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班科學活動《動物是怎麼睡覺的》教學反思
幼兒對小動物的感興趣程度是非常明顯的而小動物是中班小朋友在科學學習領域的重要對象內,幼兒對容大自然中的各種小動物都充滿了好奇心,引導幼兒探索和發現小動物的不同睡覺方法和姿勢,可以有效的激發幼兒對動物生活習性的探索慾望。我進行過這樣一節科學活動,首先第一環節以帶領小朋友到森林公園做客的形式導入活動,請小朋友說出森林中小動物的名字,出示圖片。提問:森林公園的小動物們有的在睡覺,你們把它們找出來嗎?進入第二環節:出示大圖片說說哪個動物在睡覺為什麼?(幼兒自由發言)老師總結:馬——站著、蝙蝠——倒掛、丹頂鶴——單腳站立、魚——睜著眼睛睡覺、貓頭鷹——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等等。最後做游戲鞏固學習成果。老師說動物名稱小朋友做這個小動物睡覺的動作。活動延伸:小朋友睡覺的正確姿勢是什麼?教育幼兒要從小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和正確的睡覺姿勢。整個活動幼兒始終跟隨教師思路進行,由於活動中幼兒參與環節很多,所以幼兒的積極性一直保持很好,而且不同的睡姿不同的造型小朋友們學起來也特別興奮,在快樂的氛圍中理解了學習的內容,最後由小動物的睡姿延伸到小朋友的睡姿,使小朋友主動了解自己應該掌握正確的睡覺姿勢達到了上升後的教學目標。
②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學反思奇妙的線
奇妙的線教學反思 生活中到處充滿了奇妙而有用的線,「線」是無處不在的。老師和寶貝們一起張開好奇的眼睛,展開想像的翅膀,去認識和體驗「線」的千變萬化。用敏銳的視覺去發現,用細膩的心靈去創作,在充滿神秘的線的世界中盡情享受探索、發現和創作的樂趣。
③ 幼兒園中班教師教學反思總結以及不足,下學期如何去完善
孩子們從適應小班生活後,轉眼進入中班已快一年了,其間,班級事務忙碌煩瑣,我們做了大量的工作,孩子們的點滴進步凝集著我們的汗水,每份工作都值得去終結和反思。回首這走過的一學期,孩子們學會了很多,我也在與他們的交往中學到了很多,我和孩子們在共同進步,在園領導及各位家長的鼓勵和支持下,在我班老師共同的不懈努力下,圓滿地完成了各項工作,現總結如下: 一、思想政治方面: 作為一名幼兒教育工作者,要想完成教書育人的責任,首先必須具備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質,本人在本學期中,在園領導的領導下,積極參加各項政治活動,並認真揣摩各個問題,爭取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將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來。 二 、提高自身素質: 在班級工作中,我注意教書與育人的結合,根據幼兒的個性特點和實際情況因材施教,並且虛心好學,在園內召開公開課時,虛心向老教師請教,我班孫老師給了我很大幫助,認真給我提意見和建議,找出我教案及講課時的缺點,然後我盡量克服自身不足,在講課時有了很大進步。在工作之餘,我經常翻閱一些有關幼教方面的書籍,同時向有經驗的老教師請教,干中學、學中干,不斷積累經驗,使自己在授課水平上有所提高。我能認真履行教師職責、奉獻愛心,用身教去影響幼兒、教育幼兒,在工作中具備高度的責任感,對幼兒有愛心,細心和耐心。 三、保教工作方面: 在保教工作中,忠於職守,悉心關愛每一位幼兒,我們班老師為了盡快使孩子們適應集體生活,想盡辦法,開展了一系列的活動來幫助幼兒培養良好的生活、學習和衛生習慣。我們根據本學期教材、及中班幼兒特點。從活動內容的選擇,組織形式、教學方法的採用上,都盡量做到以幼兒為主體。使孩子們逐漸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在活動中也逐漸變得活躍了,各種能力都有了明顯的提高,自理能力提高了:學會了自我照顧(能夠獨立進餐、安靜的午睡、穿脫簡單的衣服,上廁所時不擁擠,學會了洗手、擦鼻涕、穿鞋子等原本不做或根本就不會做的事情)。並知道有需要時,告知成人或向成人求助。懂得友好相處。 在這個學期里,為了配合班主任做好班級工作,從做教具、布置環境、家長工作等,我都盡力配合班主任去做,並力爭做到更好。在此過程中,不懂的就學,不會的就問,雖然偶爾也有些失誤、丟三拉四,但是總體而言,瑕不掩瑜。在班裡幾位老師的共同努力下,家長對我們的工作表現出了極大的肯定,孩子們的進步也非常的明顯,看著孩子們一天天進步,一天天成長,並得到家長的支持和肯定,我們的心裡由衷地感到欣慰。 四、與班內老師共同合作: 學會合作,是現代人的又一基本素質。一個優秀的教師,應善於把自我完善與集體和諧統一起來。在這個集體中,每一個個體都具有優勢和弱勢,到處都有可學習或幫助的人。我始終以謙虛的態度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並熱心幫助人。和同事之間相互學習、幫助和合作促使我們共同進步、共同提高。 在班裡的三位老師的共同努力下,班裡的孩子在不同程度上都有了較大的進步,如: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能力、自理能力等方面的進步都十分明顯。 綜上所述,有播種就會有收獲,有付出就會有回報,天道酬勤,誠不我欺,我們經過了半年的播種與栽培,終於收獲了可喜的成績。但是我們也不會忘記在工作中仍存在有許多的不足與有待改進之處,我意識到自己還有多缺點:有時不能嚴格要求自己,思想上鬆懈就會影響工作,今後,我會針對自己的不足之處,向其他教師吸取更好的經驗,虛心學習,兢兢業業地工作,爭取更好的成績,爭取做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
④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土壤里有什麼》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了解寒假中應注意的安全和衛生,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回2、通過討論,激發幼兒答過新年的情感,教育幼兒愉快、合理地過寒假。
3、培養幼兒完整、連貫地表達能力和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活動准備:
《平安系列》安全教育視頻。
⑤ 幼兒園中班上學期科學領域《吃哪個部位》教學反思
幼兒科學教育是教師引發、支持和引導幼兒對周圍物質世界進行主動探究、幫助幼兒形成科學情感和態度,掌握科學方法,獲得有關周圍物質世界及其關系的科學經驗的活動。《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科學領域的目標為:「對周圍的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慾;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能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在幼兒園各種形式的科學教育活動中,如何科學有效地貫徹《綱要》精神,落實科學教育目標,其指導方法、策略的把握尤為重要。筆者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積累了「『情境』、『問題』、『操作』、『交流』」的幼兒科學活動指導策略,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一、情境創設科學知識以高度的抽象性和嚴密的邏輯性為特點。幼兒思維的發展趨勢是從直覺行動思維到具體形象思維再向抽象邏輯思維的發展而過渡,也就是說通過作用於事物的動作來主動地建構初級科學概念是幼兒學習科學的一個主要特點。為此,我們首選著眼於創設寬松和諧的教育情境,吸引幼兒樂於在與環境、材料的相互影響、相互作用中探索學習。
⑥ 幼兒園中班科學 什麼東西會滾 教學反思
活動設計背景 小班幼兒對各種事物都有旺盛的好奇心,特別是現代社會,各種玩具應有盡有。近日進行「汽車」活動時,幼兒對會跑的輪子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對於手上的任何東西都想試試,因此設計了這次實驗活動。從幼兒日常容易收集的覺得能滾動的材料入手,一起實驗,總結發現「滾動」這一有趣的現象。 活動目標 1、通過實驗發現哪些物品能滾動,什麼形狀的物體能滾動。 2、喜歡做實驗,喜歡分享交流自己在活動中的發現。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感知「滾動」現象。 難點:初步了解什麼現象是「滾動」。 活動准備 1、幼兒活動前收集的自認為能滾動的物體。 2、<<神奇的輪子>>電子書9-11頁 活動過程 一、觀看汽車圖片,說一說汽車的基本構造。 1、組織幼兒自由討論 2、請幼兒逐一發表意見 二、觀看電子書9-11頁 1、這些汽車的輪子一樣嗎?(有三角形、正方形和圓形的輪子) 2、你認為哪些輪子能跑起來? 三、動手實驗 1、這些小朋友收集的物品都能滾動嗎?一起來試試吧! 2、指導幼兒就地實驗。 3、請幼兒兩兩一組分享實驗發現。 4、教師和幼兒一起總結會滾動的東西的特徵(圓的)。 教學反思 幼兒對實驗活動的興趣比想像中要旺盛,有不足之處,就是關於「滾動」這一個詞,應該給予簡單的解釋:圓形的東西能滾動。
⑦ 幼兒園中班科學我家幾口人教學反思
今天的活動,孩子們表現的都非常積極和配合,都能按照我的預設思路順利的進行,在講出家人外形特徵時,觀察的非常仔細,講的也很清楚、完整。通過活動發現每一個孩子對家人的概念都是不同的,他們有自己的思維方式,因此,要時刻關注孩子的表現,及時進行相應的調整,給孩子提供、創設發展求異思維的空間,鼓勵孩子有不同於他人的思維方式。這次活動非常貼近生活,小朋友都有一個幸福的家,有很多人在愛著他們。
⑧ 幼兒園中班科學怎樣固定教學反思
幼兒科學教育是教師引發、支持和引導幼兒對周圍物質世界進行主動探究、幫助幼兒形成科學情感和態度,掌握科學方法,獲得有關周圍物質世界及其關系的科學經驗的活動。《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科學領域的目標為:「對周圍的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慾;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能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在幼兒園各種形式的科學教育活動中,如何科學有效地貫徹《綱要》精神,落實科學教育目標,其指導方法、策略的把握尤為重要。筆者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積累了「『情境』、『問題』、『操作』、『交流』」的幼兒科學活動指導策略,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一、情境創設科學知識以高度的抽象性和嚴密的邏輯性為特點。幼兒思維的發展趨勢是從直覺行動思維到具體形象思維再向抽象邏輯思維的發展而過渡,也就是說通過作用於事物的動作來主動地建構初級科學概念是幼兒學習科學的一個主要特點。為此,我們首選著眼於創設寬松和諧的教育情境,吸引幼兒樂於在與環境、材料的相互影響、相互作用中探索學習。在中班認識「圍巾」的教學活動中,張格雲老師和幼兒共同收集各種各樣的圍巾,把活教室布置成圍巾店,以「福娃貝貝」圍巾店的開業慶典為由,邀請小朋友光臨,小朋友在自由寬松的氛圍中自然地進入了圍巾的研究課題。在大班「水的沉浮」科學探索活動中,陸梅老師引導幼兒對多種容器內的水進行嘗試,孩子們非常興奮地把小手伸入手中,拍打水面、劃水、手掌壓水面……多種方法體驗接觸水的感覺,在愉悅的探索氛圍中感受水的浮力。在小班「能乾的小手」教學中,翁小靜老師首先為幼兒創設了豐富多彩的桌面操作游戲情景,幼兒自由的選擇穿珠、各種塑料膠粒、拼接插塑等玩具,在孩子盡興的桌面游戲操作中,翁老師與幼兒小聲交流,你在做什麼?你的小手真能幹……強調科學活動情境的創設既包括豐富的物質材料情境,也包括人際關系和諧愉悅的精神氛圍,在孩子科學活動的探索過程中,只有教師對幼兒行為的理解、認同、贊揚和尊重,才會給幼兒帶來滿足和自信,這種滿足和自信可以給幼兒帶來強大的科學興趣和動力。 二、問題引路在以自主性學習為主的科學活動中,教師的主導作用就是以問題的層層設置而得到體現的。環境的創設,材料的科學和豐富只是給科學活動提供一個良好的氛圍和前提條件,而幼兒的探索性思維還要依靠教師簡明而富有啟發性的具體問題來引路。所謂啟發性問題,就是設置的問題能在幼兒心目中形成科學的疑問,產生詮釋的懸念和探索的沖動。在《秋天》主題「拾落葉」活動中,大班劉靜老師的問題是:「你撿了幾片葉子?;它們是什麼形狀、什麼顏色的?」;「你發現這些葉子像什麼?可以把它們變成什麼圖形?」這三個層層遞進具有梯度的問題,讓幼兒一步一步地投入到觀察與創造的操作之中。在「有趣的數字」教學活動中,大班的幼兒面對著許許多多運用數字的實物——時鍾、日歷、車牌號、手機、搖控器、人民幣……,尤老師的問題是:這兒有些什麼物品?仔細比較一下這些物品上面都有什麼?這些物品上的數字有什麼作用?想一想生活中還有哪些物品上有數字?它們能告訴我們什麼?等等在這些問題的逐步啟發下,孩子們津津樂道地沉靜在「數字」的探究活動中,並通過聯想門牌號、衣服號、鞋號、電話號碼、神州六號火箭等感知數字的有趣及其與人們生活的關系。在小班「認識兔子」的科學探討中,張向榮老師在引導幼兒觀察兔子的外形特徵和生活習性後,提出:「為什麼小兔子走路是一蹦一跳的呢?」引起孩子們進一步研究觀察,有的小朋友說:「小白兔喜歡一蹦一跳的走」有的小朋友說:「這樣走象跳舞一樣,好看。」張老師:「仔細看一看小兔子的前面兩條腿和後面的兩條腿是怎樣的。」在張老師的進一步啟發下,孩子們終於發現小兔子的前腿短一些,後腿長一些的秘密時是多麼的開心和快樂。 三、操作實踐科學教育中的實踐操作活動是幼兒獲得真知的最佳途徑,也是幼兒科學認知的根本方法。在問題引路的基礎上,幼兒要樂於動手操作活動,通過親手嘗試操作過程來探索新知、收獲發現。然而,在以往的一些科學教育活動中,有些教師在引導幼兒操作認知中,還存在著走過場、形式化的表面現象。例如:在一次區級優課評選活動中,一節大班科學活動「拆裝圓珠筆」,師:這是什麼?幼:圓珠筆。師:這支圓珠筆有哪些部件組成呢?我們怎樣才能知道呢?把它拆開來研究研究後再裝上去怎麼樣?願意試試嗎?幼:正中得意地「願意——」。多麼好的一次操作實驗,可是,就在孩子們拆和裝十分投入的探討過程中,並沒有得到完全盡興的發揮。當時,有的小朋友單芯筆還沒有裝好時,老師就進入了多芯筆的拆裝環節;為了把握時間,在個別指導時老師又急燥地接過孩子手中的材料,代替把筆裝好;而且在少數孩子裝好多芯後,老師看時間差不多了,就趕快收場,應要求小朋友停止操作,完全不顧孩子還想繼續操作的感受,就急著進入介紹做法的交流環節,而沒有考慮到其餘大部份幼兒是否也同樣獲得這一拆裝成功的體驗。所以,我們在組織幼兒操作探索活動中,一定要以幼兒為主體,注重幼兒的操作過程,要耐心地等待孩子的探索實踐,站在孩子的高度和速度上和孩子同步探究問題,解決問題,不可急功進利,急於求成。 四、交流討論《綱要》科學目標第3條:「能用適當的方式,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語言既是幫助幼兒理清思維的工具,又是幼兒交流分享的手段。如果不引導幼兒表述他的操作與結果,那麼他們對有關的科學概念很可能是模糊的。在「認識磁鐵」這一活動中,李玲老師首先引導幼兒自由玩一玩,拿著磁鐵在室內外吸一吸,看一看磁鐵有什麼本領?第二個環節,集體交流中,鼓勵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發現,概括起來有兩種,發現磁鐵吸住了什麼和吸不住什麼。從而組織幼兒接著討論:「為什麼這些東西能被磁鐵吸住,而那些東西不能被磁鐵吸住呢」它們究竟有什麼不同呢?通過相互交流討論,孩子們終於獲得發現,原來被磁鐵吸住的那些都是鐵或鐵製品。第三個環節,「是這樣的嗎?我們是否要再次驗證一下呢?」李老師又以商量的口氣啟發孩子們到活動室內外去親自驗證一下,體現了科學探索的精神和科學的真實與嚴謹。最後,在組織幼兒玩游戲:找出紙包中哪些是鐵或鐵製品,孩子們不用考慮人人都知道用磁鐵吸的方法來鑒別,游戲玩得熱火朝天。就這樣,通過以上幾步的交流與操作,孩子們從初淺的、表面的、模糊的認識,逐漸上升到了「磁鐵能吸鐵」這一初步的磁鐵性能的概念性認識。所以,科學活動離不開交流討論,交流討論是引導幼兒進行初步歸納概括的必不可少的環節。幼兒的科學探索與創造活動時時出現在教育教學和日常生活中。對於教師來說,重要的是把握其指導的方法與策略。在寬松和諧的情境中,在充實豐富的材料中,在教師的教育智慧和師德素養中,無論是指向性的集中思維問題,還是開放性的啟迪發散性思維的問題,都象溫暖的春風、清新的春雨,催發著幼兒科學活動探索與創造的萌芽,促發著每一個孩子愉快地走進科學的宮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