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班數學奇怪的毛毛蟲教案
活動目標:
在毛毛蟲變長的過程中,感知並嘗試進行顏色、大小的匹配。
體驗參與數學游戲的樂趣。
活動准備:
紅、黃色兩色的大圓和小圓多於人數製作成掛脖
紅黃兩色的大圓小圓許多(其中一些貼有眼睛和觸角作為毛毛蟲的頭像數量和幼兒相當)
大樹葉四片(大紅、大黃、小紅、小黃)
活動過程:
一 觀察、發現
● 每人佩戴一個掛牌,說說自己掛牌的顏色、形狀,引導幼兒觀察同伴發現大小也不同。
二 游戲:毛毛蟲變出來
●顏色匹配:
------教師佩戴紅色毛毛蟲的頭像,引導幼兒聯系自己掛牌顏色,以接龍的形式變成一條顏色一樣的毛毛蟲。
----請其他幼兒說說自己的顏色,變成一條黃色的毛毛蟲。
----毛毛蟲吃樹葉
----說說紅色毛毛蟲喜歡吃哪些樹葉,為什麼?黃色的毛毛蟲吃什麼樹葉?
●大小匹配:
----教師佩戴大毛毛蟲頭像,引導幼兒觀察並通過同伴比較出自己掛牌的大小,以接龍形式變成一條大小一樣的毛毛蟲。
----請其他幼兒說說自己掛牌的大小,變成一條小毛毛蟲。
----毛毛蟲吃樹葉
----說說大毛毛蟲會喜歡吃哪些樹葉,為什麼?小毛毛蟲吃什麼樹葉?
三 製作毛毛蟲
●提供紅、黃兩色大圓小圓
請幼兒將挑選喜歡的圓黏貼在底板上,製作一條自己喜歡的毛毛蟲
●介紹自己的毛毛蟲,說說毛毛蟲的身體是怎麼樣的?
本次的小班數學活動中,老師通過了圓圓的變毛毛蟲,然後毛毛蟲去吃樹葉這樣一個符合小班年齡特點的情景開展的,帶領幼兒對於集合和分類數學能力進行了初步嘗試和接觸體驗。那在活動中我們老師都運用了什麼策略呢?我們一起來談談吧!
1. 幼兒積極地參與和表達是目標達成的重要因素。本次活動中教師使用了哪些策略,讓幼兒積極地參與和表達?
2. 本次活動哪些方面體現了目標的層次性?
小婷婷回答:
1.首先教師選擇毛毛蟲的題材與幼兒生活緊密相連,吸引孩子學習興趣;其次每個幼兒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有著截然不同的差別,教師及時做好個別幼兒的協助工作;最後,由於幼兒的判斷分析能力較弱,極易產生錯誤判斷,讓幼兒積極參與數學活動評價,不僅可以使幼兒感知操作過程的對錯,同時也可讓幼兒感受獲得成功的喜悅,教師及時肯定幼兒的回答,最終達到提高幼兒學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本節數學活動在毛毛蟲變長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幼兒感知並嘗試進行顏色、大小的匹配。教師首先讓幼兒先觀察圓在進行比較,先顏色後大小,層層遞進引導幼兒匹配,知識點的連續性、整個數學活動的趣味性、全體幼兒的接受能力,在問與答之間比較多地採用集體的形式,對於幼兒能力的差異點關注很多。
尹俊峰迴答:
1.教師選材貼近幼兒生活,吸引幼兒學習興趣,然後教師面向全體幼兒,對個別幼兒比較關注;最後教師對幼兒的回答給與及時的肯定,最終達到提高幼兒學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本節數學活動的整體遞進要求,希望通過探索,讓每個幼兒都能參與進來,讓不同發展水平的幼兒都能夠成為活動的主人,激發他們對數學活動的參與積極性,而且能幫助他們在原有的基礎上獲得提高。
⑵ 幼兒園小班美術毛毛蟲教案
下載應用吧,一切ok。
⑶ 小班分享閱讀教案《好睏的毛毛蟲》
活動目標:
1、通過生動有趣的游戲活動,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2、引導幼兒學說量詞:個、支、片;學說短句:第一天找到了一個紅蘋果、第二天找到了二支黃香蕉、第三天找到了三片綠樹葉。
3、初步培養幼兒對文學活動的興趣,樂於參加文學活動,並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准備:
1、幼兒操作材料人手一份:蘋果一個、香蕉二支、樹葉三片(布置成蘋果園、香蕉園、小樹林的場景),紗巾一條。
2、幼兒已看過毛毛蟲和蝴蝶的圖片,了解一些簡單的知識。
3、錄音機、音樂磁帶。
4、自製故事圖書。
活動過程:
一、律動「毛毛蟲熱身操」,激發興趣。
師:「毛毛蟲們,跟著姐姐到草地上去玩好嗎?」,「讓毛毛蟲們和姐姐一起來跳個舞吧」。(師、幼隨音樂一起做「毛毛蟲熱身操」。)
二、游戲「毛毛蟲的故事」,幫助理解。
師:「毛毛蟲的肚子餓了,讓我們一起去找吃的東西吧。」(教師引導幼兒根據情境進行游戲,邊活動邊講述,提示幼兒正確使用量詞:個、支、片)。
1、第一天,毛毛蟲們和姐姐一起來到蘋果園里,每條毛毛蟲吃一個蘋果。(幼兒隨老師一起爬到「蘋果園」,將一個蘋果摘下貼在自己的肚子上,一邊做一邊說:「我找到了一個紅蘋果,啊唔啊唔吃掉了。」)
2、第二天,毛毛蟲們和姐姐一起來到香蕉園里,每條毛毛蟲吃兩支香蕉。(幼兒隨老師一起爬到「香蕉園」,將二支香蕉摘下貼在自己的肚子上,一邊做一邊說:「我找到了二支黃香蕉,啊唔啊唔吃掉了。」)
3、第三天,毛毛蟲們和姐姐一起來到小樹林里,每條毛毛吃三片小樹葉。(幼兒隨老師一起爬到「小樹林」,將三片摘下貼在自己的肚子上,一邊做一邊說:「我找到了三片綠樹葉,啊唔啊唔吃掉了。」)
三、結合游戲經驗,大膽講述故事。
1、師:「毛毛蟲們你們吃飽了嗎?能告訴大家這三天你吃了些什麼嗎?」(引導幼兒自由地進行交流。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進行講述。)
2、(出示自製的圖書)師:「姐姐編了一個故事,名字就叫《毛毛蟲的故事》,寶寶們想不想聽呀?」(引導幼兒邊看圖書畫面邊完整地聽故事,在故事的結尾部分之前插進提問:毛毛蟲們你們吃飽了會怎麼樣呢?將來會變成什麼呀?)
3、師、幼一起完整地講述故事。
四、模仿毛毛蟲變蝴蝶,增添情趣。
1、師:「毛毛蟲們,你們累嗎?讓我們休息吧!」(幼兒自己將絲巾披在身上變成蛹,然後聽音樂慢慢變成蝴蝶飛起來。)
2、師:「蝴蝶們讓我們一起到外面去做游戲吧!」(師生聽音樂做蝴蝶飛出活動室。)
⑷ 小班毛毛蟲回家迷宮教案
動目標:
1、通過自主探索、模仿學習毛毛蟲爬(並手並膝爬)的方法,掌握並手並膝爬的動作要領。
2、遵守游戲活動的規則,體驗爬行的樂趣。
活動重點:目標1
活動難點:目標1
活動准備:
1、已有經驗:幼兒已有手膝著地爬的經驗、認識毛毛蟲
2、材料准備:毛毛蟲頭飾、菜葉若干、泡沫墊若干拱形門4個、圈12個,筐4個、音樂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創設情境,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我是毛毛蟲媽媽,今天我要帶著寶寶們一起去菜地里找食物,你們想和媽媽一起去嗎?
但是我們要先來活動一下身體哦。
2、隊列練習:一個大圓走。
3、准備活動:頭部——上肢——體側——踢腿——腹背——跳躍——整理。
二、基本部分。
1、幼兒探索毛毛蟲爬的方法。
(1)師:去菜地的路上要經過一片小山坡,媽媽要請毛毛蟲自己想辦法爬過去,記得回來的時候要從旁邊回來。
(2)幼兒在墊子上自由探索毛毛蟲的爬法。
(3)請個別幼兒示範爬過小山坡的方法。
師:你是怎麼爬過小山坡的?
2、幼兒學習新動作:毛毛蟲爬(並手並膝爬)。
(1)教師示範、講解動作要領。
師:我的寶寶們可真能幹,都學會了爬,可是,我們毛毛蟲有一種和別人不一樣的爬法,叫做毛毛蟲爬。
師:毛毛蟲們先輕輕地趴在墊子上,前面的小「腳」放在身體的前方,爬的時候,前面的小「腳」先向前,後面的小腳迅速地向前找前面的小「腳」。(幼兒觀察並跟隨教師一起做動作)
⑸ 小班塗色毛毛蟲公開課教案怎麼寫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毛毛蟲
設計意圖:
由於本班幼兒年齡比較小,從開學至版今我們也開展了一系列美術權活動,從這些活動中,我發現孩子們對粘貼活動的興趣比較濃厚,而且他們對色彩也比較敏感,本著一切從興趣出發的原則,我設計了這個活動。
一、活動目標:
1、學習將圓片片以不同顏色間隔開來連續的粘貼在紙上,並學習簡單的添畫。
2、培養幼兒對手工活動的興趣。
3、培養幼兒良好的手工活動的習慣。
二、活動准備:
教具:範例一幅(毛毛蟲)
學具:畫好的樹葉圖每人一份;漿糊、各種不同顏色圓片片若干;毛巾人手一塊。
三、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範例,引起幼兒的興趣。
出示」毛毛蟲」。提問:
這是什麼?(毛毛蟲)
請小朋友看看這個毛毛蟲是由什麼形狀組成的?(圓片片)
那這個毛毛蟲漂亮嗎?(漂亮)
你們想做嗎?(想)
⑹ 飢餓毛毛蟲教案小班
活動設計背景
小班的孩子們都會問這樣的問題:「我是從哪裡來的?」「小白兔是從哪裡來的?」他們會反復地提出這個問題,這是孩子們認識世界、探索世界的一個過程,這是孩子們發展的需要。
《綱要》中指出:「善於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游戲和偶發事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我們知道,孩子的發展需要在個體發展的過程中會隨時表現出來,一般來說,孩子所突然熱衷的行為,往往是符合該年齡孩子發展水平的新的需要,如新的興趣傾向、新行為的出現、反復提問和追究特定事物、同伴爭議等,這正是機會,捕捉它們,並創造條件,提供刺激,誘發經驗,在幼兒自身需要的基礎上組織活動,滿足發展的需要。
因此,我選用了繪本閱讀《好餓的毛毛蟲》。
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孩子們在觀察,傾聽,講述的過程中了解毛毛蟲變蝴蝶的過程。
2、技能目標:在閱讀過程中引導幼兒觀察發現毛毛蟲的變化並能大膽地說出來。
3、情感目標:培養幼兒愛護動物的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毛毛蟲變蝴蝶的過程變化。
活動准備
1、課前准備:捉一隻毛毛蟲到幼兒園,先讓幼兒進行觀察,了解毛毛蟲的一些特徵。
2、頭飾:毛毛蟲、蝴蝶。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
教師戴毛毛蟲的頭飾,扮作毛毛蟲很餓的樣子,說:「我好餓呀,怎麼辦,誰能幫幫我?」
(提出一個開放性的問題,幼兒能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回答,引入課題)
二、閱讀繪本
1、教師利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逐頁閱讀繪本。
(在閱讀過程中教師提出這樣的問題引導幼兒觀察:這是什麼時候啊?哦,那你告訴我,你是從哪裡看出來的呢?毛毛蟲在吃什麼東西?它喜歡吃的和你喜歡吃的一樣嗎?等等。)
2、游戲「變變變」
幼兒和教師一起做毛毛蟲在地上爬行著去「找東西吃」,吃飽之後開始「吐絲」做成繭把自己包裹起來不動,然後慢慢地破繭而出變成蝴蝶飛起來。
(讓幼兒動起來,使幼兒的注意力能夠集中,並且利用游戲突破本次活動的難點。)
三、結束活動
孩子們,毛毛蟲吃了好多東西,才慢慢地變成了蝴蝶,那我們教室里的那隻毛毛蟲也要吃東西呀,我們該怎麼辦呢?
(回應幼兒的答案,最後和孩子們一起將毛毛蟲放回到大自然中,培養幼兒愛護動物的情感。)
教學反思
在活動的引入環節,我以情境引入,提出開放性的問題,為幼兒創設了一個積極應答的環境,幼兒能根據自己的經驗來回答。所以,幼兒在回答的過程中都很積極,引入環節的效果較好。
在閱讀環節中,我的引導性提問中對小班孩子的發展情況估計不夠,所以孩子們在觀察、閱讀及發言的時候效果不是很好。
在感受毛毛蟲變蝴蝶的過程中,我讓孩子們用自己的身體做成毛毛蟲在地上爬行著去吃東西,然後吐絲做成繭把自己包裹起來不動。然後慢慢地破繭而出變成蝴蝶飛起來。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用自己的身體和教師一起來感受變化的過程,將本次活動的重點和難點都突破和掌握。孩子們也在一起活動的過程中輕松的掌握,效果較好。
聽課教師對感受的過程的評價較高,既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又讓孩子們在游戲中快樂地學習、掌握知識。
本次活動中,我有一個困惑:在結尾的時候,要如何與開始的情境相響應?同時,在這個環節中該從哪個方面去引導幼兒的情感體驗與發展?我的設計是引導幼兒愛護動物。而這方面的情感並不是很適合這個活動。聽課的老師也都進行了探討,但仍沒有得出一個滿意的結果。
⑺ 小班建構可愛的毛毛蟲教案反思
游戲目標:
1.會運用插接的方法將雪花片連成一條,成為可愛的毛毛蟲。
2.學會輕拿輕放玩具,養成良好的建構常規。
游戲准備:
大、小雪花片;成品「毛毛蟲」兩個。
游戲過程:
一、設置「毛毛蟲」玩游戲的情景,激發幼兒建構的興趣。
師:今天的天氣可真好,毛毛蟲媽媽帶著孩子到公園里去玩了。(出示毛毛蟲)媽媽帶著孩子一會去滑滑梯,一會去盪鞦韆,可開心了。
二、介紹「毛毛蟲」的建構方法。
師:寶寶們有沒有發現毛毛蟲是用什麼做的?
幼:雪花片。
師:誰發現了毛毛蟲的身體是怎樣連起來的呢?
幼:一個一個連起來的。
師:寶寶們觀察的真仔細,毛毛蟲呀是用雪花片一個一個插在一起變出來的。小雪花,小雪花,張開小嘴巴,你愛我,我愛你,小嘴用力親一親。(邊念兒歌邊示範)
三、幼兒自由建構,老師介紹建構常規。
1.師:毛毛蟲媽媽生了好多的寶寶,請小朋友幫忙把她的孩子請出來好不好?寶寶們在插雪花片的時候要輕輕地拿雪花片,輕輕地放雪花片,不能搶。比一比哪個寶寶搭的毛毛蟲最可愛。
2.幼兒進行分組建構,教師巡視,並適時給予指導。
四、結束游戲,講評游戲。
1.師:毛毛蟲媽媽來找她的孩子了,請寶寶們把毛毛蟲寶寶送給她吧。
2.剛才寶寶在送毛毛蟲的時候,老師發現有的毛毛蟲的身體斷了,這是為什麼呀?(再次強調插接的方法,並一起念兒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