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怎樣長大》教學反思
在趣味導入環節我以說說「我怎樣長大」為主題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談談自己是怎樣長大的在討論的過程中孩子們的積極性還是不錯的。通過這一環節的設計既促進了師生間的交流又導入了新課。在第一遍聆聽音樂時引導學生感受歌曲三拍子的節奏特點,從而復習三拍子的節奏特點和指揮圖這些都進行的比較順利,之後的節奏練習我認為可能是這節課設計的欠缺點,我把歌曲中前三小節的節奏提出來,請學生根據三拍子的節奏特點試著打打拍子,這時我發現孩子的臉上皺起了眉頭,我才發現這個節奏對於這個班的孩子來說可能比較難,所以在這一環節中我花了挺多的時間教授知識,但是結果沒有預期的好,孩子學的比較枯燥,掌握的情況也不夠理想,所以導致在學習新歌的過程中孩子們失去了學習的熱情,所以歌曲學唱的效果也不夠理想。所以我認為今天這節課教授的不是很成功。
通過課下的認真反思發現,導致這種結果的原因是在備課的過程中只重視對教材的重視,而忽視了學生的實際的知識基礎,也就是說只備了教材而沒有備學生。其實備學生比備教材還要重要,因為我們教學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掌握知識,學生才是主題,如果課堂教學設計只考慮到教材的學習而忽視學生,就會導致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所以今後我會在認真分析教材的同時,也要了解學生的知識的掌握情況,這樣才能設計出適合學生的有效課堂。
❷ 音樂教學反思 音樂教師如何做到有效備課
我們都知道,備課是上好課的先決條件,認真備課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在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應該怎樣備課,才能把以人為本的理念體現在課堂教學的全過程中,也是值得我們研究和探討的新問題。作為新上崗教師的我,在這一年多的從音樂教學中也領悟出來了一些心得體會。 我教授的學科是小學音樂,談到音樂教學的備課,我認為,我們首先要明確的是音樂教師要以什麼觀念來備課?其次就是音樂教師應該怎樣備課?即怎麼備、備什麼。1、 用盡可能多的時間去賞析你要和學生共同分享的教學內容 俗話說「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音樂教師備課的第一步就是吃透教材,怎樣做到吃透教材呢?一時要「鑽」進去,二是要「鑽」出來。 所謂「鑽」進去就是鑽研教材。首先是要熟悉教材,反復聆聽或演唱作品,其次才可深入分析教材的特點、結構、情感因素以及知識分布情況等;所謂「鑽」出來,就是創造性地使用教材。通過結合地區、本校和本人的實際情況,特別是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和學習實際對教材內容進行靈活處理,整合利用好各種課程資源,及時調整教學活動,讓音樂的本質特徵以及育人功能在教學實踐中得意充分體現。2、在了解和分析學生學習狀況上做文章 學生是教學工作的落腳點,是備課活動的最終服務對象。我們音樂教師應該從以往的「只見教材不見學生」的教學方式中轉變過來,既要分析教材,更要花時間去分析學生。因此,我們在備學生的過程中應突出的思考以下兩個方面的問題:(1)尊重學生。備課時要心中有學生,要充分了解學生,堅持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欣賞學生。(2)了解學生。首先要思考什麼樣的學習目標適合他們?什麼樣的方法能幫助他們最快有效地達到學習目標?再具體點,不同年級學生的情感、興趣需要是什麼?需要學生掌握的知識點又是什麼?他們已有的知識基礎、生活常識如何?聆聽樂曲時,他們真正感到困惑和難於解決的關鍵點在哪裡?最後「分層要求、尊重差異、據學而教、以學定教。3、確定音樂教學目標 音樂教學目標是音樂課堂教學的方向,也是進行音樂教學設計的依據,只有目標明確,教學設計才能有的放矢。因此,確定音樂教學目標是音樂教學設計的核心。在確立教學目標時,我們必須明確音樂教學目標的主體必須是學生而不是教師,因為判斷教學有沒有效益的直接依據是學生有沒有獲得進步,而不是教師有沒有完成教學任務。還應該明確教學目標的行為是可測量、可評價、具體而明確的。更應該明確一定要以《全日制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准》為向導,始終以音樂為本。4、准確定位教學重難點 音樂課中的重難點大體集中在節拍、節奏、音準、歌詞處理、歌曲表現等方面。一堂好的音樂課不光取決於教學內容生動、有代表性,教學目標科學、合理、有可操作性,在很大程度上還取決於老師對重難點的准確定位。如果老師主次不分、平鋪直敘,鬍子眉毛一把抓,教學重點抓不住,教學難點突不破,那教學就不可能達到預期的目標。 5、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 這是音樂教學成功的途徑之一。選擇教學方法應該與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相適應,因為任何教學方法都是為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服務的。教學中常用到的有體驗性、實踐性、語言性、探討性音樂教學方法等。在實際教學中,幾種教學方法不是截然分開的,而是根據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多種教學方法結合運用,靈活有效的實施於課堂之上。6、精心設計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包括:如何導入激活學生的已有經驗、如何鞏固學生已學的知識和技能、新授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和步驟、學習的反饋和評價時機等等。(1)創設情境、合理導入 情境的創設要考慮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接受程度,在創設情境、引入新課的同時,還要明確提出本節課的目標與任務。例如,在教唱《兩只懶烏鴉》一課時,老師用描述性的語言導入:「在一個美麗的小山坡上,有一棵又高有大的楊樹,楊樹上有個烏鴉窩,窩里住著兩只小烏鴉,風呼呼地刮著,這時窩破了個洞,你們想知道窩里發生了些什麼嗎?。。。。」這樣,使學生動心動情,學生急於想知道窩里發生的小故事,他們的學習興趣也就提高了。並且通過了解歌曲內容,學生進而也能很好的配合音樂用詼諧幽默的情緒去演唱歌曲,表現歌曲。(2)技能訓練,有機滲透 這並不是拋棄傳統音樂知識技能的學習和訓練,而是改變了他們的呈現方式。將音樂知識技能的學習和訓練有機滲透運用到音樂教學中,通過音樂的多種實踐活動,幫助學生更直觀地理解其意義。例如,在教唱《小朋友的家》一課時,可以將節奏練習這一環節,以趣味闖關形式呈現給學生,通過預先創設的情境,讓學生拍打出正確的節奏獲得進入迪士尼樂園的通行證。這樣,讓學生在快樂的情緒體驗中掌握歌曲節奏難點,從而達到教學目標。(3)依據不同的學習內容,從多角度設計學習的問題。 教學中每個環節就是一個一個問題的連接,每一個問題就是我們要學習的內容和我們要達到的目標,而且問題可以從多角度去設計,如創作的角度、審美的角度、表現的角度;也可以從相關文化的角度來設計問題。但是問題是起點,問題是主線,問題是過程與方法。新課程的實施,是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當中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所以問題過於簡單,問題不具有探討性,提出的問題對學生所學知識技能不具有挑戰性,這樣的問題設計就沒有意義。(5)再現新知,靈活結尾 一首優美的樂曲既要有激動人心的開頭,也要有耐人尋味的尾聲。音樂課的結尾可以是師生共同簡短的知識總結,也可以是老師一句滿懷希望的寄語,可以在師生共歌共舞中結尾,也可以在靜聽樂曲中結束。7、在「備全自己」上下功夫(1)體現自我 發揮自身優勢,使音樂教師個體獨具的專業基本功、個性魅力能在教學過程中得以張揚,努力形成較成熟、穩定的教學風格。(2)注重反思 音樂備課的教學反思貴在及時,貴在堅持,一有所得,及時記錄,有話則長,無話則短,可以將平時星星點點的啟發和頓悟、有特色的教學經驗和典型問題記錄下來,既要記成功之舉,也要記「敗筆之處」以寫促思,以思促教。在不斷自我審查與完善教學設計的過程中,走向備課的自我超越。 總之,音樂教學的備課是一種創造性的勞動,任何一節成功的音樂課都需要教師在課前做好精心的准備。作為音樂教師,除了要學習新的理念,研究教材,研究學生,還要不斷地掌握可行的教學策略,把課程標准、教學用書以及學生一起研究,把課本、備課本甚至於小紙條一起重視,讓我們的音樂備課真正產生「潤物無聲」的效果
❸ 教學反思反思什麼麻煩告訴我
1、對教學目標的反思
首先,知識、能力、情意三類教學目標的全面落實。對基礎知識的講解要透徹,分析要細膩,否則直接導致學生的基礎知識不扎實,並為以後的繼續學習埋下禍根。
其次,對重點、難點要把握准確。教學重點、難點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是教學活動中所採取的教學方式方法的依據,也是教學活動的中心和方向。
最後,對一些知識,教師不要自以為很容易,或者是滿以為自己講解的清晰到位,沒有隨時觀察學生的反映,從而一筆帶過。我們要隨時獲取學生反饋的信息,調整教學方式和思路,准確流暢地將知識傳授給學生,達到共識。
2、對教學方法的反思
第一,面向全體學生,兼顧兩頭。班級授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能照顧到絕大多數同學的因「班」施教,課後還要因人施教,對學習能力強的同學要提優,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加強課後輔導。
第二,注重學法指導。中學階段形成物理概念,一是在大量的物理現象的基礎上歸納、總結出來的;其次是在已有的概念、規律的基礎上通過演繹出來的。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改變以往那種講解知識為主的傳授者的角色,應努力成為一個善於傾聽學生想法的聆聽者。
第三,教學方式形式多樣,恰當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率。科技的發展,為新時代的教育提供了現代化的教學平台,為「一支粉筆,一張嘴,一塊黑板加墨水」的傳統教學模式注入了新鮮的血液。
最後,在教學過程中應有意向學生滲透物理學的常用研究方法。學生如果對物理問題的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將對物理知識領會的更加深刻,同時也學到了一些研究物理問題的思維方法,增強了學習物理的能力。
3、對訓練方法的反思
第一,解題要規范。對新生一開始就要特別強調並逐漸養成解題的規范性,其次再是正確率,規范性養成了,正確率自然就升高了。
第二,訓練貫穿教育全過程,促進知識向能力的轉化。
第三,訓練扎實,具有基礎性、針對性、量力性、典型性和層次性。
第四,作業要布置了必收、收了必批改、批改了必講評、講評了必訂正,做到反饋全面,校正及時。要求學生解題過程要做到多反思、歸納和總結。
4、對教學技能的反思
其一,講授正確,語言規范簡練。
其二,板書精當,書寫工整。
其三,教具的使用、實驗操作熟練、規范。
❹ 求一篇主題是學會傾聽也要擅於表達的說明文
善於傾聽,樂於表達的實踐研究
——小學高年級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的實踐研究
一、問題的提出
本人所在的農村學校,一半以上是留守兒童,平時由年邁的長輩照顧或其他親戚照管,有些父母一年半載回來一趟,與父母關系生疏,溝通很少,與被託管的監護人也很少交流,有些甚至是無法交流。有很多孩子不善言辭,溝通。隨著年級的升高,這些孩子上課更少發言,有些不敢說,有些不願說,有些不會說,有時課堂上很少見到爭相發言的局面,總是少數「紅花」幾支獨秀,還有很多「綠葉」一直是默默無聞的忠實聽眾,有的學生即使心裡知道,可羞於當眾表達,或怕說得不好引起笑話。公眾場合更是膽小,不敢發表自己見解,說話吞吞吐吐,所以應從小學低段就重視農村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高年級也應如此,讓我們的學生,個性飛揚,侃侃而談,善於傾聽,樂於表達。
二、問題研究的意義
1、社會實踐的需要。社會發展日新月異,人際交往的日益頻繁,口語交際能力作為人們日常交往的必備能力的重要性越顯突出。它關繫到人們生活中信息的共享,感情的溝通,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成效……
2、學生個人發展的需要。既是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需要,又是培養學生與他人交往,與周圍環境和諧相處能力的需要,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立足學生明天發展,著眼學生將來重要舉措。
3、課標的明確要求。《語文課程標准》總目標中明確指出:「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展合作精神。」課標的基本理念也指出:「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公民的必備能力。應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的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已經成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也成為了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成為學校德育的一個重要內容。
三、研究的目標
1、通過口語交際的訓練,讓學生能夠互動交流,鍛煉學生交際的膽量,切實提高口語交際的水平。
2、通過研究,總結口語教學的方法和經驗,為以後的教學提供理論依據和實踐案例。
四、研究內容和措施
一、立足課堂,讓交流興趣盎然
1、讓口語交際課異彩紛呈。
上好口語交際課,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針對教材中設計的「口語交際」內容,使學生通過典型話題的實踐,積累口語交際的經驗。上好口語交際課,需要做到:1、精心布置。教師要准備相關的教學材料,學生要准備有關的說話內容。比如:讓學生開展辯論,提前布置,讓學生收集資料。 2、創設情境,激發學生交際的慾望。寬松愉快的環境會使學生心情愉悅,樂於思維,敢於表達。利用各種方式巧妙地創設有利於學生口語交際的情境。3、全體參與,採用各種形式讓每個學生積極參與,而不是安靜的看客。4、即時評價。評價的目的是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發展,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善於將恰如其分的評價,引導,貫穿於整個課堂教學之中。
2、讓語文課堂暢所欲言。
語文課堂教學就是師生交往、生生交往的多維互動過程,每一堂課都為學生口語能力的發展提供了用武之地。教材中無論是感人至深的記敘文,還是形神兼備的優美散文,無論是生動有趣的說明文,還是意境優美,語言簡練的詩文,都是學生學習語言,感悟語言的優秀範本,所以語文教師在課堂上要有訓練意識,融口語交際訓練於整個教學過程之中。
(1)注重多層次互動,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組組互動,在多方位互動中,
無論是教師課堂提問,還是學生質疑、解疑都是進行口語交際的重要交流與溝通方式。質疑、解疑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共同解決問題的重要環節。提問要清楚明白,答題要准確、有條理,因此這個環節不僅能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在提出問題,解答問題過程中提高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2)競爭與合作互相結合。
在遇到問題時小組內相互探討,合作解決。小組之間又有競爭,小組交流後又全班交流,評議。交流合作過程亦即交際過程。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對別人的朗讀、答問進行評議和補充,在評議時,首先要求學生留心聽別人的朗讀、發言和答問,然後積極思考、判斷,敢於提出不同意見和補充意見,敢於爭論,從而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在小組中交流學習情況,在小組間展開討論、交流,互相評議等活動。這樣擴大了口語交際的訓練面,增加了學生口語交際的練習時間,學生從口語交際的合作中獲得社交能力和自我調整的能力。比如:概括一篇課文的主要內容,先讓學生思考,在小組交流,然後每一小組指名說,最後大家評議,誰說的意思比較完整,語言又簡潔,教師最後總結方法。
(3)利用好教材資源,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1、利用插圖,課文中的有些插圖直觀形象,生動有趣,能激發學生觀察、聯想和說話的興趣。教師要充分利用好這些插圖,引導學生進行說話訓練。2、復述課文。復述是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和課文中學過的主要語句,將課文的內容有條理、有重點地表述出來的一種教學形式,也是進行口語訓練的一種重要方法和途徑。3、創設情境,說說感悟,比如詹天佑學完課文讓學生面對詹天佑的銅像說說內心的情感。4、排演課本劇。有些課文故事性強,學生很感興趣,讓學生自編自導,既加深了課文人物的理解,又運用了語言,還讓學生學會交往與分工協作。
二、聯系生活,讓課前五分鍾百花齊放。
教師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題材,激發學生說話的興趣,進行口語訓練,這對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和快速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有著重要意義。 1、在課間交流中進行對話訓練,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課間交流中,要求學生對每一個話題的表述都盡量做到說流利、有條理地說准確,並注意選擇恰當的對話方式,形成良好的訓練氛圍和說話習慣,進行對話訓練。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在對話中不斷糾正錯誤,提高說話質量。比如:每周確立一主題,利用課前五分鍾,開展口語交際。如:「廣告回放」,一周內讓學生模仿感興趣的廣告,或設計一句廣告詞,一次可安排兩三個人表演廣告,評出各種獎,什麼勇氣獎,優秀獎等;「校園見聞」,可安排學生講校園內的見聞,可以是路遇破壞植物,可以是大同學幫小同學找飯盒,可以是小同學的有趣游戲;「暢談感受」一周內讓學生讀或講個小故事,同學聽後說說感悟或見解;「名著人物名片」 ,學生介紹感興趣的人物·····
四、創設溫馨集體,讓交流魅力無限。
1、即興交流,例如:班裡運動員即將參加片運動會,運動員第二天要出發了,我讓每位學生選擇一位或全體運動員說些鼓勵的話,運動員作出回應。回來取得一點成績後,又讓學生表示祝賀勉勵;班裡有同學過生日,我讓學生自發組織表示祝賀。說祝福的話或表演小節目。
2、毽子挑戰賽,第一輪學生自由組織,再選出優秀選手繼續挑戰,選手發表挑戰宣言,觀戰同學說說喜歡的選手的動作特色,在活動中讓學生更快樂,更自信,或表現自己,或贊揚別人或推薦自己。
3、還可以設計其他學生交流活動。
四、研究對象與范圍
本報六年級1個班學生。
五、研究的方法
本課題研究主要採用行動研究法開展研究。
六、研究的步驟
本課題研究分為四步進行
(1)准備、啟動階段(2009年9月—2009年12月):啟動課題,撰寫課題方案。
(2)實施第一階段(2010年1月—2010年5月)現六年級1個班進行實驗
(3)中期小結與調整階段(2010年6月—2010年8月):通過對實驗,分析、小結整改措施,再次進行調整實驗。
(4)實施第二階段(2010年9月—2010年11月):對下半年五年級新授課進行預設進行實驗,並對上半年五年級升入六年級學生繼續實驗,並於第一實施階段相比較,積累經驗。
(5)課題總結階段(2010年12月):撰寫課題研究結題報告,編輯課題成果。
八、研究的預期成果形式
結題報告1份(有效的授課教學片段、教學反思、活動情況介紹等)。
❺ 小學音樂 我怎樣長大 教學反思
《我怎樣長大》是第三單元足跡中的歌曲,歌曲的曲調優美動聽,三拍子的節奏特點使得歌曲在優美的同時富有動感。這首歌曲的歌詞看起來很簡單,但卻非常富有哲理,因此在教學中要指導學生理解其深刻的含義。而且這是首三拍子的歌曲,學唱時引導學生回憶三拍子的節拍特點和指揮圖式是這節課我將考慮的教學內容。本節課我設計的重難點是學會用優美抒情的聲音演唱歌曲《我怎樣長大》, 在唱歌實踐中,鞏固三拍子指揮手勢。
在趣味導入環節我以說說「我怎樣長大」為主題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談談自己是怎樣長大的在討論的過程中孩子們的積極性還是不錯的。通過這一環節的設計既促進了師生間的交流又導入了新課。在第一遍聆聽音樂時引導學生感受歌曲三拍子的節奏特點,從而復習三拍子的節奏特點和指揮圖這些都進行的比較順利,之後的節奏練習我認為可能是這節課設計的欠缺點,我把歌曲中前三小節的節奏提出來,請學生根據三拍子的節奏特點試著打打拍子,這時我發現孩子的臉上皺起了眉頭,我才發現這個節奏對於這個班的孩子來說可能比較難,所以在這一環節中我花了挺多的時間教授知識,但是結果沒有預期的好,孩子學的比較枯燥,掌握的情況也不夠理想,所以導致在學習新歌的過程中孩子們失去了學習的熱情,所以歌曲學唱的效果也不夠理想。所以我認為今天這節課教授的不是很成功。
通過課下的認真反思發現,導致這種結果的原因是在備課的過程中只重視對教材的重視,而忽視了學生的實際的知識基礎,也就是說只備了教材而沒有備學生。其實備學生比備教材還要重要,因為我們教學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掌握知識,學生才是主題,如果課堂教學設計只考慮到教材的學習而忽視學生,就會導致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所以今後我會在認真分析教材的同時,也要了解學生的知識的掌握情況,這樣才能設計出適合學生的有效課堂。
篇二:我怎樣長大教學反思
《我怎樣長大》是人音教材小學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足跡》中的一首歌曲,是故事片《燭光里的微笑》的主題曲. 影片描述了一位女教師在教育崗位上辛勤耕耘的感人事跡,塑造了「燃盡自己,照亮別人」的人民教師的崇高形象。這首充滿兒童情感的歌曲,風格清新、流暢,生動地表現了孩子們渴望長大的願望。本節課我設計的重難點是學會用優美抒情的聲音演唱歌曲《我怎樣長大》。五年級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音樂基礎和一定的接受能力,他們對音樂充滿了濃厚的興趣,大部分學生在演唱時能不喊唱,會用正確的方法演唱和控制氣息.從四年級時起,學生已經學習了豎笛的吹奏,並且能做到看譜吹奏,在本課我決定在五年級二班做一次大膽的嘗試——自學歌曲《我怎樣長大》
在初聽歌曲之後,我對同學們說「今天我們將用我們的小幫手——豎笛來幫助我們自學本課歌曲」話音剛落,就引起了一陣陣的討論聲。「老師將做自學前的兩次輔導,請同學們認真學習」教室里頓時變得鴉雀無聲。接著我范唱歌曲,只見學生們個個都認真的聆聽,還用手指按歌曲的進度指著。在范唱之後又做了豎笛的范奏,他們拿著豎笛認真摸索著指法,認真度真是空前。
自學開始了,同學們按照分開的小組開始了自學,只見他們先進行分工,分為吹奏和歌唱兩組,一起進行學習。教室里豎笛聲、唱歌聲、討論聲此起彼伏,熱鬧非凡。經過20分鍾的准備各小組閃亮登場,只見他們胸有成竹的走上前來,按照自己的分組進行表演,雖然還有一些樂句還不是太熟練和准確,但表演起來卻是很自信。
通過這次自學,同學們鍛煉了自己的豎笛吹奏水平,加強了同學之間的合作能力,增強了自信心。雖然出現的問題也有很多,但對於第一次嘗試來說表現確實不錯。
篇三:我怎樣長大教學反思
歌曲《我怎樣長大》是故事片《燭光里的微笑》的主題曲。由吳天忍作詞,徐景新作曲。影片描述了一位女教師在教育崗位上辛勤耕耘的感人事跡,塑造了「燃盡自己,照亮別人」的人民教師的崇高形象。這首充滿兒童情感的歌曲,風格清新、流暢,生動地表現了孩子們渴望長大的願望。
在學習歌曲第一段時,我讓一部分學生輕輕跟著音樂哼唱,一部分學生有感情地朗誦歌詞。使他們充分感受到少年兒童不畏風雨、健康成長的精神風貌。 第二段是二聲部,比第一段有一定的難度,所以這堂課重點是二聲部的教學。通過把學生分為兩個聲部,並進行角色分配,一個是藍天一個是小樹,2種聲音不同的音高分開練習,讓他們在練習中體驗小樹的成長。然後再有感情的完整演唱歌曲。最後利用這首歌進行情感教育,鼓勵學生向老師、同學說說心裡話,增進了師生、同學間的相互理解。
歌曲學會了,同時也進行了思想教育。可是在本節課的教學中,卻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需要改進和提高。比如二聲部的合唱教學,兩個聲部的學生在分開演唱時都還不錯,可當合在一起演唱時,兩個聲部的聲音還不是很和諧,所以這就需要在平時的演唱過程和教學中多引導練習。
篇四:我怎樣長大教學反思
生命教育是旨在幫助學生認識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熱愛生命,增強對生活的信心和社會責任感,樹立正確的生命觀,使學生善待生命、完善人格、健康成長。生命意識是學生良好的一種素質,但只是一種潛在的素質,有待於教師去喚醒和培育。有了正確的生命意識,才會有正確的生命態度,才會珍惜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音樂課作為隱性的課程,就要充分發掘教材,充分利用藝術美感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從而使學生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激發學生對生命的熱愛之情和對生活的創造熱情。
從生命教育的理念出發,本課我設計了一條情感線,就是借「小樹」是如何長大的,它除了離不開陽光和雨露,離不開土壤和養料之外,更需要「不怕風吹不怕雨打」的頑強意志。樹的長大尚且如此,人的長大又何嘗不是這樣呢?那如何讓學生唱出對「這樣就會長大」的喜悅心情,感受到長大後的甜美幸福的感覺,是本課需要達成的情感目標,也是一個難點。
一、情感先導,以情激趣
培養審美體驗能力,是音樂教育的主要核心目標,在課堂教學中應採用多種手段創設藝術氛圍,提高學習興趣。首先在在課始階段我設計了用音樂的方式來探討「長大」,從學生已學的歌曲《小樹快長高》導入,然後由淺入深模仿樹葉的沙沙聲,在旋律音程的上行中,在和聲音程音域的寬窄中聽覺體驗樹的「長大」;小樹長大成叢林,在松樹林和灌木林的旋律線對比中聽覺、視覺並用,充分感受高低聲部的旋律行進特點,提前化解了兩聲部學習的一個難點;小樹的成長,離不開陽光和雨露,離不開土壤和養料,小樹的成長還需要什麼?在目標引導下,同學們初次完整聆聽歌曲,在歌曲中找到了答案——小樹的長大更需要「不怕風吹不怕雨打」的頑強意志。樹的長大尚且如此,人的長大又何嘗不是這樣呢?接下來在歌曲學習中,在對影視音樂作品的感知、鑒賞中,以情感人,使學生了解電影角色在經歷了一件件事情後,慢慢長大逐漸懂事,從而遷移到自身,明白「我怎樣長大」的主題。在情感線的引導下,歌曲演唱的難點,把它安排在這么美妙的情境中,提前突破難點,提問強化了對難點句的學習。為下面順利學唱歌曲作鋪墊。
二、聆聽中體驗、實踐中發展
音樂課應體現音樂學習的基本特點與規律。在每次的設計環節上,我注重以聽覺為先導,動覺、視覺積極介入的審美感知方式,讓學生能圍繞著音樂本身展開豐富的想像,用音樂語匯、音樂要素分析作品,用動人的歌聲去歌唱,充分體現音樂學科本身的綜合。
教學過程中無論是起始階段、展開階段、深入階段、還是結束階段,實踐與體驗是音樂學習的核心環節。歌唱是音樂表現的重要方式,是音樂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如在為了提前解決兩聲部合唱難點時,用圖畫板畫出了一棵棵音符樹,又把這些音符樹根據旋律連成了高低起伏的音符山,在兩聲部音樂伴奏下,在音符山的重疊分合中唱准唱好三度音程居多的兩聲部旋律。還有在教學中,我還注重運用多種形式(演唱;音頻、視頻欣賞)讓學生去感受、體驗。在音樂實踐中,我妙用手勢,師生共同參與,各個環節在逐層深入的目標驅動下充分演唱:唱單音、唱旋律;分聲部唱、兩聲部合唱;以唱准音高為目標的唱和有強弱變化帶上感情的唱……,聽和聲、唱和聲、學歌曲,在音樂學習中充分實踐,竭盡全力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創造力、自主學習的能力與交流合作的能力。在互相交流、學習的過程中,體驗集體合唱,提高學生相互協助的能力,逐漸學會尊重他人,與他人合作。
另外,在教學的拓展環節中,我特意選擇了電影片段:王老師住院期間和同學們一起為小朋過生日的情景。在這個片段中,王老師為小朋在電台點播的歌曲《我怎樣長大》不但讓學生再次聆聽熟悉歌曲,其中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對話,表現出同學們謙讓、懂事、富有愛心的優秀品質,讓教室里的每一個人都感覺孩子們懂事了、長大了,從而了揭示了歌曲的主題思想,深化了對音樂的情感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