授新課,鞏固練習,布置作業;我們知道,課堂教學關注五個環節,關注教師講授,學生思維,課堂師生互動固然沒有錯,但往往被教學容量、難度、教學目標所束縛,評價時更多的是考慮「為教而進行的」教學設計、教學過程。評價好課往往就是從內容、目的、方法、過程、效果等等來考慮,教學技術上就是注重知識傳授細節。而強調「二個指標」評價標准,就是要在傳統的眾多評價標准和細節里突出學生參與程度和教師單向授課的限度,從而讓教師和學生有足夠時間和空間去施展「先學後教,多學少教」。這里強調教師單向傳授的限度,主要是避免教師一味講授而忽視學生學習感受的現象。在課堂教學里,常常看到教師講課汗流浹背,學生聽得昏昏欲睡,教學效果自然低下,學生自然沒有興趣與自信,不時心裡還在嘀咕「老師都當我沒來」。久而久之,學生自然只想混夠時間,早點畢業。哪裡來教學質量?!我們提出這個「限度」就是要改變這一現狀,實現學生主體參與學習或師生互動。需要注意的是,在注重語言訓練的教學中,常常師生互動,教學相融,課堂活躍,不屬「限度」之列,剛開始實踐也不必掐死在15分鍾內,可以由多到少,循序漸進。
評價總是與目標聯系在一起的,我們認為:在初級中學,就是要明確為學生奠定良好的文化素養基礎,培養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的目標。三種評價,就是要改變過去單一考試評價,把學生的課堂表現、課外學習、考試評價結合在一起,走「重過程、重參與、重表現」評價之路,讓學生走出重分數,不參與的怪圈,也要讓學生在參與學習、鍛練的過程中提高學習能力、交往能力、表達能力。具體操作是:一、課堂評價,主要是學習表現(參與程度)、學習筆記評價,每節課對表現好、差兩個極端都給予登記、評分,並向學生說明。二、教師提出要求,除學生作業外,對老師所發的練習題、單元測驗卷要使用好、保管好,並且給予評價。三、終結性評價,即期末考試。前兩者的評價是民主的、公開的、力求公平公正的。比如,每學期至少要有兩次評議每個學生課堂表現,先是學生自評、他評,同時進行學生筆記展評,然後老師給出成績;每學期至少要有兩次對作業、練習題、測試卷的使用和保管展評,然後老師給出成績;這樣,課堂表現、課外學習、期末考試這三種評價都賦於分值,最後按一定比例(比如分別以35%、35%、30%計算),評定學生總評成績和畢業成績。為了突顯「重過程、重參與、重表現」評價觀念,前兩者的權重可以更大一些。這樣雖然減少終結性評價權重,但可以讓考試更真實一些、嚴格一些,更權威一些,也要讓學生養成誠實守信的品德。這里要注意的是,前兩者的評價工作要扎實,不可走過場,合計起來每學期至少要有四次過程評價,這評價的過程是學生所需要的各種能力的一個學習提高過程,也是促進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培養過程。
二、改變傳統課堂教學方式,張揚學生個性,彰現生本教育理念
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有兩個明顯特點:一是班級授課制,從它誕生的那一天起,就是學生單向而坐,教師站在黑板前系統講授,講台、黑板、粉筆、教鞭,既是教師的專用工具,也是教師權威的象徵。在中國,班級授課制與傳統的「師道尊嚴」結合起來,學生在課堂上更是服服帖帖、中規中矩,不敢越雷池半步。二是以講授為主,老師講,學生聽。有的學校規定學生聽課背著手,發言先舉手,舉手不能高過頭頂。如此一來,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學生與生俱來的學習潛能被扼殺了,這與生本教育理念也是相悖的。
現在中學開展生本教育的課堂教學改革實驗,如果沒有一定客觀約束,只是強調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想改變人們長期以來形成習慣是不容易做到的。再說,人有一種惰性,不到不得已的時候,大多數人都不會主動去改變自己。如果如果有了客觀約束,可以促使教師改變傳統課堂教學方式。在這里我們推介山東省茌平縣杜朗口中學的課堂改革經驗,他們大刀闊斧進行課堂教學改革,其中打破了傳統課堂教學的那種封閉性管理模式。在杜朗口中學,教室里沒有講台、沒有講桌,一面窗戶、三面黑板,學生分組對面而坐,不再朝著一個方向。教師沒了講台和講桌,也就沒了「權威」。學生發言時不必舉手,誰有想法站起來就說。「我的課堂我主宰,我的命運我掌握」成了學生的信條。這種改變課室設置與擺放,教師不得不改變教學方式,這種「革命」勢必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和生本教育的理念。這種「革命」也將克服課堂教學改革「穿新鞋,走老路」,師生的教學方式並沒有多大變化的現象。
當然,我們要防止課室布局的改變帶來課堂教學的混亂。因此要有與相適應的課堂教學方式,即要有一個促進課堂教學改革的「軟體」。比如,杜朗口中學的課堂教學分為三大板塊:預習——展示——反饋。縱觀整個過程,這與生本教育理念和本文提出的教學模式完全吻合的。在「預習板塊」,學生明確學習目標、生成本課題的重難點並初步達成目標。在「展示板塊」,學生展示、交流預習板塊的學習成果,進行知識的遷移運用和對感悟進行提煉提升。在「反饋板塊」,教師根據預設的學習目標對學生進行回歸性的檢測,讓學生通過說、談、演、寫,真正掌握所學知識。特別是在「展示板塊」,學生的學習方式有了本質性的轉變,他們不僅僅是把所學的知識寫出來、背出來、說出來,他們要用不同的形式表達出來。表演、辯論、歌唱、講解、朗誦等方式多種多樣,小品、相聲、獨唱、合唱、舞蹈、辯論賽、小組展示等形式豐富多彩,甚至作文講評課也大多由學生相互點評。學生的展示不再是把書上的東西簡單表述出來,而是創作、拓展、交流、合作,用各種形式開發課程資源。在這個教學活動中,教師不再是課堂教學的主宰者和唯一的評判者,教師真正實現了角色的轉化:由過去知識的傳授者變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啟發者。學生的個性得到了張揚,他們的聰明才智得到了充分發揮,充分彰現生本教育理念。
參考資料:
1、《中國教育報》2007年3月9日第5版
2、《教育走向生本》郭思樂 人民教育出版社

E. 教師個人教學教改工作總結

主要寫一下工作內容,取得的成績,以及不足,最後提出合理化的建議或者新的努力方向。。。。。。
轉載:總結,就是把一個時間段的情況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總檢查、總評價、總分析、總研究,分析成績、不足、經驗等。總結是應用寫作的一種,是對已經做過的工作進行理性的思考。總結與計劃是相輔相成的,要以計劃為依據,制定計劃總是在個人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進行的。
總結的基本要求
1.總結必須有情況的概述和敘述,有的比較簡單,有的比較詳細。這部分內容主要是對工作的主客觀條件、有利和不利條件以及工作的環境和基礎等進行分析。
2.成績和缺點。這是總結的中心。總結的目的就是要肯定成績,找出缺點。成績有哪些,有多大,表現在哪些方面,是怎樣取得的;缺點有多少,表現在哪些方面,是什麼性質的,怎樣產生的,都應講清楚。
3.經驗和教訓。做過一件事,總會有經驗和教訓。為便於今後的工作,須對以往工作的經驗和教訓進行分析、研究、概括、集中,並上升到理論的高度來認識。

今後的打算。根據今後的工作任務和要求,吸取前一時期工作的經驗和教訓,明確努力方向,提出改進措施等
總結的注意事項
1.一定要實事求是,成績不誇大,缺點不縮小,更不能弄虛作假。這是分析、得出教訓的基礎。


2.條理要清楚。總結是寫給人看的,條理不清,人們就看不下去,即使看了也不知其所以然,這樣就達不到總結的目的。
3.要剪裁得體,詳略適宜。材料有本質的,有現象的;有重要的,有次要的,寫作時要去蕪存精。總結中的問題要有主次、詳略之分,該詳的要詳,該略的要略。
總結的基本格式
1、標題
2、正文


開頭:概述情況,總體評價;提綱挈領,總括全文。
主體:分析成績缺憾,總結經驗教訓。
結尾:分析問題,明確方向。

3、落款
署名,日期

F. 怎樣進行課堂教學改革

近年來,我校大刀闊斧開展了教學改革實驗,雖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效果不是十分明顯,由於各種原因,學生生源逐年下降,教學質量的提高迫在眉睫,要求進一步搞好課堂教學改革。下面就簡要談談自己的想法: 一、要求每位教師確立素質教育的觀念,認真落實課堂教學改革。課改不是走過場,也不是做表面功夫,要求切實面向全體學生,力圖使每個學生都能不同程度地得到發展。 素質教育已經「喊」了一些年了,但是在推行過程中相當緩慢,受考試制度指揮棒的影響,許多老師為了抓升學率難以改變觀念固守陳規,觀念不轉變要進行課改幾乎是不可能的。每個老師要始終明白學生是主體,教師是引路人,在課堂教學改革要還學生以課堂和學習的自主權,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真正把「讀書權」交給學生,一定要相信每一個學生都能學好。只有教師的思想觀念轉變了。教學改革才能進行到底。 二、改革課堂教學形式。許多老師認為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就是課堂教學改革,於是想方設法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一會兒開展辯論賽,一會兒抬頭看錄像,一會兒進行討論。一節課下來學生忙得不亦樂乎。誠然一節好課必然要激起學生的興趣,但是太多的活動讓學生目不暇接,根本找不到「北」,不知道老師這節課講述什麼內容,哪些是重點,哪些要求掌握,只重形式不講結果。我們要進行的課堂教學改革是教師根據教材,以點撥為主,充分留時間讓學生思考、想像,相互探討。步步引申。師生之間也可以相互交流、溝通,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愚蠢的教師是教給真理,聰明的教師是教學生發現真理。」課堂教學改革首先教師提出這節課要達到的目標,組織學生自學,讓學生充分動手、動腦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如果學生不認真自學,教師不講授新課,學生不充分獨立的思考就不進行交流。讓學生在自主嘗試中探究學習,在質疑問難中探究學習,在討論合作中學習。然後教師了解學生自學中遇到的障礙進行適當點撥、強調、提升。通常是我們講的「三講三不講」,三講:講易混點,講易錯點,講易漏點。三不講:學生自己已經會了的不講,學生自己能學會的不講,老師講了學生也不會的不講。最後老師要留一些時間鞏固這節課的內容,可以做習題,也可以讓學生反思,形式多種多樣。

G. 教改中教師最應該做什麼

目前,備受關注的教育改革集中在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推動了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通過在教學過程中普遍應用信息技術創新教學,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融合,改變傳統的教與學行為方式,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將對培養信息時代高素質的創新型人才、提高教育質量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H. 作為一名現代中小學教師你准備怎樣進行教育教學改革

只爭朝夕,教育改革要看國情,外表改而內在不改是徒勞。不是信誓旦旦的廢除什麼或者建立什麼就能解決。唯有國際開放,才能真正做到教育平衡,除此之外, 一切都化為泡影。該背書得背書,該高考還是要高考。

I. 如何增強教師參與教學改革的能力

沒有一流的師資,就沒有一流的職業教育。職業學校師資的教學能力決定著畢業生的質量。本文從當前職業院校教師教學能力存在的問題入手,分析其實質,並結合我院實踐,嘗試提出提高教師教學能力的幾點做法

閱讀全文

與教師教學改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