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請談談你對古琴曲 流水 的欣賞感受
《流水》來是古琴曲中自比較具有代表性的一首曲子,在內涵上傳達了流水之意,技法上充分體現了古琴的表現力。整首曲子一氣呵成,以滾拂的技法擬水聲,充分運用了散音和泛音的結合,兼有長距離的按音,將流水的特點表現的淋漓盡致。整首曲子以開頭的泛音為起點,恰似高山之上的流水,只是涓涓細流,隨著整首曲子的逐漸展開,水流之勢逐漸形成,無數條溪流在山澗中匯聚成為巨大的水流,流水與山石相撞,流勢稍一受阻變改變了原來的流徑,但立即又匯入整條河流,水聲隆隆,隨著水勢越來越大,河流逐漸又趨於平穩,整首曲子也由高潮轉入了平穩,最後曲子以泛音結尾,應和開頭的泛音的擬水聲,整首曲子大氣磅礴,渾然天成,充分體現了中國古代的「水」哲學。
B. 古琴曲《流水》的結構
琴曲《流水》歷史悠久。明代朱權《神奇秘譜》中《高山》、《流水》的題解記載:「《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樂山之意。後,志在乎流水,言智者樂水之意。至唐分為兩曲,不分段數,至宋分《高山》為四段,《流水》為八段」。此後刊載《流水》的琴譜多達30多種,它們的基本內容和精神一脈相承,也基本保持了8段的結構。清咸豐至光緒年間川派琴家青城道士張孔山在原第五、六段之間加了一段,成為9段。所加的這一段也就是為琴家們所著稱的 「七十二滾拂」。這一段增加了大量滾、拂的手法,模擬水流之聲,形象地描繪出汪洋浩瀚、急湍奔流的氣勢,是全曲中最突出、最精彩的部分。此本《流水》又被稱為「七十二滾拂流水」或「大流水」。現今琴人們所彈的《流水》大多采自張孔山的《天聞閣琴譜》。首段,起全曲水流之勢,隱約暗示全曲的主題音調。二、三段用泛音寫出山澗小溪潺潺、瀑布飛濺的各種泉聲。四、五段表現萬壑之泉由細流出山匯入洪流,並漸有洶涌之勢。自六段起,水流匯入浩瀚汪洋,急流穿峽過灘,形成驚濤駭浪、奔騰難擋的氣勢,傳達了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品格。七、八段為高潮之後的餘波,忽緩忽急,時放時收,漸漸平復。第九段以杳渺徐逝的氣象終曲。 這首琴曲充滿著人與自然的和諧之音,散發了天籟、地籟、人籟相知相合、渾然一體的氣象。此曲兼有抒情性和模擬性,虛實結合、情景相融、氣象高遠,成為最受琴家們青睞的琴曲之一。1977年8月20日,美國宇航局向外太空發射的「旅行者」號宇宙飛船上搭載了一張據稱能保存10億年之久的鍍金唱片,其中就有我國著名琴家管平湖先生演奏的《流水》一曲。
C. 請教,古琴曲《流水》中這兩個地方怎麼彈
這個指法叫做「盪猱」……
D. 關於古琴曲''流水''的典故!!急求!!
文獻記載,《高山流水》原為一曲,自唐代以後,《高山》與《流水》分為兩個獨立的琴曲。曲譜初見於明代《神奇秘譜》。《天聞閣琴譜》中的《流水》為清代川派琴家馮彤去的傳譜,曲調與《神奇秘譜》中的《流水》大致相同。在第六和第八兩段中增加了七十二滾指指法,從而使水勢洶涌、奔騰澎湃的效果更加逼真。
《列子•湯問》記載:伯雅善彈琴,鍾子期善聽琴。一次,伯牙彈了一首高山屹立、氣熱雄偉的樂曲。鍾子期贊賞地說:「巍巍乎志在高山。」伯牙又彈了一首驚濤駭浪、洶涌澎湃和曲子。鍾子期又說:「洋洋乎志在流水。」鍾子期能深刻地領會伯牙所彈奏樂曲《高山流水》的內涵。從此他們倆人結成了知音,傳為千古佳話。
朱權序雲:"《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樂山之意,後志在乎流水,言智者樂水之意。至唐,分為兩曲,不分段數。至宋《高山》分為四段,《流水》為八段。按《琴史》,列子雲:'……伯牙絕弦,終身不復鼓琴。'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1977年美國向太空發射的尋找外星人的太空船,就選有用中國的古琴曲《流水》製成的金唱片,演奏者:管平湖,演奏用琴便是這張被稱為明代第一琴的曠世寶琴寧王琴——飛瀑連珠。
E. 古琴大概學多久才能上流水
一周一次的話估計差不多10個月左右了,流水本身難度就不低
F. 古琴曲流水的滾佛到底要怎麼彈啊
名指向外連續摘過多根弦是滾,食指向內抹過多根弦是拂。流水的的滾拂要做得連續流暢,手的路徑是畫一個橢圓。
G. 古琴曲《流水》
「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 俞伯牙從小就酷愛音樂,他的老師成連曾帶著他到東海的蓬萊山,領略大自然的壯美神奇,使他從中悟出了音樂的真諦。他彈起琴來,琴聲優美動聽,猶如高山流水一般。雖然,有許多人贊美他的琴藝,但他卻認為一直沒有遇到真正能聽懂他琴聲的人。他一直在尋覓自己的知音 有一年,俞伯牙奉晉王之命出使楚國。八月十五那天,他乘船來到了漢陽江口。遇風浪,停泊在一座小山下。晚上,風浪漸漸平息了下來,雲開月出,景色十分迷人。望著空中的一輪明月,俞伯牙琴興大發,拿出隨身帶來的琴,專心致志地彈了起來。他彈了一曲又一曲,正當他完全沉醉在優美的琴聲之中的時候,猛然看到一個人在岸邊一動不動地站著。俞伯牙吃了一驚,手下用力,「啪」的一聲,琴弦被撥斷了一根。俞伯牙正在猜測岸邊的人為何而來,就聽到那個人大聲地對他說:「先生,您不要疑心,我是個打柴的,回家晚了,走到這里聽到您在彈琴,覺得琴聲絕妙,不由得站在這里聽了起來。」 俞伯牙借著月光仔細一看,那個人身旁放著一擔乾柴,果然是個打柴的人。俞伯牙心想:一個打柴的樵夫,怎麼會聽懂我的琴呢?於是他就問:「你既然懂得琴聲,那就請你說說看,我彈的是一首什麼曲子?」 聽了俞伯牙的問話,那打柴的人笑著回答:「先生,您剛才彈的是孔子贊嘆弟子顏回的曲譜,只可惜,您彈到第四句的時候,琴弦斷了。」 打柴人的回答一點不錯,俞伯牙不禁大喜,忙邀請他上船來細談。那打柴人看到俞伯牙彈的琴,便說:「這是瑤琴,!相傳是伏羲氏造的。」接著他又把這瑤琴的來歷說了出來。聽了打柴人的這番講述,俞伯牙心中不由得暗暗佩服。接著俞伯牙又為打柴人彈了幾曲,請他辨識其中之意。當他彈奏的琴聲雄壯高亢的時候,打柴人說:「這琴聲,表達了高山的雄偉氣勢。」當琴聲變得清新流暢時,打柴人說:「這後彈的琴聲,表達的是無盡的流水。」 俞伯牙聽了不禁驚喜萬分,自己用琴聲表達的心意,過去沒人能聽得懂,而眼前的這個樵夫,竟然聽得明明白白。沒想到,在這野嶺之下,竟遇到自己久久尋覓不到的知音,於是他問明打柴人名叫鍾子期,和他喝起酒來。倆人越談越投機,相見恨晚,結拜為兄弟。約定來年的中秋再到這里相會。 和鍾子期灑淚而別後第二年中秋,俞伯牙如約來到了漢陽江口,可是他等啊等啊,怎麼也不見鍾子期來赴約,於是他便彈起琴來召喚這位知音,可是又過了好久,還是不見人來。第二天,俞伯牙向一位老人打聽鍾子期的下落,老人告訴他,鍾子期已不幸染病去世了。臨終前,他留下遺言,要把墳墓修在江邊,到八月十五相會時,好聽俞伯牙的琴聲。 聽了老人的話,俞伯牙萬分悲痛,他來到鍾子期的墳前,凄楚地彈起了古曲《高山流水》。彈罷,他挑斷了琴弦,長嘆了一聲,把心愛的瑤琴在青石上摔了個粉碎。他悲傷地說:我唯一的知音已不在人世了,這琴還彈給誰聽呢?」 兩位「知音」的友誼感動了後人,人們在他們相遇的地方,築起了一座古琴台。直至今天,人們還常用「知音」來形容朋友之間的情誼。 後人有詩贊美曰:摔碎瑤琴鳳尾寒,子期不在與誰彈?春風滿面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
H. 流水 古琴 聽後感
《流水》充分運用「泛音、滾、拂、綽、注、上、下」等指法,描繪了流水的各種動態,抒發了志在流水,智者樂水之意。
流水:古琴曲,樂曲充分運用「泛音、滾、拂、綽、注、上、下」等指法,描繪了流水的各種動態。
第一段:引子部分。旋律在寬廣音域內不斷跳躍和變換音區,虛微的移指換音與實音相間,旋律時隱時現。猶見高山之巔,雲霧繚繞,飄忽無定。
第二、三段:清澈的泛音,活潑的節奏,猶如「淙淙錚錚,幽間之寒流;清清冷冷,松根之細流。」息心靜聽,愉悅之情油然而生。第三段是二段的移高八度重復,它省略了二段的尾部。
第四、五段:如歌的旋律,「其韻揚揚悠悠,儼若行雲流水。」
第六段:先是跌岩起伏的旋律,大幅度的上、下滑音。接著連續的「猛滾、慢拂」作流水聲,並在其上方又奏出一個遞升遞降的音調,兩者巧妙的結合,真似「極騰沸澎湃之觀,具蛟龍怒吼之象。息心靜聽,宛然坐危舟過巫峽,目眩神移,驚心動魄,幾疑此身已在群山奔赴,萬壑爭流之際矣。」(見清刊本《琴學叢書·流水》之後記,1910年)
第七段:在高音區連珠式的泛音群,先降後升,音勢大減,恰如「輕舟已過,勢就倘佯,時而餘波激石,時而旋洑微漚。」(《琴學叢交·流水》後記)
第八段:變化再現了前面如歌的旋律,並加入了新音樂材料。稍快而有力的琴聲,音樂充滿著熱情。段末流水之聲復起,令人回味。
第九段:頌歌般的旋律由低向上引發,富於激情。段末再次出現第四段中的種子材料,最後結束在宮音上。八、九兩段屬古琴曲結構中的「復起」部分。
尾聲情越的泛音,使人們沉浸於「洋洋乎,誠古調之希聲者乎」之思緒中。
出處:《列子·湯問》:「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講的是春秋時代,有個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藝高超,是當時著名的琴師。俞伯牙年輕的時候聰穎好學,曾拜高人為師,琴技達到水平,但他總覺得自己還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現對各種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師知道他的想法後,就帶他乘船到東海的蓬萊島上,讓他欣賞大自然的景色,傾聽大海的波濤聲。伯牙舉目眺望,只見波浪洶涌,浪花激濺;海鳥翻飛,鳴聲入耳;山林樹木,鬱郁蔥蔥,如入仙境一般。一種奇妙的感覺油然而生,耳邊彷彿咯起了大自然那和諧動聽的音樂。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彈奏,音隨意轉,把大自然的美妙融進了琴聲,伯牙體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境界。老師告訴他:「你已經學了。」
一夜伯牙乘船游覽。面對清風明月,他思緒萬千,於是又彈起琴來,琴聲悠揚,漸入佳境。忽聽岸上有人叫絕。伯牙聞聲走出船來,只見一個樵夫站在岸邊,他知道此人是知音當即請樵夫上船,興致勃勃地為他演奏。伯牙彈起贊美高山的曲調,樵夫說道:「真好!雄偉而莊重,好像高聳入雲的泰山一樣!」當他彈奏表現奔騰澎湃的波濤時,樵夫又說:「真好!寬廣浩盪,好像看見滾滾的流水,無邊的大海一般!」伯牙興奮色了,激動地說:「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這個樵夫就是鍾子期。從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這首曲子柔內有剛,靜中有急,給人以定心定神的感覺,明確地體現了自然生靈的安寧,與世隔絕的仙境,不摻雜任何煩惱憂愁。」本曲音調舒緩,猶如水花飛濺,高山流水,韻律和諧,好像身臨其境,在此我想到古人彈曲吟詩,喝著美酒,對月當歌的情景,真是讓我感慨萬分。
聽這首曲子,讓我感受到的不僅是為人的義氣道理,更給為了我一種平和心理的啟示,我們在人類文明的面前尚且無知,當你在黑夜聽完此曲仰頭夜空繁星的時候你會感慨我們在宇宙的面前更是不值一提,所以平和的心態對待人生外物,親近自然是我們應該追求的和諧境界。
我不知道作者在那個沒有多少外界誘惑的遙遠年代達到那種「超脫」,平靜,與自然和諧,與人情平和相處的境界是不是需要非凡的「敏銳情感」,但是我敢說在他們的時代,人與自然的矛盾依然是激勵無比的,要達到那種修養境界不是其人刻意的追索,而正是音樂本身讓他具有了那種意識。
我們的社會現在被「浮躁」的氣氛籠罩,講求與自然,人情和諧的修養也幾乎只能成為一種一相情願的夢想,或者僅僅是人們意識中的一種遙遠的傳說。「快餐文化」,「商業文學」給幾乎所有的「作品」塗飾上了「流行」的印象,一時間我們在流行中卻找不到流行本身了。
我們是渺小的,我們本身也已天生地丟失了「和諧」的潛質,只願望的是在知道了我們遙遠的同脈文明中曾有那麼一些追求「平和」,「完美」的人給我們留下了一些不知道是為了他們自己,還是為了「啟示」我們的嘗試。我只能說感謝他們,並且乞願我們的後半生有更多的人能有機會躲在喧囂的城市的角落在黑夜裡看著天空聽這一首《高山流水》。
I. 古琴曲《高山》《流水》有什麼區別
古琴曲《高山》《流水》區別為:宋時分段不同、明朝段數不同。
一、宋時分段不版同
宋朝時期分成《權高山》為四段,《流水》為八段。
二、明朝段數不同
明朝中葉時期,楊表正在《流水》中,卻在原第五、六段之間加了一段,是用所謂"七十二滾拂"的技巧盡情模擬泉滴水流的聲音的。分成《高山》為四段,《流水》為九段。
(9)古琴流水教學擴展閱讀
相關景點
一、高山流水亭
泰山經石峪有一座高山流水亭,傳說是伯牙撫琴的地方。此地風景恰切得詮釋了古琴曲《高山流水》的大神韻。概因此附會於伯牙與鍾子期知音的故事。
二、古琴台
古琴台,又名俞伯牙台,位於武漢市漢陽區龜山西麓,月湖東畔,相傳春秋時期楚國琴師俞伯牙在此鼓琴抒懷,山上的樵夫鍾子期能識其音律,知其志在高山流水。伯牙便視子期為知己。
幾年以後,伯牙又路過龜山,得知子期已經病故,悲痛不已的他即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後人感其情誼深厚,特在此築台以紀念。
J. 古琴鳳求凰教學視頻 古琴流水可以自學么 無弦堂古琴
古琴曲鳳求凰教學視頻可以看李程的講解視頻。
從網路上找就就行了。古琴流水比較難不建議自學
還是找老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