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教學設計的主要依據有哪些內容
小學語文教抄學設計的依據主要是2001年教育部頒布的《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實驗稿)的課程目標。與過去的語文教學大綱相比,《語文課程標准》最大的發展和貢獻就是系統地提出了三個維度的課程目標,也稱「三維目標」,即: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這個目標中,知識與能力屬於顯性目標,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屬於隱性目標。
『貳』 編寫教科書和教師進行教學的主要依據是 A 教學大綱 B課程目標 我感覺不太對,
大綱是教育的母法.
『叄』 選擇教學方法的基本依據有哪些
教育方法就是教育過程中採用的方法、方式或手段.
基本依據有,教學內容、教學對象、教學環境、教學可用工具等.
『肆』 選擇教學方法的依據有哪些
科學、合理地選擇和有效地運用教學方法,要求教師能夠在現代教學理論的指導下,考慮到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學生特性等因素,熟練地把握各種教學方法的特性,綜合地考慮各種教學方法的要素:
(1)教學的目的和任務;
(2)教學內容的性質和特點;
(3)教學對象的實際情況;
(4)教師自身素養及所具備的條件;
(5)教學方法的類型與功能。
按照教學方法的外部形態,以及相對應的這種形態下學生認識活動的特點,把中國的中小學教學活動中常用的教學方法分為五類。
第一類方法:「以語言傳遞信息為主的方法」,包括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讀書指導法等。
第二類方法:「以直接感知為主的方法」,包括演示法;參觀法等。
第三類方法:「以實際訓練為主的方法」,包括練習法;實驗法;實習作業法。
第四類方法:「以欣賞活動為主的教學方法」例如陶冶法等。
第五類方法:「以引導探究為主的方法」,如發現法;探究法等。
(4)教學的主要依據擴展閱讀:
教學方法論由教學方法指導思想、基本方法、具體方法、教學方式四個層面組成。教學方法包括教師教的方法(教授法)和學生學的方法(學習方法)兩大方面,是教授方法與學習方法的統一。
教授法必須依據學習法,否則便會因缺乏針對性和可行性而不能有效地達到預期的目的。但由於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處於主導地位,所以在教法與學法中,教法處於主導地位。
教學方法不同界定之間的共性:
⑴教學方法要服務於教學目的和教學任務的要求。
⑵教學方法是師生雙方共同完成教學活動內容的手段。
⑶教學方法是教學活動中師生雙方行為的體系。
黃甫全教授認為,從具體到抽象,教學方法是由三個層次構成的,這三個層次是:
第一層次:原理性教學方法。解決教學規律、教學思想、新教學理論觀念與學校教學實踐直接的聯系問題,是教學意識在教學實踐中方法化的結果。如:啟發式、發現式、設計教學法、注入式方法等。
第二層次:技術性教學方法。向上可以接受原理性教學方法的指導,向下可以與不同學科的教學內容相結合構成操作性教學方法,在教學方法體系中發揮著中介性作用。例如:講授法、談話法、演示法、參觀法、實驗法、練習法、討論法、讀書指導法、實習作業法等。
第三層次:操作性教學方法。指學校不同學科教學中具有特殊性的具體的方法。如語文課的分散識字法、外語課的聽說法、美術課是寫生法、音樂課的視唱法、勞動技術課的工序法等。
教師給學生布置探究性的學習任務,學生查閱資料,對知識體系進行整理,再選出代表進行講解,最後由教師進行總結。任務驅動教學法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也可以以個人為單位組織進行,它要求教師布置任務要具體,其他學生要極積提問,以達到共同學習的目的。
任務驅動教學法可以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獨立探索及合作精神。
過程教學法的教學重點放在學生的寫作過程上,強調在學生寫作過程中幫助他們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教師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活動,側重在語篇水平上指導寫作,包括構思、寫提綱、寫初稿和修改等各個寫作環節。教師的指導貫穿於整個寫作過程直至最後成文。
『伍』 教師進行教學的基本依據是什麼
教材是教師進行教來學的基本依據自,也是學生直接的學習對象,是理解課程內容並達成課程目標的媒介。
教材簡介:
教材是供教學用的資料,如課本、講義等。教材的定義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教材指課堂上和課堂外教師和學生使用的所有教學材料,比如課本、練習冊、活動冊、故事書等等。教師自己編寫或設計的材料也可稱之為教學材料。計算機網路上使用的學習材料也是教學材料。
『陸』 選擇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主要依據是什麼
1 得根據教學對像的特點來制定合理的教學活動
2得根據你教學目標的性質來選擇你的教學方法
3還得根據你的教學內容的不同來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
『柒』 什麼是課程標準的具體化,是教師進行教學的主要依據
教材是學生獲來取知識的重要工具,源也是教師進行教學的主要依據。是課程標準的進一步展開和具體化。
教材可以是印刷品(包括教科書、教學指導用書、補充讀物、圖表等),也可以是聲像製品(包括幻燈片、電影片、錄音帶、錄像帶、磁碟、光碟等)。
『捌』 確定教學目標的依據主要是什麼
一、聯系學生實際,確定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備課首要明確的問題,畢竟它決定著一堂課的教學內容,教學結構,教學方法和教學組織的形式,起著導向作用.
認真鑽研教材,是教學目標確定的首要依據:制定教學目標必須以《大綱》為准繩,以教材為依據,明確所教的內容在整個小學數學教學中所處的地位和作用,合理確定教學目標的達成程度.結合教學實際,認真鑽研每堂課的教學內容准確地把握教材內容,制定的教學目標才能突出重點,抓住關鍵點.
深入了解學生,是教學目標確定的必要依據:學生是否具備了學習新知識必須的條件,學生到底掌握了哪些要求掌握的知識,有多少學生沒有掌握?哪些知識學生可以自己學會,哪些知識需要教師去教?哪些地方可以作為學生的亮點出現?只有對學生有了相當准確、深刻的了解,才能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從而真正體現因材施教的原則.
二、精心設計「新課引入」
一個好的新課引入,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數學內容變得生動、有趣.教師在備課時就應該精心設計,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利用直觀、形象、具體的事物,創設生動、愉悅的情境,從而讓學生能在輕松、自然的情境下愉快地學習.
三、從實際出發,選擇合理的教學方法.
課堂教學要以最少的教學時間,獲得最好的教學效果,要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保證學生的獲取知識,發展思維能力,既要使學生學會,又要使學生會學、願意學,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時選擇最合理的教學方法,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組織教學.
四、以學生為本,設計合理的課堂練習
課堂練習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合理的課堂練習,是減輕課業負擔,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舉措.如果能以學生的知識自主構建的過程為出發點,根據知識的縱、橫聯系設計合理的課堂練習,就能展現獲得知識的思維過程,使學生弄懂知識的來龍去脈;就能讓知識 教學的過程成為學習材料的搜集整理、分析處理、最終內化成知識的過程;實踐與創新的過程.
一個好的准備練習,應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有利於學生掌握知識發展的線索,尋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提高獨立分析、解決問題能力.
一個好的嘗試練習,能引導學生動腦、動口、動手,去探索新知.而教師要設置思維障礙,以引起學生的認知沖突,讓學生能「跳一跳,摘果子」,並在知識的關鍵處、思路的阻塞處或學生的疑惑處加以引導、疏通、啟發.
一個好的鞏固練習,能加深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有利於能力的形成,糾正對新知識理解上的錯誤.在學生力所能及的范圍內,不斷的「跳一跳,摘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