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教案 > 小學英語語篇教學策略

小學英語語篇教學策略

發布時間:2021-01-16 00:17:29

⑴ 如何在小學英語語篇教學中運用文本解讀策略

課堂上老師側重於熱鬧的情景和知識點的講解,這樣導致了學生接觸篇幅較長的文本此類或遇到單詞、新句式立即產生了畏懼感,覺得束手無策。教師過分重視詞彙和語法教學,忽略了文本材料帶來的信息,這樣的教學是低效的或無效的。 文本解讀策略符合新課程的教學理念,在語篇教學中,應以「教材為本」卻又不拘泥於教材,幫助學生全面理解文本,最後運用文本中所學的語言於真實的語境中,達到語言輸出的目的。 一、文本解讀前,指導預習。 預習是有效的學校策略之一。如果學生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接觸文本,大部分學生難以理解文本內容,更無法抓住文本要點來復述課文。如6A《Unit1Publicsigns 》本單元的文本要點是圍繞著」公共標志」這個話題展開的各種活動,所涉及到的日常交際項目有介紹、詢問、忠告和建議等,其中以詢問公共標志的含義及其應答為重點內容。 在教學前,我們可以布置些作業,讓學生去搜集一些公共標志,這樣在教學中學生是帶著目的學習的,增強他們的學習效率。在進行對話操練時,我們不可能讓學生整篇來表演或復述,可以取其中的重點部分,這種簡化的對話既練了句型,又幫助鞏固對話的意思理解。 二、巧設練習,有效解讀文本。 根據文本內容的不同可以設計不同的練習,以此達到有效解決文本的目的。但練習的設計應有針對性、典型性和層次性。如6A《Unit7AtChristmas》本單元的文本話題是「談論物品的歸屬」,圍繞「贈予」和「被贈予」兩個主要線索展開。 課文的教學難點往往在於物品的來路和歸屬問題。所以在設置任務時,可以設計一個表格練習 ,表格的一欄為物品、一欄為歸屬(to),最後一欄為來源(from)。從易到難安排閱讀,分層完成表格。最後按照表格顯示復述課文。 我在語篇教學中發現表格運用的效果非常好,文本解讀的有效性再次得到很好的體現。 三、文本解讀後,聯系實際,語言輸出。 學習語言的目的不僅僅是要求學生熟悉文本內容,還要學生把學習的語言運用到生活實際中去,這就是「學以致用」。在解讀文本後,教師應抓住文本中實用性強的語言,給學生一個語言輸出的機會。如在6B《Unit2Moreexercise》, 如6B《 Unit7Alettertoapenfriend》本單元教學結束後可布置學生一項作業就是寫封信給一個外國朋友或通過網上寫e-mail給網友。 教師要引導學生思考、體驗用英語與他人進行書信交流的過程,將語言學習滲透到學生生活中去,以培養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意識和能力。 四、文本解讀後,滲透情感,主題升華。 文本中所蘊含的教育因素不是顯而易見的,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不斷與文本對話,感悟文本,激活文本,挖掘文本背後的情感教育。其實教育教學過程是師生共同探求新知,形成能力,體驗情感,感受文化的過程。如6A《Unit1Publicsigns 》本單元的文本要點是圍繞著」公共標志」這個話題展開的各種活動。老師應引導學生挖掘文本的內涵進行情感升華。T:Inpublicplace,?S:W eshouldkeepquietandweshouldn'tshoutinpublicplace .S:.S: Weshouldn'. 通過滲透情感讓學生知道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公共場合,文明待人 ······6A《Unit2Ben'sbirthday 》同時我針對這節課進行情感教育,也就是讓學生課後調查父母的生日和所想要的生日禮物,讓他們也要了解和關心自己的父母,父母愛孩子,孩子也要愛父母。 總之,文本解讀與語篇教學密切相關,文本解讀策略的正確實施是提高語篇教學有效性的重要保證。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靈活運用多種文本解讀策略,提高語篇教學的有效性

⑵ 如何在小學英語語篇教學中運用文本解讀策略

在小學英語語篇教學中,許多教師沒有很好的運用文本材料和文本解讀策略,只注重單詞和句型的教學,忽視了讓學生在具體的語篇中感悟語言。課堂上老師側重於熱鬧的情景和知識點的講解,這樣導致了學生接觸篇幅較長的文本此類或遇到單詞、新句式立即產生了畏懼感,覺得束手無策。教師過分重視詞彙和語法教學,忽略了文本材料帶來的信息,這樣的教學是低效的或無效的。
文本解讀策略符合新課程的教學理念,在語篇教學中,應以「教材為本」卻又不拘泥於教材,幫助學生全面理解文本,最後運用文本中所學的語言於真實的語境中,達到語言輸出的目的。
一、文本解讀前,指導預習。
預習是有效的學校策略之一。如果學生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接觸文本,大部分學生難以理解文本內容,更無法抓住文本要點來復述課文。如6A《Unit1Publicsigns
》本單元的文本要點是圍繞著」公共標志」這個話題展開的各種活動,所涉及到的日常交際項目有介紹、詢問、忠告和建議等,其中以詢問公共標志的含義及其應答為重點內容。
在教學前,我們可以布置些作業,讓學生去搜集一些公共標志,這樣在教學中學生是帶著目的學習的,增強他們的學習效率。在進行對話操練時,我們不可能讓學生整篇來表演或復述,可以取其中的重點部分,這種簡化的對話既練了句型,又幫助鞏固對話的意思理解。
二、巧設練習,有效解讀文本。
根據文本內容的不同可以設計不同的練習,以此達到有效解決文本的目的。但練習的設計應有針對性、典型性和層次性。如6A《Unit7AtChristmas》本單元的文本話題是「談論物品的歸屬」,圍繞「贈予」和「被贈予」兩個主要線索展開。
課文的教學難點往往在於物品的來路和歸屬問題。所以在設置任務時,可以設計一個表格練習
,表格的一欄為物品、一欄為歸屬(to),最後一欄為來源(from)。從易到難安排閱讀,分層完成表格。最後按照表格顯示復述課文。
我在語篇教學中發現表格運用的效果非常好,文本解讀的有效性再次得到很好的體現。
三、文本解讀後,聯系實際,語言輸出。
學習語言的目的不僅僅是要求學生熟悉文本內容,還要學生把學習的語言運用到生活實際中去,這就是「學以致用」。在解讀文本後,教師應抓住文本中實用性強的語言,給學生一個語言輸出的機會。如在6B《Unit2Moreexercise》,
如6B《
Unit7Alettertoapenfriend》本單元教學結束後可布置學生一項作業就是寫封信給一個外國朋友或通過網上寫e-mail給網友。
教師要引導學生思考、體驗用英語與他人進行書信交流的過程,將語言學習滲透到學生生活中去,以培養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意識和能力。
四、文本解讀後,滲透情感,主題升華。
文本中所蘊含的教育因素不是顯而易見的,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不斷與文本對話,感悟文本,激活文本,挖掘文本背後的情感教育。其實教育教學過程是師生共同探求新知,形成能力,體驗情感,感受文化的過程。如6A《Unit1Publicsigns
》本單元的文本要點是圍繞著」公共標志」這個話題展開的各種活動。老師應引導學生挖掘文本的內涵進行情感升華。T:Inpublicplace,?S:W
eshouldkeepquietandweshouldn'tshoutinpublicplace
.S:.S:
Weshouldn'.
通過滲透情感讓學生知道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公共場合,文明待人
······6A《Unit2Ben'sbirthday
》同時我針對這節課進行情感教育,也就是讓學生課後調查父母的生日和所想要的生日禮物,讓他們也要了解和關心自己的父母,父母愛孩子,孩子也要愛父母。
總之,文本解讀與語篇教學密切相關,文本解讀策略的正確實施是提高語篇教學有效性的重要保證。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靈活運用多種文本解讀策略,提高語篇教學的有效性

⑶ 如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摘要] 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僅是學生繼續深造的需要,也是學生步入社會後生存與發展的需要,是現代教育的必然趨勢。教師必須轉變教育理念,在英語教學中尤其在閱讀教學中更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本文論述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理論依據,探討了培養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並結合教學實踐,介紹了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實施方案。

[關鍵詞]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自主學習

一、 提出問題

長期以來,由於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教師在教學方法上採用「說教式、填鴨式」,搞「一言堂」。教師付出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卻收效甚微。這樣的教學方法使學生處於消極被動的學習地位,教師缺乏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而當今世界,科技進步日新月異,學生即使在學校學到了最新的知識,這些知識也會很快老化。要讓學生能在一生中不斷地獲得新知識,適應信息化社會的要求,學校教育就必須以學生的發展為宗旨,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 autonomous learning )能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當前課程改革中關注學生發展的重要內容之一。教育部頒布實施的《英語課程標准(實驗)》明確提出「引導學生調整學習方式,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使他們具有終身學習的能力」 。而英語閱讀教學是英語教學中的重點內容。因此,教師必須注重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理論依據

關於自主學習的定義,文獻中有不同的描述。 Holec(1985)認為,自主學習是學習者管理自己學習的能力,其中包括確立學習目標、自我監控和自我評價等;Huttenen(1986)認為,自主學習是學習者對自己學習負責的意願和能力;Little (1990) 將自主學習看作是學習者對學習內容和過程的心理反應。余文森(2002)認為,自主學習是一種主動學習、獨立學習和自我認知監控的學習。概括地說,就是「想學」、 「能學」、 「會學」、 「善學」、 「堅持學」(龐維國,2002)。

近年來,很多學者根據喬姆斯基( Chomsky )的生成語言理論和克拉申(Stephen. D. Krashen )的語言習得論提出,人們使用語言的能力主要不是通過學習(learning)獲得的,而是習得的(acquisition)獲得的。「習得」是指學習者通過大量接觸和使用英語而潛意識地獲得英語。 「學得」則是學習者為了掌握英語而有意識地學習和研究該語言。 「對於任何一個學習者來說,這兩種過程都是必不可少的,並且往往是交織在一起的……」(蔣祖康,1999)。 因此,想要提高語言教學質量不應只在「教」上下功夫,而且要在學生用來習得語言的「策略」上做文章。

現代教育理論認為,教師和學生是教育活動中的兩個基本要素,學生是受教育者,但不完全是被動接受教育的,具有主觀能動性,一切教育的影響必須通過學生的主動積極性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因此,教育的一切活動都必須以調動學生主動性、積極性為出發點,使學生主動學習,善於學習。

從「教」的方面來說,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應以引導和激勵為主攻方向。必須從激發中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的興趣入手,促使學生在英語學習活動中確立自主探究的意識,開展自主學習的實踐,掌握自主學習的策略,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從自主探究走向大膽創新。

從「學」的方面來說,學生必須在教師的逐步引導下,在知識學習、技能訓練、學習策略的具體實踐中,不斷增強自主意識,確立適度的自信心,充分發揮自身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達到在實踐中「創造自身」的要求,並不斷增強克服各種障礙的主體能力,獲得生動、活潑、獨立、主動的發展。

三、主要策略

限於水平,本文介紹的策略主要有:指導方法,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營造氛圍,確保學生的自主學習地位;自我調控,使學生學會自主學習精心設計;在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等。

1、 指導方法,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師日復一日地耐心細致的引導和培養。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是學生從不會到會,從被動到自主學習的關鍵。首先,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在情感方面先自主起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其次,積極發揮學生的能動性,鼓勵和督促學生積極、主動、自覺地管理自己的學習活動,嘗試自我調控學習的方法、節奏和進程。其三,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大膽放手讓學生獨自學習,讓他們自己去感受、觀察、分析和思考,從中掌握知識,提高能力,從而盡可能的擺脫對教師的依賴,增強自主學習能力。

2、 營造氛圍,確保學生的自主學習地位。贊可夫認為:「課堂上應該創造一種使大家愉快、有強烈求知慾的心理氛圍。」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就必須為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的氛圍。這就要求教師有民主的教育觀念,要有正確的學生主體意識,要積極開展學生主體的語言實踐活動,才能讓學生自主地學習。教學要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自己去學。教師要按照學生學習英語的認知規律去思考學生將會怎樣想;學生在思考時可能會遇到什麼思維障礙以及怎樣啟發學生去突破,創造真正意義上的讓學生參與嘗試的機會,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3、自我調控,使學生學會自主學習。自我調控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一個重要環節。自我調控能力的培養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的年齡、學習能力、自控能力等的異同,選擇恰當的切入點,進行持續的培養和訓練。首先,幫助學生摒棄畏難情緒,改變自身被動的學習態度,讓學生活躍起來,興奮起來,行動起來。其次,加強學習計劃性的指導。有計劃的學習是學習行為控制的第一步,它可以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有條不紊的學習和思考的習慣,從而提高自我監控的水平。第三,不斷反思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優勢與不足之處,增強自我意識,調整學習策略(陶純恭,2002)。

4、精心設計,在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英語教學的實質是交際,是通過活動表現的。活動是更新教學觀念,開創英語教學新局面的一個重要支撐點,是轉變教學方式的關鍵。閱讀教學中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是通過學生參與活動來實現的,因此要精心設計主體活動,讓學生充分展示各自的特長,體驗到學習成功的喜悅,再把成功的喜悅化作學習的動力,並誘發為更為主動的參與,更為積極的思維,從而使主動參與學習成為一種持久強烈的意識,最終形成學習的內在機制,實現自主學習。

四、實施方案

本文的實施方案主要圍繞課前、課中、課後的三時段,課前、課中、課後的網路教學以及指導學習策略等展開討論。

1、課前:指導學生有序預習。

英語的課文閱讀教學,預習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學生預習的質量對課堂教學有著很重要的影響。指導學生有序預習,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習效果的重要途徑。教師應具體指導學生預習的方法,讓學生自己編寫預習提綱,通過預習來理解文章。其操作要點是:(1)、概括文章的段落大意;(2)、說出或寫出文章的中心思想;(3)、回答若干關鍵性問題;(4)找出文章中的常用短語與常見句型。通過有序預習能力的培養,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2、課中:運用多種教學方法。

(1)、有效的課堂提問。課堂提問會使學生的學習目標明確化、具體化,而目標明確又是推動學生主動學習和克服困難的內在動力 (徐育兵, 2005)。學生會循著教師精心設計的課堂提問主動積極地閱讀語篇信息,理解語言現象,解決語言問題。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始終是學習的主體,因而會有強烈的成就感,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濃厚興趣,進而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方法和習慣。教師的提問要講究技巧,應盡量避免學生機械回答的簡單問題,多提一些能讓學生開動腦筋的啟發性問題。以教學SEFC Book2B Unit 14 Freedom Fighters 中Reading I Have a Dream 為例,即可提下列開放性問題What does Luther King, Jr mean by saying 「This 『wait』has almost always meant 『never』」? What can we learn from Martin Luther King ? 此類問題可以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幫助學生從被動聽課、機械記憶中走出來,引導學生充分開發學習潛能,積極自主的學習新的知識。

(2)、小組交流和討論。待學生熟練掌握了課文內容、對課文的理解達到一定的深度後,教師可組織小組交流和討論。可把學生分成4人小組,先組內討論,使每個學生都有機會表達自己的觀點。例如,在教學高二Unit 17的閱讀文章 Disabled?Not me!時,即可設置這樣的問題::How do you understand the title?讓學生展開討論。這樣,課堂上既有師生之間的縱向交流,又有學生之間的橫向交流。通過全員參與,踴躍發言,增強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加大了英語信息輸入量,使學生的英語語言知識更具交際性,同時訓練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3)、開展辯論活動。新課程標准《高中英語》教材中,可設計辯論的主題有許多。例如: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Cloning; Don』t judge a person by his appearance等。在英語閱讀教學中開展辯論活動,營造了學生主體意識的情趣氛圍,培養了學生逆向思維和發散思維的能力。參加辯論活動之前學生會根據正方或反方辯題的要求,查閱有關資料,通過閱讀、思考,確立論點、論據、和論證事例。在此活動中,教師從「幕前」到「幕後」,學生則由聽眾變為實際參與者、活動的主體。他們熟練地運用課文知識並轉化為己用,思維處於興奮和積極探索狀態中,有利於持續的自主學習。同時,辯論活動給學生一個自主分析思考問題的空間,在感受一次次成功喜悅的同時促進了自主學習能力。

(4)、運用歸納法。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以達到整體感知課文的目的,並歸納該類文章的特點。運用歸納教學法,更多地關注學生這個閱讀主體,尊重學生的閱讀個性,易激發學生的閱讀體驗,激活學生的閱讀思維,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3、 課後:指導學生課外閱讀和課外活動。

教師應樹立「課堂與課外相結合,培養與提高並重」 的理念,指導學生課外閱讀和學習。如何將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英語課外學習結合起來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王治閑, 王翔, 2006 )。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可採取如下措施:

(1)、鼓勵學生自主閱讀。教師每學期可列出推薦書目;選擇與課文和作者有關的材料、其他融知識性、趣味性、思想性於一體的讀物供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同時應鼓勵學生閱讀自己感興趣的書。鼓勵學生自主閱讀的方式很多,如要求每個學生每學期至少交兩篇有關閱讀的文章(如書評或讀後感等),書目不限。

(2)、指導學生「讀」「寫」結合。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反之,寫作也必然要求學生有一定數量和質量的閱讀。將閱讀和寫作整合在一起,一方面它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了學生,學生將自己的生活體驗應用於寫作實踐中,突出了他們的學習主體地位。因此,這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一個重要措施。教師可指導學生採用閱讀擴寫法、閱讀仿寫法、閱讀續寫法、閱讀改寫法、閱讀縮寫法、寫讀後感及寫內容梗概等幾種方式。

(3)、引導學生「讀」「說」結合。讓學生自選喜歡的優美文章或段落,引導學生進行欣賞性閱讀,並在課堂上朗誦或講解。這不僅有助於學生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有利於學生學習語言知識和提高口語水平,更重要的是,在這過程中,學生的「讀」與「說」有機地結合起來,體會到了駕馭語言的樂趣,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好方法。

(4)、指導「節目式」活動。指導學生舉辦與課文相關的一些活動,如上完了「Necklace」後舉辦英語晚會,上完The Father of Science Fiction 一課後組織觀看科幻英文錄像, 上了A Garden of Poems 後演唱英文歌曲如 Waiting Here for You, 上了 A Taste of English Humour 後組織「英語小品大賽」。這一系列活動既能使課外活動更加多姿多彩,又能創造真實的學習環境。這些活動寓教於樂,是課堂教學的延伸與擴展(祖大慶,劉會民,2004)。更為重要的是,學生不再將學習視為被動的、外在的行為方式,而是一種主動的、內需式的自主學習活動。

4、網路教學:利用網路進行英語閱讀教學,指導學生藉助網路進行自主學習。

(1)、課前的網路教學。以SEFC Book 2A中 Unit 5 The British Isles 閱讀教學為例,課前教師布置任務:學生上網查詢下載有關British Isles的相關資料,可把全班分成4個小組,給出4個不同的任務,每個學生自願承擔其中一個具體的任務:

a) Collect useful information about the British Isles.

b) Find out the most important facts about the United Kingdom.

c) Find out the most important facts about Ireland.

d) Find out the sentences with prepositions off , to, on , in and their different usage.

學生在校園網上即可查找到資料。這樣,學生不僅可以了解與課文有關的背景知識,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還擴大了自己的知識面,更重要的是,在這過程中,學生體驗到了自主學習的樂趣。

(2)、課中的網路教學。教師可以利用網路教室來上閱讀課,指導學生利用網路查詢有關資料,給學生更多的空間去研究、探索、實踐和交流,進行自主性學習。每節課留出15—20分中的時間,由教師對學生進行抽查或組織小組活動,以考查其是否完成了布置的任務並達到了預定的學習目標。以教學SEFC Book2B Unit 14 Freedom Fighter中的閱讀 I Have a Dream 為例,筆者先將全班分成8個小組,給每個小組布置一個任務(比如: Martin Luther King』s Childhood, King』s Family, King』s Ecation, Conditions of the Blacks in the U.S.A, King』s Struggle, King』s Death, King』s Achievement, King』s Influence on America 等); 然後要求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 在網上查找關於Martin Luther King 的文字信息和聲像資料。學生對這樣的學習任務非常感興趣。在課堂上,各小組學生介紹了馬丁·路德·金的生平、家庭、受教育的情況、斗爭經歷、被謀殺的經過以及所取得的成就和影響。有的學生還在組內進行角色扮演,開展了「記者采訪馬丁·路德·金」的活動;教師最後引導學生開展了辯論:Has Martin Luther King』s dream come true in the United States now ?

在這節課中,充分體現了自主性學習,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高,參與性很強,其學習效果比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被動聽的教學模式好得多。

(3)、課後的網路教學。教師可從網上下載各種各樣集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科學性於一體的適合學生的閱讀材料,粘貼到指定的文件中,由學生上網自由閱讀;或鼓勵學生瀏覽一些英語學習網站,了解英美文化;教師還可以建立自己的網頁,開設不同的版塊,為學生提供交流的平台。它既照顧了不同學生對閱讀量的需求,又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5、指導學習策略。

葉聖陶先生說:"教是為了不需要教。" 教育不僅是要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教給他們學習的方法。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要在幫助學生正確理解閱讀材料的同時,有計劃地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和閱讀技巧,訓練和形成學生的閱讀技能。實踐證明,學生只有在掌握了有效的閱讀方法與技巧的基礎上才能獨立而又准確地閱讀,進而不斷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

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介紹以下幾種常見的閱讀指導方法。

(1)、指導學生學會快速理解文章大意的方法。如引導學生找所讀材料的主題句、用關鍵詞概括所讀的內容和抓住所學文章中的時間和空間順序或主要邏輯線索等。

(2)、 指導學生學會嚴謹思維和正確推理的閱讀方法。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運用啟發式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思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巧妙設置檢測題,以逐步培養學生分析與綜合、比較與分類以及抽象與概括等良好的思維習慣,進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3)、 指導學生學會正確分析句子結構的方法。

(4)、 指導學生養成檢查和復核的習慣。

五、結束語

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會學。學生能否自覺、正確地運用學習策略是造成學生成績差異的重要因素之一,加強對學生自主學習英語及獨立運用英語能力的培養是至關重要的。要記住「方法的掌握比具體知識的掌握更重要」,而且「方法的掌握必須在主體性實踐中實現」。 因此,英語教師必須跟上新《課標》的腳步,充分認識到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樹立學生是英語學習的主人翁的觀點,在閱讀教學中利用多種策略培養他們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使他們成為新時代真正意義上的英語人才。

⑷ 以下哪一項不是語篇教學時,推進語篇的方法

  1. 分析學情的「有效性」——明確目標

  2. 教師在拿到一篇語篇材料時,應該首先會對教材、學情做一個詳細的分析,做到心中有數。在明確這個語篇中的教學目標、分析了學情後,就可以對教學內容進行有效、精美的設計。

  3. 2.指導預習的「有效性」——有備而學

  4.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幫助學生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幫助學生有效地使用學習策略,不僅有利於他們把握學習的方向、採用科學的途徑、提高學習效率,而且還有助於他們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因此教師需加強預習指導,使學生有所了解、有所准備地進行語篇學習。

  5. 3.學中導入的「有效性」——情境創設

  6. 基本上可分為三個基本步驟:

  7. 激發學生學習動機,提供背景知識,引出話題。教師要想辦法設計有意義的情景,為學生創造產生語篇的條件。情境創設的方法有:①利用實物,巧設情境;②語言描述,引入情境;③利用動作、表情等體態語,展現情境;④利用圖片、簡筆唾、圖畫,展示烘托情境;⑤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模擬創設情境;⑥音樂(歌曲)伴隨,展現情境;⑦利用表演,體會情境;⑧教學光碟,移植情境。

  8. 4.把握主線的「有效性」——問題引領

  9. 教師首先要讓學生整體感知和理解課文內容,然後教師呈現與本課內容相關的問題,便於學生在理解的過程中抓住有用信息,抓住主要信息,使學生能聽、會聽語篇,加深對語篇的理解。同時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回答問題,提高學生說的能力。當然,教師還要注意所呈現的問題具有以下幾個特點:①問題要針對課文主要內容,如時間、地點、人物、數、事情、結果等;②問題要有利於理清文章脈絡和層次,使學生在問題的引領下整體把握課文;③問題所用句型貼近學生的能力,便於學生理解;④問題要有一定的坡度,有信息差,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能調動學生聽的積極性和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出示一些簡單問題,讓學生做到邊聽邊思考問題,把注意力放在對文章的整體認識上,而不使思維停頓在某一個音或詞上,從而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利用已有的語言知識進行搜索,猜測意義,預設內容的發展。

閱讀全文

與小學英語語篇教學策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