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農民夜校教學的方式,方法和手段有何創新
歡迎追問教案,又稱課時計劃,通常以一節課為單位編寫,是教師實施教學活動的具體方案。編寫教案,可以使教師在備課中所考慮的多種教學活動設想,經過進一步的推敲,使之條理化、科學化,明確地體現於教案文字之中。它既是備課成果的提煉和升華,又是備課的繼續和深入。編寫教案是使教師的備課更加系統、准確和深刻的重要一步。寫成教案,又為課堂教學實踐活動提供了備忘材料。(一)教案的基本內容編寫教案雖有一定的格式,但不能強求一律,應多從實際出發,以方便教學為宜,以提高教學質量為准。教案的主要內容有:課題、教學目的、重點和難點、課時安排、教法和教學媒體的選擇、教學過程、板書設計、課後回憶等。1.課題課題是本課時所講的題目,一般要醒目地寫在一頁的首行中間。2.教學目的教學目的是一篇(節)教材教學的行動綱領,是教學大綱的具體落實,也是一節課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所以必須寫得具體、明確、恰當、適中,有指導作用,要防止籠統或瑣碎、偏高或偏低的現象。確定教學目的的依據,一是大綱,二是教材,三是學生。教學大綱中規定了各年級各學科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訓練的具體要求,因此不能脫離大綱的指導;每篇或每節教材都有各自的特點
『貳』 培訓的方式方法有哪些
企業培訓學習方式有很多種,為了提高了企業培訓的效率,我們必須要找到好的企業培訓學習方式,如何提高培訓的投資回報率應該是很多企業特別是人力資源管理者或培訓管理者所關注的問題。
我們可以使用以下公式簡單地表示培訓的投資回報率:
投資回報率=培訓產出/培訓成本
根據這個公式,我們可以發現有兩種途徑可以大幅度提高培訓的投資回報率,即降低培訓成本和增加培訓產出。這里有三種提高訓練回報率的方法。
方法一:明確需求,統一預期。
許多人力資源或培訓書籍談到培訓需求分析的重要性。這里我要強調的不僅是需求的分析,更是期望的統一。教科書中提到的需求分析大多集中在確定企業的需求上。然而,在實際訓練中,參與者都是有自己需求的個體。因此,我們的需求分析的范圍應該擴大到這里。我們不知道企業需要什麼樣的培訓,員工需要什麼樣的培訓。只有找到兩者的焦點,才能形成預期的統一,才能使訓練順利進行。同時,訓練後的效果會更好。
例如,高管培訓在過去幾年非常流行。很多企業派員工參加,認為這樣可以提高企業的執行力。然而,這些企業都沒有認真回答這個問題:被派遣員工是否認為自己的執行能力差?你認為你需要這種訓練嗎?如果你問老闆這個問題,他會說當然有問題,當然有培訓,但是說到員工,答案可能就大不相同了。如果真是這樣,那麼訓練效果可想而知!
所以,要想提高培訓的投資回報率,應該從一開始就把事情做好,需要決定什麼樣的培訓,這時,我們會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雖然原則提了很多年,但是很少有企業認真去做,現在,是時候重新思考了,實質上,培訓問題是人的問題,如果違反了人的基本需要和規律,員工就會用人性去打破它,不管培訓做得多好!
方法二,選擇正確的方式,降低成本。
第二種方法是討論如何降低培訓成本。培訓成本大致可分為兩類:金錢成本和時間成本。在金錢成本上,主要是上課成本、場地成本、差旅費等等,時間成本,要看參加培訓人員工作的重要性。組織中不同層次的人同時創造不同的價值觀。那麼如何才能有效降低成本呢?關鍵在於訓練方法的選擇。
在我國,大多數企業更願意參加現場培訓,而在西方,混合培訓已被企業廣泛接受。什麼是混合訓練?簡單地說,就是在互聯網技術的幫助下,在線和離線學習方法相結合的培訓。對於線下培訓,這里就不多介紹了,因為大多數企業都很熟悉。我想把重點放在利用互聯網技術進行培訓上。據我預測,在未來十年內,這種方法將被中國企業廣泛接受,形成在線學習的熱潮。
有兩個原因:
首先,與線下訓練相比,網路訓練具有獨特的優勢。企業可以通過互聯網技術創建自己的網上商學院,設計適合自己企業的課程體系。員工可以隨時登錄商學院進行學習和分享,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它還節省了實地培訓的差旅費和其他費用,這突出了在線學習的高成本性能。
第二,學習小組的變化使得網路學習的趨勢不可避免。進入21世紀,越來越多的90後成為各大企業的主力軍。再過幾年,00後一代也將進入歷史舞台。作為一家優秀的公司,要想在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我們需要走在時代的前列,所以我們必須回答:這些新人是如何學習的?他們喜歡什麼樣的學習方式?我認為答案是顯而易見的。對於新的人來說,互聯網就像空氣一樣不可缺少,而基於互聯網的學習方法肯定會成為他們的第一選擇,這不是由人決定的,而是時代科技進步的必然結果!
在以上兩段中,雖然列舉了在線學習的優點,但並不意味著我們應該放棄離線學習。混合不是剛性的組合,而是有機的結合,既能降低成本,又能提高學習效率,這自然會大大提高投資回報率!
方法三,學習文化,可持續發展。
在我國,很多企業在培訓上功利浮躁,希望通過一次培訓來解決企業多年積累的問題。俗話說: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對於企業培訓來說,與其一次花很多錢,不如讓培訓正常化,建立企業的學習文化。我相信只有這樣才能保持企業的成長,提高培訓的回報率。
事實上,很多投資回報的問題都是在投資回報這個詞產生的時候就註定要出現的,因為在投資回報的問題上,人們往往會陷入短期利益的陷阱,變得功利化,特別是對於企業這樣的營利性組織來說,這個短視的孩子更是嚴重。對於自己的問題,只能靠公司來解決,外力多數時候只能採取暫時的解決辦法而不能起到永久的治療作用。
因此,當我們能夠跳出培訓的短期視角,我們就可以找到好的企業培訓學習方式。從長遠和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看待組織學習時,我們以十年磨一劍的心態來進行培訓,打造企業的學習文化,我們相信回報會豐富而持久!這就是好的企業培訓學習方式的重要性。
『叄』 如何運用信息化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質疑問難是學生抄自主學習的襲重要表現,優化課堂結構,激活學生的主體意識,必須鼓勵學生質疑問難。教師要創造和諧融合的課堂氣氛,允許學生隨時「插嘴」、提問、爭辯,甚至提出與教師不同的看法。學生有疑而問、質疑問難,是用心思考、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可貴表現,理應得到老師的熱情鼓勵和贊揚。現在對學生的隨時「插嘴」,提出的各種疑難問題,應抱歡迎、鼓勵的態度給與肯定,並做出正確的解釋。
『肆』 如何創新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手段,豐富教學內容
提高《概論》課教學實效性的基礎在於教師的政治信仰和堅實的理論功底 課堂教學過專程是一個雙向屬交流的過程,需要教師和學生的配合,更多時候需要教師啟發和主動引導。個別教師由於理論功底欠缺,無法正確分析和解釋課程中的知識點
『伍』 如何創新教學方法手段,突破中職英語教學瓶頸
對於每一位中職學生來說,這個階段是他們人生的重要轉折點,是知識的積累階段和人生的起點階段。中職學生英語成績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他們能否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也影響著我國能否建設新型化技能型人才。因此,提高中職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與方法就顯得非常的重要。好的策略與方法的掌握能讓老師更好的傳授知識,讓中職生更好地學到知識、日後更積極地融入社會,讓學校真正實現中職教育的育才育人的目標。
一、中職英語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本人的英語興趣缺乏的培養
在中職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如果在正式上課前展開一些有趣的相關問題和同學們進行探討,則會轉移學生們緊張的上課氛圍。如果缺少了這一環節,在上課的階段,有些同學的心理素質比較低,對這門課程又不感興趣,造成老師所講的知識完全拋之腦後,最終自己無所得。
(二)老師在英語課堂授課中的缺陷
「一日為師,終生為父」是當前我國對老師在學生面前的一種最高評價,也是師生關系的融合點。但是一些中職老師只注重教學的過程,不重視學生學習的質量和效率。在上課的時候,過分的維護傳統的教學方式,課堂活躍氣氛比較少,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帶動不起來,造成了中職英語課堂教學變得死板,效率低下,學生們久而久之就厭倦或者遠離這門課程。
(三)手機、電腦、游戲機等高科技帶來負作用
隨著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的加快,手機、電腦、游戲機等各種高科技產品大量的涌現,大大誘惑了當代的學生,許多學生在上課期間玩手機、打游戲等,沒有真正的重視英語課堂教學,導致了中職英語課堂教學效率低下。學生在享受高科技帶來的樂趣的同時,更要提升自身素質,增強自我管理的能力。哈佛校訓告誡每一個學生「學習算不了什麼,可連學習你都征服不了,你還能幹什麼?」。我們在中職教育教育中要有恆心和有能力督促學生去學會征服自己,進而去體驗征服學習的成功和從中獲得樂趣。
二、提高中職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與方法
俗話說「打蛇打在七寸上」,提高中職英語課堂教學效率也是這樣,要抓住以上關鍵問題,從根本上解決學生學習的困境。
(一)注重因材施教
美國教育家戴爾.卡耐爾曾經說過「一個人事業上成功的因素,學識和專業技術只佔去15%,而良好的心理素質佔去85%」。這就證明,構建中職英語的有效教學,激發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加強學生心理素質培養的一項有效措施。在英語課堂上,要根據教材,結合學生的實際,因材施教。積極整合教材內容,反復操練學生教材中的重點難點,從而一點點提升學生英語技能水平。只有這樣循序漸進,他們才能靜下心來有興趣習得英語。
(二)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消除他們的自卑感
對於中職學生來說,他們的文化知識普遍比較低,學習情況比較差,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因此,提高中職英語教學效率,應該充分的照顧學生的思維特點,對英語學習過程中難度比較大的、不容易掌握的字、詞、句,老師應該降低學習的難度,或者上課的節奏放慢一些,多和學生互動、重復練習。老師要在學生學習中充分的做學生心目中的「知心人」,讓他們產生信任感,讓他們在心理上產生共鳴,能讓學生對所學知識質疑、提問,處於積極、有趣、樂觀的學習態度中去。
(三)開展師生互動教學
提高中職英語課堂教學效率,就需要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經常和同學、教師進行交流,這樣才能有使學生身心得到發展,進而也能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在英語課堂上進行互動教學,能夠拉近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也能營造出一種寬松、和諧的學習氣氛。
例如,在講解閱讀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事先設計好的題目展示給學生,並讓學生以小組討論的方式來解決閱讀中的題目,在學生將比較簡單的問題解答好以後,教師再進一步布置更加深入的題目,學生如果感覺到一定的難度和壓力,教師可以給予適當的引導,在學生進行討論的過程中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思路,並幫助學生共同解決比較困難的問題。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口語練習是比較困難的環節,一般的學生會因為害怕出錯或不好意思展示,這就使口語訓練的活動難以開展。這時教師就應該給予學生適當的鼓勵,讓學生大膽的展示自己的才華,有
些學生因為基礎不太好,只能進行簡單的口語對話,這時教師不能嚴厲的呵斥,而要鼓勵學生進行口語練習,學生在經過長時間的練習和嘗試之後,就能夠消除對英語的恐懼感,也能增強學習英語的自信,進而更加熱愛英語學習。
(四)學習方法的指導
對於中職學生來說,他們的英語水平普遍是比較差的,英語學習也成為了他們的難點。因此,在中職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要特別重視的是對學生英語學習方法的指導,要把觀念下的死記硬背等轉化到動腦、動手、動嘴和靈活記憶中來,去除那些籠統、繁雜、難以理解的英語語句。我們課前要加強課堂設計,課堂中要將內容的重點難點與感興趣的活動結合在一起,邊學邊玩。
比如說,在開展英語課堂活動時,可以相應的設置和營造出特定的文化氛圍,讓學生在這種環境下進行「角色扮演」,通過模擬課文中所要表達的內容來開展英語教學活動。還可以通過開展文化知識背景教學,學生就能夠結合本課的文化背景來正確的進行英語閱讀和對話。在課堂教學時間充裕的情況下,學校可以定期開展英語方面的知識講座、知識搶答、戲劇表演、歌曲競賽等活動。學生通過這些活動既能互相交流英語文化的背景,也能豐富自身的文化底蘊,從而達到了「在玩中學、在學中玩」的目的。
(五)注重英語知識生活化
想要真正地實現中職英語課堂教學效率,讓學生將自己所學到的知識融入實踐,學以致用,將英語知識生活化也是關鍵的一步。但是當代的學生缺乏學以致用的學習方式,這就要求英語老師善於把英語知識與大事件、新聞、身邊小事等相融合,讓學生體驗到學有所用,進而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總體來說,英語課堂教學只有真正的貼近於學生、貼近於社會,一切從實際出發,考慮學生自身的因素和老師教學的不足,充分發揮學生在教育教學中的主體作用,才能真正的提高中職英語課堂教學效率,從而實現中職教育英語教學目標。為了每一位中職學生能更好的走向社會,走向未來,我們要堅持不懈的努力,落實我們的義務和責任,做一個新時期優秀的教育工作者。
『陸』 在美術教學實踐中,有哪些創新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貼近生活,激發興趣,引起聯想。
傳統的美術教學僅僅放在書本上,這樣會泯滅學生的學習興趣,更缺乏創新。因此,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參與意識,在教學中,將美術學習與學生生活聯系起來。
1、走出教室,擴大活動空間。
為了擴大學生的視野,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我組織學生走進大自然,讓學生用眼睛觀察大自然,觸摸大自然的花草,樹木等鼓勵每位學生對同一種事物可持不同的觀點。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培養創新意識。如我上七年級上冊《綠洲》一課,我引領學生走進大自然,讓學生感受大自然中的多種色彩,認識色彩,並且運用大自然中的不同物體組成不同的新奇視覺形象,激發興趣,引起聯想,提高創新精神。
2、把課本內容與生活實際相結合,激發興趣,培養聯想,提高創新能力。
我在美術教學活動中,常常把課本內容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讓學生發現生活與藝術的關系,從而喚起人的情感共鳴,產生聯想。是課堂具有趣味性,生動性的課堂教學。如上八年級上冊《繽紛家用電器》中,我試圖展示造型各異的電器,激發學生的興趣,並組織學生到商場去觀察,體驗日常的家用電器,引導他們主動地,積極地對產品的功能,材料,造型等進行討論,交流,提出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
二、改變課堂教學模式,激發興趣,誘發想像,提高創造能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沒有興趣,被動地學習,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要搞好課堂教學,培養學生對美術文化的學習興趣,提高審美創造力。因此,在教學中,設法創設興趣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美育的目的。結合教學實踐,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1、利用各種電教設備,培養學生興趣。
在教學中利用現代教學設備作輔助。如找一些畫冊,光碟,網上下載資料,通過聲音,圖片等來激發學生的興趣,能夠多角度,多方面提供直觀,形象的材料,讓學生見多才識廣,激發想像,提高創新意識。如在七年級上冊《傲雪梅花》一課中,我播放有關現實生活中梅花的圖片,讓學生看到梅花在嚴寒中開放,在寒風中飄散清香,象徵著堅強的意志,不屈的精神。再觀看畫家們繪畫梅花的過程的技法表現,人們通過詠梅,畫梅來表達心中美好的願望。通過觀看激起學生的興趣,真正欣賞到美的內涵,提高創造能力。
2、善於運用地方資源作教學手段,激勵興趣和探究精神。
在教學中,根據教材內容,有針對性地融入地方的民族特色,使學生有親切感,認同感。讓學生更真實的感受到藝術來源於生活,始於生活。如上七年級上冊《橋》一課中,我精選地方中的不同時代,不同各種風格的橋的素材,並進行播放瀏覽,進行比較,探究和討論,讓學生了解到橋的造型,組織和裝飾,也表現出特定的時代,民族及其地域的藝術風格和審美心理,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讓他們知道古往今來,橋一直扮演著推動社會進步,經濟發展,文化交流的角色。
3、通過游戲活動,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的願望和探究的學習。
波利亞說過: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由自己去發現。游戲是啟發學生心智與興趣。如上七年級上冊《你我他》中,我從學生的興趣出發,讓學生表演喜、怒、哀、樂等不同的表情,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調動他們的表演能力,使他們親切體會到游戲的樂趣。同時,我還把音樂帶進課堂,播放一些歡快的,帶有笑聲的聲音和一些低沉的傷感的聲音讓學生隨著音樂表演,引導學生觀看錶演者的相貌表情,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在不同的瞬間又有不同的變化。讓學生體驗到不同的相貌表情,同時也揭示人的內心世界。這樣不但激發學生的興趣,也培養他們的探究精神。
『柒』 如何運用信息技術創新教學的教學設計方案
21世紀是科學技術的競爭和民族素質的競爭的時代,其實質是教育的競爭。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尤其是計算機網路的迅猛發展,人類將步入信息時代 ,因而導致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工作方式,以及教育方式將隨之而改變。特別是在教育領域,網路、多媒體與教育的結合,將會徹底改變傳統的教育思想、觀念、內容、方法,改變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因此,我們職業教育必須跟上時代的步伐,以教育技術為突破口,利用現代教育技術促進教育改革的深入進行。
一、教育信息化是職教改革的必然趨勢
目前,我國的職業教育發展水平仍然偏低,傳統的教育觀念、教育模式、教育內容、教育技術、和教育手段都已不能適應教育改革和發展以及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需要。教育方式未能很好地結合現代信息技術發展的水平,顯得陳舊落後;許多優秀的教學資源得不到廣泛推廣,學生的學習主要依賴於教師課堂授課,依賴於教科書,知識來源單調,與現代社會信息技術的發展不匹配。隨著教學改革不斷深化,各職業院校的現代教育設施得到了逐步完善,但學生不能在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下利用日益普及的計算機及網路來學習知識,而容易沉迷於電腦游戲及網上聊天,不僅沒有提高學習興趣與主動性,還耽誤了學習時間,不利於學生素質提高。如何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開展教學設計創新,避免現代信息爆炸對學生及教學的不利影響,是我們面對21世紀發展教育急需解決的一個重要課題。
現代教育是建立適應現代社會、經濟、科技發展需要的以培養創造性人才為目的的新型現代化教育體系。現代教育技術不僅僅是一種手段,它是一門新興的綜合性學科。職業教育要想辦出特色,就必須走職業教育信息化之路。職業教育信息化不是計算機 、網路、職業教育的簡單相加,而是職業教育、教學、管理、學習與現代信息網路技術的有機融合,從而形成包括教育思想、教育內容、教育組織、教育模式、技術手段、教育評價的動態系統。要實現職業教育信息化,教師掌握信息技術運用成為他們所必須具備的素質之一,讓教師如何具備信息技術素質是一個很大的課題。將來的教師隨著學校現代化水平的提高、裝備的改善,如果不具備現代教育技術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將無法勝任。而現代信息技術環境為信息教育的開展提供了重要保證。在這樣的環境下,如何對學與教的過程和學與教的資源進行設計、開發、使用、評價和管理,是一個有待於開發和探討的課題。
二、信息技術環境下教學設計的理論基礎
任何科學理論都必須建立在幾條基本假設的基礎上,社會科學領域中的理論更是如此。教學設計理論是一種研究如何經系統設計來引發和維持學生學習的理論。
我們可以假設學習發生和維護的充分條件由以下幾個方面構成(即教學設計理論中的第二條假設);
(一)學習者自身的學習准備(知識經驗和生理能力)。
(二)有效的學習動力維持系統,包括興趣、情感、態度、動機、意志、性格等因素。
(三)有效的學習外部活動系統,指學習的具體活動,比如:記預習筆記、做練習、討論、互助、制定表格、畫概念圖等。學習行為和活動的設計依據是認知策略和協作學習策略。
(四)有效的學習環境,指學習資源(包括信息資源和活動空間設施)和學習工具的有效整合。
(五)有效的信息傳遞,它不是指信息的閱讀和呈現工具。而是指信息的組織,即學習信息資源的組織結構,信息的呈現形式和傳遞順序。
在以上的五方面充分條件中,學習者自身的學習准備是不能設計的,而其它四個方面是可以設計的。學習動力系統不是一個可以直接設計的物化系統,它的設計基於其它三個系統設計。
教學設計的設計對象有三(教學設計理論中的第三條假設):
1、學習活動的設計。按照建構主義思想,學習者學習和發展的動力來源與學習者與環境的相互作用。學習者認知技能的發展、情感態度的變化都應歸因於這種相互作用。站在學習者的角度看,這種相互作用便是學習活動。因此,學習活動的設計必須作為教學設計的核心內容來看待。學習活動的設計最終表現為學習任務的設計,通過規定學習者所要完成的任務目標、成果形式、活動內容、活動策略和方法來引發學習者學習內部的認識加工和思維,從而達到發展學習者心理機能的目的。
2、學習環境的設計。從設計者的角度看,學習環境是學習資源(特指媒體資源)和學習工具的組合,這種組合實際上是旨在實現某種目標的有機整合。在學習活動發生時,學習環境又被稱為學習情景,其中必然包含人際關系要素。學習環境的設計主要表現為學習資源和學習工具的整合活動。在設計時也應考慮人際支持的實施方案,但人際支持通常表現為一種觀念而不是具有嚴格操作步驟的實施法則。
3、媒體傳遞的設計。媒體傳遞設計的任務是決定通過何種媒體形式,按照何種呈現順序,以什麼樣的組織形式向學習者傳遞信息。課堂講授的設計及教學媒體材料的設計和開發就屬於這個層面的活動。媒體傳遞是最邊緣層次的設計活動。
以上將教學設計活動劃分為三個層面,旨在提醒教學設計者學習環境和媒體的設計並不是教學設計的全部。在很長一段時間,教學設計領域主要是集中在媒體傳遞層面上的活動。隨著網路的普及,網路環境的開放性,資源的豐富性,資源的易獲取性等特徵使教學設計者將設計重點從媒體傳遞的設計逐漸轉向學習環境的設計並繼而將設計重點放在學習活動上成為可能。
三、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下教學模式設計
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學思想、教學模式、教學手段的變革越來越依仗多媒體技術和網路技術為核心的現代教育技術的支持。當前,在許多職業院校已經建立了校園網並與互聯網連通,建設了教學資源庫,還建設了不少形式多樣的多媒體教室,這已為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搭建平台。如何實現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創建新型的教學結構,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供一個理想的教學環境,將是教學改革成功的關鍵。
根據教育傳播理論,教學過程可以看作為一個信息的傳播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包含教師、媒體、學生三大要素。這三大要素不同的組合方式,將形成不同的教學模式,適應不同的教學環境,在不同的教學模式中,教師有著不同的地位和作用。信息技術環境下的教學模式目前應用的有三種:多媒體課堂教學模式;基於網路環境的個別教學模式;校園網支持的合作學習模式。
(一)多媒體課堂教學模式:是一種傳統的課堂教學環境中引入多媒體技術的教學模式。教師根據教學目標,選定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方法,製作CAI教學課件,通過媒體將教學內容傳遞給學生,這里指的媒體包括教師自身的言傳、身教、也包括多媒體計算機和各種現代化視聽媒體。這種教學模式極大地增大了教學的信息量,也改變了傳統課堂教學的單一性,學生接受來自教師、計算機和各種媒體傳遞的教學信息,經過大腦的加工處理,轉換為知識。盡管教學內容的呈現圖文並茂、聲形結合、生動活潑,而在教學策略、教學方法創新方面存在有明顯的不足,人機交互的過程與作用極為有限。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的興趣不僅僅在於教學內容的圖文並茂、生動多彩,更重要的是靠教學策略、教學方法的多樣性、科學性來激發。這是一種典型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學生仍處於一種被動地接受信息的地位。
(二)基於網路環境的個別教學模式:網路環境是一個開放的環境,是一個鼓勵自主學習的環境,是一個培養想像力和創造力的環境。在這種環境下,學生可以在任何有上網條件的地方,利用聯網的計算機在校園網或網際網路上獲取各種信息進行學習,學生在學習中存在問題,也可以通過網路向教師咨詢,教師不直接向學生傳授教學內容,只是間接地輔導學生。這是一種完全以學生為中心的個別教學模式。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必須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它是以「自我向導、自我激勵、自我控制」為特徵的學習,也就是學生能夠自覺確定學習目標、制定學習計劃、選擇學習方法,才可能取得學習效果。否則,只是盲目的瀏覽學習,其效果甚微。
(三)校園網支持的合作學習模式:這種教學模式是建立在校園網路及資源庫支持的基礎上,教師通過安排教學計劃,實施網上教學,批改學生作業,進行網上或面對面的指導,評價學生學習成績。學生可以個別學習,也可以分組合作學習,或者自願結合合作學習,學生有選擇學習內容和方式的權利。在這種教學模式下,要倡導「主動、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物,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然而,許多學校都建設了校園網,但由於資金與技術等問題,校園網信息資源貧乏,多媒體系統的超文本特性的技術開發及其與網路特性的結合明顯不足,使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中沒有得到充分地應用和有機的結合。
通過對以上三種教學模式的分析,在信息技術環境下的每種教學模式相對傳統的教學模式發生轉變,但仍各存其缺失。如何將三種教學模式在教學中有機的結合,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實施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為學生提供一個理想的教學環境,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這有待於我們不斷的探討和研究。
四、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下教學方法設計創新
(一).代信息技術環境下教學觀念的更新
在教育領域中,信息技術並沒有生成劃時代的新觀念,確切地說,信息技術使原先的一些先進的、前衛的教學觀念的實現成為可能,使先進的教學設計理論的接受和應用成為可能。因而,我們在進行教學方法設計時應該樹立三個全新的觀念:
一是樹立全新的學生觀。學生在學習中的地位由原來處於被動地位轉變為主動參與,成為知識的探究者和意義構建的主體。
二是樹立全新的媒體觀。教學媒體由原來作為教師講解的輔助工具轉變為學生的認知工具。
三是樹立全新的教學觀。教學方法由原來單純的基於歸納或演繹的「教師一言堂」的講解轉變為基於「情景創設」、「主動探索」、「協作學習」、「會話商討」和「意義建構」等多種新型教學方法及學習方法的綜合運用。
(二)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有機整合
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是導致教育領域徹底變革的決定性因素,它必將導致教學內容、手段、方法、模式乃至教學思想、觀念、理論的根本轉變。教育信息化最根本的特徵是教育信息資源的利用和信息技術,特別是多媒體網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
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整合是需要不斷探討的課題,據調查到目前為止,都還沒有 形成一個比較成熟的模式。現在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整合基本上還停留在使用多媒體課件的CAI階段,這與我們真正意義上要達到的整合還有很大的差距。要想實現真正意義上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整合,必須開發基於網路的教學支持平台,特別是基於Web的協作平台,才能完成整合的質的習躍。
在基於網路的教學支持平台上進行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整合,將會對教學過程、教學形式及教學效果產生巨大的變化:
1、教學形式的變化。由於信息技術的應用,打破了原有課堂教學組織形式,取而代之的是課堂學習、分組討論、協作學習並存教學模式,學生也可以通過校園網路的學生論壇。
2、學習方式的變化。學生由被動地接受知識,轉變為主動地學習知識,通過校園網路,進行自主探索學習、互動協作學習,利用各種學習資源去主動建構知識。培養學生有獨立學習的能力、創新能力和與他人合作學習的能力。
3、教學內容的擴展。信息技術的應用,將過去傳統的、靜態的書本教材形式轉變為有圖文並茂、聲像俱佳構成的多媒體教學內容,同時可將音像教材、基於網路特性的CAI課件置於校園 網上,供學生自學。這樣,極大地豐富和擴展了書本知識,學生在規定的教學時間內掌握更多知識。
4、教師作用的變化。教師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變為學生學習的領航者、指導者和組織者。在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下,教師不再是學生學習的唯一知識源,教師不能把傳授知識作為主要任務和目的,而應自己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設計教學方案上,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培養學生的「信息素質」(包括:信息獲取能力、信息分析能力、信息加工能力、信息創新能力、信息利用能力、協作意識和信息交流能力等),培養學生使用信息技術利用信息技術的意識和興趣,培養學生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
『捌』 如何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發展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
一、立足「學用結合」,精心設置學案,有利於激發學生創新思維潛能
「學用結合」是當前最為推崇、也是最為基本的一種教學思想(或曰教學理念)。在英語教學中,教師一直立足於「學用結合」,力求學生做到學有發展,學以致用,既學得活,又學得透——1、強調學生在學中用,在用中學,要求充分理解的基礎上背誦記憶而不是一味地死記硬背。2、把掌握知識的重點放在思考力的發掘和培養上,根據學生思考問題的方式和特點,通過各種渠道把知識結構鋪墊成學生思維的方式,通過提問、探索和點撥,引導學生思維,鼓勵學生多角度思考,在學習知識的同時,訓練思維方法,用思維方法指導知識學習。
學生要掌握好基礎知識,是與教師的正確引導分不開的。古語雲:「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只有教會了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學生的能力才會提高。針對學生在中學起始階段英語基礎較差,以及課題研究與學生英語學習之間存在著「學——研」嚴重脫節的實際情況與矛盾,於是我們全體英語教師一起協商,為學生精心設置學案,對每單元的課文閱讀採取「自學探究」、「合作學習」和「運用創新」相結合的方法。
「自學探究」,是指學生針對學案中的目標和要求進行預習,在探究過程中完成猜詞義,分析句型,歸納各部分主旨和全文大意,理清課文脈絡,了解課文重點難點等任務,發現問題。「合作學習」,是指讓學生在充分預習的基礎上,在課堂上展開共同的合作學習研究活動,教師在關鍵處進行點撥,針對學生的疑難進行解答。在課堂整體教學上,學生「探究」,教師「點撥」。然後,在「自學」和「合作」的基礎上讓學生去「運用創新」,教師精選文中出現的重要詞彙、句型編成練習,讓學生進行必要的鞏固,使他們把學到的知識轉化成能力。
實踐證明,這樣做,學生不是學少了,而是學多學活了。在教師引導學生自學時,教師結合目標語言教學,讓學生針對目標語言,學用結合,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積極思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潛能。課題的實施也無疑使學生自學和運用英語的能力得以明顯提高。
二、鼓勵領異標新,巧妙適時設問,有利於增進學生創新思維深度
在教學中,我注意多角度、多方位地設計各種思考題,發展學生發散思維,使學生不單單停留在理解和掌握所學的內容上,而且要利用現學的知識,結合已學知識去探索,去創造,增進他們的創新思維深度,培養創新能力。在語篇教學時,筆者常根據教材的語言材料,設置疑點,採用多種思維訓練法,引導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再加工,鼓勵學生從不同方面,不同角度進行思維。如學習模塊一中Boymissing,policepuzzled時,我在學生學習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大膽提問:??…以這種形式讓學生的思維插上了想像的翅膀,一個個展開聯想,答案不一,眾說紛紜。
三,合作互動,活化課文插圖,拓展創新思維
新教材圖文並茂,為學生學習英語提供了大量的信息,盡管相較與以前的教材生動了許多,但是教材中的插圖始終都是靜態的,其內涵具有一定的內隱性。如果教師能設法讓靜態的插圖「動起來」,即使用計算機輔助教學或幻燈片顯示,那麼課堂會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和高效率。為了拓展學生的思維,我採取合作互動的方法,即在師傅的指導下,讓學生在合作中動手和動腦,進行表演,從而發揮每個人的長處,同學間相互彌補、借鑒、啟發、點撥,形成立體的交互的思維網路。在合作制圖中,我鼓勵學生發揮其創造性思維製作並組合插圖部件,充分發揮學生內在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在製作插圖時,要求:1.製作靈活。插圖的再創既要忠實於教材的原有設計,又不能受其束縛,內容可以合理取捨或增刪,要以服務於教材為宗旨。2.美學概念。畫面之間比例要求協調,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受到美的熏陶。3.廣泛參與。讓學生參與插圖再創造既能減輕教師負擔,又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按教師指令擺放小拼圖到指令位置,對學生進行大量的聽說,有益於啟發學生的思維和開發學生的智力。譬如,高一模塊一.Unit1wordpower,讓學生在預習課文之後,分小組製作街區圖——圖書館、超市、銀行等建築,若干行人,幾輛汽車和三條街道等。然後藉助實物投影儀,教師就這些圖文進行問答,學習新知。這樣,不僅能吸引學生目光,激發他們的求知慾,還有利於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促進他們思維的發展。
總之,只要教師在課堂上巧妙地適時設問,對學生進行多種思維訓練,那麼,學生的思維創造性便能得到充分發揮,學生的創新思維深度也將日益增進。
四、改進教學方法,發揮復述效應,有利於提升學生創新思維層面
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新的課程改革條件下的新目標英語教學,必須立足於精選的教材和科學的教法。要實現新目標英語課堂教學的創新教育,教師唯有千方百計地拓寬學生的知識面,用大量生動有趣的題材去刺激和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才能刺激和喚醒學生的創新思維。
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喚醒學生的創新思維,必須從改革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入手。筆者的作法是在復述上做文章:1、創造性復述。復述的過程實際上就是用大腦思維的過程,它可以訓練學生的各種思維能力。因此,筆者在新目標英語課文教學上讓學生進行創造性的復述,學生在把握原文主題,故事發展的基礎上進行大膽、合理的想像,對原文內容和形式進行加工、整理、歸納、改寫後進行復述。這樣做,能促進學生語言知識能力的迅速轉化,有利於開發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豐富的想像力,開發其創造性思維。創造性復述又可分為三種:(1)變更復述:讓學生變換人稱、時態、語態或文章體裁進行復述。(2)續篇復述:根據故事可能發生的變化,利用原有知識發揮想像,講述故事可能出現的結局,這種復述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意識。如話題作文Iwanttobe….讓學生假想自己是一名去CCTV的應聘者,對Whatdoyouwanttobe?Why?展開聯想進行復述。(3)概括性復述:根據材料所展示的內容進行分析、概括、推理,總結全文大意或段落大意。這是較高水平的復述,學生需要很強的歸納能力。2、發揮性演講。在上聽說課時,盡可能地把課堂時間讓給學生,讓他們能夠充分展現自己,爭取說話的機會。並且每天上課前幾分鍾讓學生進行freetalk,此時我就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不同設計不同的話題。在適當的時候還可以舉行辯論,如Ismoneypossibleornot?學生的積極性很高,場面熱烈,充分表現了他們的語言天才和創新思維,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推向了一個新的層面。
總而言之,復述和演講是一種培養學生各種語用能力,激發學生創新思維的有效方法。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與不同層次,適時選用和靈活運用,使教學達到理想的效果。
五、進行積極評價,體驗成功喜悅,有利於強化學生創新思維意識
中學生是一個需要肯定、褒揚,需要體驗成功喜悅的群體。在課堂教學的創新教育中,教師的信任和鼓勵將直接影響到學生求知慾的產生,也將影響到學生創新思維意識的萌發和創造力的產生。在教學中,學生往往會產生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此時,教師如果給予嚴厲的批評、指責或訓斥,那麼學生那些朦朧、零碎、不成片段的思想火花就會受到壓抑,從而導致阻礙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嚴重的甚至會導致他們對這門課失去興趣。這就要求課堂上,教師對學生的學習行為及學習結果、反應等作出積極評價,鼓勵學生的創新思維,讓學生始終處在一種寬松和諧的環境中。
在評價時,我始終堅持客觀、公正、熱情、誠懇的原則,以鼓勵為主,滿足學生的成功需要,盡力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筆者採取的評價方式有:1、激勵性評價。激勵學生異想天開、標新立異;對於回答錯誤的同學,不說「NO,youarewrong.」,而說「Thankyouthesame.Pleasethinkitover.」對於作業中的錯誤,也不單單劃「×」了事,而是在錯誤部分下面劃線,並在旁邊註上「?」,示意學生再考慮考慮。對於有進步的學生,寫上」welldone!』2、分層次評價。不同程度的學生,設以不同程度的要求,並分層次評價指導。對優秀學生,給予嚴格和高要求的評價;對差點兒的,給予肯定、激勵的評價,尊重他們的自尊心,增加他們的自信心。
教師只有以信任和鼓勵的態度來肯定學生的發現,尊重,理解,寬容地對待學生,滿懷信心地相信他們會取得進步,同時注意給予積極性的評價,學生才能處於輕松愉悅的教學環境,勇於思考,勇於創新,他們的創新思維才能得到真正長足的發展,並最終使學生發展成為勇於思考,勇於創新的新時代的接班人。
『玖』 如何創新信息技術教學手段來提高學生信息學習能力
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提高教學效益,促進教學創新,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回:
1、明確現代信息技答術在教學手段創新中的作用。
現代信息技術的交互性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
多媒體特性有利於信息的獲取與保持;
超文本特性可實現對教學信息的最有效組織與管理;
網路特性有利於開展協作學習和發現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2、樹立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手段創新中的服務意識。
對現代信息技術服務主體的認識,應樹立由輔教向輔學轉變的觀念。
對現代信息技術功能的認識,應樹立實現教學目標的工具觀。
對現代信息技術利用目的的認識,應樹立與學科教學整合的觀念。
3、提高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手段創新中的利用率。
加大硬體設備的投入力度和更新速度,為教學手段的創新提供物質基礎。
加強教師培訓,為教學手段的創新提供人力支持。
規范軟體的製作與管理,為教學手段的創新提供技術保障。
『拾』 如何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提高教學效益,促進教學創新
歷史的車輪已駛入了一個全新的信息時代,網路已經成為人類最重要的工具,它對學校教育的影響是巨大而且深遠的,有人在對教育發展史進行了深入分析後,得出一個結論:教育技術的每一次進步,都會帶來教育方法和學習方式的革命性的變革。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是現代科學技術和社會發展對教育的要求,是教育改革的需要。
近年來,我校一直在積極推動和促進現代教育技術在學校工作中的開發和應用,在教育教學改革的實踐中,對運用現代教育理論和現代教育技術優化教學過程,高效益地造就出一大批適應社會需求的現代化人才進行探索。在我校,運用網路技術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質量的意識不斷增強,在常規教學活動中廣泛使用網路技術,這已經成為課堂教學不可或缺的主要手段,同時也為教學改革開辟了新的天地。網路運用於教育教學,促進學生自主化的學習已成為一種課堂教學改革的必然選擇。研究如何有效地利用網路提高教學效益,促進學生發展是廣大教師實踐的需要。
在實踐中,我們體會到:新課改要在全新的理念指導下進行實踐才會取得良好的效果;運用現代手段構建現代化的課堂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隊伍建設是取得良好教育教學效果的命脈。
一、利用網路資源優勢開展理論學習,樹立新觀念,指導新實踐。
當前新形勢下的我們清醒地認識到:教育和幫助教師樹立新的教育觀念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前提,也是適應新課改的要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明確指出: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利的學習工具。因此,我們加大了信息技術資源的投入,進行了信息技術與學習活動的整合,擴充了學習資源。
從2000年以來,我校充分發揮"僑牌"作用,多次爭取華僑對學校信息技術教育設備的投入。華僑先後慷慨捐資100餘萬元,建起了具有前瞻性的、現代化信息技術設備和網路平台。我們充分利用現代化網路平台開展教師理論與業務學習,學校制定了教職工的教育理論學習計劃,建立了教師學習網頁,開辟了理論前沿、校長信息、教海探幽、科研培訓、校內示範、一試身手等欄目。"理論前沿"欄目匯集了新課程通識學習的理論文章供教師學習;"校長信息"欄目匯集了由校長推薦的學習信息;"一試身手"為互動欄目,即將你學習後的感受及疑問以論壇的形式進行交流……促進了教師教育觀念轉變,有助於在教育實踐中教育應面向全體學生轉變,教育方法上應向學生為主體的轉變。教育觀念轉變教師才會有全新的教育實踐行為。
二、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開展課堂教學研究,以促進教學質量提高。
高信息時代的來臨,使以計算機網路與多媒體為核心的信息技術與教育的結合越來越密切,信息科技教育已成為學科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另一方面信息技術在課堂中的廣泛應用成為促進教學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