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學教案 > 好的教學方法

好的教學方法

發布時間:2021-01-12 13:40:41

1. 小學數學常用的教學方法有哪幾種

對於那些成績較差的小學生來說,學習小學數學都有很大的難度,其實小學數學屬於基礎類的知識比較多,只要掌握一定的技巧還是比較容易掌握的.在小學,是一個需要養成良好習慣的時期,注重培養孩子的習慣和學習能力是重要的一方面,那小學數學有哪些技巧?

由此可見小學數學的技巧就是多做練習題,掌握基本知識.另外就是心態,不能見考試就膽怯,調整心態很重要.所以大家可以遵循這些技巧,來提高自己的能力,使自己進入到數學的海洋中去.

2. 職業教育有什麼好的教學方法

職業教育教學方法初探
教學質量涉及「教育理念、教學目標、課程內容、師資力量、教學方法和學員管理」等諸多方面。教學方法是課程內容、教學目標實現的重要手段,教學方法的選擇和運用應與課程體系、教學模式、教學組織形式和諧、統一。職業教育也不例外。

職業教育教學方法的現狀
我國職業教育起步較晚,僅20多年的歷史。大多職業學校(院校)基本上從原有的中專、大專改名而成,仍沿用以往學歷教育體制,雖然一直在嘗試教育改革,但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遠未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畢業生就業率和就業質量更難獲得用人單位、學生、學生家長的滿意。
職業學校的教學方法基本上與傳統教學方法相同,存在以下突出的弊病:
1.未「以學生為主體」,忽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創造性和自主性。
2.未「以能力為重點」,「填鴨式、滿堂灌」的教學方法較為普遍,強調灌輸忽視交流,雖然灌輸了一些知識,但學生能力增長幅度小、增長速度慢。顯然不能跟上「知識經濟時代,知識不是生產力,運用知識的能力才是生產力」的步伐。
3.未「以內因為驅動」,強調外因忽視內因,強調制約忽視創新,既違背了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的基本規律,也束縛了學生的創造性。
顯然,職業學校的教學方法的改革迫在眉睫!

3. 好的教學方法是怎樣的

個人認來為杜威的「從做中學」是自比較好的。雖然這不是一種教學方法,但是對於教師來說可以利用它來培養學生。
現階段,中國的教育主導還是延續了千百年來的傳統,這種教育方法只能培育出更多的中庸之才,而不能培養出諾貝爾獎獲得者。
美國崇尚杜威的「從做中學」,這在他們的課堂中可以發現,例如:計算10-6,教師會拿出很多長度不一的小木棍,學生的任務就是拿出10厘米和6厘米的小木棍擺好,然後找出一根小木棍,使之與6厘米的那根小木棍連接,長度正好等於10厘米的小木棍。這樣就能計算得出10-6=4。雖然速度是慢了點兒,但是學生掌握了方法,知道了10-6為什麼會等於4,而不是如我們的純粹背誦,而不知道其意義。
做中學,孩子不僅能夠學會知識,還能更好的理解知識,更能讓孩子得到學習的快樂,學習的興趣,對未來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4. 孔子還提出了哪些好的教育教學方法

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在長期的育人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教育教學經驗和理論,孔子教育思想是我國教育思想寶庫里的一塊瑰寶。
孔子從教學實踐中總結了「學而時習」、「溫故而知新」、「學思並重」、「因材施教」等教育教學的原則和方法,這些都值得我們結合今天教學改革的實際,認真學習、繼承、借鑒和創新。

一、教學相長原則

《學記》明確提出「教學相長」,它源於孔子。孔子對教與學、師與生關系的認識是深刻的,辨證的。他認為只有很好地當學生,才能更好地當先生。他不但提倡學生要向老師學習,而且提倡老師要向學生學習,教學相長。他說:「聖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

現代教學理論認為,教學相長是一條教育規律,它反映了教學雙主體相互作用產生的一種因果必然聯系。《學記》有這么一句話:「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 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意思是說:只有通過學習才能知道自己的不夠,只有擔任教學工作才會真正感到困惑。知道不夠,才能回頭鞭策自己;感到困惑,才能不斷努力鑽研。所以說,教與學是相輔相成的。「教學相長」對於教師的要求,應該是明確教也要學習,教也是一種學習,這是至理名言,只有勤奮刻苦學習,包括向自己的教育對象學習,才能對教學規律有更深刻的認識,准確掌握和熟練運用;對學生來說,應是刻苦學習,從「知不足」而激勵「自反」,能從教師的「教」學會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實現學習遷移,培養自學能力。

二、啟發式原則

孔於是世界上最先提出啟發式教學的教育家。他認為教學應該注重啟發誘導,循序漸進,比古希臘蘇格拉底(前469一前399)提出引導學生自己學思索,自己得出結論的教學主張要早幾十年。

孔子認為,不論是培養道德品質,還是學習、掌握知識,都必須建立在學生自覺需要的基礎上,以現在的話說叫做有學習需要才能有學習動機;必須使學生自己對問題能加以深入思考,獲得切實的體驗和感受,才是有效和可靠的。為了引導學生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和習慣,孔於反對注入式的教學,主張啟發式教學。

孔子對啟發式教學是這樣表述的:「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對於學生,先讓他苦心思索,仍然領會不了的時候,再去啟發他;當學生經過思考,有所體會,但又說不出來的時候,再去開導他。比如對一個方的東西,教師已指出一個角的樣子,如果學生不能由此類推其餘三個角的樣子,教師就不必再告訴他了,因為他不肯動腦筋思考。「憤」與「悱」是學生學習心理狀態在外表面容和言語上的表現。南宋著名教育家、理學家朱熹在《論語集注》中是這樣解釋的:「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啟謂開其意,發謂達其辭。物之有四隅者,舉一可知其三,返者 還以相證之義。復,再告也。」這段話的意思是說,當學生經過相當時間還想不通時,就可以去啟發;學生雖然經過思考,又有所體會,但卻不能用恰當的言辭表述出來,這時候就可以去開導他。開導之後,讓學生再深入思考,以求融會貫通,觸類旁通。如今啟發式已成為廣大教師「授人以漁」,教學生「會學」的重要教學方法。 啟發式教學必須注意創設憤悱學習情境,必須啟發學生感悟自得,經過自己的思考獲得知識,經過自己反復訓練形成能力,用《學記》上的話說,教師只能「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通過設疑,鼓勵和啟發學生求異探新,感悟自得。學生不但學到了知識,而且領會到開動腦筋、探求知識是一種快樂的勞動,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三、溫故而知新原則

孔子日:「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為政第二》)。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復習舊的知識(學過的知識),能夠從中有新的體會或發現,這樣,可以做老師。這是孔子從自己教書育人的實踐中總結出來的一條規律,對於今天的教學工作仍然有指導意義。

認知學習理論認為,新知識的獲得必須建立在舊知識的基礎上。讓學生參與「溫故」,在教師的點撥下,通過思考,把新舊知識聯系起來,就能夠自動地「知新」。為什麼「溫故」可以「知新「?這是因為在「新」與「故」知識之間存在著直接的、必須的邏輯聯系,兩者組成了連續的、不間斷的知識序列。因此,「溫故」的結果才導致自動地「知新」。如果「新」與「故」之間的差距太大了,不能與學生原有的知識相關、相互銜接,那麼,「溫故而知新」是不可能實現的。溫故而知新是一種很重要的思考問題的方法,也是一種認知策略。例如,學習「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時,先把平行四邊形割補成長方形(計算長方形面積是學生已學過的知識),然後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又如學習「計算除數是小數的除法」,先把它化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學生已學過的知識),然後再計算。

四、學思並重,學思結合原則

孔子有句論述學習方法的名言,叫做「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第二》)。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學習而不思考,就會感到迷惑不解;思考而不學習,就會精神疲倦而無所得。它精闢地闡述了學習與思考的辨證關系:「學」是「思」的基礎,「思」是「學」的深入和拓展,兩者相輔相成,不可偏廢。

在學習活動中,學和思是一個互為條件,互相促進,學中有思,思中有學的緊密聯系的統一體,是掌握知識,發展思維的正確方法之一。例如,小學語文《羅盛教》一課,通過「摸」、「托」、「頂」三個動詞,記敘了志願軍戰士羅盛教三次潛入水中搶救朝鮮兒童的經過,生動感人地表現了羅盛教捨己救人的高尚品格和國際主義精神。學生對內容的理解,是通過學習課文獲得的。但是作者為什麼選用這三個動詞?學生只有在教師的啟發誘導下,緊扣詞語,聯系課文內容,深入思考才能領悟。

以上教例說明,學生通過學、思的過程,仔細品味、揣摩三個動詞所表達的深刻內涵,理解了課文內容,體會了思想感情,不僅學習了羅盛教捨己救人的高尚品格,而且學習了如何准確地選用詞語,具體形象地描寫人物行為動作,揭示人物內心的道理和方法。這些都離不開學生的積極思維。

五、因材施教原則

孔子是我國古代第一位重視「因材施教」的教育家,其經驗十分豐富。他認為因材施教的前提是知人,即了解學生,「不可以不知人」。怎樣了解學生?孔子認為應「聽其言而觀其行」,「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通過觀察和談話的方法,了解和分析學生的政治態度、思想品德、智力水平、學習基礎、年齡特點、個性特徵等,因而對學生的了解較為全面、准確、深刻。這是孔子因材施教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孔子在兩千多年前就為後人樹立了因材施教的楷模。他十分重視學生的個別差異,然後根據學生的個別差異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的個性都得到充分發展,這恰恰是我們所提倡的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原則:發展學生個性,培養特長,就得注意尊重學生差異,因材施教。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應當繼承和創新。

不少教師、家長往往忽視這樣一個最基本的問題,即人與人之間在志趣、智力發展水平等方面存在著明顯差異。在現實中,早慧與大器晚成的例子不勝枚舉。國外有一項有趣的統計發現,在大有作為的科學家、發明家中,小時候學習就特別突出的只佔5%,而不突出的竟然佔55%。有的學生雖然學業上暫時後進,其實智力潛在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只是由於沒有得到適當機會來表 現自己的才華,或者沒有符合自己興趣的對象而不願意學習,或者沒有良好的教育時機來發展其智力而已。假如我們無視個別差異的客觀存在,一味採用單一的教學內容和劃一的教學方法,就難以取得教育的成功。

實踐證明,教學只有針對學生的個別差異,才能取得良好教學效果。

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和深入實施,因材施教原則正在創造性地被運用於教育教學實踐。北京市十一學校大面積實施分層次教學的實驗,實質是一種面向全體學生,既有利於學生全面發展,又有利於學生個性發展的教育,是尊重學生個別差異,培養學生特長的因材施教。據介紹,該校分層次教學是在充分尊重學生自主選擇的基礎上實施的。不允許按成績分層次,而是把ABC三個層次的教學內容、要求、方法、進度和授課教師介紹給學生,讓學生自主選擇。教學目標保底不封頂,學生管理分層不分班,做到面向全體,有選擇而無淘汰,努力創造一種盡量適合全體學生的教學模式。這是運用因材施教原則的創新。

據報載,全世界諾貝爾獎獲得者在1981年發表的一個宣言中 有這樣一句話:「如果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首2500 年,以吸取孔子的智慧。」孔子的智慧是什麼?這是很難用幾段文字就能表述清楚的。但是,從教學的角度說,孔子教育教學思想中的許多方面,對於我們思考和實施今天的素質教育是很有啟發意義的。

5. 在教學或學習過程中,你發現哪些很好的教學方法教學技巧

常言道:“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如若說“有法”,應是指教學原則下的一些具體操作。這些具體操作的角度很多,如從教師的角度,要善於演講,語言幽默風趣;從師生關系的角度,要能調動情緒,合作學習;從教材的角度,要因材施教,抓住重點,突破難點等。每個人的風格不一,套路不同,但成功之處,也有一些共同的地方。


當前,課堂教學流傳著各種各樣形式新穎的教學模式,可以學習借鑒,但不可照搬照抄。教學還要考慮一個“因地制宜”的問題,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6. 老師有什麼好的教學方法

法國思想家笛卡爾曾經說過一句話:「最有價值的知識是有關方法的知識。」之所以對於學生在電子商務學習中的困惑和要求,還是來自教學第一線教師最了解。且

7. 形容「老師教學方法好」的成語有哪些

形容「老師教學方法好」的成語有:循循善誘、諄諄教導、誨人不倦、孜孜不倦、教導有方
1、循循善誘
讀音:xún xún shàn yòu
釋義:指善於引導別人進行學習。
出處:先秦孔子《論語·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誘人。「
譯文:老師善於引導別人進行學習。
用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例句:老師對我們循循善誘,所以我們都有著好成績。
2、諄諄教導
讀音:zhūn zhūn jiàodǎo
釋義:深情教誨、耐心引導的樣子、耐心地教導。懇切、耐心地教導。
出處:先秦佚名《詩經·大雅·抑》:「誨爾諄諄,聽我藐藐。」
譯文:講的人不知疲倦,聽的人若無其事。
用法:偏正式;作主語、謂語、賓語;含褒義。
例句:周恩來同志的諄諄教導,永遠牢記在我們心中。
3、誨人不倦
讀音:huì rén bú juàn
釋義:指教導別人而不知疲倦。
出處:先秦孔子《論語·述而》:「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譯文:把所學的知識默默地記在心中,勤奮學習而不滿足,教導別人而不倦怠,對我來說,還有什麼遺憾呢?
用法:含褒義。用來形容教導人特別耐心。一般作謂語、定語、狀語。
例句:李老師勤勤懇懇,誨人不倦,為教育事業獻出了畢生精力。
4、孜孜不倦
讀音:zī zī bù juàn
釋義:指工作或通常指教師或學生工作或學習勤奮不知疲倦。
出處:南朝范曄《後漢書·魯丕傳》:「性沉深好學,孳孳不倦。」

譯文:魯丕性格沉穩愛學習,學習勤奮不知疲倦。
用法:作謂語、狀語;指勤奮;褒義詞。
例句:他總在孜孜不倦地宣傳太空探索,把他的想像詳盡地告訴大眾。
5、教導有方
讀音:jiào dǎo yǒu fāng
釋義:教育引導很有辦法。
出處:清·吳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十九回:「凡此種種,雖然是他叔祖教導有方,也是他福至心靈,官星透露,才得一變而為聞一知十的聰明人。」
譯文:就是像這樣,雖然是他叔祖父教育引導很有辦法,也是他人運氣來了,心也變得靈巧了,官星顯露,才能一下變為聞一知十的聰明人。
用法:一般作謂語、定語、賓語;含褒義。
例句:我少年時候接受過的大師教導,教導有方,方是方針方向,也是有稜有角。

8. 比較好的教學方法是什麼

翻轉課堂譯自「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也可譯為「顛倒課堂」,是指重新調整課堂內外內的時間,將容學習的決定權從教師轉移給學生。

翻轉課堂可以滿足學生個性化的需求,讓學生在課後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靈活安排學習時間和學習步調,學習能力強的在較短的時間就可以完成學習,從而去做更多自己感興趣的活動,發展個性;接受能力差的同學學習同一個知識點時,相比優秀學生可能需要更多的時間,這樣他們可以擁有足夠的時間,反復觀看教學視頻,制定出符合自己特點的學習計劃,自己有了更多的時間去思考,接受新信息;翻轉課堂是在課內完成作業,遇到困難,有教師和同學幫助,不再是孤軍奮戰。

翻轉課堂的課前學習與課堂內的作業、檢測、活動習習相關,學生的學習有明確的導向和教師科學的指引,因此學習是非常有效的,而且是必須的,學生剛開始可能是被動的,但漸漸的,當他發現通過自己的學習就能掌握新知後,有了成就感,學習熱情就會被點燃,真正用心用腦去學習,學習的參與度和投入程度明顯提高。

閱讀全文

與好的教學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高中作文耐心 瀏覽:59
變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660
2011台州中考語文 瀏覽:250
識字一的教案 瀏覽:85
語文作業本凡卡答案 瀏覽:619
300書信作文大全 瀏覽:227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補充成語ppt 瀏覽:891
愛的方式作文開頭結尾 瀏覽:694
端午節的作文600字初中 瀏覽:70
3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瀏覽:265
高考語文與小學的聯系 瀏覽:965
2015北京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979
雙分點地步法教學 瀏覽:714
小學二年級作文輔導課 瀏覽:693
關於成功條件的作文素材 瀏覽:848
建軍節作文的結尾 瀏覽:88
五年級下冊語文mp3在線收聽 瀏覽:696
ie教案6 瀏覽:907
三年級語文培優補差計劃 瀏覽:679
二胡獨奏一枝花教學 瀏覽:525