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教案 > 歌曲教學法

歌曲教學法

發布時間:2021-01-14 07:45:14

㈠ 歌曲童謠英語教學法是根據什麼原則

童謠是符合兒童年齡特點的、有韻腳、有意境、有節奏、充滿童趣、朗朗上口的一種說唱形式。兒童歌曲比童謠更具音樂性。兩種形式都有詞,且符合兒童的年齡特徵,故作為一種輔助教學手段在小學英語教學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拍拍手,說說童謠,唱唱歌,做做游戲,在不知不覺中也打好了學習英語的基礎。那麼如何選擇兒童感興趣的、富有教育意義的、適合兒童說唱的、對英語教學有一定輔助作用的英文童謠和歌曲呢? 

一、         內容應有趣並為小學生所理解 
   小學生在小學雖說有了一定的母語基礎,完成了母語的掌握過程,但對英文還處於低幼兒階段。用英文理解事物的能力在低年級幾乎沒有,到中高年級也還不高。因此,英文童謠和歌曲使用的單詞應生動形象,歌詞在語言上不應太深,最好淺顯易懂,要能聽的清楚,為小學生所理解。否則他們只會機械地發出聲音,並不知其含意,也就難以引起相應的心理活動。 
   英文童謠和歌曲的內容,一般應選擇動植物、自然現象、日常用語、問候、道歉、交通工具、身體的各個部分、節日等,這些都是兒童日常能接觸到的、能隨時使用的感興趣的內容。他們對一些押韻的句子、象聲詞,甚至一些無意義的音節(如:wah, wah, wah, 
moo, moo, click, click)也感興趣。 
   另外,歌詞內容的選擇不但要注意不同年齡兒童的興趣愛好、理解能力和語言發展程度等,更要注意如何在他們已有的水平的基礎上,稍向前發展一步。若歌詞中適當的有幾個新詞彙,這對兒童英語的學習也能起促進作用。如在初開始學英語時,老師應根據所講授的內容選擇「Hello」,「How Do You Do」, 「Ten Little Babies」等歌曲,先用說唱(chant)的形式,在用演唱(sing)形式來學習。到了中高階段可選擇「Mary Had a Little Lamb」, 「Head Shouders Knees and Toes」等歌曲。 

㈡ 教學中常用的課堂導入方法有哪些

教學中常用的課堂抄導入方法有以下幾種:

1、欣賞歌曲

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文本需要選擇恰當的歌曲讓學生欣賞,可以營造一種特殊的氛圍來喚起學生情感的共鳴,從而將課堂自然導入。

2、觀察插圖

插圖這一教學資源常被忽略,要善於利用才會直觀形象,因此巧用插圖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感知和理解文本,從而達到課堂導入的目的。

3、復習過渡

為了讓同類知識提升到新的台階,學習就更需要原有的知識作鋪墊了,即以復習、提問、表演上節課開始,向學生提供新、舊知識聯系的要點。

4、直觀導入

直觀導入形象生動易於引起學生的注意,使學生在行、音、義三方面建立起直接的聯系,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所學的語言項目,也有利於加深印象,加強記憶。

5、設疑引入

教師可以在教學開始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提出形式多樣、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引導學生回憶、聯想、預測,或滲透本課學習的主題。

㈢ 幼兒園音樂教學法方案怎樣設計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多方言的國家,歌曲資源十分豐富。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歌曲的風格非常鮮明,其韻味、旋律以及歌詞中的語言都有極強的感染力,讓幼兒在民歌的海洋中徜徉,將提升幼兒的藝術素質,並使幼兒在體驗、感受民族歌曲的同時,增強幼兒的民族意識。 (1)發掘笑料--多種表演法。尋找民歌中詼諧逗趣的內容,並以此為切入點,引出教學內容,讓幼兒通過表演,熟悉旋律與歌詞體驗幽默情緒,感受歌曲的風格。如山東民歌《哈蟆》、河北民歌《回娘家》、《兩個蟈蟈吹牛皮》等。 (2)層層切入--多渠道參與法。不同民族、地域的民歌在語言上往往具有突出的特點,這些與幼兒生活經驗和環境不同的語言特色,對幼兒來講是有極大吸引力的,尤其是一些簡單、有趣、易模仿的詞或音節。如"巴扎嘿"、"哎喲喲"、"啷啷倉",針對這類語言特色突出的歌曲,採用"層層切入--多渠道參與法",能使幼兒充分體驗歌曲的風格,並用自己理解方式去表達出來。如《龍船調》、《劉三姐對歌》、《花兒與少年》、《太陽出來喜洋洋》等。 (3)探索特色--融入器樂法。民歌的特色除體現在語言上,最重要的是歌曲旋律,讓幼兒沉浸在婉轉的水鄉民歌,流暢的平原民族、嘹亮的高原民歌,高亢的山歌,悠揚的草原牧歌之中,將會給幼兒的身心和諧發展,藝術修養帶來終身益處。如《恭喜》、《阿拉木汗》、《小格桑》等歌曲適合採用此方法。 4.戲曲的教學策略 戲曲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其藝術性和思想性極高。隨著中國傳統文化進課堂的要求,我們讓幼兒通過感受名家名段,體驗多種戲曲的風格和文化,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內涵。 (1)詩韻交融法。將唐詩與戲劇曲調相結合,讓幼兒體驗唐詩美的同時,感受戲曲旋律的美,使詩與曲相互襯托,相互交融,提升幼兒對傳統文學的欣賞能力,這種方法可根據不同的詩風配不同的曲調。如抒情詩可配黃梅戲曲調,言志的詩可配京劇或豫劇的曲調。 (2)角色體驗法。通過欣賞體驗不同角色的外形、聲音、動作,讓幼兒體驗京劇中生、旦、花臉等行當的特點,如旦角唱段《蘇三起解》、《老生唱段》、《甘灑熱血寫春秋》。 5.流行歌曲的教學策略 時尚這一詞正在逐漸被現代人士認可,我們改編吸納了一些流行歌曲,如《東北人都是活雷鋒》、《讓愛住我家》、《波斯貓》,讓幼兒與環境互動、與文化互動、與時代的脈搏一起跳動。 音畫時尚法,充分利用媒體資源,讓幼兒通過欣賞MTV、FLASH、MP3等形式學習健康、有趣的流行歌曲。 總之,多元的歌唱教學模式,使原本枯燥的歌唱活動變得生動有趣,減輕了教師教與幼兒學的負擔,激發了幼兒的學習動機,促進了幼兒情感、創造性的發展,培養了幼兒的合作意識,幼兒的自主性得到了發揮,課堂成為"喚醒"和"激勵"的地方,在教師的"喚醒"和"激勵"下,使幼兒進入表現音樂的最佳狀態--"情在弦上",讓幼兒在關注中學習,在尊重中學習,在快樂中學習。

㈣ 音樂課三拍子教學方法有哪些

自學能力是學生對知識刻苦自學、自我探索、自求得之的能力。它不同於一般認識和感知能力,也不同於那種機械記憶能力,而是在教師指導下,在學生已有基礎性學力的基礎上,自覺主動地總結自己的學習方式、方法,積極組織和利用影響自己學習的各種因素,成功完成學習任務的發展性學力。自學過程實際上是一項復雜艱辛的創造性勞動過程,是不斷探索、發現、理解和掌握知識,開拓思路的過程。自學能力是一般能力的綜合運用,是教育目標的一個重要因素。如何培養學生的音樂自學能力、以至於養成良好的確學習習慣,我主要從課前、課中和課後三方面入手。 一、課前 在課前,我讓學生圍繞目標、收集與學習歌(樂)曲相關的資料、讓學生提前有備、有興趣而學。包括文字、音響、音像及相關歷史、地理等人文知識。比如、在教唱《七子之歌—澳門》這首歌曲時,我讓學生提前搜集當時中國屈辱的歷史背景,七子的地理位置等相關的知識。在教唱愛國歌曲時,我讓學生提前收集:今年2008年,在我們自己的國土上舉行的奧運會的精彩鏡頭、自己喜歡的奧運會的歌曲、運動項目、運動員等。學生收集到的資料,我盡量根據課堂時間一一在課堂上展示,並及時給予學生肯定!這樣可以鼓勵學生自學,培養自學習慣的興趣和動力。 二、課中 在課中,多讓學生享受自學的成功樂趣。在進行新課學習的過程中,老師除了重、難點部分正確引導外,一些稍淺顯的知識、放手讓學生去自學,這樣學生易獲得成功的喜悅!也給學生一次自我能力展示和體現的機會。隨著學生知識的增加、自學知識的范圍,也隨之增長。我在音樂課的教學過程中,歌詞部分的教學理解一般都讓學生自學,讓學生根據自己掌握的語文知識來分析歌曲的情緒:是歌頌的?抒情的?活潑的?還深沉的?……我在歌曲旋律的教學中,一些較難學習的歌曲,我在歌譜教唱之後,歌詞的填唱我會讓學生自學。留出一定的課堂時間給學生自己學唱。讓學生同桌兩人結伴自學:一人唱曲譜、一人唱歌詞;或者教師唱曲譜、學生唱歌詞。學生們通過自己的學習,會發現自己在會唱曲譜的基礎上,再加入歌詞就可以自己學會一首自己喜歡的歌曲了!體會到了自學成功的樂趣!也在培養自學的好習慣。 三、課後 課後學習是課中知識的延伸。因為課堂45分鍾的時間是有限的,教師要善於設疑,引發學生在課後繼續自學探索的慾望。繼續增長學生的綜合知識。比如,我在教唱《桑塔露琪亞》這首歌曲的時候,我們師生在課堂上圍繞主題、目標學唱了歌曲的曲譜和歌詞,了解了義大利這個多水城市多船歌的特點;也體會了船歌三拍子搖晃的特點;又欣賞了中國的幾首船歌。下課的時間快到了,我最後讓學生欣賞世界三大男高音演唱的歌曲《我的太陽》,聽完歌曲之後我接著質疑:同學們,你們知道世界三大男高音都是誰嗎?可惜已經去世的一位又是誰?他曾經在我們中國的紫禁城舉行過演唱會,唱過許多精彩的曲目,同學們不妨課後去了解……這樣,學生在好奇和興趣的驅使下,繼續著增長他們的自學知識…… 總之,培養學生良好的自學習慣立足長遠,要善於抓住最佳時機,要善於從低年級抓起,從淺顯的知識入手,將根基夯實!無論在課前、課中、課後,多留出時間給學生自己學習,教師對學生的自學成果及時給予肯定、表揚、肯定!讓學生自嘗甜果,從而引發學生自學的興趣、動力和慾望!日久天長自學習慣便隨之形成。 以上是我在教學中的一點體會,不足之處歡迎指導。

㈤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使用歌曲導入法

首先一定要結合課文,然後從各種渠道廣泛地找盡量與教學有關的音樂。輕音樂是個不錯的選擇!

㈥ 淺談初中音樂幾種教學方法

新的教學理念提出了以音樂審美為核心。重視感受與鑒賞,培養學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為首要的基本理念,要求以培養學生興趣愛好為動力,以面向學生全體為主,重視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造,倡導主動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提倡學科綜合,寓思想教育於與課堂教學之中。下面是我對如何上好初中音樂課談一談我自己的見解。
一、運用肢體語言教學,提高學生對音樂的感悟和理解
肢體語言屬於非言語性的語言,是由人的面部表情、身體姿勢、肢體變化和體位變化而構成的一個視像符號系統,是通過身體的動作來表達對音樂感受的一種方式,雖然它是一種無聲的語言,有時可以收到文字語言無法表達的效果,它既能表達情感態度,又能引發人的形象思維。在音樂教學中,教師合理恰當地運用肢體語言,可以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靈感,使學生具有豐富的想像力,還可以使學生提高他們對音樂的感悟和理解,同時提高學生的音樂感受和審美情趣,並且通過身體的律動還可以幫助學生理解音樂所表達的意思,從而進一步理解作品。如我在上一年級《大雨小雨》的時候,我讓同學們把手舉過頭頂左右搖擺來表示大雨,把手放到胸前左右搖擺來表示小雨,讓學生邊唱邊做。這樣不僅幫助我們改善了低年級自律性差的現象,同時根據歌曲的意思加上相應的動作,更加有助於學生對歌詞的理解和記憶。
二、充分發揮學生的想像力,通過表演與律動相結合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
在低年級的音樂課中,充分發揮學生的想像力,寓教於樂,對促進學生全身心健康發展、塑造創造型人才起到推動作用。學生天生活潑,好玩好動,好奇心強,想像力豐富,他們對音樂的感受總是通過各種動作表現出來。要提高音樂課的教學質量,上好音樂的入門課,教師應根據兒童好動、愛好游戲的心理特點,把少兒的音樂學習與游戲、舞蹈有機結合起來,把抽象的音樂概念、復雜的音樂原理以及枯燥的技能訓練轉化成生動有趣的游戲、舞蹈,使之形象化、具體化,讓少兒通過自身的活動,把聽、視、觸等各種感觀活動和運動、唱歌、表演、游戲、舞蹈等結合起來,從而把他們從座位的束縛中解放出來,讓他們既動口、動手、動腳,也要動腦,蹦蹦跳跳地進入音樂世界,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獲得音樂知識、技能,培養思維能力,同時也受到美的熏陶。在教學中,我們可以把每首歌曲都編成律動來滿足兒童活潑好動這一天性。教律動時,教師要打破以往「教師編、學生做」的模式,因為這種機械式模仿束縛了學生的手腳和大腦。教師要在教學中打破這個常規,讓學生自己聽音樂、自己去感受、自己去理解、自己去想像,把聽到的音樂通過自己的手腳去自行發揮、自我表現。如我在給二年級上《大鹿》這節課時,我大膽地讓學生自己去嘗試根據對歌曲和歌詞的理解編一些簡單的動作,站在講台上來表演。雖然學生的年齡小,編出的動作不是那麼標准,但他們的想像力特別豐富,一句歌詞能使他們想出很多種表達方式,而且學生的膽量也越來越大,有一些平時看起來不是那麼大膽的同學,也會積極舉手要求表演。通過這種形式不僅有利於樹立學生自信心,也利於學生良好個性的培養。
三、創設情境,讓學生感受音樂之美
音樂就好比是一股清泉,能夠給人帶來清新和愜意;音樂好比是熔爐,能夠陶冶人的情操,拓寬思維;音樂也好比是一桌大餐,能夠讓人嘗盡所有的喜怒哀樂。而長時間以來,我們都停留在傳統的教學觀念之下,採用的教學方式也都比較死板和單一,沒有讓學生在音樂教學中感受到音樂的重大作用,沒有體驗到音樂本身的實質和內涵。因此,在教育改革之後,我們首要做的就是更新教師的教學觀念,創造新型的教學模式,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教師的正確引導,真正地讓學生感受到音樂知識的魅力和內涵,並漸漸地對音樂知識產生興趣,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那麼什麼樣的教學方式才能夠讓學生真正感受到音樂的美呢?
研究表明,教師在音樂教學中,為學生創設輕松、愉悅、歡快的教學氛圍,組織帶領學生在這種環境下學習,是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知識的興趣以及讓學生體驗到音樂魅力的最有效的途徑之一。通過教師創設的情景,學生的情感便會很自然地融入音樂作品之中,然後在欣賞或是教師分析時學生聽得就會特別專注和集中,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和掌握就會十分全面和透徹。這樣也就會使學生從內心深處感受和體驗到音樂美的所在,有利於培養學生對音樂知識學習的興趣,有益於音樂課堂的順利進行以及高效率完成。
如《梁山伯與祝英台》這首小提琴協奏曲的欣賞,課堂教學中在欣賞這首曲子之前,我先把梁山伯與祝英台之間存在的美麗的民間傳說故事從頭到尾給學生進行了講述,而且在講述的過程中還伴有起伏不定的音樂。這樣就輕松地激起了學生對本節課所要欣賞音樂的好奇心。這樣,我就通過營造氛圍的教學方式激發了學生學習的動力,促進學生帶著濃郁的情感和興趣進入教師設計的教學環節之中,並時時保持一種積極的心態以及愉悅的體驗來學習和欣賞音

㈦ 學唱流行歌該怎麼入門

1、唱歌要用「氣」唱,練練深呼吸吧,剛開始唱高音不要用很大的力,(用氣)輕唱上去後,再穩定用力。

2、練自己的肺活量,多游泳,多跑步!多看一些音樂錄影帶,看一下其他歌手唱歌時的口型,多模仿!多唱,多練 。

3、發聲練習是歌唱發聲的一種綜合性基本技能的訓練,學習唱歌必須以最基本的發聲練習開始。 做獲得氣息支點的練習,體會吸與聲的配合,利用科學的哼唱方法,體會並調節自己的歌唱共鳴。

4、在歌唱訓練中「打開喉嚨」是十分重要的中心環節,它直接影響到聲音的好壞。「打開喉嚨」也就是將喉頭穩定在正確的位置上,口蓋積極向上收縮成拱形,舌根放鬆,平放在下牙齒後,牙關打開,下巴放鬆自然放下而稍後拉,這時候的喉嚨是打開的。

(7)歌曲教學法擴展閱讀:

練聲注意事項:

1、要注意保護好自己的嗓子,適當地練唱,發聲練習的時間,初學時20分鍾一次為宜,以後逐漸地加至半小時或一小時,(堅持每天練習最重要),絕對避免用全音量來練習。大聲地亂唱,容易使歌唱器官受損。

2、在沒有能力唱高音之前,切勿作高音練習,經常唱一組你最滿意的音,選擇曲目更要謹慎,不要唱不適合自己的曲目。每次練習應有新鮮感,精神集中,感興趣地練習。

3、練習時要多用慢的、短的樂句作為最初的練習。聲樂訓練特別需要時間,奇跡是沒有的。「百分之十的智慧,百分之九十的努力。」

㈧ 怎樣才能唱好歌,求流行歌曲 教學 視頻 或者方法

關於唱歌的技巧
一、 歌唱發聲器官的組成
聲音的形成是發聲器官協調工作產生的生理現象,這個現象的產生是氣息運動和聲帶振動所形成的物理現象,但歌唱的發聲運動又和我們平時說話的發聲有所不同,因而歌唱發聲又是一個物理的聲學、音響學現象。而進行歌唱藝術實踐又是一個復雜豐富的心理活動過程,因此我們的歌唱運動可以說是生理、物理、心理「三位一體」的行為。歌唱的發聲器官是由呼吸器官、發音器官、共鳴器官和咬字器官四個部分組成,它們是歌唱發聲的全部物質基礎,是歌唱發聲運動中的主要功能系統。

1、 呼吸器官
呼吸器官,即「源」動力,是由口、鼻、咽喉、氣管、支氣管、肺臟以及胸腔、膈肌(又稱橫膈膜)、腹肌等組成。氣息從鼻、口吸入,經過咽、喉、氣管、支氣管,分布到左右肺葉的肺氣泡之中(肺中由兩個葉狀的海綿組織的風箱構成,它包含了許許多多裝氣的小氣泡);然後經過相反的方向,從肺的出口處分支的氣管(支氣管)將氣息匯集到兩面三刀個大氣管,最後形成一個氣管,再經過咽喉從口、鼻呼出。與呼吸系統相關的各肌肉群,他們的運動也關繫到呼吸的能力,是歌唱「源」的動力和能量的保證。我們日常的呼吸比較平靜,比較淺,用不著使用全部的肺活量,但歌唱時的呼吸運動就不同了,吸氣動作很快,呼氣動作很慢。如果遇上較長的樂句,氣息就必須堅持住。而一首歌曲的高、低、強、弱、頓挫、抑揚變化,也全*吸氣、呼氣肌肉群的堅強和靈活的運動才能完成。

2、 發聲器官
發聲器官,即發出聲音的器官。它包括喉頭、聲帶。喉頭是一個精巧的小室,位於頸前正中部,由軟骨、韌帶等肌肉組成。聲帶位於喉頭的中間,是兩片呈水平狀左右並列的、對稱的又富有彈性的白色韌帶,性質非常堅實。聲帶的中間又稱聲門,聲帶是*喉頭內的軟骨和肌肉得到調節的。吸氣時兩聲帶分離,聲門開啟,吸入氣息;發聲時,兩聲帶*攏閉合發生聲音。聲帶在不發出聲音的時候是放鬆並張開的,以便使氣息順利通過。聲帶發聲,一部分是自身機能,一部分是依*聲帶周邊的肌肉群協助進行發聲運動。我們在聲樂訓練的時候,應該充分注意到這些肌肉群的功能作用,合理地運用它們,養成良好的習慣,避免在不正確的發聲習慣下唱壞了嗓子。還有喉嚨的上部與舌根之間,有一個很重要的軟骨,叫會厭。會厭的功能有兩個方面,一是起到聲門的保護作用,當我們吞咽食物和飲水的時候,它本能地自動蓋住氣管,讓食物通過時避免進入氣管,我們往往有時不小心喝水「嗆」了氣,就是會厭動作不協調所致。第二個作用是歌唱的時候,會厭豎起,形成通道讓聲音流暢地輸出。

3、 共鳴器官
人體的共鳴器官主要有胸腔、口腔和頭腔三大共鳴腔體。胸腔包括喉頭以下的氣管、支氣管和整個肺部。口腔包括喉、咽腔及口腔。頭腔包括鼻腔、上頜竇、額竇、蝶竇等。在歌唱中,由於音商的不同,使用這些共鳴腔的比例是有所不同的。一般來說,唱低音時,胸腔共鳴發揮最大,唱中音時口腔共鳴應用較多,而唱高音時主要是*頭腔鳴發揮作用了。如果我們能正確、合理地運用好這些共鳴腔體,並相互協調配合好,那我閃就能獲得圓潤、悅耳、豐滿、動聽的歌聲。

4、 咬字吐字器官
咬字吐字器官(即語言器官)包括唇、舌、牙齒和上齶等。這些器官活動時的位置和不同的著力部位,形成了輔音和母音(即語言)。發聲歌唱時,咬字、吐字器官各組成部分的動作比平時說話要更加敏捷而誇張。敏捷是為了使咬字准確清晰,誇張是為了使美化的母音或韻母通暢地引長發揮。所以語言器官是我們在吐字咬字時的物質基礎,也是我們學習吐字咬字時出聲、引長和歸韻的重要器官。聲音是歌唱的基礎,要訓練好聲音進行歌唱,首先要了解所參與發聲器官的構造和作用。歌唱運動的感覺遠不如看得見、摸得著的如鋼琴、小提琴訓練那樣的肌體運動來得容易,這就要求我們每個歌唱者要有敏銳的自我感覺,並在專業聲樂教師的指導下反復訓練,以形成條件反射去斷定自己的聲音是否正確,是否符合 聲器官運動的基本規律。還有一點要指出的是,上述各部分器官及它們的運動形式是歌唱的生理學為基礎,而這些器官的協調活動,則是在人體神經系統的調節與支配下完成的。任何身體的運動都受到心理的指揮或暗示,歌唱者的意志、情感、願望及舞台感覺等等,很大一部分與心理的因素有關,有時候心理的制約因素甚至比發聲技術更重要地左右著我們的訓練,我們應該充分注意到心理的重要性,當我們在歌唱時,尤其在台上表演時,則需將注意力集中在歌曲的內容與情感上,以情帶聲,而不要把注意力分散在具體器官的位置及活動狀態上。

二、 歌唱的姿勢
有人說:「姿勢是呼吸的源泉,呼吸是發聲的源泉。」唱歌訓練,首先要有正確的歌唱姿勢,沒有經過專業訓練的人往往不夠重視姿勢,姿勢的正確與否是直接關繫到發聲時各個器官配合的協調姿勢,姿勢的正確了,發聲各部分就能正常地工作,而不正確的姿勢,則往往帶來不正確的聲音。這好比我們的跑步運動員,賽跑時如果沒有正確的跑步姿勢,就會直接影響跑步的速度一樣。
正確的歌唱姿勢是:1、身體自然直立,保持自然放鬆,這里的放鬆絕不是松垮、癱瘓,它應呈現一種積極向上的狀態,也就是精神飽滿的狀態。2、頭部保持於眼睛向前平視稍高的位置,胸部自然挺起,兩肩略下後一點,小腹收縮,兩臂自然垂落,全身有一種積極運動的狀態。3、兩腳一前一後稍分開,前腳著力、身體的重量要平穩,重量落在雙腳上。4、面部,眼神要自然生動,眉、眼、嘴是五官中的重要部位,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因此在演唱中眼睛切記應當張大一些,不要眯起眼,虛著唱歌。5、嘴巴是歌唱的喇叭,應當張得開,放得松,切記緊咬牙關。6、還有歌唱時下頜收回,正確的感覺應該是彷彿由小腹到兩眉之間形成一條直線,脖子和後背、腰部連成一線,這樣才使氣息暢通無阻。7、演唱時可根據歌曲的內在情感賦予適當的動作,但動作要簡練大方,切忌矯揉造作,畫蛇添足。坐唱的姿勢與站立時的要求一樣,但要注意腰部挺直而不僵硬,也不要*在椅背上,注意臀部不要坐滿整個凳面,約坐1/3的面積,兩腳稍分開,自然彎曲,不能蹺腿坐,也不能兩腿交*疊起。

三、 歌唱的呼吸
學習正確的歌唱呼吸乃是歌唱藝術最重要和最必要的基礎。由呼吸控制的歌聲才是聲樂,呼吸是歌唱的原動力。聲樂界有「誰懂得呼吸,誰就會唱歌」之說,說明了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性,它確實是歌唱者首先應該學會的一項基本功。
歌唱時的呼吸與日常生活中說話的呼吸是不大一樣的。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通過說話交流思想感情,因為一般距離較近時所需音量就較小,氣息較淺,不用很大的力度,也不用傳得很遠,而且我們說話連續用嗓時間長了,嗓音就容易疲勞、嘶啞,這種說話的呼吸若用於唱歌就顯得不能勝任了。唱歌是為了抒發情感,是要唱給別人聽的。歌唱時面對的往往是大庭廣眾,須將歌聲傳至每個角落,因而要求聲音既要有一定的音量,又要有一定的力度變化,要有長時間歌唱的能力,並要求根據歌曲的需要,或長、或短、或強、或弱、或高、或低地有控制地輸送氣息,要做到這些,就不是簡單的事了。所以歌唱時的呼吸作為一種藝術手段,有它自身特有的一套規律和方法,它是一項技術性問題,是後天訓練出來的。
呼吸運動包含著吸氣和吐氣兩個過程。

1、 吸氣
用口、鼻垂直向下吸氣,將氣吸到肺的底部,注意不可抬肩,吸入氣息時使下肋骨附近擴張起來,腹部方面,橫膈膜逐漸擴張,使腹部向前及左右兩側膨脹,小腹則要用力收縮,不擴張。背部要挺立,脊柱幾乎是不動的,但它的兩側卻是可以動的,而且也是必須向下和向左右擴張的,這時氣推向兩側與背後並貯在那裡,保持住然後再緩緩將氣吐出。

2、 吐氣
唱歌用氣時,仍要保持吸氣狀態。這點很重要,就好比給自行車打足了氣,不能一下子放鬆了,這里還有一個保持呼吸的問題,要保持住氣息,就必須在唱的過程中永遠保持吸氣的狀態,控制住氣息徐徐吐出,要節省用氣,均勻地吐氣,這就是所謂氣息的對抗。在呼和吸的過程中,要注意呼吸僵硬的感覺,整個身體表情都應該是積極放鬆的,緊張的部位就是橫膈膜、兩肋,兩肋就像是一隻充足的氣球一樣,我們要讓聲音坐在上面,往下拉,不能讓氣球往上浮起來,也就是說要把氣息拉住,不能讓它提上來,這就牽涉到一個氣息支點的問題。

3、 唱歌時要有氣息支持點
支持點也就是聲音要有一個立足的地方,這個立足點也就是以橫膈膜及下肋兩側做支持點,當我們咳嗽或笑的時候,可以直接感覺到它的支持作用。沒有經過呼吸訓練的人,常常唱歌時,臉紅脖子粗的,青筋直暴,歌聲僵直,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來等等,都是與氣息支持點沒有保持住有關。反之,我們掌握了呼吸方法,有了支持點的感覺,那麼,當我閃歌唱發聲時,便會感到聲音彷彿落在我們所控制的氣息上,也就是說聲音是由呼吸來支持了,這種聲音不但悅耳響亮,而且能強弱自如地做出各種變化來。

4、 不同的樂句用氣是不同的
我們在進行胸腹式呼吸時,呼吸氣勢的強弱、吐氣的方法要根據所唱歌曲(或樂句)的不同要求有所不同。下面我們就介紹幾種不同的呼吸練習法。
1) 緩吸緩呼 這是我們在訓練和歌唱時常常採用的方法。就是胸腔自然挺起,用口、鼻將氣息慢慢吸到肺葉下部,橫隔膜下降,兩肋肌肉向外擴張(也就是腰圍擴張),小腹向內微收。這種吸氣要求自然放鬆,平穩柔和地進行,就像我們去聞花的芳香時的感覺一樣,聞花的感覺使我們吸氣吸得深,就像做深呼吸運動一樣,但吸氣時不要用太大的力,只要輕輕地挺住胸廓和上腹部,然後慢慢呼氣。呼氣時,注意保持吸氣狀態,控制住兩肋和橫膈膜,也就是控制住了氣息,使之平穩、均勻、持續、連貫地慢慢吐出。有一種感覺可以幫助我們體會呼氣時下肋和橫隔膜的保持狀態:就是在緩吸後做慢慢地吹掉桌上的灰塵的動作,這里需要長長地吹氣,也就是在做長音的呼氣練習,我們常說:「長音像吹灰,短音像吹蠟」,是一種吐氣的感覺。
2) 急吸急呼 急吸就是在很短的時間內,通過口、鼻迅速把氣息促而深入地吸到肺葉下部,並將氣息保持住,然後,按照緩呼的要求而呼出。我們在演唱實踐中經常要用到的,因為在歌曲的句與句之間、字與字之間的吸氣不通話你有很長的停頓時間,往往採用「偷氣」的辦法來吸入且要吸得不讓人發現,這就是急吸緩呼的作用。為了培養呼吸的控制力,我們可以採取一些練習曲及歌曲中的某些樂句做帶詞的練習,效果較好。卡魯索說過,歌者能否踏上成功之路,首先要看他對於呼吸器官的操縱和運用,是否建立了強固的基礎。

四、 歌唱的發聲
歌唱時的發聲和說話時的發聲是不完全一樣的,說話式的唱歌或放大了的說話,都是不對的,這會沒有色彩,不是音樂化了的發聲。所以說說話的發聲是不能適應歌唱的的需要的,我們必須講究發聲方法,幫助學唱歌的人把普通的聲帶磨煉成能發出優美、動聽、有持久力的合乎科學方法的、有藝術感染力的聲音來。

1、 喉頭和聲帶
喉頭和聲帶,是歌唱的發聲器官,是歌唱的核心部位,是通向整體歌唱的要塞,是打開歌唱藝術寶庫的金鑰匙。因此,了解和搞清喉頭與聲帶在歌唱時應處的位置和狀態是非常必要的。一般來說,歌唱時喉頭位置應該比平時說話時偏低一些(就像我們深吸氣時的喉頭感覺,因為吸氣時的喉位,比靜止時的喉位略低一點)有很多人把喉頭處於吸氣時的位置稱為「水平位」。在歌唱時字與字、句與句的轉換中,喉頭要始終處於這一位置,而不應做離開水平位的向上、向下,或向左、向右的移動,當然喉頭位置的穩定是在運動中的相對穩定,而不是僵死不動的穩定。就像浮在水面上的皮球永遠穩定在水面上的道理一樣,若把皮球比做喉頭,皮球浮在水面的狀態就好像喉頭穩定在吸氣位的狀態一樣。所以歌唱時的喉頭位置應始終處於低而自如的穩定位置和喉頭壁打開的狀態。

2、 打開喉嚨
在歌唱訓練中「打開喉嚨」是十分重要的中心環節,它直接影響到聲音的好壞。「打開喉嚨」也就是將喉頭穩定在正確的位置上,口蓋積極向上收縮成拱形,舌根放鬆,平放在下牙齒後,牙關打開,下巴放鬆自然放下而稍後拉,這時候的喉嚨是打開的。那麼如何能幫助初學者「打開喉嚨」呢?
1)「打哈欠」的狀態 「打哈欠」狀態可以讓口腔打開自然,放鬆,口蓋抬起,口腔內空間增長增大。所以在唱歌時,咽喉不要閉塞,要使咽喉張開,讓氣息自如地送出來,「哈欠」狀態確實是打開喉嚨的好辦法,也使歌唱者保證了一個很好的演唱狀態。在平時練習時,還可以用閉嘴的「打哈欠」,閉口打哈欠的時候,里邊的狀態也是開的、抬的,如果我們在唱歌的時候都能保持這個狀態的話,那你的聲音就不會是「白」的、「扁」的了,你的聲音就會是「豎的」、「圓的」了。
2)用「微笑」狀態來打開喉嚨 我們講的「微笑」不是光笑,而指的是把「笑肌」抬起來。「笑肌」抬起是要鼻、咽腔打開,大牙關打開,面部兩邊的笑肌(顴骨)呈微笑狀,這樣的微笑狀態可以使你的喉嚨打開,可以使你獲得高位置的聲音。「歌唱狀態就是里邊的哈欠,處頭的微笑」,這話很精闢。

3、 良好的中聲區
中聲區是唱歌的基礎,沒有良好的中聲區,就談不到其他的一切。我們應當重視中聲區的練習,多在中聲區下功夫,不要急於唱很高的音。練習時,我們先從中聲區以中、小音量練習開始,經過相當一段時間的鞏固以後,再慢慢向較高一點或較低一點的音域發展,初學者一定要遵循由易而難的循序漸進的原則,否則一開始就猛練高音,不但不會獲得正確的高音,反而會毀壞聲帶。中聲區應該*前,明亮,輕松流暢,不費力,這樣才能往上發展,為演唱高音打開通路。中聲區的聲音不要強求音量,而是要自然自如,要求音色優美和聲音的靈活性。每個聲部的重要音區都是中聲區。中聲區要做到吸氣深,呼吸力求自然,有彈性,積極向上,有支持點,喉頭穩定松馳,不論唱高、低不同的音,喉頭的感覺都在一個位置上,聲音要往外送,但又要使聲音從頭到尾保持在同一音型和位置上。我們常比喻說「聲音要像穿珍珠一樣,把每個音穿在一條線上」等等,就是說聲音要連貫、統一、圓潤。

4、 關於換聲區
當你從低音往上唱時,唱到一定的地方,就會感到困難,容易卡殼,這就是到了換聲區了,這時,你必須運用某種方法才能繼續入上唱。歌唱者首先應基本掌握了雖聲區的唱法,然後因人而異地作具體調整。有幾種方法大家可以實踐一下:
1)「倒抽一口氣」的動作 就是歌者在唱到換聲的音時(發母音的同時),做一個倒抽一口氣的動作,好像「嚇一跳」的生理狀態,讓喉頭稍向下,向後退讓,以使口咽腔充分打開,同時將中聲區歌唱時向上齒齦背後發送的氣息,隨著音高逐漸向上挪動,嘴也隨著逐漸張開,此時聲音感覺更向上,向更遠的前方發送。這時聲音就自然地進入了換聲區。
2)母音轉換手法 就是在唱到換聲區的時候提前讓聲音掩蓋一點,聲音暗一點,出氣量小一點,小舌頭抬起一點。在碰到換聲點時,有一點必須強調指出,就是你感到聲音唱上去困難時,甚至聲音感到要出現破音時,千萬不要變化發聲器官的形態,不要亂動,亂使勁,一定要堅持迎著聲音唱下去就可以了。其實換聲點的總是就是一個「混聲」的問題,就是真假聲結合的問題。掩蓋一些的聲音就是有了假聲的成分,但又不能全假,必須與真聲混合在一起,聲音的銜接才不會有痕跡,聲音才不會虛和空。所以學會換聲點的過渡也就學會了假聲的唱法,而假聲位置對唱歌、解決聲音的統一是大有好處的。

如何練習顫音RR
練習舌尖顫音的時候,舌尖輕輕向上捲起(輕到不費一點勁),輕輕接觸硬齶前部(輕到沒有多少接觸的感覺,總之要放鬆),用連續的呼出氣流吹動它,讓它自己振動起來。學會吹動舌尖以後,再學習同時讓聲帶振動。開始學習的時候寧可讓舌尖多顫動一段時間。實際語言里可能只要顫動兩三下就夠了。小舌顫音甚至可以用漱口的辦法讓小舌顫動起來。 可以設想,在大風中空氣很快流過高高煙囪的兩側,煙囪也會擺動起來。因為是使用氣流吹動的,所以說是伯努利效應的結果。那種運動方式的原理,是跟閃音不一樣的。舌尖閃音要*人用神經指揮肌肉去讓舌尖運動。 伯努利效應使飛機機翼產生升力,可以飛上天。或者說,機翼上表面的流線型比下表面的流線型長,飛機前進的時候,空氣流過上表面比流過下表面快,於是氣流壓向機翼上表面的負壓力大於下表面的負壓力,飛機就獲得了上升的力量。兩條船挨得太近會相向*攏或碰撞,也是那種負壓力作用的結果。 聲帶所以能夠振顫,主要是伯努利效應和彈性力的結果,不是神經脈沖指揮的。 補充一點。 練習發舌尖顫音的一開始,舌尖輕輕向上捲起,接觸上齶。與此同時舌面邊緣也要起作用,把口腔前邊的出口全都堵住。舌面邊緣用一定力量,緊*左右兩側的上齶和牙床。它們不參加顫動,只是使舌尖的活門縮小,同時使舌尖有彈性。也就是說,舌面兩側的邊緣是不動的。呼出氣流的壓力會把舌尖推開。如果吹不動舌尖,可能是舌尖太緊張(無聲),更可能是兩側漏氣(有 h...... 聲)。如果吹的時候聽到一聲 th...... ,然後舌尖停在外頭不動了,一定是缺少彈力,也就是兩側太放鬆,或者舌尖太緊張,也可能是舌尖後卷不夠。如果聽到的是一聲 tx......,是舌根太高太緊張。舌尖活門調得小一些,可能更容易顫動起來。舌尖向上頂得太緊,會聽到 trrr ,就累了。東北地區車把式的「得兒駕」就是 trjia…… 。關鍵是要學會 rrrrr 的輕松的顫動。 還有兩點: 1、增加與顫音發音部位相同的輔音,在音節當中體會舌的顫動。如:嘟——/tru/。練習時拉長音,注意力不要放在是否為舌尖上,而應放在氣流的體驗上。 2、音節末尾的顫音比較難發,根據個人情況可以隨意增加一個母音,之後再把該母音弱化。 千萬別控制,也不要企圖從閃音、捲舌音過度到顫音,一定別控制尤其是舌頭,多想一想疾風中的旗幟。

要練習顫音,先要知道它是怎麼來的.無非兩種辦法.一,兩個相差較小音程的音交替出現;二,氣息控制,使得同一音高間歇性重顯."抖喉結"比較接近第二種,不過不是氣息,而是聲門的閉與開實現,這樣控制起來難度極大.因為每次開與閉的度要高度一致,要不然音高無法控制.中低音還好說,但高音的時候,聲帶閉合度很高,留下的間隙十分狹小,要控製得如此精細就不太現實,很多時候是顫兩下,聲帶閉死,憋得沒聲音,要不就是放得太開,跑調了.

所以要用氣息控制,因為那時你的聲帶可以一直保持著相似的狀態,不用去理會它,並且氣息間隙性沖擊聲帶,就有了讓聲帶休息的時間,所以保持的時值反而更長.但這種方法要求氣息控制較好,停多長時間,起多長時間,保持多長時間要求相當准確.練習的時候可以放慢速度,先慢慢練,等穩定了,再提速.顫音。這可是很多朋友追求的東西,呵呵!很多人都會認為沒有顫音就不夠專業、不夠拽。殊不知顫音在歌曲里只是一種表達方式而已,沒有顫音就不能唱好歌嗎?其實不然。

顫音,實質是用氣息演繹歌曲的時候,強大的氣流沖擊口腔和鼻腔後部所產生的震動,小腹給予氣息的壓力產生了氣流。我倒不贊成流行音樂一定要用這樣死板的方式產生顫音,有些歌星通過喉結的抖動比如「劉德華」和嗓子眼的一緊一松的「張信哲」「做」出了顫音。這些都是一些小的技巧或是一種風格,但在很多高潮部分,他們也具有強大氣流的顫音。 所以,還是那句話, 氣息是根本。用了氣息,自然會有氣流的沖擊產生顫音。對於流行歌曲,有些低調的地方不需要像唱民歌一樣每個字都在氣息上,有時似一種悄悄話, 有時像一種無奈的嘆息, 不會有強大的氣流支持你的顫音,這時就需要你用一些小技巧來修飾你的尾音,我認為流行歌曲的顫音表現不完全*氣息頂出來,有時候抖抖喉結,控制嗓子眼裡的聲音也未嘗不可,只要整體在歌曲的氛圍之中不受影響即可,但是你一定記住,如果你沒有十足的把握把它做好的話,那你最好就不要現去模仿,特別是在錄音的時候。

沒有顫音的朋友如果鐵定對顫音垂涎三尺,就從模仿開始吧——多聽聽劉德華的歌。他的顫音我覺得很舒服,我就是從模仿他開始的。也可以模仿救護車叫喚。好笑吧?這只是沒有聲樂老師在身邊、一種自我揣摩的方法,當然不屬於常規的聲樂練習。發出「嗚嗚」的依次循環高低的滑音(稍快),他能讓你找到抖動喉結的感覺,慢慢的吧「嗚嗚」的發音轉變成「嗯嗯」的發音,再慢慢的轉成「你~」的發音,再唱一些「你」結尾的一句歌……呵呵,這只是一種感受喉結抖動的顫音方式,與氣息發聲不一樣,保准聲樂老師看了會氣死!但沒件事都需要循序漸進,慢慢揣摩,不妨試試。

不過你也可以這樣想,我覺得這段歷史時期流行強調顫音的唱法,也許再過5年後就不流行強調顫音的唱法了。 何必為了沒有顫音而苦惱呢? 顫音雖然能有效的渲染歌曲氣氛, 深沉而具有穿透力,但我也願意喜歡聽

㈨ 如何有效開展二聲部歌曲教學方法

前言:小學音樂教學中的而聲部合唱歌曲教學是音樂教師教學的一個難點,對我來說也是如此,偶爾看見蔡烯俐老師寫的這篇文章,經過刪減成以下內容,供自己及同行學習。
小學音樂課本很大篇幅都是以唱歌課為主,在三年級的時候開始加進了二聲部合唱。所謂合唱,就是指多聲部歌曲的每一聲部各有一組人演唱。合唱歌曲的表現力較齊唱歌曲要豐富得多,合唱更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聽覺和樂感。二聲部合唱教學是小學中高年級唱歌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很多老師也對教材中的二聲部合唱感到非常困惑,很多老師包括我自己在實踐中也覺得二聲部教學的難度比較大,在有限的音樂課堂內,很難完成這個教學任務.總結這幾年的教學,我覺得要做好課堂中的二聲部合唱,需要作為一線教師的我們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教師在音樂課堂中也要多注意培養學生的合唱興趣。因為只有「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我們可以先從欣賞優秀合唱作品入手,培養學生對多聲部合唱的興趣。在音樂課堂上給學生播放優秀、經典的合唱作品(最好是淺顯、旋律動聽、有特色的作品),甚至把我校合唱團同學的現場演出的光碟給學生觀看,用身邊熟悉的老師和同學的表演激發他們的興趣,讓學生在欣賞中盡情感受多聲部效果,建立和聲概念,了解合唱歌曲比齊唱歌曲增添了和聲要素,豐富了歌曲的表現力,從而使學生深刻體會合唱的作用和情韻。
其次,我覺得在小學低年段就要開始培養學生的合唱意識,加強音準的訓練,加強識譜唱譜的能力.學生從開始學習歌譜,就可以進行二聲部的單音訓練,讓學生從小就感受這種合作的學習。也感受二聲部單音的演唱效果。而且低年段的學生對歌唱的興趣也非常濃厚,可以在低年段就多進行歌譜的演唱,這樣為以後的歌譜學習就會打好堅實的基礎。
第三,我覺得音樂教師在進行二聲部歌曲學習的時候也應該注意,在剛接觸一首陌生的二聲部歌曲時,可以先由老師奏或唱第二聲部,與擔任第一聲部的學生合作,然後讓第二聲部的學生先輕唱,再逐漸放開聲音地跟自己一起唱,當感覺到第二聲部的學生較有把握後,自己的奏或唱隨機地大聲變為小聲,完整地變為要在某些攙音「扶」一下,待達到「火候」時,再讓學生兩個聲部合起來,這樣就「水到渠成」了。必要時,教師,可以反過來輔助第一聲部使之能順利地與二聲部合作。但在歌唱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注意提醒學生的歌唱狀態,用正確自然的方法演唱,避免大聲喊唱。
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也可以設計一些簡單的二聲部練習曲給學生們唱唱,讓學生分組唱各自不同的聲部,由自我學唱,到小組合作。比一比哪組唱得又快又准又好。總之,二聲部合唱教學在音樂課堂中確實也是一大難點,所以更需要我們花心思去探索解決除了對學生的要求外,教師也應不斷的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以滿腔的熱情、不懈的努力,堅持不懈地投身其中。在課堂有限的時間內,日積月累的對學生進行合唱訓練,並結合訓練對作品作一些藝術處理。把小學音樂課堂中的合唱教學提高一個台階。

閱讀全文

與歌曲教學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